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练习:元明清时期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一、单选题
1.万历六年(1578年),王宗载任提督四夷馆少卿,在此期间,他搜集了不少四夷馆资料并于万历八年(1580年)完成《四夷馆考》。这说明当时( )
A.设置有专门治理台湾的行政机构
B.国家组织编纂了一部外交史专著
C.朝廷选派流官管理西南边疆地区
D.王宗载负有管理民族事务的职责
2.清朝时期,帝王大谈“满汉一家”,不仅科举满汉同榜,进入中原的200年间分驻各地的八旗也“悉归化于汉俗,数百万之众,金为变相之汉人。并其文字语言……乃自弃之”。由此可知,清朝时期( )
A.中华民族共同体雏形初显 B.满汉民族进一步交往交融
C.极力宣扬民族平等的观念 D.参照汉文化创立新的文字
3.清朝在中央设立理藩院,与六部平行,下设旗籍、王会、典属、柔远、徕远、理刑六个使司,从中央到地方形成一套比较完整、严密的体系。理藩院的管理内容涉及边疆地区的行政建制、社会经济、民族立法、宗教文化等。清朝理藩院的设立旨在( )
A.践行因俗而治的理念 B.巩固国家政治大一统局面
C.推动宗藩体制的建立 D.增进各民族间的文化交融
4.明朝时期,一些士人与传教士交流后编纂了一些书籍,如瞿式谷在《职方外纪小言》中写到:“尝试按图而论,中国居亚细亚十之一,亚细亚又居天下五之一”这反映出当时( )
A.政府积极推动对外交往开展 B.经济发展拓宽了民众的视野
C.市民文化诉求主导书籍编纂 D.传统夷夏观念已经有所改变
5.元代规定:“天下选合格者三百人赴会试,于内取中选者一百人内,蒙古、色目、汉人、南人分卷考试,各二十五人。”又规定在御试时,“汉人、南人,试策一道,限一千字以上成;蒙古、色目人,时务策一道,限五百字以上成”。这一规定( )
A.表明科举是选官唯一途径 B.打破了不同民族间界线
C.带有明显的民族等级色彩 D.容易滋生新的腐败现象
6.1789年安南国王派遣使者进京朝贡,广西巡抚孙永清安排该使者先在广西暂住等候,直到一个月后乾隆皇帝的谕旨送达,他才奉旨送使者进京,结果该使者未能赶上北京城里上元节的盛大庆典。乾隆皇帝为此恼怒不已,批评孙永清过于拘泥糊涂,重罚了他两年俸禄。皇帝震怒主要出于( )
A.重视中国主权 B.专制权威受挑战 C.痛恨官僚作风 D.天朝上国的心态
7.乾隆十九年,陕西巡抚陈宏谋提道,榆林长城以北地区汉人和蒙古人“彼此相安,蒙汉不分珍域”,长城虽有倒塌,但无需修理。乾隆二十五年,山西巡抚鄂弼上奏山西杀虎口以北地区的情形称:“内地民人遂渐居住耕种,与蒙古错杂而处,历年既久,村落相望,遂与内地郡邑无异。”这说明乾隆一朝( )
A.长城的军事功能彻底丧失 B.全国贸易市场正在形成
C.长城成为民族融合的纽带 D.全国社会风貌逐渐趋同
8.康熙帝在许多方面贯彻“满汉一体”思想,如重用汉官,笼络汉族知识精英,利用科举等方式录用汉官等。这些举措( )
A.实现了满汉民族平等 B.扩大了统治基础
C.强化了官员相互监督 D.健全了决策机制
9.明清时期,国家在西南民族地区自上而下地推进土司制度、乡约制度、保甲制度、团练制度。在这一过程中,官方和民间的基层组织均在不断地接受或执行“国家”制度。这说明当时( )
A.中央政府利用宗族势力维持地方秩序 B.边疆治理的方式实现创新
C.西南民族地区对国家的认同程度提高 D.中央与地方矛盾趋于化解
10.洪武十年(1377年),明朝派往三佛齐(爪哇属国之一)的使者被诱骗至爪哇后遇害。不久,明太祖令爪哇使者带回国书,称:“今使者来,本欲拘留,以其父母妻子之恋,夷夏则一,朕推此心,特令归国。尔二王当省己自修,端秉诚敬……”由此可知,明太祖( )
A.重视维系睦邻友好关系 B.严重缺乏国家安全意识
C.对倭寇的威胁深为忌惮 D.欲将爪哇纳入朝贡体系
11.清朝前期真正开启了边疆与内地“一体化”的历史进程,消除了千百年来自“三北”(东北、北部与西北)的边患变成和平的边疆;把一个横行大草原的强悍的蒙古族变为能与其他各族共处的和谐民族,与一个远离中华传统文化的藏民族拉近了距离。下列史实不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
A.实行大规模改土归流 B.平定漠西蒙古准噶尔部叛乱
C.设盟旗两级单位统治 D.设置伊犁将军总领军政事务
12.戊戌变法期间,康有为在呈给光绪帝的《请君民合治满汉不分折》 中提到:“军民合治,满汉不分,以 定国是而一人心,强中国”的主张;梁启超也主张中国境内各民族要实现联合,组成新的民族共同体。这 些观点( )
A.实现了各民族的平等 B.继承了传统的民族思想
