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级年级历史中考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C B C C A C A C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A D B B C B B B D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D B C C D B B B C B
二、非选择题
31.【答案】(12分)
(1)范围:雅典的民主仅是成年男性公民的民主,妇女、奴隶、外邦人都不享有政治权利。(1分)
举措:国家权力掌握在公民大会、议事会、官员和陪审法庭手中;公民大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决定国家法律和政策;议事会议员参与国家日常管理;官员由选举产生;陪审法庭审理大小案件。(3分,答出3点得满分)
(2)变化趋势:从暴力革命走向妥协(或“从对抗走向妥协”)。(1分)
内容:1875年通过新宪法;确立共和制;国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立法权由两院行使;总统任期七年,经参议院同意有权解散众议院。(3分)
(3)特点:民主政治不断完善和发展;民主政治建设与经济体制改革并举;人民充分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任答2点给2分)
认识:各国的国情不同决定民主政治模式的多样性等,民主政治需要不断完善,民主政治的建设不会是一帆风顺的,专制走向民主是历史的必然。(言之成理即可,任答2点给2分)
32.【答案】(8分)
(1)基本主张:设立专门机构组织考试;考试权独立;官员任用必须通过考试。(答对3点3分)
(2)评价:积极:践行了孙中山的文官考试思想;推动了官员选拔制度的规范化与法制化;有利于社会的公平公正;为现代中国公务员制度的确立奠定了基础。
局限:服务于国民党一党专政;实施过程中漏洞百出,任用亲信、拉帮结派的现象始终无法禁绝。(积极作用每点分共3分,局限性2分,共5分)
33.【答案】(10分)
(1)特点:法律至上;形成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立法司法独立;司法实践坚持程序公正。(任答2点给2分)
原因:政治上,民主政治制度的确立;经济上,商品经济发达;思想文化上,启蒙思想的影响。(2分)
(2)同:都是近代西方资产阶级的法律;都与罗马法有联系;都或多或少受到日耳曼法的影响。(任意2点2分)
异:历史渊源不同:英美法系主要受日耳曼习惯法影响(或以判例法为渊源),突出法官地位;大陆法系深受罗马法影响(或以成文法为渊源),强调宪法地位。(2分)
原则不同:英美法系以判例法为原则(或以遵循先例为原则);大陆法系以遵循法律条文为原则。(2分)
34.【答案】(10分)
示例:“维新图强”“实业救国”口号反映中国民族意识的觉醒。(1分)
近代以来,中国面临着西方的侵略,民族意识逐渐觉醒。《马关条约》签订后,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发展资本主义,挽救民族危机,掀起了维新变法的思潮。
甲午战争后,清政府不得不放开民间办企业,一批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发展起来,以张謇为代表的民族资产阶级主张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作为救国救民的主要途径,反映了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和愿望,形成了具有广泛影响的救国思潮,这一思潮推动更多先进中国人投身实业,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总之,时代特征深刻影响了流行口号。(1分)甘肃省天水市张家川第一中学2023年—2024学年
第一学期高二级年级历史中考试题
一、选择题(3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
1.关于六亲,历代的说法不一。按《左传》的说法,指父子、兄弟、姑姊、甥舅、婚媾、姻娅;按《老子》的说法,指父子、兄弟、夫妇;按《汉书》的说法,则指父、母、兄、弟、妻、子。这些说法主要体现了( )
A.宗法文化的影响 B.儒学的划分标准 C.先秦的政治体制 D.秦汉的文明进程
2.明代设立“三司”管理地方,由承宣布政使司掌管民政和财政,提刑按察使司管理刑狱,都指挥使司掌管军事。三司互不隶属,重大事宜须由三司共同讨论,形成决议,上报中央。由此可知,明代“三司”制度( )
A.造成了地方机构臃肿 B.改变了省的基本格局
C.加强了中央集权统治 D.有效杜绝了腐败现象
