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内蒙古赤峰市名校2023-2024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答案)

赤峰市名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
历 史 答 案
一、选择题
1.B
2.A
3.C
4.C
5.D
6.D
7.A
8.A
9.B
10.B
11.A
12.B
13.C
14.D
15.C
16.D
17.B
18.A
19.A
20.A
21.D
22.C
23.D
24.B
二、非选择题
25.
(1)特点:形式多元;注重礼仪;具有多种职能;不断调整完善。(每点2分,共8分)
(2)共同影响:有助于强化君主权威;有利于提高决策的科学性;有利于上令下达;一定程度上可以限制君主独断专行。(每点2分,共8分)
内在差异:中国古代朝参制度只是中央政府决策体制的组成部分,参与者为君主和臣僚,社会代表性较低;法国等级君主制是王权、贵族、教会、市民组成政治联盟的重要形式,会议代表非职业官僚,社会代表性较广。(每点2分,共4分)
26.
(1)前提:强大的现代民族国家的建立(新中国的成立)。(2分)
成就:创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每点2分,共6分)
(2)优越性:执行力强,行政效率高。(2分)
说明:运用中国现代史相关史实,史论结合,言之成理即可得分。(至少给出2个论据,每个论据包括史实2分,论述1分,共6分)
(3)认识:政治制度的选择必须要符合本国国情;政治制度必须服务于广大人民的利益;政治制度的制定必须坚持民主化、法制化;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均可得分。(每点2分,共4分)
27.(12分,本题为开放性试题,示例仅供参考)
【示例一】
论题:政治制度创新是促进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因素
论述:在中外历史上,一定时期的社会发展进步,往往和制度创新有关。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创立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有助于维护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稳定,发挥中央政府的积极作用,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影响深远。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从实际出发,创造性地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促进了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近代西方,英国创立资产阶级的君主立宪制,美国建立资产阶级三权分立的民主共和制等,都符合本国国情,维护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促进了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社会进步,为世界政治文明发展做出了贡献。
结论:综上可知,制度创新是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不同时期的制度创新都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
了贡献。
【示例二】
论题:理论创新是制度创新的重要条件
论述:在中外经济、政治制度的形成和发展中,理论的创新是制度创新的重要条件。在中国古代,战国时期韩非的法家理论为秦始皇所采纳,建立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先秦儒家德化尚贤的思想奠定了察举制及科举制的理论基础,并为科举制的形成发展确立了基本模式;19世纪中期,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为苏联实行社会主义制度,中国开展新民主主义革命和建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和道路提供了理论指导;英法等国思想家追求民主、自由、法治的启蒙思想,为欧美国家建立各具特色的资产阶级民主制度提供了理论支撑;为克服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凯恩斯主义强调政府干预经济,为罗斯福新政和二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总之,在古今中外历史上,不同时期的理论创新为经济、政治制度的创新提供了重要条件。赤峰名校 2022 级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 历 史 试 卷 2023- 10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 两部分。本卷满分 100 分, 考试
时间 90 分钟。
第 Ⅰ 卷 选择题(共 48 分)
本卷共 24 小题,每小题 2 分, 共 48 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
