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第10课 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 练习(答案)—— 2024-2025高二历史部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二册

第10课 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
[基础巩固练]
1.中国古代村落为地缘性聚落,村落居民关系是以血缘为主、地缘为辅。据此可知,中国古代村落是(  )
A.血缘外壳与地缘内核的组合体
B.家庭外壳与社会内核的组合体
C.社会外壳与家庭内核的组合体
D.地缘外壳与血缘内核的组合体
2.考古发掘表明,位于巴勒斯坦的耶利哥遗址原是一处猎人村,公元前7000—前6000年发展成为一个村镇,其中有圆形竖穴居室、用雕琢规整石块垒的城墙和望楼等。最能解释这一变化的应该是(  )
A.西亚是人类文明的最早起源地
B.人口增加推动村镇建设
C.农业革命改变人类生活方式
D.地理因素决定文明发展
3.明代,山西右卫镇地处北部边疆咽喉要地,朝廷在此设卫驻屯。清雍正三年(1725年)升卫为县,逐渐发展为商贸重镇。这一变化表明(  )
A.民族之间交流方式增多
B.右卫镇经济职能逐渐增强
C.明朝注重防范边疆危机
D.清朝实现了边境长治久安
4.南宋时,绍兴府山阴县的梅市和项里市,是著名的杨梅和芡实市场;华亭县的下沙市、海盐县的鲍郎市等,是著名的盐业草市,年产盐量均在万石以上;嘉兴府崇德县的濮院市,是颇具规模的纺织业草市,“机杼之利,日生万金,四方商贾云集”。上述现象突出反映了当时两浙地区(  )
A.对外贸易的空前繁荣
B.市镇分工的专业化
C.经济重心地位的确立
D.市民生活的世俗化
5.位于土耳其的恰塔尔·休于可能是人类最早建立的城市,距今有
8 000年之久。这座城中有1 000多座土砖砌的房屋,人口超过6 000。其房屋规格统一,屋内有木梯、炉灶,供坐卧的平台,不少人家的墙壁上有装饰壁画、灰泥浮雕和兽头。据此可推知,该城市(  )
A.不存在贫富阶级差异
B.为军事目的而设立
C.手工业发展领先世界
D.生活环境较为稳定
6.中国历代王朝的都城基本布局形制、都城建筑称谓、象征国家政权的大朝正殿“居中”“居前”“居高”理念与都城中轴线制度延续不断,从未因王朝统治者的族属不同而改变。这体现了都城文化的特点是(  )
A.守旧而又维新
B.在交流中不断发展
C.天圆地方理念
D.国家认同的统一性
7.下图为2 000多年前古罗马城厕所遗迹。该地下公厕建在豪华的宫殿下,沿着各墙边,长石板凳上总共有50个盘子大小的洞,在前方还有流动水槽可供清洁。由于水的珍贵,古罗马人发明了复杂的水道系统——米拉格罗斯水道桥,把生活污水引向厕所。这反映了当时古罗马城(  )
A.营建理念先进 B.建筑形态多样
C.功能分区明显 D.基础设施完善
8.12世纪,西欧教堂建筑风格由罗马式发展至哥特式。哥特式大教堂的部分雕刻和绘画作品中出现了有关历史、地理、生产劳动等方面的题材,如英国的韦尔斯大教堂的束柱柱头的雕刻,其中一个柱头表现一位鞋匠,另一个柱头则是一个水果商贩。这反映出当时(  )
A.艺术的神学化特征
B.社会转型的成功
C.城市的复兴与发展
D.资本主义的发展
9.中国的传统民居建筑形式多样,大多依山傍水而建,尊重山水等自然地貌,建筑融于山水之间,达到天人合一、物我同一的思想。这表明中国古代建筑(  )
A.领先世界各国 B.富含文化气息
C.体现宗教信仰 D.受制于自然条件
10.据考古发现,古代上、下埃及民居的筑造材料和建筑方式有明显不同:上埃及多用卵石筑基、用土坯砌墙,密排圆木成屋顶,而下埃及则以木材为墙基,上面造木构架,以芦苇束编墙。这些差异主要是基于(  )
A.宗教的信仰程度 B.社会的等级观念
C.文化习俗的不同 D.自然环境的影响
[素养提升练]