3.马克垚在评价雅典民主制度时说,古典民主仅把“自由”定义为个人参与政治活动的自由,似乎人只应为公共政治而生活,个人在公共权力面前也没有任何自我保护的能力,现代民主赋予个人的自由则广泛得多。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雅典民主制度不重视个人权利 B.城邦至上限制了个人自由
C.广大奴隶和妇女不享受公民权 D.雅典民主实质是主权在民
4.美国第二任总统、“联邦党”人约翰·亚当斯(1797—1801年任职)在去职前几小时,突击任命了大批联邦党官员。继任总统托马斯·杰斐逊上台后立即对这些被“午夜任命”的官员进行了清洗,换上了“民主共和党”人。此后,这类情况愈演愈烈。这反映出当时美国( )
A.总统权力呈扩大趋势 B.文官制度运行尚待完善
C.政党分肥制较为盛行 D.三权分立机制出现危机
5.有学者认为:英国的“光荣革命”既不是一次微不足道的政变,也不是一次以建立“平衡宪法”为归宿的政治妥协,而是议会与国王权力关系史上的决定性转折点。这说明光荣革命( )
A.是一场保守的宫廷政变 B.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C.使权力重心向议会转移 D.使西方政治制度逐渐走向成熟
6.有学者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评述如下
共和改创,孙不得不让位于袁以完成统一,而孙氏之党恐袁专擅,乃假手法约,设种种规定以束缚之,行政之权务求减削,立法之权事事扩张。袁本官僚,不知立宪,故元年参议院、二年国会初开,孙党(席位)多,大权既操之立法,而立法又多属己党,孙此时以为可以制袁之死命矣。
由此可见,《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
A.试图限制袁世凯专权 B.缺乏近代民主精神
C.反对实行责任内阁制 D.符合国家长远利益
7.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按界别组成,各界可以就国家大政方针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问题进行讨论和协商,既可发表自己的意见,也可提出所在界别的主张,甚至可以提出跨界别的共同建议。材料可用来说明人民政协( )
A.拥有部分人大权力 B.主要履行监督职能
C.具有开放和包容性 D.受人民监督和管理
8.王安石变法期间,总是大量附会《诗经》《尚书》等儒家经典。他指出,免役法出于《周官》;保甲法起于三代丘甲;市易法源自周之司市。这反映了王安石( )
A.托古改制的策略 B.恢复周制的意志 C.尊崇儒学的思想 D.继承传统的决心
9.维新变法前,康有为从《公羊》“三世”学说出发,宣扬“据乱世”就是君主专制时代,“升平世”是君主立宪时代,“太平世”是民主共和时代,人类社会必然沿着“据乱、升平、太平”三世的顺序向前发展。其主要目的是( )
A.游说光绪帝进行变法 B.批判旧思想、旧礼教
C.宣传维新变法合理性 D.反驳守旧势力的攻击
10.元代实现了台谏的完全合一,御史既领纠劾,又兼言谏。为保证御史言路畅通直至于君主,元朝还实行“实封之制”,“台臣言事,各许实封,须至御前拆”,“以防壅蔽之患”。这表明元代( )
A.监察机构的地位明显提升 B.君主专制有所加强
C.中枢制衡机制进一步完善 D.御史台监察权扩大
11.下图为唐代选才的部分举措。这些措施( )
*(唐高祖武德四年)救诸州学士及早有明经及秀才、俊士、进士,明于礼体为乡里所称者,委本县考试,州长重复,取其合格,每年十月随物上贡。 *四门学,生千三百人,其五百人以勋官三品以上无封,四品有封及文武七品以上子为之,八百人以庶人之俊异者为之。 *天下兵革方息,……士不求禄,官不充员,吏曹乃移牒州府,课人应集,至则授官,无所退遣。
A.导致“取士不问家世”局而出现 B.促进了寒门庶族地位的上升
C.结束了世家大族对权力的垄断 D.旨在推动文化教育事业发展
12.《汉书·食货志》载:“民三年耕,则馀一年之畜。衣食足而知荣辱,廉让生而争讼息,故三载考绩。”这反映了官员考核的主要依据是( )
A.德政教化的成效 B.断狱决疑的能力 C.博闻辩智的才情 D.慎独律己的修养
13.撒切尔夫人执政时期(1979—1990年),英国政府通过对文官的“通才”选拔中可能存在“专业缺位”的问题进行改革,要求文官在具备丰富知识的基础上,更要精通某个专业领域,于是“专业性”逐渐成为对文官考核的一个重要方面。据此可知,这场改革( )
A.不利于政府工作连续性和稳定性 B.顺应了工业革命后改革官制需求
C.奠定了西方文官制度的基本框架 D.促进了英国国家治理水平的提高
14.19世纪初,英国的一些政府部门开始设立常务次官的职位,英国的官员由此分为两类:一是政务官,包括大臣和政务次官或政务秘书,他们随内阁共进退;另一类是事务官,即文官,包括常务次官直至以下的一般政府工作人员,负责具体事务,可以长期任职。上述做法旨在( )
A.维护公职人员合法权利 B.保证政府工作持续稳定
C.防止国王干预行政事务 D.避免政党私相授受官职
