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山西省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A卷)(解析)

山西省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A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图为春秋时期主要国家的国君非正常死亡率与该国贵族势力强度的关系。据此可知,春秋时期( )
A.分封制度得到了充分发展 B.中央集权制度已经普遍确立
C.诸侯争霸让位于国内斗争 D.贵族势力发展加速政治转型
2、据秦简记载,秦始皇二十八年(前219),贰春乡需要向朝廷上交的岁赋为“白翰”“黑翰”“明渠鸟”“鷩鸟”等若干只,于是乡守令乡吏和刑徒进行捕捉。这说明秦朝( )
A.政府对刑徒的管理较宽松 B.统治阶级生活奢靡腐化
C.对基层社会形成有力控制 D.赋税征收以土特产为主
3、宋代以前,茶文化几乎是上层人士的专利;宋代饮茶风气极盛,“君子小人靡不嗜也,富贵贫贱无不用也”“茶之为民用,等于米盐,不可一日以无”。这反映了宋代( )
A.茶叶种植已经推广全国 B.经济发展改变生活方式
C.文人生活理念逐渐普及 D.粮食问题基本得到解决
4、清政府建立了全国性的粮价奏报系统和雨泽奏报系统,而且形成经常奏报和不规则奏报两种形式。经常奏报要经过层层上报的一套程序,不规则奏报则没有固定的奏报人员、程序、时间和格式。上述举措( )
A.有助于提高施政效果 B.扩大了地方行政权力
C.完善了农业生产体系 D.有效解决了民生问题
5、1895年8月2日,光绪帝下诏:“中国原有局厂经营累岁,所费不赀,办理并无大效;亟应从速变计,招商承办,方不致有名无实。……一切仿照西例,商总其事,官为保护。若商力稍有不足,亦可借官款维持。”由此可知,光绪帝意在( )
A.引进西方的股份制度 B.大力扶持私营企业的发展
C.加强对洋务企业控制 D.变革官办企业的经营方式
6、中国共产党在敌后抗日根据地开发、改造秧歌戏,工农兵成了舞台的主角,戏中恶徒是日本兵、汉奸及其他妨害政治经济进步的反社会分子,英雄是八路军、民兵和模范工作者等。这一做法的主要目的是( )
A.凝聚团结抗战的力量 B.配合减租减息土地政策
C.提升军民的文化水平 D.打击根据地的恶霸势力
7、据记载屋大维(公元前63年—公元14年)统治期间罗马城的建设活动有3次,其中有5次修建政治性建筑包括王官举行议会的会堂、凯旋门等;有17次修建或修复神庙:有17次基础设施建设,包括浴场、剧场、大道、水渠等。据此可知,当时罗马城的修建( )
A.体现传承与创新的理念 B.深受民主政治的影响
C.适应了强化神权的需要 D.凸显帝国至上的思想
8、英国启蒙思想家洛克认为,像北美原住民那样的群体,并没有运用理性来劳动的能力,因此他们生存的地方,就理应让当时具有充分劳动能力的英国资产阶级那样的群体去占有。洛克的认识可以说明( )
A.启蒙程度决定历史判断 B.地域因素制约历史研究
C.个人立场影响历史认知 D.文明水平左右历史结论
9、11-13世纪左右,西欧一些城市的市民组织成立了一系列体育社会团体,如“射手协会”“击剑协会”“骑射协会”等,这些团体组织了保卫城市的军事训练、与职业培训相关的学徒格斗和底层市民的节日狂欢等活动。这些团体的成立( )
A.有利于城市自治运动的发展 B.使市民获得管理城市的权力
C.进一步弘扬了欧洲骑士精神 D.开启了中古欧洲的体育教育
10、16世纪初的思想家伊拉斯谟在《愚人颂》中写道:“神父们宣称‘草草背出祷告词,就算是合宜地履行了职责’;假如上帝能听到或听懂他们虚弱无力的祷告,我将十分惊讶。”他的著作《基督徒战士手册》号召弱化圣礼的重要性,并为人们的道德生活提供指导。这反映出伊拉斯谟( )
A.改变了基督教的基本教义 B.揭开了宗教改革运动的序幕
C.对教会进行人文主义批判 D.突破了文艺复兴思想的界限
11、一战后的巴黎和会上,波兰希望恢复第一次被瓜分前的领土,英国首相不同意将当时属于德国的西里西亚无条件割让给波兰,提出该地去留由当地居民投票决定,最终西里西亚由波兰和德国各占一部分。据此推知,英国( )
A.阻挠波兰实现统一 B.试图维持大陆均势
C.独掌了国联话语权 D.践行人民主权学说
12、世界贸易组织数据显示,1980—2020年,全球服务贸易年均增速达到6.48%,超过货物贸易年均增速约1%,超过全球经济年均增速1.2%。这反映出( )
