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市天山区三校联考 2023-2024学年
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 历史试题
总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考试范围:选择性必修二
一、单选题(共24小题每题2分共48分)
1.英国工业革命造成严重的两极分化,贫富不均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对分化引发的严重后果,有识者都已经预感到了,社会解体的威胁也已经被各种政治色彩的人都看到。据此可知,工业革命( )
A.变革生产方式,调整产业结构 B.导致贫富不均,加大变革难度
C.激化社会矛盾,推动社会变革 D.壮大资产阶级,形成责任内阁
2.宋代岭南潮州窑考古发现了一批瓷西洋狗,如下图。其中瓷西洋狗脸部很短,耳圆而大,下垂身矮,姿态各异。雕刻捏造技巧相当高明,造型生动逼真。这( )
潮州窑出土的瓷西洋狗
A.推动了宋代的物种交流 B.推动了瓷器的技术进步
C.体现了对外贸易的繁荣 D.说明社会审美情趣变化
3.鸦片战争之后,随着国门打开,一方面中国政府从清末新政时开始引入西方城市环境卫生管理,另一方面,西人主导的一整套现代市政管理开始在租界建立成型,并为华界所效仿。这客观上反映了中国
A.市民生活质量的近代化
B.城市环境的改善
C.城市治理的近代化趋势
D.租界开放的差异
4.如图是中国批发物价总指数的周期性波动表(1868一1935)。其中,1868一1885年期间,中国的批发物价指数是下降的趋势。这一变化说明( )
A.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迎来春天 B.洋务运动走向失败成为必然
C.传统自然经济逐步濒临崩溃 D.中国经济日益卷入世界市场
5.蒸汽机发明后,日益成为欧美国家雇佣大农场机器动力的重要来源,需要多人协同操作。20世纪初,农业机器的使用变得个人化、小型化,家庭农场在劳动生产率方面缩小了与雇佣大农场的差距,后者日趋衰落。这一系列变化表明( )
A.内燃机的应用改变农业生产组织形式 B.农业技术发展导致失业人口大量增加
C.蒸汽机成为农业生产的机器动力来源 D.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依赖于生产规模
6.有学者认为,“公元前两千年,巴比伦的商人和银行家之间就在使用票据和支票;罗马知道开设往来账户,账本上有借方和贷方;伊斯兰国家的商人从十世纪起已知道使用所有信贷工具;中国早在九世纪起就使用庄票。”该学者意在强调
A.信贷工具在世界主要文明区域都使用
B.信贷工具在日常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
C.信贷工具改变着人们生活方式和观念
D.信贷工具扩展了商业贸易活动的领域
7.德意志帝国时期,除新兴的技术学院担任应用科学研究的任务,大学也创办了应用科学研究所。应用电工学,数学、化学和物理学研究所的创办是工程学和纯科学相结合的尝试;新的农学研究所则反映了科学和农业之间必不可少的关系。这些做法反映了当时德国( )
A.国民经济结构渐趋合理 B.经济发展依赖于教育的进步
C.成为世界科技发展中心 D.科学技术与社会生产相结合
8.民俗学者在描述某地明清民居时说:“由于客家文化和闽南文化因中原南迁时间先后不同,在两种文化的接触部,在边缘地区,在生存竞争中,出现了小型防御城市。”该地的特色民居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9.2022年2月以来,俄乌冲突持续发酵,全球粮食安全问题日益严峻。下列选项中,关于粮食安全问题的表述正确的有
①农业机械化、集约化、产业化提高了生产效率,保障了食品供应
②中国发布《中央储备粮管理条例》提出“实现粮食基本自给”方针
③联合国安理会多次牵头组织、召开世界粮食安全首脑会议
④加强国际合作,加大农业生产投入利于解决粮食安全问题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③④ D.①④
10.江南运河是隋代大运河的最南一端,隋炀帝时期全部疏通,地处运河上的常州“在唐称望县,地大人众,政繁务殷”,其出产的细纻、棉布、纸张被列为唐代贡品。这表明隋唐时期( )
A.经济重心已经实现南移 B.政府工程推动了南北经济交流
C.地理条件决定城市兴衰 D.交通发展促进了城市经济繁荣
11.英国学者卡特莱特指出,到1830年,英格兰的大工业城市没有一个安全的饮用水供应,这些地区的河流里鱼都没有了。这反映出,英国( )
A.工业建设不受政府重视 B.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C.工业革命导致环境恶化 D.渔业资源遭到过度开发
