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上七年级第三阶段教学质量评价
历史试卷
(时间 60 分钟, 满分 100分)
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3分,共 45分)
1.下图是陕西宝鸡出土的船形彩陶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当时已经有较高的制陶技术 B. 当时的人们掌握了造船技术
C.印证了当时的文明程度 D. 证明了船就是黄帝的发明
2.“周初大分封基于一种长远的战略规划,是为控制新征服的广大地区而采取的一项战略部署”,这种说法强调了( )
A.分封制的特点 B.分封制的内容 C.分封制的目的 D.分封制的影响
3.夏商周时期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这一时期物质文明的表征是青铜器的铸造,而精神文明的集中表现则是( )
A.雕刻艺术品 B. 使用甲骨文 ( C. 统一度量衡 D. 确立等级制
4.“春秋无义战”是孟子对争霸战争的评价。下列属于春秋争霸战争客观上所带来的进步作用的是( )
①给社会造成种种灾难 ②促进了华夏族与其他民族的交融
③促进了统一趋势的发展 ④有利于周王室加强统治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5.史书记载,春秋初年的170多个诸侯国,到战国初期只剩下十几个了。材料所反映的历史发展趋势是( )
A.诸侯国的割据混战日益扩大 B. 人民遭受的灾难更加深重
C. 历史向着统一的方向发展 D. 封建制度已经确立起来
6.公元前346年的新年,秦国一个老人的四个儿子回到家中,老大说他因作战有功获得爵位,老二说他因勤于耕作被免除徭役,老三讲自己被国君派往小县为吏,老四说他因经商致富得到政府奖励。根据你所学的知识,这四个儿子中最可能在吹牛的是( )
A. 大儿子 B.二儿子C. 三儿子D. 小儿子
7.追求与建立和谐、稳定的社会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墨子思想中能体现这一主张的是( )
A. “兼爱”“非攻
B.“祸兮,福之所倚; 福兮,祸之所伏”
C.“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D.“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8. 小明在学习完一节历史课后,制作了如下知识线索图,据此判断,小明学习的内容是( )
光武中兴→外戚宦官交替专权→黄巾起义
A. 秦统一中国 B. 秦朝的灭亡 C. 西汉的建立和发展 D. 东汉的兴衰
9.最能证明新疆自古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是( )
A.公元前 138年,张骞出使西域 B. 公元前202年,西汉建立
C.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置了西域都护府 D. 东汉明帝时,派班超出使西域
10.小明同学在复习《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一课时,绘制了如下时间轴。对此,解说合理的是 ( )
A.西域指甘肃阳关、玉门关以东的地区
B.张骞出使西域的时间是公元前 1世纪
C.西域都护府的设置最早出现在东汉时期
D. 班超出使西域与张骞出使西域相距210年
11.冬至前后,不少同学感冒生病。老师告诉大家,古人都知道通过锻炼身体增强体质,而且在生病之前做好预防,非常重要。可以为老师的说法提供支持的是( )
①张仲景提出“治未病”理论 ②华佗创编出“五禽戏”
③蔡伦用树皮、麻头制造纸张 ④司马迁游历名山大川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12.下列历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
①赤壁之战 ②曹丕废汉献帝称帝建魏 ③官渡之战 ④西晋灭吴,统一全国
A.①②③④ B.③①②④ C.①③④② D.②①③④
13.历史结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下列结论与史实不符的是( )
A.张骞出使西域——促进了丝绸之路的开辟
B. 黄巾起义——推翻了东汉政权
C.外戚宦官交替专权——动摇了东汉的统治,东汉王朝走向衰亡
D.八王之乱——西晋从此衰落
14.中国古代王朝历经更替,不断发展。以下正确描述历史演进的是( )
A.第一个封建盛世:汉初刘邦休养生息一-汉武帝的大一统--文景之治
B.走向衰落的东汉:张角创立太平道--外戚宦官交替专权--黄巾起义
C.亡于暴君的王朝:夏朝亡于夏桀-一商朝亡于商纣-一周朝亡于周厉王
D. 天下分分合合:春秋战国时期--“一统秦两汉”--三国两晋南北朝
15. 关注历史教材的课目标题,可以准确把握历史的阶段特征。如表教材目录横线处应填( )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第16课 三国鼎立
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A.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B.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C.早期国家和社会变革 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二、辨析改错(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 15分)
2
16.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题前括号内正确的打“ ”;错误的打“×”,并加以改正。
【 】 (1)河姆渡聚落地处河湖密布、潮湿炎热的江南地区,这里的房屋构造主要是半地穴式的。
改正:
【 】 (2)秦统一后,在全国范围以分封制作为中央控制地方的制度。
改正:
【 】 (3)汉武帝采纳大臣主父的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这样汉武帝不费一兵,不损寸土,就地削弱了诸侯王国势力。
改正:
【 】 (4)赤壁之战,孙刘联军以火攻击败袁绍, 以少胜多。
改正:
【 】 (5)420-589年,中国南方相继出现宋、齐、梁、陈四个王朝,都城都在长安,统称为“南朝”。
改正:
三、材料解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2分,共 24分)