C.推动了民众思想启蒙 D.蕴含了近代民族认同观
13.从明嘉靖年间郑若曾的《筹海图编》,到鸦片战争前夕严如熤的《洋防辑要》,这些海防论述大多以“倭寇”为假想敌,以“备倭”和“防寇”为基本着眼点。这表明( )
A.天朝上国观念盛行 B.倭寇长期滋扰东南沿海
C.海权意识严重滞后 D.开拓海洋成为政策重点
14.马戛尔尼访华时,认为当时送给乾隆的都是礼物,因此,由英国人准备的清单中译本使用“礼物”一词共计24次。但在军机处入档的两份文书中,大部分的“礼物”都被删除,只保留了两处,而其余两处改为“贡物”或“贡件”。据此可知,当时中国( )
A.民族主义思想广泛传播 B.国家主权意识不断加强
C.传统意识形态正在改变 D.仍固守天朝上国的观念
15.清朝中央政府除制定全国统一的基本法典之外,还制定了一系列适用干少数民族聚居区的专门法规,如《蒙古律例》《回疆则例》《苗律》《西宁番子治罪条例》《理藩院则例》等,这说明清朝( )
A.重视对边疆地区的管理 B.利用法制推动边疆内地一体化
C.积极推行民族平等政策 D.垂直管理与民族自治紧密结合
二、材料分析题
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王朝建立伊始,对于如何治理南方少数民族,朝廷有不同意见。朱元璋认为“溪峒蛮僚杂处,其人不知礼义,顺之则服,逆之则变,未可轻动”。这种“顺而治之”的原则,成了朱元璋在南方少数民族地区大力推行土司制度的指导思想。土司一经任命,朝廷即赐予诰敕、印章及冠带等信物,作为朝廷命官的凭证。明代允许土司世代相袭,但为了有效地对土司进行控制,明王朝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比元代更为严密的承袭法,如凡土官承袭,必须赴京受命,以示朝廷威柄;土官袭职后,先要学习礼仪三个月,然后方准“回任管事”。
——摘编自许力坤《明代土司制度述略》
材料二 明至清初,朝廷以“土司无用流官之例”,不许土司参加科举考试。雍正朝大规模改土归流,大量土司被废除,土司制度日趋衰落。保留下来的土司,其权力受到严格限制,此外,土司制度下,土司、土目、土舍、土民阶层固化,土司社会缺乏生机与活力。在此背景下,土司请求参加科举考试。雍正十三年,土司获准参加科举少数民族首领的土司参加科举考试,推动了科举制度在西南少数民族社会的发展,对西南少数民族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摘编自郗玉松《土司参加科举与科举制度对西南少数民族社会影响研究》
(1)根据材料一、概括明代土司治理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代土司参加科举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影响。
2.【边茶贸易与边疆治理】
材料一 以茶易马,从唐宋朝代起,即被认为是一种强有力的“制夷”手段。明王朝对此则格外重视,据《明史·食货志》记载:“番人嗜乳酪,不得茶,则困以病。故唐、宋以来,行以茶易马法,用制羌、戎,而明制尤密。”毕振姬在《西北之文》一书中也指出,明“洪武于洮河、河州、西宁各设茶马司,内贮官茶……酌为一代之制……”西番史三百年不侵不叛,皆由于此。
——摘编自林永匡《明清时期的茶马贸易》
材料二 入清以后,蒙古、新疆等地尽入版图,前朝的边茶政策已不合时宜。于是清政府改弦更张,以边政和财政为着力点。一般情况下,清政府并不限制对边疆民族地区的茶叶供应,但当边区发生反抗或叛乱时,边茶禁运又会成为清政府治边的选项。对于内地与边疆地区以茶叶为主的贸易,清政府更多的:是进行规范和鼓励,如乾隆二十四年,清军统一天山南北地区后广泛开展屯田活动,为解决屯田军民的日常生活用品问题,清政府积极发展内地与新疆的贸易。内地茶商从张家口、归化城将茶叶贩至新疆古城,分销于天山南北地区,然后从古城“将米、面各物贩回北路,以济乌里雅苏台等处”……以川藏茶叶边销为例,“岁约征银十数万两”,清政府将所征茶税用于支付它赏达赖喇嘛银两,修缮寺庙经费以及泰宁协军饷,等等。
——摘编自何强《边政与财政:边疆治理视域下的清代茶叶边销模式》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明清时期边茶贸易的异同,并分析清代边茶贸易政策调整的背景。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清朝边茶贸易政策所带来的影响。
