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湖北省武汉市湖北省旅游学校2023-2024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历史试题(含解析)

2023学年湖北省旅游学校11月历史月考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如表为西周初年齐鲁两国的受封情况。据此可知,分封制( )
齐国 姜尚受封,在营丘(今山东淄博)建立齐国,对于违抗王室的伯侯之国,齐国有讨伐的特权,推行“因其俗,简其礼”的文化政策
鲁国 周公自己受封,命长子伯禽前往,在曲阜建立鲁国,附近的若干小国,都是它的附庸。受封时,分有“祝、宗、卜、史,备物典策,官司彝器”
A.以同姓宗族为受封主体 B.传承周朝完备礼仪典制
C.维护了周朝的统治秩序 D.内政为周天子直接控制
2.如表为战国时期思想家荀子对于礼与法关系的论述。这反映出( )
论述 出处
隆礼重法,则国有常 《荀子·君道》
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 《荀子·强国》
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 《荀子·劝学》
A.调和思想界的争论 B.寻求合理的治国途径
C.糅合儒法两家思想 D.削弱法家的社会地位
3.下表是中国古代部分朝代某一群体在当时入仕人数中所占的比例。该群体是( )
朝代 曹魏 西晋 东晋 隋 唐 北宋
比例 26% 15% 4% 17.2% 24.5% 46.1%
A.寒门子弟 B.南方士人 C.少数民族 D.世家大族
4.《东京梦华录》记载:“如宣德门,元夜点照,门下亦置露台……都下卖鹌鹑馉蚀儿、圆子、 拍、白肠……龙眼、荔枝诸般市合,团团密摆,准备御前索唤。”这说明宋朝( )
A.市民阶层物质生活的充裕 B.长途贩运贸易高度发达
C.经济发展丰富了饮食文化 D.政府放松对商业的监管
5.下图是康熙命人在宋代《耕织图》的基础上绘成的《御制耕织图》。图以江南农村生产为题材,系统地描绘了粮食生产从浸种到入仓、蚕桑生产从浴蚕到剪帛的具体操作过程,册页前有康熙亲题序一篇。《御制耕织图》的创作反映了( )

A.文化专制渗透到艺术领域 B.统治者对农本思想的传承
C.古代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 D.古代现实主义绘画受推崇
6.托物言志、借景抒情本是古代文人常用的文学艺术表现手法,近代中国衍生出新的含义。下图是张謇托画家单林作的“厂儆图”中的《桂杏空心》。“桂”指江宁布政使桂嵩庆,“杏”指买办盛宣怀,两人曾许诺助筹,后食言自肥,使张謇“中夜彷徨”“忧心如捣”。材料表达了张謇( )
A.对国家时局危机的担忧 B.对官僚和买办们的抗争
C.对中国民族工业的期盼 D.感慨中国实业救国之难
7.1913年,江浙两省的干茧生产有9.01万担,1915年虽有增加,达到10.8万担,而据估计,仅上海及江浙地区就有丝厂57家,拥有丝车1.61万部,如全部正常投入生产,年需干茧32.2万担。这从侧面反映了当时( )
A.国内农业生产水平效率低下 B.列强对华商品输出减少
C.农业生产制约近代工业发展 D.自然经济的进一步解体
8.下列选项中,史实与历史结论之间对应正确的是( )
史实 历史结论
A 中国人民民主革命继军事斗争以后的第二场决战” 有利于创建人民革命政权
B “平分土地利益极多,办法简单,群众拥护……同意即由土地会议通过土地法大纲,作为向各解放区政府的建议” 使亿万农民在政治上、经济上获得了解放
C “取消一切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动政策及赤化运动,停止以暴力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 农民从封建土地制度的束缚中彻底解放出来,农村生产力得到大解放,为中国逐步实现工业化扫除了障碍。
D 无偿没收“地主、豪绅、军阀、官僚以及其他大私有主的土地,平均分配一切土地” 推动国共第二次合作实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A.A B.B C.C D.D
9.20世纪60、70年代,为应对复杂的国际局势,我国开展了大规模的三线建设,其重点放在西南、西北地区。期间,三线地区基本建设投资占全国基本建设投资总额的43.5%,全国近1500家大型企业,三线地区占40%以上。这一举措( )