15.美国宪法明文规定:凡在政府供职者,于其任期内,不得为国会议员。日本和联邦德国也禁止文官在职期间成为政党或议员的候选人,如要当候选人,就必须先辞去公职。这些规定体现了西方文官制度的( )
A.职务常任原则 B.政治中立原则 C.奖优罚劣原则 D.公平竞争原则
16.以下为民国时期县长考试内容及流程。据此可知民国时期的县长考试( )
第一试 第二试 第三试 第四试
考试内容 三民主义、建国方略、中国国民党革命史 法学通论、经济学原理、政治学原理、中外近百年史、中国人文地理 现行法令概要、国际条约概要、本身财政、本省实业及教育、本省路政及水利 前三试均为笔试,第四试为口试,注重应试人的经验及才识
A.重视道德品质 B.深受传统考试内容影响
C.注重选拔实用型人才 D.带有浓重阶级观念
17.国民政府考试院曾制定详细的法规用来甄别、审查、任用政府公务人员,而国民政府却在法规中塞入了“革命功勋”的条款,以致党龄在五年以上的党员都成了有“革命功勋”的人,可以安然留在政府里,并且步步升迁。这一现象反映出( )
A.公务员构成日益单一 B.国民党专政色彩浓厚
C.考试院权威已经丧失 D.文官晋升制度较完善
18.2005年,我国公务员制度正式形成,但我国公务员制度不搞“政治中立”,坚持党管干部,不搞“两官分途”,坚持服务于民的宗旨。造成我国公务员制与西方公务员制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
A.两极格局和冷战思维的影响 B.东西方社会制度和国情不同
C.西方公务员制存在重大缺陷 D.中国近代公务员制度的影响
19.康熙年间,一妇女张沈氏嫁人两年不到而守寡,以婆婆凶悍而自己贫苦无依为由两次投牒官府请求再嫁,官吏于成龙批示不准,并在判词中严加斥责,“试问七旬之姑谁依,六尺之孤何托?刁顽无耻,痛恨何如,所请仍旧属不准。”这反映( )
A.清代法律不允许寡妇改嫁 B.政府用法律维护纲常礼法
C.清政府介入民间家庭纠纷 D.官员不谙世事和颟顸断案
20.我国古代设立“违犯教令”罪,指的是卑幼违抗家长意志的行为。《唐律疏议》曰:“祖父母、父母有所教令,于事合宜,即须奉以周旋,子孙不得违犯。”家长有处罚施刑的权力,即使有杀伤子孙者也从轻处罚。这一规定意在( )
A.赋予家长实施教化的权力 B.推动法律与教化实现合流
C.体现宗法观念的至高地位 D.利用儒家伦理以维护统治
21.下表为汉代人物传记,这反映出汉代( )
丙吉 “本起狱法小吏,后学《诗》、《礼》,皆通大义”,官至丞相
黄霸 “少学律令,喜为吏”,后从大儒夏侯胜受《尚书》,举贤良为扬州刺史
黄昌 就经学,又晓习文法,仕郡为决曹
钟皓 “以《诗》、律教授,门徒千余人”
A.儒学成为科举考试的内容 B.豪强地主势力影响政局稳定
C.中央集权制度受到了挑战 D.出现儒法与儒吏合流的现象
22.古代罗马人相信,法律的目的是保证“正直生活,不害他人,各得其所”;人生而平等,都享有为任何人不能剥夺的一些基本权利……法是最高的理性……法是一种最高权利,是理智的人的精神和理性,是正义和非正义的人的标准。由此可见,古代罗马法( )
A.主张天赋人权和自由平等 B.崇尚理性和追求正义
C.渗透古代希腊文明的特质 D.保障了司法审判的公正
23.在公法领域,美国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座椅的上方、“美国之鹰”护卫着圣经中的“摩西十诫”:在私法领域,西方各国的婚姻法也都规定了宗教仪式可以是婚姻成立的有效形式要件。这体现了( )
A.欧美各国法律相互借鉴 B.宗教高于法律成为常态
C.宗教伦理与教化的影响 D.平衡制约机制受到挑战
24.《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于1950年5月1日正式颁布实施,它废除了包办强迫、男尊女卑的封建主义婚姻家庭制度,禁止重婚、纳妾、童养媳,干涉寡妇婚姻自由等行为;实行一夫一妻、男女权利平等的婚姻政策。这些法规( )
A.巩固了中国社会主义制度 B.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
C.有助于提升妇女社会地位 D.杜绝了买卖妇女现象
25.1988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修改“八二宪法”,将第十条第四款“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占、买卖、出租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修改为“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占、买卖、出租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土地的使用权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转让”。据此可知当时我国( )
A.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成 B.土地改革在全国大陆基本完成
