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安徽省宿州市泗县2023-2024部编版八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题(答案)

八年级历史
注意事项:
1.你拿到的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共60分钟。
2.本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试题卷”共4页,“答题卷”共2页。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图片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下列一组图片反映的历史史实是(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
2.“我们仿佛看到这样一幅画面:英法手牵着手,美俄提着篮子来了,两个强盗抱着大清这棵枯树摇晃,摇落的除了果子还有枯枝败叶。”这些文字描述的战争使( )
A.中国传统自然经济开始遭到破坏 B.侵略势力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
C.欧美各国获取了投资设厂的权利 D.清政府成为列强侵华的工具
3.有学者评价近代某革命纲领:“交织着现实和幻梦,交织着彻底的斗争性和不切实际的空想图画。既有由革命的烈火燃起来的大胆的想象,又充分暴露了小生产者的狭隘的实际主义。”这一革命纲领( )
A.体现了农民反封建愿望 B.推动了小农经济的发展
C.取得了良好的实践效果 D.反映了资产阶级的要求
4.1877-1882年,左宗棠连续五次上书清政府指出:“重新疆者所以保蒙古,保蒙古者所以卫京师。西北臂指相连,形势完整,自无隙可乘”。由此,左宗棠采取的行动是( )
A.收缴鸦片 B.编练新军 C.收复新疆 D.进行改革
5.陈天华在《猛回头》中写到:“法兰西,占广州,窥视黔桂;德意志,胶州领,虎视东方。新日本,取台湾,再图福建……”你认为作者描述的是哪个条约签订之后中国的状况( )
A.《南京条约》签订后 B.《马关条约》签订后
C.《天津条约》签订后 D.《北京条约》签订后
6.戊戌变法是一次资产阶级政治改革,变法正式开始的标志性事件是( )
A.康有为发起“公车上书” B.严复译著《天演论》广为流传
C.维新人士创办强学会 D.清政府颁布“明定国是”诏书
7.北京是一座饱经历史沧桑的文化名城,见证了中华民族近代的屈辱与灾难。下列年代尺中能够见证北京的屈辱与灾难的是( )
A.①③ B.②④ C.②⑤ D.④⑥
8.1905年,在《民报》的发刊词中,孙中山把同盟会的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合称“三民主义”,它( )
A.表达了无产阶级的政治和经济要求 B.提出“自强”“求富”的口号
C.成为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纲领 D.宣传救亡图存和维新变法思想
9.1912年3月5日,上海《时报》的一篇文章中提到“……共和成,专制灭,民国成,清朝灭,总统成,皇帝灭……”。该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 )
A.沉重打击清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 B.宣告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C.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工人运动的结合 D.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
10.下表中的历史现象出现在1914-1919年间,造成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农户 减少1500多万户
耕地 减少2600多万亩
荒地 增加4900多万亩
陆军 增加92万多人
军费 增加5000多万元
A.八国联军侵华 B.袁世凯复辟帝制 C.军阀割据混战 D.国民革命军北伐
11.下图是某八(2)班同学参观一座纪念馆时看到的部分展品,他们主要可以了解到( )
A.推翻封建王朝的斗争 B.国共两党合作的实现
C.全国工人运动的高涨 D.近代思想解放的潮流
12.毛泽东指出:“五四运动杰出的历史意义,在于它带着为辛亥革命还不曾有的姿态。”一百年前的这场运动中,“不曾有的姿态”主要是指( )
A.毫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精神 B.农民阶级成为运动的先锋
C.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D.反对一切外来的西方文化
13.1922年1月至1923年2月,中国工人阶级首先掀起了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举行大小罢工斗争100多次,参加人数30万以上,给了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以沉重的打击。这表明( )
A.中国工人阶级从此登上了历史舞台 B.工人阶级成为了中国革命的主力军
C.中共成立后推动全国工人运动高涨 D.中国共产党成立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14.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他的第一号命令就是“清党”通缉令,通缉毛泽东、周恩来等一大批共产党员。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失败了。这里的“失败”指的是( )
A.没有消灭军阀张作霖 B.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
C.国民党实行了“清共” D.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被反动派大肆屠杀
15.“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1928年秋,毛泽东满怀豪情地创作了这首诗。下列史实与之相符的是( )
