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快攻练11 评析、评述型选择题
1.它在君主多妻制的情况下,根据母亲身份的贵贱尊卑把王位继承人的资格限制、压缩在一个人的范围之内,来保证国家最高权力在一家一姓内部和平过渡。其评述的是( )
A.君主专制制度的家族性B.嫡长子继承制的进步性
C.王位世袭制的必要性D.封建君主制的可行性
2.下表所示为《史记》和《汉书》部分篇目的内容摘选。据此可知( )
篇目 《史记》(西汉·司马迁) 《汉书》(东汉·班固)
货殖 “人富而仁义附焉” “贵谊而贱利”
游侠 “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己诺必诚, 不爱其躯,赴士之厄困” “不入于道德,苟放纵于末流”
汉武帝 “尤敬鬼神之祀” “雄才大略”
A.价值判断影响史家的历史评述B.时代变迁决定历史评述
C.历史评述受到阶级立场的影响D.历史评述缺乏客观标准
3.有学者评述汉武帝,在思想层面尊崇儒家,在管理国家的操作层面上仍执行法家的势、术、法那一套。据此,该学者意在强调当时( )
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贯彻不力B.迎合大一统需要的思想得以重用
C.汉武帝倡导的“有为”政策已实施D.董仲舒的新儒学体系存在着弊端
4.西晋十六国时期内迁的各民族中,匈奴族和羯族自认为是夏朝的后裔,鲜卑族自认为是黄帝的后裔,羌族自认为是虞舜的后裔。对此评析正确的是( )
①北方地区民族交融进程的完成 ②少数民族对于中原文化的认同 ③各族政权力图确立其正统地位
④丝路贸易加强了边境商贸往来
A.①③B.②④
C.①④D.②③
5.顾炎武称:“唐制,凡诏敕皆经门下省,事有不便,得以封还。而给事中有驳正违失之掌,著于《六典》……人臣执法之正,人主听言之明,可以并见”。顾炎武所评述的制度( )
A.体现了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B.有利于提高决策效率
C.反映了君臣关系趋于平等D.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6.“湖湘学派”创始人胡安国(1074~1138年),评述秦灭梁之事曰:“按《春秋》灭梁者,秦也。圣人不书‘秦灭’,而书‘梁亡’者,不能守在四邻而溝公宫,亡其自致也。今勤王大众不以击敌,而以治城池。金帛用物不以募战士,而以赂敌国。堂堂大宋,万里幅员,奚至陵藉如此其甚哉!”胡安国意在( )
A.痛斥秦灭梁的行径B.纠正历史记载错误
C.唤起强国御敌意识D.巩固理学主导地位
7.在近代中国,林则徐提出“悉夷”就承受了巨大压力,及至魏源提出“师夷长技”,受到的抨击更为猛烈,“以夷变夏”“溃夷夏之防”“为倡乱之阶”。梁廷枏在评述鸦片战争的《夷氛闻记》中对林则徐抗英称赞有加,却对“师夷长技以制夷”不表认可,甚至激烈批评。这些从整体上说明( )
A.顽固派势力阻碍近代社会的转型B.政治变革提上重要议程
C.晚清国内士人对西学态度的差异D.“天朝上国”迷梦被打破
8.陈寅恪先生提出的“历史理解之同情”(即强调要站在当事人所处的时代思考和评价历史事件)是史学界研究历史事物的基本原则之一。下列评述符合这一基本原则的是( )
A.武昌起义的爆发阻碍了中国成为君主立宪制国家
B.康有为的托古改制思想反映了资产阶级的软弱性
C.洋务运动强调“中学为体”有利于减少改革阻力
D.新文化运动全盘否定传统文化有失认知的客观性
9.不同著作对辛亥革命的评述不一,下表相关评述表明( )
袁世凯身边的唐在礼说:“我们同僚中很多人知‘共和’,但是这个共和怎样共法,怎样建立新局面,新局面究竟如何,谁也不知道。” 吴长翼编《八十三天皇帝梦》
(南京的下层人士)“通常谈到孙文博士是新皇帝,他们不了解总统这个专门名词,认为它不过是更高头衔的一个委婉的说法。” 胡滨译《英国蓝皮书有关辛亥革命资料选译》
“在这样的国家里,是否能够突然用一个同东方概念和传统格格不入的共和国政府形式,来代替君主政体?” 1912年2月16日英国《泰晤士报》社论
A.制度构想与实践存在偏差B.民族资产阶级具有两面性
C.英国的评述相对客观独立D.民主共和观念已深入人心
10.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指出:“无论何种学派,苟其言成理,持之有故,尚不达自然淘汰之命运,即使彼此相反,也听他们自由发展。”下列对这一主张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
A.体现了“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B.体现了符合时代潮流的改革精神
C.试图缓和新旧文化之间的矛盾D.实质是鼓励资产阶级文化的发展
11.“这次会议对新中国来说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通过这次会议,再一次打乱了美国从朝鲜、台湾、印度支那三条战线威胁新中国的战略部署,巩固了中国南方边陲的安全。它还让世界看到了令人耳目一新的新中国外交风格,看到了在处理国际问题中新中国的分量。”此评述所涉的会议( )
A.达成《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协议》B.一致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指导国家关系
C.最终通过了《关于促进世界和平和合作宣言》D.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2.1964年4月,军委总参谋部提交给党中央一份重要报告,其中列举出了当时我国在应对战争威胁方面存在的诸多隐患(如下所示)。党和政府对此采取了重大举措,有关这一举措,评述正确的是( )
工业过于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
大城市人口多,防空问题尚无有效措施。
主要铁路枢纽、桥梁和港口码头多在大城市附近,缺乏应付敌人突然袭击的措施。
所有水库的紧急泄水能力都很小,一旦遭到破坏,将酿成巨大灾害。
A.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B.开始改变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
C.提高国防能力,改善工业布局D.为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奠定基础
13.1990年7月15日,美国记者纪思在《纽约时报》上发文写道:“中国正在建立亚洲的金融中心,同时向世界证明,它仍然未关闭对世界的大门。”该记者评述的历史事件中( )
A.设立深圳经济特区B.设立海南经济特区
C.开发开放上海浦东D.成立上海合作组织
14.公元前6世纪,古代希腊出现了第一批史学家(史学家又称纪事家)与史学著作。人在纪事体的史学叙述里面……上升为历史的主体和历史的创造者。下列对这一时期古希腊史学的评析正确的是( )
①民主政治兴起影响了历史编纂 ②史学的发展与人文思潮相一致 ③史书的撰写是以叙事为基础的 ④反对宗教迷信,弘扬理性主义
A.①②③B.①③④
C.②③④D.①②④
15.有中国学者评述说:“日本模仿盛唐制度,而不取道教;抄袭我国典章,而不用宦官;效法宋明社会礼俗,而不学缠足。殊不失为明智。”该学者旨在说明日本在学习外来文化时( )
A.接受中华文明的影响,但并没有全盘接受
B.广泛地传播了中国的儒家经典以及辞章之学
C.建立起了一整套独特的幕府政治统治机制
D.以锁国加强统治,抵御中国之外国家的影响
16.某宪法“确定议会为共和国的立法机关,有对政府的监督权,内阁应取得议会的‘信任’,如果议会对政府投不信任票,则将引起内阁辞职。议会的职权还包括通过法律、选举总统、监督政府的活动。”下列对这部“宪法”的评述,正确的是( )
A.首创了内阁对议会负责的运行机制B.在法律上阻断了保皇派复辟的道路
C.体现了人民主权和中央集权的原则D.保留了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的传统
17.有西方学者认为,上海合作组织是前苏联国家和中国对抗美国与西方的一个形式。而俄罗斯有学者则呼吁建立一个以上海合作组织为代表的“新华约”之类的某种“反北约”的组织。下列对这两种观点的评述最准确的是( )
A.对当前世界政治格局有着较清醒的认识B.当前国际关系中依然存在“冷战”行为
C.国际局势既趋向缓和又表现出紧张对抗D.没有厘清上合组织“结伴而不结盟”特点
18.1945年,成立了一个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银行”,它拥有184个成员国。这些国家对其资金的筹措和使用共同负责。它正在与整个发展社会一道,将其工作的重点放在实现联合国成员国于2000年达成的新千年发展目标上。此处评述的“银行”( )
①成立初期贷款的对象集中于西欧国家 ②后来贷款的对象重点转向发展中国家 ③宗旨是维持汇率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 ④主要业务是向会员国发放中长期贷款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19.《剑桥艺术史》评述说:“他(德拉克洛瓦)也突破了传统,因为过去总是从古代文学作品中吸取素材,他却既以历史也以当代事件作为绘画来源。他和拜伦一样也关心当代事件,这些事件中包含了人类的痛苦,既有生理的,也有心理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他也突破了传统”表明德拉克洛瓦开创了浪漫主义绘画的先河
B.二人都“关心当代事件”,在文艺创作中真实再现了当时的社会
C.拜伦所塑造的“拜伦式英雄”内心充满孤独与苦闷,并讴歌群小
D.德拉克洛瓦所塑造的“自由女神形象”突出体现了浪漫主义特征
20.在2006年的威尼斯电影节上,几位意大利影评专家这样评述冯小刚的《夜宴》:“无论从情节还是从结构而言,《夜宴》都过于西方化……如果抽掉背景的时代设置,根本就看不出这是一部中国电影。”由此推断,这些影评专家认为( )
A.艺术应该做到内涵与形式统一B.世界文化出现多元化的发展
C.中国影视情节符合西方人口味D.艺术价值源于对现实的演绎
[答题区]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题型快攻练11 评析、评述型选择题
1.答案:B
解析:根据“母亲身份的贵贱……来保证国家最高权力在一家一姓内部和平过渡”可知,材料说的是宗法制,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嫡长子继承制的实行,有利于维护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避免纷争,是一种进步,B项正确;A、C、D项都不是材料评述的主要内容,排除。
2.答案:A
解析:依据表格信息可知,《史记》和《汉书》在货殖、游侠、汉武帝等方面的评价不同,结合所学可知,这主要是受两位史学家价值判断的影响,A项正确;材料中评价的不同主要与两位史学家价值判断有关,与时代变迁关系不大,而且“决定”说法绝对化,排除B项;材料中评价的不同主要与两位史学家价值判断有关,与阶级立场关系不大,排除C项;历史评述具有一定客观标准,而非缺乏,排除D项。故选A项。
3.答案:B
解析:据材料“在思想层面尊崇儒家,在管理国家的操作层面上仍执行法家的势、术、法那一套”可知,汉武帝时期为加强君主专制,巩固大一统局势,凡是“迎合大一统需要的思想得以重用”,B项正确;材料反映了“汉武帝,在思想层面尊崇儒家,在管理国家的操作层面上仍执行法家的势、术、法那一套”,故A说法不符题意,排除A项;C项与题意无关,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董仲舒的新儒学体系存在着弊端”,排除D项。故选B项。
4.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内迁的少数民族主动认同中原地区的历史和文化,力图确立其正统地位,维护其自身统治,故②③正确,D项正确;材料无法看出北方民族交融进程的完成,①错误;材料没有涉及丝路贸易,推断不出丝路贸易的影响,④错误,排除A、B、C项。故选D项。
5.答案:A
解析:据材料“唐制”“门下省”“给事中”等信息可知,顾炎武所评述的制度为三省六部制,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有利于减少决策失误,为后世所沿用,体现了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故选A项;三省体制下一道指令的下发需要经过多道程序,并不利于决策效率的提高,排除B项;君主专制政体下,君臣关系不可能趋于平等,C项表述错误,排除C项;三省六部制本身就是中央体制,有利于加强君权而非中央集权,排除D项。
6.答案:C
解析:胡安国以梁灭亡的史实为教训,针砭时弊的提出当世统治者的问题,意在唤起强国御敌意识,C项正确;胡安国并未贬斥秦国,只是客观陈述,主要目的是警示宋代,排除A项;胡安国并不认为历史记载错误,只是想以史为鉴,排除B项;北宋时期的理学刚刚兴起,不是主导地位,排除D项。故选C项。
7.答案:C
解析:结合材料中“悉夷”“溃夷夏之防”“对林则徐抗英称赞有加”“甚至激烈批评”等信息可知,随着鸦片战争中国国门的打开,中国封建知识分子内部对怎样看世界有不同的态度,C项正确;顽固派出现在洋务运动时期,排除A项;B项发生在戊戌变法时期,排除;“天朝上国”迷梦打破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排除D项。故选C项。
8.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洋务运动强调“中学为体”,有利于减少改革阻力,这符合当时洋务运动的主张,符合“历史理解之同情”,C项正确;武昌起义的爆发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君主立宪在戊戌变法失败后已经证明行不通,排除A项;康有为的托古改制思想是其变法的策略,有利于减少阻力,排除B项;在当时的情况之下,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全盘否定传统文化来反封建,是有其原因的,D项不符合主旨,排除D项。故选C项。
9.答案:A
解析:材料体现的是不同著作对辛亥革命的评述不同,虽然大家知道“共和”这一新词,但是怎么去实现共和,创建新局面却茫然不知,而西方报刊更是对共和能否在中国推行提出质疑,说明的是制度构想与实践存在偏差,A项正确;材料未涉及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即反抗性和妥协性,排除B项;英国的评述也并不客观,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的说法,排除D项。故选A项。
10.答案:C
解析:蔡元培认为,只要不同学术流派能够言之成理,即使观点相反,也要允许其自由发展,这是其兼容并包的办学思想,符合当时时代发展潮流,从本质上说,是为了鼓励资产阶级文化的发展,但是其目的中并没有调和新旧学之间矛盾。根据以上分析可知,C符合题意,A、B、D对于蔡元培这一主张的评述符合史实,不符合题意,排除。
11.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日内瓦会议是1954年4月26日至7月21日在日内瓦举行的讨论和平解决朝鲜问题和恢复印度支那和平问题的国际会议,它对新中国来说是有特殊的重要意义的,通过这次会议,再一次打乱了美国威胁新中国的战略部署,巩固了中国南方边陲的安全。它还让世界看到了令人耳目一新的新中国外交风格,看到了在处理国际问题中新中国的分量,A项正确;1954年中国、印度和缅甸三国总理发表声明,一致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指导国家关系,与材料内容不符,排除B项;1955年,万隆会议讨论各国共同关心的国际问题和亚非发展问题,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使会议取得圆满成功,最终通过了《关于促进世界和平合作的宣言》,与材料内容不符,排除C项;1971年10月25日,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这是中国外交工作的一次重大突破,是世界上一切爱好和平和主持正义的国家共同努力的结果,具有极为深远的意义。与材料内容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
12.答案:C
解析:根据“列举出了当时我国在应对战争威胁方面存在的诸多隐患”可知党和政府采取的这一举措是为了应对我国在战争威胁方面的隐患,因此有助于消除隐患,从而提高国防能力,改善工业布局,C项正确;这一举措是为了消除战争威胁方面的隐患,提高国防能力,和国民经济调整无关,排除A项;“一五”计划的实施开始改变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排除B项;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基础,排除D项。故选C项。
13.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时间并结合“中国正在建立亚洲的金融中心,同时向世界证明,它仍然未关闭对世界的大门”可知,这是20世纪90年代中国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报道,C项正确;1980年设立深圳经济特区,排除A项;1988年设立海南经济特区,排除B项;2001年上海合作组织成立,排除D项。故选C项。
14.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594年开始的梭伦改革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再结合“公元前6世纪,古代希腊出现了第一批史学家与史学著作”可知,民主政治的兴起影响了历史编纂,①正确;由“人在纪事体的史学叙述里面……上升为历史的主体和历史的创造者”可知,史学的发展与人文思潮相一致,②正确;由“史学家又称纪事家”可知,史书的撰写是以叙事为基础的,③正确。综上所述,①②③正确,A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反对宗教迷信、弘扬理性主义提出于启蒙运动时期,④错误,排除B、C、D项。故选A项。
15.答案:A
解析:材料中的“模仿盛唐制度”“抄袭我国典章”“效法宋明社会礼俗”,表明日本接受中华文明的影响,“不取道教”“不用宦官”“不学缠足”表明并没有全盘接受,而是有所取舍,故答案为A项;材料没有涉及儒家经典在日本的传播状况,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日本建立的幕府政治统治机制,排除C项;日本在“锁国”期间同中国、荷兰和朝鲜保持一定的贸易关系,排除D项。
