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江苏省九年级物理中考模拟题分项选编:光现象
一、单选题
1.(2023·江苏常州·统考模拟预测)由于水位降低,气温居高不下,太湖爆发“蓝藻事件”。2007年5月30日,市区许多地区的自来水产生异味,影响了居民的生活。后来在政府的领导和全市人民的努力下,通过人工降雨等手段,太湖水质问题得到了缓解。如图是小明设计的可探测水位高低的装置,当光斑Q向上移动时,则水位( )
A.上升 B.下降 C.不变 D.无法确定
2.(2023·江苏无锡·统考一模)为了测量学校旗杆的高度H,小华做了如下操作:①在水平地面上放置一块小平面镜,用卷尺测出B点到平面镜左端C点的距离为L;②小华缓慢后退到D点时,恰好能通过平面镜C点处看到旗杆A点的像,用卷尺测出CD的水平距离为d;③测出小华眼睛E到地面D的竖直距离为h,即可求出旗杆的高度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华看到镜中旗杆的像是因为光发生了折射
B.身高比小华高的同学直立站在D点同样能看到旗杆A点的像
C.旗杆高度的表达式为
D.旗杆高度的表达式为
3.(2023·江苏无锡·统考一模)如图所示,“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下列关于该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中,可以在A侧观察到A的像
B.如果将蜡烛A向玻璃板靠近,蜡烛A的像会变大
C.移去蜡烛B,并在原蜡烛B的位置放一光屏,光屏上能接受到A的像
D.保持A、B两支蜡烛的位置不变,只改变玻璃板的位置,蜡烛B始终能与蜡烛A的像重合
4.(2023·江苏宿迁·统考一模)如图所示,这是游客在公园拍摄的一张照片,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柳树光合作用不需要绿光
B.湖水看上去比实际浅,这是由光的折射造成的
C.柳树在岸边形成的阴影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D.建筑物在水中的倒影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倒立的虚像
5.(2023·江苏南京·统考一模)下列叙述中的“影”,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
A.立竿见“影” B.形“影”不离
C.毕业合“影” D.湖光倒“影”
6.(2023·江苏泰州·统考一模)下列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
A.泰州大桥在水中的“倒影” B.日食
C.雨后天空出现的彩虹 D.池水变“浅”
7.(2023·江苏淮安·统考一模)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
A.立竿见影
B.水中折笔
C.雨后彩虹
D.水中倒影
8.(2023·江苏扬州·统考一模)古诗词很多名句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下列诗句从物理学的角度解释正确的是( )
A.“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诗人看到的“落日”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B.“池水映明月,潭清疑水浅”句中”水浅”是由于光的反射造成的
C.“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句中“阴浓”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D.“安得五彩虹,驾天作长桥”句中的“彩虹”是由于光的色散形成的
9.(2023·江苏徐州·统考一模)我国出土的文物“水晶饼”为中部鼓起的透明圆饼,古籍记载“正午向日,以艾承之,即火燃”。关于“水晶饼”利用太阳光生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这是光的反射现象 B.这是光的色散现象
C.“水晶饼”对光有会聚作用 D.“水晶饼”对光有发散作用
二、填空题
10.(2023·江苏苏州·统考一模)“大树底下好乘凉”,如图所示,从物理学角度可知乘凉的区域实际是大树的______(选填“影子”“实像”或“虚像”),其原理是_______。
11.(2023·江苏宿迁·统考一模)某同学按课本提示自制了一个简易针孔照相机,利用它观察窗外的景物时,会在塑料薄膜上看到倒立的______(彩色/黑白)______(实/虚)像。
12.(2023·江苏苏州·统考二模)春天里乘坐我区有轨电车, 可以欣赏到路边灿烂的樱花。 我们能从不同方向看到同一朵樱花,是由于光在花朵表面发生了___________反射;该有轨电车运营里程25千米,某次行驶完全程用时50min,则电车全程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___km/h;当小明在行驶的电车内看到了同向行驶的汽车超越自己时,以汽车为参照物,小明是向___________(前/后)运动的。