11.(2022·全国乙卷,27)明后期有士人称,江南流行“好名喜夸”之风,家中但凡有千金之产,必定会营建一园,“近聚土壤,远延木石,聊以矜眩于一时耳”,但“俗气扑人”。这可用于说明(  )
A.士大夫传统观念的颠覆
B.世俗化审美趣味的初现
C.士农工商社会结构解体
D.江南市镇工商业的繁荣
12.(2023·全国新课标卷,28)我国东南沿海某港口,在15世纪只是一个“结茅而居”的渔村,到16世纪,已成为“繁华世界”,“宝货塞途,家家歌舞赛神,钟鼓管弦,连飙响答”,时称“小苏杭”。能够说明这一现象的是(  )
A.朝贡贸易繁荣
B.农业生产技术进步
C.白银大量流入
D.海上丝绸之路兴起
13.(2022·天津卷,4)辽都上京城由北部的皇城和南部的汉城组成,皇城是契丹皇帝和贵族理政、生活之地,皇城内除宫城外还有官署、孔庙和佛寺;汉城为汉人、商人、使节等居住之所。这样的都城布局体现了(  )
A.因俗而治的统治思想
B.游牧民族的生活方式
C.儒家文化的全面影响
D.称霸中原的强盛国力
14.(2021·河北卷,11)在古罗马城市建设中,水道占有重要地位,相关立法较多。就公共下水道的管理而言,裁判官告示规定:“你让人在公共下水道中所做的施工或堆放的物,由此使其使用状况恶化或将变得恶化的,你要恢复原状。就不得进行这样的施工和这样地堆放物,我也要发布令状。”这说明(  )
A.水道管理服从裁判官个人意愿
B.国家治理实践丰富了罗马法
C.私法规则得到进一步补充完善
D.官员从政行为依法得到规范
15.(2022·海南卷,1)船型屋是海南黎族先民的住所。其形如倒扣木船,通常高2.5米左右,“屋宇以竹为棚,下居牲畜,人处其上”。人们用树皮捆绑梁柱固定房架,以细长树枝或竹片编成网状骨架,上覆茅草制成屋顶,在前后墙壁涂上泥巴建成房屋主体。这说明船型屋的建造取决于(  )
A.人们的审美观念
B.经济发展水平
C.集体劳作的形式
D.传统文化习俗
16.(2023·山东卷,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开封:仅据天下之冲,还是奠万世之基
材料一 (976年,宋太祖西巡洛阳,有意迁都于此,甚或迁都长安,并就此与大臣展开了一场讨论。)
李怀忠曰:“东京有汴渠之漕,岁致江、淮米数百万斛,都下兵数十万人,咸仰给焉。陛下居此(洛阳),将安取之 且府库重兵,皆在大梁(开封),根本安固已久,不可动摇。若遽迁都,臣实未见其便。”
晋王亦曰:“迁都未便。”
宋太祖曰:“迁河南未已,久当迁长安。……吾将西迁者无它,欲据山河之胜而去冗兵,循周、汉故事,以安天下也。”
晋王又曰:“在德不在险。”
  宋太祖曰:“晋王之言固善,今姑从之。不出百年,天下民力殚矣。”
——摘编自《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十七
材料二
图2 黄泛区示意图
——据邓小南等《宋:风雅美学的十个侧面》
根据以上材料,分析说明北宋继续以开封为都城的利弊。第10课 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
[基础巩固练]
1.中国古代村落为地缘性聚落,村落居民关系是以血缘为主、地缘为辅。据此可知,中国古代村落是(  )
A.血缘外壳与地缘内核的组合体
B.家庭外壳与社会内核的组合体
C.社会外壳与家庭内核的组合体
D.地缘外壳与血缘内核的组合体
解析:D 据材料“中国古代村落为地缘性聚落”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古代村落,居民之间的关系主要以血缘关系为核心,同宗共祖,由于居民在同一个地方生活和生产,所以地缘关系也十分重要,因此,中国古代村落是地缘外壳与血缘内核相互结合的组合体,故选D项;据材料“以血缘为主、地缘为辅”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血缘关系是内在联系,地缘关系是外在联系,排除A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社会”是以一定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而相互联系的人类生活共同体,既不属于地缘关系,也不属于血缘关系,排除B、C两项。