16.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这部宪法是法国1875年宪法,确立民主共和制,后来通过宪法修正条文“凡曾经统治法国的家族不得当选为共和国总统”,在法律上阻断了保皇派复辟的道路,B项正确;A项是英国责任内阁制,排除A项;美国1787年宪法体现了人民主权和中央集权的原则,排除C项;德国1871年宪法保留了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的传统,排除D项。故选B项。
17.答案:D
解析:上海合作组织的宗旨主要是维护和加强地区和平、安全与稳定,共同打击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开展经贸、环保、文化、科技、教育、能源、交通、金融等领域的合作,促进地区经济、社会、文化的全面均衡发展;推动建立民主、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所以说上海合作组织不是军事结盟性质的组织,题干中的两种观点却没有认清这一点,故A项错误,D项正确;B项不符合当今世界的政治形势,排除;材料中“紧张对抗”不符合当今世界的政治形势,排除C项。
18.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评述的银行是世界银行,其成立之初贷款的对象主要是西欧国家,后来逐渐转向发展中国家,提供的是中长期贷款,①②④正确,B项正确;维持汇率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宗旨,与世界银行无关,③说法错误,排除A、C、D项。故选B项。
19.答案:D
解析:据所学知识,浪漫主义美术特别强调色彩的作用,画面丰富多彩,辉煌瑰丽。19世纪前期,德拉克洛瓦在《自由引导人民》这一作品中,通过热烈鲜明的色调、错杂炫目的光彩,塑造了具有极强的具有浪漫主义特征的“自由女神形象”,故D选项正确;开创了浪漫主义绘画先河的是法国画家籍里柯,A选项错误;浪漫主义美术注重表现人的情感,运用鲜明色彩和奔放笔法,强调画面整体的完整和统一,但不拘泥于局部和细节的过分描绘和刻画,因此不可能真实再现当时的社会,B选项错误;材料没有描述“拜伦式英雄”的具体特征,无法得出“拜伦式英雄”内心充满孤独与苦闷,讴歌群小的结论,C选项错误。
20.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电影等艺术形式的问题。通过读材料不难发现这些影评专家对于过于西化的冯小刚的电影《夜宴》是持否定态度的,是强调中国的艺术应该有中国的内涵和中国的形式,即强调艺术是应该做到内涵与形式统一的,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世界文化的确出现多元化的发展,但材料中无从体现,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艺术价值的确源于对现实的演绎,但材料中无从体现,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由于影视等艺术具有民族性,所以中国影视情节并不符合西方人口味,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A。题型快攻练12 史料价值型选择题
1.周代青铜器铭文对于前代圣王的记载以夏禹为最多,如“天命禹敷土,堕山浚川”。在周代或略晚的文献资料中,也有不少关于禹的记载,其中的内容与周代铜器铭文有相似之处,如“缵禹之绪”“陟禹之迹”。这些史料信息( )
A.折射出周人对周朝政治不满B.是研究石器时代的重要史料
C.反映周人对夏禹功绩的认可D.意在强调殷商灭亡的必然性
2.墨子既“贵义”又“尚利”,提倡“他人之利,天下之利”。他把利看作义的内容、目的和标准,把义看作是达到利的手段,提出以利作为行为的道德价值标准。这说明墨子的义利观( )
A.具有反传统的启蒙意义B.带有浓厚的民本主义色彩
C.体现出鲜明的政治立场D.否定了法家的重义轻利观
3.某学者在叙述秦始皇“焚书”事件时列举了下表史料。该学者列举史料旨在说明( )
史料 出处
“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 《史记·秦始皇本纪》
“始皇置酒咸阳宫,博士七十人前为寿。” 《史记·秦始皇本纪》
“居数日,项羽引兵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收其货宝妇女而东。” 《史记·项羽本纪》
A.焚书事件并未造成严重后果B.秦始皇并未下令焚烧书籍
C.秦末战争可能加剧文献损毁D.焚书事件造成了文化断层
4.下图所示为纵38厘米、横44厘米的凤阙画像砖(东汉)。成书于东汉的《白虎通义》认为:“阙者,所以释门,别尊卑也。”阙是宅院的脸面,彰显主人的社会地位和富有程度。此类画像砖的历史研究价值是( )
A.反映豪门贵族的生活B.考察坞堡的军事功能
C.证明礼乐制度的重建D.揭示农民的劳役负担
5.《晋书·武帝纪》记载,咸宁三年(277)至太熙元年(290),西北地区众多少数民族首领向晋归降、献贡,晋皆封官加爵。图1和图2为近代出土的“晋归义羌王”金印及其印文,该金印为晋代中央政府授予羌族首领的官印。这表明( )
A.考古发现拓宽人们认知视野B.魏晋时期民族关系较为融洽
C.出土文物和文字史料相印证D.华夏文明呈现多元一体特征
6.东晋葛洪《抱朴子·审举篇》是一篇探讨选官制度的颇有价值的文章,文中提及:“秀孝皆宜如旧试经答策”“今孝廉必试经无脱谬,而秀才必对策无失指,则亦不得暗蔽也……假令不能必尽得贤能,要必愈於了不试也。”这一见解( )
A.在一定程度上与唐代科举制体现的精神一致B.强调察举制有利于公平竞争
C.彰显了选官制度的革新有利于扩大统治基础D.肯定了确立察举制的合理性
7.宋朝时期皇帝经常性举办的曲宴是君臣同乐的重要场所,具有一定的“拔擢”“笼络”之功用。据史料记载,宋太祖年间:“宴宰臣……节度使、防御使、团练使、刺史、统军、侍卫诸军将校及外国使于广政殿”,到了真宗时期,宴请之臣多为宰执、宗亲等官员。这一转变反映出宋代( )
A.社会阶层结构的变动B.科举制度的逐渐完善
C.政治变革的基本方向D.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8.北宋时,范仲淹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南宋末年,文天祥云:“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1279年,崖山之战,大臣陆秀夫宁死不降蒙古铁骑,携小皇帝赵昺蹈海而逝。这些言行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宋代社会危机严重后果B.理学对士人品格的塑造
C.民本思想影响深远D.儒学积极入世的价值观
9.史料记载,明清时期,珠江三角洲地区“弃田筑塘,废稻种桑”“旧原有稻田,今皆变为基塘,民务农桑,养蚕为业。……女善缫丝”“凡矶围堤岸,皆种荔枝、龙眼,或有弃稻田以种者。”这表明该地区( )
A.传统农业生产结构开始解体B.农业商品化程度大大提高
C.农民经济负担得到有效缓解D.农业生产出现了衰退现象
10.如图是19世纪50~70年代清政府财政收入结构变化图,对此解读最准确的是( )
(厘金:为镇压太平天国,在国内设关卡,依商品数量或价值征约百分之一的税)
A.政府强化对关税控制B.百姓的赋税徭役负担逐步减轻
C.农耕经济的持续衰退D.商品经济发展和通商口岸增加
11.康熙帝将宋朝以来“敬天法祖、勤政爱民”的统治家法作为治国政纲,乾隆帝更是提出“中华统绪,绝不断线”的观点。甲午战争后,梁启超致力于开启、培养国民相应的国家意识。革命派提出,中国在“异种残之,外邦逼之”情况下,建立起一个现代民族国家“殆不可以须臾缓”。上述材料反映了( )
A.近代中国的民族国家意识逐渐形成B.国民教育与救亡图存紧密联系
C.反专制与求民主成为核心价值追求D.革命派致力于推翻清王朝统治
12.下图文字是摘自1937年12月侵华日军第十三师团一名士兵的战地记录。该史料( )
12月17日 晴
南京城外上午9时从宿营地出发,参加具有历史意义的盛大的司令官南京入城仪式。下午5时,前去执行枪杀一万三千名敌军俘虏的任务。两天时间,山田部队枪杀了近两万人。好像所有部队都把俘虏枪杀了。
A.可作为一手史料来研究南京大屠杀B.主观性较强,基本不可相信
C.体现了日记作者对日军暴行的不满D.全面还原了南京沦陷的真相
13.1954年5月24日,世界和平理事会柏林特别会议召开,中国在这次会议上的发言稿(部分)如下表。作为中国外交关系的史料,其价值在于( )
主要内容
第一条 着重指出日内瓦会议上两条道路的斗争,即我方的道路是和平的道路,而美方的道路是战争的道路
第二条 着重揭露美国在日内瓦会议中的两面派手法,即一面在会内进行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与和平解决朝鲜问题的谈判,另一面又在会外加紧进行法务读判和组织东南亚军事侵略集团
第三条 着重宣传我方真诚愿意和平协商解决亚洲问题,强调亚洲各国要在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及和平共处的原则上建立亚洲各国人民的集体安全
A.反映出中国外交始终以联合国为中心B.体现出中国致力于维护亚非国家的团结
C.用于印证中国奉行独立自主外交政策D.揭示出建国初期中国外交的革命性特征
14.新中国成立以来,劳动模范以不同的身影出现在大众视野。从建国初期的“老黄牛”形象、六七十年代的“铁人”形象到改革开放时期的“当代愚公”形象,衍生为新世纪的“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的复合型人才形象等。劳动模范形象的变迁,说明( )
A.党和政府始终重视价值引领B.评选的标准缺乏延续性
C.社会形态变化影响着价值观D.中国精神内涵不断更新
15.《查士丁尼民法大全》规定,宗教用品具有神圣性,“不受经济价值的限制”。但如果面临灾荒或战败等情况,可以将宗教用品出卖或质押,以救济民众或赎回己方被俘人员。这说明罗马法( )
A.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B.着重解决重大民生问题
C.突出了人人平等的原则D.体现了鲜明的人文精神
16.苏格拉底问普罗泰格拉,希波格拉底将从他那里学到什么?普罗泰格拉答道:“如果他跟我学习,他学到的不是别的,就是他来这里要学的东西。这主要是好的方法,即在个人事务上懂得如何尽可能好地料理家务,在公共事务上,懂得在城邦事务中如何最有成效地说和做。”这一对答反映出智者运动( )
A.维护了公民智力神圣性B.突出了人的个性自由
C.重塑了社会道德价值观D.顺应了政治发展需要
17.18世纪,西方思想家休谟是怀疑主义的代表,他质疑“因果关系”的真实性和必然性。休谟同时颂扬“现代商业社会模式”,认为商业的发展使人们的感官、情感和欲望获得了解放,并获得了正当的价值。休谟的这些认识( )
A.冲击了人们的思想B.推动了近代科学的兴起
C.彼此之间矛盾冲突D.助长了西方的腐朽堕落
18.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说:“正如我们在罗伯特·欧文那里可以详细看到的那样,从工厂制度中萌发出了未来教育的幼芽,未来教育对所有已满一定年龄的儿童来说,就是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马克思意在强调( )
A.近代教育制度的确立得益于工业革命B.普及义务教育有利于推动生产力发展
C.马克思主义继承发展了空想社会主义D.劳动教育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与价值
19.21世纪初,通过信息技术和知识来创造价值的“新经济”依然是一种“富国现象”。全球收入最高国家的1/5人口拥有全球国内生产总值的86%和因特网用户的93%,而收入最低国家的1/5人口只拥有全球国内生产总值的1%和因特网用户的0.2%。这从侧面反映出社会信息化是( )
A.新兴国家振兴的必由之路B.发展中国家的机遇和挑战
C.全球贫富差距扩大的根源D.发达国家掠夺世界的手段
20.爱尔兰作家詹姆斯·乔伊斯(1882~1941年)的《尤利西斯》是一部典型的意识流小说,它不仅采用大量内心独白和心理描写,而且书中没有标点符号,部分段落没有逻辑次序,人物全由混乱不清的意念、潜意识和性意识所支配。该小说( )
A.表达了对资本主义社会矛盾的不满B.以写实手法揭露工业文明道德沦丧
C.表达了鲜明的反传统价值观和意识D.控诉了世界大战给世界造成的创伤
[答题区]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题型快攻练12 史料价值型选择题
1.答案:C
解析:这些史料信息集中于周人对夏禹的称颂,其实质是周人对夏禹功绩的认可,C项正确;周人对周朝政治的态度,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A项;夏朝不属于石器时代,排除B项;殷商灭亡的问题从材料中无从得知,排除D项。故选C项。
2.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把利看作义的内容、目的和标准,把义看作是达到利的手段,提出以利作为行为的道德价值标准。”可知,墨子认为,做为统治者,既要“贵义”又要“尚利”,义是达到利的手段,以利作为行为的道德价值标准,这与儒家学说在道德价值观的范围内把义与利对立起来不同,体现了其鲜明的政治立场,C项正确;墨子表达了其对义利的观点,并非是反传统的启蒙思想,排除A项;墨子对义利的描述,体现的是其区别于其他学派的政治立场,而非带有浓厚的民本主义,排除B项;墨子认为既要“贵义”又要“尚利”,并非是对法家的重义轻利观的否定,排除D项。故选C项。
3.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始皇置酒咸阳宫,博士七十人前为寿”“居数日,项羽引兵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收其货宝妇女而东”及所学知识可得,材料中提及秦末战争也焚毁了大量的文献书籍,秦末战争可能加剧文献损毁,符合题意,C项正确;材料未强调焚书带来的具体消极影响,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有没有下令焚烧书籍,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焚书对文化的具体影响,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C项。
4.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阙者,所以释门,别尊卑也”“阙是宅院的脸面,彰显主人的社会地位和富有程度”可知阙是家族经济水平和社会地位的象征之一,这类画像砖对于研究豪门贵族生活具有重要价值,A项正确;题干呈现的是东汉凤阙画像砖,结合图片可知,一定程度上反映坞堡的军事功能,但根据材料“阙者,所以释门,别尊卑也”可知,凤阙画像砖的主要功能是反映豪门贵族的生活,排除B项;仅凭画像砖等实物史料不足以证明汉代礼乐制度的重建,排除C项;画像砖的制作属于豪强家族内部事务,无法用于说明农民的劳役负担状况,排除D项。故选A项。
5.答案:C
解析:题干所示为有关西北地区众多少数民族“向晋归降、献贡,晋皆封官加爵”的相关文献记载,而出土文物印证了这一史实,C项正确;题干所示为文字史料和实物史料相互印证,并没有拓宽人们认知的相关信息,排除A项;题干还不能说明整个魏晋时期民族关系融洽,排除B项;D项说法和题干主旨无关,题干并没有“多元一体”的信息,排除D项。故选C项。
6.答案:A
解析:材料引文大意是:假如现在孝廉必须测试经典,看有没有脱漏错误,而秀才必须回答策问,看有没有失掉主旨,那么他们也就不是愚昧无知了。即使不一定得到的都是贤能者,总要比完全不考试强多了。可见葛洪《抱朴子·审举篇》认为严格的考试势在必行,这虽未必尽得贤能,但不考试弊端更大。这与科举制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主张一致,A项正确;葛洪批评汉代后期察举制不能选拔真正的人才,并非肯定察举制的积极作用,排除B项、D项;葛洪主张采取考试方法选拔有真才实学的人才,与“扩大统治基础”关系不大,排除C项。故选A项。
7.答案:C
解析:从“宴宰臣……节度使、防御使、团练使、刺史、统军、侍卫诸军将校及外国使于广政殿”到“宴请之臣多为宰执、宗亲等官员”可得出这是要架空节度使等地方武将的权力,从而加强中央集权,加强皇权,反映出政治变革的基本方向,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社会结构的变化,排除A项;材料与科举并没有关系,排除B项;社会的主要矛盾仍然是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间的矛盾,排除D项。故选C项。
8.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可看出范仲淹把国家、民族的利益摆在首位,为祖国的前途、命运分愁担忧,为天底下的人民幸福出力;文天祥的民族气节和舍生取义的生死;陆秀夫抱幼主壮烈蹈海,以死殉国的爱国情怀。这些言行形成与理学对士人品格的塑造分不开,理学重气节道德,强调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有利于塑造中华民族的性格特征,B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士人优良的品质,并不是宋代社会危机造成的严重后果,排除A项;材料中不仅体现了忧国忧民的情怀,还体现了大义凛然的民族气节,民本思想不能完全说明这些言行的原因,排除C项;儒学积极入世的价值观是直面社会现实,针对现实而提出一系列具有强烈务实思想的具体措施,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
9.答案:B
解析:材料内容为明清时期珠江三角洲“废稻种桑”“旧原有稻田,今皆变为基塘,民务农桑,养蚕为业”,农民大量种桑养蚕,且大量种植荔枝、龙眼等经济作物,农业商品化程度大大提高,B项正确。传统农业生产结构开始解体出现在中国近代,排除A项;题干没有涉及农民经济负担缓解的信息,排除C项;珠江三角洲桑基农业的发展也说明农业生产得到提高,排除D项。故选B项。
10.答案:D
解析:从材料可知依商品数量、价值征收税种的厘金出现,并逐步在政府财政中占据主流,这反映了晚清商品经济发展,关税在政府财政中整体上涨,结合所学,这与鸦片战争后通商口岸开放相关,D项正确;通过不平等条约,西方列强获得协定关税权,清政府关税自主权遭到破坏,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百姓的赋税徭役负担逐步减轻,B项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B项;商品经济获得发展并非意味着农耕经济的持续衰退,说法过于绝对,排除C项。故选D项。