13.(2023·江苏无锡·统考一模)小明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将纸板竖直放置在平面镜上,移动激光笔,使入射光AO绕入射点O逆时针转动,可观察到反射光OB______时针转动。当激光笔垂直镜面入射时,反射角大小为_______。
14.(2023·江苏宿迁·统考一模)在探究如图“光的反射规律”实验中,平面镜水平放置,纸板由 E、F两部分组成,可以绕 ON翻折。实验时为了使入射光和反射光的径迹同时显示在纸板上,应把纸板 ENF与平面镜___________放置,图中的反射角是___________度。
15.(2023·江苏苏州·统考一模)如图是汽车抬头显示系统,可将水平显示器上的行车信息通过倾斜安装的前挡风玻璃(看作平面镜)投射在司机正前方,方便安全行车。挡风玻璃上成的像是光的________形成的;若想将成像位置调低,应将显示器沿水平方向________(选填“远离”或“靠近”)挡风玻璃,移动后,像的大小将_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16.(2023·江苏扬州·统考一模)小亮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水平台上,再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进行观察,如图所示,实验时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为了__________;玻璃板应该选择较__________(选填“厚”或“薄”)更合适;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__________关系。
17.(2023·江苏南京·统考一模)图1为小明从车内后视镜观察到的情景,a、b、c以及小明所在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做同向匀速直线运动,汽车a和小明所在汽车的运动图像如图2所示。
(1)由图2可知a车速度比小明所在汽车的速度_________。一段时间后小明从车内后视镜(视为平面镜)观察到的情景可能是图3中的________。a车在后视镜中所成像的大小随着两车间距离的增加如何变化?________
(2)倒车雷达利用超声波的回声来探测汽车和障碍物之间的距离。倒车时,超声波从雷达发出到反射回来所需要的时间逐渐变________。超声波与可听声相比,频率更________。
18.(2023·江苏淮安·统考一模)水平过道上方有一盏灯,下方的地砖表面均是平整光滑的,小明站在号地砖上时,通过号地砖看到灯的像;走到号地砖上时,通过号地砖看到灯的像。则小明两次所看到的像相对于地面的位置______ (选填“相同”或“不同”)。
19.(2023·江苏泰州·统考一模)身高1.6m的小明站在竖直摆放的平面镜前1m处,他的像距离平面镜___________m;如果他远离平面镜,他的像的大小将___________。后来小明又来到小汽车前,从小汽车的观后镜中看到自己的像比实际的小,汽车观后镜是___________镜。
20.(2023·江苏扬州·统考一模)如图所示,小明将一枚硬币放在碗的底部,眼睛在A处恰好看不到它,沿碗壁缓缓向碗中加水,小明在A处又能看到“硬币”了,这是由于光的______,看到的是硬币的______(选填“实”或“虚”)像,其位置在真实硬币的______(选填“上方”或“下方”)。
21.(2023·江苏无锡·统考一模)如图所示,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在白色光屏上的②区域形成七色白光带,这是光的_________现象。电视机遥控器是利用_________(选填“①”、“②”或“③”)区域内的光实现遥控的;将其中的红光、_________光、蓝光按相同的比例混合可以得到白光。
三、作图题
22.(2023·江苏无锡·统考一模)如图所示,请根据两人影子的位置画出灯泡S的位置。
23.(2023·江苏宿迁·一模)自行车尾灯本身不发光,它是由许多角反射器组成的反光装置,请在下图角反射器中,画出入射光线在两个平面的反射光路。
24.(2023·江苏常州·统考模拟预测)如图所示,作出图中物体AB的像(保留画图痕迹)。
25.(2023·江苏淮安·统考一模)如图所示,平面镜前一物体,请画出它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
26.(2023·江苏泰州·统考一模)如图所示,请根据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在图中正确的位置作出平面镜。
( )
27.(2023·江苏宿迁·统考一模)楼梯拐角的墙上装了一块镜子(如图所示),方便同学们日常整理仪容的同时,也能更好地在节电的情况下通过光的反射,对楼道进行照明(光能反射到A点)。请画出:(a)灯S在镜中的像S′。(b)灯S发出的光经过镜子反射到A点的光路图。
28.(2023·江苏苏州·统考二模)在图中画出垂直于空心三角形玻璃砖的光线经过玻璃砖射出的光路图。
29.(2023·江苏扬州·统考一模)如图所示,一束光线垂直入射到1/4圆形玻璃砖的平面上,请画出光线通过玻璃出射到空气中的光路图.
