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同步课课练
第4课 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1.“一五”计划一开始,先后开工1万多个工业项目,集中在钢铁、煤炭、电力、机械制造、交通运输等领域。这说明当时我国重点发展( )
A.农业 B.轻工业 C.重工业 D.旅游业
2.1949年,中国主要工业品原煤、原油、钢的产量分别仅为美国的7.34%、0.05%、0.22%,仍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工业水平低,基础薄弱,门类不全。为了改变这一状况,我国( )
A.优先发展农业和手工业
B.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
C.注重国民经济均衡发展
D.进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3.1953年12月,新中国进行了全国规模的基层选举,选举地区的人口为5.7亿。全国各地共选出500多万名基层人大代表,选举产生了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这些举措,有利于建立( )
A.政治协商会议制度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基层居民自治制度
4.如图所示的内容反映了( )
A.政治协商制度的初步建立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C.社会主义类型宪法的完善
D.中共对民主政治制度的探索
5.1958年,南平造纸厂作为国家重点项目建成投产,是第一个由中国自行设计、制造、安装的现代化造纸工厂。这得益于( )
A.“一五计划”的推行 B.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C.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D.土地改革运动的开展
6.读《中国与印度、美国的钢产量和发电量的比较》如表
项目 中国(1952年产量) 印度(1950年产量) 美国(1950年产量)
钢产量(人均) 2.37千克 4千克 538.3千克
发电量(人均) 2.76千瓦时 10.9千瓦时 2949千瓦时
为了改变此状况,我国政府采取的措施是( )
A.开国大典,当家作主 B.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C.一五计划,工业起步 D.土地改革,保障民生
7.识读历史图片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如图这组图片反映的成就取得主要是由于政府( )
A.开展了人民公社化运动
B.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
C.实施了第一个五年计划
D.实行了改革开放的政策
8.该表是中国与印度、美国的钢产量和发电量的比较。为克服表中这种困境,我国采取的相应措施是( )
项目 (1952年产量) (1950年产量) (1950年产量)
钢产量(人均) 2.37千克 4千克 538.3千克
发电量(人均) 2.76千瓦时 10.9千瓦时 2949千瓦时
A.实施三年经济恢复计划
B.编制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
C.成立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D.制定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9.1954年9月,李某作为一名人民代表,到北京参加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他亲历了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的审议,这一法律文件的名称是( )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10.据1954年9月《人民日报》报道:在全国人民普选的基础上,各地选出1226名代表,其中包括177名少数民族代表,147名妇女代表。这些代表齐聚北京中南海参加会议,共商国是。这次会议的召开说明我国的政治制度是( )
A.多党合作制度 B.政治协商制度
C.普选制度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1.阅读材料
材料一 1953﹣1956年,国家用于基本建设投资总额达484.9亿元,其中对重工业基本建设投资达151.5亿元,对轻工业基本建设投资达26.4亿元;1956年,全国国民生产总值达1639亿元,比1952年增长60%左右;工农业总产值为1252亿元,国家财政收入为287.4亿元,均比1952年增长60%左右;工业总产值642亿元,农业总产值610亿元,平均每年递增19.6%和4.8%;交通运输有明显增长,各项社会事业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有显著提高。“一五”期间工业生产所取得的成就,超过了旧中国的一百年。
材料二 在工农业总产值中,工业总产值所占的比重从1952年的41.5%提高到56.5%.在工业总产值中,重工业的比重从1952年的35.5%提高到45%.一大批旧中国没有的工业部门开始建立起来,中国从此有了自己的飞机、汽车、新式机床、发电设备、重型机器和精密仪器制造业等,初步形成了一个独立的工业体系。
(1)材料一中的数据说明了什么?出现这种情况,除了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正确规划外,你认为还有哪些因素?
(2)材料二中的比例变化与第一个五年计划有什么联系?现在我国进入国民经济建设的第几个五年计划?
1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够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毛泽东
材料二:
年份 项目 粮 棉 钢 煤
1952年 总产量 1.64亿吨 130.4亿吨 135亿吨 0.65亿吨
比1949年增长 36% 193% 754% 105%
1957年 总产量 1.95亿吨 164亿吨 535亿吨 1.3亿吨
比1952年增长 19% 26% 296% 100%
材料三:1957年底,我国以兴建的156个项目为中心,先后施工的工业项目有一万多个,沿海工业基地得到加强,华北和西北也建立了一批新的工业基地。
(1)材料一反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我国怎样的经济状况?为此我国政府制定了什么计划?
(2)据材料二分析,1957年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比1952年增长的原因有哪些。
(3)材料三标明我国未改变落后面貌采取的措施和取得的成就,联系所学,列举出这一时期连接了长江南北交通的大桥是哪一座桥,形成了哪一工业基地。
(4)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也在加紧进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在哪一次会议上颁布的?请问这是一部什么性质的宪法?
参考答案
1-10 CBBDA CCBCD
11.(1)说明了我国经济在“一五计划”期间飞速增长。中国人民刚刚获得解放,涌现出巨大的建设热情;苏联的帮助;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2)一五计划的重点是发展重工业,因此重工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大幅上升。相应地,工业产值的比重也在上升。第十三个。
12.(1)状况:工业水平很低,基础薄弱;措施:编制并实施“一五”计划。
(2)原因:我国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3)大桥:武汉长江大桥;基地:东北工业基地。
(4)会议: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性质: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江苏省2023-2024八年级下学期同步课课练 第4课 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