12.如表是有关唐宋城市变迁的记载。由此推知( )
记载 出处
“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 【唐】王建《夜看扬州市》
“水门向晚茶商闹,桥市通宵酒客行” 【唐】王建《寄汴州令狐相公》
每五更点灯博易,买卖衣服、图画之类,至晓即散,谓之鬼市子 【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
出朱雀门东壁亦人家。东去大街麦秸巷、状元楼……以南东西两教坊,余皆居民或茶坊。街心市井,至夜尤盛 【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
A.都城的夜市经济出现 B.商人政治地位提升
C.政府的市场管理弱化 D.商业突破时空限制
13.2022年6月20日,郑渝高铁全线开通运营,这是一条连接河南郑州市与重庆市的高速铁路。该高铁通车后,京郑渝昆高速铁路通道将实现全线贯通,并与京广、陇海、兰渝等铁路大通道联网,从而极大缩短重庆及三峡库区与西南、西北、华中、华北等地的时空距离。这表明( )
A.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加快
B.交通工具的革新使区域性联系日益密切
C.人们的市场和竞争意识正在逐渐形成
D.中国的经济版图彻底地突破了地域界限
14.下面为近代英国的两幅漫画,分别描述了科学家迈克尔·法拉第捏住鼻息在检查泰晤士河水的透明度和一位贵妇在看到被放大后的泰晤士水滴后的直观反应。这反映出当时( )
A.环境保护已成为英国社会的共识
B.环境污染激化了社会阶级矛盾
C.工业革命重视科研与工业相结合
D.工业文明衍生出新的社会问题
15.距今8000多年前的兴隆洼遗址,被誉为“华夏第一村”。遗址有百余座半地穴式房址,占地3万余平方米,主体部分被一圜状壕沟围绕。房址大多圆角方形,无门道,圆形灶炕居中,一些房址内还设炕穴,并有多例室内挖墓埋人的现象。下列项中,对该遗址解读正确的是()
A.是我国旧石器时代群居生活的例证 B.该地居住形式后发展为干栏式民居
C.为人们提供较安全稳定的生活环境 D.该地居民培植了世界上最早的水稻
16.中世纪晚期,欧洲的区域性贸易同东方的商业活动相联系,一个贸易网络己经显现轮廓,形成了当时已知世界的“世界市场”。据此推知当时( )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B.区域市场为近代世界市场奠定基础
C.欧洲国家崇尚东方的生活方式 D.东西方贸易主要通过民间途径开展
17.1771年,英国人阿克莱特在德文特河上的克罗姆福特建立了近代的第一家水力纺纱厂,但是工厂的选址却受到了水源的限制,只能够建在靠河的地方,并且离城镇很远。此类工厂的建立
A.对生产动力的变革提出新要求 B.是科学理论突破的直接产物
C.标志着人类开始进入蒸汽时代 D.促进了近代城市的快速发展
18.古代驿传通讯以京城为中心,向四面八方辐射延伸,每条线路相隔--定的距离便设驿站(或亭、馆、塘、台),配备驿官.驿卒等人员,组成全国驿传网络,采取接力的方法,一站接一站地传递公文信函和军事情报等信息。对此解读合理的是( )
A.驿站仅是传递现行文书的基础设施 B.驿站畅通了全国各地间的信息交流
C.弱化了以皇权为中心的君主专制统治 D.加强了中央和地方各级官府的联系
19.1928年,针对染坊及制革厂“所用制染药质随即与水混合,城市河道浅狭尤易沉淀”的问题,浙江省民政厅下令“各市县长严于取缔染坊及制革厂,限令迁移至距离城市较远、河道宽广处所”。这说明浙江省政府( )
A.压制民族工业的发展 B.着力应对民族危机
C.强化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D.重视公共卫生问题
20.汉代《盐铁论·水早》中提到,"农,天下之大业也;铁器,民之大用也。器用便利,则用力少而得作多,农夫乐事劝功”"今县官作铁器,多苦恶,用费不省﹐……盐铁贾(价格)贵,百姓不便,贫民或木种手耨,土樱(农具)淡食”。这说明汉代( )
A.铁农具便利但使用范围有限 B.传统工商食官制度得到恢复
C.普通民众生活水平极端低下 D.手工业发展滞后于农业生产
21.据英国学者安东尼·霍尔统计:1835~1870年,英国兰开郡各主要城市市政委员会成员中,棉纺织业工厂主是最大的职业群体,约占总数的三分之一;如果算上其他行业的工厂主,则比例将提高到略低于二分之一;农业利益的代表则比例小得多。这一现象反映英国( )
A.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尖锐 B.经济结构发展不平衡
C.政治变革顺应工业化要求 D.自由主义思想占主导