四、实验题
30.(2023·江苏扬州·统考一模)兴趣小组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光的反射规律:
实验此时 入射角 反射角
1 20° 70°
2 30° 60°
3 50° 40°
(1)为了显示光路,下列做法不可行的是______;
A.用喷壶向玻璃缸中喷水雾
B.使光束贴着纸板射向平面镜
C.抽尽玻璃缸中空气在黑暗中进行
(2)图中红光激光笔发出的光相当于______线,当绿光激光笔向镜面靠近时,反射角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实验中小明三次改变入射角的大小,测得数据如表所示,他根据表中数据得出的结论和其他同学的结论并不一致,请你分析小明测量实验数据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可能是______;
(4)从A侧往B测看,当我们观察到______现象时证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
31.(2023·江苏泰州·统考一模)利用如图的装置进行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
序号 ∠i ∠γ
1 30° 30°
2 45° 45°
3 50° 50°
(1)让一束光沿着纸板A沿EO方向射向镜面,在纸板B上可看到光线沿OF方向射出,在纸板上用笔描出光线EO和OF的轨迹,则EO与垂直镜面的直线ON的夹角∠i是_____;
(2)多次改变入射角的大小,测得实验数据如上表。分析数据可得:反射角_____入射角;当入射角变大时,光线OF_____直线ON(选填“靠近”或“远离”);
(3)以直线ON为轴线,把纸板B向前或向后折,在纸板B上_____看到反射光线OF,由此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_____平面内;
(4)实验中,从教室各个方向都能观察到粗糙纸板表面反射的光线,这种反射属于_____反射;
(5)本实验通过多次改变入射角,进行多次测量的主要目的是_____。
32.(2023·江苏苏州·统考模拟预测)为完成“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小华选择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1)为了便于观察,最好选用 ___________(无色/茶色)的透明玻璃板进行实验;
(2)小华把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还要在玻璃板后面放一支外形相同,___________(点燃/不点燃)的蜡烛B,小华应在 ___________(A/B)蜡烛一侧观察玻璃板中的像;
(3)当把蜡烛靠近玻璃板时,蜡烛在玻璃板所成像的大小将 ___________(变大/不变/变小);
(4)如图所示,仅将玻璃板由图中甲的位置水平向右平移至乙的位置时,蜡烛A的成像情况是 ___________(选填字母代号)。
A.蜡烛成像仍在B处
B.蜡烛成像在B处右侧
C.蜡烛无法通过玻璃板成像
33.(2023·江苏南京·统考一模)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
(1)选择两个相同蜡烛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便于__________。
(2)某次实验时的情景如图甲,为了确定像的位置,应移动A、B、C中的_________“蜡烛”,使________。
(3)在白纸上标记位置时,图乙是俯视图,空心圆表示蜡烛,黑点标记了物的位置,请在图中清晰标记像的位置。( )
参考答案:
1.A
【详解】假设水面升高,则光路图为
假设水面下降,则光路图为
根据两个图光线反射的情况,当光斑Q向上移动时,则表示水位在升高,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C
【详解】A.小华测量时,在地面放一个小平面镜,故看到镜中旗杆的像是因为光发生了反射,故A错误;
B.若DE为小华的身高,FG为比小华高的同学的身高。根据光沿直线传播,身高比小华高的同学直立站在D点能看不到旗杆A点的像。应该远离C点才能看到。如图所示:
故B错误;
CD.由上图可知,三角形ABC和三角形EDC相似,由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可知
即
解得
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3.A
【详解】A.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所成的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所以应在蜡烛A的一侧观察所成的像,故A正确;
B.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大小相等,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无关,所以将蜡烛A向玻璃板靠近,蜡烛A的像大小不变,故B错误;
