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 检测练习
一、单选题
1.晚唐陆龟蒙的《耒耜经》称当时的某耕作工具,由“长直辕改为短曲辕”,且“加装犁评”“改进犁壁”。这一技术改进( )
A.首先在黄河流域普及 B.促进生产技术的根本性革新
C.由于地方割据而出现 D.促使我国耕犁技术基本定型
2.“物勒工名”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手工业管理制度,器物的制造者把自己的名字刻在器物上面,以方便监管和溯源,如至今依然雄伟坚固的南京明城墙,每块城墙砖都有勒名,其中“黄州府蕲水县”铭文城砖,刻录了十一级烧砖责任人。该制度有利于( )
A.优化工艺流程 B.提升工匠地位
C.保证产品质量 D.推动技术传承
3.图2是一幅关于汉代农业的画像砖,画面左侧一人持长柄弯锄翻地松土,另二人并排俯身单手伸向地里,似为施播种子,动作整齐划一。这幅画像砖可以用来说明,汉代( )
图 2
A.综合国力的强盛 B.小农经济的繁荣
C.土地兼并的严重 D.农业的精耕细作
4.春秋战国时期已出现了铁农具,西汉发明了楼车,隋唐发明了曲辕犁,北宋时出现了犁锥和踏犁。这些农业生产工具的发明( )
A.表明牛耕技术已达到完善阶段 B.推动农业发展成为独立体系
C.推动了农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 D.说明中国原始农业比较发达
5.下面这组壁画展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社会生产生活。它们所反映的主题是( )
A.经济重心的转移 B.统一趋势的加强 C.民族交融的发展 D.精耕细作的进步
6.敦煌莫高窟壁画“农耕图”,绘制于唐代。此图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
A.精耕细作农业的不断发展 B.中原农耕技术的推广
C.政府主导边疆地区的开发 D.自耕农生活困苦不堪
7.如表所示为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初主要工业国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比重的统计情况(单位:%)。这反映出第一次世界大战前( )
年代 英国 法国 德国 美国 俄国 日本
1870 32 10 13 23 4 —
1881~1885 27 9 14 29 3 —
1886~1900 20 7 17 30 5 1
1906~1910 15 6 16 35 6 1
1913 9 3 12 42 4 3
A.经济发展加剧了欧洲内部的矛盾 B.国际分工突破中心与外围的格局
C.国际资本的市场流动性不断减弱 D.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现象日趋严重
8.18世纪晚期,英国人韦奇伍德首创计时系统来管理工人,他雇佣专门的监工,以打铃的方式召集工人进入各种工序车间上班,奖励准时的工人,处罚迟到的工人——从提醒直到停发工资。这一制度的建立和实践( )
A.促进了“中间阶层”的崛起 B.扩大了手工作坊经营规模
C.满足了垄断资本家的需要 D.适应了大工厂时代的要求
9.在19世纪50至60年代,法国国内不仅旧银行业迅速扩大,而且还相继出现了许多新的金融组织机构,如信贷总公司、地产信托公司、证券交易所等。1870年,法国已成为14个国家的债权国,对外的投资和贷款达到120亿法郎。这一状况( )
A.说明法国经济迅速崛起 B.制约法国工业化进程
C.表明法国垄断组织兴起 D.加速了法国工业革命
10.19世纪中后期,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职业教育模式开始产生转变,学徒制逐渐衰退,学校模式开始成为主要模式。教学内容也不再仅仅包含实践经验或技艺,更多的包含和技术关系越来越紧密的相关科学理论知识。导致这些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商业革命的兴起 B.大学教育的引导 C.工业革命的推动 D.启蒙运动的开展
11.1865年,伦敦世界博览会的主题曲中写到:“哦!英国最重要的财富,是朴实的工人们!千千万万的工人聚在一起,不分宗教,不问出处,友好地相互问候,这景象如此辉煌!”这反映出,工业化推动了( )
A.工人运动走向国际联合 B.英国阶级矛盾缓和
C.无产阶级政治地位提高 D.新型人际关系形成
12.互联网金融(ITFIN)是互联网技术和金融功能的有机结合,依托大数据和云计算在开放的互联网平台上形成的功能化金融业态及其服务体系。如人们利用电脑、手机等网络终端,无须亲自到金融网点,就能办理转帐汇款、投资理财、贷款兑换等业务。这反映了互联网金融( )
A.改变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趋势 B.使人类社会进入人工智能时代
C.为人们相互交流提供了新途径 D.成为人们生活密不可分的一部分
