下列说法与生物膜发现史不一致的是( )
B.荷兰两位科学家通过实验得出细胞膜中的脂质分子必然排列为连续的两层
C.罗伯特森提出所有的生物膜都是由蛋白质一脂质一蛋白质三层结构构成的
D.科学家将不同同位素标记的人细胞和小鼠细胞进行融合,证明了细胞膜的流动性
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1.19世纪末,欧文顿发现凡是可以溶于脂质的物质,比不能溶于脂质的物质更容易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于是他提出:膜是由脂质组成的。2.20世纪初,科学家第一次将膜从哺乳动物的红细胞中分离出来,化学分析表明,膜的主要成分是脂质和蛋白质。3.1925年,两位荷兰科学家用丙酮从人的红细胞中提取脂质,在空气一水界面上铺展成单分子层,测得单分子层的面积恰为红细胞表面积的2倍。由此他们得出的结论是细胞膜中的脂质分子排列为连续的两层。4.1959年,罗伯特森在电镜下看到了细胞膜清晰的暗一亮一暗的三层结构,并大胆地提出生物膜的模型是所有的生物膜都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构成,电镜下看到的中间的亮层是脂质分子,两边的暗层是蛋白质分子,他把生物膜描述为静态的统一结构。5.1970年,科学家用荧光标记的小鼠细胞和人细胞融合的实验,以及相关的其他实验证据表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6.1972年,桑格和尼克森提出的为流动镶嵌模型大多数人所接受。A、19世纪末,欧文顿发现凡是可以溶于脂质的物质,比不能溶于脂质的物质更容易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于是他提出膜是由脂质组成的观点,A正确;B、1925年,两位荷兰科学家用丙酮从人的红细胞中提取脂质,在空气-水界面上铺展成单分子层,测得单分子层的面积恰为红细胞表面积的2倍,由此他们得出的结论是细胞膜中的脂质分子排列为连续的两层,B正确;C、1959年,罗伯特森在电镜下看到了细胞膜清晰的暗一亮一暗的三层结构,并大胆地提出生物膜的模型是所有的生物膜都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构成,C正确;D、1970年,科学家用荧光标记的小鼠细胞和人细胞融合的实验,以及相关的其他实验证据表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D错误。故选D。
卷临天下2022全国一百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三数学10学习了中国行政区划后,同学们采用“口诀法”记忆我国省级行政区的相关知识:“京津福浙云贵川,辽吉黑蒙宁陕甘……”。据此,完成下面小题。A. 两个
B. 三个
C. 四个
D. 五个
【2】对口诀的解释,正确的是( )
A. 京,指北京,行政中心为通州
B. 黑,指黑龙江,地处我国最东和最北
C. 贵,指广西,行政中心为南宁
D. 宁,指宁夏,为我国特别行政区之一
【3】以下地区少数民族种类最多的是( )
A. 京津冀
B. 云贵川
C. 黑吉辽
D. 宁陕甘
【1】由题目可知,“京津福浙云贵川,辽吉黑蒙宁陕甘……”中不属于省级行政区简称的是“福”和“蒙”,“福”是福建省,简称“闽”,“蒙”是内蒙古自治区,简称“内蒙古”,故选A。
【2】关于题目中的口诀,京是指北京,行政中心是北京;黑是指黑龙江,地处我国最东边和最北边;贵是指贵州,行政中心是贵阳,宁是指宁夏,是我国五个自治区之一,故选B。
【3】我国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北和西南地区,尤其是云南省、贵州省和四川省是少数民族种类最多的省区,故选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