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第5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练习(答案)--2023-2024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

第5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练习
一、单选题
1.战国时,因战争需要选官注重选军事人才;西汉注重于孝,故选孝才与廉才;隋唐开放而强盛,故注重实才;北宋后,皇权专制加强,注重遵道守义,故选奴才。这表明( )
A.古代选官制度随意性大 B.社会进步推动选官变革
C.社会需要决定选官方式 D.时代特征影响选官标准
2.18世纪末以来,“东学西进”使得西欧各国借鉴中国的科举制,逐步推行文官考试制度,促进社会发展。但是科举制在中国却严重阻碍社会的进步,并最终被除。造成这种不同后果的根本原因是( )
A.西欧的文官考试制度是新生事物,中国的科举已实行1000多年
B.西欧文言考试制度注重实用性知识,中国科举制八股取士很僵化
C.西欧处于资本主义上升时期,而中国处于封建主义走向衰落时期
D.四欧的文官考试制度公平公开,而中国的科举制作弊现象严重
3.《大清律例》规定:“凡官吏(因枉法、不枉法事)受财者,计赃科断,无禄人,各减一等;官追夺除名,吏罢役(赃止一两)。俱不叙用”“各省有犯贪、酷官员,该督抚随时访察,题参革审,永不叙用”。这表明清朝( )
A.实行严刑峻法治国 B.腐败现象屡禁不止
C.中央监察功能丧失 D.官员管理制度严格
4.西晋直谏之臣刘毅上书晋武帝司马炎,力主废除中正之制:“职名中正,实为奸府;事名九品,而有八损……古今之失,莫大于此!”此外,大臣卫瑾、司马亮、段灼也曾主张废止九品中正制。但最后却不了了之。这可用于说明当时( )
A.人才选拔困难 B.政权更迭频繁 C.士族挟持皇帝 D.士族势力强大
5.在《中国古代职官》一书中有这样的总结,两宋时期50%以上的进士出身平民;而在新旧《唐书》中记载的830名进士中、出身望族和公卿子弟者最多,高达71%,小姓为13.1%,寒素子弟仅占15.9%。据此可知,宋代科举制( )
A.维护了儒学主导地位 B.消除了阶层流动限制
C.推动了文官政治发展 D.录取人数大幅度增加
6.在秦统一前后的官吏教本中,政府对官吏提出了“审智民能,善度民力”和“喜为善行”的道德要求,并要求官吏做到“宽俗忠信”“慈下勿陵”,更将褒扬行善风尚作为官吏的治政职责。据此可得出的结论是,秦国(朝)( )
A.统治思想发生变动 B.注重官员的道德修养
C.官吏考核体系完善 D.治理理念杂糅儒家思想
7.据记载,秦汉时期各级官僚机构配有大量掾、令史、书佐等管理文书,也很看重官僚的文化素质,如“文无害”,以及汉简中常见的“能书会计治官民颇知律令”之类要求。这( )
A.适应了中央集权体制的要求 B.体现秦朝政务处理的程序化
C.级和了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 D.标志贵族政治退出历史舞台
8.宋朝的“台谏”是御史台和谏院的合称,是最主要的监察机构。谏院对朝政遗缺、官员失职等行为进行规谏讽喻,专门提意见的。因为有制度性保证,台谏官敢说敢言,约束皇帝,监督宰相,有时集体对抗皇上,有时还与宰相联合对抗皇帝。“台谏”的设置( )
A.防止了朝廷中权臣乱政的出现 B.保证了政治清明
C.有助于减少当政者决策的失误 D.完善了监察制度
9.唐代的吏又称为流外官,是在朝廷和地方各级政府部门担任低级职务的人员。具备一定资历的流外吏员可以通过经史考试而升迁为流内品官,当时“尚书省二十四司及门下、中书都事、主书、主事等”,往往从流外吏员中选任。据此可知,当时( )
A.科举考试是入什的正途 B.选官兼顾才学和从政能力
C.社会阶层的流动性减缓 D.门阀士族政治影响力下降
10.两汉时期地方官推举人才主要参考乡间评议;魏晋时期由中央任命的中正官品评人才等级;隋唐以来科举选官由中央部门主持,有时皇帝还亲自参与选考。上述变化反映了( )
A.科研人才大量涌现 B.才学成为选官的唯一标准
C.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D.官员选拔的标准完全不同
11.有学者认为,7世纪以来,中国政制的演进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士人不断地进入政府,二是文化深深地融入政治。两者共存于国家权力之中,使国家权力逐渐成为一种与文化合一的权力。这一演进主要是基于( )
A.君士共治天下局面的形成 B.科举制度的创立和不断发展
C.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 D.重文轻武治国思想得以落实
12.北宋初年,中央政府增设考课院负责州县官员的考核,对地方官考核的重点为劝课农桑、户口增益、剪除盗贼等,依据考核结果确定地方官的升迁、平调或是抑黜。由此可知宋初( )
A.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受到削弱 B.推动经济发展是官吏考核的重点