2.考古发掘表明,位于巴勒斯坦的耶利哥遗址原是一处猎人村,公元前7000—前6000年发展成为一个村镇,其中有圆形竖穴居室、用雕琢规整石块垒的城墙和望楼等。最能解释这一变化的应该是(  )
A.西亚是人类文明的最早起源地
B.人口增加推动村镇建设
C.农业革命改变人类生活方式
D.地理因素决定文明发展
解析:C 据材料“原是一处猎人村”“其中有圆形竖穴居室、用雕琢规整石块垒的城墙和望楼等”可知,耶利哥遗址由猎人村发展成为村镇,说明了人们逐渐告别穴居开始修筑房屋,逐渐过上定居生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促使人类定居生活的主要原因是农业生产,故选C项;材料并未将该遗址的时间与其他地区的人类遗址时间进行对比,无法得出“最早起源地”的结论,排除A项;材料中的村镇遗址明显具有定居生活的特点,这说明农业生产才是当地村镇建设的主要动因,排除B项;地理因素只是影响文明发展的客观因素,无法起到决定作用,排除D项。
3.明代,山西右卫镇地处北部边疆咽喉要地,朝廷在此设卫驻屯。清雍正三年(1725年)升卫为县,逐渐发展为商贸重镇。这一变化表明(  )
A.民族之间交流方式增多
B.右卫镇经济职能逐渐增强
C.明朝注重防范边疆危机
D.清朝实现了边境长治久安
解析:B 山西右卫镇由原来明代的设卫驻屯到清朝雍正三年(1725年)升卫为县,并发展为商贸重镇,说明右卫镇的防卫职能减少,而经济职能逐步增强,故选B项;题目主旨是讲山西右卫镇的职能变化,与民族交流方式无关,排除A项;题干强调的是右卫镇在明清时期的职能变化,而不是明朝设置右卫镇的目的,排除C项;题干强调的是右卫镇由明到清经济职能逐渐增强,而不是清朝边境的长治久安,排除D项。
4.南宋时,绍兴府山阴县的梅市和项里市,是著名的杨梅和芡实市场;华亭县的下沙市、海盐县的鲍郎市等,是著名的盐业草市,年产盐量均在万石以上;嘉兴府崇德县的濮院市,是颇具规模的纺织业草市,“机杼之利,日生万金,四方商贾云集”。上述现象突出反映了当时两浙地区(  )
A.对外贸易的空前繁荣
B.市镇分工的专业化
C.经济重心地位的确立
D.市民生活的世俗化
解析:B 据材料“杨梅和芡实市场”“盐业草市”“纺织业草市”,可以看出不同区域出现不同的经济分工,这说明市镇分工的专业化,故选B项;材料提及的是国内市镇繁荣,没有中国和外国进行贸易的信息,排除A项;材料并未涉及其他地区,得不出两浙地区经济重心地位的确立,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市镇分工的专业化,并不是市民生活的世俗化,排除D项。
5.位于土耳其的恰塔尔·休于可能是人类最早建立的城市,距今有
8 000年之久。这座城中有1 000多座土砖砌的房屋,人口超过6 000。其房屋规格统一,屋内有木梯、炉灶,供坐卧的平台,不少人家的墙壁上有装饰壁画、灰泥浮雕和兽头。据此可推知,该城市(  )
A.不存在贫富阶级差异
B.为军事目的而设立
C.手工业发展领先世界
D.生活环境较为稳定
解析:D 题干体现出当时定居生活的出现为人类提供了比较稳定、安全的生活环境,故选D项;城市的出现说明当时已经出现私有制,出现贫富差距,排除A项;题干没有涉及军事方面的信息,排除B项;没有和其他地区的比较,得不出“领先世界”的结论,排除C项。
6.中国历代王朝的都城基本布局形制、都城建筑称谓、象征国家政权的大朝正殿“居中”“居前”“居高”理念与都城中轴线制度延续不断,从未因王朝统治者的族属不同而改变。这体现了都城文化的特点是(  )
A.守旧而又维新
B.在交流中不断发展
C.天圆地方理念
D.国家认同的统一性
