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甘肃省武威市凉州五和九年制学校联片教研
九年级历史第二次模拟考试试卷
一、选择题(共40分)
1.下侧图1建筑应位于图2中的位置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春秋时期,吴、越、楚、秦被视为蛮夷之国。《史记》认为这些蛮夷之国的诸侯王与黄帝有着血缘关系,都是黄帝的后代。据此可知,司马迁认为
A.诸侯纷争激烈 B.华夷观念有别 C.习俗礼仪各异 D.华夏同源共祖
3.分封制是西周时期重要的政治制度。有文字记载:“其怀柔天下也,犹惧有外侮,扦御(意思是防御、抵抗)侮者,莫如亲亲,故以亲屏周。”材料说明分封制( )
A.平息了王室内部的权力斗争 B.利用诸侯国抵御外族侵扰
C.强化了诸侯国对王室的隶属 D.促进了各民族融合的进程
4.“平王东迁后……王畿之地只有方圆一二百里,而且日益减少;与此同时,王室军队不如诸侯,只有三军、两军或不足一军。”这一现象反映了( )
A.分封制等级森严 B.郡县制正式确立
C.周王室势力衰微 D.各诸侯征伐不断
5.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完成了统一大业,为适应国家统一的需要,大力推行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下图示意的是( )
A.统一度量衡制度 B.统一使用半两钱
C.统一文字为小篆 D.统一车轨的宽窄
6.东汉初年,刘秀整顿吏治,合并郡县;释放奴婢,减轻农民负担;减轻刑罚;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缓和民族矛盾。于是社会出现比较安定的局面,历史上称为( )
A.文景之治 B.百家争鸣 C.楚汉之争 D.光武中兴
7.这是中国古代又一次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产生了“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等典故。这场战役是( )
A.漠北之战 B.长平之战 C.淝水之战 D.赤壁之战
8.开疆拓土、并加强边境管理是我国古代不断走向强盛的重要举措。下表所涉及的相关史实应该是哪一历史时期的
方位 边疆管理措施
东南 设置澎湖巡检司,负责管理澎湖和琉球
西北 设置北庭都元帅府,管理西域军政事务
西南 设立宣慰使司都元帅府,掌管西藏军民各项事务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明朝
9.如图所示文化中心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 )
A.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B.南方社会安定
C.经济重心的南移 D.南方政权强于北方
10.清朝规定出海商船只准带铁锅一口,每人只许带铁斧一把;船上所有人员必须详细登记姓名、年龄、面貌、履历、籍贯等;船只预先规定往返日期,每人每日只许带米两升。这些规定体现清朝( )
A.设市舶司管理海外贸易 B.户籍管理制度严格规范
C.限制中国商民出海贸易 D.严格约束外国商人活动
11.如下图是中国近代史上被迫开放的部分通商口岸方位示意图。它反映出西方列强的侵华特点是( )
A.由内地扩大到沿海地区 B.由沿海地区深入到内地
C.沿海地区和内地同时开放 D.局限于东南沿海地区
12.改革势必触动部分人的利益。难免遭遇阻力,困难重重。戊戌变法中有一项改革措施涉及“数百翰林、数千进士、数万举人、数十万秀才和数百万童生”的荣誉和进身之道。该措施是( )
A.奖励发明 B.改革科举制度 C.精简机构 D.裁汰冗员
13.历史学者金冲及在《辛亥革命的历史地位》中指出:辛亥革命使中国人抛弃了对皇帝的崇拜,促使人们敢于发表以前不敢说的主张,民众心理有了巨大变化。这反映了辛亥革命( )
A.推动了思想解放 B.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C.完成了革命任务 D.影响了世界历史发展进程
14.1935年的一天,数千名学生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反对华北自治”“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等口号,并举行示威游行。这一场景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五四运动 B.京汉铁路工人罢工 C.一二 九运动 D.九一八事变
15.一年一度的“两会”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大事,见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与完善。新中国成立后召开的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和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分别制定和颁布了( )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第四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共同纲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共同纲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16.如下图图片反映了我国社会生活的重大变化。这一变化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