C.官员考核制度发生重大变革 D.地方官员的治绩受限于考核制度
13.魏晋选官制度明确规定中正官必须是中央政府在职高官,这实际上是将汉代的乡里清议纳入朝廷选举的轨道,这些高官对乡里清议的私家操纵也因此取得合法地位。这一制度的设计 ( )
A.改变了乡里评议的传统 B.保证了官员的文化素养
C.扩大了人才选拔的范围 D.体现了中央集权的诉求
14.明清时期对监察官员的任用,形成了“考选—吏部与都察院考察他们皇帝敕授—试用”的程序,即通过考选来筛掉不合格的官员。皇帝敕授后,官员并没有真正入职,他们必须经过试用期的考验,最后才能成为正式的监察官员。这些规定旨在( )
A.限制监察官员滥用职权 B.建立一支清廉高效的官僚队伍
C.保证监察行为规范有效 D.提高监察效率以维护封建统治
15.魏晋时期,实行九品中正制。朝廷在各地设立中正官,其中大中正官必须由在中央任职的官员且德名俱高者担任,同时规定中正官只有品评权,任命权由朝廷作主。这表明九品中正制的推行( )
A.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B.使官员选拔有了客观标准
C.提升了官员政治素养 D.打破了士族垄断官场局面
16.元代实现了台谏的完全合一,御史既领纠劾,又兼言谏。为保证御史言路畅通直至于君主,元朝还实行“实封之制”,“台臣言事,各许实封,须至御前拆”,“以防壅蔽之患”。这表明元代( )
A.监察机构的地位明显提升 B.君主专制有所加强
C.中枢制衡机制进一步完善 D.御史台监察权扩大
二、非选择题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隋文帝杨坚即位后,废除九品中正制,确立了以考试选人的科举制,同时废除了由来已久的各级长官私人自辟属官的制度,一律改由中央任命。科举意为分科考试举人,其中以考儒家经典的明经和兼考诗赋、对策的进士为最重要的两科。应举者不限财产、门第,允许“投牒自举”(《旧唐书·杨馆传》)。考试一般每年举行,合格后获得任官资格,再由吏部考试,通过者正式进入官员系统。“取士不问家世”(《通志·氏族略》)“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宋朝汪洙《神童诗》,一说元朝高明《琵琶记》)。
——摘编自人民教育出版社《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教师教学用书》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隋代科举制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科举制度的积极作用。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按“官有能而禄有功”的原则,废除血缘世袭的贵族制,建立起官僚行政制度。秦至汉初,秉承法家理念,功与能为官吏升迁任免的主要依据。汉武帝以后,儒生出身的官吏地位上升,官吏个人品行对于引导、教化百姓的功用日益受到重视。东汉时,士大夫追逐基于德行的“名”,官吏矫情虚伪而无实际才能成为普遍现象,曹操执政,强调“唯才是举”,功、能者优先,“不官无功之臣,不赏不战之士”。西魏北周选任官吏,突出思想品行的重要性:“凡所求材艺者,为其可以治民。”强调对官员的品行和政绩考核。“其志行名者,则举之;其志行不善者,则去之……凡求贤之路,自非一途。然所以得之审者,必由任而试之,考而察之。”
——摘编自翦伯赞《中国史纲要》
材料二 唐代将品德与任职态度方面的“四善”作为考察官员最重要的内容:“一曰德义有闻,二曰清慎明著,三曰公平可称,四曰恪勤匪懈。”同时规定各类职务的最佳业绩标准,称作“最”。每年考核,公示结果。考核分为九等:“一最四善为上上,一最三善为上中,一最二善为上下……居宫饰诈,贪浊存状,为下下。”“善”是获得薪酬奖励与迅速提升的关键。
——据《新唐书》
材料三 取士概归学堂,固已明示天下以作新之基……且设立学堂者,并非专为储才,乃以开通民智为主,使人人获有普及之教育,具有普通之知能,上知效忠于国,下得自谋其生。其才高者,固足以佐治理,次者亦不失为合格之国民。
查科场试士,但凭文字之短长,不问人品之贤否。是以暗中摸索,最足为世诟讥。今学堂定章于各项科学外,另立品行一门,用积分法,与各门科学一体考核,同记分数,共分言语、容止、行动、作事、交际、出游六项,随处稽查,第其等差,至考试时,亦以该生平日品行分数,并合计算。
凡算学、地理、财政、兵事、交涉、铁路、矿务、警察、外国政法等事,但有一长,皆可保送。俟考试时分别去取……其取定者,酌量用为主事、中书、知县官。
——摘编自《袁世凯、赵尔翼、张之洞等会奏之停科举推广学校折暨上谕立停科举以广学校》(1905年)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至唐官员选拔所体现的“德”、“才”观的变化并简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述清末对“德”、“才”的新认识。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考课官吏是中国古代文官制度的重要内容之一。秦汉考课官吏被视为国家大事。至唐朝,考课制度已相当完备,尚书省吏部负责官员考核。明清两代,考课的规模超过以往历代,考课的立法既简约又严明,且形成了“考满”与“考察”之法。