11.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梁启超致力于开启、培养国民相应的国家意识。革命派提出……建立起一个现代民族国家”,得出近代以来,资产阶级维新派致力于培养国民的国家意识,资产阶级革命派呼吁建立现代民族国家,这些都促进了民族国家意识逐渐形成,A项正确;材料提及梁启超致力于培养国民的国家意识,不能反映国民教育开展情况,排除B项;材料主旨是民族国家,未提及维新派和革命派的反专制主张,排除C项;材料提及革命派要求建立一个现代国家,仅凭此不能得出革命派致力于推翻清王朝,排除D项。故选A项。
12.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该日记出自侵华日军的士兵之手,其所见所闻具有较强的说服力,属于一手史料,A项正确;日记虽然具有主观性强的特点,但还是有较大的史料价值,排除B项;材料未体现日记作者对日军暴行的不满,排除C项;“全面还原了南京沦陷的真相”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D项。故选A项。
13.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即我方的道路是和平的道路”“着重揭露美国在日内瓦会议中的两面派手法”“着重宣传我方真诚愿意和平协商解决亚洲问题,强调亚洲各国要在互相尊重领土主权”,可知材料强调新中国的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C项正确;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还未恢复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排除A项;新中国成立初期致力于改善中国的外交环境,排除B项;建国初期的三大政策揭示出建国初期的中国外交的革命性特征,排除D项。故选C项。
14.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不同时期的劳动模范都与不同阶段的经济发展特点相符,通过塑造这些劳动模范引领了不同阶段的价值观念,A项正确;劳动模范的形象不同是因为不同阶段的经济发展特点不同,而非评选标准缺乏延续性,排除B项;社会形态没有发生变化,排除C项;虽然劳动模范的形象在发生改变,但并不能据此体现中国精神内涵不断更新,排除D项。故选A项。
15.答案:D
解析:根据“但如果面临灾荒或战败等情况,可以将宗教用品出卖或质押,以救济民众或赎回己方被俘人员。”可得出罗马法体现出对人的关注,即便是宗教用品也可以卖掉救人,因此体现了鲜明的人文精神,D项正确;材料反映的不是宗教色彩,排除A项;“着重”说法错误,排除B项;材料不能体现人人平等,排除C项。故选D项。
16.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中“在个人事务上懂得如何尽可能好地料理家务,在公共事务上,懂得在城邦事务中如何最有成效地说和做”及所学知识可知,智者运动发生于公元前5世纪中叶,与雅典民主政治高峰期相伴。普罗泰戈拉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处理私人事务和城邦事务的能力,这适应了雅典民主政治发展的现状,D项正确;材料未体现智者运动对公民智力神圣性的维护,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人的个性自由,排除B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智者学派强调人的主体价值,忽视道德,排除C项。故选D项。
17.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休谟是英国著名的启蒙思想家,质疑“因果关系”,否定必然性,有助于人们打破传统束缚,解放思想,肯定商业,肯定人的欲望,并将其视为正当权利,这也是对传统观念的挑战,A项正确;近代科学兴起于16世纪,B项因果颠倒,排除B项;质疑因果关系,并非否定一切因果关系,与商业的发展使人们的情感、欲望获得解放的认识有一定的关系,并非冲突,排除C项;肯定人的欲望,不是腐朽堕落,当时近代西方正是蓬勃发展之时,排除D项。故选A项。
18.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未来教育对所有已满一定年龄的儿童来说,就是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可知,马克思认同欧文的主张,认为生产劳动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D项正确;材料中只提到工厂制度中萌发出了未来教育的幼芽,没有涉及到近代教育制度,排除A项;材料中“未来教育对所有已满一定年龄的儿童来说”不能证明马克思主张普及义务教育,排除B项;材料只表明马克思认同欧文的部分教育观点未涉及马克思主义和空想社会主义的关系,排除C项。故选D项。
19.答案:B
解析:依据题干可知全球收入最高国家的1/5人口拥有全球国内生产总值的86%和因特网用户的93%,而收入最低国家的1/5人口只拥有全球国内生产总值的1%和因特网用户的0.2%,这侧面反映出在信息时代,发展中国家既面临着机遇,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和知识推动经济发展,但是也面临着挑战,在信息技术方面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B项正确;“社会信息化是新兴国家振兴的必由之路”是题干直接反映出的信息,排除A项;社会信息化并非全球贫富差距拉大的根源,根源是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依然存在,排除C项;题干没有体现社会信息化是发达国家掠夺世界的手段,排除D项。故选B项。
20.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尤利西斯》具有反传统的艺术特点,属于现代主义作品,体现了现代人的精神危机,C项正确;A项是浪漫主义文学的特征,不符合材料,排除;B项是现实主义的特点,不符合材料,排除;D项世界大战的创伤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故选C项。题型快攻练13 内容、措施型材料题
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商鞅“一民于农战,一语足以尽之”,土地变革是其整个变法过程中的重要部分。商鞅在承认私人土地扩张的同时,鼓励人们多垦土地。在田租方面,秦国有“初租禾”的规定,结合农地的产量,按照一定的租律,校订出一个常数,做固定租额。鼓励农民在交完国家田赋的基础上留有余额,鼓励他们提高作物的产量来免除其负担的徭役、获得爵位。商鞅一方面禁止小农迁徙;另一方面,发布优惠的政策吸引其他各国的流民。商鞅剥夺了氏族奴隶主贵族们及其供养的士子门客“不课不纳”的特权,促使这些人回归到土地上自食其力,进行耕作开垦。商鞅禁止贵族富户雇工,被雇的小农归乡务农,雇人的贵族富户需亲自耕种。
——摘编自赵明、王大鹏《商鞅的土地变法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商鞅的土地变法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商鞅的土地变法。
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宋代以前,统治者们都是把作为商业贸易中心的“市”和作为居民区的“坊”阻挡开来的……宋代不仅打破了地域的限制,更和现代一样开设了早市和夜市……
材料二 唐时全国人口在10万户以上的城市只有13个,而北宋10万户以上的城市约有40多个,到宋徽宗年间则上升到50多个。
材料三 宋以前的城市功能主要是作为行政中心,在宋时的城市由于坊市制度的打破,并且“交子”也逐步推广,商业大都市不断增加……宋代城市也逐渐演变为政治、经济并重的城市。
材料四 瓦舍的出现更是佐证了宋代市民丰富多样的生活,瓦舍是一个民间艺术演出场所,也就是普通老百姓娱乐的归处,在宋以前,这样的娱乐活动在普通老百姓面前是显得如此的奢侈……
——均摘自田利兰《论宋代城市经济发展的时代特征》
(1)分别概括以上四则材料的内容。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代城市经济发展的原因。
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戊戌变法时期的维新派,有一个共同的政治奋斗目标,即“抑君权、伸民权”。具体的观点就是改变君主专制,实行所谓的“君民共主”的议院政治,因为他们认为“黄种之所以衰,虽千因万缘,皆可归狱于君主”。用谭嗣同的话来说,“两千年之政,秦政也,皆大盗也”,他认为两千年来的秦政导致君权日盛,民权日衰,遂乃绝地天通。纲常名教是维系君主专制的枢纽,谭嗣同痛斥“君臣一伦,尤为黑暗否塞,无复人理”,认为三纲不但抵制了人们的自由活动,也摧残了人们的心灵。谭嗣同的反对纲常名教的文字,最为粗犷而大胆,而对于“夫权”所带给妇女的罪恶,他揭露得更为淋漓尽致,他主张男女平等和“可合可离”的自由婚姻,谭嗣同反对满洲贵族专制统治,他的“仁学”思想是与反对君主专制相联系的,不是狭隘的“反满”主义。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人物论》
(1)根据材料,概括谭嗣同民主思想的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谭嗣同民主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
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新文化运动肇于《青年杂志》,但掀起洪波却始于蔡元培将陈独秀和《新青年》引进北大。五四前的蔡元培没有介入论战,却顶住压力保护陈独秀。……五四后,蔡元培接连发表《新文化运动不要忘了美育》《何谓文化》《东西文化结合》等系列文章,尖锐批评新文化运动的流弊,不赞成简单否定旧文化,主张对复杂的文化问题持分析态度。
——摘编自张晓唯《蔡元培传》
材料二 1915年,陈独秀、李大钊等人掀起了以改造国民性为主要目的的新文化运动。他们喊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批判“吃人礼教”,提出要“以科学和人权并重”,中国文化到五四新文化运动大体实现了从传统向近代的转变。……不登大雅之堂的白话小说,成了中国文学史的重要内容;作为传统文化的民间文学,第一次真正进入了大学的学术殿堂。鲁迅的小说、梁启超和胡适等人的著作,实质上都是“传统的创造性转化”。
——摘编自沈永刚《论五四新文化运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和传承》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蔡元培推动新文化运动发展的具体举措。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的态度。
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24年斯大林上台执政时,面对当时资本主义国家的包围和小农经济占优势的情况,斯大林认为,实行农业集体化是克服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巩固苏维埃政权的迫切需要。1929年,苏联推行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在很短的时期内,通过群众运动的方式,用行政命令将农民使用的土地集中起来,组成劳动组合式集体农庄。制定了对富农采取了暴风骤雨般地“扫地出门”的消灭运动。同时希望通过工业化带动农业机械化,以农业机械化来推动农业集体化。面对工业化进程中出现的粮食危机,斯大林坚定不移地认为,只要建立起大规模的、机械化的农庄,就可以一劳永逸地解决粮食问题。
——摘编自汤德森《试评斯大林的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
材料二 1951年9月,党中央制定《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决议(草案)》,采取稳步前进的方针,贯彻自愿和互利的原则,引导农民走互助合作的道路。制定了由逐步限制富农到消灭富农的剥削,通过和平改造富农的政策。面对工业基础薄弱的情况,党和政府采取了分两步走即先实现合作化,后实现机械化的措施。1953年10月,面对城市和工业建设中出现农产品供不应求的矛盾,中共中央作出对粮食实行统购统销的决定。通过互助合作运动和爱国增产相结合起来,提高了粮食产量,有效缓解粮食供应紧张问题。1956年底,我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顺利完成。
——摘编自本书编写组《中国共产党简史》
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后,中共中央在总结长期组织农民发展生产的经验基础上,1953年出台了过渡时期总路线,明确提出“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是通过农业合作化运动实现的。农业合作化的步骤,就是从简单的共同劳动、具有社会主义萌芽性质的临时互助组,到在共同劳动基础上实行某些分工分业而有少量公共财产的常年互助组,再到实行土地入股和统一经营而有较多公共财产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最后到具有完全社会主义性质的农民集体所有制的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摘编自当代中国研究所《新中国70年》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中苏两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苏两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采取不同措施的背景。
题型快攻练13 内容、措施型材料题
1.答案:(1)措施:确立并保护土地私有制;制定合理的租税政策;禁止农民迁徙并招徕人口,增加农业人口;限制贵族的特权。
(2)评价:有利于小农经济和封建制度的确立、发展;有利于增强秦国的国力、军力;部分举措过于极端与残酷,容易激化社会矛盾,不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
解析:(1)措施:根据材料“商鞅在承认私人土地扩张的同时,鼓励人们多垦土地。”可得出确立并保护土地私有制;根据材料“在田租方面,秦国有‘初租禾’的规定……来免除其负担的徭役、获得爵位。”可得出制定合理的租税政策;根据材料“商鞅剥夺了氏族奴隶主贵族们及其供养的士子门客……被雇的小农归乡务农,雇人的贵族富户需亲自耕种。”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禁止农民迁徙并招徕人口,增加农业人口;限制贵族的特权。
(2)评价:根据材料“土地变革是其整个变法过程中的重要部分。商鞅在承认私人土地扩张的同时,鼓励人们多垦土地。”并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有利于小农经济和封建制度的确立、发展,有利于增强秦国的国力、军力;根据材料“商鞅禁止贵族富户雇工,被雇的小农归乡务农,雇人的贵族富户需亲自耕种。”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变法中部分举措过于极端与残酷,容易激化社会矛盾,不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
2.答案:(1)内容:材料一:宋代逐渐打破了坊市格局,允许商人经商,开设了早市和夜市。
材料二:北宋城市数量增加,城市发展超过了唐代。
材料三:宋代城市的政治、经济获得了双重发展。
材料四:都市的文化生活愈加丰富多彩,增添了城市的生气。
(2)原因:宋代城市管理体制的改变,打破了坊市格局,开设了早市和夜市,提高了市场的活力,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人口南迁,城市人口和数量增加,城市职能的转变,由政治军事职能向经济文化职能发展,经济建设开始成为城市的核心,促进城市经济发展;随着市民阶层的发展,与之相适应的活动场所兴起,“瓦舍”等场所盛行,也促进了经济发展。
解析:(1)根据材料一“宋代不仅打破了地域的限制,更和现代一样开设了早市和夜市”可知,宋代逐渐打破了坊市格局,允许商人经商,街道上随处可以开设店铺,开设了早市和夜市。根据材料二“唐时全国人口在10万户以上的城市只有13个,而北宋10万户以上的城市约有40多个,到宋徽宗年间则上升到50多个”可知,北宋时期1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数量增加,可见北宋时期的城市发展超过了唐代。根据材料三“宋以前的城市功能主要是作为行政中心,在宋时的城市由于坊市制度的打破,并且‘交子’也逐步推广,商业大都市不断增加……宋代城市也逐渐演变为政治、经济并重的城市”可知,宋代坊市的界限被打破,再加上纸币的推广,商业大都市逐渐扩张,可知宋代城市的政治、经济获得了双重发展。根据材料四“瓦舍的出现更是佐证了宋代市民丰富多样的生活,瓦舍是一个民间艺术演出场所,也就是普通老百姓娱乐的归处,在宋以前,这样的娱乐活动在普通老百姓面前是显得如此的奢侈”可知,瓦舍的出现,意味着都市的文化生活愈加丰富多彩,反映了市民阶层的欣赏趣味,增添了城市的生气。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代城市经济发展的原因在于,宋代城市管理体制的改变,打破了坊市格局,开设了早市和夜市,提高了市场的活力,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人口南迁,城市人口和数量增加,城市职能的转变,由政治军事职能向经济文化职能发展,经济建设开始成为城市的核心,促进城市经济发展;随着市民阶层的发展,与之相适应的活动场所兴起,“瓦舍”等场所盛行,也促进了经济发展。
3.答案:(1)内容:反对君权,主张伸民权和民主政治;反对封建纲常伦理,主张解放个性和思想自由;反对满洲贵族统治。
(2)历史背景:中华民族危机的加深;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西方民主思想的传入。(答出三点即可)
解析:(1)由材料“戊戌变法时期的维新派,有一个共同的政治奋斗目标,即‘抑君权、伸民权’。具体的观点就是改变君主专制,实行所谓的‘君民共主’的议院政治”可得出反对君权,主张伸民权和民主政治;由材料“谭嗣同的反对纲常名教的文字,最为粗犷而大胆,而对于‘夫权’所带给妇女的罪恶,他揭露得更为淋漓尽致,他主张男女平等和‘可合可离’的自由婚姻”可得出反对封建纲常伦理,主张解放个性和思想自由;由材料“谭嗣同反对满洲贵族专制统治,他的‘仁学’思想是与反对君主专制相联系的,不是狭隘的‘反满’主义。”可得出反对满洲贵族统治。
