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学科培优专练(二)(第二单元) (含解析) 高二历史部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

学科培优专练(二)(第二单元)
(30分钟 60分)
【易错易混练】
(15分钟 3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混淆阶级统治与人文关怀)下表是《汉谟拉比法典》的两则条款。这些条款(  )
条款 内容
第23条 如强盗不能捕到,被劫者应于神前发誓,指明其所有失物,则盗劫发生地点或其周围之公社及长老,应赔偿其所失之物
第24条 倘生命被害时,公社与长老应赔偿其亲族银一明那
A.维护了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B.说明巴比伦王国的治安较乱
C.表明当时法律制度的完善   D.体现出一定的人道主义关怀
2.(不能正确认识自然环境与文明的关系)西亚的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每年春季的河水泛滥给农田带来肥沃的淤泥,生活在那里的苏美尔人逐步向文明过渡;北非的尼罗河纵贯埃及全境,水量充沛,流经地区土壤肥沃,埃及人在那里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这说明 (  )
A.地理环境对人类文明产生重大影响
B.人类早期文明由自然地理环境决定
C.地理环境的差异导致了文明的差异
D.大河文明与海洋文明相比更加先进
3.(对阿拉伯文化认识不到位)《天方夜谭》中的很多故事来源于古代埃及和西亚等地的民间传说,通过王后讲故事的方式串联在一起。其传入欧洲后,其中的一些故事题材被《十日谈》引用,如《妻子的计谋》《真假戒指的故事》等。这表明阿拉伯文化 (  )
A.保存了希腊罗马文化
B.是西欧人文精神的源头
C.成为文化交流的桥梁
D.融合了部分东西方文化
4.(混淆独立性与多样性)某校学生进行历史研究性学习时搜集整理了如下史料,其研究的主题应该是 (  )
1.13、14世纪的修道院保留和研究古代文献
2.不少教会热衷于发展高等教育和艺术事业,教会学校教授“七艺”
3.众多修士从事科学、哲学活动
4.恩格斯说:“文明世代保存在人们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等里,这远比保留在可以被烧毁的书籍中更稳固。”
A.基督教垄断欧洲教育和文化
B.基督教会的道德教化
C.基督教在文明传承中的作用
D.基督教文明的多样性
5.(对古印度科技成就认知不清)古印度时期,进行城市建设需要用大量数字来计算,而石子计数和结绳计数这两种方式因效率过于低下而不适用。公元前3世纪,古印度婆罗门发明计数符号并逐渐被广泛使用。这可用于说明 (  )
A.古印度艺术与宗教有关
B.古印度文明世界领先
C.社会需求助推科学发展
D.种姓制度具有优越性
6.(时空定位不准确)镰仓时代以前,武士阶层只是贵族统治者的附庸,自己本身并没有信仰。但在镰仓时代(1185—1333年),武士建立起幕府统治,迫切需要某种精神文化来和政治地位相匹配。于是幕府统治时期 (  )
A.形成了武士道精神
B.开始传播佛教文化
C.倡导文化教育普及
D.宣称是太阳的后裔
二、非选择题(12分)
7.(归纳观点不全面)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 希腊文明发源于爱琴海,爱琴海区域是阿拉伯文化、埃及文化以及美索不达米亚文化的交汇处,可以说是亚非欧文化的加工厂。在希腊文明中,处处可见其他文化的影子。例如,古希腊一度没有文字,后来在吸收腓尼基字母的基础上形成了希腊字母;古希腊建筑多以木头和泥石为建筑材料,后来学习埃及人以大理石作为主要的建筑材料。而古希腊的宗教神话和文学的根源,可以在西亚文化中找到。
——摘编自孙博《浅析亚历山大东征
对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影响》
材料二 亚历山大统治期间,试图以希腊文化为主导,融合埃及和西亚文化。在埃及,他自称法老之子。在波斯,他以波斯帝国正统继承人自居,穿波斯服装,沿用波斯帝国的制度,任用波斯人为官员,推广波斯礼仪。他还鼓励马其顿人和波斯人通婚,以马其顿的方式训练波斯士兵。
——人教版《文化交流与传播》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希腊文化的特点。(2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亚历山大时期实施措施的目的及其产生的影响。(6分)