22.据统计,18世纪末,英国900家棉纺厂中,约300家是雇佣人数在50人以上,使用动力机器的阿克莱特式工厂,而600家是雇佣人数在50人以下,使用珍妮机或骡机的工厂。到19世纪上半叶的棉纺织业中,水力机与蒸汽机的推广促使大多数工厂雇佣人数在100~500之间。这说明工业革命( )
A.促进了劳动力的集中 B.促使劳动分工进一步的细化
C.扩大了国际国内市场 D.推动了社会阶级结构的变革
23.阅读下表:“楚国疆域内出土的铁器”,由此可推知,春秋战国时期楚国( )
地点 出土情况
湖南长沙、衡阳 发掘的61座墓中共有21件铁器,其中铁农具17件,占全部铁器的81%
楚纪南城(湖北荆州) 出土了33件铁器,其中农具19件,占全部铁器的58%
湖北江陵雨台山楚墓等 大量铁农具出土,种类也较多
A.精耕细作生产模式形成 B.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C.手工冶铁业生产集中化 D.农耕中普遍运用铁农具
24.一位同学为了研究一个主题进行地图材料搜集.搜集到下面的三幅地图。据此推断,他研究的主题是( )
A.从分散到整体世界的形成 B.工业革命与殖民扩张
C.经济全球化完全实现历程 D.科技革命与世界交通
二、主观题(本题共3小题,共52分。请根据答题卡题号及分值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的答案无效。)
25.认知、交流与社会进步。
材料一 《赫里福德地图》因作为赫里福德教堂的装饰画而得名,图中有亚洲、欧洲、非洲大陆及海洋,圣城耶路撒冷位于地图的中心。图中的内容涉及到地理学、宇宙学、历史学、民族学和动物学等。
——摘编自《现存最大的欧洲中世纪T—0地图》
《蒙古山水地图》(又名《丝路山水地图》)的地理范围从甘肃到阿拉伯半岛,数千公里山川道路均用大青绿山水技法绘制而成,表现出高山大川的恢弘气势。比较重要的城邑都画成中国式的带城门洞的四方城墙。一些重要的建筑如中亚撒马尔罕城外著名的望星楼,都画成中式建筑。
——摘编自林梅村《明代中叶〈蒙古山水地图〉初探》
材料二 北京电报大楼大事记
时间 重大事件
1953—1960 年 1953 年开始筹建,设备主要由苏联引进,使用手工撕断凿孔纸条的半自动转报方式。1958 年正式投入运营,成为传递国家大事和亲朋信息的场所。1960 年电报量为 2014 万份
1980—1995 年 与经济有关的电报业务量猛增,1990 年电报量为 4440 万份。1995 年,全部实现了电脑处理和自动转报方式,增加了预定鲜花、礼仪祝福等新业务
2010—2017 年 2010 年电报业务量为 10 万份。2017 年北京电报大楼正式结束电报业务,原址挪作它用
材料三 现代化是指人类从传统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及深入发展的过程,经济现代化是现代化的主要内容。关于经济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因素,学术界有很大争论。有学者认为,工业化是生产领域的经济现代化,是指机器大生产取代手工生产,工业逐渐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所以在经济现代化进程中工业化最为重要。也有学者认为,市场化是流通领域的经济现代化,是指国内外市场的发展与市场经济体制的运行,市场化是经济现代化的基础与前提。所以在经济现代化进程中市场化最为重要。
(1)根据材料一,分别概括两幅地图各自的特点,并指出二者共同的价值。
(2)依据材料二,概括80—90年代北京电报大楼电报业务的发展表现,并结合所学分析其背景。简要说明21世纪北京电报大楼电报业务结束的原因。
(3)你怎样看待上述争论中的观点?运用中外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史实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充分,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657年,荷兰人把少量中国红茶转运英国,茶叶首次登陆英伦。1668年,东印度公司抢先在政府注册,获得运茶进入英国的特许。1762年,东印度公司仓库中的茶叶存货就有400万磅。1766年,整个英国的茶叶销售金额是125万英镑,每磅茶叶平均售价约5先令,这个价格可以说几乎是每个英国人的钱包都负担得起,饮茶逐渐成为人们的习惯,茶叶的大众消费时代到来了。
——摘编自郭卫东《丝绸、茶叶、棉花:中国外贸商品的历史性易代—兼论丝绸之路衰落与变迁的内在原因》
