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秋学期八年级期中综合素质评价
历史试题
(满分:70分;考试形式:闭卷;范围:八上1-11课)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晚清名臣左宗棠在给林则徐的挽联中写道:“庙堂倚之为长城,草野望之若时雨。”以下可以为其佐证的是( )
A.洋务运动 B.虎门销烟C.黄海海战 D.收复新疆
2.1861年法国巴特雷上尉写信给雨果,要雨果歌颂他信。他认为,“这次远征行动是干得体面而漂亮,是法兰西和英格兰共享之荣耀。”材料中所谓的“荣耀”,表现为( )
A.割占香港岛 B.火烧圆明园
C.掀起瓜分狂潮 D.索银4.5亿两
3.与以往的农民战争相比,太平天国运动新的时代特点表现在( )
①运动规模空前巨大 ②反封建同时反侵略
③《天朝田亩制度》的平均主义理想.
④《资政新篇》的资本主义色彩
A.①②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4.“在改革范式上,这是史上第一次输入式改革,意识形态上的破冰难乎其难。而就其经济来说,这又是本民族从千年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的‘惊险一跃’”。这场改革是指(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5.在某次战争之后,列强欣喜若狂,声称“第二次发现了中国”。英国一家报纸评论道:“中国为东方一团大物,势已动摇……今欧洲之人,虽田夫野老,无不以瓜分中国为言者。”这次战争是(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6.有学者这样评述:“戊戌变法运动是近代中国新生的资产阶级的首次登台表演,虽然结局惨烈,却是一个重要转折点,具有堪称划时代的意义。”这里的“划时代的意义”主要是指( )
A.促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B.为传播马克思主义创造条件
C.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
D.中国开始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7.《只因鬼子闹中原》揭贴中写道:“拆铁道,拔线杆,紧急毁坏火轮船。大法国。心胆寒,英美德俄尽消然。洋鬼子,尽除完。大清一统靖江山”。这反映了义和团( )
A.具有科学理论的指导 B.以农民为运动主力
C.把反帝作为主要目标 D.具有盲目排外特点
8.《中华民国史》写道:“他提议将分散的革命组织(合)成一个大团体,协力从事反清革命。这个建议获得一致赞成。”“大团体”是指( )
A.强学会 B.兴中会 C.同盟会 D.国民党
9.右图是一幅名为《望“风”而起》的漫画,它描绘了1911年的中国时局。画面中的“风”来自( )
A.北京 B.上海
C.南京 D.武昌
10.1912年元旦,孙中山创立中华民国;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在北京逝世。按照中华民国纪年方法计算,孙中山逝世于( )
A.民国十二年 B.民国十三年 C.民国十四年 D.民国十五年11.孙中山在评价黄花岗起义时写到“全国久蛰之人心,乃大兴奋,怨恨所积,如怒涛排壑,不可遏抑,不半载而武昌大革命以成”。据此分析,黄花岗起义( )
A.直接导致了武昌起义的爆发
B.沉重地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
C.削弱了帝国主义的在华势力
D.极大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12.约法规定: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国民不分种族、阶级、宗教信仰,一律平等;国民有人身、居住、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及请愿、考试、选举、参政等自由和权利;参政院行使立法权;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行使行政权并负其责任,司法独立等。由此可见( )
A.中华民国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
B.约法的颁布标志着封建帝制的终结
C.约法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和民主自由的原则
D.临时大总统控制着国家的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
13.它的建立是中国历史上一次根本性制度变革,这是武装斗争手段换来的制度成果,在这一过程中,清帝退位诏减少了流血冲突,缩短了革命进程,确有积极作用。材料中的“它”指( )
A.太平天国 B.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C.南京国民政府 D.中华民国
14.我国当代著名学者余秋雨说:“废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废墟让我们把地理读成了历史。”站在南京古城墙的废墟上,我们可以“读到”的历史包括( )
①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的签订
②孙中山宣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③陈独秀创办《新青年》杂志 ④太平天国运动建立政权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5.《全球通史》中写道:“民国初期若干年,是中国历史上最糟糕的时期之一。”这样说的主要原因是( )
A.农民起义,此起彼伏 B.军阀割据,连年混战
C.官僚地主,争权夺利 D.列强争霸,相互残杀
二、辨析改错.(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2分,共8分)
16.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题前的括号内正确打“√”,错误打“×”,并改正.