(3)综合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文化交流的认识。(4分)
【核心素养练】
(15分钟 3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史料实证)如表展现了楔形文字的演变过程。这一变化反映了楔形文字 (  )
A.字形的结构趋向抽象化
B.代表了尼罗河流域的文明程度
C.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
D.是在汉字的基础上派生而成的
2.(历史解释)埃及人对滋养他们的尼罗河与太阳有极大的敬畏感,他们认为只有顺应自然才能生存,人的身体健康与生命长短是衡量人与自然关系的标准。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  )
A.埃及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
B.生态环境影响政治理念
C.宗教观念贯穿埃及人生活
D.埃及人把健康放在首位
3.(时空观念)托马斯·卡伦德写道:“在历史的某个时刻,在欧洲狭窄的一隅,生活着近百万陆地和海岛居民,他们所拥有的自然资源极其匮乏,却创造出了最原创、最绚丽的文化、商业、社会秩序和政治……闻名遐迩。”材料反映的是 (  )
A.古希腊文明 B.古罗马文明
C.不列颠文明 D.阿拉伯文明
4.(唯物史观)有学者认为希腊文化为拜占庭提供了文化思维的基础和范畴;罗马人为其提供了政治制度和法律思想;基督教为这一文化提供了思维的框架和方向;阿拉伯人以及其他的东方民族为这一文化提供了科学和哲学的因素。该学者意在强调,拜占庭文化 (  )
A.多元起源,彼此借鉴
B.开放包容,创新发展
C.推陈出新,影响深远
D.东西汇流,独具一格
5.(家国情怀)公元7世纪前半叶,中国处于盛唐时期,这个时期也是日本“百事皆仿唐制”的“全盘唐化”的时代,“无论是儒教、佛教、律令、政治,还是学问艺术各方面,都是照搬唐朝的样式,或者稍加修改增删,总之,无不与唐风有关”。这反映出 (  )
A.日本文化深受中华文化影响
B.儒家文明的日本化
C.日本接受了唐朝政府的册封
D.日本文明的儒家化
6.(历史解释)《拉丁美洲史稿》中写道:“由于印第安人和古代世界文明的中心相距太远,无法联系……因而,相比亚洲、欧洲大陆较发达的区域来说,他们的生产方式和文化要较为落后一步。”这一论述 (  )
A.旨在强调欧亚文明的先进性
B.揭示了西方侵略美洲的必然性
C.说明地理环境决定文明兴衰
D.反映了文化交流互鉴的必要性
二、非选择题(12分)
7.(史料实证、时空观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将下列图片所示文明成果填入示意图中相应位置。(填写字母,4分)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2)古代文明成果可以帮助后人研究相关历史问题,如:利用图A、图D和图F可以研究古代建筑;利用图C、图   和图   可以研究    ;利用图
   和图   可以研究     。(6分)
(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世界古代文明的特征。(2分)学科培优专练(二)(第二单元)
(30分钟 60分)
【易错易混练】
(15分钟 3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混淆阶级统治与人文关怀)下表是《汉谟拉比法典》的两则条款。这些条款(  )
条款 内容
第23条 如强盗不能捕到,被劫者应于神前发誓,指明其所有失物,则盗劫发生地点或其周围之公社及长老,应赔偿其所失之物
第24条 倘生命被害时,公社与长老应赔偿其亲族银一明那
A.维护了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B.说明巴比伦王国的治安较乱
C.表明当时法律制度的完善   D.体现出一定的人道主义关怀
【解析】选D。《汉谟拉比法典》规定由公社及长老赔偿被劫者财物和公社及长老赔偿亡者亲族抚恤金,这体现出一定的人道主义关怀,故选D;根据材料不能得出被劫者和亡者的阶级属性,排除A;材料只是法律的具体规定,不能体现现实的社会状况,也不能表明巴比伦王国的法律发展程度,排除B、C。
2.(不能正确认识自然环境与文明的关系)西亚的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每年春季的河水泛滥给农田带来肥沃的淤泥,生活在那里的苏美尔人逐步向文明过渡;北非的尼罗河纵贯埃及全境,水量充沛,流经地区土壤肥沃,埃及人在那里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这说明 (  )