A.我国轻工业快速发展 B.人们生活习惯发生了巨大变化
C.改革开放促进经济迅速发展 D.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的粮食逐渐减少
17.《汉谟拉比法典》正文共有282条,包括诉讼程序、盗窃处罚、租佃雇佣关系、商业高利贷关系、债务、婚姻、遗产继承、奴隶等,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古巴比伦的社会情况。上述材料反映了《汉谟拉比法典》的特点是
A.内容全面 B.思想落后
C.传播广泛 D.影响深远
18.1760年的英国,人口在10万以上的城市只有伦敦一个;在1801年,英国城市人口仅占全国人口的32%;到了1851年城市的总人口就占全国人口的一半了,并且已有7个人口达10万以上的城市。这一变化反映出英国( )
A.英国疆域扩大 B.粮食产量骤增 C.移民人口增多 D.城市化的发展
19.俄国统治阶级中的有识之士,也曾有人试图进行改革,但未能大胆果断地进行,因而成效甚微。被得一世执政后,凭借其至高无上的政治权力,毅然决然地抛弃俄国自大守旧的传统,亲自率团出国考察,学习西欧,实行了自上而下的、大胆果断的全面改革。可见,这场改革( )
A.成为俄国历史的第一个转折点 B.促进了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C.得益于改革者极高的执政能力 D.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20.1947年3月,杜鲁门在国会发表“国情咨文”,他提出的“遏制共产主义”、干涉别国内政、加紧控制其他国家的纲领和政策,后来被称为“杜鲁门主义”。它的出台标志着( )
A.美苏冷战开始 B.两极格局形成
C.美苏争霸开始 D.世界大战爆发
二、材料分析题(共20分)
21.材料一:19世纪初的流行语:开谈不说《红楼梦》,纵读诗书也枉然。
材料二:为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福建大剧院与福建京剧院联合于2015年5月在福建大剧院上演全本《红灯记》,这是福建京剧院相隔40周年,再次在榕城舞台上演《红灯记》。
(1)《红楼梦》的作者是谁?创作于何时?在文学史上有何价值?
(2)京剧诞生于何时何地?
(3)明清时期的文学艺术作品在思想上有什么鲜明的特色?
22.材料一:1980年,我国在深圳设立经济特区,开辟出第一块试验田。1992年春,又是在深圳,掀起了全国新一轮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潮。如今,深圳实现了由落后边陲小镇到国际大都市的跨越。
材料二:到2020年,黄浦江的东岸已从过去以农业为主的区域,变成一座功能集聚、要素齐全、设施先进的现代化新城,并辐射周边,带动了外围区域的发展。
(1)1980年,中央设立的经济特区除了深圳外,还有哪三个?
(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深圳“掀起了全国新一轮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潮”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一、二分析,设立经济特区有什么作用?
23.
材料一:
材料二:英国革命的最大成果,也是它在现代民主政治创制试验方面的最大成就,就是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政体……美国革命的首创性在于……孟德斯鸠“以权力制约权力”的学说在政府体制的设计方面得到较好的贯彻。
——摘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无产阶级,现今社会的最下层,如果不炸毁构成官方社会的整个上层,挺起胸来。
——摘自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材料四:了解人类文化的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认识中国历史与世界历史相互关联,体现立足中国、面向世界的视野和胸怀,初步树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识。逐步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具有为家乡、国家和世界发展贡献力量的远大理想和责任担当。
——摘自《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
(1)材料一的两位思想家中,推崇英国政治制度的是谁?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英美两国政治制度的不同点。
(2)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该“宣言”发表的历史意义。列举该“宣言”发表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蓬勃发展史实(举一史实即可)。
(3)综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你认为当代中学生应具备怎样的世界视野和意识?
