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粤沪版九年级下16.1从永磁体谈起 练习(含解析)

粤沪版九年级下16.1从永磁体谈起
一、选择题(共13题)
关于电磁学的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法拉第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
B.磁场和磁感线都是真实存在的
C.磁极间的相互作用都是通过磁场发生的
D.电动机工作时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如图所示,磁铁吸住两根铁钉的一端,那么这两根铁钉的另一端将
A.互相吸引,如甲图 B.互相排斥,如乙图
C.既不吸引,也不排斥,如丙图 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四位同学根据小磁针静止时的指向画出的磁极和磁感线方向,其中正确的是
A. B.
C. D.
如图所示,一条形磁铁周围放着能自由转动的小磁针甲、乙、丙、丁,这四根磁针静止时 极指向画错的是(磁针的黑端表示 极)
A.磁针甲 B.磁针乙 C.磁针丙 D.磁针丁
两根完全相同的铁块 和 ,如图甲所示放置时, 被吸住掉不下来;如图乙所示放置时, 不能被吸住而掉下来,此现象说明
A. 、 都是磁体 B. 、 都不是磁体
C. 是磁体, 不是磁体 D. 不是磁体, 是磁体
下列有关磁场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磁体周围的空间存在着看不见、摸不着的磁场
B.磁体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磁场发生的
C.磁场是有方向的,在磁场中的不同位置,其磁场方向一般不同
D.磁感线能形象地描述磁场,它和磁场都是真实存在的
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球体,下列图中有关地磁体的示意图正确的是
A. B.
C. D.
下列描述两个磁极间的磁感线分布图中,正确的是
A. B.
C. D.
关于磁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磁体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磁场发生的
B.磁体之间只有相互接触时才能产生相互作用力
C.异名磁极相互排斥,同名磁极相互吸引
D.磁体的磁性只有在磁体吸引铁块时才存在
小红梳理反思了“磁场和磁感线”相关知识,她归纳整理如下,其中正确的有
①磁场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可以借助小磁针感知它的存在
②磁感线是磁体周围空间实际存在的曲线
③磁感线是铁屑组成的
④地磁场的磁感线是从地球南极附近发出回到北极附近。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②④
指南针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如图所示是我国早期的指南针—— 司南。公元 世纪初,东汉学者王充在 论衡 中记载:“司南之杓,投之于地,其柢指南。”这句话中“柢”和“南”分别指的是
A.指南针的南极,地理的南极 B.指南针的北极,地磁的北极
C.指南针的北极,地理的北极 D.指南针的南极,地磁的南极
以下有关磁现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磁体周围存在着磁场
B.磁感线是真实存在的
C.同名磁极互相排斥
D.指南针能指南北是受地磁场的作用
关于电和磁的说法正确的是
A.同种电荷相互吸引 B.摩擦起电的实质是创造了电荷
C.地球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磁体 D.磁体周围的磁感线是真实存在的
二、填空题(共3题)
磁体的 存在磁场,磁场对放入其中的磁体产生 的作用,这就是磁场的基本性质。
上海建成的磁悬浮列车是支撑在 行支架上,依靠异名磁极之间相互 的作用而使车身从轨道上浮起约 毫米,因此列车在前进过程中受到的阻力 (填“大”或“小”),最高时速可达到 千米/时,且噪声低、动力消耗少、稳定性高。
如图所示,甲、乙为两根外形相同的钢棒。当乙移到甲的左端或右端时,分别有明显的相吸或相斥现象,由此可以确定 是磁体。
三、综合应用题(共4题)
某兴趣小组在研究扬声器结构时,发现扬声器中有一个环形磁体,他们不知道环形磁体的磁极分布情况,于是几位同学提出了以下三种猜想:
猜想 :磁极呈横向分布(例如图甲,左侧为 极,右侧为 极)
猜想 :磁极呈轴向分布(例如图乙,上面为 极,下面为 极)
猜想 :磁极呈上中下分布(例如图丙,上、下面为 极,中部为 极)
(1) 根据所学知识,他们经过讨论,断定猜想 是错误的。你认为他们判断的依据是:一个磁体只可能有 个磁极。
(2) 为了验证其他猜想,他们用细线将环形磁体水平悬挂起来(如图丁所示),结果观察到磁体在任意位置都能保持静止,这说明猜想 是错误的。
请阅读《等效替代》并回答问题。
等效替代
在由西晋史学家陈寿所著《三国志》中曾描写过一位神童:冲少聪察,生五六岁,智意所及,有若成人之智。时孙权曾致巨象,太祖欲知其斤重,访之群下,咸莫能出其理。冲曰:“置象大船之上,而刻其水痕所至,称物以载之,则校可知矣。”太祖大悦,即施行焉。你知道这个聪明的萌娃是谁吗?