材料二 在鸦片战争前的1817年至1833年17年里,中国的茶叶对英国出口货值占出口总值的比例,除个别年份外,一般都在50%以上。1833年,随着英国东印度公司对华贸易垄断权的结束,在英印政府和民间资本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参与下,印度茶叶种植事业得以迅速发展。到19世纪70年代中期,印度茶叶生产所需要的各种机器被发明和推广,茶叶生产实现了机械化。在英国茶叶市场上,印度茶叶在1875年取得对华茶叶贸易竞争优势。随着世界性茶叶市场的形成,产生了由国际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和国际茶叶市场的供求关系所决定的国际茶叶价格,这种茶叶贸易方式的根本变化,有人称之为“茶叶革命”。同时,在中国有识之士的推动下,农学会派人到印度学习制茶技术,还开始了机器制茶的推广。
——摘编自林齐模《近代中国茶叶国际贸易的衰减—以对英国出口为中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7世纪以来英国大众茶叶消费时代到来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近代对英茶叶贸易竞争优势被印度取代的原因,指出19世纪70年代后茶叶国际贸易格局变化带来的影响。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主要有关国家废除奴隶贸易和奴隶制时间表
国家 宣布废除奴隶贸易 法律生效时间 宣布废除奴隶制 法律生效时间
英国 1807 1808.1.1 1833 1834.8.1
法国 1792 1818 1848 1859
美国 1808 1865
葡萄牙 1836 1858 1878
西班牙 1820 1878
——摘编自郑家馨《殖民主义史:非洲卷》
概括材料中的信息,联系世界近代历史知识,从政治、经济、思想角度加以说明。(要求:提出不少于两条信息,史论结合,史实准确,逻辑清晰)。
试卷第1页,共3页
历史月考答案:
1.C【详解】由材料可知英国的工业革命激化了社会矛盾,推动了社会变革,C项正确;材料主要反映政治层面,未涉及生产方式和产业结构的变化,排除A项;工业革命有利于推动改革,而不是加大变革难度,排除B项;英国责任内阁形成于工业革命前,D项既不符合材料时间要求也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故选C项。
2.C【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代潮州窑出土的瓷西洋狗,反映出其为海外市场批量生产,体现了当时中国对外贸易的繁荣,C项正确;瓷西洋狗是瓷器而非物种,排除A项;仅生产特形瓷器不足以推进瓷器技术进步,排除B项;瓷西洋狗针对的是国外市场,不能说明宋代社会审美情趣发生了变化,排除D项。故选C项。
3.C【详解】根据材料“一方面中国政府从清末新政时开始引入西方城市环境卫生管理,另一方面,西人主导的一整套现代市政管理开始在租界建立成型,并为华界所效仿”可知近代中国城市治理呈现近代化趋势,故选C项;材料主旨强调近代中国城市治理呈现近代化趋势,未涉及市民生活,排除A项;近代中国城市治理的改善仅为材料的一方面,排除B项;材料主旨为近代中国城市治理的改善,未涉及不同地区租借开放的比较,排除D项。
4.D【详解】根据题干中的周期性波动表(1868-1935)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自19世纪60年代末期以来,西方列强加速对华商品输出,扩大中国市场,以其强大的市场竞争力对中国社会经济生活产生深刻影响,引发各种生产原料和成品价格大幅下跌,表明中国经济日益卷人世界市场,D项正确;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迎来春天是在一、战期间,排除A项;洋务运动未能触动封建专制体制,注定走向失败,材料体现不出,排除B项;仅从这一时期批发物价指数不能反映自然经济发展状况,排除C项。故选D项。
5.A【详解】根据材料可得出,20世纪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内燃机的使用,使农业的机械化的逐步实施,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及组织形式发生变化,A项正确;材料不能体现人口增长,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内燃机的影响,排除C项;农业生产效率依赖于科技,排除D项。故选A项。
6.A【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在很早之前巴比伦、罗马、伊斯兰、中国的商人都在使用信贷工具,A项正确;材料是强调商人在使用信贷工具,没有涉及信贷工具是否在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排除B项;信贷工具改变着人们生活方式和观念,不是材料强调的重点,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信贷工具扩展了商业贸易活动的领域,排除D项。故选A项。