解析:D 据材料“中国历代王朝的都城……都城中轴线制度延续不断”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轴线以宫城正殿为基点,中央大街纵贯城郭结构,对全城道路结构起到重要的统领性作用,城内道路网络、城郭结构以中轴线左右对称,这一构造蕴含一定的“统一”思想,气势恢宏,反映了国家都城建筑方面认同的统一性,故选D项;都城中轴线制度延续不断,没有因王朝统治者的族属不同而改变,材料不体现“维新”,且该说法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A项;都城中轴线制度是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产物,且材料并未出现与外国交流或者国内不同地区的交流的相关信息,排除B项;都城中轴线一般坐北朝南,且纵贯城郭结构,看不出“天圆地方”的理念,排除C项。
7.下图为2 000多年前古罗马城厕所遗迹。该地下公厕建在豪华的宫殿下,沿着各墙边,长石板凳上总共有50个盘子大小的洞,在前方还有流动水槽可供清洁。由于水的珍贵,古罗马人发明了复杂的水道系统——米拉格罗斯水道桥,把生活污水引向厕所。这反映了当时古罗马城(  )
A.营建理念先进 B.建筑形态多样
C.功能分区明显 D.基础设施完善
解析:A 据材料“由于水的珍贵,古罗马人……把生活污水引向厕所”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罗马城市的道路系统和供水排水系统,成为后来西方城市建设的标准,其将污水引入厕所,有助于一水两用,节约水资源,且发达的地下排水系统,有助于城市卫生,体现了一定的环保理念,体现了古罗马城市营建理念先进,故选A项;材料仅涉及古罗马城市排水系统,不涉及其他类型的建筑,无法看出古罗马城市建筑形态多样,排除B项;古罗马城市一般有商业、宗教等区域,但材料仅涉及公厕和地下排水系统,无法看出古罗马城的功能分区,排除C项;材料涉及排水系统完善,但其他方面的基础设施材料中没有涉及,无法得出基础设施完善的结论,排除D项。
8.12世纪,西欧教堂建筑风格由罗马式发展至哥特式。哥特式大教堂的部分雕刻和绘画作品中出现了有关历史、地理、生产劳动等方面的题材,如英国的韦尔斯大教堂的束柱柱头的雕刻,其中一个柱头表现一位鞋匠,另一个柱头则是一个水果商贩。这反映出当时(  )
A.艺术的神学化特征
B.社会转型的成功
C.城市的复兴与发展
D.资本主义的发展
解析:C 据题干“出现了有关历史、地理、生产劳动等方面的题材”可知,在12世纪的西欧,其哥特式大教堂的部分雕刻和绘画作品中出现了社会世俗生活的相关题材,这反映出西欧城市的复兴与发展,故选C项;“生产劳动等方面的题材”体现出艺术的世俗化特征,而不是“神学化”,排除A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12世纪,西欧并没有出现社会的转型,仍旧是封建社会,排除B项;据所学知识可知,西欧资本主义萌芽出现于14、15世纪的欧洲地中海沿岸城市,排除D项。
9.中国的传统民居建筑形式多样,大多依山傍水而建,尊重山水等自然地貌,建筑融于山水之间,达到天人合一、物我同一的思想。这表明中国古代建筑(  )
A.领先世界各国 B.富含文化气息
C.体现宗教信仰 D.受制于自然条件
解析:B 据材料中国的传统民居建筑“融于山水之间,达到天人合一、物我同一的思想”可知,中国古代建筑受到了中国传统思想“天人合一”的影响,富含文化气息,故选B项;材料没有其他国家建筑的对比,无法得出是否领先世界各国,排除A项;天人合一思想将天、地、人视为一个整体,认为人类利用自然应该尊重自然规律,顺应自然,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关系,体现了朴素的唯物思想,不是宗教思想,排除C项;中国古代建筑“尊重山水等自然地貌”不等于受制于自然条件,排除D项。
