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第7课 近代殖民活动和人口的跨地区转移 练习(含解析)--2024-2025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

第7课 近代殖民活动和人口的跨地区转移 练习
一、单选题
1.1660年,台湾岛上的两名福建商人给他们远在印尼的兄弟寄出了一封家书,其中写道:
汝前往巴城谋生时尚青春年少,想必今已长大成人……切盼汝明春随公班街大船返台,吾等同归梓里,因此地传言国姓爷将挥师兴戎,嘬兵台湾……
对此解读正确的有( )
A.当时的台湾尚被荷兰占据 B.当时中国对外贸易由“十三行”垄断
C.“公班衙大船”指的是马尼拉大帆船 D.福建商人通过大清邮政官局传递家书
2.位于太平洋东岸的旧金山,是华工漂洋过海登陆美国的第一站。1880年《哈泼斯周报》图绘(见下图),生动再现了旧金山唐人街庆贺新年的场景:其中有数位白人面孔,各商铺的小伙子竞相高挑鞭炮,争夺头彩,人们拱手作揖,互相拜年。作为史料,该图反映了( )
A.美国政府对华人移民的排斥政策
B.赴美华工对美国西部开发的贡献
C.美国社会充斥对多元文化的偏见
D.赴美华人保留和传播着中华文化
3.17世纪以来,欧洲荒岛文学作品流行,如莎士比亚的《暴风雨》(1611年)、笛福的《鲁滨逊漂流记》(1719年),大仲马的《基督山恩仇记》(1844年)等,这些作品常将荒岛描绘为神秘、被随意改造且能带来财富、资源、权力之地。这一现象反映了当时欧洲( )
A.自然科学探索热情高涨 B.资本原始积累贪婪无度
C.近代民族国家逐步形成 D.殖民扩张活动持续发展
4.下表是北美人口统计(单位:万人)该地区人口结构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时间 (年) 土著人口 白种人口 黑种人口 合计
1700 75. 0 22. 3 2. 7 100. 0
1820 32. 5 788. 4 177. 2 998. 1
1860 16. 0 2724. 0 400. 0 3140. 0
A.新航路开辟推动世界联系加强 B.欧洲人对美洲不断的探险和征服
C.工业革命对劳动力的大量需求 D.三角贸易促使美洲黑人大量增加
5.现代板球运动于18世纪在英国逐渐形成,19世纪后在世界范围内迅速传播,现在主要盛行于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巴基斯坦、印度、孟加拉以及尼泊尔等国家。据此推知,板球运动的传播( )
A.促进了世界文化的双向交流 B.与英国政府积极推广有关
C.折射出英国殖民扩张的历史 D.是工业化时代的必然产物
6.19世纪澳大利亚土著人口有25万人。因对原材料增加的需求,英国殖民者在澳大利亚掠夺土地,建立牧场。1851年随着澳大利亚金矿的发现,越来越多的英国人和其它欧洲人来到澳大利亚开采金矿。当地土著居民因遭驱赶、屠杀,到1901年仅剩9万多人。对以上历史现象解释正确的有( )
①机器大生产为英国进一步殖民扩张提供条件
②英国殖民扩张改变了当地人口结构
③“三角贸易”为澳大利亚提供了廉价劳动力
④欧洲文化逐渐成为当地的主流文化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7.1863年,美国太平洋铁路开始施工,最难修的西段又称“中央太平洋铁路”,修筑工程主要由华工承担,为此牺牲的华工的数量至少有1200人。1869年,太平洋铁路完工,它使美国东西部终于连成一体。这说明当时( )
A.铁路修建导致美国南北矛盾激化 B.华工为美国西部开发作出重要贡献
C.该铁路的修建维护了美国的统一 D.清政府迫于人口压力鼓励移民海外
8.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英国人斯莱特移民到美国后,成功复制出高效棉纺机,并办起了棉纺厂,被誉为“美国制造业之父”。另外,电话发明者贝尔、“无轨电车之父”范德波尔、“直升飞机之父”西科尔斯基、“现代新闻事业之父”普利策等基本上都是这一时期从欧洲移民美国。这一时期( )
A.欧洲逐步丧失世界中心的地位 B.美国科技发展呈现一枝独秀的局面
C.移民浪潮改变美国的族群结构 D.高技术移民推动美国科技革命发展
9.19世纪60年代,先后有约1.2万名中国劳工参加美国横贯大陆铁路(俗称“太平洋铁路”)建设,并在旧金山建起了西半球历史最悠久的唐人街。其中70%以上来自广东江门,因此唐人街的居民大多讲粤语,美食也以粤菜最为出名。这反映出近代华工出国( )
A.为中美两国之间交流搭建了桥梁 B.成为西方殖民国家的主要劳力
C.解决了广东沿海人地矛盾的问题 D.是清政府主动融入世界的表现