(1)严复编写《海国图志》一书,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
【 】改正:
(2)《南京条约》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杭州五处为通商口岸。
【 】改正:
(3)19世纪末,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反映出美国与其他列强在侵华政策上的矛盾。【 】改正:
(4)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三民主义,即民主、民权、民生主义。
【 】改正:
三、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7题10分,第18题10分,共20分)
17.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侵略史,也是一部抗争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从1840年开始,在炮口的逼迫下,中国蹒跚地步入近代,随后的一百余年里,外国人通过条约“合法”地剥夺榨取、管束控制中国,驱使中国社会脱出常轨,改道变形。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十九世纪六十年代清王朝消除了内外两个致命威胁,舒缓了一口气,随后的一段时期,清朝表现出一种相当显著的复兴气象。这种气象体现在:镇压捻军和回民叛乱、恢复传统秩序和儒家政府、保持与外国列强之间的和平,以及采纳西方的外交实践与军事和技术手段来发起自强运动。
-摘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三: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对中国的侵略,空前凶猛,中国的抗争亦随之激烈。抗争有两种类型,动机虽都是为了自救,但采取的方式大相径庭。一为观察世界形势,认为必须进行政治改制运动,才能与西方并驾齐驱;一为昧视时代潮流,对洋人、洋教以及轮船、铁路等统统排斥,成为暴力反洋运动。
一据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
(1)根据材料一,你是如何理解“脱出常轨,改道变形” (2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十九世纪六十年代清王朝消除的“内外两个致命威胁”分别是什么 (2分)根据材料指出实现“自强”的途径。(2分)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分析,材料中“政治改制运动”“暴力反洋运动”各指什么运动 (2分)二者出现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2分)
18.一部近代史,就是一部探索史、救亡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李鸿章说:“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材料二:梁启超在《时务报》上发表《变法通议》,强调“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变亦变,不变亦变”。日本以变法强大,中国如果不变法,将会因守旧而灭亡。
材料三:有人说:1901年,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中:1911年,一道闪电划过,却黑暗依旧;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
(1)从材料一李鸿章的话中,我们可以看出他所进行的是一场什么性质的运动 (2分)什么史实最能说明“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 (2分)
(2)材料二中《时务报》等报刊主要宣传了什么观点 (2分)请举出戊戌变法中有利于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措施。(2分)
(3)材料三所听述“1901年,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的依据是什么 (2分)
四、活动与探究(本大题12分)
1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有说欧美共和的政治,我们中国此时尚不能合用的……我们中国的改革最宜于君主立完,万不能共和。殊不知此说大谬(错误)……且世界立宪,亦必以流血得之,方能称为真立宪。同流血,何不为直截了当之共和。
--孙中山在东京留学生欢迎大会上的演讲词
(1)根据材料一指出,他提出的理想目标是什么 这反映了孙中山先生的救国思想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4分)
材料二:辛亥革命时,孙中山指出:“国家的基础,是建筑在人民思想之上,只有改造人心,除去人民的旧思想,另外换成一种新思想,这便是国家的基础革新。”
(2)材料二中的“旧思想”…“新思想”分别指什么 请说出辛亥革命中“国家的基础革新”的最大成就。(4分)
材料三:辛亥革命的悲惨结果可由以下因素来解释:组成官僚的知识分子,专心于儒家经典……中国几乎没有借用国外东西的传统。尽管19世纪后半叶中国的确发生了变化,但其变化的速度远远落后于对西方作出反应的其他国家。部分人试图在中国建立从美国观察到的制度,由于他们建立的制度显然对中国人民毫无意义,因此它们很快就在中国的政治现实面前土崩瓦解。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4分)八年级历史期中试卷参考答案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30分)
1.A 2.B 3.B 4.A 5.C 6.C 7.C 8.C 9.D 10.C
11.D 12.C 13.D 14.B 15.B
二、辨析改错(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2分,8分)
16.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题前的括号内正确打“√”,错误打“×”,并改正.
(1)× “严复”改为“魏源”
(2)× “杭州”改为“上海”
(3)√
(4)× “民主”改为“民族”
三、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7题10分,第18题10分,共20分)
17.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侵略史,也是一部抗争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
(1)理鸦片战争战败,清政府被迫签订了《南京条约》,标志着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使中国被迫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加速了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步伐;鸦片战争。
(2)内: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外: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结束;采纳西方的外交实践与军事和技术手段。
(3)“政治改制运动”:维新变法运动;“暴力反洋运动”:义和团运动;共同原因:民族危机的不断加剧。
18.一部近代史,就是一部探索史、救亡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
(1)一场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北洋水师全军覆没。
(2)宣传变法图强的思想(或维新变法思想)。措施: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发展农业、工业、商业。
(3)依据:《辛丑条约》的签订,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四、活动与探究(本大题12分)
1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
(1)共和;由立宪转变为共和。
(2)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
(3)儒家传统文化的影响;向西方学习的进程缓慢;照搬西方体制。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安徽省六安市第九中学2023-2024上学期八年级11月期中综合素质评价历史试题(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