A.意在建设国家安全战略后方 B.开启新中国国防现代化进程
C.改变了西部工业的落后面貌 D.推动国民经济产业结构调整
10.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之间,尤其是公元前600年至公元前300年间,在北纬30度上下的区域出现了人类历史上的“轴心时代”,虽然有千山万水的阻隔,各个文明却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文化也有很多相通的地方。这些现象说明( )
A.地理气候是文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B.早期人类各文明体有着密切的联系
C.人类文明的发展有一定的内在规律 D.农业文明的发展是文化引导的结果
11.某学者指出: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开创的全球经济大交流促进了拉美“两种生产”的相对协调发展,欧洲殖民者为开拓殖民地,源源不断从欧洲本土运去了小麦、大麦等农作物,炼铁、制糖等技术……如果没有来自欧、亚、非、澳等各地物质和精神文明的输入,拉美经济不可能在第三世界处于相对领先地位。该学者意在表明( )
A.哥伦布对美洲社会有双重影响 B.全球经济大交流始于哥伦布时代
C.拉美发展得益于全球经济互动 D.拉美文化因殖民因素具有多元化
12.“启蒙运动不是革命运动,甚至不是政治性的运动,它是由一群学者、作家、艺术家和历史学家推动的。这些知识分子相信,一旦理性与教育变得普及,迷信和无知自然会消弭于无形,人民也就不会相信神迹或君权神授这类的胡说八道”。由此可知,这一运动( )
A.不符合新兴资产阶级的要求 B.建立了人人平等的理性社会
C.反对宗教信仰主张民主政治 D.意在教化大众实现民智启迪
13.如表中的数据为英法美德1870年、1913年在世界贸易中的占比,正确的国家排列顺序应为( )
年份 国家
① ② ③ ④ 俄国
1870年 22% 8% 13%(1872年数据) 10% —
1913年 15% 11% 13% 8% 4%
A.①英国②美国③德国④法国 B.①法国②美国③英国④法国
C.①英国②德国③法国④美国 D.①法国②德国③英国④美国
14.如图是全球殖民地占陆地(南极洲除外)面积的比例变化情况表,关于该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①阶段英国人击败西班牙成为海上霸主
B.在②段殖民扩张的主要是西班牙、葡萄牙
C.在③阶段美国成为新崛起的世界殖民大国
D.在④阶段殖民扩张使世界市场逐步形成
15.20世纪80年代,苏联的“影子经济”(地下经济)发展迅速。表2为当时某些消费品的价格(以卢布计算),这种现象本质上反映了( )
国家零售 二手零售 集体商亭 影子经济
帽子 口红 冬装夹克* 毛衣 运动鞋* 香水 袜子* 15—20 1.5—5 180 50 35 15—80 1—3 40 12 1000 100—250 40 35—105 12 25 5 250—300 80 120 — 12 80 25—40 1500—3000 1000 1000 80—450 20—30
注:“*”指目前市场无货供应
A.苏联经济状况不断恶化 B.市场供求关系严重失衡
C.宏观经济调节手段无效 D.苏联经济模式弊端凸显
16.下图是2000—2008年欧盟成员国实际人均GDP年均增长率
注:EU-25、EU-27分别是欧盟25国和欧盟27国。
由上图可知( )
A.欧盟扩张利于缩小欧洲内部的发展差距
B.东欧国家加入欧盟后实现经济持续发展
C.欧盟扩张限制了西欧部分国家经济发展
D.欧洲的一体化进程推动了欧洲均衡发展
二、材料分析题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公元前227年,罗马建立第一个行省,之后,随着罗马海外征服的范围不断扩大,行省数目大为增加,行省制成为罗马统治海外领地的重要制度。公元前27年,罗马帝国建立后,行省制度趋于完善。长期的战争以及行省需要重兵驻扎,从而为军阀的出现提供了条件。行省的发展,破坏了罗马城邦的社会政治经济基础,即与氏族血缘关系有联系的具有闭塞性质的罗马公民集体,最终导致罗马城邦走向崩溃……古代中国的县出现在春秋时期。至战国时期,秦对外扩张活动不断加剧,县的数目也越来越多。郡大概到春秋末期才出现,秦国郡辖县制度的形成,大概要到战国末期。秦帝国建立后,废除分封制,确立郡县制为帝国的地方行政制度。