10.据考古发现,古代上、下埃及民居的筑造材料和建筑方式有明显不同:上埃及多用卵石筑基、用土坯砌墙,密排圆木成屋顶,而下埃及则以木材为墙基,上面造木构架,以芦苇束编墙。这些差异主要是基于(  )
A.宗教的信仰程度 B.社会的等级观念
C.文化习俗的不同 D.自然环境的影响
解析:D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上、下埃及所处地理位置不同,选择材料建筑民居也有所差异,上埃及以卵石筑基,下埃及以木材为主,体现了自然环境对埃及民居的影响,故选D项;仅凭材料信息看不出宗教对埃及民居的影响,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社会等级观念,排除B项;文化习俗对民居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构造和外形特征、布局等方面,仅从选择的民居筑造材料无法体现文化习俗的影响,排除C项。
[素养提升练]
11.(2022·全国乙卷,27)明后期有士人称,江南流行“好名喜夸”之风,家中但凡有千金之产,必定会营建一园,“近聚土壤,远延木石,聊以矜眩于一时耳”,但“俗气扑人”。这可用于说明(  )
A.士大夫传统观念的颠覆
B.世俗化审美趣味的初现
C.士农工商社会结构解体
D.江南市镇工商业的繁荣
解析:D 材料现象为江南地区流行修建园林,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后期商品经济发展,江南市镇工商业繁荣,推动社会生活世俗化,D项正确;“颠覆”表述过于绝对,士大夫传统观念仍是以儒家思想为主,排除A项;宋朝时期世俗化审美趣味就已出现,排除B项;明清时期社会结构总体稳定,“解体”表述错误,排除C项。
12.(2023·全国新课标卷,28)我国东南沿海某港口,在15世纪只是一个“结茅而居”的渔村,到16世纪,已成为“繁华世界”,“宝货塞途,家家歌舞赛神,钟鼓管弦,连飙响答”,时称“小苏杭”。能够说明这一现象的是(  )
A.朝贡贸易繁荣
B.农业生产技术进步
C.白银大量流入
D.海上丝绸之路兴起
解析:C 根据材料可知,16世纪,我国东南沿海某港口贸易增多,商品经济发展,城市繁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时期,新航路开辟,世界贸易增多,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占优势,白银大量流入,促进了东南沿海港口城市的兴起,故选C项;朝贡贸易对东南沿海港口城市兴起作用有限,且明朝在朝贡贸易中“厚往薄来”,加重了政府与人民的负担,排除A项;材料强调明朝对外贸易,与农业生产技术进步无关,排除B项;海上丝绸之路形成于秦汉,兴盛于唐宋,排除D项。
13.(2022·天津卷,4)辽都上京城由北部的皇城和南部的汉城组成,皇城是契丹皇帝和贵族理政、生活之地,皇城内除宫城外还有官署、孔庙和佛寺;汉城为汉人、商人、使节等居住之所。这样的都城布局体现了(  )
A.因俗而治的统治思想
B.游牧民族的生活方式
C.儒家文化的全面影响
D.称霸中原的强盛国力
解析:A 皇城是契丹皇帝和贵族理政、生活之地,汉城为汉人、商人、使节等居住之所,这适应了当时辽朝的国情,也是南北面官制在都城布局中的表现,属于因俗而治统治思想的体现,故选A项;题干体现的是辽朝都城上京城的布局特征,与游牧民族的生活方式无直接关联,二者不属于同一范畴,排除B项;由“皇城内除宫城外还有官署、孔庙和佛寺”可以得出,辽朝不仅受到儒家文化的影响,也受到了佛教思想的影响,所以不能据此得出儒家文化全面影响的结论,排除C项;题干所述为辽朝都城的布局特征,与称霸中原的强盛国力不属于同一范畴,排除D项。
14.(2021·河北卷,11)在古罗马城市建设中,水道占有重要地位,相关立法较多。就公共下水道的管理而言,裁判官告示规定:“你让人在公共下水道中所做的施工或堆放的物,由此使其使用状况恶化或将变得恶化的,你要恢复原状。就不得进行这样的施工和这样地堆放物,我也要发布令状。”这说明(  )