A.地理环境对人类文明产生重大影响
B.人类早期文明由自然地理环境决定
C.地理环境的差异导致了文明的差异
D.大河文明与海洋文明相比更加先进
【解析】选A。根据所学可知,两河流域地区苏美尔文明的兴起源于两河的泛滥,古埃及文明的兴起源于尼罗河的定期泛滥,说明地理环境对人类文明产生重大影响,故选A;自然地理环境是影响人类早期文明发展的因素之一,不是决定因素,排除B;地理环境的差异影响了文明的差异,不是导致,排除C;材料未涉及大河文明与海洋文明的比较,排除D。
3.(对阿拉伯文化认识不到位)《天方夜谭》中的很多故事来源于古代埃及和西亚等地的民间传说,通过王后讲故事的方式串联在一起。其传入欧洲后,其中的一些故事题材被《十日谈》引用,如《妻子的计谋》《真假戒指的故事》等。这表明阿拉伯文化 (  )
A.保存了希腊罗马文化
B.是西欧人文精神的源头
C.成为文化交流的桥梁
D.融合了部分东西方文化
【解析】选C。据材料“传入欧洲后,其中的一些故事题材被《十日谈》引用”等信息可知,阿拉伯文化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故选C;“来源于古代埃及和西亚等地的民间传说”说明材料并未涉及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内容,排除A;西欧人文主义精神的源头是古希腊时期的文化,并非阿拉伯文化,排除B;材料反映的是沟通而非融合东西方文化,排除D。
4.(混淆独立性与多样性)某校学生进行历史研究性学习时搜集整理了如下史料,其研究的主题应该是 (  )
1.13、14世纪的修道院保留和研究古代文献
2.不少教会热衷于发展高等教育和艺术事业,教会学校教授“七艺”
3.众多修士从事科学、哲学活动
4.恩格斯说:“文明世代保存在人们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等里,这远比保留在可以被烧毁的书籍中更稳固。”
A.基督教垄断欧洲教育和文化
B.基督教会的道德教化
C.基督教在文明传承中的作用
D.基督教文明的多样性
【解析】选C。据材料“修道院保留和研究古代文献”“不少教会热衷于发展高等教育和艺术事业”“众多修士从事科学、哲学活动”,可知中世纪晚期,基督教会不仅保留了古代文化遗存,而且促进了欧洲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体现了基督教在文明传承中的作用,故选C。
5.(对古印度科技成就认知不清)古印度时期,进行城市建设需要用大量数字来计算,而石子计数和结绳计数这两种方式因效率过于低下而不适用。公元前3世纪,古印度婆罗门发明计数符号并逐渐被广泛使用。这可用于说明 (  )
A.古印度艺术与宗教有关
B.古印度文明世界领先
C.社会需求助推科学发展
D.种姓制度具有优越性
【解析】选C。城市建设的需要催生了计数符号,即社会需求助推科学发展,故选C;材料强调科学的发展,而非艺术,排除A;没有比较,得不出“领先”的结论,排除B;婆罗门发明计数符号并不能说明种姓制度具有优越性,种族制度贵贱分明、职业世袭、法律地位不平等,排除D。
6.(时空定位不准确)镰仓时代以前,武士阶层只是贵族统治者的附庸,自己本身并没有信仰。但在镰仓时代(1185—1333年),武士建立起幕府统治,迫切需要某种精神文化来和政治地位相匹配。于是幕府统治时期 (  )
A.形成了武士道精神
B.开始传播佛教文化
C.倡导文化教育普及
D.宣称是太阳的后裔
【解析】选A。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镰仓时代,武士阶层开始建立自己的文化,即日本的武士道精神,故选A;佛教文化在隋唐时期已经传入日本,排除B;材料强调适合武士精神的需求,而不是大众的需求,排除C;材料无法说明日本人是太阳的后裔,排除D。
二、非选择题(12分)
7.(归纳观点不全面)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 希腊文明发源于爱琴海,爱琴海区域是阿拉伯文化、埃及文化以及美索不达米亚文化的交汇处,可以说是亚非欧文化的加工厂。在希腊文明中,处处可见其他文化的影子。例如,古希腊一度没有文字,后来在吸收腓尼基字母的基础上形成了希腊字母;古希腊建筑多以木头和泥石为建筑材料,后来学习埃及人以大理石作为主要的建筑材料。而古希腊的宗教神话和文学的根源,可以在西亚文化中找到。
——摘编自孙博《浅析亚历山大东征
对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影响》