C.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虚像不能用光屏承接,光屏上不能接收到蜡烛A的像,故C错误;
D.平面镜所成的像关于平面镜对称,如果玻璃板靠近或远离蜡烛A,A的像位置也会改变,蜡烛B就不能与蜡烛A的像重合,故D错误。
故选A。
4.D
【详解】A.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叶子呈绿色,说明植物反射的是绿光,也就是说明绿光正是植物不喜爱(或恰恰是对植物生长无用)的,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湖水看上去比实际浅,这是由于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发生折射形成的,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柳树在岸边形成的阴影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建筑物在水中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原理是光的反射,成的是正立等大的虚像,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5.D
【详解】A.立竿见“影”是指一支竿立起来,在光的照射下,出现影子,这是光的直线传播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
B.形“影”不离是指物体与它的影子不分开,这是光的直线传播现象,故B不符合题意;
C.毕业合“影”是指照相机中的凸透镜成像,这是由于光的折射,故C不符合题意;
D.湖光倒“影”是指湖水相当于一个平面镜,平面镜成像,这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6.A
【详解】A.泰州大桥在水中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A符合题意;
B.日食原因是光的直线传播,故B不符合题意;
C.雨后天空出现的彩虹是由光的色散形成的,属于光的折射,故C不符合题意;
D.池水变“浅”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7.D
【详解】A.立竿见影,是利用光沿直线播形成的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
B.水中折笔,是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发生折射形成的,故B不符合题意;
C.雨后彩虹,是太阳光经空气中的水珠折射后分解为七色光形成的,属于光的折射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
D.水中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8.D
【详解】A.“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诗人看到的“落日”已经降到地平线以下,之所以还能看到,是光在大气层中发生折射形成的,故A错误;
B.“池水映明月,潭清疑水浅”句中”水浅”是由于潭底反射的光,经过水面发生折射造成的,故B错误;
C.“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句中“阴浓”是光沿直线传播被树遮挡形成的影子,故C错误;
D.“安得五彩虹,驾天作长桥”句中的“彩虹”是由于光透过空中的小水滴,折射后发生光的色散形成的,故D正确。
故选D。
9.C
【详解】A.“水晶饼”相当于凸透镜,发生的是光的折射现象,故A错误;
B.光的色散现象是指太阳光(白光)透过三棱镜分解成各种色光的现象,故B错误;
CD.“水晶饼”相当于凸透镜,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把一束太阳光的能量会聚到焦点上,从而点燃了焦点处的艾草,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10. 影子 光的直线传播
【详解】[1][2]光沿直线传播,在光的传播过程中大树的叶子挡住了部分光线,所以在地上形成了影子,可供乘凉。
11. 彩色 实
【详解】[1][2]用简易针孔照相机观察窗外的景物时,相当于小孔成像,会在塑料薄膜上看到倒立的彩色实像。
12. 漫 30 后
【详解】[1]光在花朵表面发生慢反射,反射光线向各个方向传播,所以从不同方向都看到樱花。
[2]电车全程的平均速度
[3]小明在电车内看到汽车超越自己,即小明看到汽车向前运动,以汽车为参照物,小明的位置变化是向后的,所以是向后运动。
13. 顺 0°
【详解】[1]由图可知,入射光AO绕入射点O逆时针转动,入射角变大,根据光的反射规律可知,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则反射角也变大,反射光线OB沿顺时针转动。
[2]当激光笔垂直镜面入射时,反射光线垂直镜面射出,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重合,反射角与入射角都等于0°。