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从甲骨文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商王求丰年和降雨的卜辞,但奇怪的是他们不是直接向
他们心目中的最高神——“帝”请求,而是托祖先转达。据此我们可以断定商代
A. 祖先的地位高于神 B. 崇拜祖先的宗法观念已经形成
C. 王权与神权相结合 D. 国家大事完全通过占卜来决定
2. 商朝实行内外服制度, 外服是商族以外的方国, 有很大的自主权, 甚至还经常与商族 处于战争状态。武王伐纣后, 西周实行分封制, 形成对周王室众星捧月般的政治格局。
这反映了西周分封制
A. 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B. 加强了中央集权
C. 保障了对地方权力的制衡 D. 加强了君主专制
3. 关于上行文体(下级向上级所呈递公文的一种文体), 先秦时期, 一般臣庶向君主言 事, 多称“上书”, 而秦朝则把臣下上书改称为“奏”。从字形、字义上,“奏”蕴
含以手恭敬、惧畏地进献的意思。这种文体称谓的转变
A. 说明封建等级制度正式确立 B. 反映了秦朝实现统一的愿望
C. 体现了强化皇权的政治诉求 D. 表明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尖锐
4. 下图是汉代郡国守相(郡守和国相) 中军功受益阶层的占有率示意图, 出现这一现象
的主要原因是汉朝
1
A. 实现了大一统 B. 实行休养生息政策
C. 统治政策调整 D. 政府推行重文轻武
5. 汉代后期, 官员察举无人监督, 常常随意推荐, 且被举荐者还会一辈子将察举官视为 恩主 。曹魏帝国推行九品中正制, 细化中正官的分级, 并增设吏部的最终选拔权 。这
一选官制度的变化
A. 提升了官员素质 B. 稳定了社会秩序
C. 扩大了统治基础 D. 加强了中央集权
6. 尚书最初是皇帝的秘书, 东汉时发展成为尚书台, 成为新的行政中枢; 中书之名始于 汉武帝时期, 初由宦者担任, 魏晋始设中书省, 专司诏令; 门下诸官历来都是皇帝的
侍从, 南北朝时正式定名为门下省 。材料反映了三省
A. 在东汉时期已经成为定制 B. 是中央集权发展的结果
C. 有效提高了政府行政效率 D. 是皇权不断加强的产物
7. 北宋建立以后, “令诸州自今岁受民租及管榷之课, 除支度给用外, 凡缗帛之类, 悉 数送往京师 ” 。其后, 又逐步建立健全了转运使 、通判 、主簿这样一套地方财政管理
机制, 地方支用“悉出于三司 ”。这说明宋代
A. 削弱了地方的财政权 B. 使军事权集中于皇帝
C. 消除了地方割据势力 D. 加强对地方全面控制
8. 熙宁四年(1071 年), 王安石改组太学, 推行“三舍法 ”, 按照学生的文化程度, 分 舍(外舍 、 内舍和上舍三等) 开展教学 。升入上舍的学生, 学习两年后举行毕业考试,
成绩优异者, 可直接授官 。王安石此举
A. 意在提升官员文化素质 B. 矫正了科举制度的弊病
C. 打击了儒生的学习热情 D. 使改革派迅速受到重用
9.元朝行省在财赋、刑名等庶务方面具有一定自主权,但有专家认为行省“有诸侯之镇,
而无诸侯之权 ”。这种制度设计
A. 不利于地方政治稳定 B. 兼顾中央集权与行政效率
C. 容易造成国家的分裂 D. 避免政府决策失误的出现
2
10. “揭帖 ”原为明初特许近臣密陈朝政得失的公文, 后演变为内阁专享的密奏文书, 故称“密揭 ” 。 明中后期, 密揭成为内阁与皇帝沟通的主要方式, 包括商榷票拟 、 随
事指陈和承谕答对等 。这一变化反映出
A. 内阁决策权力的增强 B. 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
C. 行政中枢运转的成熟 D. 内阁辅政功能合法化
11. 清代奏折制成为固定制度前, 军机大臣当面聆听皇帝指示, 草拟文书, 形成谕旨, 由军机处密封, 函面上书“办理军机处封寄某处某官开拆 ”或“传谕某处某官开拆 ”。
廷寄到达后, 由受命者本人拆阅, 不许其他人代拆 。据此可知, 清代
A. 军机处保密性极强 B. 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增强
C. 军机大臣位高权重 D. 皇帝直接管理地方事务
12. 下表为中国古代公文演变概况 。古代公文的演变
A. 体现了印刷技术的进步 B. 适应了君权强化的趋势
C. 反映了信息传递的迅捷 D. 造成了官僚机构的膨胀
13. 孙中山提出, 人民是国家主人, 就是有权的人, 政府是专门家, 就是有能的人, 分 别赋予权和能“ 四大民权 ”和“五大治权 ”, 使人民手中的政权对政府手中的治权有 支配作用, 两者之间是主权者和执行者的关系, 就相当于车主与司机的关系 。孙中山
意在强调
A. 西方政体模式值得借鉴 B. 政权性质决定治权实施
C. 政府治权应来源于人民 D. 社会治理需要制约平衡
3
14. 下图是 1944 年彦涵创作的版画《村选大会》 。该作品可以用来研究
A. 土地革命时期政权建设 B. “三三制 ”原则的贯彻
C. 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发展 D. 基层民主建设的早期探索
15.1947 年 11 月,中共中央转发中央工委的指示,全面变革解放区“三三制 ”政权形式。 要求“在土地改革中,应将解放区政权,改组为人民代表会议政权 ”;并具体规定“在
乡村人民代表大会及政府委员会中, 一般贫雇农新中农应合占三分之二, 旧中农及其
他劳动分子应占三分之一 ”, 这反映出
A. 中共坚定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B.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得到一定发展
