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区羲城中学2023-2024八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核心素养检测历史试题(含解析)

2023~2024学年上学期八年级第三次核心素养检测
历史试题
注意:
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考试时间50分钟,满分50分。考生应首先阅读答题卡上的文字信息,然后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交卷时只交答题卡。
第一部分选择题(20小题,共20分)
在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
1.1838年,广州民众因英美袒护鸦片贩子,上万人包围洋馆示威;1839年,虎门附近群众自发组织,缉捕烟贩商船焚毁之。这表明( )
A.英美走私鸦片气焰嚣张 B.清政府禁烟措施果断有效
C.中国人民强烈支持禁烟 D.林则徐虎门禁烟取得胜利
2.北京大学教授茅海建在《天朝的崩溃》一书中写道:“这场战争把中国拖入世界。从此开始,中国遭受了列强的百般蹂躏;从此开始,中国人经受了寻找新出路的百般苦难。”文中的“这场战争”指的是( )
A.甲午战争 B.鸦片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第二次鸦片战争
3.综合下表信息,得出的结论符合这一时期史实的是( )
鸦片战争(1840-1842年) 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
《南京条约》 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 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天津条约》 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 为通商口岸
《南京条约》 割香港岛给英国。 《瑷珲条约》沙俄割占中国领土60多万平方千米
A.清朝主动开放力度加强 B.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C.清朝通商口岸日益减少 D.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4.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农民战争,它遇到了中国历史上任何一次农民起义都不曾遇到过的“新情况”。其“新”体现在
A.统治集团内部腐败、不团结 B.遭到清政府和列强的合力镇压
C.进行了充分准备 D.创建了政权
5.观察如下图目录。省略号代表的标题是( )
目录 一、总理衙门 二、… 三、近代教育兴起 四、近代化一小步
A.出超与入超 B.侵略与反抗
C.自强与求富 D.民主与科学
6.“新型的工业和企业造就了新型的职业人士如工程师、经理和实业家,那些出洋留学的人士归国后,也成为陆军、海军、学堂和外交机构中的领头人”。这说明洋务运动( )
A.培养了近代化的人才 B.建立了新式海军陆军
C.抵制了外国资本入侵 D.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
7.1896年春,谭嗣同写下《有感》一诗:世间无物抵春愁,合向苍冥一哭休。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最可能引发谭嗣同发出这一感慨的是(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8.有学者认为:“(甲午中日战争)以清政府惨败而宣告结束,于是,近代化的新陈代谢过程骤然加快。”材料中的“加快”主要表现在:( )
A.爆发太平天国运动 B.引进西方技术
C.谋求制度变革 D.宣扬民主科学
9.“如果认为维新是要从顶端而不是从基础上开始的话.在这一张变法的清单上是挑剔不出什么毛病的。条条都很健全,条条都打中一个显著的弊端,并且条条都是可以付诸实施的;但是这种以上谕变法的整套结构就是一个倒置的金字塔。”这是一位外国人对近代中国某次运动的评价,他想要表达的是
A.自上而下的改革方式无可挑剔 B.洋务派的措施健全可行
C.戊戌变法没有广泛的社会基础 D.辛亥革命缺乏思想动员
10.中国银钱的贬值从19世纪末起变得更加严重了,38克一两的白银在1887年值1.2块鹰洋,但在15年之后却失去了其近一半的比值。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鸦片走私严重 B.英法联军劫掠圆明园
C.联军攻占北京 D.《辛丑条约》的巨额赔款
11.杨天石指出:“这次革命的目标是:民族独立、人民民主和普遍富裕。这次革命的成果是: 皇冠落地,中国历史从帝制走向共和。”据此判断,这次革命的旗帜是( )
A.自强求富 B.维新变法
C.三民主义 D.民主科学
12.某校八年级(2)班决定举办以“纪念孙中山”为主题的班会,同学们准备的下列资料中不能采用的是( )
A.《知新报》的创办 B.兴中会的成立
C.筹划广州起义的图片 D.中国同盟会的成立
13.历史学家陈旭麓评述道:“它打破了历代王朝的更迭机制,否定了整个皇权体制,因而也触动了传统社会的各条神经,是政治制度和社会思想的一大跃进,在新旧递嬗的历史进程里留下了自己不可磨灭的影响。”他评述的历史事件是(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广州起义
14.1912年1月27日,孙中山致电各国公使说:“本总统甚愿让位于袁,而袁已允照办,岂袁忽欲令南京临时政府迅速解散,此则为民国万难照办者,盖民国之愿让步,为共和,不为袁氏也。此电文体现了( )
A.孙中山捍卫共和的决心 B.列强武力干涉中国革命