试卷第2页,共6页
1.A
【详解】根据材料图片信息和所学可知,图1是河姆渡居民的干栏式建筑,河姆渡遗址位于浙江省余姚县,处于长江流域,所以位于图2中①的位置,A项正确;河姆渡遗址位于浙江省余姚县,处于长江流域,图2中的②、③、④均不属于长江流域,均不符合题意,排除BCD项。故选A项。
2.D
【详解】根据材料“《史记》认为这些蛮夷之国的诸侯王与黄帝有着血缘关系,都是黄帝的后代”分析可知,材料讲述的是这些蛮夷之国的诸侯王都是黄帝的后代,体现的是华夏同源共祖的思想,D项正确;材料没有关于诸侯纷争的描述,排除A项;材料不能体现华夷观念有别,排除B项;材料没有关于习俗礼仪差异的描述,而是体现华夏认同,排除C项。故选D项。
3.B
【详解】根据材料西周分封制的目的是为了怀柔天下、抵御外来侵略,B项正确;题意中没有提及分封制平息了王室内部的权力斗争,排除A项;题意中没有提及分封制强化了诸侯国对王室的隶属,排除C项;题意中没有提及分封制促进了各民族融合的进程,排除D项。故选B项。
4.C
【详解】根据材料“王畿之地只有方圆一二百里,而且日益减少;与此同时,王室军队不如诸侯,只有三军、两军或不足一军。”可知,周平王东迁之后,周天子所控制的土地减少,军队也在减少,所以反映了周王室势力衰微,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分封制的等级,排除A项;郡县制正式确立是秦朝,排除B项;材料着重体现的是周天子势力衰微,没有体现各诸侯征伐不断,排除D项。故选C项。
5.C
【详解】根据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片反映的是统一文字,秦朝时期统一文字为小篆,C项正确;秦朝时期统一度量衡制度,图片没有反映,排除A项;秦朝时期统一货币为圆形方孔半两钱,图片没有反映,排除B项;秦朝时期统一车轨,但图片没有反映,排除D项。故选C项。
6.D
【详解】据材料“东汉初年,刘秀整顿吏治,合并郡县;释放奴婢,减轻农民负担;减轻刑罚;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缓和民族矛盾”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光武中兴”,光武帝刘秀统治时期社会出现比较安定的局面,D项正确;文景之治出现在西汉初年,排除A项;百家争鸣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排除B项;楚汉战争出现在秦灭亡后,西汉建立前,排除C项。故选D项。
7.C
【详解】据题干“风声鹤唳”“草木皆兵”信息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东晋时,前秦一直想吞并晋王朝,秦王苻坚亲自率领八十万大军,去攻打晋国,晋国派大将谢石、谢玄领八万兵马迎战,双方在淝水决战,秦军被彻底击溃,损失惨重,苻坚仓皇而逃,他听到风声鸟声也以为是敌人追兵又到了,看到东晋八公山上的草木以为是晋兵。“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等典故源于淝水之战,C项正确;漠北之战发生在西汉,卫青、霍去病大败匈奴,与题干内容无关,排除A项;长平之战发生在战国时期,是秦国军队在赵国的长平地区与赵国军队进行的一场战略决战,与题干成语典故无关,排除B项;赤壁之战发生在东汉末年,孙刘联军在赤壁大败曹军,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与题干成语典故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
8.C
【详解】元朝设立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与台湾。这是中国中央政府对台湾地区实施行政管理的重要标志。元朝建立后,设立宣慰使司都元帅府,掌管西藏的军民各项事务。依据表格中管理边疆措施可知是元朝时期,C项正确;唐朝是和吐蕃(西藏)地区,采取和亲措施,排除A项;宋代没有设立宣慰使司都元帅府,掌管西藏军民各项事务,排除B项;明朝时期,台湾被荷兰人占领,后来到清朝时期北郑成功收回,排除D项。故选C项。
9.C
【详解】根据图片信息可以分析得知南方人才比重上升并反超北方人才比重,结合所学知识,唐末五代时期经济重心开始南移,两宋时期经济重心完成南移,经济重心的南移也同时反映社会文化的发展,C项正确;南方自然条件优越、南方社会安定是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之一,排除A、B项;南方政权强于北方,表述不科学,排除D项。故选择C项
10.C
【详解】根据材料“清朝规定出海贸易的商船每船只只准带铁锅一口,每人只许带铁斧一把;船上所有人员必须详细登记姓名、年龄、面貌、履历、籍贯等;船只预先规定往返日期,每人每日只许带米两升”可知,材料描述的这种现象说明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政府严格限制对外贸易。限制中国商民出海贸易,C项正确;市舶司是宋朝管理对外贸易的机构,排除A项;材料主旨不是户籍管理,排除B项;外国商人在材料中不能体现,排除D项。故选C项。
11.B
【详解】据材料“如下图是中国近代史上被迫开放的部分通商口岸方位示意图”可知,材料反映的是中国近代史上被迫开放的部分通商口岸分布特点是由沿海向(沿长江)内陆发展,逐渐深入到内地,B项正确;据所学可知,《南京条约》签订是五口通商,分布是中国东南沿海;而第二次鸦片战争则由沿海向内陆发展;甲午中日战争后签订的《马关条约》,进一步向内陆深入,A项说法错误,排除A项;据所学可知,《南京条约》签订是五口通商,分布是中国东南沿海;而第二次鸦片战争则由沿海向内陆发展;甲午中日战争后签订的《马关条约》,进一步向内陆深入,C项说法错误,排除C项;据所学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则由沿海向内陆发展;甲午中日战争后签订的《马关条约》,进一步向内陆深入,与材料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12.B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题干中提到的“童生”“秀才”“举人”“进士”“翰林”反映的是科举制的晋升之路。由此可知,题干所说“涉及到数百翰林、数千进士、数万举人、数十万秀才和数百万童生的荣誉和进身之道”应该是有关科举制度的改革——废除八股。因此,该措施是改革科举制度,B项正确;奖励发明是经济方面的措施,精简机构和裁汰冗员是政治方面的措施,均与题干“科举晋升之路(文化教育方面)”不符,排除ACD项。故选B项。