17.阅读材料, 回答相关问题。
诺贝尔奖是以瑞典化学家诺贝尔的部分遗产作为基金在1900年创立的。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屠呦呦是首位获得诺贝尔科学类奖项的中国人。如果两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也设立类似奖项,可能一大批中国人会在这些奖项上大放异彩……
(1)两汉时期,我国能够获得“科技发明奖”的是谁 颁奖理由是什么 (4分)
(2)两汉时期,中国可能获得“医学奖”资格的有两位神医。其中一位被称为“医圣”的是谁 他的医学著作是什么 (4分)
(3)两汉时期,可能获得“文学奖”的中国史学家是谁 他的著作《史记》是什么体例的史书 内容是什么 (4分)
18.交流促进发展,开放带来进步。阅读材料, 回答相关问题。
【文明之光】
材料一:公元前6-5世纪东西方社会几乎同时诞生了一批伟大的思想先哲。其中一个人在黄河边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一个人在恒河边思考人与神的关系;一个人在爱琴海边思考人的灵魂、美德和幸福的问题。
—摘自《千年一叹》
【文明传播】
材料二:张骞出使西域路线示意图。
材料三 丝绸之路以商队运输形式从中国到古罗马,连接了欧亚大陆的两端。丝绸之路流通着大量的、品种多样的手工业品和农产品。商人、传教士和其他一些
3
旅行者,也带着他们的信仰、价值观念和宗教信念来自远方。总之,丝绸之路促进了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杰里·齐格勒《新全球史》
(1)“在黄河边思考”的是我国春秋时期哪位大思想家 他的思想被弟子整理成哪本书 他的学说在西汉时被立为正统思想,是因为董仲舒的什么建议 (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丝绸之路的起止点的名称。(4分)
(3)根据材料三并所学知识,指出古今“丝绸之路”的主要作用(2分)
四、活动与探究(本大题1题,共 16分)
19.社会进步离不开经济的发展,而经济发展往往依赖诸多因素的推动。阅读材料,完成以下探究。
材料一:“汉兴……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天下既定……自天子不能具醇驷, 而将相或乘牛车。”———《汉书·食货志》
汉文帝时, 大臣贾谊上书建议“驱民而归之农, 皆著于本”。大臣晁错提出“务民于农桑, 薄赋敛”。
材料二:
材料三: (江南) 地广人稀, 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无积聚而多贫。
——《史记》
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宋书》
(1)根据材料一,说一说:当时的社会处于什么样的境况 汉文帝采纳了贾谊和晁错的建议,实行什么政策 (4分)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年代尺上A、B对应的两个治世时期的名称 并说说它们的共同点。(4分)
(3)阅读材料三,对比《史记》与《宋书》中对江南地区的描述有什么不同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6分)
(4)综合以上材料,分析影响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2分)
七年级历史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本题共计 15 小题,总分 45 分)
1. D 2. C 3. B七年级历史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本题共计 15 小题,总分 45 分)
1. D 2. C 3. B 4. B 5. C 6. D 7. A 8. D 9. C 10. D
11. A 12. B 13. B 14. D 15. B
二、辨析改错(本题共计5 小题,总分 15 分)
16.
(1)×; 改正:将“半地穴式”改为“干栏式” (3分)
(2)×;改正:将“分封制”改为“郡县制” (3分)
(3) (3分)
(4) ×; 将“袁绍”改为“曹操” (3分)
(5) ×改正:将“长安”改为“建康”。 (3分)
三、材料解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17. (12分)
(1)蔡伦(2分);蔡伦改进造纸工艺,为文化传播作出了巨大贡献(2分)
(2)张仲景(2分); 《伤寒杂病论》 (2分);
(3)司马迁(2分);纪传体通史; 《史记》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约 3000年的史事。 (2分)
18. (12 分)
(1)孔子(2分) 《论语》 (2分)罢黜百家, 尊崇儒术。 (2分)
(2)A: 长安(城市)(2分) B: 大秦(或古罗马、欧洲)(国家或地区)(2分)
(3)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促进了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 (2分)
四、活动与探究(本大题1 题,共16分)
19. (16 分)
(1)境况:西汉初年,土地荒芜,人口锐减,经济萧条。 (2分)政策:以农为本(轻徭薄赋、修养生息也可)。 (2分)
(2)A:“文景之治” (1分) 。B:“光武中兴” (1分)。
共同点:都轻徭薄赋,减轻人民负担;都有前代大规模战乱的背景; 根本目的都是巩固政权;重视农业发展;都出现政治安定,经济恢复发展的好局面。 (2分)
(3)不同: 《史记》中江南地区尚未开发,地广人稀,生产水平落后; 《宋书》中江南物产丰富,手工业发达。 (言之成理即可)(2分)
原因:北方战乱,人口南迁为江南带来了大量的劳动力、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江南地区社会比较安定;统治者重视经济发展;江南自然条件优越。 (任答两点即可) (4分)
(4)主要因素:稳定的社会环境;优越的自然条件; 正确的政策;统治者的重视; 先进的科技等。 (任答两点即可) (2分)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安徽省淮南市凤台县第四中学2023~2024上学期七年级12月月考历史试卷(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