7.D【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大学也创办了应用科学研究所”“应用电工学、数学、化学和物理学研究所的创办是工程学和纯科学相结合的尝试;新的农学研究所则反映了科学和农业之间必不可少的关系”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些反映了当时德国科学技术与社会生产相结合,D项正确;材料没有相关国民经济结构逐渐趋向合理的信息,排除A项;B项表述材料无从体现,故排除;材料信息缺乏对比,不能说明当时德国成为了世界科技发展的中心,排除C项。故选D项。
8.D【详解】依据材料“闽南文化:小型防御城市”,可知是在福建地区,具有防御功能,只有④符合,④是福建土楼。①是四合院,不是福建特色民居,排除①。②是窑洞是在北方地区,故排除②。③是徽派建筑,故排除③。综上所述,D项正确,排除ABC项。故选D项。
9.D【详解】根据材料“全球粮食安全问题日益严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农业机械化、集约化、产业化提高了生产效率,保障了食品供应,①正确,2013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实现粮食基本自给”方针,②错误,联合国粮农组织多次牵头组织、召开世界粮食安全首脑会议,不是安理会,③错误,加强国际合作,加大农业生产投入利于解决粮食安全问题,④正确,①④正确,D项正确;排除A、B、C三项。故选D项。
10.D【详解】隋代疏通大运河后,地处运河上的常州在唐代“地大人众,政繁务殷”,细、棉布、纸张等特产被列为唐代贡品,表明隋唐时期交通发展促进了城市经济繁荣,D项正确;隋唐时期经济重心的南移还未完成,排除A项;材料不能说明大运河等政府工程推动了南北经济交流,排除B项;地理条件“决定”城市兴衰的说法错误,排除C项。故选D项。
11.C【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30年英国正处于工业革命时期,大工业城市没有“一个安全的饮用水供应”“河流里鱼都没有了”说明城市水质和河流都受到了严重污染,环境恶化,C项正确;当时的工业建设受到英国政府的重视,排除A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渔业资源遭到过度开发的说法与材料无关,排除BD项。故选C项。
12.D【详解】题干所展示为唐宋城市生活变迁的相关记载。题干信息显示当时城市中经商时间没有严格限制,且住宅区和商业区混杂在一起,D项正确;“都城”材料无法体现,排除A项;题干并没有商人政治地位上升的信息,排除B项;“政府的市场管理弱化”说法既和题干主旨不符,也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故选D项。
13.B【详解】题干情境反映了郑渝高铁通车后,极大缩短重庆及三峡库区与西南、西北、华中、华北等地的时空距离,表明交通工具的革新使区域性联系日益密切,B项正确;从材料看不出城市化进程加快,排除A项;从材料看不出人们的市场和竞争意识形成,排除C项;“彻底地突破”表述过于绝对,排除D项。故选B项。
14.D【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泰晤士河的地位突然重要起来,无论是英国的工业发展还是生活用水,都依赖于泰晤士河,泰晤土河水质好坏直接影响到英国人民的生存状况。结合材料,漫画生动折射出工业革命给伦敦带来的生存状况危机,不仅贫民窟的普通工人,就连锦衣华服的上流社会也深受其害,这表明工业革命发展衍生出新的社会问题,D项正确;材料中只是反映工业革命影响了环境,没有提及环境保护成为共识的信息,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阶级矛盾的激化,故排除B项;C项所指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
15.C【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兴隆洼遗址“有百余座半地穴式房址,占地3万余平方米,主体部分被一圜状壕沟围绕。房址大多圆角方形,无门道,圆形灶炕居中,一些房址内还设炕穴”,它为人们提供较安全稳定的生活环境,C项正确;兴隆洼遗址是新石器时代早期先民聚落遗址,排除A项;干栏式房屋是远古时代南方地区的建筑风格,考古发现最早的干栏式建筑是河姆渡干栏式建筑,排除B项;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距今7千年的河姆渡原始居民生活在长江流域,他们会使用磨制石器,会用耒耜和种植水稻,排除D项。故选C项。