C. 国内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根本转变 D. 解放战争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
16. 1949 年, 第一届全国政协会议普遍采用举手和鼓掌的方式表决选举 、任免和进行重 大公共决策等 。 1954 年后, 宪法规定全国人大会议选举 、通过议案和基层直接选举采 用举手、无记名投票方式。20 世纪 90 年代后,全国人大对议案的表决方式以纸质投票、
按电子表决器为主 。这些变化反映了我国
A. 人民民主权利得到保障 B. 民主政治须与科技结合
C. 人民参政热情日益高涨 D. 民主政治建设不断进步
17. 1983 年, 安徽某濒临倒闭的国营制药厂被 8 个年轻人承包, 实行有奖有罚的经济责 任制, 9 个月就盈利 12 万元 。后来安徽省委 、省政府从中得到启示, 下发通知明确提
出, 小型国营企业也可以实行承包经营 。 由此可以看出
A. 市场经济体制在全国逐步建立 B. 企业的经营自主权逐渐扩大
C. 经济所有制结构开始发生变化 D. 政企职责不分弊端得到解决
4
18. 在古代雅典人乃至古希腊人的观念中, 宗教崇拜与城邦政治是交融在一起的 。神明 是城邦秩序的守护者, 敬事神明和城邦政治秩序的稳固息息相关 。公元前 399 年苏格
拉底被控腐蚀青年 、不敬城邦神明和发明新神被判处死刑 。这表明古代雅典
A. 崇尚城邦利益至上 B. 孕育了早期人文思想
C. 实行政教合一统治 D. 民主政治存在虚伪性
19. 罗马共和国初期, 罗马城建设缓慢, 建设活动由元老院委托监察官 、承建商招标并 由国库出资; 共和国后期, 罗马城建设加快 、造价加大, 个人出资的建设方式逐渐兴
起, 恺撒曾出巨资购地新建广场 、扩建元老院会堂等 。这些变化
A. 违背了罗马人的共和精神 B. 反映了罗马建筑水平的提升
C. 源于罗马政治体制的变化 D. 体现了对外扩张的财富效益
20. 16 世纪初, 英国知识分子在身份上仍属于教会体系, 大学手中仍掌握着教会所授予 的特权 。 1545 年, 议会通过法令规定大学中的学院都必须宣誓对国王效忠, 否则将被 解散和改组 。 1571 年, 议会又通过了大学一切行为都必须遵守议会的法令 。议会的这
些法令
A. 适应了世俗政治体系的发展 B. 促成了英国宗教改革运动兴起
C. 标志着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 D. 推动英国进入议会君主制时期
21. 大革命前后, 法国众多知识分子对英国的崇拜 、迷恋达到狂热地步, 这种“英国狂 热 ”不仅在政治思想领域显而易见, 而且在社交礼仪 、行为举止 、服饰穿着 、文学品
味 、休闲娱乐等方方面面都如火如荼 。这反映出法国知识界
A. 崇尚英国的家庭生活方式 B. 主张学习英国的政治制度
C. 以理性主义作为指导思想 D. 对国家和民族未来的思索
22. 英国确立文官制度后, 政府以法律形式禁止文官从事政治活动, 要求文官在政治起 落中严守“ 中立 ”立场 。据此, 英国的文官皆为终身职业, 任期有法律保障, 不随政
党竞争的胜负和政府的变更而进退 。这一规定
A. 规范了政府中政务官的选用 B. 确保了文官群体素质的不断提高
C. 利于保证政府工作的稳定性 D. 削弱了政党对国家政治的控制力
23. 下表是中英两国在 19 世纪中叶官员选拔考试内容(局部) 的对比, 以下考试内容的
差异反映的实质是
5
英国文官制度 (文书助理级考试) 中国科举制 (乡试考试)
必考: 英语 、数学 、普通知识 任选一 门: 经济 、地理 、历史 、德文 、法文 四书文三篇, 五言八韵诗一首; 经文五篇; 策问五道, 并问经史时务 、政治
A. 英国选官制度继承和发展了科举制 B. 海洋与大陆地理环境的差异
C. 中国学习西方从器物到制度的升华 D. 工业文明与农业文明的差异
24.20 世纪 90 年代,美国总统克林顿要求各大学实行“入学特别保障政策 ”, 以提高少 数民族的入学人数 。2003 年, 得克萨斯州制定了“百分比计划 ”, 宣布让州立大学入 学考核超越学生的种族, 使所有学生通过平等学术竞争争取大学入学的机会 。这反映
出美国
A. 外来移民遭遇了种族歧视 B. 联邦制权力结构的特点
C. 政府重视高等教育普及化 D. 民权法案在实践中废弃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 52 分)
25. (20 分) 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君臣朝参制度, 亦称“朝会制度 ”, 是中国古代中央决策议事制 度之一 。《周礼 ·秋官 ·朝士》记录了天子的“三朝 ”之制, 即进行朝参的地点有三个, 但对“三朝 ”的具体位置 、朝参的内容和时间以及朝参的官员范围等均无详细说明 。汉 初, 汉高祖一度将秦代繁缛的朝参“仪法 ”全部废除, 出现了“群臣饮争功, 醉或妄呼, 拔剑击柱 ”的现象 。不久, 高祖开始按儒生制定的“仪法 ”接受百官朝贺 。《汉书 ·宣 帝纪》记载: “ (宣帝) 令群臣得奏封事, 以知下情 。五日一听事, 自丞相以下各奉职 奏事, 以傅奏其言, 考试功能 。 ”东汉 、魏晋南北朝和隋朝时期, 朝贺礼仪和“五日一 听事 ”之制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进和补充 。根据唐代文献资料可知, 唐代君臣朝参制 度大体分为外朝听政 、朔望朝参和常朝等三种不同形式, 并不断发展变化。
——摘编自杨希义《唐代君臣朝参制度初探》
6