13.A
【详解】依据题干“促使人们敢于发表以前不敢说的主张,民众心理有了巨大变化”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主革命,极大的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由此可知“辛亥革命使中国人抛弃了对皇帝的崇拜,促使人们敢于发表以前不敢说的主张,民众心理有了巨大变化”反映了辛亥革命推动了人们思想解放,A项正确;BD项在材料中不能体现,排除BD项;完成了革命任务这一说法错误,排除C项。故选A项。
14.C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抗日战争中,日本策划“华北自治运动”,国民政府对日采取不抵抗政策,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学生们痛感“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得一张平静的书桌了”,1935年12月9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数千名学生聚集新华门前,向国民党当局情愿。这就是著名的一二 九运动,C项正确。1919年五四运动,排除A项;1923年京汉铁路工人罢工,排除B项;1931年九一八事变,排除D项。故选C项。
15.B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颁布了《共同纲领》,1954年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故B符合题意;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第一届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内容无关,故AD不符合题意;《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无关。故C不符合题意。故选B。
16.C
【详解】图根据题干“时尚服饰丰富的餐桌、农村别墅、高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反映了我国百姓衣食住行方面的巨大变化,百姓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改革开放后,国家经济快速发展推动了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C项正确;高铁不属于轻工业领域,排除A项;人们生活水平及生活习惯的变化是对材料的解读,而不是对原因的分析,排除B项;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的粮食逐渐减少,与人们的服饰、住房和交通出行没有关系,排除D项。故选C项。
17.A
【详解】根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除前言外,正文共有282条,内容十分广泛,从中可以清晰地了解古巴比伦社会。从法典中可知,古巴比伦分为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无公民权的自由民和奴隶三个严格的社会等级。奴隶制度在古巴比伦相当发达。法典明显保留了一些原始时代的观念。同时,法典中有许多关于租赁、雇佣、交换、借贷等方面的规定,说明商品经济在古巴比伦比较活跃。根据题干“《汉谟拉比法典》……社会情况。”可知,上述材料反映了《汉谟拉比法典》的特点是内容全面,选项A符合题意;选项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
18.D
【详解】根据题干材料“到了1851年城市的总人口就占全国人口的一半了,并且已有7个人口达10万以上的城市。”和所学可知,伴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英国开始了城市化进程,到1851年英国工业革命已经完成,大机器生产需要大量的自由劳动力,因此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城市人口大增。D项正确;英国疆域扩大与城市人口增加无关,排除A项;题干材料没有体现粮食产量骤增,排除B项;题干材料没有涉及移民人口增多,排除C项。故选D项。
19.C
【详解】据材料“俄国统治阶级中的有识之士,也曾有人试图进行改革,但未能大胆果断地进行,因而成效甚微。彼得一世执政后,凭借其至高无上的政治权力,毅然决然地抛弃俄国自大守旧的传统,亲自率团出国考察,学习西欧,实行了自上而下的、大胆果断的全面改革”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彼得一世改革,材料强调彼得一世执政后,凭借其至高无上的政治权力,毅然决然地抛弃俄国自大守旧的传统,亲自率团出国考察,学习西欧,实行了自上而下的、大胆果断的全面改革,这场改革得益于改革者极高的执政能力,C项正确;1861年农奴制改革,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成为俄国历史的第一个转折点,排除A项;彼得一世改革是一次自上而下的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封建性改革,材料不能体现其促进了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排除B项;1861年农奴制改革,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排除D项。故选C项。