10.新航路开辟后,欧洲殖民者在传统知识框架内构建了与“文明”对立的“邪恶野蛮”的美洲土著人形象,将他们“怪物化”“妖魔化”和“野兽化”。他们构建的印第安人“非人化”形象,在欧洲殖民者征服和殖民美洲过程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
A.欧美之间的文化存在着巨大差异 B.欧洲殖民者试图美化其扩张行径
C.殖民扩张给美洲带来了先进文化 D.印第安人的落后造成挨打的局面
11.当第一批非洲黑人奴隶被押解到弗吉尼亚,殖民者就宣称,黑人的本土语言体现出与黑人相关的鲜明的劣质特征……相比之下,英语则是一门优雅而精致的语言,它能使非英语国家的人超越他愚昧无知的同胞,赋予他文明化的尊贵。其目的是( )
A.强迫非洲移民适应美洲生活 B.促进美洲新族群形成
C.消解黑人奴隶文化认同心理 D.扩大英语的传播范围
12.1972年,秘鲁政府颁布法令,实行培养以土著农民为主体的教育模式。此外,法令还规定,在全国范围内使用西班牙语和克丘语进行双语教学。1976年,克丘语成为各阶段必须学习的语言,克丘语获得了与西班牙语同等的法律地位。这些举措( )
A.化解了秘鲁的种族矛盾 B.消弭了殖民主义的文化影响
C.开启了教育自主化之路 D.增进了秘鲁民众的国家认同
13.新航路开辟后,西方殖民征服打断了印第安古代文明的正常发展,随之出现了欧洲文明、非洲文明与印第安文明碰撞、交流和融合的过程,到18世纪形成了一种新的文明结构。据此可知,拉美文明( )
A.具有明显的混合色彩 B.受益于近代生产方式的推动
C.近代化进程比较顺利 D.影响了民族独立道路的选择
14.1639—1643年,北美巴巴多斯15个大庄园中的劳动力主要由222个白人仆人和41个黑人奴隶组成,1660年至1680年则出现了黑人数量翻倍增长,仆人数量不断下降的现象。这一变化缘于( )
A.殖民贸易的发展 B.文化结构的多元
C.种族压迫的加深 D.人口结构的变动
15.1855年10月12日,美国苦力船威弗利号满载着450名的契约华工,从广东汕头驶向秘鲁卡亚俄港。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不包括( )
A.启蒙思想的传播 B.清政府被迫妥协
C.黑奴贸易受到限制 D.拉美各国纷纷独立
16.1585年巴西伯南布哥地区的66家糖坊中有2/3的奴隶是印第安人,到1638年时这里的奴隶已全部是黑人奴隶了。在奴隶劳动的基础上巴西制糖业快速发展,其产品主要销往欧洲市场。这说明当时巴西( )
A.大地产制影响经济发展 B.独立运动爆发的条件已成熟
C.经济结构单一特点明显 D.奴隶制度呈现资本主义因素
二、非选择题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700—1780年间到达美洲的英国移民中就有70%来自爱尔兰和苏格兰地区,与此同时,英格兰和威尔士地区的移民从顶峰时的35万降至不足10万。北美独立战争前夕,只有不到20%的男性移民被称为“劳工”,而69%则是“技师”和服务性行业人员。大批有一技之长的英格兰或苏格兰城市贫民移居海外,对他们而言,“移居海外不再是绝望中的逃避,而是追逐中的机遇”。前往美洲的自由移民,与17世纪的契约工人不同,从事商业和贸易的男性很明显占多数。尤其是1763年以后,越来越多的来自上层社会和中产阶级的年轻人移民来到殖民地,从事商业活动或是在军队和当地政府中谋职。
——摘编自张亚东《试论18世纪英国的海外移民》
【探究】根据材料概述18世纪英国人移民北美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860—1900年美国外来移民数量统计
1866—1870年 1513101人
1871—1880年 2812191人
1881—1890年 5246613人
1891—1900年 3687564人
合计 13259469人
按移民来源划分,工业革命时期进入美国的移民形成两大潮流:一股源自北欧和西欧,一股发端于东欧和南欧。西北欧民众移居新大陆的历史可追溯至殖民地时代,从那以后一直源源不断并由涓涓细流汇聚成滔滔江河,在19世纪下半叶更是波翻浪涌并于19世纪80年代达到顶峰。东南欧及亚洲、加拿大和拉丁美洲的移民流起于19世纪90年代,并且不断涌动高涨,形成新一轮更加壮观、更加汹涌的浪潮。
——摘编自潘月《工业革命与美国移民政策转变的研究》
(1)根据材料,指出19世纪美国外来移民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外来移民对美国发展的影响。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新航路开辟后的数个世纪,英国通过一系列殖民征伐,建立起一个横跨全球的“日不落”帝国。在长达数百年的殖民统治过程中,为维护帝国的团结和统一、维持殖民地人民的忠诚,英国政府并未对帝国本土居民与殖民地居民作出法律上的区分,二者皆为英王臣民,并可自由出入英国。二战后,殖民地民族运动此起彼伏、帝国分崩离析,英国政府试图以英联邦继承帝国势力,并通过《1948年英国国籍法》赋予联合王国、殖民地和英联邦公民共同的“英国国籍”。《1948年英国国籍法》为英联邦公民自由出入英国提供了法律依据。
