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第三章《声的世界》自我评估(答案)

第三章《声的世界》自我评估
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为鼓励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信心,由六位央视主持人共同表演的情景报告朗诵《爱是桥梁》引起人们的强烈关注和高度好评,观众能分辨出是哪位主持人在朗诵是根据声音的( )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速度
2.古诗《小儿垂钓》中有“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小儿面对路人询问,只是招招手不作声,从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角度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声波从空气传入水中后,传播速度不变
B.声音只能在空气中传播,不能在水中传播
C.声音能在水中传播,会惊跑鱼儿
D.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
3.如图1所示,一个同学轻敲桌子(不要使附近的同学听到敲击声),另一个同学把耳朵贴在桌面上。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
A.探究声音能否在固体在传播
B.探究发声体是否在振动
C.估测声音传播的速度
D.探究桌面发出声音音调的高低
4.如图2所示的情景中,不能产生声音的是( )
A.被敲击的水瓶
B.真空罩中响铃的闹钟
C.振翅飞行的蝴蝶
D.关闭的收音机
5.超声导盲手杖可以它通过发射超声并接收反射波,探测周围5 m内障碍物的情况,将其处理成语言信号及时播放出来。它能帮助盲人辨别障碍物的方位、距离、大小甚至形状等信息,方便出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超声的频率低于20 Hz
B.该超声导盲手杖的定位原理与声呐测距的原理相同
C.该导盲手杖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D.在地震、海啸等自然灾害来临之前会产生超声
6.如图3所示,工人正在为紧挨居民区的轻轨列车轨道安装全封闭的隔音屏,尽量将列车产生的噪声降低到最低限度。下列控制噪声的措施与上述方法属于同类的是( )
A.街上安装监测仪
B.摩托上安装消声器
C.公路边建绿化带
D.塞住耳朵
7.在筷子上捆一些棉花,做一个“活塞”,用水沾湿棉花后插入两端开口的塑料管中,用嘴吹管的上端,可以发出悦耳的哨音(图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哨音是由塑料管振动产生的
B.上下推拉“活塞”,音调发生改变
C.改变吹奏的力度,音调发生改变
D.改变吹奏的力度,音色发生改变
8.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在各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均是340 m/s
B.倒车雷达是利用次声来工作的
C.悦耳动听的音乐不可能是噪声
D.“引吭高歌”和“低声细语”,这里的高与低指的是响度
9.某中学生用复读机播放英语磁带学习英语,他想让播放的速度慢一点,便按下慢速的按键,于是播放英语的速度慢了,但他却听到复读机传出老师朗读的声音由“女声”变成了“男声”,导致声音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
A.振幅不同
B.响度不同
C.音色不同
D.频率不同
10.我国的古诗词和民间俗语中往往包含着物理知识的运用。从物理知识运用的角度看,下列对于诗句或俗语的理解、解释正确的是(  )
A.“响鼓也要重锤敲”——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且振幅越大音调越大
B.“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声音的响度越高,传播得越远
C.“闻其声知其人”——可以根据音调来判断说话者是谁
D.“长啸一声,山鸣谷应”——声音通过多次折射,可以形成回声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2分)
11.将正在发声的音叉放入水中,能看到如图5甲所示的画面,这说明声音是由物体    产生的;如图5乙所示,小明将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入真空罩内,慢慢抽出其中的空气,发现闹铃声越来越小,这说明真空    (选填“能”或“不能”)传声。
12.当你面对远处一座峭壁高喊一声,过了5 s听到自己的回声,则你到峭壁的距离是   m;同时你会发现回声相比喊出的声音    (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有了明显改变。(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 m/s)
13.如图6所示,“入班即静”要求同学们在教室养成轻声说话的习惯。“轻声”是指声音的    小;能区分开每位同学的声音,主要是因为他们声音的    不同。
14.小华同学和家人到一个很有名的历史铁路博物馆游玩。当他站在火车轨道上时,突然听到了两次敲击铁轨的声音,抬头看,原来是远处的弟弟敲击铁轨,第一声是通过    (选填“铁轨”或“空气”)传来的。他及时制止了弟弟的这种行为,告诉他要文明出行,这是从噪声的    环节防治噪声。
15.如图7所示为超声驱狗器,对着狗按开关,狗好像听到了巨大的噪声躲开,而旁边的人什么也没听见,从而避免了遛狗伤人事故。如果要使人也听到此声音,可以将      (选填“音量调大”“音调调低”或“音调调高”)。
16.如图8所示,三支相同的试管内装有不同深度的水,用嘴贴着管口吹气,能听到试管发出的声音。该过程中的发声物体是      (选填“试管”“水”或“空气柱”);发出声音的音调最高的是   (填写对应试管序号)。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38分)
17.小明在探究声音传播条件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手机悬挂在密封的广口瓶中的空气抽出,如图9所示。