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孟子征引孔子的说法:“天无二日,民无二王”,面对“天下恶乎定”这个问题,孟子说“定于一”。墨子的政治梦想是“尚同”,建立一个层级鲜明、纪律严厉、绝对整齐划一、消灭个性和多样性的社会。老子认为,宇宙的本质是“一”。他说:“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韩非子认为“一栖两雄”“一家二贵”“夫妻持政”是祸乱的原因。
——摘编自张宏杰《简读中国史:世界史坐标下的中国》
材料二 边疆之得失,实关一代王朝之兴衰,关系当代中国领土与主权的完整。边疆不断统一的过程,实际就是中国疆域形成的过程。清以前,历代以长城为限,实行华夷分治,始终没有完成对边疆的真正统一。至清,破除千百年来“华夷之辨”的民族观,提出华夷一体、“中外”一家的新“大一统”理论,废长城,合内地与边疆为一国即中国,在边疆设治,与内地一体化,统归中央集权管理体制,实现对边疆的完全统一,中国及其疆域告成。
——摘编自李治亭《论清代边疆研究的三把钥匙》
(1)概括材料一中先秦时期思想界的特点,并分析其形成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代在民族管理观念上的进步性,并分析其意义。
4.阅读材料, 回答下列问题。
元朝时来华的外国人中最著名的是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他于1275年来华,旅居17年。根据他口述记录的《马可·波罗行纪》展示了一个富庶而神奇的东方世界, 同时, 围绕《马可·波罗行纪》真伪的争论也从未停歇。
材料一:通观国内外学术界的马可·波罗研究史,怀疑论者否定马可·波罗到过中国的主要论据是两点:一是在元代的中文文献中找不到一个名字叫马可·波罗的欧洲人,二是马可·波罗漏写了若干中国所特有的事物,如万里长城等。
——黄时鉴、龚缨晏:《马可·波罗与万里长城》
材料二:元朝旅华的西方人基本上是按宗教、民族各成聚落,且互相矛盾,彼此隔绝。这就决定了马可·波罗在中国逗留的时间哪怕长达17年之久,他的人事活动范围却只能很小。元代的中文文献保存下来的实在很有限,即使马可·波罗的名字曾经被记载下来,在文献大量佚失的情况下,他的名字也可能消失。
——周良宵: 《元代旅华的西方人》
材料三:修建于秦汉时期的长城,在魏晋以后已失去了标志疆界和防御外敌的作用。到了元朝,长城建筑已破败不堪。蒙古本来是长城以北的游牧民族,过去中原王朝建立长城就是为了防御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蒙古族统治中原后,原来的长城位于蒙古帝国的内腹之中,蒙古的统治者自然没有修筑长城的必要。除了极个别的关隘被人们加以修缮利用外,长城的绝大部分都已成为荒芜的遗址。
——朱偰:《万里长城修建的沿革》
(1)根据材料一,概括《马可·波罗行纪》遭到学者质疑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学者认为《马可·波罗行纪》具有真实性的理由。
5.[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从元代统治者“诏遣使招谕西南诸蛮部族酋长,能率所部归附者,官不失职,民不失业”,“土官有罪,罚而不废”。史载:“中书省臣言:‘云南土官病故,子侄兄弟袭之,无则妻承夫职。远方蛮夷,顽犷难制,必任土人,可以集事。今或阙员,宜从本俗,权职以行。”而明代朝廷对西南边疆规定“其府州县正贰属官,或土或流,大率宣慰等司经历皆流官,府州县佐贰多流官”。洪武二十八年,户部张永清言:“云南、四川诸处边夷之地,朝廷与以世袭土官,于三纲五常之道懵焉莫知,宜设学校以教其子弟”。上然之,谕礼部曰:“边夷土官皆世袭其职,鲜知礼义,治之则激,纵之则玩,不预教之,何由能化 其云南、四川边夷土官,皆设儒学,选其子孙弟侄之俊秀者以教之,使之知君臣父子之义而无悖礼争斗之事,亦安边之道也”。
——摘编自李梦圆《改土归流与土官儒化——以明清云龙盐井社会为例》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元代治理西南地区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代在西南地区统治策略的变化及影响。
答案:
一、
1.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朝(中国)。据题干中王宗载任提督四夷馆少卿并完成《四夷馆考》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四夷馆是明代掌管翻译的机构,负责与周边少数民族及外国的交流,王宗载的职务及其行为反映出他负有管理民族事务的职责,D项正确;题干并未提及专门针对台湾的行政机构,排除A项;《四夷馆考》虽涉及外交事务,但描述为外交史专著不够准确,且非题干主要意图,排除B项;题干未涉及西南边疆地区的流官管理,排除C项。故选D项。