材料二 1302 年, 法国国王腓力四世因同教皇卜尼法八世发生冲突, 首次召开三级 会议, 参加会议的三个等级分别是僧侣 、贵族和第三等级 (市民代表), 这标志着法国 历史进入等级君主制阶段 。三级会议开始只是等级代表会议, 不是立法机关, 它的职能 是听取国王的决定; 三级会议也不是常设机构, 是应国王要求召开的, 由国王决定开会 的时间 、地点 、代表人数和选举方式 。 国王吸收三个等级的人士加入到国家决策里来, 使国王决策有了更广泛的群众基础 。后来, 三级会议在某些时刻也起到了限制王权的作 用, 比如太子查理在 1357 年 11 月到 1358 年 2 月就被迫同意以下条件: 定期召开三级会 议并听取治国意见; 会议每年召开 2-3 次; 征税必须得到三级会议的同意; 三级会议有 权任命国王的顾问; 等等。
——摘编自吕俊《三级会议与法国封建制度的变迁》 ( 1) 根据材料一, 概括中国周代至唐代朝参制度的特点 。 (8 分)
(2)根据材料一 、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周代至唐代朝参制度和中世纪后期法国 等级君主制的共同影响, 并指出二者的内在差异 。 ( 12 分)
26. (20 分) 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一个世纪的历史上, 第一次建立起一个具有较为合理的政治制度的 、安 全可靠值得信赖的政府 (即使它不能提供政治上的自由和民主), 这本身就是一项重要 的历史成就, 而且也是一项独一无二的成就 … …孙中山称之为“一盘散沙 ”的中国, 迅 速凝聚成一个具有强烈的民族使命感的强大的现代民族国家。
—— [美]莫里斯 ·迈斯纳《毛泽东的中国与后毛泽东的中国》
材料二 我们的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民主制度, 不能搞 西方那一套 。社会主义国家有个最大的优越性, 就是干一件事情, 一下决心, 一做出决 议, 就立即执行, 不受牵扯 。我们说搞经济体制改革全国就能立即执行, 我们决定建立 经济特区就可以立即执行, 没有那么多互相牵扯, 议而不决, 决而不行 。就这个范围来 说, 我们的效率是高的, 我讲的是总的效率。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
7
材料三 实践证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植根中国大地 、具有深厚中华文化根基 、深得人民拥护的制度和治理体系, 是具有强大 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的制度和治理体系, 是能够持续推动拥有近十四亿人口大国进步和 发展 、确保拥有五千多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实现“两个一百年 ”奋斗目标进而实现伟大
复兴的制度和治理体系。
——《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
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 指出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前提 。针对“它不能提供 政治上的自由和民主 ”这一谬误, 列举新中国成立初期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成就 。 (8
分)
(2)根据材料二,概述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民主制度的优越性, 并运用所学相关史
实简要说明 。 (8 分)
(3) 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谈谈你对政治制度发展趋势的认识 。 (4 分)
27. ( 12 分)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 美国学者诺思在《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一书中写道: “ 制度提供了人类 相互影响的框架,它们建立了一个社会,或更确切地说一种经济秩序的合作与竞争关系。” 制度创新是社会政治 、经济和文化等方面制度的变革过程, 是支配人们行为及其相互关 系的规则 、规范和惯例的进步, 并改善个人 、组织与其外部环境, 其直接结果是激发人 们的创造性和积极性, 促使各种社会资源配置更加合理, 经济效率和社会效率有更大提 高 。 可见, 制度创新在整个社会创新体系的运行中居于基础和保证地位 。 制度创新有助 于政治观念更新, 有助于政治结构合理化, 有助于政治行为进步, 有助于社会经济的发 展 。 制度创新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新的制度代替旧的制度, 良性制度代替非良性制度,
效率高的制度代替效率低的制度的过程。
——摘编自李景治《当代中国政治发展中的制度创新》
根据材料, 围绕“ 制度创新” 自拟论题, 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 。 (要求: 论题明
确, 史论结合, 层次清楚, 逻辑严密 。)
8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内蒙古赤峰市名校2023-2024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答案)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