A.世贸组织垄断国际贸易 B.民众货物消费能力下降
C.第三产业产值稳居第一 D.科技发展影响国际贸易
二、材料题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从秦汉开始,药材随着商旅沿着丝绸之路流布世界各地,《马可·波罗行纪》中有肃州生产、贩卖中药材的记载。13世纪的波斯宰相拉什德曾派年轻医生远行中国学习中医药学,并用波斯文写成了系统介绍中国科学与医学成就的《唐苏克拉玛》。17世纪40年代来华传教士卜弥格深入研究《黄帝内经》《伤寒论》等中医典籍,著有《中国医药概说》《中国诊脉秘法》等书,全面介绍了中医理论和临床知识。1688年,俄国人到中国学习种痘术,之后传到了西欧,盛行一时。19世纪,《英国医学杂志》相继报道了中国针灸疗法。20世纪,法国人苏理莫昂专门从事针灸临床与教学,著有《真正的中国针灸术》。中医只是西方医疗的补充手段,西方民众只是选择性地接受了具有东方地域特征的药材和针灸。
——摘编自王亚丽等《从中医西传看中西文化交流》
材料二:明朝末年,伴随着耶稣会士的传教活动,具有近代意义的西方医学逐渐进入中国,当时传入的主要是解剖学、生理学知识。19世纪,医学处于蓬勃发展阶段,特别表现在与中医学相较更有实力的外科学上,如白内障手术、乙醚麻醉法等。一些有见识的中医学家已开始了融通中西医的活动。清朝末年,伴随着剧烈的社会变革,中国开始自办医学校,如京师大学堂开设医学科和医学实业馆。医疗保健制度、公共卫生与防疫等也开始仿效西方施行。到1912年,随着共和政府的建立,万象更新,现代医事制度也随之确立,西医大行其道,传统的中医被屏蔽于这一系统之外。20世纪二三十年代,有人甚至提出“废止中医案”,中医界据理力争,如张锡纯主张中西医理相同,应取长补短,和衷共济。
——摘编自罗曼《西医东渐及其与中医的碰撞》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中医西传与西医东渐的异同。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学东渐加速的原因。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医西传与西医东渐的历史启示。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唐朝中后期,户籍制度废弛,均田制也遭到破坏。唐德宗时期,宰相杨炎变革赋税制度,实行两税法。他主张“户无主客,以见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除田亩之税仍纳谷米外,租庸调中应纳布帛绢绵等实物的部分改为折钱并入两税计征。原来的庸并入两税后,改以赋税代替徭役,百姓亦可纳钱代役。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材料二:作为与杨炎同时期的大臣,陆贽坚决反对两税法,认为两税法会鼓励人们“背本趋末”,为了获得货币,农民常常是“有者急卖而耗其半值,无者求假而费其倍酬”。陆贽认为按贫富征税,就打击了勤劳,鼓励了懒惰;反之,按人丁征税,就可以鼓励勤劳,懒惰之人要想完税,也不得不努力劳动。他认为财产数量不易准确测定,财产性质各不相同,实践中不易操作,易滋生腐败。
——据陆贽《均节赋税恤百姓》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杨炎与陆贽赋税思想的不同之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陆贽的赋税思想。
三、论述题
1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中国举办的部分国际会议
会议名称 举办时间 参加人员 会议主要议题
亚洲及太平洋区域和平会议 1952年 代表来自中国、苏联、印度、日本、澳大利亚、智利等37个国家 反对美帝国主义扩张,防止日本军国主义复活,维护亚洲及太平洋区域的和平和安全
印度支那人民最高级会议 1970年 越南南北两方、老挝、柬埔寨、中国代表 讨论共同反对帝国主义的重大问题
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2001年 中国、美国、俄罗斯、日本等19个国家或地区的代表 参与、合作,促进亚洲太平洋地区共同繁荣