2.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清朝(中国)。据题干“清朝时期,帝王大谈‘满汉一家’,不仅科举满汉同榜,进入中原的200年间分驻各地的八旗也‘悉归化于汉俗,数百万之众,金为变相之汉人。并其文字语言……乃自弃之’”,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时期满汉民族进一步交往交融,因为满族逐渐融入汉族文化,B项正确;中华民族共同体雏形初显于春秋战国时期,排除A项;清朝统治者宣扬“满汉一家”的目的是为了维护统治,而不是宣扬民族平等的观念,排除C项;题干中没有提及参照汉文化创立新的文字,排除D项。故选B项。
3.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清朝(中国)。据材料“从中央到地方形成一套比较完整、严密的体系”“管理内容涉及边疆地区的行政建制,社会经济、民族立法,宗教文化等”可知,清朝理藩院的设立旨在加强中央集权和对边疆地区的管辖,巩固多民族国家的政治大一统局面,B项正确;设立理藩院主要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和对边疆地区的管辖,巩固多民族国家的政治大一统局面,并不是为了践行因俗而治的理念和增进各民族间的文化交融,排除A、D两项;“宗藩体制”属于对外关系的范畴,理藩院属于民族管理机构,排除C项。故选B项。
4.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明朝时期的中国。根据材料“尝试按图而论,中国居亚细亚十之一,亚细亚又居天下五之一”可知,明朝时期,在一些士大夫的眼中传统以华夏为中心的观念已经有所改变,认识到中国是世界的一部分,D项正确;由于明朝政府实行海禁政策,限制对外贸易,并未积极推动对外交往,排除A项;材料中显示“一些士人与传教士交流”是受到西学东渐的影响拓宽了民众的视野而非经济发展,排除B项;材料中士大夫编纂的书籍是受到西学的启发,而非市民文化诉求主导,排除C项。故选D项。
5.C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推断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元代中国。据材料“汉人、南人,试策一道,限一千字以上成;蒙古、色目人,时务策一道,限五百字以上成”即要想御试成功,汉族需要完成一千字以上,而少数民族仅需五百字,可得出,这一规定带有明显的民族等级色彩,C项正确;科举制只是主要的选官途径,但不是唯一的,排除A项;材料中的规定不利于民族交融,易加剧民族间的隔阂,排除B项;区别对待的政策可能让一些考生产生钻制度空子的想法和行为,进而与官员勾结产生腐败问题,但D项不是材料的直接结果,且“容易”表述夸张其词,排除D项。故选C项。
6.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题干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789年。依据材料可知,孙永清因安南国王派遣使者进京朝贡迟了一个月被重罚,这体现了天朝上国的心态,D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出重视中国主权,排除A项;材料中表现的是批评孙永清过于拘泥而受罚,没有挑战专制权威,排除B项;“痛恨官僚作风”不是材料主旨,排除C项。故选D项。
7.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清朝时期。根据材料“榆林长城以北地区汉人和蒙古人‘彼此相安,蒙汉不分珍域’……‘内地民人遂渐居住耕种,与蒙古错杂而处,历年既久,村落相望,遂与内地郡邑无异’”可知,乾隆皇帝时期,长城沿线的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相互影响,经济文化交流日益密切,说明长城成为了民族融合的纽带,C项正确;材料反映出长城的军事功能日趋弱化,并不是彻底丧失,排除A项;材料仅涉及长城沿线的民族关系,无法得出全国贸易市场正在形成的结论,排除B项;材料仅涉及长城沿线地区的社会风貌,无法得出全国的情况,排除D项。故选C项。