14. 垂直 40
【详解】[1]法线是垂直于反射面(即平面镜)的一条假想线,而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因此为了让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将径迹显示在纸板上,应把纸板 ENF与平面镜垂直放置。
[2]入射角是入射光线和法线之间的夹角,反射角是反射光线和法线之间的夹角,由图可知,入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为50°,则入射角为
90°-50°=40°
由光的反射定律可知,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因此图中反射角是40°。
15. 反射 靠近 不变
【详解】[1]挡风玻璃上成的像属于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
[2][3]行车时驾驶员若想将挡风玻璃的像调低,根据像与物体关于镜面对称可知,需要将显示器沿水平方向靠近挡风玻璃,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虚像,移动后,像的大小将不变。
16. 确定像的位置 薄 大小
【详解】[1]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在物体一侧能看到物体的像,同时还能透过玻璃看到代替物体的另一个物体,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2]玻璃有两个表面,两个表面都会反射成像,如果玻璃板太厚,两个像有一定的距离,会对实验造成影响,所以,应选择薄玻璃板。
[3]实验时采用两个完全相同的蜡烛,当玻璃板后面的蜡烛和玻璃板前面的蜡烛的像完全重合时,说明物像大小相等。所以,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17. 小 乙 不变 小 高
【详解】(1)[1]从图2可以看到,在相同时间内,小明所在汽车所走的路程,大于a车所走的路程,根据速度公式可知,小明所在汽车的速度大于a车速度。
[2]由[1]解析可知,小明所在汽车的速度大于a车速度,一段时间后,小明所在汽车走的路程,比a车走的路程要大,两车之间的相对距离变大,观察图3中的甲、乙、丙,可知图乙是有可能的,两车之间的相对距离变大,a车更加靠后。
[3]后视镜看作为平面镜,根据平面镜的成像规律,像与物的大小相等,a车的大小不变,则a车在小明所在汽车的后视镜中所成像,大小不变。
(2)[4]倒车时,倒车雷达与障碍物之间的距离在不断减小,超声波的传播速度不变,根据公式可知,所需要的时间逐渐变小。
[5]可听声的频率范围为20~20000Hz,超声波的频率为高于20000Hz,所以说超声波与可听声相比,频率更高。
18.相同
【详解】由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平面镜的所成的像的大小只与物体的大小有关,像的位置只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有关,由于地砖2、3处于同一水平面,灯的大小和灯到地砖的距离均不变,所以在2号地砖和3号地砖上看到的灯的像的大小和位置均相同。
19. 1 不变 凸面镜
【详解】[1]根据平面镜成像规律,物距和像距相等,因此像距离平面镜的距离也为1m。
[2]平面镜成像规律中,物与像大小相等,在物体远离的过程中大小不变,因此像的大小不变。
[3]因为汽车后视镜起到扩大视野的过程,为凸面镜,因此从小汽车的观后镜中看到自己的像比实际的小。
20. 折射 虚 上方
【详解】[1][2][3]当沿碗壁缓缓向碗中加水时,来自硬币的光线会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从而发生折射,当折射光线进入人眼时,人眼逆着折射光线看去,看到的便是由于光的折射而形成的虚像(虚像的位置比物体的实际位置偏高),所以小明在A处也能看到硬币的虚像,这是利用了光的折射现象,真实的硬币在像的下方。
21. 色散 ① 绿
【详解】[1]白光经三棱镜后,光屏上会出现红、橙、黄、绿、蓝、靛、紫的色带,这个现象叫光的色散现象。
[2]红光之外是红外线,即①区是红外线,红外线能遥控电视机。
[3]红、绿、蓝这三种色光就是光的三原色,所以红、绿、蓝三种色光按相同的比例混合可以得到白光的。
22.
【详解】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将两人头顶和影子的末端连接并延长可交于一点S,点S就是灯泡的位置,如图所示:
23.
【详解】将入射光线延长到反射面,其交点为入射点O1,过O1做法线,量出入射角的大小,根据光的反射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画出反射光线,与第二个反射面交于O2,过O2做法线,同理画出反射光线,如下图
24.
【详解】分别作出物体AB端点A、B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A′、B′,用虚线连接A′、B′即为AB在平面镜中的像。如图所示:
25.
