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模拟测试卷(三)
时间:50分钟 满分:60分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本题共12道选择题,每题2分,共24分)
1.下列资料中最能支持“元谋人已经能够制作工具,知道使用火”这一结论的是( )
A.考古学家的推论 B.神话传说
C.人们口口相传 D.遗址中发掘出的石器和烧骨
2.《礼记 礼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选贤与能”指的是我国古代的什么制度( )
A.分封制 B.世袭制 C.禅让制 D.宗法制
3.据商周断代工程正式公布的《夏商周年表》,夏朝约开始于公元前2070年,夏商分界大约在公元前1600年,商周分界定为前1046年。公元前1046年发生的历史事件是( )
A.盘庚迁殷 B.国人暴动 C.周平王东迁洛邑 D.牧野之战
4.农业是我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立国之本,农业生产技术的革新历来受到重视。下列图片反映了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第一次革命的是( )
A.筒车 B.耒耜 C.都江堰 D.牛耕
5.《道德经》是中国的一部哲学作品,是中华文化中浓重的一笔,里面有很多富有哲理的名言名句,其内容对中国产生了深远影响。此书记载的是谁的言论?( )
A.孔子 B.墨子 C.老子 D.庄子
6.秦始皇为统一岭南及东南沿海地区采取的措施( )
A.开凿灵渠 B.北击匈奴 C.统一车轨 D.修筑长城
7.壶使用的年代较长,式样也很多。请按下列壶所处的历史朝代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①战国 铜壶 ②汉 圆雕双兽耳玉壶 ③商 勾连雷纹壶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①③② D.③①②
8.陈胜吴广起义和黄巾起义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农民起义。这两次起义的共同点是( )
A.都经历了充分的准备 B.都加速了王朝灭亡
C.都是因为刑罚的残酷 D.都利用了宗教形式
9.东汉末年,张仲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编写出著名的医药学著作( )
A.《黄帝内经》 B.《千金方》
C.《本草纲目》 D.《伤寒杂病论》
10.结束分裂局面,统一全国。我国古代第二次大统一发生在( )
A.秦朝 B.西晋 C.隋朝 D.元朝
11.改革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下列情景发生在南北朝时期的一户官宦人家:老大因经常上朝学会了汉语,老二娶了汉族贵族的女儿,老三给自己改了个汉姓。据此判断,这户人家是下列什么民族( )
A.鲜卑族 B.氐族 C.匈奴族 D.羌族
12.2022年北京冬奥会会徽“冬梦”,运用中国书法的艺术形态,将中国传统文化与奥林匹克元素巧妙结合。中国书法艺术源远流长,其中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是谁的作品( )
A.蒙恬 B.锺繇 C.胡昭 D.王羲之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13题8分,14题8分,15题8分,16题12分,共36分)
13.(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一 北京人使用的石器 图二 河姆渡遗址的骨耜
(1)图一和图二中的工具分别是采用什么方法制作而成的?(2分)
(2)从图一到图二,生产工具的变化反映了什么?(2分)
材料二:七、八千年前,中国北方和南方的农耕聚落都有了很大发展。耒、耜的出现和普遍使用、粮食的储备,使人们的精神生活得到多方面的发展,……内部大小血缘集体之间以及个人之间,关系平等和睦。
——《简明中国历史读本》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试举一例说明河姆渡人的“精神生活”得到了发展。(2分)
材料三:《半坡遗址出土的文物》图
图一:石斧 图二:粟和菜籽的朽粒 图三:纺轮
(4)材料三是某同学在博物馆看到的部分文物,请你从这些文物中推断半坡居民的生产、生活状况有哪些?(2分)
14.(8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课题在中国古代史有充分的体现。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自古以来,人类通常是逐水草而居,时至今日,大量人口集居的城市都是依水而建。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可缺少和不可替代的资源,具有极重要的战略地位。
材料三:儒家所最终追求的是一个以“仁”为核心,以“和谐”为目标的境界。因此,千百年来贯穿儒家文化的一个始终不变的特征就是“和”,“和”的首义是人与人的和谐。“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人和”处在突出位置。“天人合一”强调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表明人最终要顺应自然规律。
材料四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图中的房屋分别反映了哪两类原始居民的生活?(2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在远古时期采用疏导方式成功治水的英雄人物是谁?战国时期和谐利用水资源的典范工程是什么?(2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儒家所追求的“和”指的哪两种“和谐”?(2分)
(4)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促使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快速发展的具体因素有哪些?(2分)