——摘编自元鹏成《国际关系视野下二战后英国移民政策的调整——以〈1962年英联邦移民法〉的出台为主线》
材料二 《1962年英联邦移民法》作为英国历史上首部限制性移民法,是二战后英国移民政策制定过程中的里程碑,标志着英国移民政策的转向,并由此开创了英国移民新时代。1962年的移民法案针对的是当时外来移民中的非白色人种群体,这个群体数量庞大,并且大多属于社会中下阶层的低技能水平的劳工移民。此后,英国进一步限制外来移民的流入。一直到1981年,新的国籍法才重新定义公民身份的概念,自此以后,英联邦国家公民移民英国的法理依据被取消,昔日的大英帝国在国籍和公民身份问题上与英联邦国家断了联系。
——摘编自徐业城《二战后英国移民政策的历史演进(1945—2010)》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48年英国国籍法》出台的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概括二战后英国移民政策的转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评述。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黑奴贸易的发展历程
时间 主导国家 黑奴获取方式 规模 黑奴主要来源地 贩奴目的地及用途
15世纪中叶至16世纪80年代 葡萄牙 由奴隶贩子自行发动猎奴战争,进行武装掳掠 较小 西非 欧洲用于家务劳动;拉美用于金银矿及种植园
16世纪80年代至18世纪下半叶 英国 贩奴国家设立垄断公司,实行奴隶专卖,挑动非洲酋长内斗,再向其购买奴隶 巨大 由西非深入内陆,甚至涉及西非 拉美金银矿及种植园
18世纪末至19世纪末 美国 因英、法等国已禁止奴隶贸易,美国只能以走私方式获取奴隶 逐渐缩小 西非 美国棉花种植园
——据吕昆《黑奴贸易的兴起与发展》整理
根据材料,围绕“近代黑奴贸易”拟定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世界近代史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成文)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D D B C A B D A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C D A A D D
1.A
【详解】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时空是:1660年的中国。根据材料“1660年”“国姓爷将挥师兴戎,嘬兵台湾”及所学可知,17世纪初,荷兰殖民者侵占了台湾,直到1662年,郑成功赶走荷兰,收复了台湾。所以1660年时台湾尚被荷兰占据,A项正确;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广州十三行是在1757年乾隆时期才开始垄断对外贸易,1660年时还没有这一政策,排除B项;公班衙是英国东印度公司和荷兰东印度公司的别称,其船只主要在亚洲各地进行贸易活动,而马尼拉大帆船是西班牙经营的横跨太平洋的贸易船只,主要在菲律宾和墨西哥之间航行,排除C项;大清邮政官局是1896年才成立的,1660年时不存在大清邮政官局,排除D项。故选A项。
2.D
【详解】据本题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时空范围是1880年的美国旧金山。从图片中可以看到旧金山唐人街庆贺新年,人们拱手作揖、互相拜年,还有放鞭炮等传统习俗,这些都是中华文化的体现,说明赴美华人保留着中华文化并且在当地进行传播,同时也有白人参与到庆祝活动中,进一步说明中华文化在当地有一定的影响力,D项正确;题干图片及描述展现的是旧金山唐人街庆贺新年时白人与华人共同庆祝的和谐场景,没有任何信息体现美国政府对华人移民采取了排斥政策,排除A项;图片主要呈现的是华人庆祝新年的场景以及白人参与其中的画面,没有涉及赴美华工对美国西部开发的贡献,排除B项;图中白人与华人一起庆祝新年,人们互相拜年,相处融洽,并没有体现出美国社会对多元文化的偏见,反而是对多元文化的一种接纳,排除C项。故选D项。
3.D