——摘编自张晋藩《中国古代文官制度综论》
材料二 1854年,英国财政部授权诺斯科特和屈维廉起草《关于建立英国常任文官制度的报告》,提出了广泛借鉴科举制的作法,高级文官的考试由中央成立专门机构组织进行,低级文官考试由各地成立的地方考试中心组织。对应试者品行的强调和须经资格审定的规定与科举制惊人的相似。报告立即就受到了新闻界和政界人士的关注。连激烈反对报告的议员斯坦利也承认“尊敬的先生……引进了一种在我国闻所未闻的原则,但这一原则据说盛行于中国,因此,它应该被称为中国原则。”
——摘编自严泉《论中国科举制度对近代西方文官考试制度形成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汉至明清考课制度发展的史实依据。
(2)简述材料二中“中国原则”的内涵。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古代文官制度的积极作用。
2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发展,大体可分为三个历史阶段,即世官制阶段、察举制阶段和科举制阶段。在世官制占统治地位的历史阶段,官职任定被限定于贵族范围内。察举制度创立之后,选官一般经现任官吏察访,然后向政府举荐予以任用。科举制则是通过考试选官,择优录用。科举制是具有开放性和一定程度的竞争性的较完备的选官制度,这种制度促进了封建社会的社会流动。这种社会流动主要指下层人物有机会进入统治阶层,“给封建政权带来了活力和生机”。这种社会流动以及由此而带来的活力和生机,是中国封建社会得以长期存在的重要原因之一。
——摘编自王子今《官吏选任制度及其历史文化影响-读<中国古代选官制度述略>》
任选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发展的一个历史阶段,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阐述。(要求:阶段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参考答案
1.D
2.C
3.D
4.D
5.C
6.B
7.A
8.C
9.B
10.C
11.B
12.B
13.D
14.D
15.A
16.B
17.(1)特点:分科考试;考生不限财产、门第;考试内容以儒家经典和诗赋、对策为主;一般每年举行,合格者获得任官职格。
(2)作用:加强了中央集权;促进了社会阶层流动,有利于社会公平意识的增长,鼓舞了士人奋发向上的学习动力;对历代封建政权的稳定发挥了巨大作用,成为我国封建社会最重要的官员选拔方式。
18.(1)变化:秦至汉武帝时,以功勋、能力为选拔官吏的主要依据;汉武帝以后,选拔官吏越来越注重官吏的个人品行;曹操强调“唯才是举”西魏北周时强调德行优先,同时注重能力考察;唐代形成一套完善的德才兼顾、以德优先的考核制度。
原因:儒家思想对制度建设的影响日益深入:具体历史背景影响人才选拔的标准;建设高素质的官吏队伍。
(2)德和才都是国民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强调学校在德才培养中的重要性;德可以通过课程教育、日常考察等方法养成;在官员选拔中更重视专业知识与技能。
继承古代德才兼备的人才观;适应时代需要;有利于新式人才的培养。
19.(1)史实:秦汉实行上计制;唐朝尚书省吏部负责官员考核;明清形成了“考满”与“考察”之法。
(2)中国原则:公开考试,择优录取;中央和地方分级考试;严格规定报考标准和规范。
(3)积极作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廉洁吏治;保障国家治理机制的有效运行;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一;为近代西方文官制度和近现代中国国家治理提供了借鉴。
20.示例阶段:科举制。阐述:隋朝建立后,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隋炀帝始建进士科,科举制度形成。唐朝以来,历代统治者继承和完善了科举制度。科举制打破了九品中正制下以门第设限的做法,依靠才学和考试成绩选拔官员。这种制度具有一定的客观性和公平性。它使出身社会中下层的人士可以通过读书,凭自己的才学通过考试进入统治阶层,从而改变自身乃至家族的社会地位。因此,这种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扩大了统治基础,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加强了中央集权。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第5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练习(答案)--2023-2024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