C.袁世凯接受临时政府的主张 D.革命派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15.1925年,孙中山先生病逝。蔡元培先生挥笔书写了如下挽联:“是中国自由神,三民五权,推翻历史数千年专制之局;愿吾侪(意为‘我们’)后死者,齐心协力,完成先生一二件未竟之功。”这里“未竞之功”是( )
A.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B.推翻清王朝的反动统治
C.结束中国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D.创建中华民国临时政府
16.北洋军阀统治前期,在中国满布阴霾的天空中,响起一声春雷,爆发了一场崇尚科学、反对迷信、猛烈抨击封建礼教的文化启蒙运动。这场文化启蒙
A.揭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B.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C.使人们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 D.奠定了辛亥革命的思想基础
17.“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二字存耶?既妄(忘)共和,即称民贼。吾侪昔以大仁大义铸此巨错,又焉敢不犯难,誓死戮此民贼,以拯吾民。”材料中的“民贼……铸此巨错”指袁世凯( )
A.就任民国总统 B.镇压二次革命 C.复辟封建帝制 D.破坏护国运动
18.在《新青年》的影响下,各地刊物纷纷提出妇女解放、婚姻自由、家庭革命等口号,使这场运动触及的社会面极为广泛。这反映了新文化运动( )
A.迈出中国近代化第一步 B.掀起了思想解放的潮流
C.指明中国革命正确方向 D.掀起全国人民抗日怒潮
19.从如图中的信息可以归纳得出( )
A.巴黎和会外交失败引发五四运动 B.青年学生是五四运动的主力
C.五四运动中心由上海转移到北京 D.五四运动取得了初步胜利
20.五四运动的勃兴使各种群众团体如雨后春笋般到处涌现,他们做社会调查、讨论国家大事、办平民教育、办宣讲团等。这说明五四运动( )
A.改变了中国社会性质 B.促成了革命统一战线
C.开启了民主革命运动 D.激发了民众的责任感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5小题,共30分)
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鸦片战争无疑是所有中国人心中的痛。虽然这场战争没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带来的记忆那么深刻,也没有甲午中日战争所造成的后果严重。但是,作为中国签订的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的一场战争,鸦片战争的意义无疑十分重大。
——摘编自弗里曼《假设历史 清朝能在禁绝鸦片的同时避免战争吗?》
材料二 第二次鸦片战争对清朝统治阶级的心理打击是巨大的。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增开了通商口岸,西方资本主义势力因此而进入长江流域和华北,与此同时那些腐旧而且僵固的封建传统观念被迫发生变化。这种变化虽然是被迫的结果,但却包含着合理的成分。因此,就社会观念的更新来说,1860年具有更加明显的标界意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为什么“鸦片战争无疑是所有中国人心中的痛”。
(2)结合所学知识,根据材料二,概括第二次鸦片战争的主要影响。
(3)综合上述两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政府在这两次战争中失败的内部原因。
22.材料:
中国的先进分子历经千辛万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尝试过种种改造的方案。这些探索和斗争,虽然每一次都在一定历史条件下推动了中国历史的进步,但却都未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1921-1949)
试用中国早期近代化探索过程中任何一件重大事件,从性质、结果、积极作用、局限性等方面对上述材料中的某一观点进行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
2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臣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国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则中国之治强,可计日待也。
——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材料二 孙中山说:“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
材料三 ①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②国民不分种族、阶级、宗教信仰,一律平等;国民有人身、居住、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及请愿、考试、选举、参政等自由和权利。③参议院行使立法权,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行使行政权并负其责任,司法独立等。
(1)材料一中“君与国民共议一国之政法”的政治主张代表了哪一阶级的要求?他们进行了一次什么变革?