(2)由材料“戊戌变法时期的维新派,有一个共同的政治奋斗目标,即‘抑君权、伸民权’。”及所学可知,中华民族危机的加深;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由材料“他主张男女平等和‘可合可离’的自由婚姻,谭嗣同反对满洲贵族专制统治,他的‘仁学’思想是与反对君主专制相联系的,不是狭隘的‘反满’主义。”及所学可得出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西方民主思想的传入。
4.答案:(1)举措:引进并保护陈独秀;引进《新青年》;提出“兼容并包”的治学方针。
(2)态度:批判传统文化,顺应近代化潮流;传承传统文化,使之焕发生机。
解析:(1)据材料一“蔡元培将陈独秀和《新青年》引进北大。五四前的蔡元培没有介入论战,却顶住压力保护陈独秀”可知,引进并保护陈独秀,引进《新青年》;据材料“发表《新文化运动不要忘了美育》《何谓文化》《东西文化结合》等系列文章,尖锐批评新文化运动的流弊,不赞成简单否定旧文化,主张对复杂的文化问题持分析态度”及所学知识可知,蔡元培提出“兼容并包”的治学方针。
(2)据材料二“他们喊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中国文化到五四新文化运动大体实现了从传统向近代的转变”及所学知识可知,批判传统文化,顺应近代化潮流;据材料二“作为传统文化的民间文学,第一次真正进入了大学的学术殿堂。鲁迅的小说、梁启超和胡适等人的著作,实质上都是‘传统的创造性转化’”可知,传承传统文化,使之焕发生机。
5.答案:(1)措施:苏联:推行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消灭富农阶级;推动农业机械化;建立集体农庄以解决粮食问题。中国:实行农业合作化;实行和平改造富农的政策;实行先实现合作化,后实现机械化的措施;对粮食实行统购统销政策。
(2)背景:苏联:处于资本主义国家的包围中;克服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巩固苏维埃政权;小农经济占优势;牺牲农业辅助工业化;出现粮食危机。中国:对农业发展经验的总结;1952年国民经济得到恢复与发展;小农经济束缚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难以满足经济建设的需要;国家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开展,对粮食和工业原料的需求增加。
解析:(1)苏联:依据材料“苏联推行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可知,推行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依据材料“制定了对富农采取了暴风骤雨般地‘扫地出门’的消灭运动”可知,消灭富农阶级;依据“以农业机械化来推动农业集体化”可知,推动农业机械化;依据“只要建立起大规模的、机械化的农庄,就可以一劳永逸地解决粮食问题”可知,建立集体农庄以解决粮食问题。
中国:依据材料“引导农民走互助合作的道路”可知,实行农业合作化;依据材料“通过和平改造富农的政策”可知,实行和平改造富农的政策;依据材料“党和政府采取了分两步走即先实现合作化,后实现机械化的措施”可知,实行先实现合作化,后实现机械化的措施;依据材料“中共中央作出对粮食实行统购统销的决定”可知,对粮食实行统购统销政策。
(2)苏联:依据材料“面对当时资本主义国家的包围和小农经济占优势的情况”可知,处于资本主义国家的包围中;小农经济占优势;依据材料“实行农业集体化是克服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巩固苏维埃政权的迫切需要”可知,克服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巩固苏维埃政权;依据材料“面对工业化进程中出现的粮食危机”并结合所学可知,牺牲农业辅助工业化;出现粮食危机。
中国:依据材料“中共中央在总结长期组织农民发展生产的经验基础上”可知,对农业发展经验的总结;依据材料“1953年”并结合所学可知,1952年国民经济得到恢复与发展;依据材料“面对城市和工业建设中出现农产品供不应求的矛盾”并结合所学可知,小农经济束缚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难以满足经济建设的需要;国家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开展,对粮食和工业原料的需求增加。题型快攻练14 背景、原因型材料题
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尽管乾隆帝在各省大力推行严禁烧锅(制酒的作坊)政策,但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地方督抚很难贯彻这一政策。“因利之所在,人所必趋”“五省之民,执此业者不可胜计”“烧锅方经查拿,而又闻彼处复行开设”“虽经严禁,终莫能断绝也”。于是乾隆后期对烧锅的严禁发生了明显变化。乾隆十六年(1751年),严禁政策有所松弛。到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部分地区恢复了烧锅税。
——摘编自牛贯杰、王江《论清代烧锅政策的演变》
材料二
——摘编自赵利杰《试论高粱传入中国的时间、
路径及初步推广》
材料三 据记载,乾隆十八年(1753年)四月,以承德、辽阳等地区为例,当地粟米价格自八钱至一两四钱不等,高粱价自五钱五分至四分不等。在山西榆次、朔州等地,酿酒基本利用高粱,依照酒的品质优劣,价格每斤70钱到100钱。
——摘编自罗格《食物改变历史(上卷):五谷兴替背后的社会变迁》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清朝前期禁酒令的实施状况,并分析其成因。
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金银的流通
1400~1800年世界主要贸易路线和白银流向示意图
1400~1800年间……中国不仅是亚洲纳贡贸易体系的中心而且在整个世界经济中即使不是中心,也占据支配地位……它吸引和吞噬了大约世界生产的白银货币的一半。
——[德]贡德·弗兰克《白银资本:重视经济全球化中的东方》
材料二 16~18世纪中外金银比价表
年代国别 中国 英国 西班牙
1534 1∶6.363 1∶11.5 1∶12
1596 1∶7.50 1∶11.90 1∶12.12
1622 1∶8.00 1∶12.50 1∶13.13
1677 1∶9.00 1∶15.36
1741~1750 1∶11.77 1∶14.93
1791~1800 1∶15.40 1∶15.42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航路开辟后白银大量流向中国的原因。
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北京市从和平解放之日起就开始着手农业生产的恢复工作,建立了生产救灾办公室。1950年11月,北京市委提出畜力、农具互助合作之外,应“试办土地入股合作社”的设想,年底发动爱国增产运动。1952年,北京市召开第一届农业劳动模范大会。在推广农业信贷措施的同时,北京市还结合农贷大力开展农业保险业务,率先确定了先普遍推行牲口保险,重点试办棉花保险的方针。
——摘编自范明《新中国初期北京市农业政策述评》
材料二
图1 1949~2018年全国粮食总产量变化
图2 1949~2019中国人均粮食占有量
——据王宏广等《中国粮食安全:战略与对策》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改革开放时期我国粮食安全方面所取得的主要成就及其原因。
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表 19世纪中后期英国议会的部分立法情况
时间 立法情况
1848年 通过《公共卫生法》,要求中央和地方当局集中处理工业城镇的污水和废弃物,并负责卫生饮水、排污、清洁等事宜。
1855年 通过《首都管理法案》和《消除污害法案》,规定成立首都工务委员会,全面负责英国的房屋、供水、排水系统建设与管理。
1868年 颁布《托伦斯法》,准许伦敦地方政府可以勒令住房卫生条件不过关的房主自己出钱把房子拆除或加以修理。
1890年 1894年 1900年 先后通过新的《工人阶级住房法》,授权地方政府拆除贫民窟区域中的建筑,建造和修缮下水道,提供供水等配套设施,用改造好的土地建造工人住房,并避免改造后的居住区过于拥挤。
——据胡常萍《19世纪中后期英国城市改造的启示》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中后期英国城市改造的历史背景。
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从整体历史观念看,汉唐中国与希腊罗马世界的交流,主要是通过三条道路:北方草原之路、陆上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在汉唐时代,这三条道路上的交流媒介,主要分三类:使节、商旅、宗教人士。以这三种媒介进行的东西方的文化交流,虽然未从根本上改变彼此的历史进程,但在当时的文化发展中是有很大影响的。
——摘编自张绪山《整体历史视野中的中国与希腊、罗马世界汉唐时期文化交流的几个典例》
简析汉唐时期中国与希腊罗马世界交流的历史背景。
题型快攻练14 背景、原因型材料题
1.答案:实施状况:材料一的信息反映了乾隆时期各省虽然严格执行重农抑商政策,严格禁酒,但是由于各省税收及经济发展的原因,禁酒政策难以贯彻,后改禁为税。
根据材料二可知,在清朝之前,作为酿酒原料之一的高粱种植面积并不大;到清朝时,虽然一直禁酒,但高粱种植面积却仍有大幅度提高,可见禁酒令没有发挥实际性的效果。
综上所述,清朝前期的禁酒令实施效果不佳。
原因:在清朝,酒是大众生活的一部分,百姓自酿自用或是商业化生产都很普遍,故禁酒令的实施难度较大。用高粱酿制烧酒,成本低收益高,能帮助百姓更好完成赋税。一概折银的赋役制度以及烧酒的高额利润使禁酒令难以推行。
解析:第一小问实施状况,据材料一“尽管乾隆帝在各省大力推行严禁烧锅(制酒的作坊)政策,但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地方督抚很难贯彻这一政策”“于是乾隆后期对烧锅的严禁发生了明显变化。乾隆十六年(1751年),严禁政策有所松弛。到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部分地区恢复了烧锅税”可知,乾隆时期各省虽然严格执行重农抑商政策,严格禁酒,但是由于各省税收及经济发展的原因,禁酒政策难以贯彻,后改禁为税。据材料二“中国古代高粱种植面积的变化趋势”可知,在清朝之前,作为酿酒原料之一的高粱种植面积并不大;到清朝时,虽然一直禁酒,但高粱种植面积却仍有大幅度提高,可见禁酒令没有发挥实际性的效果。综上所述,可见清朝前期的禁酒令实施效果不佳。第二小问原因,结合所学可知,在清朝,酒是大众生活的一部分,百姓自酿自用或是商业化生产都很普遍,故禁酒令的实施难度较大;据材料三“当地粟米价格……依照酒的品质优劣,价格每斤70钱到100钱”可知,用高粱酿制烧酒,成本低收益高,能帮助百姓更好完成赋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一概折银的赋役制度以及烧酒的高额利润使禁酒令难以推行。
2.答案:原因:中国在世界贸易中占重要地位,中国传统商品具有强大吸引力;中国商人积极开拓海外贸易;中国与西欧白银价格的差价大,欧洲商人以白银套取黄金。
解析:根据材料一“1400~1800年世界主要贸易路线和白银流向示意图”及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开辟后到1800年,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贸易体系初步形成,在葡萄牙和西班牙主导下的贸易网络中客观形成了以中国为中心的白银贸易网络。这说明中国在世界贸易中占重要地位,中国传统商品具有强大吸引力;据材料二中国、英国和西班牙黄金与白银的比值可知,相同量的白银在中国可以兑换更多的黄金,中国与西欧白银价格的差价大,欧洲商人以白银来中国套取黄金;据所学知识此时期中国商人受利益驱使积极开拓海外贸易也推动了白银大量流入中国。
3.答案:成就:粮食总产量大幅度提高;粮食人均占有量不断增长;实现了粮食完全自给;粮食安全能力提升。
原因:政策支持(改革开放);体制创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业科技进步。
解析:第一小问成就,据材料二中的图1信息可知粮食总产量大幅度提高;据材料二中的图2信息可知粮食人均占有量不断增长;同时结合所学可知我国实现了粮食完全自给,粮食安全能力提升。第二小问原因,在分析粮食安全取得成就的原因上可从政府的政策的支持、改革开放的深入、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科技创新等角度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4.答案:历史背景:工业革命带来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社会贫富分化加剧,阶级矛盾尖锐,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发展;工人住房条件恶劣,城市环境污染严重;英国政治制度走向成熟。
解析:历史背景主要从材料中的时间并结合所学分析,据材料“1848”结合所学可知,工业革命带来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社会贫富分化加剧,阶级矛盾尖锐,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发展;从材料“授权地方政府拆除贫民窟区域中的建筑,建造和修缮下水道”可知,工人住房条件恶劣,城市环境污染严重;结合材料中各种法案的通过可知,英国政治制度走向成熟。
5.答案:背景:丝绸之路的开辟;关键群体的探索与推动;中国农耕文明的发达;对外开放的政策;区域性帝国的兴起与发展。
解析:据材料“北方草原之路、陆上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可知丝绸之路的开辟;据材料“这三条道路上的交流媒介,主要分三类:使节、商旅、宗教人士”可知关键群体的探索与推动;结合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的发展状况可知中国农耕文明的发达;结合汉朝与唐朝对外交流的史实可知对外开放的政策;结合所学可知区域性帝国的兴起与发展,如汉朝与罗马帝国的兴起,唐朝与阿拉伯帝国的兴起。题型快攻练15 认识、启示型材料题
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37~1944年陕甘宁边区粮食产量统计表 单位:万石
年份 1937 1938 1939 1940 1941 1942 1943 1944
粮食产量 111.6 122.1 175.4 152.6 145.6 148.4 181.2 181.7
增长指数 100 109.4 157.2 136.7 130.5 133.0 162.4 162.8
——摘编自黄正林《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粮食问题研究》
材料二 1952年下半年开始,全国许多地区出现抢购粮食的现象,这种粮食紧缺的态势一直延续到1953年上半年。同年10月,中共中央通过《关于实行粮食的计划收购与计划供应的决议》。20世纪50至70年代,农民种粮靠计划、粮源靠统购、消费靠统销、余缺靠调拨、供应凭票证,国家力争实现粮食供需平衡。
——摘编自毛佳《新中国成立以来粮食安全财政政策的演进及其当代启示》等
材料三 种子是农业产业链中的源头,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种子需求国,但世界绝大多数种子供应已被美、法、德等西方国家种业公司垄断。1989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管理条例》颁布,对种子选育和审定、种子生产等方面做了具体规定。到1994年,良种在农业增产中的贡献率已经提高到32%。目前,相比于国外,我国具有独立研发能力的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仍然不多,提高种子的科技含量及育种水平是当下农业科研最主要的任务。
——摘编自徐豪《种子安全,才有粮食安全》等
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国共产党确保粮食安全做法的认识。
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51年,英国一半以上的人口生活在城市,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城市化国家。……在工业发达地区,新兴工业城市的发展远远超过老城镇,但城市街道曲折狭窄,城市建筑混乱无序,城市里普遍缺乏公共设施。1863年,伦敦开通了世界上第一条地铁,便捷快速的立体交通网络和现代化的金融服务、优良的港口区位优势,使得伦敦这个16世纪末的欧洲贸易中心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伦敦“250万人的肺和25万个火炉集中在三四平方英里的地面上,消耗着大量的氧气”。伦敦雾如“豌豆汤”般笼罩在伦敦上空,成为伦敦“景观”的有机组成部分。
——摘编自陆伟芳《先行者的探索:英国现代城市化》
材料二中国城市化率基本情况表
年份 总人口(万人) 城市人(万人) 城市化率(%)
1949 54167 5765 10.64
1960 66207 13075 19.75
1963 69172 11648.56 16.84
1978 96259 17249.61 17.92
1992 117171 32374.35 27.63
2000 126743 45906.31 36.22
2011 134735 69078.63 51.27
——摘编自国家统计局:中国城市化率历年统计数据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现代城市化道路的认识。
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耳语者:斯大林时代苏联的私人生活》是英国历史学家奥兰多·费吉斯深入探索斯大林时期个人和家庭生活的口述历史著作。但也有学者批评“书中俯拾即是的史实错误比瓦隆布罗萨秋天的落叶还要多”。以下为该著作中的部分史料内容: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说明上述材料对我们今天的经济发展有何启示?