材料二 亚历山大统治期间,试图以希腊文化为主导,融合埃及和西亚文化。在埃及,他自称法老之子。在波斯,他以波斯帝国正统继承人自居,穿波斯服装,沿用波斯帝国的制度,任用波斯人为官员,推广波斯礼仪。他还鼓励马其顿人和波斯人通婚,以马其顿的方式训练波斯士兵。
——人教版《文化交流与传播》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希腊文化的特点。(2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亚历山大时期实施措施的目的及其产生的影响。(6分)
(3)综合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文化交流的认识。(4分)
【解析】第(1)题特点,根据材料一“希腊文明发源于爱琴海,爱琴海区域是阿拉伯文化、埃及文化以及美索不达米亚文化的交汇处,可以说是亚非欧文化的加工厂”概括作答。
第(2)题结合亚历山大措施的出发点分析目的;从政治、文明交流等方面分析影响。
第(3)题为开放性试题,结合所学文化传承相关知识可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文化间的交流与社会发展等角度分析说明。
答案:(1)特点:博采众长,兼收并蓄(包容性强)。(2分)
(2)目的:维护帝国统治;缓和与被征服者之间的关系;展示政权合法性与正统性的需要。(2分)
影响:扩大了亚历山大帝国的统治基础,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加强对被征服地区的控制与管理,维护帝国的稳定;为东西方各民族间的语言沟通、风俗习惯的相互适应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客观上促进了人口迁徙与民族交融,有利于东西方文化的交流。(4分)
(3)认识:要注意传承与发展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要注重吸纳其他先进文化,为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4分)
【核心素养练】
(15分钟 3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史料实证)如表展现了楔形文字的演变过程。这一变化反映了楔形文字 (  )
A.字形的结构趋向抽象化
B.代表了尼罗河流域的文明程度
C.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
D.是在汉字的基础上派生而成的
【解析】选A。根据图片信息可知,西亚地区的楔形文字在演化的过程中笔画日益抽象和规范,逐步摆脱了象形的色彩,有利于文化的交流和传播,故选A;楔形文字是两河流域文明的代表,排除B;文字产生于原始社会时期,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与商品经济的发展无关,排除C;汉字与楔形文字是两种不同地区不同文明的文字,排除D。
2.(历史解释)埃及人对滋养他们的尼罗河与太阳有极大的敬畏感,他们认为只有顺应自然才能生存,人的身体健康与生命长短是衡量人与自然关系的标准。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  )
A.埃及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
B.生态环境影响政治理念
C.宗教观念贯穿埃及人生活
D.埃及人把健康放在首位
【解析】选A。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古埃及的发展受制于自然环境,从而产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故选A;生态环境影响政治理念在材料中未体现,排除B;材料体现的是崇拜自然,而不是宗教观念,排除C;健康是衡量人与自然关系的标准,说明埃及人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而不是把健康放在首位,排除D。
3.(时空观念)托马斯·卡伦德写道:“在历史的某个时刻,在欧洲狭窄的一隅,生活着近百万陆地和海岛居民,他们所拥有的自然资源极其匮乏,却创造出了最原创、最绚丽的文化、商业、社会秩序和政治……闻名遐迩。”材料反映的是 (  )
A.古希腊文明 B.古罗马文明
C.不列颠文明 D.阿拉伯文明