(2)根据材料二,概括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取得了哪些重要的成果?
(3)材料三文献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它肯定了什么政治制度和原则?
2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戊戌变法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由传统走向现代的系统方案,倡导博爱、平等、自由、人权。这些思想观念并没有因戊戌变法的失败而消失其影响,相反,更加深入人心,其构成了中国现代化的逻辑起点。
——摘编自颜炳罡《戊戌变法与中国现代化进程》
材料二 民国早期的特征是道德沦落、君主复辟运动、军阀割据。明显地,采取共和体制而带来的政治面貌,并不足以革新国家,还需要有一些更基本的东西来唤醒国家及人民。于是受过西方教育或影响的新知识分子,掀起了一场激烈的社会变革。
——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戊戌变法宣传的思想观念,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戊戌变法的意义。
(2)根据材料二,指出“激烈的社会变革”是指什么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场“社会变革”带来的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归纳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进行思想变革的共同目的。
2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1919年1月召开的巴黎和会否定了中国代表提出的“取消二十一条”等正当要求,决定由日本接管德国在中国山东的一切特权,消息传到国内,群情激愤。
材料二 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
材料三 6月5日,上海日商纱厂的中国工人首先罢工……接着,机器、纺纱、印刷、公共交通、码头、船坞等行业相继罢工。
材料四 学生罢课半月,政府不惟不理,且对待日益严厉。及商界罢市不及一日,而北京被速之学生释;工界罢工不及五日,而曹、章、陆去。
(1)结合材料一,你认为中国代表最难以接受的是巴黎和会的什么决定?
(2)阅读材料二回答,最能体现这场运动性质的口号是什么?
(3)从材料三看,上述历史事件在6月5日以后发生了什么变化?
(4)根据材料四,分析五四运动取得的胜利。
(5)综上材料,谈一谈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你应该如何弘扬五四精神?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1.C
【详解】根据题干“1838年,广州民众因英美袒护鸦片贩子,上万人包围洋馆示威;1839年,虎门附近群众自发组织,缉捕烟贩商船焚毁之。”可知,中国人民积极支持禁烟活动,C项正确;英美走私鸦片气焰嚣张,题干未体现,排除A项;清政府禁烟措施果断有效与题干“民众、群众”无关,排除B项;题干反映的是民众对禁烟的态度,排除D项。故选C项。
2.B
【详解】根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可知,1840年到1842年,进行了鸦片战争,中国主权受到损害,开始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近代史开始了,中国遭受了列强的百般蹂躏,B项正确;甲午战争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大大加深,排除A项;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排除C项;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进一步加深,排除D项。故选B项。
3.B
【详解】根据表格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后中国 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B项正确 ;清朝是被迫开放的,排除A项;格努表格信息可以看到清朝通商口岸日益增多,排除C项;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失败后中国才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排除D项。故选B项。
4.B
【详解】依据所学可知,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农民战争,它遇到了中国历史上任何一次农民起义都不曾遇到过的“新情况“。其“新”体现在遭到清政府和列强的合力镇压。在太平天国运动时期,清政府认识到太平天国是心腹之患,是与之对立的政权,要维护清朝统治,必须满足洋人利益,依靠洋人镇压太平天国运动。西方侵略者也认识到,只有维护清朝统治,才能保证不平等条约的实施。因此,在共同利益的基础上,中外反动势力正式勾结起来,共同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因此太平天国运动遇到了中国历史上任何一次农民起义都不曾遇到过的“新情况”,B项符合题意;而ACD三项均不是“新情况”,排除。故选B。
5.C
【详解】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西方列强的要求下,1861年清政府设立总理衙门,总理衙门是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清政府和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相互勾结的产物。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中期,洋务派掀起了一场旨在“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洋务派创办京师同文馆,标志着近代教育的兴起。为洋务运动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所以省略号处应填自强与求富,C项正确;出超与入超与鸦片战争发生的背景相关,排除A项;题干没有涉及侵略与反抗,排除B项;民主与科学与新文化运动相关,排除D项。故选C项。
6.A