16.B【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当时的“世界市场”包括“旧世界”的大部分地区,在近代,随着世界各地联系日益密切,逐渐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市场,这意味着区域市场为世界市场奠定了基础,B项正确;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排除A项;仅从材料信息无法推知当时的欧洲国家崇尚东方的生活方式,排除C项;中国古代尤其是明清时期,东西方贸易以官方途径为主,排除D项。故选B项。
17.A【详解】材料“工厂的选址却受到了水源的限制,只能够建在靠河的地方,并且离城镇很远”体现的是当时工厂建立迫切需要改进生产动力,摆脱对自然力的依赖,A项正确;第一次工业革命并未实现科学理论的突破,排除B项;瓦特改良蒸汽机标志着人类开始进入蒸汽时代,排除C项;材料与适应城市化发展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
18.D【详解】根据材料“以京城为中心,向四面八方辐射延伸......组成全国驿传网络,采取接力的方法,一站接一站地传递公文信函和军事情报等信息”可知,驿传系统是封建社会文书往来的大动脉、总枢纽,它加强了中央和地方各级官府的联系,有利于沟通全国各地区之间的信息交流。驿站不仅是传递现行文书的设施,还是收集、暂存、转运档案图籍的机构。正因为驿站具有多方面的功能,所以今天人们在对其进行研究时,常从不同角度得出不同结论。但驿站设置的本意,主要是为了传递官府文书和边防军情,因而它首先应是文书档案的“交通站”,本质上是办理传递文书档案的设施,D项正确;驿站功能多样,排除A项;驿站是由官方设立的,在信息传递方面具有一定的封闭性,排除B项;驿站系统的运行有助于加强中央集权,材料没有体现君主专制,排除C项。故选D项。
19.D【详解】城市是人口密集区,“取缔染坊及制革厂,限令迁移至距离城市较远、河道宽广处所”,可以减少水源污染对健康的危害,体现对公共卫生问题的重视,D项正确;这只是搬迁污染企业,不能体现压制民族工业,排除A项;这与民族危机无关,排除B项;材料不涉及基础设施建设,排除C项。故选D项。
20.A【详解】本题考查汉代农业经济。根据材料信息“农,天下之大业也;铁器,民之大用也”“盐铁贾贵,百姓不便,贫民或木种手耨,土援淡食”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代铁农具便利但使用范围有限,A项正确;工商食官制度盛行于西周时期,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私营手工业的出现,以及官营手工业效率低下,至战国后期,彻底终结,排除B项;材料只是提到盐铁的经营,没有普通民众生活水平极端低下的信息,排除C项;材料并无对比,无法得出手工业发展滞后于农业生产,排除D项。故选A项。
21.C【详解】据材料“1835~1870年,英国兰开郡各主要城市市政委员会成员中,棉纺织业工厂主是最大的职业群体,约占总数的三分之一;如果算上其他行业的工厂主,则比例将提高到略低于二分之一;农业利益的代表则比例小得多。”可知,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英国以棉纺织业为代表的的第一产业迅速发展,资产阶级队伍随之壮大,而第一产业农业的代表则比例小得多。因此1832年议会改革种英国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更多的参政权和选举权,反映了政治变革顺应工业化要求,C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英国社会阶层政治权力的变化情况,并未涉及“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尖锐”,排除A项;据所学可知,工业革命之后,英国工业发展较为迅速,但材料主旨是强调“阶级结构的变化”,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自由主义思想,排除D项。故选C项。
22.A【详解】材料中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大多数工厂雇佣人数由50人左右上升到100~500之间,说明工业革命促进了劳动力的集中,A项正确;材料未提及劳动分工,排除B项;C项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C项;D项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