【详解】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世界)。据题干“这些作品常将荒岛描绘为神秘、被随意改造且能带来财富、资源、权力之地”,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7、18世纪是西欧进行殖民扩张时期,欧洲荒岛文学对荒岛的描绘,反映了当时殖民扩张活动持续发展,人们对未知土地的向往和掠夺心态,D项正确;材料与自然科学探索无关,排除A项;“资本原始积累贪婪无度”不符合的主旨,排除B项;材料与近代民族国家形成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
4.B
【详解】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材料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700至1860年的世界。根据材料可知,1700至1860年,北美地区的土著人口数量大幅减少,白种人口和黑种人口的数量大幅增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欧洲殖民者通过武力镇压、疾病传播和资源掠夺等方式,导致北美地区的原住民人口急剧减少,同时欧洲移民(尤其是英国、法国等)大量涌入,逐渐占据主导地位。其次,欧洲殖民者为满足美洲种植园经济的劳动力需求,将非洲黑人贩卖至北美,补充因原住民减少而缺失的劳动力。由此可见,这一时期导致北美地区人口结构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欧洲人对美洲不断的探险和征服,B项正确;15世纪末的新航路开辟为欧洲殖民美洲奠定基础,使大规模人口迁移和资源掠夺成为可能,但并不是主要原因,排除A项;表格数据反映的时间段是1700-1860年,人口结构剧变主要发生在工业革命(18世纪中后期)之前。工业革命对劳动力的需求更多体现在19世纪中后期,排除C项;三角贸易促使美洲黑人大量增加,并不能解释说明白种人口增加的原因,表述不全面,排除D项。故选B项。
5.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英国。从材料中可知,板球运动现在主要盛行于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巴基斯坦、印度、孟加拉以及尼泊尔等国,这些地区(除英国外)在历史上都是英国的殖民地,故板球运动的传播与英国殖民扩张息息相关,C项正确;A项中双向交流中“双向”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材料没有显示出板球运动的盛行与英国政府有关,排除B项;D项虽然和材料时间吻合,但材料本身无法体现板球运动的传播是工业化的产物,排除D项。故选C项。
6.A
【详解】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19世纪(澳大利亚)。根据材料“19世纪澳大利亚土著人口有25万人。因对原材料增加的需求,英国殖民者在澳大利亚掠夺土地,建立牧场”,英国工业革命后加大对原料的需求,因此加大了对澳大利亚的殖民掠夺,①正确;英国殖民扩张进行金矿开采,吸引了大量外来移民,当地土著居民数量减少,改变了当地人口结构,②正确;三角贸易主要为美洲提供劳动力,并不是澳大利亚,③错误;英国人和其他欧洲人成为澳大利亚的主要人口,因此欧洲文化逐渐成为当地的主流文化,④正确;综上,①②④正确,A项正确;排除B、C、D项。故本题选A项。
7.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1863年至1869年(美国)。据材料“修筑工程主要由华工承担,为此牺牲的华工的数量至少有1200人”,从华工承担主要建设任务和华工牺牲人数,可看出华工在美国中央太平洋铁路修建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为美国后续西部开发创造了有利的交通条件,B项正确;1861年,南北矛盾激化美国内战爆发,这主要是由于奴隶制存废和关税等问题,而非美国太平洋铁的修建,排除A项;1865年,内战结束,联邦政府的胜利维护了美国的国家统一,排除C项;19世纪中叶后,清政府被迫允许列强在中国招募华工出国,而非迫于人口压力鼓励移民,排除D项。故选B项。
8.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根据材料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美国。材料“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英国人斯莱特移民到美国后,成功复制出高效棉纺机”“电话发明者贝尔、‘无轨电车之父’范德波尔、‘直升飞机之父’西科尔斯基、‘现代新闻事业之父’普利策等基本上都是这一时期从欧洲移民美国”体现的是近代以来,美国的高技术移民,助推了美国科学技术革命的爆发,D项正确;此时欧洲并未丧失世界中心地位,排除A项;德国也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中心,美国一枝独秀的说法错误,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美国族群结构的改变,排除C项。故选D项。