有不少同学已经猜到了,就是曹冲。“曹冲称象”在中国几乎是妇孺皆知的故事。年仅六岁的曹冲,利用漂浮在水面上的物体重力等于水对物体的浮力这一物理原理,解决了一个连许多有学问的成年人都一筹莫展的大难题,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可是,在那个年代(公元 年),虽然阿基米德原理已经发现了 年,但这一原理直到 年才传入中国,小曹冲不可能知道这个原理,更不用说浮沉条件了。
实际上,聪明的曹冲所用的方法是“等效替代法”。用许多石头代替大象,在船舷上刻划记号,让大象与石头产生等量的效果,再一次一次称出石头的重量,使“大”转化为“小”,分而治之,这一难题就得到圆满的解决。
等效替代法是一种常用的科学思维方法。美国大发明家爱迪生有一位数学基础相当好的助手叫阿普顿。有一次,爱迪生把一只电灯泡的玻璃壳交给阿普顿,要他计算一下灯泡的容积。阿普顿看着梨形的灯泡壳,思索了好久之后,画出了灯泡壳的剖视图、立体图,画出了一条条复杂的曲线,测量了一个个数据,列出了一道道算式。经过几个小时的紧张计算,还未得出结果。爱迪生看后很不满意。只见爱迪生在灯泡壳里装满水,再把水倒进量杯,不到一分钟,就把灯泡的容积“算”出来了。这里,爱迪生用倒入量杯里的水的体积代替了灯泡壳的容积,用的也是等效替代法。
等效替代是在保证某种效果相同的前提下,将实际、复杂的物理问题和过程等效为简单的、易于研究的问题和过程来研究和处理的方法。
等效替代法既是科学家研究问题的方法,更是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经常用到的思想方法。你现在还能回忆起研究哪些物理问题用过这种方法吗?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 请你分别以静止状态下的“大象和船”及“石块和船”为研究对象做受力分析,写出平衡方程并说明“曹冲称象”的实验原理。
(2) 请你根据平时学到的物理知识并结合本文内容判断以下研究过程中使用等效替代法的是 。(选填选项前的字母,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A.在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我们利用两个大小相同的模型来探究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B.在研究磁场时,引入磁感线来形象描述磁场的方向与强弱
C.探究动能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时,我们用小木块在平面上被推动的距离来反映小球的动能大小
D.将发声的音叉靠近乒乓球,小球被弹开,说明发声的音叉在振动
如 图所示, 年 月 日央视新闻报道,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的新型磁浮列车工程样 车运行试验取得成功,时速可达 公里以上,列车由于车体与轨道不接触,无摩擦、具有噪音低、损耗小、易维护等优点,被誉为“零高度飞行器”。这种兼具高速与中低速磁浮交通优点的新型磁浮列车将为我国城市间提供一种方便快捷的绿色轨道交通工具。
(1) 磁浮列车是在车厢底部和轨道上分别安装了磁体,并使它们的同名磁极相互 ,车体与轨道不接触,无摩擦,列车能够在轨道上方几厘米的高度上飞驰,避免了来自车轮与轨道之间的摩擦。
(2) 如 图所示,列车站台设计成中间高、两边低的原因是:进站时列车由于 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冲上站台;从能量转换的角度来说,当列车出站时从较高的地方下滑,它的 ,不用消耗过多的电能或化学能等能量。
(3) 如 图所示,当列车进站时,乘客必须站在站台黄色线外的位置候车才安全的原因是 。
(4) 小张乘坐列车时看见两旁的房屋迅速向东退去,则列车相对地面正在向 行驶。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如图所示,一张百元新钞票好像被一支笔“戳通”了,实际上这张新钞票依然完好无损,原来,纸币下方的笔杆与纸币上方的笔头可以互相分离,笔杆上与笔头相连的一端内部装有小磁铁,则笔头内的材料可能含有 (选填“铜”“铁”或“塑料”)。笔头内的材料是否有磁性呢?