15.(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从此,我国进入春秋时期,王权衰落,周王统治出现了危机,一些诸侯国强大起来。为了争夺更多的土地、财产和人口,各大诸侯国之间展开长期的争霸战争。
材料二 战国时期,新旧时代交替,为了适应时代发展及在复杂的斗争中生存下去,各国都在一定的程度上实行变法。商鞅变法重视“耕战”……使原来比较落后的秦国一跃成为战国时代最先进的强国,为日后统一六国打下了基础。
材料三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挥剑决浮云, 诸候尽西来。 ——摘自李白《古风》组诗 秦朝的政治建制示意图
——摘编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1)依据材料一,指出春秋时期诸侯争霸的目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时期诸侯争霸的利弊。(2分)
(2)依据材料二,概括战国时期各国实行变法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商鞅变法中关于军事方面的内容。并简述商鞅变法对秦的历史作用。(2分)
(3)依据材料三中文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秦王扫六合”的历史意义。并指出示意图中①指代的官职以及丞相的职责。示意图反映了秦始皇首创了哪一政治制度?(4分)
16.(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商代晚期至西周前期是奴隶制发展的典型时期。此时中国的青铜铸造工艺相当成熟,出土了大量精美的青铜礼器、武器与工具。
——摘编自《青铜时代》
材料二儒家思想的形成发展与演变
时期 人物 做法或主张 儒家思想的发展
春秋 孔子 核心思想:① 创立儒家学派
战国 ② 主张:民贵君轻 发展儒家学说
秦 秦始皇 焚书坑儒 打击儒家学说
西汉 汉武帝 ③ ④
材料三 (孝文帝)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已(以)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已(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北史》
材料四
鲜卑姓 改为汉姓 鲜卑姓 改为汉姓
拓跋 元 贺兰 贺
丘穆陵 穆 独狐 刘
步六孤 陆 贺楼 楼
(1)根据材料一,归纳青铜文明的特点,并列举两件当时具有代表性的青铜器。(2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在①②③④处填上恰当的内容。(4分)
(3)指出材料三、四分别对应孝文帝改革的哪项内容,并总结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地区民族交融的积极意义。(4分)
(4)综合上述探究,总结中华文明发展呈现的特点。(2分)
()
()
参考答案:
1.D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考古学者在云南元谋县发掘出远古人类的两颗门齿化石,以及一些粗糙的石器,还发现了炭屑和烧骨。“元谋人已经能够制作工具,知道使用火,最能支持这一结论的是遗址中发现石器和烧骨,D项是第一手史料,最能支持这一结论,D项正确;“考古学家的推论”属于后人的研究成果,间接地反映了当时的情况,史证价值不如一手史料,排除A项;“神话传说”虚构的成分较多,属于第二手史料,排除B项;“人们口口相传”中难免会被改编或者添油加醋,属于第二手史料,排除C项。故选D项。
2.C
【详解】据所学知识可知,“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是指原始社会时期的禅让。在黄帝之后,我国黄河流域杰出的部落联盟首领还有尧、舜、禹。尧生活俭朴、克己爱民;舜宽厚待人、以身作则;禹,领导人民治理洪水,与群众同甘共苦,三次路过家门而不入。尧在年老时推举舜为继承人,舜年老后采用同样的办法把位置让给治水有功的禹,他们之间采用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历史上叫做“禅让”,C项正确;西周实行分封制,排除A项;夏朝建立后实行世袭制,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宗法制,排除D项。故选C项。
3.D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发动牧野之战灭商,D项正确;商朝多次迁都,到商王盘庚时迁到殷,此后保持了相对的稳定,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国人暴动”发生在西周周厉王时期,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中国历史进入东周时期,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故选D项。
4.D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春秋后期,铁制农具和牛耕出现,提高了生产效率,使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显著提高,它把人从劳动中解放出来,是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D项正确;筒车出现于唐朝,属于灌溉工具,排除A项;耒耜属于原始农具,不是农业发展史上的革命,排除B项;都江堰水利工程有利于防洪、灌溉,促进了农业生产,与“农业发展史上的第一次革命”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
5.C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老子是春秋晚期人,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主张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够相互转化。老子善于从正反两方面思考问题。道家在战国时期的代表人物是庄子。他认为水行要乘船,陆行要坐车,治理国家也一样,要顺应自然,“无为而治”。老子的主张收集在《道德经》中,被称为道家学派的经典,C项正确;孔子的言论收集在《论语》中,排除A项;墨子主张“兼爱”“非攻”与《道德经》无关,排除B项;庄子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著作是《庄子》,排除D项。故选C项。