——摘编自易宁《秦汉郡县制、罗马行省制与古代中西文明的特点》
材料二 在秦汉帝国,氏族血缘关系残余被较为彻底地铲除,但罗马帝国仍存城邦时期血缘关系的残余。罗马与秦汉的专制政体有明显的不同之处。秦汉郡县的机构庞大,尽管秦汉郡县机构复杂,人员众多,但管理层次则是相当分明的,罗马行省机构则远不及秦汉帝国那样复杂。罗马行省之下为城市,由于城市具有自治或半自治的性质,所以罗马行省机构设置简单,官吏人数不多。行省主要负责税收、司法和治安等方面事务,不及秦汉郡县管辖得那样广泛。尽管随着罗马帝国的发展,中央政府对行省控制不断加强,但罗马行省始终没有形成层次分明的管理机构。
——摘编自易宁《秦汉郡县制、罗马行省制与古代中西文明的特点》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罗马实行行省制的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秦汉郡县制和罗马帝国行省制建立的相同之处,并比较二者的不同。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清朝前期的市场管理仍然是一种封建性质的粗放型、征税型、统制型的征税管理体系,与近代自由、法治的市场管理有显著差距。《钦定户部则例》涉及主要商品的禁榷制、榷关制商税的征收和对征税职官的管理等方面的内容,是一部比较完整的市场管理法。此外还颁布与《大清律例》相似的《大清会典》,并配以特色鲜明的地方法规,具体管理上,“例设牙行”成为“国家治市之典”,通过牙行“评物价”,以控制市场行情和交易,凡商品流通的枢纽地方设有榷关(有常关和洋关),明确规定征税货物种类及税率,严格限制官员侵犯商人。《唐律疏议》将市场管理的《杂律》列为七条律文之一,清代在明代《市廛(chán)》与刑法、土地法、民法、婚姻法等并列基础上,将市列为专节规定;明清以前市场法律中弹性条款较多,给矫情执法创造了条件,清代市场立法仅对外贸易市场部分,就有贸易品种、方式、管理、纳税标准、惩处标准等具体规定,《唐律疏议》规定“参市,谓人有所买卖,在傍高下比价,以相惑乱而规自入者,杖八十”,《大清律例》则规定“笞五十”;《唐律疏议》规定“诸造器用之物及绢布之属,有行滥、短狭而卖者,各笞六十”,《大清律例》则规定“笞五十”。宋元以前,对市场的经营场地、时间、市官的设立及职责、互市贸易等方面都有规定,清代集封建社会历代市场管理法之大成,在牙行、商税、禁榷制度、榷关制度、漕政、朝贡互市上大大丰富了市场管理法的内容,达到了封建社会市场管理法的最高水平。
——摘编自唐湘雨《清末民初市场管理法制建设研究》
材料二 清末规范市场的部分法律
类别 法规名称 时间
市场主体法规 公司注册试办章程 1904年
商船公会章程 1906年
铁路简明章程 1903年
市场客体法规 试办银行章程 1905年
改良茶业章程 1905年
矿务铁路公共章程 1898年
市场表现法规 商标注册暂拟章程 1903年
改定商标条例 1904年
市场秩序管理法规 大清著作权律 1910年
印花税则 1907年
试办全国预算暂行章程 1911年
材料三 自鸦片战争以来,国内外市场日益活跃,晚清政府为防范制度缺失给不法行为留下可乘之机,从商品交易环节到金融货币流通等多方面清理不法商人的违规行为,构建市场秩序;1903年,商部成立,地位仅次于外务部,商部内部,将农、工、商、工艺等分开具体负责,地方设立保商局、商政局等,中央与地方形成较完整的管理系统。商会在公司注册、监督各商都发挥了政府辅助机关的作用。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清前期与唐朝相比,在规范市场的法律建设与管理方面有何显著特征,并做简要评述。
(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世纪末20世纪初清末新政时期对市场的规范与管理方面突出的时代特征,并简要分析其时代背景。
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黄帝是先秦时期众多的传说英雄之一,司马迁在《史记》中将其尊为远古第一帝王,并奠定了“自黄帝始”的传统,而散居于各地的部落种族即使不是黄帝的后代,也是受华夏教化之民族。在《史记》中,司马迁虽然有时也流露出对弱小民族的同情,但更多的则是对“以夏变夷”民族融合形式的赞扬,如称“秦取天下多暴,然世异变,成功大”。“(汉)况乃以中国一统,明天子在上,兼文武,席卷四海,内辑亿万之众,岂以晏然不以边境征伐哉!”