【详解】根据题干内容“新型的工业和企业造就了新型的职业人士如工程师、经理和实业家,那些出洋留学的人士归国后,也成为陆军、海军、学堂和外交机构中的领头人”可知,洋务运动培养了近代化人才,A项正确;建立了新式海军陆军、抵制了外国资本入侵、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题干中未体现,排除BCD项。故选A项。
7.C
【详解】根据材料“1896年春、四万万人齐下泪”并结合材料可知,最可能引发谭嗣同发出这一感慨的是1894-1895年的甲午中日战争,C项正确;鸦片战争是1840-1842年,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第二次鸦片战争是1856-1860年,排除B项;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是1900-1901年,排除D项。故选C项。
8.C
【详解】根据“(甲午中日战争)以清政府惨败而宣告结束,于是,近代化的新陈代谢过程骤然加快。”和所学可知,甲午战败标志着学西方器物的洋务运动破产,之后维新派转向了学习西方的制度,谋求制度变革,发动了戊戌变法,C项正确;太平天国运动在甲午战争之前,排除A项;引进西方技术属于洋务派的内容,此时洋务运动已经失败,排除B项;宣扬民主与科学是新文化运动时期的内容,与甲午中日战争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
9.C
【详解】依据材料“维新是要从顶端而不是从基础上开始的话”“是一个倒置的金字塔”可知材料评价的是戊戌变法,戊戌变法只是局限于社会上层精英分子的活动,没有广泛的社会基础,C项正确;材料不是评价戊戌变法方式,排除A项;材料评价的是戊戌变法,不是洋务运动和辛亥革命,排除B和D项。故选C项。
10.D
【详解】根据材料关键信息“1887 年”“15 年之后”“银钱的贬值……更加严重”可知,1887年的15 年之后是1902 年。1901 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清政府战败后,被迫签订《辛丑条约》,通过《辛丑条约》,战争赔款剧增,大量白银外流,导致银钱贬值变得更加严重,D项正确;鸦片走私是在两次鸦片战争时期,排除A项;英法联军劫掠圆明园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并不是19世纪末,排除B项;联军攻占北京并不会直接导致银钱贬值,排除C项。故选D项。
11.C
【详解】我们通过学过的知识知道: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三民主义,故答案选C.
12.A
【详解】本题是逆向选择题。根据所学可知,《知新报》 1897年2月22日在澳门创刊。是戊戌政变后唯一幸存的维新派报刊,而孙中山是革命派,并没有创办《知新报》,A项符合题意,选择A项;根据所学,1894年11月,孙中山在檀香山成立兴中会,提出“振兴中华”的宗旨,号召“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B项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孙中山筹划了广州起义,C项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1905年8月,孙中山等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A项。
13.C
【详解】“打破了历代王朝的更迭机制,否定了整个皇权体制”指的是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终结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是政治制度和社会思想的一大跃进”指的是辛亥革命后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所以,陈旭麓评述的历史事件是辛亥革命,C项正确;洋务运动学习的是西方的先进技术,目的是维护清朝统治,而不是推翻清朝统治,排除A项;戊戌变法是资产阶级改良运动,目的也不是为了推翻清政府统治,排除B项;广州起义的结果是失败的,与题干事件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
14.A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此则为民国万难照办者,盖民国之愿让步,为共和,不为袁氏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电文体现了孙中山捍卫共和的决心。A项正确;列强武力干涉中国革命,题干内容没有体现,排除B项;袁世凯接受临时政府的主张、革命派的软弱性和妥协性,与题干内容不符,排除CD项。故选A项。
15.A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孙中山去世时,中国还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民主革命的任务即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并没有完成,A项正确;辛亥革命已经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封建专制制度,也建立了中华民国,排除BCD项。故选A项。
16.C
【详解】依据题干“爆发了一场崇尚科学、反对迷信、猛烈抨击封建礼教的文化启蒙运动”可知反映的是新文化运动。结合课本所学可知,1915年进步知识分子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高举“民主”“科学”两面大旗,掀起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等,向尊孔复古的封建礼教进攻,在社会上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潮流。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C正确;五四运动揭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A排除;北伐战争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B排除;三民主义奠定了辛亥革命的思想基础,D排除;故选C。
17.C
【详解】根据“一人冠冕”可知袁世凯想要复辟帝制,C项正确;就任民国总统无法成为民贼的原因,排除A项;镇压二次革命在称帝之前,国家体制依然是共和国,排除B项;材料未提及战争行动,排除D项。故选C项。