C.政治制度体系初步确立 D.法制建设适应改革开放的需要
26.下面表格中的口号反映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部分历史时期,请按时序对这些口号进行排序( )
序号 口号
① 向雷锋同志学习
② 百城万店无假货
③ 富强、民主、诚信、友善
④ 五讲四美三热爱
A.①②③④ B.①④②③ C.①②④③ D.②①④③
27.1982年以前,我国宪法的结构顺序为“序言”、“总纲”、“国家机构”、“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1982年宪法的结构顺序则调整为“序言”、“总纲”、“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这一调整表明我国( )
A.切实落实了依法治国的方针 B.高度重视公民权利
C.初步奠定了法治建设的基础 D.注重维护宪法权威
28.1749年,乾隆皇帝谕曰:“蒙古、汉人,同属臣民,如有书写之处,应称‘蒙古’‘内地’,不得以‘蒙’‘汉’字面混行填写,已屡经降旨。今马灵阿奏折,犹以‘夷’‘汉’二字分别名色,可见伊等全未留心。”此谕意在( )
A.加强中央集权 B.维护国家一统 C.调整民族关系 D.规范文书体例
29.《史记·平准书》称:“汉连兵三岁,诛羌,灭南越,番禺以西至蜀南者,置初郡十七,且以其俗治,毋赋税。”据此可知,“郡”的设置( )
A.源于战争,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B.同于分封,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
C.因俗而治,有利于促进民族融合 D.交纳土贡,不利于加强边疆治理
30.1356年,伦敦市长宣布法庭诉讼使用英语;1362年,英国大法官兼上议院议长用英语宣布议会开幕,爱德华三世首次用英语致辞,以便让平民院的议员听懂。应平民院的请求,爱德华颁布了关于法庭审讯必须用英语的法令。这一现象反映了( )
A.世俗王权得到强化 B.民族意识的不断增强
C.大学教育得到普及 D.区域文明的多元共存
二、非选择题(4道小题,共计40分)
31.在漫长历史过程中,民主政治制度建设不断走向完善和成熟(16分)
材料一
雅典民主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民主。现代意义上的民主是不分出身、性别、贫富,凡是年满18周岁的公民,都享有民主权利,也就是参政、议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这样的权利。但雅典的民主,又是一个伟大的创举,它不是古代中国式的一人统治,一家之言。
——摘编自郭小凌《雅典民主制的得失》
材料二
法国之所以要用暴力革命来克服专制王权,原因就在于法国专制主义过于强大,王权与贵族坚决捍卫旧制度,不愿做出任何妥协,对立双方只好兵戎相见。然而,大革命并没有解决根本问题。此后近百年中,法国一直处于革命与复辟的轮回中,社会持续动荡,经济发展速度受到影响、工业化进程缓慢。直到1870年后,法国模式突然发生转折,由对抗转为妥协。此后没再发生大规模的革命,法国人开始用协商手段逐步建立起民主制度。
——摘编自钱乘旦《各国现代化模式的比较》
材料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正在不断健全、完善和发展。自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中国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坚定不移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中国的民主制度不断健全,民主形式日益丰富,人民充分行使自己当家作主的权利。
——《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雅典民主的范围,结合雅典城邦的权力架构或权力运行机制分析其“伟大”之处。(5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法国争取民主历程中斗争方式的变化趋势,并简述法国在19世纪70年代构建的民主政治的内容。(6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特点。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民主政治发展历程的认识。(5分)
32.【中国近代选官制度】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1906 年,孙中山在《民报》创刊周年庆祝大会发表演说:“将来中华民国宪法,必需设独立机关,专掌考试权,大小官吏必须考试,定了他的资格,无论那官吏是由选举的抑或是委任的,必须合格之人,方得有效。1916 年,他说“吾今主张五权分立制以救三权鼎立之弊。”1924年,孙中山提出:“凡候选及任命人员,无论中央和地方皆须经中央考试,铨定资格者方可。”