【解析】选A。古希腊位于欧洲南部、地中海的东北部,包括今巴尔干半岛南部、小亚细亚半岛西岸和爱琴海中的许多小岛,自然资源极其匮乏,却创造了辉煌的古希腊文明,故选A;古希腊文明是西方文明的源头,不列颠文明并不是“最原创”的,排除C;古罗马曾经是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庞大帝国,阿拉伯位于亚、非两大洲的结合部,不属于欧洲,排除B、D。
4.(唯物史观)有学者认为希腊文化为拜占庭提供了文化思维的基础和范畴;罗马人为其提供了政治制度和法律思想;基督教为这一文化提供了思维的框架和方向;阿拉伯人以及其他的东方民族为这一文化提供了科学和哲学的因素。该学者意在强调,拜占庭文化 (  )
A.多元起源,彼此借鉴
B.开放包容,创新发展
C.推陈出新,影响深远
D.东西汇流,独具一格
【解析】选D。据材料可知,拜占庭文化是多种文化交融的成果,这说明拜占庭文化是东西汇流、独具一格的文化,故选D;材料反映拜占庭文化受到东西方文化影响,而非彼此借鉴,排除A;材料未体现创新发展和拜占庭文化的影响,排除B、C。
5.(家国情怀)公元7世纪前半叶,中国处于盛唐时期,这个时期也是日本“百事皆仿唐制”的“全盘唐化”的时代,“无论是儒教、佛教、律令、政治,还是学问艺术各方面,都是照搬唐朝的样式,或者稍加修改增删,总之,无不与唐风有关”。这反映出 (  )
A.日本文化深受中华文化影响
B.儒家文明的日本化
C.日本接受了唐朝政府的册封
D.日本文明的儒家化
【解析】选A。据材料及所学可知,隋唐时期日本在众多领域学习和效仿中国,这说明日本文化深受中华文化影响,故选A;材料并未体现儒家文明日本化,排除B;材料没有明确中国对于日本的册封,排除C;日本在众多领域纷纷效仿中国,而非仅学习儒家文明,排除D。
6.(历史解释)《拉丁美洲史稿》中写道:“由于印第安人和古代世界文明的中心相距太远,无法联系……因而,相比亚洲、欧洲大陆较发达的区域来说,他们的生产方式和文化要较为落后一步。”这一论述 (  )
A.旨在强调欧亚文明的先进性
B.揭示了西方侵略美洲的必然性
C.说明地理环境决定文明兴衰
D.反映了文化交流互鉴的必要性
【解析】选D。据材料可知,因美洲文明远离古代世界文明中心,难以吸收借鉴先进文明,故生产方式和文化较为落后,体现出文化交流互鉴的必要性,故选D;材料强调文化交流的重要性,并非强调欧亚文明的先进性,排除A;材料与西方侵略美洲无关,强调的是美洲落后的原因,排除B;“决定”一词过于绝对,夸大了地理环境的作用,排除C。
二、非选择题(12分)
7.(史料实证、时空观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将下列图片所示文明成果填入示意图中相应位置。(填写字母,4分)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2)古代文明成果可以帮助后人研究相关历史问题,如:利用图A、图D和图F可以研究古代建筑;利用图C、图   和图   可以研究    ;利用图
   和图   可以研究     。(6分)
(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世界古代文明的特征。(2分)
【解析】第(1)题①是古罗马,F万神殿是罗马帝国时期的建筑,F正确;②是古希腊,G《荷马史诗》诞生在这里,G正确;③是尼罗河流域,D卡尔纳克神庙是古埃及的建筑,E那尔迈调色板是埃及象形文字文物的代表,D、E正确;④是两河流域,H楔形文字信是两河流域苏美尔人创造的,H正确;⑤是印度河、恒河流域,B《摩诃婆罗多》是古印度史诗,B正确;⑥是黄河流域、长江流域,C甲骨文是商代的文字,C正确;⑦是朝鲜半岛,A瞻星台遗址是朝鲜半岛的建筑,A正确。
第(2)题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图C、图E和图H都记录了文字,因此可以研究古代文字;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图B是古印度史诗,图G是古希腊史诗,都是著名的文学著作,因此可以研究古代文学。
第(3)题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从文明的起源和发展等角度分析归纳概括。
答案:(1) ①F ②G ③D、E ④H ⑤B ⑥C ⑦A(4分)
(2)E H 古代文字 B G 古代文学(6分)
(3)特征:起源于河流或海洋;多元化;独立性;不平衡性。(2分)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学科培优专练(二)(第二单元) (含解析) 高二历史部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