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九师联盟2021-2022学年高三12月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九师联盟2021-2022学年高三12月质量检测语文试题,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政治等分享在本网站,更多试卷答案尽在[趣找答案 ]

九师联盟2021-2022学年高三12月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九师联盟2021-2022学年高三12月质量检测语文试题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罔不因势象形(因:顺着、就着)
B.高可二黍许(许:上下)
C.佛印绝类弥勒(类:同类)
D.若听茶声然 若:好像)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
A.箬篷覆之   石青糁之
B.中轩敞者为舱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C.能以径寸之木 盖以诱敌
D.对联、题名并篆文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3】对下列文言语句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 翻译:中间高起并开敞的部分,是船舱,用箬竹叶做成的船篷覆盖着它
B.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翻译:中间戴着高高的帽子并且有很多胡须的人是苏东坡
C.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翻译:他们的两膝相对比,各自隐藏在手卷下边的衣褶里。
D.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 翻译:在右边的人梳着椎形的发髻,仰着脸,左手靠着一根横木。
【4】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作者通过细致的观察,准确地把握了雕刻品的各个细节,并按一定的空间顺序写来,清楚地表现了它的整体形象。
B.作者在文中运用说明和描写相结合的笔法,生动地介绍了王叔远的雕刻作品,表现了他高超的雕刻技艺。
C.文中最为精彩传神的是对人物雕像的描摹,做到了形神飞动,各具情态。
D.作者介绍这只核舟,先写核舟的正面,次写它的背面;写正面又是按照船头、船中、船尾的顺序来写的。

【1】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的解释。C.意思是佛印像极了佛教的弥勒菩萨,“类”是“像”的意思;故选C。
【2】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的一词多义现象。A.之:均是代词,它;B.为:动词,是/介词,向;C.以:介词,用/连词,用来;D.并:连词,和/副词,都;故选A。
【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句子的翻译能力。文言文翻译某一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汇,运用“增、删、调、换、留”等方法,做到译句文从字顺。C.此句中“比”是“靠近”的意思,应翻译为:他们互相靠近的两膝,各自隐藏在手卷下边的衣褶里;故选C。
【4】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D.根据选段第一段“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可知写正面是先从中间的船篷写起,重点介绍船舱旁的小窗;再第二段“船头坐三人”介绍船头部分,写舟上游览者——苏轼、黄庭坚和佛印的外貌和神情;接着第三段“舟尾横卧一楫”介绍船尾,写舟子的表情和动作。故选项“按照船头、船中、船尾的顺序来写”表述错误;故选D。参考译文:核舟的船头到船尾大约长八分多一点,有两个黄米粒那么高。中间高起而宽敞的部分是船舱,用箬竹叶做的船篷覆盖着它。旁边开设有小窗,左右各四扇,一共八扇。打开窗户,可以看到雕刻着花纹的栏杆左右相对。关上窗户,就看到一副对联,右边刻着“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边刻着“清风徐来,水波不兴”,都涂成了石青色。船头坐着三个人,中间戴着高高的帽子、胡须浓密的人是苏东坡,佛印位于右边,鲁直位于左边。苏东坡、黄鲁直共同看着一幅书画长卷。东坡右手拿着卷的右端,左手轻按在鲁直的背上。鲁直左手拿着卷的左端,右手指着手卷,好像在说些什么。苏东坡露出右脚,鲁直露出左脚,身子都略微侧斜,他们互相靠近的两膝,各自隐藏在手卷下边的衣褶里。佛印像极了佛教的弥勒菩萨,袒胸露乳,抬头仰望,神情和苏东坡、鲁直不相类似。他平放右膝,曲着右臂支撑在船板上,左腿曲膝竖起,左臂上挂着一串念珠,靠在左膝上——念珠简直可以清清楚楚地数出来。船尾横放着一支船桨。船桨的左右两边各有一名撑船的人。位于右边的撑船者梳着椎形发髻,仰着脸,左手倚在一根横木上,右手扳着右脚趾头,好像在大声呼喊的样子。左边撑船的人右手拿着一把蒲葵扇,左手轻按着火炉,炉上有一水壶,那个人的眼光正视着茶炉,神色平静,好像在听茶水声音似的。



对文章作者及主旨,叙述错误的是:( )
A.《在山的那边》,“山”与“海”两个相对的形象,是富有象征意义的,这首诗抒写童年的想望和困惑,成年的感悟和信念,启示人们要实现远大的理想,必须百折不挠,坚持奋斗,要一次次地战胜失望,不停地翻过无数座山。
B.《走一步,再走一步》,是过来人的经验之谈,在人生道路上,艰难险阻并不可怕,大困难可以化整为零,化难为易,走一步,再走一步,定能战胜一切困难。作者是英国作家莫顿?亨特。
C.《紫藤萝瀑布》,由紫藤萝瀑布的辉煌、藤萝的命运,感悟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一时的不幸,个人的不幸,都不足畏;人生,也应该是豁达的,乐观的,奋发的,进取的。作者是当代女作家宗璞。
D.《童趣》回忆童稚时代的种种情趣,人是有精神活动的,在精神作用之下,自能享受无穷的物外之趣。作者是清代文学家沈复,字三白。本文选自《浮生六记》。
九师联盟2021-2022学年高三12月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走一步,再走一步》,是过来人的经验之谈,在人生道路上,艰难险阻并不可怕,大困难可以化整为零,化难为易,走一步,再走一步,定能战胜一切困难。作者是美国作家莫顿?亨特。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试卷的网站 » 九师联盟2021-2022学年高三12月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