——摘编自王盛恩《司马迁的民族观及其对民族融合的影响》
材料二 西欧诸国在反对封建王朝国家构建近代民族国家的过程中,首先产生了近代民族主义思潮。资产阶级把民族主义与民主主义相结合,形成了具有政治意义的民族主义。这样,这种新型民族国家的基础不仅是民族的共同心理和文化,更重要的是民族的共同政治认同,即民主、自由、人权等政治原则和观念。当西欧近代民族国家建成之后,民族主义就转化成了一种对别的民族进行侵略和扩张的学说,要把本民族本国的统治扩张到别的民族别的国家,而不管后者同意与否。
——摘编自李宏图《论近代西欧民族主义和民族国家》
材料三 民族主义思潮源自近代西方历史文化语境,其在传入中国之后很快就成为思想家们忠诚信仰的理论来源。19世纪中叶以来,中国开始将其作为民族自立的依托。近代中国在它的旗帜下,以建立民族国家为历史使命,产生了颇具特色的民族主义理论。民族主义在近代中国的本土化历程伴随时代的发展而不断进化和丰富。梁启超等人鉴于传统中国积贫积弱的现实,认识到了改变文弱旧习、培养人民尚武精神、增强国力的重要性,强调国家的独立和自由胜于个人的独立与自由。近代中国的民族主义宣传者们是中西方思想碰撞中位于前沿的先驱,是中华民族走向现代的探索者和领路人。
——摘编自郭建民《民族主义的近代中国化:过程、特征与类型分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司马迁的民族观,并简述其形成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西方民族主义思潮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近代西方民族主义中国化的主要内涵,并简述其意义。
三、论述题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德国社会支出比率、社会保障缴费率及人均国民总收入
年份 社会支出比率(占GDP的百分比) 雇员的社会保障缴费率(占总工资的百分比) 人均国民总收入/美元
所有缴费 法定养老保险制度 医疗保险 失业保险 强制的长期照护保险
1960 18.3 12.2 7 4.2 1 2792
1970 20.2 13.25 8.5 4.1 0.65 5945
1980 25.7 16.2 9 5.7 1.5 12808
1990 24.1 17.8 9.35 6.3 2.15 20658
2000 28.8 20.5 9.65 6.75 3.25 0.85 25983
2010 29.8 20.23 9.95 7.9 1.4 0.975 32137
——摘编自[德]沃尔夫冈·施罗德、塞缪尔·格里夫《德国经济发展与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历史经验与未来方案》材料二 2010年,德国有五分之一的公民进入老年阶段,这使得德国进入世界上老龄人口较多的国家的行列。一方面人口出生率的下降使法定养老保险的潜在缴费者在减少,另一方面人口寿命的增加使养老金领取者的人数在增多、领取期限在延长。对于法定养老保险而言,这意味着缴费者与受益者的比例(制度赡养率)的不断提高,2009年德国100个在职人员(20~65岁)赡养34个退休人员(65岁以上),预计2030年将会是100个在职人员赡养50个退休人员。
——摘编自于秀伟《从“三支柱模式”到“三层次模式”——解析德国养老保险体制改革》
提取材料有效信息,围绕“社会福利制度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为主题,提炼出一个观点并进行论证。(要求:观点紧扣材料及主题,观点明确、条理清晰,史论结合,表述成文。)
参考答案:
1.C
【详解】根据材料,齐国“对于违抗王室的伯侯之国,齐国有讨伐的特权”,鲁国“附近的若干小国,都是它的附庸”,可知分封制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维护了周朝的统治秩序,C项正确;齐国的受封对象是功臣,鲁国的受封对象是同姓宗族,仅凭此不能得出以同姓宗族为受封主体,排除A项;根据材料,鲁国在受封时继承了周朝礼仪典制,但看不出“完备”和后来的“传承”情况,排除B项;周天子通过诸侯国管理地方,排除D项。故选C项。
2.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战国时期思想家荀子。根据表格信息可以看出,荀子强调只有通过礼法结合才能治理好国家,所以他实际上是在寻求合理的治国途径,B项正确;荀子是在寻找治国途径,并不是为了调和思想界的争论,排除A项;虽然荀子的思想中兼有儒法两家的内容,但并不是在糅合两家思想,更不是为了削弱法家的社会地位,排除CD项。故选B项。
3.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曹魏至北宋时期(中国)。据本题材料“入仕人数”和材料中东晋时期占比为4%,北宋时期占比为46.1%,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两晋九品中正制的实施使得社会上出现了“上品无寒门”的局面,而到了唐宋时期,广开科举,使得寒人有了入仕的机会,所以材料群体应为寒门子弟,A项正确;材料中没有将南北方士人进行对比,无法判断入仕群体到底是南方士人还是北方士人,排除B项;材料中没有少数民族士人的相关论述,排除C项;魏晋时期实行九品中正制,寒门子弟的入仕机会减少,世家大族是入仕群体的主流,隋、唐、宋时期科举制度出现并日益成熟,寒门子弟的机会逐渐增多,D项与材料数据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