第三届金砖国家峰会 2011年 中国、印度、俄罗斯、巴西、南非的国家领导人 深化在金融、科技、能源等领域的交流合作,改革全球治理体系,增加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的发言权和代表性
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 2015年 代表来自全世界五大洲120多个国家和地区 搭建中国与世界互联互通的国际平台和国际互联网共享共治的中国平台
20国集团杭州峰会 2016年 原八国集团以及其余十二个重要经济体的代表 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
——据陈泽炎《国庆70周年:从不同时期我国举办的七场重要国际会议看中国对外交往的不断发展》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选取至少两次国际会议,从中概括一条历史发展趋势,并予以阐述。(要求:明确列出国际会议,结论准确,持论有据,阐述清晰。)
参考答案
1、答案:D
解析:春秋时期的政治转型从材料中的数据图可知,贵族势力越强的国家国君的非正常死亡率越高,齐、晋两国贵族势力最强,国君非正常死亡率也最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田氏代齐和三家分晋出现在齐、晋两国,推动了分封制的瓦解,这表明春秋时期贵族势力发展加速了政治转型,D项正确;春秋时期分封制逐渐遭到破坏,A项排除;当时中央集权制度尚未建立,B项排除:春秋时期诸侯争霸与国内斗争并存.C项排除。
2、答案:C
解析:从题干可以看出贰春乡需要向朝廷上交各类鸟等作为赋税,乡守令乡吏和刑徒进行捕捉,说明秦朝对基层社会的控制力强,C项正确;秦朝推崇法家思想,严刑峻法,不可能对刑徒管理松弛排除A项;各类鸟只是朝廷的赋税,不是统治者奢靡的消费品,并且在材料中无法体现统治阶级生活奢靡腐化,排除B项;题干并没有说明其他的赋税内容,无法说明土特产是赋税的主体,排除D项。故选:C。
3、答案:B
解析:从题干可以看出宋代前后时人对待茶的态度完全不同,之所以宋代人们形成饮茶之风,主要是由于经济的发展具备了人们普遍饮茶的条件,B项正确;全国普遍种植茶叶在当时自然地理条件下是不可能的,排除A项;传统的饮茶风气是文人兴起的,但文人的生活理念很多,不仅仅局限于饮茶,排除C项;在古代粮食问题一直存在,排除D项。故选B项。
4、答案:A
解析:依据材料“经常奏报要经过层层上报的一套程序,不规则奏报则没有固定的奏报人员、程序、时间和格式”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朝建立两大奏报系统可以使政府能够准确掌握粮价和雨泽情况,有利于提高政府的施政能力,故A项正确;清政府建立全国性的粮价奏报系统和雨泽奏报系统,说明了清政府加强了对地方的管理,并不是扩大地方的行政权力,故B项错误;粮价与雨泽奏报跟农业生产体系无关,故C项错误;“有效解决了”的说法绝对化,建立奏报系统并不能说明地方民生问题就能解决,故D项错误。故选:A。
5、答案:D
解析:据材料“中国原有局厂经营累岁,所费不赀,办理并无大效;亟应从速变计,招商承办,方不致有名无实。……一切仿照西例,商总其事,官为保护。若商力稍有不足,亦可借官款维持。”并结合所学可知,甲午战后,清政府为支付战争赔款,而当时许多官办企业经营困难,因此政府决定对官办企业进行改制,D项正确;材料涉及“一切仿照西例,商总其事,官为保护”,但未体现“引进西方的股份制度”,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私营企业”,而是对“官办企业的改制”,排除B项;据所学可知,甲午战后洋务运动破产,因此出现了材料中对“官办企业的改制”,C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故选:D。