——摘编自魏春明《论孙中山文官考试思想及影响》
材料二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官吏";称谓逐渐被“公务员”代替。1929 年制定《公务员任用条例》,1933年颁布《公务员任用法》,标志着公务员制度的建立。此后国民政府颁布了《考试法》、《高等考试普通行政人员考试条例》、《应考专门资格审查规则》等多项法律和法规,内容详尽周密。孙中山关于文官考试的思想主张,几乎全部以法律条文的形式在这一时期得到了确立。同时从1931年到1947年,中央举行的高等文官考试和普通考试各有14次,地方举行的普通考试有20次。但这一时期,绕开考试任用文官的名目繁多,为国民党进入公务员队伍大开绿灯”。
——摘编自乔珍明《孙中山文官考试思想及在南京国民政府的运行成效》
(1)根据材料一,概括孙中山文官考试思想的基本主张。(6 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简要评价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公务员制度。(8 分)
33.(13分)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是西方两大法律体系,其形成与发展对世界各国法律制度建设产生重大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3世纪,英国通过《大宪章》,确立了法律至上和王权有限的原则。光荣革命后,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法律体系更加完善。美国等很多国家在学习英国法律基础上制定了本国法律,构成了“英美法系”。1804年,拿破仑签署法令,颁布了《法国民法典》,《法国民法典》继承了罗马法传统,很快推广到欧洲各地,形成了“大陆法系”。
“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有以下共性:法律由代表人民行使权利的议会制定,行政机构在法律规定的框架内行使行政权,法院根据法律独立掌握司法权,司法实践中坚持程序公正和无罪推定。
——摘编自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卷》
材料二
英美法系以判例法为主要法律依据,法官的地位突出,因此,英美法系国家的法律也被称为“法官制定的法律”。其主要涵盖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印度等国。
大陆法系以成文法为主要法律渊源,强调宪法的根本法地位,法律体系比较完整;明确立法和司法的分工,法官的作用不太突出。大陆体系国家的代表是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等国。
——《选择性必修1“历史纵横”》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方法律体系形成的特点及其原因。(7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英美法系与大陆法系的异同。(6分)
3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中国近代以来部分历史时期的口号
时代 口号
19世纪70~90年代 “自强求富”“维新图强”“实业救国”
20世纪初期 “民主、科学”“知识阶级与劳工阶级打成一片”“打倒列强,除军阀”
20世纪30年代后期 “枪口一致对外”“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20世纪40年代后期 “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
20世纪50年代 “劳动最光荣”“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20世纪60年代 “向雷锋同志学习”
20世纪80年代 “五讲四美三热爱”“勤劳致富”
——摘编自肖学周《标语口号:时代变迁的话语形态》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时代与口号”关系的角度,对中国近现代某一历史时期的口号进行分析,自拟论题,并运用具体史实予以阐释。(要求:主题明确,论证充分,史实准确,表述清晰)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甘肃省天水市张家川回族自治县重点中学2023-2024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