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工业化时代到来前,英国的森林资源已消耗殆尽。1500年~1630年间,英国木柴价格上涨了7倍,一般老百姓根本无力购买,因缺乏取暖燃料而冻死的现象时有发生。木柴价格上涨引发普遍不满,“达到了引发民族危机的程度”。英国主体能源从柴薪过渡到煤炭是循序渐进的。伊丽莎白一世统治早期,煤炭未能在生产生活中普及,1550年,煤炭年产量仅为2l万吨。詹姆斯一世允许曾备受贵族讨厌的海煤进入皇家圣地威斯敏斯特,并鼓励富人接受和使用煤炭。1630年,英国煤炭产量达150万吨。18世纪上半叶,煤炭已取代柴薪,成为英国制造业的主要能源。玻璃制造、石灰烧制、酿酒、制糖、冶铁等行业都开始使用煤炭作为生产燃料。1700年,英国煤炭产量高达250~300万吨,是法国的30倍。煤炭不仅为英国人生活生产提供了热能,也解决了工业生产中的机械能问题。19世纪英国人口只增长了3倍,但煤炭消费量增加了18倍。英国已经基本完成了从柴薪到煤炭的能源结构转型,正式步入了化石燃料时代,这比欧洲其他国家早了近150年。
——摘编自潘荣成《近代早期英国能源转型及其启示》
材料二 1949年我国的煤炭、电力产量仅为历史最高水平的一半左右。当时能源工业的首要任务是恢复现有煤矿、电厂的正常生产。1949年10月,中央政府设立了燃料工业部,下设技术局、计划经济局、地质矿藏勘测部、原料技术供应总局等部门,负责制定燃料工业的生产计划、基本建设规划、对能源工业的企业和机关进行检查和审查等。能源产品作为工业化建设的重要物资,纳入了国家级的统一计划管理中。1949年11月至1950年5月,燃料工业部先后召开了全国煤矿、电力、石油等三个专项会议,制定煤炭、电力和石油的生产计划与工作方针。经过三年的恢复,原有的残旧煤矿、电厂等能源工业设备得到修复,能源工业的生产能力基本恢复到建国前的最高历史水平,生产效率也有了明显提高,系统的能源工业体系开始形成,能源工业的布局全面展开。
——摘编自谢治国《新中国能源政策研究——对新中国能源政策发展过程的考察分析》
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英两国能源发展的历史启示。
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关于中国古代书院教学管理制度的确立,学术界公认有以下四个标准:
第一,理学在书院的基础上得以发展,书院则借助理学更加巩固。
第二,书院逐渐成为独立于官学之外的文化机构,理学家们在这里讲学授徒、刻书藏书,颇具影响。
第三,南宋时期,书院经过不断发展,机构设置已经非常完善,日常教学、学生管理以及经费来源等趋于合理。
第四,自朱熹制定《白鹿洞书院揭示》以来,书院大都开始制定学规来指导学生的日常行为,宣传自身学派的主张。
——摘编自陈金肃《书院中国系列:宋代书院制度》
宋代书院发展历程中蕴含诸多有关文化传承的历史启示,从材料中提炼一个启示,并结合所学的中国史知识予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
题型快攻练15 认识、启示型材料题
1.答案:认识: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以民为本,坚持自力更生,坚持科技创新的农业政策,重视粮食安全,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
解析:据材料“对种子选育和审定、种子生产等方面做了具体规定”“提高种子的科技含量及育种水平是当下农业科研最主要的任务”可知在西方国家种业公司垄断育种技术的前提下,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种子的培育生产,积极支持农业科技创新,体现了党的先进性;据材料“国家力争实现粮食供需平衡”可知在粮食供应与经济建设存在冲突的环境下,党坚持自力更生,在确保人民群众粮食需求的前提下,开展工业化建设,体现了党以民为本的执政理念。
2.答案:认识: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化道路;科学规划;科技创新;城市化建设应符合国情;需要具备国际视野等。
解析:据材料一“伦敦雾”可得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化道路;据材料一“但城市街道曲折狭窄,城市建筑混乱无序,城市里普遍缺乏公共设施”可得科学规划;根据所学知识可得科技创新;材料体现了英国和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不同特点,启示我们城市化建设应符合国情;需要具备国际视野等。
3.答案:启示:改革需要结合国情;改革需使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发展相适应;改革要关注人民大众的生活。
解析:奥莉加·扎普里加耶娃感受到了困苦和饥饿,告诉我们改革需要结合国情;改革需使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发展相适应;改革要关注人民大众的生活。
4.答案:启示:做好能源改革与规划的顶层设计,拓宽能源供应渠道,推进能源转型;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坚持可持续发展,保证国家能源安全。
解析: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从能源供应、能源利用和长远发展等角度来分析中英能源发展所带来的历史启示。具体来说,从英国面对能源短缺的问题所采取的措施看,拓宽能源供应渠道,推进能源转型是值得借鉴的;从能源利用角度看,结合新中国成立初期能源发展的经验看,要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从长远发展的趋势看,每个国家都应该坚持可持续发展,保证国家能源安全。
5.答案:(示例)启示:学校教育与典籍传承相得益彰。
说明:自古以来,学校具有文化传承、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方面的作用。唐朝后期,儒学复兴运动兴起,诸多学者依托私学开坛讲课,建立学派,传播儒学思想,其中的理学(道学)学派影响逐渐增强。在理学传播的过程中,以二程、朱熹为代表的学者,对先秦儒学文献进行整理并重新加以注释,产生了《四书章句集注》等著作。作为书院学生教材和儒学基础读物,这些著作通过印刷等的手段广泛传播,降低了典籍亡佚的风险。总之,学校教育通过人才培养,促进了学术思想的传承和创新;而与宋代书院教育相伴而生的印刷书,大大便利了典籍的传承。
(“示例”仅供参考,学生若从官学与私学的关系、书院与科举制度、书院办学规范化与教育普及等角度得出启示,说明合理亦可)
解析:本题考查宋代文化传承,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运用所学知识、论证和探究历史问题、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本题为开放性试题。首先,明确时空范围,本题虽以宋代为引,但可以在中国史的范围内作答,包括中国近现代文化传承的启示。其次,审清答案要点,答案须包括启示、说明两个部分。再次,明确答题要求,启示是明确的观点且来自材料,说明须有具体的史实支撑。最后,理清逻辑思路,注意书写规范,语言简练。题型快攻练16 影响、后果类材料题
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876~1878年,华北、西北等省持续三年大面积干旱,这场被称为“丁戊奇荒”的特大灾荒和其后流行的瘟疫,造成上千万人口的死亡。清政府财政困难,主要靠民间赈济,江南士绅自发到华北赈灾,赈灾的重点对象是儿童。外国教会也积极赈灾。洋务派地方大员参与赈济的整个过程。在军务、洋务和赈务发生复杂交织的情况下,洋务派“求强”“求富”活动出现顿挫。洋务派出现了主张农工商各部门相弥相补、发展近代工商业和近代农业以减灾备荒的思潮,并主张建立官、商、民多种力量相结合的救灾备荒体系。
——谢高潮《晚清洋务派恢复社会经济的荒政主张与活动》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丁戊奇荒”对近代中国荒政的影响。
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由于在生产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热能,如果依赖柴薪,不仅成本过高,而且由于森林资源已非常有限,不允许这些“高能耗”行业进行大规模生产,而“有了煤炭作燃料,扩大生产规模的问题就解决了”。煤炭的开采和使用不仅解决了生产生活中的燃料问题,而且“煤炭燃烧转化成的蒸汽动力成为适应工业发展的全新动力”,煤炭产业的附加产品煤气为夜间照明提供了新的能源,企业主借助煤气灯延长了工人夜间劳动的时间,发明了三班倒的工作模式,扩大了生产车间的规模,增加了机器设备和工人数量。英国人还通过管道将煤气输送到城市的大街小巷,点亮了夜间的街道,英国人的夜生活由此变得丰富,消费主义和新型工业化开始渗透到英国人的生活之中。
——摘编自潘荣成《近代早期英国能源转型及其启示》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英国能源转型的影响。
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路德曾描述印刷机是“上帝最大、最极致的仁慈,通过它,福音事业被推向前行”。萨尔顿指出印刷术:“既促成了新思想的诞生与传播,又给旧思想的生命翻开了新的一页。”当印刷文化到来,书籍走进人们的生活,一个思想强烈躁动的时期随之而来,进而推动新技术的采用,对后来的以机器取代人力影响深远。
——摘编自禇雅越《印刷革命对于社会传播的影响及意义探析》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欧洲“印刷革命”产生的深远影响。
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世纪城市交通的大变革促进了商品流通和人口流动,带动了商贸服务业如建筑业、邮政通讯、商业服务、教育科技、文化娱乐、金融保险等的发展。其中,最受影响的是旅游业。……铁路在全国交织成网,提高了货物运输的数量与速度,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模式、时间和空间概念,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英国社会。……随着工业革命与城市化的发展,英国城市人口激增,城市问题日益明显。
——摘编自欧阳萍、方文《19世纪英国城市交通的发展及其影响》
材料二 伊利运河的通航是美国区际贸易发展中的划时代的里程碑。它的出现使纽约州西部地区取代哈德逊河谷成为新的农产品产地,运河沿线地区亦成为工业发展的热土……工农业的发展让运河沿线的许多城镇一跃成为人丁兴旺的重镇……运河通航后,纽约港的货物吞吐量便迅速拉开与周边主要港的差距。伊利运河为美国东西部之间人员往来运输物资提供了一条快速安全经济的捷径,在美国“西进运动”中扮演了提供强有力交通保障的角色。
——摘编自吕畅《美国伊利运河的开凿及影响研究》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分析交通发展带来的影响。
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土地革命时期,苏维埃政府设立了严密的检察制度。1931年通过了《工农检查处问题的决议案》,规定工农检查处有权对国家机关的工作人员进行检查和监督。1932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颁布《工农检察部组织条例》规定从中央到省、县、区政府机关都要设工农检察部。1934年初,中央工农检察委员会率先在中央各机关发动群众检举活动。……通过检察制度的建设,保证了苏维埃政权的廉政自律,为土地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据陈志杰《土地革命时期苏区的廉政制度建设》
材料二 随着20世纪50年代后监督制度的不断缺失,苏联出现了这样一些现象:赫鲁晓夫集党政大权于一身,不经过集体讨论,就擅自决定重大事项。此时地方官员掌控的物质资源日渐增多,以权谋私的空间也被扩大,各级官员和企业负责人暗中合作,把公有财物变成自己的家产。勃列日涅夫成为苏共第一书记后,同样注重专权,他上台后曾自我得意地对身边人说过:“我就是沙皇。”同时,一部分干部公然地以权谋私,把自己领导的企业、农庄当作资本,从事半合法的和非法的生产经营活动,获取大量利润。
——摘编自李华《苏共党内监督机制缺失的严重后果及现实启迪》等
(1)根据材料一,归纳土地革命时期苏维埃政府设立检察制度采取的措施。并指出这些措施实行的积极意义。
(2)根据材料二,归纳20世纪50年代以后,苏联出现的政治现象。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这最终带来了怎样的后果。
题型快攻练16 影响、后果类材料题
1.答案:影响:与传统的荒政相较,“丁戊奇荒”促使近代中国在救济主体、救济模式、荒政理念与救济范围等方面实现了重大变革。朝廷行为的减弱、洋务派地方官员作用增强,江南绅商跨地域救荒活动,外国传教士义赈,促使官商民多种力量相结合的多元化社会化的荒政思想和体系产生。军事、经济让位民生,体现民生为大的荒政传统,维护了清政府的统治;洋务派通过学习西方器物文明寻求富强、发展近代农工商业经济的主张和实践,促进了荒政近代化。
解析:与传统的荒政相较,“丁戊奇荒”促使近代中国在救济主体、救济模式、荒政理念与救济范围等方面实现了重大变革。据材料“清政府财政困难,主要靠民间赈济,江南士绅自发到华北赈灾,赈灾的重点对象是儿童。外国教会也积极赈灾。洋务派地方大员参与赈济的整个过程”可知,朝廷行为的减弱、洋务派地方官员作用增强,江南绅商跨地域救荒活动,外国传教士义赈,促使官商民多种力量相结合的多元化社会化的荒政思想和体系产生;据材料“赈灾的重点对象是儿童……洋务派出现了主张农工商各部门相弥相补、发展近代工商业和近代农业以减灾备荒的思潮”可知,军事、经济让位民生,体现民生为大的荒政传统,维护了清政府的统治;据材料“洋务派出现了主张农工商各部门相弥相补、发展近代工商业和近代农业以减灾备荒的思潮”可知,洋务派通过学习西方器物文明寻求富强、发展近代农工商业经济的主张和实践,促进了荒政近代化。
2.答案:影响:缓解了能源危机,推动了工业革命;促使蒸汽动力推广;扩大生产规模,推动生产组织形式和生活方式的革新;改变了人们的消费观念;造成了环境破坏。
解析:据材料“有了煤炭作燃料,扩大生产规模的问题就解决了”,结合时代背景可知,能源转型缓解了能源危机,推动了英国的工业革命;据材料“煤炭燃烧转化成的蒸汽动力成为适应工业发展的全新动力”可知,促使蒸汽动力推广;据材料“三班倒的工作模式,扩大了生产车间的规模,增加了机器设备和工人数量”可知,扩大生产规模,推动生产组织形式和生活方式的革新;据材料“英国人的夜生活由此变得丰富,消费主义和新型工业化开始渗透到英国人的生活之中”可知,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消费观念;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造成了环境破坏。
3.答案:影响:促进欧洲思想解放运动的发展;促进欧洲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有利于民族国家的形成;有利于资产阶级革命兴起;促进了工业革命的发展;促进了近代欧洲的社会转型。
解析:据材料“既促成了新思想的诞生与传播,又给旧思想的生命翻开了新的一页”可得促进欧洲思想解放运动的发展;据材料“书籍走进人们的生活”可得促进欧洲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根据所学知识,印刷术推动了宗教改革运动,有利于民族国家的形成;据材料“进而推动新技术的采用,对后来的以机器取代人力影响深远”可得促进了工业革命的发展;根据所学知识,从社会转型角度上可以推动欧洲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促进了近代欧洲的社会转型。
4.答案:积极:交通发展带动了经济的发展;交通变革促进了城市化和人口增长;交通发展便利了人们的生活;交通发展带动了相关制造业的发展;使产业结构更趋多元化;冲击旧的等级观念;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等。
消极:也带来一些问题,如交通拥挤、空气污染等。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影响可以分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积极:据材料一“19世纪城市交通的大变革促进了商品流通和人口流动,带动了商贸服务业如建筑业、邮政通讯、商业服务、教育科技、文化娱乐、金融保险等的发展”可得交通发展带动了经济的发展;据材料一“英国城市人口激增”可得交通变革促进了城市化和人口增长;据材料一“铁路在全国交织成网,提高了货物运输的数量与速度,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模式、时间和空间概念”可得交通发展便利了人们的生活,冲击旧的等级观念,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据材料二“伊利运河的通航是美国区际贸易发展中的划时代的里程碑。它的出现使纽约州西部地区取代哈德逊河谷成为新的农产品产地,运河沿线地区亦成为工业发展的热土”可得交通发展带动了相关制造业的发展,使产业结构更趋多元化。