4.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朝(中国)。根据材料中信息:“都下卖鹌鹑馉饳儿、圆子、 拍、白肠……龙眼、荔枝诸般市合”可知,宋代市场上有丰富的食物可以选择,反映了商品经济的发展,C项正确;市场的繁荣不等同于市民阶层物质生活的充裕,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长途贩运贸易发达主要发生在明清时期,排除B项;D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
5.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清朝(中国)。据材料可知,康熙命人在宋代《耕织图》的基础上绘成《御制耕织图》,“系统地描绘了粮食生产从浸种到入仓、蚕桑生产从浴蚕到剪帛的具体操作过程”,体现了统治者对农耕经济的重视,是对农本思想的传承,B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对农业的重视,没有涉及文化专制,排除A项;精耕细作的特点与统治者名人制作《耕织图》没有直接的关系,排除C项;材料体现的是对《耕织图》的重视,没有体现出现实主义绘画受到推崇,排除D项。故选B项。
6.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近代中国。根据材料“两人曾许诺助筹,后食言自肥,使张謇‘中夜彷徨’‘忧心如捣’。”及所学可知,张謇托画家作的《桂杏空心》讽刺了江宁布政使桂嵩庆与买办盛宣怀的言而无信,比较真实地反映了张謇创业的艰难,即实业救国的艰难,D项正确;当时国家时局危机主要是由于外来侵略导致的统治危机,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材料反映了张謇对封建官僚和买办们的无可奈何,并不能体现出抗争,排除B项;材料体现不出张謇对中国民族工业的期盼,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故选D项。
7.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据材料可知,在20世纪初期,虽然江浙地区干茧的产量增加,但仍旧不能满足江浙地区丝厂的需要,反映了农业生产制约近代工业发展,C项正确;材料能够体现农业生产的能力制约了工业发展,但农业生产水平效率不能从材料中得知,排除A项;此时期列强对华商品输出没有减少,一战爆发后,列强忙于一战,对华商品输出有所下降,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自然经济的进一步解体,排除D项。故选C项。
8.B
【详解】根据材料“平分土地利益极多”可知反映的是土地革命,根据所学可知土地革命使农民在政治、经济上获得解放,B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宣告的成立,是创建人民革命政权的尝试,和材料中史实无关,排除A项;.根据“取消一切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动政策及赤化,停止一暴力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可知是解放战争时期的土地改革,根据所学,农民从封建制度的束缚中彻底解放出来是在新中国成立后,排除C项;D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国民党公布共产党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而材料中的史实反映的是土地改革,排除D项。故选B项。
9.A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目的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世纪60、70年代(中国)。根据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在西南、西北地区进行的三线建设是党中央面对日趋紧张的国际形势和美、苏的战争威胁做出的决策,从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布局考虑,故该做法意在国家安全建设方面着想,A项正确;材料不能体现国防现代化进程的开启,也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三线建设一定程度利于西北西南工业的发展,但相对来说仍较落后,故“改变了”说法太绝对,排除C项;材料体现了经济布局调整,并未体现产业结构的调整,排除D项。故选A项。