9.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19世纪60年代的中国、美国。根据材料“唐人街的居民大多讲粤语,美食也以粤菜最为出名”及所学可知,伴随着大量华工出国,华工将中华文化带到美国,推动了中国与美国之间的文化交流,A项正确;材料虽然涉及华工子啊美国修建铁路,但不能得知华工成为西方殖民国家的“主要劳动力”,排除B项;材料无法得出广东沿海人地矛盾问题得到解决的结论,与题意无关,排除C项;此时处于晚清时期,中国融入世界是一个被动的过程,排除D项。故选A项。
10.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根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新航路开辟后(欧洲)。新航路开辟后,欧洲殖民者为了美化其殖民扩张的行径,构建了所谓与“文明”对立的“邪恶野蛮”的美洲土著人形象,并将美洲土著人“怪物化”“妖魔化”和“野兽化”,B项正确;欧美之间的文化存在着巨大差异说法符合史实,但和材料主旨无关,排除A项;材料强调殖民者对其做法的美化,殖民扩张给美洲带来了先进文化材料未体现,排除C项;印第安人的落后造成挨打的局面与材料欧洲殖民者的美好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
11.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世界)。根据材料可知,殖民者宣称“黑人的本土语言体现出与黑人相关的鲜明的劣质特征”,大力倡导英语,其主要目的是强制黑人学习英语以消解黑人奴隶文化认同心理,有利于更好的对黑人奴隶进行统治,C项正确;殖民者言论的主要目的是消解黑人奴隶文化认同心理,“强迫非洲移民适应美洲生活”理解片面,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种族交流和融合,不能体现促进美洲新族群形成,排除B项;殖民者言论的主要目的是强制黑人学习英语以消解黑人奴隶文化认同心理,“扩大英语的传播范围”不属于主要目的,排除D项。故选C项。
12.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影响题。根据材料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世纪70年代的美洲。根据材料“1972年,秘鲁政府颁布法令,实行培养以土著农民为主体的教育模式”“1976年,克丘语成为各阶段必须学习的语言,克丘语获得了与西班牙语同等的法律地位”和所学可知,秘鲁政府通过法令措施,强化民族语言克丘语的地位,有助于增进秘鲁民众的国家认同,D项正确;材料与化解种族矛盾无关,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西班牙语仍然占据重要地位,因此消弭殖民主义文化影响的说法错误,排除B项;材料与教育自主化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
13.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拉美。根据材料可知,新航路开辟后,拉美地区出现了欧洲文明、非洲文明与印第安文明碰撞、交流和融合的状况,表明拉美文明具有明显的混合色彩,A项正确;拉美文明受到人口迁徙的影响,并不是受益于近代生产方式的推动,排除B项;材料强调拉美文明具有明显的混合色彩,未涉及近代化进程情况,排除C项;材料强调拉美文明具有明显的混合色彩,未体现对民族独立道路选择的影响,排除D项。故选A项。
14.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7世纪北美。根据材料可知,17世纪的北美黑人数量翻倍增加,这说明当时大量黑人被贩卖至北美,而这主要是因为殖民贸易的发展,A项正确;文化结构的多元是黑人大量进入北美的结果,而非黑人进入北美的原因,排除B项;种族压迫是黑人被贩卖至北美后的结果,而非黑人进入北美的原因,排除C项;黑人进入北美会带来人口结构的变动,但这不是北美黑人数量增加的原因,排除D项。故选A项。
15.D