6、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戏中恶徒是日本兵、汉奸及其他妨害政治经济进步的反社会分子,英雄是八路军、民兵和模范工作者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在敌后抗日根据地开发、改造秧歌戏,秧歌戏的角色扮演反映了当时团结抗战,凝聚人心,用戏曲这种通俗方式凝聚团结抗战的力量,A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中共用戏曲这一文化手段凝聚抗日力量,不涉及减租减息土地政策这一经济手段,排除B项;这类戏曲表演中可以凝聚人心,但无法提升人民的文化水平,排除C项;材料中的反面人物是日本兵、汉奸及其他妨害政治经济进步的反社会分子,主要是为了凝聚人民抗日的力量,与打击恶霸势力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
7、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罗马城在修建时继承了传统的神庙等建筑,体现了传承性,凯旋门、大道、水渠等建筑则属于创新,也为后世的建设提供了借鉴,因此罗马城的修建体现传承与创新的理念,A项正确;当时的罗马没有建立民主政治,排除B项;修建或修复神庙虽然体现罗马神权色彩,但目的是屋大维借助宗教强化皇权,排除C项;材料中“有17次基础设施建设,包括浴场、剧场、大道、水渠等”不能凸显帝国至上的思想,排除D项。故选:A。
8、答案:C
解析:据材料“英国启蒙思想家洛克认为,像北美原住民那样的群体,并没有运用理性来劳动的能力,因此他们生存的地方,就理应让当时具有充分劳动能力的英国资产阶级那样的群体去占有”可知,英国的启蒙思想家洛克是站在殖民者的角度为英国对北美的殖民扩张进行辩解,这说明人物的身份立场影响他的认知,C项正确;A项错在“决定”,说法过于绝对,排除A项;地域因素是历史研究的因素之一,但不是制约因素,排除B项;历史结论指的是人对历史现象或历史事件所作出的一种主观认识,与文明水平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
9、答案:A
解析:本题着重考查学生的时空观念和历史解释核心素养。西欧市民组建的各种体育团体具有保卫城市安全的功能,推动了城市自治运动的发展,A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有利于城市自治运动的发展但还不能说明市民就拥有了管理城市的权力,排除B项;骑士精神代表的是贵族精神,不是市民的需求,排除C项;材料只是体现了成立了一系列体育社会团体无法说明这时候的体育团体开启了中古时期的体育教育,排除D项。故选A项。
10、答案:C
解析:据材料“神父们宣称‘草草背出祷告词,就算是合宜地履行了职责’;假如上帝能听到或听懂他们虚弱无力的祷告,我将十分惊讶。”“他的著作《基督徒战士手册》号召弱化圣礼的重要性,并为人们的道德生活提供指导”并结合所学可知,德意志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伊拉斯谟号召弱化宗教仪式,而要为人们的道德生活提供指导,间接的批判了教会的愚民政策,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伊拉斯谟著作中的主张,不可能改变基督教的基本教义,排除A项;宗教改革的序幕是1517年马丁·路德的《九十五条论纲》,排除B项;据所学可知,伊拉斯谟处于文艺复兴时期,他的思想主张符合文艺复兴的范畴,排除D项。故选C项。
11、答案:B
解析:材料呈现了西里西亚的归属问题,波兰和英国的态度截然相反,最终按照英国的方案实施,反映了英国试图维持欧洲大陆均势,B项正确;波兰本身没有领土范围,不涉及阻碍统一的问题,排除A项;当时英法两国共同主导国联,排除C项;西里西亚的问题体现了民族自决权,不是人民主权,排除D项。故选:B。
12、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中时间1980一2020年判断,此时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快速发展推动了第三产业的壮大,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速度超过了货物贸易,D项正确;世界贸易组织是国际性经济组织,主要宗旨是推动世界经济和贸易发展,不可能垄断世界贸易,排除A项;民众的消费能力没有下降,而是科技的发展改变了民众的消费领域和方式,排除B项;第三产业确实快速发展,但不能说稳居第一,排除C项。故选:D。