10.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之间(世界)。根据材料信息可知,人类文化“轴心时代”的出现都是在北纬30度上下的区域,虽然各区域有千山万水的阻隔,各文明体的文化却有很多相通的地方,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根据所学知识判断,是因为人类社会有一些共同的发展规律,是地理气候、技术发展、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影响所致,C项正确;地理气候只是其中的重要因素,起决定性的是技术与经济发展模式和程度,排除A项;早期人类各文明独立发展,排除B项; D项说法因果颠倒,应该说文化的发展是农业文明发展的结果,排除D项。故选C项。
11.C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新航路开辟时期(世界)。根据材料“从欧洲本土运去了小麦、大麦等农作物,炼铁、制糖等技术”“欧、亚、非、澳等各地物质和精神文明的输入”可知,该学者强调拉美经济的发展得益于欧洲殖民者带去的各种物种、技术和世界其他地区输入的文明。这也是全球经济交流互动的结果,C项正确;材料强调的并不仅限于哥伦布对美洲的影响,排除A项;全球经济大交流始于哥伦布时代,与材料描述信息无关,排除B项;材料虽强调了外来文明对拉美经济的影响,但并未凸显拉美文化的多元性,且D项不能全面概括材料信息,排除D项。故选C项。
12.D
【详解】据材料“一旦理性与教育变得普及,迷信和无知自然会消弭于无形,人民也就不会相信神迹或君权神授这类的胡说八道”,说明启蒙运动意在教化大众实现民智启迪,D项正确;启蒙运动是发生在17、18世纪欧洲的一场反封建、反教会的伟大的思想文化解放运动,为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做了思想上和理论上的准备,符合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排除A项;启蒙思想家用“人人在法律面前平等”来反对贵族的等级特权,进而建立新的政权,但这种资产阶级性质的国家不可能实现人人平等,排除B项;大部分启蒙思想家抨击教会权威,却不反对宗教信仰,此说法与史实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
13.A
【详解】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1870年至1913年(英法美德)。根据题干表格数据可知,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后,英国在世界贸易占比中数值最多,达到了22%,到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后,英国所占比重下滑,美国所占比重有了提升,更为重要的是英国、美国、德国三个国家的比重出现了相对平衡的现象,所以正确的国家排列顺序应为:①英国②美国③德国④法国,A项正确;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后,英国在世界贸易占比中数值最多,达到了22%,所以①应为英国,排除B项;1870年至1913年间,美国经济发展迅速,在世界贸易中的占比增速较快,②应为美国,排除C项;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后,英国在世界贸易占比中数值最多,达到了22%,所以①应为英国,排除D项。故选A项。
14.D
【详解】依据图示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1800年以后工业革命逐步完成,世界市场逐步形成,④正确,D项正确;1588年,英国通过无敌舰队之战打败了西班牙,但并没有确立起自己的海上霸主地位,①错误,排除A项;1600年到1700年,殖民扩张的主角是荷兰,当时荷兰被称为海上马车夫,②错误,排除B项;1700年到1800年,是英国发展的阶段,英国确立了自己的殖民霸主地位,并且进行了工业革命,③错误,排除C项。故选D项。
15.D
【详解】从材料可知,影子经济就是黑市,再阅读表格信息可以看出苏联物资匮乏,生活用品短缺,而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在于斯大林模式长期以来重视重工业,忽视轻工业和农业所致,D项正确;“苏联经济状况不断恶化”和“市场供求关系严重失衡”都是现象本身,没有反映材料实质,排除A项、B项;材料中没有体现政府的宏观调控,也就无法得出宏观调控失效的结论,排除C项。故选D项。
16.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00—2008年(欧洲)。根据图中信息可知,新加入欧盟的东欧国家人均GDP年均增长率高于欧盟平均水平,也高于大多数欧盟老成员国,这有利于缩小欧洲内部的发展差距,A项正确;材料仅能证明东欧国家人均GDP年均增长速度快,不能说明东欧国家加入欧盟以后经济持续发展,排除B项;西欧国家发展速度的减缓是其发展水平、政策倾向、发展理念等因素导致的,并非受制于东欧国家的加入,排除C项;从图中可以看出,一体化的欧洲发展并不均衡,排除D项。故选A项。