18.B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在《新青年》的影响下,各地刊物纷纷提出妇女解放、婚姻自由、家庭革命等口号,使这场运动触及的社会面极为广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文化运动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为五四运动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因此材料反映了新文化运动掀起了思想解放的潮流。B项正确;洋务运动,迈出中国近代化第一步,排除A项;中共二大上确定了最高革命纲领和最低革命纲领,分别是实现共产主义和是实现反帝反封建革命任务的胜利,即民主革命纲领,从而为当时的中国革命指明了明确的方向,排除C项;“九一八”事变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抗日怒潮,排除D项。故选B项。
19.D
【详解】根据“北京高师被捕学生回校”、“曹汝霖等免职令”、“拒签合约”等信息判断,图片内容反映的是五四运动,这说明五四运动取得了初步胜利,D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五四运动的初步胜利,不是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没有说明五四运动的主力是谁,更没有体现五四运动中心的转移,排除ABC项。故选D项。
20.D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五四运动的勃兴使各种群众团体如雨后春笋般到处涌现,他们做社会调查、讨论国家大事、办平民教育、办宣讲团等”可知,材料说明五四运动激发了民众的社会责任感,促进了民族意识的不断觉醒,D项正确;五四运动没有改变中国社会性质,因为五四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但依然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排除A项;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召开,标志国共第一次合作形成,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排除B项;鸦片战争之后,中国人民逐渐觉醒,我国进入到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排除C项。故选D。
21.(1)原因: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影响:第二次鸦片战争使西方侵略势力深入到中国内地;清朝统治阶级遭受巨大心理打击;清朝社会观念发生转变;等等。
(3)原因:清朝专制制度腐败;统治者昏庸愚昧;经济落后;军队武器装备落后;等等
【详解】(1)原因:根据所学,主要从鸦片战争对中国的性质与历史发展进程的影响角度概括,可得出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影响:根据“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增开了通商口岸,西方资本主义势力因此而进入长江流域和华北”得出第二次鸦片战争使西方侵略势力深入到中国内地;根据“第二次鸦片战争对清朝统治阶级的心理打击是巨大的”得出清朝统治阶级遭受巨大心理打击;根据“与此同时那些腐旧而且僵固的封建传统观念被迫发生变化”得出清朝社会观念发生转变;等等。
(3)原因:根据所学,可从制度、统治者、经济、军事等角度概括,可得出清朝专制制度腐败;统治者昏庸愚昧;经济落后;军队武器装备落后;等等
22.如洋务运动。洋务运动是封建统治集团自强求富的自救运动,没有使中国走向富强的道路。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中国近代化的军事工业、民用工业、交通运输业等逐渐发展起来;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洋务运动学习西方仅限于科学技术而不触及腐朽的封建制度,根本目的是维护和巩固清政府的统治,未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
【详解】论述:开放性回答,言之有理即可,可以洋务运动为例。论证,分别从性质、结果、积极影响、局限性等方面进行总结。结合所学可得出,性质是清朝封建统治集团洋务派兴起的自强求富的自救运动,洋务运动的目的是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强兵富国,维护清王朝的统治,是封建统治集团求强求富的自救运动。结合所学可得出结果:没有使中国走向富强的道路。根据所学分析其积极影响,可从促进民族工业诞生、抵制外来经济侵略、推动近代化等角度概括;局限性则可从其没有触动封建体制、根本目的的角度概括。如:如洋务运动。洋务运动是封建统治集团自强求富的自救运动,没有使中国走向富强的道路。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中国近代化的军事工业、民用工业、交通运输业等逐渐发展起来;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洋务运动学习西方仅限于科学技术而不触及腐朽的封建制度,根本目的是维护和巩固清政府的统治,未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
23.(1)阶级:资产阶级;变革:戊戌变法。
(2)成果: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封建专制制度;成立了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等。
(3)政治制度: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原则:民主自由(或主权在民;三权分立)原则。
【详解】(1)阶级:依据材料一“国会者,君与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宇国民共之,则中国之治强计日可待也”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可知,材料反映了康有为等君主立宪的政治主张,这代表了资产阶级的要求。康有为是资产阶级维新派,所以代表了资产阶级的利益;
变革:结合所学可知,以康有为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学习西方国家先进的政治制度,在中国建立君主立宪制国家。为此,维新派掀起了戊戌变法运动。