23.B【详解】根据“发掘的61座墓中共有21件铁器,其中铁农具17件,占全部铁器的81%”“出土了33件铁器,其中农具19件,占全部铁……”可以看出,当时这么多地方都出现了铁器,说明生产力有所发展,B项正确;材料不能体现精耕细作,排除A项;材料看不出集中分布,排除C项;普遍太绝对,排除D项。故选B项。
24.A【详解】材料展现了古今世界的贸易和世界贸易交通的实现,这一变化展现了世界各地从彼此隔绝到紧密联系局面的形成,A项正确;B项以偏概全,排除;经济全球化完全实现是在苏联解体.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等事件之后,排除C项;材料主题是世界贸易与世界交通,科技革命仅反映在第三张地图中,排除D项。故选A项。
25.(1)特点:前者是现存T—0地图中最大的地图;范围广;涉及地理学学、历史学等;曾作为教堂的装饰画。后者只涉及丝绸之路沿线地区,包括山川道路;采用中国传统的青山绿水技法。
价值:都反映了当时人们对世界地理的认知,有引导交通的实用价值、地理。
(2)表现:增加了经济信息服务;技术由手工发展到自动化。
背景:改革开放的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发展。
原因: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特别是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电报技术落后于时代。
(3)观点:经济现代化进程中工业化最为重要(市场化在经济现代化进程中市场化最为重要;
赞同工业化在经济现代化进程中工业化最为重要的观点。)
论述:英国完成工业革命,机器大生产取代手工生产,促进英国经济的发展,因此工业化在经济现代化进程中工业化最为重要。
(赞同市场化在经济现代化进程中市场化最为重要。
论述:改革开放以来,并取得巨大成就,增强了中国的综合国力。)
26.(1)历史背景:新航路的开辟,通往亚洲的海外通道打通;英国政府扶持东印度公司,大批茶叶运至英国;茶叶价格下降使英国寻常百姓饮茶成为可能;饮茶有益于人们身体健康,饮茶逐渐成为人们的生活习惯﹐进一步刺激了茶叶销售。(任答三点即可)
(2)原因: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进一步发展﹔东印度公司对华贸易垄断权结束﹐国际荼叶市场自由竞争加剧;英印政府和印度民间资本积极参与茶叶生产,印度茶叶种植扩大化;印度茶叶生产的机械化,降低了成本,冲击了中国对英茶叶贸易。(任答三点即可)
影响:中国茶叶国际贸易和世界市场密切联系在一起,世界性茶叶市场形成;产生了由供求关系所决定的国际茶叶价格,“茶叶革命”兴起;中国茶叶生产逐渐和世界接轨﹐茶叶生产近代化开启。(任答两点即可)
27.示例:
信息一:欧美主要国家废除奴隶贸易时间集中在18世纪末至19世纪前期。
信息二:欧美主要国家废除奴隶制时间集中在19世纪中后期。
说明:18世纪末到19世纪中后期世界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政治:资产阶级代议制度确立和扩展。
经济:工业革命深入展开。
思想:启蒙运动思想广泛传播,自由主义思想兴起发展。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台废奴法令。
提示:
信息一:据材料“ 主要有关国家废除奴隶贸易和奴隶制时间表”可知,英法美等欧美主要国家废除奴隶贸易时间集中在18世纪末至19世纪前期。
信息二:据材料“ 主要有关国家废除奴隶贸易和奴隶制时间表”可知,欧美主要国家废除奴隶制时间集中在19世纪中后期。
说明: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从18世纪末到19世纪中后期世界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政治,资产阶级代议制度确立和扩展;经济,工业革命深入展开;思想,启蒙运动思想广泛传播,自由主义思想兴起发展;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台废奴法令等方面说明。
答案第1页,共2页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新疆乌鲁木齐市天山区三校联考 2023-2024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 历史试卷(部编版)(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