17.(1)影响:巩固了对外扩张的成果;破坏了旧的城邦体制;冲击了氏族血缘关系;为军阀的出现提供了条件。
(2)相同:形成都经历了相当长的时间;都是向帝国发展及扩张的产物;都促进了君主专制政体的建立。(任答两点)
不同:前者机构复杂,职能广泛,管理层次分明;较为彻底地铲除了氏族血缘关系残余。
后者机构设置简单,职能有限,管理层次不够分明;存在氏族血缘关系残余。
【详解】(1)本题是背景类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罗马。根据材料一“ 行省制成为罗马统治海外领地的重要制度”可知,巩固了对外扩张的成果;根据材料一“破坏了罗马城邦的社会政治经济基础,即与氏族血缘关系有联系的具有闭塞性质的罗马公民集体,最终导致罗马城邦走向崩溃”破坏了旧的城邦体制,冲击了氏族血缘关系;根据材料一“长期的战争以及行省需要重兵驻扎,从而为军阀的出现提供了条件”可知,为军阀的出现提供了条件。
(2)本题是对比类材料分析题。第一小问相同,根据材料一“公元前227年,罗马建立第一个行省…^27公元前年,罗马帝国建立后,行省制度趋于完善”“古代中国的县出现在春秋时期……大概要到战国末期”可知,形成都经历了相当长的时间;根据材料一“随着罗马海外征服的范围不断扩大”“秦对外扩张活动不断加剧”可知,都是向帝国发展及扩张的产物;根据材料一“罗马帝国建立”“秦帝国建立”可知,都促进了君主专制政体的建立。第二小问不同,根据材料二“氏族血缘关系残余被较为彻底地铲除”“秦汉郡县的机构庞大,尽管秦汉郡县机构复杂,人员众多,但管理层次则是相当分明的”可知,秦汉郡县制机构复杂,职能广泛,管理层次分明,较为彻底地铲除了氏族血缘关系残余;根据材料二“罗马帝国仍存城邦时期血缘关系的残余”“罗马行省机构设置简单,官吏人数不多”可知,后者机构设置简单,职能有限,管理层次不够分明,
18.(1)特征:形成规范市场管理的专门法;具有中央规范与地方管理各具特色的市场管理规范;有较完整的法律体系;规范内容详细,可操作性强;粗放型、征税型和统制型。
评述:有利于市场的进一步规范,促进商品市场的发展,为向近代社会转型提供经济基础,但清朝前期对市场的规范与管理仍然以维护封建专制统治为目的,带有粗放型、征税型、统制型的特征,与近代自由、法治的市场管理仍有很大差距。
(2)特征:颁布以近代市场为主体的单项法规;设商部专责管理,市场管理规范日益近代化。
背景:鸦片战争后,随着西方列强侵入和洋务运动的开展,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产生,国内外市场日益活跃,内外贸易活动日益频繁;西方近代民、商法及市场规范管理思想的传入与影响;甲午战争刺激与戊戌变法的推动;西方列强瓜分中国与八国联军侵华后的统治危机;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影响;立宪派和商界的推动。
【详解】(1)本题是特点类、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清前期(中国)。特征:据材料“《钦定户部则例》……是一部比较完整的市场管理法”得出形成了专门规范市场管理的法律;据材料“颁布与《大清律例》相似的《大清会典》,并配以特色鲜明的地方法规”得出既有中央规范,又具有地方管理特色,形成较完整的法律体系;据材料“清代市场立法仅对外贸易市场部分,就有贸易品种、方式、管理、纳税标准、惩处标准等具体规定”“集封建社会历代市场管理法之大成”得出规范内容详细,可操作性强;据材料“清朝前期的市场管理仍然是一种封建性质的粗放型、征税型、统制型的征税管理体系”得出粗放型、征税型和统制型。评述:既要从促进商品市场发展的角度分析其积极作用,又要从其封建性的角度指出其局限性。具体而言,相对完备的法律制度和相对完善的管理体制有利于商品市场的规范和发展,但清朝前期对市场的规范与管理仍然以维护封建专制统治为目的,与近代自由、法治的市场管理仍有很大差距。
(2)本题是特点类、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特征:据材料“清末规范市场的部分法律”,可得出颁布以近代市场为主体的单项法规;据材料“1903年,商部成立,……中央与地方形成较完整的管理系统”得出设商部专责管理,市场管理规范日益近代化。背景:根据材料“鸦片战争以来,国内外市场日益活跃”并结合所学,可知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国内外市场日益活跃,对市场的规范与管理提出了新要求,这是清末新政改革市场管理的根本原因;西方列强的入侵(包括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列强瓜分中国)和国内进步力量的推动(包括戊戌变法、立宪派和商界的推动、资产阶级革命运动)是促使清末新政改革市场管理的重要推动力;清末新政在市场规范与管理方面的措施受到了西方近代民、商法及市场规范管理思想的影响。
19.(1)民族观:各族同源同祖;华夏处于文明的主导地位;赞成各民族间的相互交融。