8.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提示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清朝时期中国。康熙帝的“满汉一体”思想,有利于缓和满汉民族矛盾,笼络汉族知识精英,扩大了统治基础,B项正确;康熙帝的“满汉一体”思想,有利于缓和满汉民族矛盾,但并未实现满汉民族平等,排除A项;材料中康熙帝的“满汉一体”思想,有利于缓和满汉民族矛盾,笼络汉族知识精英,扩大了统治基础,与强化官员相互监督无关,排除C项; 材料中康熙帝的“满汉一体”思想,有利于缓和满汉民族矛盾,笼络汉族知识精英,扩大了统治基础,与健全决策机制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
9.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清时期(中国)。据材料“官方和民间……接受或执行‘国家’制度”可知,西南民族地区接受或执行“国家”制度,表明其对国家的认同程度提高,C项正确;中央政府利用宗族势力维持地方秩序与“官方和民间……接受或执行‘国家’制度”不符,排除A项;边疆治理方式实现创新与“官方和民间……接受或执行‘国家’制度”不符,排除B项;“化解”说法过于绝对,且材料强调对国家的认同,而不是地方权力集中于中央,排除D项。故选C项。
10.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时空是:明朝中国。据材料可知,明朝使者在爪哇遇害,明朝政府保持了克制,没有采取扣留爪哇使者这一可能加剧紧张、引发冲突的举措,而是在国书中劝告对方反省改正,意在维系睦邻友好关系,A项正确;明朝采取避免冲突升级的态度,是为了维系睦邻友好,而非忽视国家安全,排除B项;倭寇指的是日本海盗,而爪哇是东南亚国家,排除C项;材料反映明朝处理使者遇害问题的态度,未提及要求爪哇朝贡,排除D项。故选A项。
11.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反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清朝(中国)。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强调的是“三北”(东北、北部与西北),而改土归流实行于西南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符合题意,A项正确;17世纪后期,漠西蒙古准噶尔部的首领噶尔丹势力强大,清军在1757年将准噶尔部彻底击败,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清朝在蒙古族地区设立盟、旗两级单位进行统治,任命蒙古王公为盟长、旗长。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1762年,清朝在新疆设立伊犁将军,总领军政事务。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A项。
12.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晚清时期(中国)。据材料“军民合治,满汉不分,以 定国是而一人心,强中国”“中国境内各民族要实现联合,组成新的民族共同体”可知,这种观点不同于中国传统的民族思想,将中国境内所有民族看做一个整体,蕴含了近代民族认同观,D项正确;材料只涉及康梁的观点,但此时期并没有实现各民族的平等,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不同于传统民族思想的观点,排除B项;材料中反映的是近代民族认同观念,与民众思想启蒙没有直接关系,且材料没有涉及康梁观点的影响,排除C项。故选D项。
13.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题干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清时期。明朝中后期至鸦片战争以前,伴随新航路开辟,欧洲列强对中国东南沿海的侵扰不断,而这一时期中国的海防论述却仍以“倭寇”为假想敌,以“备倭”和“防寇”为基本着眼点,而不去主动经略海洋,可见中国海权意识严重滞后,C项正确;“天朝上国”观念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A项;明朝中后期抗倭战争胜利后,基本上肃清了倭患,排除B项;“开拓海洋成为政策重点”与材料主旨和史实均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