消极: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也带来一些问题,如交通拥挤、空气污染等。
5.答案:(1)措施:通过和颁布了关于监督检察的法律法规;设置监督机构;发动群众检举活动。
意义:从制度层面保证了根据地政权的廉政自律;为土地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2)现象:领袖权力高度集中,个人专断;领导干部以权谋私,贪污腐败。
后果:使苏联党和政府失去群众基础,最终导致苏联解体。
解析:(1)第一小问措施,据材料一“1931年通过了《工农检查处问题的决议案》……1932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颁布《工农检察部组织条例》”可知,通过和颁布了关于监督检察的法律法规;据材料一“从中央到省、县、区政府机关都要设工农检察部”可知,设置监督机构;据材料一“1934年初,中央工农检察委员会率先在中央各机关发动群众检举活动”可知,发动群众检举活动。第二小问积极意义,据材料一“1931年通过了《工农检查处问题的决议案》……1932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颁布《工农检察部组织条例》”可知,从制度层面保证了根据地政权的廉政自律;据材料一“通过检察制度的建设,保证了苏维埃政权的廉政自律,为土地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可知,为土地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2)第一小问现象,据材料二“赫鲁晓夫集党政大权于一身,不经过集体讨论,就擅自决定重大事项。……勃列日涅夫成为苏共第一书记后,同样注重专权”可知,领袖权力高度集中,个人专断;据材料二“地方官员掌控的物质资源日渐增多,以权谋私的空间也被扩大,各级官员和企业负责人暗中合作,把公有财物变成自己的家产。……一部分干部公然地以权谋私,把自己领导的企业、农庄当作资本,从事半合法的和非法的生产经营活动,获取大量利润”可知,领导干部以权谋私,贪污腐败。第二小问后果,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苏联出现的一系列政治现象,最终导致苏联党和政府失去群众基础,最终苏联解体。题型快攻练17 比较、分析类材料题
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技术通过扩散对霸权的兴衰产生了重要影响。无论是荷兰、英国,还是美国,技术扩散都在其崛起阶段提供了主要的推动力,并为之自主技术创新提供了基础。霸权兴衰更迭的不同阶段对于技术扩散的态度是迥然不同的。1750年开始的工业革命时代,更是建立在众多他国技术的基础之上。这一时期,来自意大利、德国、法国的先进技术大量涌进英国,并被整合与补充,成为英国工业革命的基础。在霸权鼎盛阶段往往会奉行自由主义的政策(如英国),这种政策有助于推动霸权国商品、资本等的自由流动,支撑霸权国家的竞争优势。同时也会导致各种专业技术知识的扩散,导致潜在的竞争对手从技术扩散中获利。而在霸权的维系与衰落阶段,则往往会采取较严格的管控政策。
——据麦克法兰《现代世界的诞生》、沃勒斯坦《现代世界体系》等整理
材料二 民族国家的出现,技术扩散逐步受到国家的主导。英国造船业的兴起,是从模仿荷兰的先进造船技术开始的。特别是在1688年荷兰总督威廉就任英国国王后,大力鼓励荷兰熟练工人去英国工作,进一步加速了造船技术向英国的扩散。1790年,英国的“叛国者”——塞缪尔·斯莱特将英国新式纺纱机的每一个技术细节与相关知识熟记于心后移民到美国,并在美国成功仿制出新式纺纱机,成为美国近代棉纺工业的先驱。
全球化时代,跨国公司在对外直接投资中,往往会有意无意地将一定的技术转移给东道国的中间品供应商,帮助他们改善生产技术,甚至为之提供工人的技术培训。无论是在发达国家之间,还是工业化国家对不发达国家,技术通过进口对进口国的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存在较大的正效应。
——摘编自赵朝龙《近代霸权兴衰与护持的技术因素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西方国家在霸权兴衰更迭阶段对于技术扩散的不同态度,并说明其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近现代不同时期国际技术扩散的基本路径并分析国际技术扩散的影响。
2.书院与大学。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经过唐末五代战乱的破坏,教育面临严重危机。北宋初期,书院应运而兴。宋代书院数量众多,对学生入学没有严格的身份限制。书院有丰富的藏书,又受佛教禅林讲学制度的影响,“往往依山林,即闲旷以讲授”,集教学、藏书及学术研究于一体。
南宋四大书院
白鹿洞书院 朱熹在此讲学,朝廷又赐国子监经书
岳麓书院 理学家张栻曾在此讲学,并和朱熹进行学术探讨和论辩;2005年正式恢复湖南大学岳麓书院
丽泽书院 理学家吕祖谦所建,倡导“讲实理、育实才而求实用”的学风
象山书院 在陆九渊主持下,求学者多达数千人;得诏赐“象山书院”匾额,盛况空前
材料二 西欧中世纪大学前期以教会办学为主,后期以城市世俗办学为主。11、12世纪,学者模仿行会的建制成立了“教师与学生的共同体”,由教师或学生组成的自治团体来管理大学。中世纪大学既培养毕业生适应社会的要求,同时它也是理论多于实践、抽象多于具体的。
依据材料,比较中国宋代书院与西欧中世纪大学的不同之处。
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世纪30年代中期,苏联社会发展的全过程,首先是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深度和广度所造就的竞赛的蓬勃发展给予群众创造性的增长以前所未见的推动。在1937~1940年间,苏联军工产品的增长速度是工业产品平均增长速度的3倍。正是工业化进程使苏联遏制住了法西斯的侵略,对苏联的命运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据列利丘克(苏)《苏联的工业化:历史、经验、问题》等
材料二
中国工业化进程的国际比较表
轻纺工业发展阶段(工业化初期) 重化工业发展阶段(工业化中期) 技术密集工业发展阶段(工业化后期)
美国 71年(1790~1860) 66年(1860~1925) 31年(1925~1955)
日本 40年(1880~1919) 36年(1920~1955) 24年(1956~1979)
中国 18年(1978~1995) 16年(1995~2010) 11年(2010~2020)
——摘编自徐建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与未来展望》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苏工业化发展的相同之处及其原因。
4.“心是口非”的晚清外交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877年,日本政要井上馨到访英国,与清朝驻英公使郭嵩焘、副使刘锡鸿会谈。郭、刘二人的日记对此有着截然不同的记载。
材料一 (井上馨谈及英国近代税收制度为代表的西方制度后)刘云生(刘锡鸿)云:“此法诚善,然非民主之国,则势有所不行。西洋所以享国长久,君民兼主国政故也。”(我认为)此论至允。
——郭嵩焘《使西纪程》
材料二 廿七日,井上馨来……曰:“(清朝)胡不效西法改弦而更张之?”余曰:“祖宗之法皆有深意,……为大臣者,第能讲求旧制之意,实力奉行,悉去其旧日之所无,尽还其旧日之所有,即此可以复治。若改弦而更张,则惊扰之甚,祸乱斯生,我中朝敢不以贵国(日本)为戒乎?”井(上馨)唯唯。
——刘锡鸿《英轺私记》
比较两人日记的记载,其差异主要体现在哪里?
5.法律是一种不断完善的实践。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礼之于正国也,犹衡之于轻重也,绳墨之于曲直也,规矩之于方圜也。孔子曰:“安上治民,莫善于礼。”此之谓也。
——《礼记·经解》
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今皆亡国者,其群臣官吏皆务所以乱而不务所以治也。其国乱弱矣,又皆释国法而私其外,则是负薪而救火也,乱弱甚矣!
——《韩非子·有度》
根据材料概括儒、法两家在治国理念上的差异,结合所学指出其中哪一流派的主张更符合战国时期统治阶级的需要,并分析原因。
题型快攻练17 比较、分析类材料题
1.答案:(1)不同态度:在霸权的崛起阶段和鼎盛时期都会对技术扩散持较为开放的态度;在霸权衰落阶段,则往往会采取较严格的管控政策。
原因:霸权崛起阶段,因技术落后,需要学习、吸收他国的先进技术促进本国崛起;霸权鼎盛阶段,需要通过自由主义政策,促进本国产品销售而忽略其先进技术的扩散;霸权衰落阶段,技术的扩散为挑战国提供了动力,为维系自身技术优势和霸权故而进行技术管控。
(2)基本路径:早期技术模仿、技术移民、政府扶持是技术扩散的重要途径;工业革命时期国际自由贸易也推动了技术扩散;全球化时代,国际技术扩散主要依赖于对外直接投资与技术产品进出口贸易等渠道。
影响:国际技术扩散推动了世界技术水平的提高和经济的发展;改变了西方国家综合实力对比,加速了西方国家霸权的兴衰更替;对国际秩序和政治格局产生重要影响。
解析:(1)第一小问不同态度,据材料一“在霸权鼎盛阶段往往会奉行自由主义的政策……而在霸权的维系与衰落阶段,则往往会采取较严格的管控政策”可知,在霸权的崛起阶段和鼎盛时期都会对技术扩散持较为开放的态度;在霸权衰落阶段,则往往会采取较严格的管控政策。第二小问原因,据材料一“意大利、德国、法国的先进技术大量涌进英国,并被整合与补充,成为英国工业革命的基础”可知,霸权崛起阶段,因技术落后,需要学习、吸收他国的先进技术促进本国崛起,因此实行较为开放的态度;据材料一“在霸权鼎盛阶段往往会奉行自由主义的政策(如英国),这种政策有助于推动霸权国商品、资本等的自由流动”可知,在霸权鼎盛阶段,需要通过自由主义政策,促进本国产品销售而忽略其先进技术的扩散;据材料一“技术扩散都在其崛起阶段提供了主要的推动力……而在霸权的维系与衰落阶段,则往往会采取较严格的管控政策”可知,技术扩散为国家崛起提供重要的推动力,因此在霸权衰落阶段,为维系自身技术优势和霸权故而进行技术管控。(2)第一小问基本路径,据材料二“英国造船业的兴起,是从模仿荷兰的先进造船技术开始的。特别是在1688年荷兰总督威廉就任英国国王后,大力鼓励荷兰熟练工人去英国工作”可知,早期阶段以技术模仿、技术移民、政府扶持为技术扩散的重要途径;据材料一“这种政策有助于推动霸权国商品、资本等的自由流动……导致各种专业技术知识的扩散”可知,工业革命时期国际自由贸易也推动了技术扩散;据材料二“跨国公司在对外直接投资中……技术通过进口对进口国的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存在较大的正效应”可知,全球化时代,国际技术扩散主要依赖于对外直接投资与技术产品进出口贸易等渠道;第二小问影响,据材料二“无论是在发达国家之间,还是工业化国家对不发达国家,技术通过进口对进口国的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存在较大的正效应”可知,国际技术扩散推动了世界技术水平的提高和经济的发展;据材料一“技术通过扩散对霸权的兴衰产生了重要影响”可知,技术扩散改变了西方国家综合实力对比,加速了西方国家霸权的兴衰更替;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西方国家综合实力对比的变化,对国际秩序和政治格局产生重要影响。
2.答案:不同:宋代书院在山林,中世纪大学在城市;宋代书院由学者、思想家修建,政府支持;中世纪大学是城市创建,国王、教会支持;宋代书院传授儒家思想,重视教学、藏书及学术研究;中世纪大学传授神学、自然科学、法学等,重视大学的独立性。
解析:根据材料一、二,从二者的兴建地点、修建者及支持者、教授内容及关注点等角度来对比回答。具体来说,从兴建地点来看,由材料一中的“往往依山林,即闲旷以讲授”和材料二中西欧大学所在地的分布可以得出,宋代书院在山林,中世纪大学在城市;由其修建者及支持者来看,由材料一南宋四大书院的讲学者或者主持者及“朝廷又赐国子监经书”等信息可以得出宋代书院由学者、思想家修建,政府支持;由材料二“西欧中世纪大学前期以教会办学为主,后期以城市世俗办学为主”“牛津大学得到英王大力支持”“巴黎大学由巴黎圣母院大教堂学校发展而来,得到教皇保护”等信息可得,中世纪大学是城市创建,国王、教会支持;由其教授内容及关注点来看,由材料一“集教学、藏书及学术研究于一体”“朱熹”“理学家张栻”“理学家吕祖谦”“陆九渊”等信息可以得出,宋代书院传授儒家思想,重视教学、藏书及学术研究;由材料二巴黎大学“以神学著称于世”、牛津大学“在数学和自然科学方面走在欧洲前列”、博洛尼亚大学“成为罗马法和教会法研究中心”、萨莱诺大学“成为欧洲的医学中心”“由教师或学生组成的自治团体来管理大学”等信息可得,中世纪大学传授神学、自然科学、法学等,重视大学的独立性。
3.答案:相同之处:政府作用突出;阶段性特征明显。
原因:工业基础薄弱;中苏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高涨;政府的重视;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国际环境影响。
解析:第一小问相同之处,由材料一可知,20世纪30年代中期,苏联实现工业化并向深度和广度的发展,30年代后期,军事工业发展迅速;由材料二可知,1978年以后中国工业化也经历了初、中、后三个阶段,这说明中苏两国工业化发展都显示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由所学知识,中苏两国都是在政府的主导集中力量发展工业化的,即政府主导。第二小问原因,由所学知识可知,苏俄建立后国家制定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的方针,由于工业基础薄弱,是在政府的主导下,牺牲农业,优先发展重工业,迅速实现了工业化。30年代后期,面临着国际战争的威胁,重点发展军事工业;1978年以后,中国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人民建设热情高涨,立足于较弱的工业基础,利用发达国家将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外转移之际,轻工业得到了较快发展;待轻工业发展积累了资金后转而发展重化工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比较两者的工业化过程可得原因是中苏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高涨、政府的重视、国际环境影响。再加上两国都是社会主义国家,是无产阶级领导的。
4.答案:差异:郭嵩焘记载刘锡鸿对西方态度中肯。既赞美了西方制度,也指出西方制度因国情不同不宜照搬。刘锡鸿自己在日记中记载他激烈反对中国学习西方制度,且应该尽力恢复中国旧有制度。
解析:由材料一“此法诚善,然非民主之国,则势有所不行”可得,郭嵩焘记载刘锡鸿对西方态度中肯,因为既赞美了西方制度,也指出西方制度因国情不同不宜照搬;由材料二“祖宗之法皆有深意,……为大臣者,第能讲求旧制之意,实力奉行,悉去其旧日之所无,尽还其旧日之所有,即此可以复治”可得,刘锡鸿自己在日记中记载他激烈反对中国学习西方制度,且应该尽力恢复中国旧有制度。
5.答案:差异:法家认为统治者应该用法来管理国家;儒家认为应用礼来治理社会。
流派:法家思想更符合当时社会需要。
原因:①儒家的思想并不适用于兼并战争激烈的战国时期,并且难以落到实处。②法家思想既能带来富国强兵的现实利益,又满足了各国君主专制的愿望。
解析:第一小问差异,据材料“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得出法家认为统治者应该用法来管理国家;据材料“安上治民,莫善于礼”得出儒家认为应用礼来治理社会。第二小问流派,结合所学得出法家思想更符合当时社会需要。第三小问原因:①结合所学可知,儒家的思想并不适用于兼并战争激烈的战国时期,在重视富国强兵的君主看来,儒家的仁政与德治思想,难以落到实处。②结合所学可知,法家思想既能带来富国强兵的现实利益,又满足了各国君主专制的愿望,在法家思想的指引下,秦国不断富国强兵,最终统一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题型快攻练18 信息提取类材料题
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女士走马”
材料 如图为清末北京《星期画报》第22期(1907年2月)刊发的《女士走马》。
《女士走马》附文说明:
女学生骑马经过琉璃厂,有人嘲笑说,女子只配管二门里头的事,不该如此瞎逞能。
作者于是站出来,为女学生辩解:“咳,说这话的,就算顽固到家了。古人教女子办家里的事,是他的天职;没说过教女子不懂外边的事。现今盼望中国自强,女子会骑马,正是自强的苗头儿。请问当年那花木兰替父从军,谯国夫人领兵打仗,他们都不会骑马吗?”