A.水道管理服从裁判官个人意愿
B.国家治理实践丰富了罗马法
C.私法规则得到进一步补充完善
D.官员从政行为依法得到规范
解析:B 据材料“在公共下水道中所做的施工……恶化的”可知,对水道的严格立法,可以有效地保护公共环境,预防疾病传播,提高公众健康水平,增强国家的治理能力,体现了罗马法的务实精神,丰富了罗马法内容,故选B项;材料中裁判官告示对公共下水道管理的规定,是国家的意愿,而非个人意愿,排除A项;通常把调整平等主体间关系的民法、商法、婚姻法等归入私法,而材料中的公共卫生法属于公法,排除C项;官员从政行为与“在公共下水道中所做的施工……发布令状”不符,排除D项。
15.(2022·海南卷,1)船型屋是海南黎族先民的住所。其形如倒扣木船,通常高2.5米左右,“屋宇以竹为棚,下居牲畜,人处其上”。人们用树皮捆绑梁柱固定房架,以细长树枝或竹片编成网状骨架,上覆茅草制成屋顶,在前后墙壁涂上泥巴建成房屋主体。这说明船型屋的建造取决于(  )
A.人们的审美观念
B.经济发展水平
C.集体劳作的形式
D.传统文化习俗
解析:B 据材料可知,船型屋的建造反映了当时黎族先民经济比较落后,筑房材料如“树皮”“竹片”“茅草”等大多就地取材,人们对自然界的改造能力有限,故选B项;材料并未说明当时人们的具体劳作方式和房屋建造过程,无法体现集体劳作的形式,排除C项;材料强调建筑材料的原始性,体现不出人们的审美观念与传统文化习俗,排除A、D两项。
16.(2021·山东卷,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开封:仅据天下之冲,还是奠万世之基
材料一 (976年,宋太祖西巡洛阳,有意迁都于此,甚或迁都长安,并就此与大臣展开了一场讨论。)
李怀忠曰:“东京有汴渠之漕,岁致江、淮米数百万斛,都下兵数十万人,咸仰给焉。陛下居此(洛阳),将安取之 且府库重兵,皆在大梁(开封),根本安固已久,不可动摇。若遽迁都,臣实未见其便。”
晋王亦曰:“迁都未便。”
宋太祖曰:“迁河南未已,久当迁长安。……吾将西迁者无它,欲据山河之胜而去冗兵,循周、汉故事,以安天下也。”
晋王又曰:“在德不在险。”
  宋太祖曰:“晋王之言固善,今姑从之。不出百年,天下民力殚矣。”
——摘编自《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十七
材料二
图2 黄泛区示意图
——据邓小南等《宋:风雅美学的十个侧面》
根据以上材料,分析说明北宋继续以开封为都城的利弊。
答案:利:
(1)从以开封为都城具有一定历史基础角度作答;如:历史上多个政权以开封为都城,北宋已定都开封多年。
(2)从以开封为都城具有相对有利的现实条件角度作答:①从与长安、洛阳地区之间经济发展对比角度作答,如:长安、洛阳地区相对衰退,开封地区相对发展。②从开封位置优越和交通便利角度作答,如:地处中原,交通便利,利于南粮北运、巩固统治。
弊:
(1)从气候条件及其影响的角度作答;如:北宋时期气候寒冷,北方游牧民族南下,容易对开封造成威胁。
(2)从地形条件及其影响的角度作答;如:开封地处平原,需重兵拱卫,导致冗兵。
(3)从黄河水患严重及其影响的角度作答;如:黄河泛滥会给开封及周边地区带来灾患,破坏生产。
(若从其他角度作答,言之有理亦可)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第10课 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 练习(答案)—— 2024-2025高二历史部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二册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