13、答案:(1)同:都属于文化交流;传教士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异:中医西传历史悠久,西学东渐在19世纪后迅速发展;中医西传属于较为纯粹的文化交流,西学东渐带有殖民色彩;中医西传主要是通过著书立说,西医东渐则是通过建立医院、医学校等;中医西传主要是药材和针灸,西医东渐则是现代医疗技术、医院系统乃至医事制度的全面移植;中医西传后成为西医的重要补充,西学东渐后取代中医成为主流医学方向。
(2)西方资本主义在全球取得优势地位,急剧扩张;伴随着科技进步,西医蓬勃发展,逐渐形成完备的体系;西医在外科手术等方面呈现出明显的优势,有助于治病救人;甲午战后民族危机加深,国人希望全方位学习西方文明;中华民国建立,全面移植西方制度;中医相对传统保守,逐渐走向没落;部分人士的呼吁与推动等。
(3)不同文化各有特色,不应存在优劣之分;交流能够丰富文化的内涵;不同文化应该取长补短;科技是人类的共同财富等。
解析:(1)相同: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两者都属于文化交流;根据材料一“17世纪40年代来华传教士卜弥格深入研究《黄帝内经》《伤寒论》等中医典籍,著有《中国医药概说》《中国诊脉秘法》等书,全面介绍了中医理论和临床知识”、材料二“明朝末年,伴随着耶稣会士的传教活动,具有近代意义的西方医学逐渐进入中国”可得出传教士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不同点:不同点的比较需要形成一定的角度,从医学文化交流的时间、性质、方式、程度、效果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根据材料一“从秦汉开始”“明朝末年……具有近代意义的西方医学逐渐进入中国……19世纪,医学处于蓬勃发展阶段”可得出中医西传历史悠久,西医东渐在19世纪后迅速发展;根据材料二“伴随着耶稣会士的传教活动”及所学知识可知,中医西传属于较为纯粹的文化交流,西医东渐带有殖民色彩;根据材料一“写成了系统介绍中国科学与医学成就的《唐苏克拉码》……著有《中国医药概说》《中国诊脉秘法》等书……著有《真正的中国针灸术》”、材料二“中国开始自办医学校,如京师大学堂开设医学科和医学实业馆”可得出中医西传主要是通过著书立说,西医东断则是通过建立医院、医学校等;根据材料一“中医只是西方医疗的补充手段,西方民众只是选择性地接受了具有东方地域特征的药材和针灸”、材料二“医疗保健制度、公共卫生与防疫等也开始仿效西方施行。到1912年,随着共和政府的建立,万象更新,现代医事制度也随之确立,西医大行其道,传统的中医被屏蔽于这一系统之外”可得出中医西传主要是药材和针灸。西医东渐则是现代医疗技术、医院系统乃至医事制度的全面移植;中医西传后成为西医的重要补充,西医东渐后取代中医成为主流医学方向。
(2)结合清末的中国与世界形势可得出西方资本主义在全球取得优势地位,急剧扩张;根据材料二“当时传入的主要是解剖学、生理学知识。19世纪,医学处于蓬勃发展阶段,分别表现在与中医学相较更有实力的外科学上,如白内障手术、乙醚麻醉法等”可得出伴随着科技进步,西医蓬勃发展,逐渐形成完备的体系;西医在外科手术等方面呈现出明显的优势,有助于治病救人;根据材料二“一些有见识的中医学家已开始了融通中西医的活动。清朝末年,伴随着剧烈的社会变革,中国开始自办医学校”及所学知识可得出甲午战后民族危机加深,国人希望全方位学习西方文明;根据材料二“到1912年,随着共和政府的建立,万象更新,现代医事制度也随之确立,西医大行其道,传统的中医被屏蔽于这一系统之外”可得出中华民国建立,全面移植西方制度;根据材料二“有人甚至提出‘废止中医案’,中医界据理力争,如张锡纯主张中西医理相同,应取长补短,和衷共济”中医相对传统保守,逐渐走向没落,部分人士的呼吁与推动等。(答出四点即可)
(3)本题是开放性总结试题,学生需要站在世界历史的视角,对医学领域的文化交流进行审视,不难得出“不同文化各有特色,不应存在优劣之分;交流能够丰富文化的内涵;不同文化应该取长补短;科技是人类的共同财富”等结论。
14、答案:(1)杨炎主张按财产征税,陆贽主张按人丁征税;杨炎主张货币实物并重,陆贽主张征收实物。