A.国共合作,讨伐北洋军阀 B.战略转移,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C.南昌起义,创建人民军队 D.朱毛会师,巩固井冈山根据地
16.《全球通史》中记载:“毛泽东是一位杰出的共产党领袖,他无视莫斯科的共产国际,制定出新的革命策略。他拒绝了只能依靠城市无产阶级进行革命这一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原则……”毛泽东的“新策略”指的是( )
A.确定“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 B.建立革命军队,领导广州起义
C.与国民党合作,实现全国统一 D.领导工人运动,夺取中心城市
17.徽章是政治权力的象征,是重要的历史文物。上图徽章“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政权的首都位于( )
A.上海 B.瑞金 C.长沙 D.南昌
18.“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二十几个人在这里开会,是为了正式确定长征的领导和方向的彻底改变,从更深远的意义上说,这是中国共产主义革命运动的领导和方向的彻底改变。”该会议( )
A.为迎接抗战胜利准备了条件 B.为中国人民指明了抗战胜利后的方向
C.是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关键 D.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19.日本学者伊豆公夫说:“日本帝国主义的失败和投降,是有很多原因的,其中绵延14年的中国人民的民族解放斗争,起了决定性作用。”这场“民族解放斗争”的起点是( )
A.九一八事变 B.西安事变 C.七七事变 D.皖南事变
20.“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得一张平静的书桌了。”这句话生动准确地概括了当时严峻的社会形势。当时的社会形势是( )
A.日本加紧准备全面侵华战争 B.日本制造九一八事变
C.日本策动“华北自治运动” D.日本扶植在东北建立的伪满洲国
21.“在全国抗日救亡运动高涨和中国共产党‘逼蒋抗日’方针以及绥远抗战胜利的影响之下,张学良、杨虎城率领的东北军、西北军,12月12日在西安发动了对蒋介石的兵谏,并向全国提出了‘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该材料中事件的解决( )
A.标志着中华民族十四年抗战开始 B.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C.揭开了中华民族全面抗战的序幕 D.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正式实现
22.《社会变迁与百年转折丛书》讲述了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百年历史,其中第五册为《1937年:大灾难与大牵手》。其中“大灾难”与“大牵手”分别是指( )
A.卢沟桥事变和国共合作进行北伐 B.卢沟桥事变和西安事变
C.日本全面侵华和国共第二次合作 D.日本全面侵华和平型关大捷
23.纪念馆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我们要了解“鲜血凝固的那个时候,长江呜咽,钟山悲泣。三十万,三十万同胞,在黑暗中挣扎;三十万,三十万冤魂,在地里哭泣”这段历史,我们最应该去的纪念馆是( )
A.南京大屠杀纪念馆 B.新四军纪念馆 C.九一八纪念馆 D.渡江战役纪念馆
24.武汉会战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队在武汉地区同日本侵略者展开的一场会战,战场遍及安徽、河南、江西、湖北4省广大地区,是抗日战争战略防御阶段规模最大、时间最长、歼敌最多的一次战役。下列战役属于武汉会战的是( )
A.平型关大捷 B.台儿庄战役 C.四行仓库战役 D.万家岭战役
25.这次战役中,国民党军队在战场上一溃千里,短短8个月时间,丧失4个省会城市和146个中小城市、20多万平方千米的国土、6000万人口,反观日军只伤亡了24000多人。“这次战役”是指( )
A.淞沪会战 B.武汉会战 C.豫湘桂战役 D.第三次长沙会战
二、辨析改错(8分)
26.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答题卷”该题前的括号内正确的打“√”,错的打“×”,并加以改正。
(1)19世纪60年代起,洋务派先后创办了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一批近代民用工业。( )
(2)黄花岗起义中革命党人不屈不挠的精神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
(3)1928年底,张作霖发表通告,宣布“服从国民政府,改易旗帜”,南京政府在名义上统一了全国。( )
(4)1929年12月召开的八七会议,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原则。( )
三、材料解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4分,共28分)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共三大决定国共合作的具体实现方式是什么;国民党一大召开有什么意义?(4分)
材料二 1924年,孙中山亲自批准将这样一副对联贴在某校的大门上:上联是“升官发财请往他处”,下联是“贪生畏死勿入斯门”,横批是“革命者来”。
(2)材料二中“某校”指的是哪所学校?“某校”的创建起到什么积极作用?(4分)
材料三 北伐进军中,黄埔军校的师生从广州警师出发,不到一年就饮马长江,连克长沙、武昌、南昌、南京、上海、福州而雄踞中国东南各省,击溃军阀吴佩孚、孙传芳数十万大军,扬威天下,使黄埔军校的声威到达新的高峰。
(3)材料三中“打倒吴佩孚”的战斗主要发生在哪两个省份?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北伐的主要目的。(4分)
材料四:在北伐进军的过程中,共产党人在军队政治工作和发动工农群众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苏联军事顾问的帮助和苏联提供的物资支援也起了重要作用。北伐战争之所以能在短时间内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是国共两党合作结出的硕果。