14.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清朝乾隆时期(中国、英国)。根据材料可知清政府将“礼物”改为“贡物”或“贡件”体现其外交深受天朝上国思想的影响,D项正确;民族主义思想广泛传播是在近代,排除A项;材料不涉及国家主权意识,材料主要和外交观念有关,排除B项;材料反映清朝当时外交思想依旧受到传统的华夷观的影响,并没有改变,排除C项。故选D项。
15.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清朝(中国)。根据材料可知,清朝针对边疆地区各民族设有专门的法规,这说明清朝以立法形式确定对边疆地区的民族政策,体现了清王朝对边疆地区管理的重视,A项正确;材料只涉及清朝在边疆地区制定法规,体现不出边疆内地一体化的趋势,排除B项;材料无法得出清王朝推行民族平等政策的相关信息,表述不准确,排除C项;材料并未涉及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民族自治的相关内容,“垂直管理与民族自治”的说法与史实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
二、
1.(1)特点:因俗而治;土司世袭;受中央严格管控。
(2)影响:推动了科举制在当地的传播发展;促进了当地社会阶层流动;推动了当地文化教育的发展;有利于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2.(1)同:都是巩固边防的手段;异:明代茶叶供应由官府控制,清代不受限制,并鼓励茶商贸易;清代除边防外,还有征收茶税、稳定边疆的财政考虑。
背景:清朝的疆域扩大,政治稳定;封建经济繁荣;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发展;因地制宜的民族政策
(2)影响:减少边疆地区治理的经济成本;推动内地与边疆地区的经济交流;促进民族交融;有利于对边疆地区实施有效管辖,形成大一统格局。
3.(1)特点:“统一”的观念广为推崇;比较关注社会秩序的构建,出现思想争鸣的局面(各家学派从不同角度强调统一的必要性,出现百家争鸣的现象);(任答一点即可,言之成理酌情给分。)
原因:铁器牛耕等生产技术革新,新的生产关系发展,社会处于大变革时期,思想活跃;周天子式微,分封制瓦解,传统社会秩序崩溃;诸侯之间兼并战争不断,社会动荡,民众企盼社会稳定各诸侯王通过改革,强化王权,富国强兵等。(任答两点即可,言之成理酌情给分。)
(2)进步性:发展“大一统”理论,扩大了“中国”的范围和疆域;突破传统的“华夷之辨”,强调各民族多元一体;废长城,撤除华夷之间的一道藩篱;推行郡县制,使边疆与中原逐渐一体化;因俗而治、因地制宜,重视加强中央与边疆少数民族的联系。(任答两点即可)
意义: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控制与管理;进一步强化了中央集权,形成了空前“大一统”的局面;促进了民族交融,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清朝基本奠定了现代中国的版图。(任答两点即可,言之成理酌情给分。)
4.(1)原因:元代文献缺乏对马可·波罗的记载;马可·波罗漏写了许多中国特有事物。
(2)理由:元朝旅华西方人的活动范围狭小;元朝中文文献存留有限;元朝长城已破败不堪,统治者也不重视对长城的修缮。因此,马可·波罗没有在文献中留下记载,或遗漏一些中国特有事物也属正常现象。
5.(1)土官归附保留原来权力;比较包容,有罪处置较轻;因地制宜和因俗制宜。
(2)变化:中央控制西南边疆地区官员选任;派遣流官充盈官府;注重以儒学思想进行思想教化。
影响: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有利于民族交融与文化交流;促进了西南边疆的发展。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第四单元 元明清时期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课时练习(答案) 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