20.A
【详解】依据课本所学,1947年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国会发表演说,提出要以“遏制共产主义”作为国家政治意识形态和对外政策的指导思想,这些政策和纲领后来被称为“杜鲁门主义”。此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除武装进攻之外的一切敌对行动,美苏“冷战”从此开始。A项正确;1955年华沙条约组织的成立,标志着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排除B项;20世纪50年代赫鲁晓夫担任苏联领导人,美苏争霸开始。排除C项;二战爆发是1939年,排除D项。故选A项。
21.(1)曹雪芹。清朝。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成为世界文化宝库中不可多得的文学名著。
(2)道光年间;北京。
(3)都具有反封建的思想,反映了封建社会走向衰亡的特点。
【详解】(1)作者:据所学可知,《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
时间:据所学可知,《红楼梦》的作者是清代作家曹雪芹,因此《红楼梦》创作于清朝。
价值:据所学可知,《红楼梦》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成为世界文化宝库中不可多得的文学名著。
(2)时间及地点:据所学可知,京剧诞生于道光年间;京剧的形成是多种民间戏曲在北京汇聚、交流、融合的结果。
(3)特色:据所学可知,明清时期的文学艺术作品在思想上有都具有反封建的思想,反映了封建社会走向衰亡的特点。
22.(1)珠海、汕头和厦门
(2)1992年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影响;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决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3)设立经济特区,对引进外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国内的进一步改革,扩大对外经济交流,发展社会主义经济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详解】(1)三个:据所学可知,1980年,中央设立的经济特区除了深圳外,还有珠海、汕头和厦门。
(2)原因:据材料“1992年春,又是在深圳,掀起了全国新一轮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潮。如今,深圳实现了由落后边陲小镇到国际大都市的跨越”并结合所学可知,1992年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影响;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决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3)作用:据材料“1980年,我国在深圳设立经济特区,开辟出第一块试验田”可知,材料反映的是设立经济特区,对引进外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据材料“到2020年,黄浦江的东岸已从过去以农业为主的区域,变成一座功能集聚、要素齐全、设施先进的现代化新城,并辐射周边,带动了外围区域的发展”可知,经济特区的设立,推动国内的进一步改革,扩大对外经济交流,并辐射周边,带动了外围区域的发展,对发展社会主义经济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23.(1)人物:伏尔泰。不同:英国建立君主立宪制,美国建立了民主共和政体。
(2)意义:《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
史实:巴黎公社革命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伟大尝试,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3)认识到人类文明的多元化,尊重各国和各民族的历史和文化差异。
【详解】(1)人物:据所学可知,伏尔泰推崇英国政治制度。
不同:据材料“英国革命的最大成果,也是它在现代民主政治创制试验方面的最大成就,就是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政体……美国革命的首创性在于……”并结合所学可知,英国建立君主立宪制,美国建立了民主共和政体。
(2)意义:据材料“摘自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并结合所学可知,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
史实:据所学可知,可以从巴黎公社等角度进行分析,所以,1871年的巴黎公社革命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伟大尝试,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3)世界视野和意识: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从认识到人类文明的多元化,尊重各国和各民族的历史和文化差异等角度回答。
答案第6页,共6页
答案第7页,共7页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2024年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五和九年制学校联片教研二模历史试题(解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