6.A
【详解】根据题干“秦始皇为统一岭南及东南沿海地区采取的措施”和所学知识可知,为了完成岭南地区的统一,秦始皇开凿灵渠,沟通湘水和漓水,A项正确;北击匈奴、修筑长城都是为了稳固北方边防,排除BD项;统一车轨是面向全国的措施,排除C项。故选A项。
7.D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 476年至公元前221年为战国时期,西汉建立时间是公元前202年,商朝建立时间是约公元前1600年,西汉建立时间是公元前202年,正确顺序是③①②,D项正确,排除A项、B项、C项。故选D项。
8.B
【详解】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陈胜、吴广起义最后失败了,但沉重打击了秦朝的统治。黄巾起义沉重打击了东汉统治,使其一蹶不振,B项正确;有充分准备的是黄巾起义,排除A项;陈胜吴广起义是因为刑罚的残酷,排除C项;黄巾起义利用了宗教形式,排除D项。故选B项。
9.D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张仲景是东汉末年的名医,他虚心向名医求教,广泛收集民间药方,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写成了《伤寒杂病论》一书,发展了中医学的理论和治疗方法。D项正确;《黄帝内经》在战国时期问世,西汉时期编定,是我国现存较早的重要医学文献,并非是东汉末年的张仲景所著,排除A项;《千金方》的作者是唐代医药学家孙思邈,排除B项;《本草纲目》的作者是明代的李时珍,排除C项。故选D项。
10.B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东汉灭亡后,中国进入三国鼎立的分裂割据局面,西晋建立后,结束了三国鼎立的局面,实现了我国古代第二次大统一,B项正确;秦朝结束春秋战国的分裂局面,实现我国古代第一次大统一,排除A项;隋朝结束南北朝的分裂局面,实现我国古代第三次大统一,排除C项;元朝结束两宋以来民族政权长期并立的局面,实现我国古代第四次大统一,排除D项。故选B项。
11.A
【详解】由题干“老大因经常上朝学会了汉语,老二娶了汉族贵族的女儿,老三给自己改了个汉姓。”并结合所学可知,北魏孝文帝即位后,进一步推行汉化措施,规定官员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改鲜卑姓为汉姓;鼓励鲜卑贵族与汉人贵族联姻,A项正确;氐族、匈奴族、羌族都与题干无关,排除BCD项。故选A项。
12.D
【详解】东晋王羲之集书法之大成,写出的字或端秀清新或“飘若浮云,矫若惊龙”,他的代表作《兰亭集序》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王羲之被后人称为“书圣”,D项正确;蒙恬是秦始皇时期的将领,排除A项;锺繇是曹魏时期的书法名家,独创楷书书法,排除B项;胡昭是三国时期书法家,善长隶书,排除C项。故选D项。
13.(1)图一:打制的方法。图二:磨制的方法。
(2)反映了生产力的发展;反映了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不断提高。(写出其中一点意思对即可)
(3)发展:会制作简单的玉器或原始乐器。
(4)状况:使用磨制石器,从事农业生产,会纺织、制衣。
【详解】(1)方法:结合所学可知,北京人制作石器的技术比较成熟,采用不同的打制方法,制作成不同类型的工具;河姆渡人会制作磨制石器,所以,图一和图二中的工具分别是采用图一:打制的方法。图二:磨制的方法。
(2)结合所学可知,由打制石器到磨制石器的变化反映了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不断提高。
(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河姆渡原始居民制作简单的玉器和原始乐器,丰富了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精神生活”。
(4)状况:由图一可知,半坡居民使用磨制石器;由图二可知,半坡居民从事农业生产,种植粟和菜;由图三可知,半坡居民会纺织、制衣。
14.(1)河姆渡居民和半坡居民
(2)大禹;都江堰
(3)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
(4)铁农具(器)和牛耕的使用和推广
【详解】(1)哪两类:根据图片的内容可得出,姆渡人生活在长江流域,因为南方地区潮湿温热,既能通风防潮,又可防蛇虫之害。因此采用干栏式房屋。半坡人生活在黄河流域,气候干旱寒冷,风沙大,居住半地穴式房屋,既可以抵风挡雨,又可以保暖。因此采用半地穴式房屋。两种房屋结构的不同,是由不同的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决定的。说明当时的人们已经能够与自然协调发展,已经能够适应自然环境。
(2)人物:根据所学可得出是大禹,大禹与群众同甘共苦,三过家门而不入,治理黄河水患有功。体现了刻苦耐劳,坚持不懈,大公无私的精神。
工程:根据所学可得出是都江堰,公元前256年,战国时期的秦国蜀郡郡守李冰主持,在成都附近的岷江上修建了都江堰。由渠首和灌溉网两大工程构成。使成都平原成为沃野,变成天府之国。2200多年来,一直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3)哪两种:根据“千百年来贯穿儒家文化的一个始终不变的特征就是‘和’,‘和’的首义是人与人的和谐”可得出是人与人的和谐;根据“强调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表明人最终要顺应自然规律。”得出是人与自然的和谐。
(4)原因:根据图片的内容可得出是铁农具(器)和牛耕的使用和推广,提高了生产力。
15.(1)目的:为了争夺更多的土地、财产和人口;利弊:在争霸过程中,一些诸侯国被消灭,国家出现了走向统一的趋势,促进了民族融合;给社会带来了种种灾难。