13.2016年,英国《卫报》评选出的即将竣工的“新世界七大奇迹”中,中国北京(大兴)新机场和港珠澳大桥各占一席。2017年,世界首台光量子计算原型机在中国诞生,西方学术期刊称其为“量子计算机中的‘埃尼阿克’”。这些成就的取得( )
A.说明中国引领全球科技发展 B.展现了中国的自主创新能力
C.有赖于交通通信事业的进步 D.彰显了对外开放的积极成果
14.21世纪以来,人工智能领域的论文数量急剧增加,其中美国和中国是发文量最多的两个国家,如图为2001—2020年全球—美国—中国人工智能高质量论文年度趋势图,该图反映出( )
A.科技进步为人们认识世界提供了新视角
B.现代科技拓展了国家社会治理的新领域
C.高新技术发展推动生产力水平大幅提升
D.大国日渐成为高新技术研究的主导力量
15.近年来,网上立案、电子送达、“云上庭审”等在线诉讼模式在我国应运而生。“云上庭审”的整个过程与现场庭审并无二致,线上上传证据,证人“云”出庭,屏幕共享,实时查看笔录内容,实时语音转写,诉讼时间大大缩短。这反映了( )
A.我国司法诉讼依赖信息化 B.现代技术发展提高司法效率
C.“依法治国”方略深入推进 D.我国司法制度走在世界前列
16.随着互联网的出现,人们开始重新连接,在宽阔的世界里与更多各种各样的人相连,受其影响就会改变想法,改变想法就会改变行为。工业革命把人变成机器,信息革命把机器变成人。由此可推知( )
A.科技革命影响世界历史发展进程
B.信息革命使机器完全取代了人脑
C.工厂制度逐渐消失于信息革命中
D.科技改变人们思维以及生活方式
二、材料分析题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七八千年前,中国北方和南方的农业与农耕聚落都有了很大发展。耒、耜的出现和普遍使用,粮食的储备,为聚落生活的安定提供了保障,这使人们的精神生活得到多方面的发展。
材料二 郭家庄的160号商代墓中出土了青铜礼器40件……器表均有精美的纹饰和族徽文字,还出土了28件青铜乐器和生产工具,220件青铜兵器和900枚铜镞……墓主人可能是地位较高的武将。
材料三 《吕氏春秋》 指出:“公作则迟,有所匿其力也;分地则速,无所匿迟也。”所谓“公作”,就是奴隶在井田上集体耕作,“分地”则指封建制度下的租佃制。这种“公作”与“分地” 的区别,反映了没落的奴隶制与新发展起来的封建制之间的鲜明对比。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列举农业“有了很大发展”的表现,并举例说明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精神生活”得到了发展。
(2)从160号商代墓出土的文物中可以得到哪些历史信息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括春秋时期耕作方式的变化,并分析这一变化的历史作用。
18.【工业革命中的女性】
工业革命,对世界历史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女性的角色与地位也随之变化。
材料一 伦敦布莱恩特和梅公司的火柴厂女工每天工作14小时,每周的工资却不到5先令。公司实行从3便士到1先令不等的罚款,女工并不能每次都拿到全额工资。违规行为包括聊天、掉火柴或未经允许上厕所。……火柴所用的黄磷原料,导致皮肤发黄、脱发和颚骨炎(骨癌的一种)。
——1888年安妮·贝桑特《伦敦的白奴制》
材料二 《Pall Mall公报》的编辑威廉斯·特德、工党选举团的亨利·海德和救世军的凯瑟琳·布斯都加入了记者安妮·贝桑特争取改善工厂女工工作条件的运动。
英国最著名的《泰晤士报》等其他资本控制的媒体报纸,指责贝桑特是社会主义煽动者,评论说:“女工们在不负责任的顾问怂恿下去罢工。这些现代工业化世界的害虫,正竭尽全力使这场争论达到顶点。”
——摘编自夏金娇《论工业革命背景下英国妇女地位的改变》
材料三 在两周内,由于工会的支持和一场筹集了400英镑巨款的公共运动,妇女们赢得了重大的让步。她们组织了工会——英国最大的妇女和女孩组成的工会。这是英国“新工会主义”爆炸式的巨大进步,当时技能不熟练的女工第一次组织成了工会。
——安娜·慕尼沃兹和艾伦·伍兹《马克思主义与女性解放》
(1)根据材料一、材料二与所学,概括当时社会对女工罢工的两种不同态度,并分析态度不同的原因。
(2)综合上述材料与所学,说说工业革命如何改变女性的社会地位。
19.【科技创新中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摘编自《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发展规律及启示》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8世纪中期至20世纪末全球科技发展变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全球三次技术革命的科技创新中心及其形成原因。
20.世界市场的总体形成,经历了从15世纪末至20世纪30年代400多年的时间。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阶段 状况 关键词