提取材料信息,对画报描绘的“女士走马”现象加以阐释。
2.图像资料是具有直观性的历史记忆,但历史记忆夹杂着个人偏见,所有的历史场景都不可能自然呈现。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观察、见证与遥想
1907年3月13日,德国武官冒雨参观京城陆军贵胄学堂和陆军小学,作者大发感慨:“请看冒雨参观,不辞泥泞,比中国人的好学何如哇!中国人也要这等努力,才能自强。”
——据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三月《星期画报》第23期
提取图片信息,请你以一位历史观察者的身份,以“观察、见证、遥想”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成文)
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伊尹曾辅佐商汤灭夏,建立商朝。汤死后,伊尹继续相辅佐汤之孙太甲。下表为有关伊尹的历史叙述。
材料1 因太甲不能施行仁义,伊尹放之于桐宫。后太甲悔过自责,于是伊尹迎回太甲。重新当政的太甲注重德行,使国泰民安。 (汉)《史记·殷本纪》
材料2 商汤死后,伊尹囚禁太甲于桐宫,自立为王;七年后太甲逃出,杀死伊尹,夺回王位。 (战国)《竹书纪年》
材料3 辛亥卜,至伊尹,有一牛。甲戌卜,其执伊,侑,岁。(甲骨文记录显示,伊尹死后的300余年间一直受到商王的尊崇,祭祀地位介于殷先王与先公之间) (商)甲骨卜辞
提取材料中的一个或多个信息,得出一个结论,并结合所学的历史知识予以阐释。(要求:结论源自材料,结论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图1 内源性现代化的一般进程
图2 外源性现代化的一般进程
——据罗荣渠《现代化新论》等
综合上述材料,提取两者之间相互关联的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运用所学世界近现代史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信息关联,史实准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5.17世纪中西方。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徐光启(1562~1633年),多次参加乡试落第,最终通过科举成为政府官员。他与利玛窦交好,学习西洋的天文、历法、数学、火器等知识,并翻译了西方数学著作《几何原本》。徐光启出身贫寒,从小参加农业劳动,立志改革农业。他在上海试种由美洲引进的甘薯解决饥荒问题,并著有《农政全书》。他还结合我国原有的水利工具和西方水利知识翻译整理《泰西水法》,是西法中用、中西自然科学结合的典范。徐光启晚年致力于修订历法工作,重视引用西方先进科学测量方法进行实测。但因为守旧派百般刁难,这部历书在当时并未能颁布使用。
——摘编自金开诚《中西会通——徐光启》
材料二 伽利略·伽利雷(1564~1642年),出生于意大利的比萨,被称为“近代科学之父”,也是为维护真理而与唯心论和教会经院哲学作斗争的战士。他主张用具体的实验来认识自然规律,认为实验是理论知识的源泉,开创了以实验事实为根据并具有严密的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例如,他利用实验和数学相结合的方法确定了一些重要的力学定律,利用望远镜观测天体取得大量科学成果,为证实和传播哥白尼的日心说作出贡献等。伽利略扩大、加深并改变了人类对物质运动和宇宙的认识,为此,晚年受到教会迫害,并被终身监禁。
——摘编自冯志远《近代科学之父伽利略》
阅读材料,提取信息,结合所学,阐释17世纪徐光启和伽利略经历所折射出的中西方时代特征。(要求:信息提取充分,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题型快攻练18 信息提取类材料题
1.答案:(一)信息提取
信息举例:清末、1907年、北京;女学生、骑马;嘲笑、辩解;自强、花木兰、谯国夫人等。(若从材料提取其他有效信息并加以阐释,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层次要求:
层次1:不能根据试题要求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
层次2:提取信息不够完整,只能从材料中获取部分有效信息;
层次3:全面提取材料信息,并对信息进行恰当的归纳整理。
(二)历史阐释
阐释内容:
(1)画报描绘现象的时代背景;
(2)画报描绘现象的内涵;
(3)画报描绘现象的评价。
层次要求:
层次1:没有对历史信息进行解释说明;
层次2:能在历史信息和相关历史现象之间建立起简单联系;
层次3:能在历史信息和相关历史现象之间建立起恰当联系,并分别加以阐释说明;
层次4:能结合时代背景,在历史信息和相关历史现象之间建立起逻辑关系,并在概括归纳的基础上,进行多角度的阐释说明。
例:画报描绘的女学生骑马上街,反映了女子的自由与解放;路人的嘲笑,反映了一部分人的保守;画报作者的辩解反映了对社会新风尚的支持,也对国民自强救国的厚望。“女士走马”现象折射出当时鲜明的时代特征。近代民族危机加深,激发国人自强救国的意识;近代新式学堂尤其是女学堂的创办,西方思想的传播,使女性获得一定的自由与解放;而传统观念与思想仍然根深蒂固,影响人们对社会风气变化的认知。
“女士走马”现象反映了社会转型过程中新旧观念的冲突与碰撞。但新思想新风尚的出现与发展,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解析:首先需要提取材料信息,如根据材料的出处、附文说明可以提取“清末、1907年、北京;女学生、骑马;嘲笑、辩解;自强、花木兰、谯国夫人等”。然后对画报描绘现象的时代背景、内涵、评价进行阐释,结合所学晚清时期社会变革的时代背景、内容和影响进行阐释,如:画报描绘的女学生骑马上街,反映了女子的自由与解放;路人的嘲笑,反映了一部分人的保守;画报作者的辩解反映了对社会新风尚的支持,也对国民自强救国的厚望。“女士走马”现象折射出当时鲜明的时代特征。近代民族危机加深,激发国人自强救国的意识;近代新式学堂尤其是女学堂的创办,西方思想的传播,使女性获得一定的自由与解放;而传统观念与思想仍然根深蒂固,影响人们对社会风气变化的认知。“女士走马”现象反映了社会转型过程中新旧观念的冲突与碰撞。但新思想新风尚的出现与发展,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2.答案:(一)信息提取
信息举例:清末、1907;画报、好学、自强;冒雨、德国军人的严肃认真、中国官员的抓耳挠腮等。(若从图中提取其他有效信息并加以阐释,言之有理即可。)
层次要求:
层次1:不能根据试题要求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
层次2:提取信息不够完整,只能从材料中获取部分有效信息;
层次3:全面提取材料信息,并对信息进行恰当的归纳整理。
(二)表述成文层次要求
层次1:没有以历史观察者的视角对材料信息进行说明,没有说明材料信息能作为怎样的历史见证,没有结合材料信息剖析时代特征;
层次2:能以历史观察者的视角对材料信息进行简单说明,能对材料信息能作为怎样的历史见证简单说明,能结合材料信息简要剖析时代特征;
层次3:能以历史观察者的视角对材料信息进行恰当说明,能充分说明材料信息能作为怎样的历史见证,能结合材料信息深刻剖析时代特征。
例:观点:清王朝意图通过军备革新维护其封建统治。
阐述:晚清时期,中华民族内忧外患的危机不断加深,为救亡图存清政府自上而下地实行清末新政,改革学堂教学及新兵训练,以维护自身统治。当时的清政府及其军队已经无法应付当时的政治局势,财政上也早已严重亏空,这使清朝统治者感到自己的统治根基也已动摇。加上列强不断给清廷施加压力,要求清政府迅速改变当前的无能状态。编练“新军”是清政府新政的主要内容之一。清政府对此投入了巨大财力,花费了很大力气。漫画中德军冒雨参观晚清中国学堂且呈现出严肃认真的态度与形象;而中国官员却在会面中表现出抓耳挠腮的形态,两者之间德军的认真严谨与中方的漫不经心的形象形成鲜明对比,预示着新政改革终将以失败告终的结局。由此可见,面对中西方两者之间这样的对比,作者产生了担忧,按照如此的表现发展下去,中国的未来甚是堪忧,故亟需自强,反映了中国近代化的历程异常艰难。
解析:题目要求以“观察、见证、遥想”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故对于材料的分析需根据材料提取信息内容并针对于对应的词汇内容进行分析与解释,故提取信息:清末、1907;好学、自强;冒雨、德国军人的严肃认真、中国官员的抓耳挠腮等。首先根据漫画材料明确时间:1907年。此时属于清末,故此漫画描绘内容处于晚清中华民族内忧外患的危机时期,为救亡图存清政府自上而下地实行清末新政改革学堂教学及新兵训练,以维护自身统治。此为清末时期作者作为时代的见证者。其次根据文字内容提示,德军冒雨参观晚清中国学堂且呈现出严肃认真的态度与形象;而中国官员却在会面中表现出抓耳挠腮的形态,两者之间德军的认真严谨与中方的漫不经心的形象形成鲜明对比。此为清末时期作者作为时代的观察者。最后,面对中西方两者之间这样的对比,作者产生了担忧,按照如此的表现发展下去,中国的未来甚是堪忧,故亟需自强。此为通过作者的观察及自身的见证对于未来的遥想。
3.答案:示例1:
结论:商朝时期相的权力比较大,最高统治者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阐释:依据材料可知,伊尹是开国功臣。在汤灭夏和制定政制中,他起了很大作用。汤死后,伊尹继续为相,辅佐了汤的孙子太甲。从材料1的“伊尹将太甲放逐,令其闭门思过。三年后,太甲悔改,伊尹又迎他回来执政。”和材料2中的“商相伊尹流放太甲”两则材料可以得出,相是商朝中央最高官吏,权力很大,包括参定政制、主持政务、辅佐商王等,甚至有时可废立君王。
因此,商朝时期最高权力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而相作为商朝中央最高官吏,相权很大,对商朝的君王有一定的制约作用。
示例2:
结论:商朝时期的伊尹并未自立为王。
阐释:据材料一的《史记》记载,伊尹因太甲“不能施行仁义”,伊尹为了教育君王将太甲流放,后因太甲改过自新便重新迎回。材料二《竹书纪年》则记载伊尹流放囚禁了君王太甲后自立为王,后“太甲逃出,杀死伊尹,夺回王位”,两本古书对伊尹的记载截然相反,前者的伊尹是忠臣的形象,后者则是篡位者。《史记》和《竹书纪年》均是研究商史的二手史料,应注意对其进行辨别并需要与其他史料相互印证。材料3中的殷墟甲骨卜辞是地下出土文物,作为研究商史的实物史料,具有非常高的研究价值,可信度更高。甲骨文记录显示,伊尹死后的300余年间一直受到商王的尊崇,说明伊尹生前劳苦功高,德高望重,死后才得到商朝帝王高度尊重,因此伊尹不太可能篡位自立。
因此,对三则材料进行分析后,可以得出结论,商朝时期的伊尹并未自立为王,《竹书纪年》中有关伊尹篡权的记载应是战国纷争的时代产物。
示例3:
结论:历史叙述会受到时代环境的影响。
阐释:据材料一的《史记》记载,伊尹因太甲“不能施行仁义”,伊尹为了教育君王将太甲流放,后因太甲改过自新便重新迎回。材料二《竹书纪年》则记载伊尹流放囚禁了君王太甲后自立为王,后“太甲逃出,杀死伊尹,夺回王位”,两本古书对伊尹的记载截然相反。《竹书纪年》倾向于直接陈述事实,并且认为伊尹自立为王后被太甲杀死。《竹书纪年》成书于战国,春秋战国时期,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曾出现三家分晋、田氏代齐等礼崩乐坏的现象,《竹书纪年》对伊尹的记载可能是假托古人之举,影射当时的社会乱象。而《史记》认为太甲没有施行仁义才被放于桐宫,司马迁在陈述事实的同时带有主观色彩,有作者本人对该事件的评价。《史记》成书于汉代,而汉代儒学居于正统地位,因此司马迁的《史记》以儒家历史观为宗旨,在表述的时候更侧重于从儒学的角度去进行叙述。
由此可知,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不同的时代环境会导致不同的历史叙述。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在阐释史料内容过程中,首先需要对史料来源和史料类型进行解读,材料一取自于汉武帝时期的《史记》,属于二手文献史料,当时儒家思想居于主流地位,所以《史记》中的相关内容隐含了儒家伦理道德的价值标准,与材料中“不能施行仁义”“重新当政的太甲注重德行”的相关记载相吻合;材料二取自于战国时期的《竹书纪年》,属于二手文献史料,当时诸侯争霸、社会割据动荡,传统的分封等级制度崩溃,与材料中“自立为王”“杀死伊尹,夺回王位”的相关记载相吻合,影射了当时礼乐制度崩溃的现实;材料三取自于甲骨卜辞,属于一手实物史料,可信度较高,可以与文献史料中的相关记载进行印证,“伊尹死后的300余年间一直受到商王的尊崇”说明伊尹长期得到了后世商王的尊崇。其次,从史料内容来看,“伊尹放之于桐宫”“伊尹囚禁太甲于桐宫”,《史记》与《竹书纪年》都记载了伊尹干涉朝政的现象,但是性质却截然不同,“太甲不能施行仁义”“自立为王”说明《史记》突出伊尹的贤臣形象,《竹书纪年》突出伊尹的权臣形象,再印证甲骨卜辞中的相关记载,“祭祀地位介于殷先王与先公之间”,说明伊尹劳苦功高、德高望重,所以死后得到了后世商王的尊崇,这说明《史记》中的记载更贴切于史实,伊尹篡位自立的可能性很小,但是伊尹干涉朝政的结论是可以成立的,三则史料都相互印证了这一结论,也反映了当时王权需要受到朝廷重臣的制约,使得最高权力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4.答案:(示例)论题:不同的内部条件、外部条件和动力机制等促成不同的现代化进程。
阐述:内源型现代化国家,如英国,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长期发展,英国社会出现一系列社会变革。同时,随着英国国力的增强,加紧进行殖民扩张,并通过开展海外贸易,不断开辟海外市场,最终促使英国最早进行工业革命,推动了现代化的进程。而外源型现代化国家,如日本,19世纪日本资本主义缓慢发展,同时西方列强的入侵给日本带来严重的民族危机。为摆脱民族危机,日本推翻幕府统治,明治政府开展维新运动,积极学习西方工业文明,实现了工业化。
结论:总之,内源型现代化主要由于内部孕育动力实现了创新性巨变,而外源型现代化则主要由外来异质文明的撞击下激发或引进的巨变,这也体现了人类现代化进程的多样性。
角度提示:亦可从两种现代化类型的相互关系,如内源型现代化对外源型现代化的示范和冲击、外源型现代化对内源型现代化的挑战和竞争;两种现代化类型进程的不同之处;内涵和衡量标准的一致性等角度进行论述。
解析:据材料“内源性现代化的一般进程”“外源性现代化的一般进程”的信息标题并结合基础知识将两者进行比较联系,可拟定论题:不同的内部条件、外部条件和动力机制等促成不同的现代化进程。故在论述过程中可以分别从内源性及外源性各举出事例进行分别解释说明即可。其中可以以英国为例对于内部因素的内源性变化进行分析,着重强调内部的演化过程,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从经济变革开始内化发展并在政治上进一步有所体现;以日本为例对于外部因素角度的外源性变化分析日本现代化历程。最后进行总结升华,从文明的发展与多样性角度进行总结即可。或者从两种现代化类型的相互关系角度进行论述,两者之间互相促进、互相影响:内源型现代化的发展具有主动性而外源性现代化的发展更多的是被动性,故对外源型现代化具有示范和冲击的影响力,而外源型现代化的发展具有潜力,发展后对内源型现代化国家存在挑战和竞争可以以日本的崛起对于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的冲击为例;也可以从两种类型的进程不同之处入手,着重论述两种类型现代化崛起过程中的不同即可。
5.答案:提取信息:科学的研究与发展会受到时代环境的影响。
阐释:徐光启和伽利略是历史上两位伟大的科学家。徐光启生活在封建明朝时代,明朝时期秉持着中央王朝的思想,对外来事物和思想都秉持怀疑和轻视的态度,坚持因循守旧的传统思想,对西方传入的思想、科学及文化都摆出排斥态度,徐光启学习西方的科学在当时被视为另类,他的研究遇到了顽固派的阻挠。同时期的伽利略是意大利历史上著名的科学家,但在他生活的年代,教会统治着整个意大利社会,伽利略证实和维护日心说的科学理论极大地刺激了教会的基础,动摇了人们对教会的信仰,因此他的各项科学研究都遭遇了教会的反对和迫害,最终他本人被教会终身监禁。对比两人的遭遇,世界进入近代化时代后,社会环境越来越开放和文明,随之科学研究取得了快速的突破和发展。
总结:由徐光启和伽利略的生平遭遇能反映出,科学的研究与发展会受到时代环境的影响,严苛禁锢的时代会阻碍科学研究发展,而开放文明的时代则会促进科学的研究与发展。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现代科学技术,要求学生结合现代科学技术的特征及影响来分析。设问要求对材料信息提取充分,分析两段材料,可知共同的地方在于徐光启和伽利略都从事科学研究,同样的取得的研究成果受到了时代环境的阻挠,因此可提取信息:科学的研究与发展会受到时代环境的影响。阐释时注意结合时代特征去阐释,如徐光启处于明朝封建统治时期,对外来文明整体排斥,因此他学习西方的研究成果不被时代所重视,而伽利略处于教会统治时期,神学思想占据社会统治地位,因此他的科学研究同样也受到教会的阻挠迫害。通过分析时代特征,总结呼应科学的研究与发展会受到时代环境的影响。题型快攻练19 论证、评述类材料题
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896年8月,李鸿章抵达纽约,对美国进行访问。随后接受了《纽约时报》记者采访。
记者:阁下,在这个国家的所见所闻中什么最使您感兴趣呢?
李鸿章:20层或更高的大楼令我惊讶!连欧洲都没有,中国更不能建这种楼房,台风会把它吹倒,并且没有电梯配套也很不方便。
记者:阁下,您赞成贵国的普通百姓都接受教育吗?进一步说,您赞成妇女接受教育吗?
李鸿章:我们有很好的学校,但很少,也只有富家男性子弟才能上学。清国还没有女子就读的公立学校,有条件的家庭会为女子请女教师。我们的文化与你们不同,也许我们应该学习你们的教育制度。
记者:美国资本在清国投资有什么出路吗?