【详解】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反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55年(美国、中国和秘鲁)。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华工被运往美洲。拉美各国纷纷独立主要发生在 19 世纪初,与 1855 年的华工出国务工现象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拉美独立后并没有直接导致从中国大量招募华工这一现象的必然发生,该项符合题意。选择D项;启蒙思想强调自由、平等、民主等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西方国家的一些政策和观念。随着启蒙思想的传播,部分人对黑奴贸易的残酷性有了更多认识,促使一些国家和地区对黑奴贸易进行限制,从而使得西方殖民者需要寻找新的劳动力来源,这是导致华工被运往美洲的原因之一,该项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 在西方列强的侵略压力下,清政府被迫妥协,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其中包括允许华工出国等条款,为这种苦力贸易提供了便利和条件,是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由于黑奴贸易的残酷性和不人道性,以及国际社会舆论等多方面的压力,黑奴贸易受到越来越多的限制。西方种植园等经济领域急需新的劳动力来补充,所以将目光转向了中国的华工,这是华工被大量运往美洲的重要原因,不符合题意。 排除C项。故选D项。
16.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巴西)。根据材料“到1638年时这里的奴隶已全部是黑人奴隶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开辟以来,巴西黑奴数量大幅度增加,制糖业快速发展,奴隶制度呈现资本主义因素,D项正确;大地产制是18世纪西班牙殖民者在美洲推行的大庄园制,排除A项;B项与史实不符,独立运动爆发的条件不成熟,排除B项;材料并未提及巴西经济结构,无法得知经济结构单一,排除C项。故选D项。
17.变化:英格兰和威尔士地区移民锐减,而爱尔兰和苏格兰人骤增(移民主要来源地变化);移民中拥有技术、一定社会地位及人身自由的人的比例上升(移民主体构成的变化);移民从事职业的变化,多数人不再从事契约劳工的工作(移民职业的变化)。
影响:为移民找到了新的生活与发展空间;推动北美地区的开发;有利于美利坚民族的形成与发展;促进了商业贸易;促进北美地区文化的多元化;促进了北美殖民地的治理水平。
【详解】本题是对比题、影响题。时空是近代世界。变化:根据材料“1700—1780年间到达美洲的英国移民中就有70%来自爱尔兰和苏格兰地区,与此同时,英格兰和威尔士地区的移民从顶峰时的35万降至不足10万”可知,英格兰和威尔士地区移民锐减,而爱尔兰和苏格兰人骤增(移民主要来源地变化);根据材料“大批有一技之长的英格兰或苏格兰城市贫民移居海外”可知,移民中拥有技术、一定社会地位及人身自由的人的比例上升(移民主体构成的变化);根据材料“前往美洲的自由移民,与17世纪的契约工人不同,从事商业和贸易的男性很明显占多数”可知,移民从事职业的变化,多数人不再从事契约劳工的工作(移民职业的变化)。 影响:根据材料“移居海外不再是绝望中的逃避,而是追逐中的机遇”“越来越多的来自上层社会和中产阶级的年轻人移民来到殖民地,从事商业活动或是在军队和当地政府中谋职”和所学可知,可从为移民找到新的生活与发展空间、推动北美地区的开发、利于美利坚民族的形成与发展、促进商业贸易、促进北美地区文化的多元化及促进北美殖民地的治理水平等角度进行分析。
18.(1)特点:移民来源地范围广泛;移民人数整体呈增长趋势;移民主要来自欧洲。
(2)影响:给美国带来了生产技术和劳动力;促进了美国工业革命的发展;促进了美国社会文化的多元化;引发了美国社会的种族冲突与融合。
【详解】(1)本题是特点题。时空是19世纪的美国。特点:根据材料“一股源自北欧和西欧,一股发端于东欧和南欧”“东南欧及亚洲、加拿大和拉丁美洲的移民流”可得出移民来源地范围广泛;根据表格中各个时间段的具体人数可得出,移民人数整体呈增长趋势;根据材料“一股源自北欧和西欧,一股发端于东欧和南欧”可得出,移民主要来自欧洲。
(2)本题是影响题。时空是1860—1900年的美国。根据材料中的时间和移民数量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欧洲移民不仅拥有先进生产技术,而且还补充了劳动力;根据材料所显示的移民来源地范围广泛,可得出移民促进了美国社会文化的多元化,但也引发了种族冲突与融合等。
19.(1)背景:二战削弱了英国国力;经济和社会复苏需要大量劳动力。