第一阶段 初步形成 物种大交换、三角贸易.商业革命
第二阶段 迅猛发展 机器大工业、产业资本取代商业资本
第三阶段 总体形咸 垄断资本、第一次世界大战
——据栾文莲《全球的脉动——马克思主义世界市场理论与经济全球化问题》整理请围绕世界市场的形成发展过程,指出上表中的第二、三阶段起止年代,并运用相关史实对第二、三阶段展开论述。
参考答案
1.D
2.C
3.D
4.C
5.D
6.B
7.D
8.D
9.B
10.C
11.D
12.D
13.B
14.D
15.B
16.D
17.(1)表现:耒、耜的出现和普遍使用;粮食的储备。
举例:制简单的原始乐器;用象牙和兽骨制作古朴的艺术品。
(2)商代青铜器品种多、数量庞大;制作工艺高超;商代已经有了文字等。
(3)变化:由集体耕作到租佃制。
历史作用:提高了劳作者的生产和极性,促进了经济发展(或生产力得到发展)。
18.(1)态度:当时对于女工罢工有支持、批评两种态度。
原因:英国自工业革命后,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日益尖锐,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正是这种社会阶级关系的集中反映。双方站在不同的阶级立场,对同样的问题产生不同的看法,同时社会主义思潮亦影响到社会对女工罢工的评价。
(2)女性地位提高是由于工业革命的推动、女性自身抗争、社会力量的支持;工业革命中技术的变革引发了生产组织与管理方式的变化,工厂制度形成,由于机器操作的便利性,使得女性走出家庭开始工作,女性的社会地位相较以往有所提高;但同时工厂制度下对女性的剥削也在发生,伴随着社会主义思潮的兴起,女性问题也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虽遭遇到资本家们的阻挠,但在社会支持与女性抗争下,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建立了专属于女性的工会组织,提高了女性的社会地位。
19.(1)科学与技术联系日益密切;科技的发明与创造日益高速化,转化成生产力的速度加快;全球科技创新的中心主要在欧美;科学技术各领域各学科之间相互渗透;科技发展的地位日益突出;科技研发主体多元化,资本集中化。
(2)第一阶段:18世纪中后期至19世纪前半叶,中心在英国;
原因: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英国产生蒸汽机等重大发明。科学社团、学徒制促进科技的发展研究与推广。工厂制和专利制度的建立与发展。近代思想解放运动和科技革命的推动。
第二阶段:19世纪中后期至20世纪前半叶,中心转移到德国、美国;
原因:第二次工业革命,德国、美国产生内燃机、发电机等重大发明成果。政府变革教育制度,重视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建立股份制企业、公司制等。
第三阶段:20世纪中期至20世纪末,中心在美国;
原因:美国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源地和中心之一,产生计算机、互联网等技术发明。政府加大研发投入、普及高等教育。90年代后,抓住全球化、信息化的机遇,促进科技的持续发展。
20.第二阶段: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中后期。
论述:工业革命推动了生产力的极大发展,工厂出现,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工业革命促使西欧列强寻找原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市场,加紧对外殖民扩张,海外市场随之扩大,全球性交通运输网络形成。这一时期,工业革命促进了世界市场的扩大,世界市场迅猛发展。
第三阶段:19世纪中后期至20世纪30年代。
论述: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垄断资本出现,资本输出扩大。西方列强向帝国主义过渡,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亚非拉广大落后地区基本被瓜分;列强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最终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这一时期,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中,世界紧密连为一体,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第二单元 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 检测练习(答案)--2023-2024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