请你选用合适的器材设计实验进行探究,并解答下列问题:
(2) 实验器材: 。
(3) 实验过程和可能产生的现象及结论: 。
答案
一、选择题(共13题)
1. 【答案】C
【解析】A.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而不是法拉第,故A错误;
B.磁体周围存在着磁场,磁感线是为了描述磁场的性质而画出的,是不存在的,故B错误;
C.磁极间的相互作用都是通过磁场发生的,故C正确;
D.电动机工作时是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故D错误。
2. 【答案】B
3. 【答案】B
4. 【答案】C
【解析】根据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可以判断小磁针静止时,甲丙 极指向左端、乙丁 极指向右端,故磁针 极指向错误的是丙。
5. 【答案】D
6. 【答案】D
7. 【答案】D
8. 【答案】C
9. 【答案】A
【解析】磁体与磁体间、磁体与通电导线间以及通电导线与通电导线间相互作用力是非接触力,是通过磁场发生的。磁体的磁性只与磁体本身有关,是一种性质。磁极间相互作用力表现为: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故选A。
10. 【答案】A
【解析】①磁场看不见摸不着,但可以借助小磁针感知它的存在,这是典型的转换法,故①正确;
②磁感线是不存在的,是为了研究方便而假象的一些有方向的曲线,故②错误;
③磁感线是不存在的,磁感线是铁屑组成的说法错误,故③错误;
④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磁体,地磁场的南极在地理北极附近,地磁场的北极在地理南极附近,故地磁场的磁感线是从地球南极附近发出回到北极附近,故④正确;
故正确的是①④。
11. 【答案】A
12. 【答案】B
13. 【答案】C
【解析】A、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故A错误;
B、摩擦起电的实质是创造了电荷,而是电荷发生了转移,故B错误;
C、地球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磁体,故C正确;
D、磁体周围的磁感线是假想的分布在磁体周围的曲线,故D错误。
故选:C。
二、填空题(共3题)
14. 【答案】周围;磁力
15. 【答案】吸引;小
16. 【答案】甲、乙
三、综合应用题(共4题)
17. 【答案】
(1) 两
(2)
【解析】
(1) 因为每个磁体都只有两个磁极,分别为 极和 极,故猜想 是错误的。
(2) 如果猜想 正确,用细线将环形磁体水平悬挂起来,由于地磁场的作用,磁体在特定位置才能保持静止,结果观察到磁体在任意位置都能保持静止,这说明猜想 是错误的。
18. 【答案】
(1) “大象和船”及“石块和船”,都受到重力和浮力的作用;根据漂浮条件可知:;;由于排开水的体积相同,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所以,。
(2) A
【解析】
(1) “大象和船”及“石块和船”均为漂浮,都受到重力和浮力的作用;根据漂浮条件可知:;;由于船上放大象和放石头时水面达到同一记号处,即排开水的体积相同,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两种情况受到的浮力相同,即:;所以,;则 ;
(2) 在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我们利用两个大小相同的模型来探究像与物的大小关系;运用的是等效替代法。
在研究磁场时,引入磁感线来形象描述磁场的方向与强弱:用磁感线来描述看不见、摸不着的磁场,运用的是模型法。
探究动能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时,我们用小木块在平面上被推动的距离来反映小球的动能大小,运用的是转换法。
将发声的音叉靠近乒乓球,小球被弹开,说明发声的音叉在振动;运用的是转换法。
故A运用的是等效替代法。
19. 【答案】
(1) 排斥
(2) 惯性;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3) 站台黄色线内的气体流速大,压强小,而黄色线外气体流速小,压强大,若乘客站在黄色线以内,会被“吸入”引发危险
(4) 西
【解析】
(1) 磁浮列车在车厢底部和轨道上分别安装了磁体,并使它们的同名磁极相互排斥,从而使车体与轨道不接触,无摩擦。
(2) 列车站台设计成中间高、两边低的原因是:进站时列车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冲上站台,使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当列车出站时从较高的站台下滑,又将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让列车在不需要消耗过多电能或化学能的基础上获得一定启动速度,从而实现节能减排的目的。
(3) 列车进站时,还有比较大的速度,在站台黄色线内的气体流速较大,压强会比较小,而黄色线外的气体流速较小,压强较大,乘客若站在黄色线内就会被外侧的空气推向列车,造成伤亡事故,因此为了安全起见,乘客候车时必须站在站台黄色线外的位置。
(4) 小张乘坐列车时看见两旁的房屋迅速向东退去,这是以列车为参照物观察到的结果,若以地面为参照物,则列车相对地面应该是向西行驶的。
20. 【答案】
(1) 铁
(2) 大头针
(3) 用笔头靠近大头针,若大头针被吸引,则笔头处有磁性;若大头针没有被吸引,则笔头处无磁性
【解析】
(1) 笔杆上与笔头相连的一端内部装有小磁铁,磁体具有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所以笔头内的材料可能含有铁。
(2) 要验证笔头内的材料是否有磁性,可以让笔头吸引含铁的物质,所以实验器材选取生活中容易获得的大头针。
(3) 探究笔头是否具有磁性,探究笔头是否能吸引大头针,所以实验如下:用笔头靠近大头针,若大头针被吸引,则笔头处有磁性;若大头针没有被吸引,则笔头处无磁性。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粤沪版九年级下16.1从永磁体谈起 练习(含解析)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