(2)原因:为了适应时代发展及在复杂的斗争中生存下去;内容:奖励军功;作用: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经济发展起来,军队的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为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3)意义:秦朝统一结束了自春秋战国以来五百年来诸侯分裂割据的局面;开创了中国历史上首次大一统的局面;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国家。①官职:御史大夫;职责:掌管行政。制度:中央集权制度。
【详解】(1)目的:根据材料一“为了争夺更多的土地、财产和人口,各大诸侯国之间展开长期的争霸战争。”,得出为了争夺更多的土地、财产和人口;利弊: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诸侯争霸过程中,一些诸侯国被消灭,国家出现了走向统一的趋势,促进了民族融合;同时诸侯间的混战,又给社会带来了种种灾难。
(2)原因:根据材料二“战国时期,新旧时代交替,为了适应时代发展及在复杂的斗争中生存下去,各国都在一定的程度上实行变法。”,得出为了适应时代发展及在复杂的斗争中生存下去;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商鞅变法中关于军事方面的内容是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作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经济发展起来,军队的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为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3)意义:依据材料三中文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王扫六合”指的是秦灭六国,统一中国,秦朝统一结束了自春秋战国以来五百年来诸侯分裂割据的局面;开创了中国历史上首次大一统的局面;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国家。①官职、职责:根据示意图和所学知识可知,秦始皇确立中央集权制度的措施有:国家的最高统治者称为皇帝,总揽全国一切军政大权;皇帝之下,设有中央政权机构,由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统领,分别掌管行政、军事和监察事务,最后的决断权由皇帝掌握掌管行政,得出示意图中①的官职是御史大夫,丞相的职责是掌管行政。制度:根据示意图和所学知识可知,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确立了中央集权制度。
16.(1)青铜文明促进奴隶制文明的发展,商周时期青铜铸造工艺相当成熟,青铜器具种类丰富、功能繁多等。代表:司母戊鼎、四羊方尊、利簋、三星堆青铜面具等。
(2)①“仁”或“仁者爱人” ②孟子 ③罢黜百家,尊崇儒术 ④儒家学说成为正统思想
(3)材料三:说汉语,材料四:改汉姓。意义:促进了民族交融,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进一步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为隋唐时期多民族国家的繁荣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4)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多元一体。
【详解】(1)特点:依据材料“商代晚期至西周前期是奴隶制发展的典型时期”分析可知,青铜文明促进奴隶制文明的发展,依据材料“此时中国的青铜铸造工艺相当成熟,出土了大量精美的青铜礼器、武器与工具。”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时中国的青铜铸造工艺相当成熟,出土了大量精美的青铜礼器、武器与工具;青铜器: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商周时期的司母戊鼎是迄今为止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四羊方尊造型精美,利簋是迄今所见最早的西周青铜器,还有三星堆青铜面具等。
(2)内容: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仁”,他提出“仁者爱人”,即要有爱心和同情心,战国时期儒家的代表人物孟子主张民贵君轻,发展了儒家学说,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尊崇儒术”的建议,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使儒家忠君守礼的思想成为大一统政权的精神支柱。
(3)内容:依据材料三“(孝文帝)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已(以)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已(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说汉语”措施,依据材料四表格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改汉姓”措施;积极意义: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交融,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进一步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为隋唐时期多民族国家的繁荣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4)特点: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多元一体,发展出了丰富多彩的文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