李鸿章:你们(包括欧洲)曾提出必须来清国建立现代化的工业企业,建设铁路、电讯等,以及帮助我们开发利用资源。但管理权应掌握在清国政府手中,资金和技工由你们提供。坚持这点,我们欢迎。
——摘引自郑曦原《帝国的回忆—〈纽约时报〉晚清观察记》
围绕近代中美的差异,从李鸿章答记者问中提炼一个视角予以论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提炼的视角,且紧扣主题,论述时史实正确,表述清晰)
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民族主义”,指以自我民族的利益为基础而进行的思想或运动。以下表格是学者对于民族主义的解释。
材料
作者 主张
汉斯·科恩 民族主义者首先而且最重要的是应该被看作是一种思想状态。
本尼迪克特·安德森 民族主义的想象能在人们心中召唤出强烈的历史宿命感;受到民族主义动员的成员认识到我族与他族的划分;民族主义被想象为拥有主权。
安东尼·史密斯 民族主义是一种意识形态运动,目的在于为一个社会群体谋取和维持自治及个性,他们中的某些成员期望民族主义能够形成一个事实上的或潜在的民族。
爱德华·卡尔 民族主义通常被用来表示个人、群体和一个民族内部成员的一种意识,或者是增进自我民族的力量、自由或财富的一种愿望。民族主义亦特指民族独立运动之意识形态,民族主义以民族特色看待人类活动。
——摘编自艾瑞克·霍布斯鲍姆《民族与民族主义》等。
根据上述材料,结合中国或者世界近现代史的相关史实,围绕“民族主义”这一主题,自拟论题,并加以展开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论题不能重复材料)
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一朵洁白的棉花,串联起横跨数百年的世界近现代史。棉花产业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演变历程,其中,世界棉花种植者、制造商和消费者之间的空间关系不断变化。公元11世纪之前,世界上只有南亚、东非及美洲中部生产棉花,此时棉花产业发展非常缓慢。1500年前后,随着新航路开辟及殖民扩张的推进,一个由欧洲人主导的,将亚洲、非洲、美洲紧密联系起来的贸易体系逐渐形成了。18世纪蒸汽机的出现,带来棉纺织技术革命,到了1860年,整个欧洲,特别是英国,已经成为世界棉花网络的中心。19世纪末,随着垄断资本主义形成,“棉花资本主义”的扩张,帮助殖民主义掠夺了全球南方的资源和劳动力,但它也激发了全球南方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运动,并开启了新兴国家积极地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特别是印度、中国等国,当地的资本家更是将棉花视为民族主义振兴的象征。当棉花在亚洲再度兴起之时,欧洲的棉花产业开始走向衰落。
——摘编自斯文·贝克特《棉花帝国:一部资本主义全球史》
围绕材料,就材料整体或某一方面自拟一个论题,运用世界近现代史相关知识予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论证充分,史实准确,表述清晰)
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关于中国古代美育和道德教化有很多研究,下面是两位相关学者的论述:
内容 出处
西周时期的“制礼作乐”是远古时期美育脱离宗教外衣的一种体现。“礼乐”既是提高受众的个人修养、艺术品格,又是构建和谐社会、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汉武帝的“独尊儒术”把礼乐制推向了新高潮。“乐者为同,礼者为异。同则相亲,异则相敬。” 曹健《古代中国的美育实践与美育意识》
中国古代重视通过道德教化,培育官员的家国情怀,激发官员的浩然正气;通过法律规范,规制机构的职责程序,约束官吏的行为举止,从而取得了良好效果。历代王朝所实施的道德法律共同治理模式中,道德始终是国家治理的主要手段,“德治”成为历代统治者所弘扬、追求的政治理想。 朱勇《中国古代社会基于人文精神的道德法律共同治理》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任一方面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共早期的五四纪念话语
五月四日这一天要当做一个纪念日,因为在那一天中国学生界用一种直接行动反抗强权世界。但不要把它仅仅看做一个狭义的爱国运动的纪念日,而是要每年在这一天举行纪念的时候,都加上些新意义。
——据李大钊《中国学生界的MayDay》等,《晨报》1921年5月4、5日
今天是学生加入政治运动之纪念日,也是学生整顿政风的纪念日。因为政治不澄清,使我们不能不牺牲求学之精神,而来干涉政治。现在学生应该做的事有二种:(一)组织民众,以为达到大革命之工具;(二)对现政局立于弹劾的地位。
——据李大钊《昨日之五四纪念大会》,《晨报》1923年5月5日
这是中国全国学生对于帝国主义行总攻击的纪念日,亦即是被压迫的民众向压迫的国家抗争自由的纪念日。五四运动之意义,非仅为学生运动,而是国民革命运动底一大转机,是民众反抗帝国主义及军阀之伟大的运动。
——据《团广州地委改选和五月第一周纪念活动的情况报告》等,1924年5月
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民族运动的发端”,也是“世界革命潮流在中国的波纹”,“其价值足与‘二七’‘五卅’并美”,应“继续五四精神”,“统一并坚固学生的团结”,“打倒一切帝国主义与残民媚外的军阀”。
——据张太雷《五四运动的意义与价值》等,1925~1926年
对中共早期五四纪念活动中话语主题的演进进行评述。
题型快攻练19 论证、评述类材料题
1.答案:(示例)视角:中美两国社会制度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
论述:美国的电梯大楼、现代化的成就令李鸿章钦佩,李鸿章主张学习西方技术。美国是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果丰硕;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现代化水平落后;李鸿章看到了中美差距,但没有看到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相较于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优势。
综上所述,近代美国制度和经济发展水平优于中国,李鸿章认识到了中美技术层面的差距,尽管存有个人的时代局限性,但有利于中国近代化的推进。
其他视角,如:
中美对现代化理解的侧重点不同;
中美科技水平差异;
中美教育制度存在差异;
中美经济制度存在重大差异;(洋务企业与西方现代企业)
美国的资本输出与中国的主权观念。
(任意一个视角皆可,论述时阐明各自的原因、作用或影响等即可)
解析:据材料“1896年8月,李鸿章抵达纽约,对美国进行访问。随后接受了《纽约时报》记者采访”可知属于李鸿章的认识,结合题目要求首先要选取一个角度,结合材料论述的主题为中美差异,可以选取“中美两国社会制度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为视角。然后从不同的方面展开论述,据材料“李鸿章:20层或更高的大楼令我惊讶!连欧洲都没有,中国更不能建这种楼房”可知李鸿章对美国的现代化成就非常佩服,主张学习西方技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是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果丰硕;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现代化水平落后;据材料“我们有很好的学校,但很少,也只有富家男性子弟才能上学”“清国还没有女子就读的公立学校,有条件的家庭会为女子请女教师。我们的文化与你们不同”可知美国重视近代教育,男女受教育程度高;中国封建教育落后,普及程度低,妇女受教育权不被重视;据材料“你们(包括欧洲)曾提出必须来清国建立现代化的工业企业”可知,美国资产阶级欲对外输出资本,由“但管理权应掌握在清国政府手中,资金和技工由你们提供。”可知中国封建政府接受来华投资,但要保护国家主权。最后进行总结,近代美国制度和经济发展水平优于中国,李鸿章认识到了中美技术层面的差距,尽管存有个人的时代局限性,但有利于中国近代化的推进。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
2.答案:论题:民族主义是民族强大的精神力量。
论证:近代中国,伴随着西方国家的侵略,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的民族危机不断加深,中国社会各界为挽救民族危亡做出了不懈的努力。以梁启超为代表的民族资产阶级提出中华民族的概念,不断为国家主权完整而抗争。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提出“三民主义”,以此为纲领推翻西方统治中国的工具——清王朝,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重新解释三民主义,推动中国革命的不断发展。
二十世纪30年代,伴随着日本不断扩大对中国的侵略,中国实现了国共第二次合作。在民族主义的旗帜下,形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最终打败日本侵略者打下了基础。在中华民族的团结努力下,终于取得了反帝斗争的第一次完全胜利,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威望,增强了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为中国以后的独立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总之,民族主义是一种民族团结、民族凝聚的精神力量,是一个民族不断奋斗、自强不息的力量源泉。
其他观点,只要符合题意即可。
如:民族主义有利于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
民族主义有利于推动欧洲和世界的近代化进程。
民族主义具有整合社会力量、维护本国主权的功能。
注意:答案示例仅作为参考,不作为唯一的答案。需要学生结合中国或者世界近现代史的内容展开论证,合理即可。
解析:首先,考生要阅读材料提供的学者对于民族主义的解释,在此基础上,拟定论题,论题可以围绕民族主义的内涵、民族主义与民族(或者国家)的关系、民族主义的功能与作用等角度来拟定。如,从民族主义的内涵来拟定,如民族主义是民族强大的精神力量;从民族主义与民族(或者国家)的关系角度来拟定,如民族主义有利于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从民族主义的功能角度来拟定,如民族主义具有整合社会力量、维护本国主权的功能;从民族主义的作用来拟定,如民族主义有利于推动欧洲和世界的近代化进程;等等。然后,结合所学中国近现代史或者世界近现代史的相关史实,来展开论证,要注意做到多角度论证,史论结合、论从史出、逻辑清晰、表达准确完整。最后,总结陈词,证明自己论证的正确性,或者升华(或深化)自己的观点即可。
3.答案:(示例)论题:棉花的发展史既是一部资本主义经济史,也是一部民族独立运动史
论述: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西欧国家率先踏上对外殖民扩张之路,18世纪拉丁美洲处于欧洲列强的殖民统治之下;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西方加快对外经济侵略的步伐;19世纪后期,伴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浪潮,西方列强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把亚非拉的广大地区和人口变成它们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基本被瓜分完毕,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随着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世界上几乎所有国家和地区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之中,以欧美工业国为主导的世界市场最终形成了。
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形成了人类历史上由少数资本主义国家奴役和控制世界绝大部分土地和人口的极不合理的状态,打断了亚非拉的发展进程,使亚非拉国家成为欧美工业化的经济附庸,给当地人民带来深重灾难。同时也迫使亚洲各国重视发展民族工业,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一定的发展,亚洲各国人民掀起了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运动,如伊朗的立宪革命、中国的辛亥革命、印度的民族解放运动是典型代表。亚非拉的民族独立运动冲击了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削弱了本国封建势力,推动了民族独立和世界历史发展。
综上所述,棉花的发展史反映了欧洲各国走上殖民扩张的道路,它既是人类的曙光又是人类的灾难。因此,它既是一部资本主义经济史,也是一部民族独立运动史。
(示例仅供参考,不作为唯一标准答案,考生拟定其他论题,阐述合理即可)
参考论题
①论题: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不断形成
②论题:近代西方的崛起是建立在对亚非拉殖民掠夺基础上
③论题:西方殖民扩张引发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
④论题:棉花的发展史体现东西方“中心—边缘”结构的逐渐瓦解
解析:首先,根据材料确定论题,据材料“1500年前后,随着新航路开辟及殖民扩张的推进,一个由欧洲人主导的,将亚洲、非洲、美洲紧密联系起来的贸易体系逐渐形成了。1860年,整个欧洲,特别是英国,已经成为世界棉花网络的中心。19世纪末,随着垄断资本主义形成,‘棉花资本主义’的扩张,帮助殖民主义掠夺了全球南方的资源和劳动力,但它也激发了全球南方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运动”可知,16世纪新航路开辟后棉花贸易从局部发展为全球,19世纪工业革命后确立起以英国为主导的世界棉花网络;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列强基本上完成了对世界的瓜分,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棉花扩张的过程体现了近代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但是伴随着对殖民地的掠夺,西方的民主革命思想逐渐传播,新兴国家积极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纷纷争取民族独立与解放,因此棉花的发展史既是一部资本主义经济史也是一部民族独立运动史。其次,根据所学进行论述,从两方面进行论述,一方面分析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殖民扩张的过程,另一方面分析亚非拉地区的民族解放运动产生的原因及其表现,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西欧国家率先踏上对外殖民扩张之路,18世纪拉丁美洲已经完全处于欧洲列强的殖民统治之下;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西方加快对外经济侵略的步伐;19世纪后期,伴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浪潮,西方列强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把亚非拉的广大地区和人口变成它们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基本被瓜分完毕,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随着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世界上几乎所有国家和地区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之中,以欧美工业国为主导的世界市场最终形成了。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形成了人类历史上由少数资本主义国家奴役和控制世界绝大部分土地和人口的极不合理的状态,打断了亚非拉的发展进程,使亚非拉国家成为欧美工业化的经济附庸,给当地人民带来深重灾难。同时也迫使亚洲各国重视发展民族工业,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一定的发展,亚洲各国人民掀起了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运动,如伊朗的立宪革命、中国的辛亥革命、印度的民族解放运动是典型代表。亚非拉的民族独立运动冲击了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削弱了本国封建势力,推动了民族独立和世界历史发展。最后总结,棉花的发展史反映了欧洲各国走上殖民扩张的道路,它既是人类的曙光又是人类的灾难。因此,它既是一部资本主义经济史,也是一部民族独立运动史。
4.答案:(示例)论题:中国古代的美育和道德教化服务于政治统治,有助于社会稳定。
阐述:中国古代美育注重发挥政治功能,成熟于西周的礼乐制度,以“礼乐”为核心内容,用“礼乐”来规范人们行为,以达到社会和谐和维护等级秩序的目的,从而稳定社会。封建社会的礼制的制定与规范,也起到类似的作用。汉代以后,儒学成为主流思想,儒学的仁,礼成为朝野主流的教育规范,并且出现了以礼入法,援儒入法的趋向,以道德治理为主,以法律规范为辅助,逐渐形成道德法律共同治理模式,这种国家治理手段,有利于巩固统治,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
总之,中国古代的美育和道德教化是统治者治理国家的重要工具,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适应了维护统治的需要。
解析:首先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任意一点拟定一个论题,据材料“‘礼乐’既是提高受众的个人修养、艺术品格,又是构建和谐社会、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历代王朝所实施的道德法律共同治理模式中,道德始终是国家治理的主要手段”并结合所学知识,可得论题:中国古代的美育和道德教化服务于政治统治。然后进行阐述,结合所学知识可以结合西周礼乐制度的内容和作用,汉代儒家思想的内容和作用进行分析,如:中国古代美育注重发挥政治功能,成熟于西周的礼乐制度,以“礼乐”为核心内容,用“礼乐”来规范人们行为,以达到社会和谐和维护等级秩序的目的,从而稳定社会。封建社会的礼制的制定与规范,也起到类似的作用。汉代以后,儒学成为主流思想,儒学的仁,礼成为朝野主流的教育规范,并且出现了以礼入法,援儒入法的趋向,以道德治理为主,以法律规范为辅助,逐渐形成道德法律共同治理模式,这种国家治理手段,有利于巩固统治,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最后,进行升华总结,中国古代的美育和道德教化是统治者治理国家的重要工具,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适应了维护统治的需要。
5.答案:话语主题演进的角度作答。
如:五四纪念的话语主题逐渐由建党前后的“学生运动”向国民革命时期的“国民革命运动”“民族运动”演进。
话语主题演进原因的角度作答。
如:列强侵略和北洋军阀反动统治之下民族危机(或:阶级矛盾)深重;中共成立后提出民主革命纲领,并积极领导全国的工人运动;国共第一次合作实现后国民革命运动兴起;受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高涨的影响。
话语主题演进的评价角度作答。
如:通过层进的话语表述赋予五四纪念新的意义,传播了革命思想;发挥了民众动员作用;扩大了党的社会影响;呼应并推动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进程(或:推动了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斗争)。(若考生分阶段作答,所答内容涵盖上述角度即可)
解析:评述可以从背景、内容和评价三个方面进行。
对中共早期五四纪念活动中话语主题的演进可以概括为:五四纪念的话语主题逐渐由建党前后的“学生运动”向国民革命时期的“国民革命运动”“民族运动”演进。从背景看,列强侵略和北洋军阀反动统治之下民族危机(或:阶级矛盾)深重;中共成立后提出民主革命纲领,并积极领导全国的工人运动;国共第一次合作实现后国民革命运动兴起;受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高涨的影响。从评价看,通过层进的话语表述赋予五四纪念新的意义,传播了革命思想;发挥了民众动员作用;扩大了党的社会影响;呼应并推动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进程(或:推动了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斗争)。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新教材2024届高考历史二轮专项分层特训卷第二部分题型快攻练(9份打包)(含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