(1)抽气一段时间后,小明发现听到的手机声音没有明显变化,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
A.手机声音的响度太大 B.手机声音的频率太高
C.未塞紧瓶塞存在漏气 D.插入广口瓶中导管不够长
(2)经调整使器材完好后,再次用抽气筒有效地向外抽气,随着瓶内空气逐渐减少,小明发现听到的手机声音的音调    ,响度    。(均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3)如果把广口瓶内空气完全抽出,我们将    听到声音。(选填“能”或“不能”)
(4)小明推测,假如把如图b所示的装置放在月球上,敲击右边音叉时,与左边音叉接触的乒乓球     (选填“会”“不会”或“有可能”)弹起。
18.在学习吉他演奏的过程中,小芳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是受各种因素影响的,她对此进行了研究。经过和同学们讨论,她提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
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
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她找到了下表所列8种规格的琴弦,因为音调高低取决于声源振动的频率,于是借来一个能够测量振动频率的仪器进行实验。
编号 材料 长度/cm 横截面积/mm2
A 铜 60 0.76
B 铜 60 0.89
C 铜 60 1.02
D 铜 80 0.76
E 铜 100 0.76
F 钢 80 1.02
G 尼龙 80 1.02
H 铜 ① ②
(1)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用编号为   的琴弦进行实验。
(2)为了验证猜想三,表中应填上的数据分别是   和   。
(3)随着实验的进行,小芳又觉得琴弦的高低,可能还与琴弦的松紧程度有关,为了验证这一猜想,必须进行的操作是                    。
(4)如图10所示,小丽和小刚选用以上琴弦和两个纸杯,制成了一个“土电话”。
①他们用“土电话”能实现10 m间的轻声通话,这表明           。
②相距同样远,讲话者以同样的响度说话,如果用细铜金属丝连接,则比尼龙琴弦连接时听到的声音要大些,根据这一实验现象,请你可以提出一个探究物理问题:                   。
③如果使用“土电话”时,另一位同学用手紧紧捏住琴弦的某一部分,则听的那一位同学    (选填“能”或“不能”)听到对方的说话声。
19.小华学了有关声音的知识后,对材料的隔音性能很感兴趣,于是他设计了实验进行探究。实验步骤如下:
①先搜集各种材料,如衣服、报纸、平装书、塑料袋、袜子。
②把放到一个盒子里,将衣服盖在钟上方,然后逐渐远离盒子直到听不到滴答声,记下此时人离盒子的距离。
③依次分别将各种材料盖在钟上方重复以上实验,得到如下表所示的数据。
材料 衣服 报纸 平装书 塑料袋 袜子
听不见钟声的实际距离/m 2.1 2.8 3.7 5.2 1.2
(1)小华设计的实验利用了离声源越远,听到的声音响度越  (选填“大”或“小”)的原理。小华从听不见钟声的实际距离来分析物体的隔音性能,这里采用的实验方法是      。
(2)根据小华所得数据可知,粗糙的材料比平滑材料隔音性能  (选填“好”或“差”),原因是粗糙材料吸收声音的性能要比平滑材料  (选填“强”或“弱”)。如果再给你一块海绵材料,你认为其隔音性能与报纸相比,    (选填“报纸”或“海绵”)隔音性能好一点。
(3)在噪声污染严重的环境里,“隔音”就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在控制噪声的方法中,“隔音”是在噪声的    环节防治噪声。
四、综合应用题(共10分)
20.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潜艇的耳目——声呐
潜艇(图11)最大的特点是它的隐蔽性,作战时需要长时间在水下潜航,这就决定它不能浮出水面使用雷达观察,而只能依靠声呐进行探测,所以声呐在潜艇上的重要性能更为突出,被称为潜艇的“耳目”。
声呐能够向水中发生声波,声波的频率大多在10~30 kHz之间,由于这种声波的频率较高,可以形成较强的指向性。声在水中传播时,如果遇到潜艇、水雷、鱼群等目标,就会被反射回来。反射回来的声波被声呐接收,根据声信号往返时间可以确定目标的距离。
声呐发出声波碰到的目标如果是运动的,反射回来的声波(下称“回声”)的音调就会有变化,它的变化规律是:如果回声的音调变高,说明目标正向声呐靠拢;如果音调变低,说明目标原理声呐。
(1)(3分)对于这种声呐发出的声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定向性好
B.已获得较集中的声能
C.属于次声
D.在海水中的速度比空气中的快得多
(2)(3分)如果停在海水中的潜艇A发出的声波信号在10 s内接收到经潜艇B反射回来的信号,且信号频率不变,潜艇B与潜艇A的距离s1是   m(声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 500 m/s)
(3)(4分)在月球上    (选填“能”或“不能”)用声呐技术来测量物体间的距离,你的判定依据是               。
第三章《声的世界》自我评估
评分标准简要答案(阅卷用)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C 2.C 3.A 4.D 5.B
6.C 7.B 8.D 9.D 10.B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2分)
11.振动;不能 12.850;响度
13.响度;音色 14.铁轨;产生
15.音调调低 16.空气柱;C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38分)
17.(1)C;(2)不变;变小;(3)不能;(4)不会
18.(1)A、B、C;(2)80;1.02;(3)改变弦的松紧程度,拨动同一根琴弦并测出此时的频率;(4)①固体能够传声;②固体传声的效果与物体的材料是否有关;③不能
19.(1)小;转换法;(2)好;强;海绵;(3)响度;传播
四、综合应用题(10分)
20.(1)(3分)C;(2)(3分)7 500;(3)(4分)不能;月球上是真空,真空不能传声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第三章《声的世界》自我评估(答案)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