(2)转变:从自由与鼓励的移民政策转变为限制与控制的移民政策。
评述:随着非殖民化的推进,英联邦作用的下降和对欧洲依赖性的增大,英国逐渐转向欧洲。面对日益加剧的移民问题,到20世纪60年代,英国立法限制英联邦移民。从1962年的英联邦移民法到1981年新的国籍法,严格限制移民的政策得到执行,英联邦不再成为英国政府制定移民政策时考虑的重要因素。
【详解】(1)本题是背景类材料解析题。时空是1948年的英国。背景:据材料“二战后,殖民地民族运动此起彼伏、帝国分崩离析,英国政府试图以英联邦继承帝国势力,并通过《1948年英国国籍法》赋予联合王国、殖民地和英联邦公民共同的‘英国国籍’”并结合所学可知,《1948年英国国籍法》出台的背景是二战削弱了英国国力;经济和社会复苏需要大量劳动力。
(2)本题是特点类材料解析题。时空是二战后的英国。转变:据材料“在长达数百年的殖民统治过程中,为维护帝国的团结和统一、维持殖民地人民的忠诚,英国政府并未对帝国本土居民与殖民地居民作出法律上的区分,二者皆为英王臣民,并可自由出入英国”并结合所学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在早期殖民扩张中,英国对移民采取的自由与鼓励,其目的是扩大殖民范围,获取更多利益;据材料“《1962年英联邦移民法》作为英国历史上首部限制性移民法,是二战后英国移民政策制定过程中的里程碑,标志着英国移民政策的转向,并由此开创了英国移民新时代”可知,材料反映的是“限制性”移民,即二战后英国移民政策的转变是从自由与鼓励的移民政策转变为限制与控制的移民政策。
本题是影响类材料解析题。时空是二战后的英国。评述: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从二战后殖民体系的瓦解、英联邦在维系英帝国的作用下降、以及英国对欧洲的依赖性加强等方面予以评述。
20.示例论题:资本主义的发展程度影响黑奴贸易的发展。
论述:15世纪中叶至16世纪8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有限,贩奴国家主要是封建的葡萄牙,方式是较为落后的武力掳掠,规模较小,其中一部分用于家务劳动,并未用于生产,对资本原始积累的贡献不大。16世纪80年代至18世纪下半叶,欧洲的资本主义经济逐渐壮大,且以英国为最。为适应经济发展和殖民扩张的需要,英国成为这一时期的主要贩奴国家,并采用新型的资本主义商业公司从事贩奴,规模巨大。黑奴的贩运为英国提供了丰厚的利润,对资本原始积累具有重要意义。18世纪末至19世纪末,欧洲资本主义国家的资本原始积累早已完成,工业革命相继开展,作为一种落后的生产方式,奴隶制度已经不再适合资本主义发展和殖民掠夺的需要。于是欧洲各国相继禁止黑奴贸易。
总之,资本主义的发展影响了黑奴贸易的发展,使其在不同的阶段体现出不同的发展状况。
(“示例”仅供参考,不作为评卷唯一标准答案)
【详解】本题是论述题之历史事物阐释题,时空是近代世界。首先,阅读材料,材料涉及近代世界奴隶贸易发展历程,题干要求围绕“近代黑奴贸易”自由拟定论题,据所学可知,近代奴隶贸易是在新航路开辟后逐步兴起的,新航路开辟根源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因此可以拟定论题:资本主义的发展程度影响黑奴贸易的发展。
其次,根据表格材料黑奴贸易的发展历程的三个阶段,结合史实阐述。据所学可知,走在新航路开辟最前列的国家之一是葡萄牙,因此资本主义发展早期的15世纪中叶至16世纪80年代,贩奴国家主要是封建的葡萄牙,方式是较为落后的武力掳掠,规模较小,因葡萄牙当时是封建中央集权国家,将海外掠夺财富主要用于统治阶级挥霍,贩卖的奴隶也并未用于生产,对资本原始积累的贡献不大。16世纪80年代至18世纪下半叶,欧洲资本主义经济有了一定发展,从事奴隶贸易的国家越来越多,为适应经济发展和殖民扩张的需要,英国成为这一时期的主要贩奴国家,并采用新型的资本主义商业公司从事贩奴,规模巨大,奴隶贸易是英国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重要来源。18世纪末至19世纪末欧洲资本主义国家的资本原始积累早已完成,工业革命相继开展,作为一种落后的生产方式,奴隶制度已经不再适合资本主义发展和殖民掠夺的需要,于是欧洲各国相继禁止黑奴贸易。
最后,强调资本主义发展影响奴隶贸易,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同阶段奴隶贸易体现出不同发展状况。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第7课 近代殖民活动和人口的跨地区转移 练习(含解析)--2024-2025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