(2)陆贽代表了农耕经济的要求,其赋税思想较为传统;他关注普通农民,希望减轻百姓负担;陆贽考虑到了赋税政策的具体执行问题,具有一定合理性;但是他站在封建国家的角度分析问题,其主张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也不利于减轻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解析:(1)不同之处:依据材料“户无主客,以见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可知,杨炎主张按财产征税;依据材料“陆贽认为按贫富征税,就打击了勤劳,鼓励了懒惰;反之,按人丁征税,就可以鼓励勤劳,懒惰之人要想完税,也不得不努力劳动”可知,陆贽主张按人丁征税;依据材料“除田亩之税仍纳谷米外,租庸调中应纳布帛绢绵等实物的部分改为折钱并入两税计征”并结合所学可知,杨炎主张货币实物并重;依据材料“为了获得货币,农民常常是‘有者急卖而耗其半值,无者求假而费其倍酬’”并结合所学可知,陆贽主张征收实物。
(2)评价:依据材料“为了获得货币,农民常常是‘有者急卖而耗其半值,无者求假而费其倍酬’”并结合所学可知,陆贽主张征收实物,代表了农耕经济的要求,其赋税思想较为传统;他关注普通农民,希望减轻百姓负担;陆贽考虑到了赋税政策的具体执行问题,具有一定合理性;依据材料“陆贽认为按贫富征税,就打击了勤劳,鼓励了懒惰;反之,按人丁征税,就可以鼓励勤劳,懒惰之人要想完税,也不得不努力劳动”并结合所学可知,陆贽主张按人丁征税,是他站在封建国家的角度分析问题,其主张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也不利于减轻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15、答案:示例:国际会议:第三届金砖国家峰会和20国集团杭州峰会。历史趋势:世界多极化趋势阐述:两个会议都由中国承办,凸显了中国国际影响力的增强。金砖国家峰会由中国、印度等五个新兴市场国家参加,有助于这些国家凝聚共识、深化合作,提升新兴市场国家的国际地位;20国集团峰会既有发达国家参加,也有新兴市场国家的积极参与,这增强了世界各主要经济体之间的交流合作,客观上提升了新兴市场国家的国际地位,推动世界多极化的发展。综上,进入新世纪以来,世界多极化已成潮流。中国作为新兴市场国家的代表,努力承担更多的国际责任,彰显大国担当,推动了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的构建。
解析:本题是一道阐述类试题,要求史论结合,阐述清晰。首先,根据材料“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中国举办的部分国际会议”中,任意选择两个相关联的国际会议,概括出它们所反映的历史趋势,如选择第三届金砖国家峰会和20国集团杭州峰会,这两个会议都属于区域集团化的表现,可以概括出其趋势为世界多极化。其次,围绕选择的两次会议及提炼的世界发展趋势,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详细的阐述,如:两个会议都由中国承办,凸显了中国国际影响力的增强。金砖国家峰会由中国、印度等五个新兴市场国家参加,有助于这些国家凝聚共识、深化合作,提升新兴市场国家的国际地位;20国集团峰会既有发达国家参加,也有新兴市场国家的积极参与,这增强了世界各主要经济体之间的交流合作,客观上提升了新兴市场国家的国际地位,推动世界多极化的发展。最后,进行总结升华,说明面对新的国际形势,做为发展中国家的我们应该如何应对,或者是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影响,如:综上,进入新世纪以来,世界多极化已成潮流。中国作为新兴市场国家的代表,努力承担更多的国际责任,彰显大国担当,推动了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的构建。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山西省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A卷)(解析)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