【详解】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分别作出物体的端点A、B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用虚线连接、,即为在平面镜中的像。如图所示:
26.
【详解】根据图像,先作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夹角的角平分线,即为法线,再作角平分线的垂线就是平面镜的位置,如图所示。
27.
【详解】(a)根据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体是关于镜面对称的,可做出灯在平面镜中所成的虚像;(b)灯S发出的光经反射后通过A点,在A点看来这些光好像都是由虚像的位置射出来的,所以应连接虚像和A点,与镜面的交点就是入射点。如下图所示:
28.
【详解】当光线射入玻璃砖时,入射光线垂直于折射面时光的传播方向不变,图中已经画出,当光线从空气斜射出玻璃砖时,过入射点作出法线,折射光线向靠近法线方向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线从玻璃砖斜射入空气时,折射光线向远离法线方向偏折,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如图所示:
29.
【详解】光垂直射到两种介质的分界面时,光的传播路径不变;光由玻璃斜射向空气时,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光线通过玻璃出射到空气中的光路如图.
30. C 法 变大 把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当成了反射角 当三线重合、入射光线,此时只看到一根光线、入射光线
【详解】(1)[1]A.用喷壶向玻璃缸中喷水雾,形成光路,故A不符合题意;
B.使光束贴着纸板射向平面镜,形成光路,故B不符合题意;
C.抽尽玻璃缸中空气,故不能看到光线的传播路径;
(2)[2]法线过入射点与镜面垂直,由图可知,红色激光笔发出的光相当于法线。
[3]当绿光激光笔向镜面靠近时,入射角变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故反射角变大。
(3)[4]根据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入射角是入射线与法线的夹角、30°,反射线与法线的夹角、30°,而70°,40°正好是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
(4)[5]从A侧往B测看,当三线重合、入射光线,此时只看到一根光线、入射光线。
31. 入射角 等于 远离 不能 同一 漫 寻找普遍规律
【详解】(1)[1]EO与垂直镜面的直线ON的夹角i是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为入射角。
(2)[2][3]由表中数据可知,多次改变入射光线的方向,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当入射角变大时,反射角也会变大,则光线OF远离直线ON。
(3)[4][5]当两块硬纸板在一个平面内时,可以看到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将硬纸板B向前或向后折转一个角度后,看不到反射光线,由此说明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个平面内。
(4)[6]从教室各个方向都能观察到粗糙纸板表面反射的光线,所以光照到上面是发生了漫反射。
(5)[7]本实验通过多次改变入射角,进行多次测量的主要目的是寻找普遍规律。
32. 茶色 不点燃 A 不变 A
【详解】(1)[1]透明玻璃板的两个面都可以当作反射面,若采用厚玻璃板,会出现两个相距较远的像,影响到实验效果,所以应选用薄玻璃板。相较于无色玻璃板,茶色玻璃板对光的反射能力较强,与蜡烛烛焰的对比也更加明显,所以应采用茶色玻璃。
(2)[2][3]把一支点燃的蜡烛A竖直立在玻璃板前面,再拿一支外形完全相同的不点燃的蜡烛B,实验时,小芳同学应在A这一侧观察蜡烛A经玻璃板所成的像。
(3)[4]当把蜡烛靠近玻璃板时,由于像的大小与物体大小相同,蜡烛在玻璃板所成像的大小将不变。
(4)[5]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蜡烛A位置不变,将平面镜平移,平面镜仍在原来像与成像物体对称轴上,像的位置不变。
故选A。
33. 比较像与物的大小 C 使C与B重合
【详解】(1)[1]选用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蜡烛B能与A的像完全重合,说明A的像和蜡烛A大小相等,所以选择两根相同蜡烛的主要目的是便于比较像和物的大小。
(2)[2][3]观察图甲可知,B是A在平面镜中成的虚像,为了确定像的位置,应移动蜡烛C,使C与B完全重合,说明A的像和蜡烛A大小相等。
(3)[4]平面镜成像时,像和物关于平面镜对称,过黑点作平面镜的垂线,根据像和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找到像点,如图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