原因:春秋以来各民族相互交融的加速;秦汉以来国家的统一;西汉国家的强盛和小农经济的日益繁荣;大一统思想的逐渐形成。
(2)影响:推动欧洲近代民族国家的建立;促进了欧洲民族共同体认同观念的形成;为殖民侵略和掠夺提供了借口;推动了启蒙思想的传播和欧洲的思想解放;推动西方国家近代化的进程;推动资产阶级革命的兴起和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3)内涵:救亡图存,争取族独立;培养尚武精神,增强国民力量;强调国家利益至上。
意义:冲击了传统的华夷观念,激发了国民的近代民族意识;推动了民族民主革命运动的兴起与高涨;有利于中国近代化的探索,促进了近代中国的社会转型。
【详解】(1)民族观:根据材料一“司马迁在《史记》中将其尊为远古第一帝王,并奠定了史“自黄帝始”的传统”可知,各族同源同祖;根据材料一“散居于各地的部落种族即使不是黄帝的后代,也是受华夏教化之民族”可知,华夏处于文明的主导地位;根据材料一“但更多的则是对‘以夏变夷’民族融合形式的赞扬”可知,赞成各民族间的相互交融。原因:结合所学从春秋以来各民族相互交融的加速、秦汉以来国家的统一、西汉国家的强盛、小农经济的日益繁荣、大一统思想的逐渐形成等角度分析。
(2)影响:根据材料二“西欧诸国在反对封建王朝国家构建近代民族国家的过程中”可知,推动欧洲近代民族国家的建立;根据材料二“这种新型民族国家的基础不仅是民族的共同心理和文化,更重要的是民族的共同政治认同”可知,促进了欧洲民族共同体认同观念的形成;根据材料二“即民主、自由、人权等政治原则和观念”可知,推动了启蒙思想的传播和欧洲的思想解放;根据材料二“民族主义就转化成了一种对别的民族进行侵略和扩张的学说,要把本民族本国的统治扩张到别的民族别的国家,而不管后者同意与否”可知,为殖民侵略和掠夺提供了借口。结合所学从推动西方国家近代化的进程、推动资产阶级革命的兴起和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的角度分析。
(3)内涵:根据材料三“19世纪中叶以来,中国开始将其作为民族自立的依托”可知,救亡图存,争取族独立;根据材料三“认识到了改变文弱旧习、培养人民尚武精神、增强国力的重要性”可知,培养尚武精神,增强国民力量;根据材料三“强调国家的独立和自由胜于个人的独立与自由”可知,强调国家利益至上。意义:结合所学从冲击了传统的华夷观念、推动了民族民主革命运动、中国近代化的探索、近代中国的社会转型等角度分析。
20.示例:
观点:国家社会福利制度应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
论证:20世纪二三十年代美国罗斯福新政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干预经济的发展,并通过建立和完善美国的社会福利制度,缓和了社会矛盾,推动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使美国经济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高度繁荣,国家福利制度也因有充裕的财政收入支持在这一时期达到了黄金时期;到了七十年代末,受石油危机等因素的影响,美国对外贸易缩减,国内陷入滞胀困境,被迫采取紧缩财政政策与赤字政策,国家财政赤字严重,社会福利支出成为国家财政负担,严重影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个人不得不缴纳高税费来维持国家福利,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民众经济负担。所以,国家社会福利制度应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否则过高的社会福利支出就会成为沉重的财政负担,影响国家社会经济的发展。
【详解】本题是论述题之探究结论论证题。时空是二战后的德国。本题是开放性试题,答案言之成理即可。根据材料中德国的社会福利水平及经济发展情况来看,可拟定论点为福利制度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才能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关于阐释可从罗斯福新政建立和完善美国的社会福利制度,缓和了社会矛盾,推动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高度繁荣,国家福利制度也因有充裕的财政收入支持在这一时期达到了黄金时期;七十年代末,受石油危机等因素的影响,美国缩减社会福利支出以缓解经济危机等角度分析论证,最后进行归纳总结。若其它角度言之成理也可。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湖北省武汉市湖北省旅游学校2023-2024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历史试题(含解析)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