(2)成果:结合所学可知,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取得了重要的成果有: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封建专制制度;成立了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等。
(3)政治制度和原则:依据材料三“①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②国民不分种族、阶级、宗教信仰,一律平等;国民有人身、居住、议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及请愿、考试、选举、参政等自由和权利。③参议院行使立法权,国务委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行使政权并负其责任,司法独立等”并结合所学可知,该文献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2年3月11日,孙中山以临时大总统的名义颁布了由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和民主自由原则,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
24.(1)思想:博爱、平等、自由、人权。
影响:传播了近代西方的民主思想观念;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或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其他言之有理,答出1个方面对应的影响即可)
(2)事件:新文化运动
影响: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为随后爆发的五四运动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打开了遏制新思想涌流的闸门,掀起了~股思想解放的潮流。(答出2点即可)
(3)目的:促使中华民族觉醒,挽救民族危机,实现中国的近现代化。(其他言之有理亦可)
【详解】(1)根据材料一“戊戌变法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由传统走向现代的系统方案,倡导博爱、平等、自由、人权”可知,戊戌变法宣传的思想观念是博爱、平等、自由、人权;根据材料一“这些思想观念并没有因戊戌变法的失败而消失其影响,相反,更加深入人心,其构成了中国现代化的逻辑起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戊戌变法传播了近代西方的民主思想观念;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或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其他言之有理,答出1个方面对应的影响即可)
(2)根据材料二“民国早期的特征是道德沦落、君主复辟运动、军阀割据。明显地,采取共和体制而带来的政治面貌,并不足以革新国家,还需要有一些更基本的东西来唤醒国家及人民。于是受过西方教育或影响的新知识分子,掀起了一场激烈的社会变革”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激烈的社会变革”是指新文化运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场“社会变革”带来的影响是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为随后爆发的五四运动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打开了遏制新思想涌流的闸门,掀起了~股思想解放的潮流。(答出2点即可)
(3)综合上述材料,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进行思想变革的的共同目的是促使中华民族觉醒,挽救民族危机,实现中国的近现代化。
25.(1)决定: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一切特权转让给日本。
(2)口号:“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3)变化:五四运动在6月5日以后,运动的中心由北京转移到上海,工人阶级成为运动的主力。
(4)分析:北洋政府被迫释放被捕的学生;罢免了曹汝霖等卖国贼的职务;中国代表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
(5)我们应该树立远大理想,将个人理想与中国梦的实现结合起来;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担当新时代赋予当代青年的历史责任,立志成为祖国所需要的人才等。
【详解】(1)决定:根据所学可知,不可接受的决定是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一切特权转让给日本,因为这严重损害了中国的国家主权
(2)口号:根据所学可知,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所以“外争主权,内除国贼”,最能体现反帝反封建的性质。
(3)变化:根据“上海日商纱厂的中国工人首先罢工……接着,机器、纺纱、印刷、公共交通、码头、船坞等行业相继罢工。”得出,五四运动在6月5日以后,运动的中心由北京转移到上海,工人阶级成为运动的主力。
(4)分析:根据“ 学生罢课半月,政府不惟不理,且对待日益严厉。及商界罢市不及一日,而北京被速之学生释;工界罢工不及五日,而曹、章、陆去。”并结合所学可得出,胜利主要包括北洋政府被迫释放被捕的学生;罢免了曹汝霖等卖国贼的职务;中国代表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
(5)如何:结合所学,五四精神的内涵主要有忧国忧民、不屈不挠、乐于奉献和敢于斗争的爱国主义精神,爱国、民主、进步、科学是其精神真。基于精神的内涵,我们应该树立远大理想,将个人理想与中国梦的实现结合起来;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担当新时代赋予当代青年的历史责任,立志成为祖国所需要的人才等。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区羲城中学2023-2024八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核心素养检测历史试题(含解析)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