——据胡绳《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
(4)根据材料四,归纳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2分)
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将材料一图中①、②、③处补充完整。史事A产生了什么影响?(6分)
材料二 “左”倾错误进一步发展的恶果,是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1934年10月初,中央红军主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遵义会议后,四次渡过赤水河,迂回曲折地穿插于敌军重兵之间。在渡过金沙江后,摆脱了几十万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随后,强渡天险大渡河,翻越人迹罕至的夹金山,在懋功地区同红四方面军会师。红军在长征途中,播下了革命的种子,铸就了长征精神。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简史》
(2)根据材料二,指出红军长征的原因和红军跳出敌人重重包围的事件。(4分)
材料三
(3)根据材料三,指出在红军长征途中遇到了哪些困难;谈谈你对“长征精神”的理解。(4分)
四、分析与探究(14分)
29.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列强的侵华史,也是一部中国人民的抗争史和探索史。阅读材料,探究下列问题。
材料一 假使我们是甲午到戊戌那个时代的人,眼看见我们的国家被小小的日本打败了,打败了以后又要割地赔款,我们还不激昂慷慨想要救国吗?……光绪也受了时局的刺激,很想努力救国。
——据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刺激光绪帝救国的“时局”是什么;光绪帝进行了怎样的救国努力?(4分)
材料二 庚子(1900年)拳匪之乱以后,全体人民感觉清朝是我民族复兴的一种障碍,这种观察是很有根据的。……同盟会和其他革命志士看清了满人的把戏,积极地图谋以武力推倒清朝的政权。
——据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2)根据材料二,指出庚子年帝国主义国家联合起来以拳匪之乱为借口发动了哪一战争;“武力推倒清朝政权”指的是中国历史上哪一历史事件?(4分)
材料三
(3)材料三中图一、图二反映的战役分别产生了什么影响?(4分)
(4)通过对以上问题的探究,你能得到什么感悟?(2分)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题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A B A C B D C C B C D A C
题序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B D A B D A C B C A D C
二、辨析改错(8分)
26.【×】(1)“民用工业”改为“军事工业”
【√】(2)
【×】(3)“张作霖”改为“张学良”
【×】(4)“八七会议”改为“古田会议”
三、材料解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4分,共28分)
27.(1)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2分)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正式建立。(2分)
(2)黄埔军校;(2分)黄埔军校招收学生一万多名,培养出大批军事和政治人才,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和随后的北伐战争作了准备。(2分)
(3)湖南、湖北;(2分)推翻北洋军阀统治,统一全国。(2分)
(4)共产党人在军队政治工作和发动工农群众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广大官兵英勇作战,苏联军事顾问的帮助和苏联提供的物资,国共两党合作。(任答2点即可.2分)
28.(1)①南昌起义,②八七会议,③井冈山;(3分)史事A影响:南昌起义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端。(3分)
(2)“左”倾错误的影响,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2分)渡过金沙江。(2分)
(3)国民党军队围追堵截,恶劣的自然环境,食物的匮乏;(2分)坚定的革命信念,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勇于克服困难、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精神,严守纪律、团结互助的精神等。(言之有理即可,2分)
四、分析与探究(14分)
29.(1)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签订《马关条约》被迫割地赔款;(2分)实行戊戌变法。(2分)
(2)八国联军侵华战争;(2分)辛亥革命。(2分)
(3)图一:淞沪会战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斗志;(2分)图二:台儿庄战役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振奋了中国军民的精神,坚定了抗战意志和信念。(2分)
(4)落后就要挨打;中国人民有反抗外来侵略的传统;中国人民有不屈不挠的抵抗精神;全民族合作是打败外来侵略的重要力量:团结就是力量,合作实现共赢等。(言之有理答出2点即可,2分)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安徽省宿州市泗县2023-2024部编版八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题(答案)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