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福建省福州市中考物理模拟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4小题,共28.0分)
1.(2分)虎年春节前夕,天问一号探测器从火星轨道传回一组自拍视频,向全国人民致以新春祝福。地面控制中心与“天问一号”进行通信联系,依靠的是( )
A.红外线 B.无线电波 C.超声波 D.次声波
2.(2分)《吕氏春秋 察今篇》记载了刻舟求剑的故事,当中有这样的文句:“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文中对舟和剑运动状态的描述,可选择的共同参照物是( )
A.舟中人 B.舟 C.剑 D.江岸
3.(2分)住宅小区内的楼道灯,晚上通常是人来灯亮,人走灯灭。它的声控开关的工作状态主要是依赖楼道内声音的( )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声速
4.(2分)下列成语中对应光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镜花水月﹣﹣光沿直线传播
B.一叶障目﹣﹣光的反射
C.海市蜃楼﹣﹣光的折射
D.凿壁借光﹣﹣光的折射
5.(2分)“估测”是学习物理的一种常用方法。下列估测数据与实际最符合的是( )
A.体育测试用的篮球质量约为50g
B.中学生课桌高度约80cm
C.中学生正常步行速度约为5m/s
D.中学生的脉搏1s跳动次数约为60次
6.(2分)习近平总书记曾引用“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来赞誉我国科技工作者。从物理学角度来看,霜的形成过程中所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液化 B.汽化 C.凝华 D.升华
7.(2分)暑假期间小冬随家人驾驶汽车去海边游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汽车前进的动力,由内燃机的压缩冲程提供
B.在海边闻到浓浓的海腥味,表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C.中午海滩的沙子热得烫脚,是通过做功的方式增加沙子的内能
D.海滩的沙子热得烫脚而海水却很清凉,是因为海水的比热容较小
8.(2分)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人离平面镜越远,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越小
B.镜面反射遵循光的反射定律,而漫反射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C.小孔成像和手影游戏都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而形成的
D.钓鱼时看到水中的“鱼”和“白云”都是由于光的反射而形成的虚像
9.(2分)a、b、c三盏灯分别标有“110V 20W”、“220V 40W”、“36V 60W”的字样,三盏灯都正常发光,比较它们的亮度( )
A.a灯最亮 B.b灯最亮
C.c灯最亮 D.三盏灯一样亮
10.(2分)如图所示,关于做探究平面镜成像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实验中所成的像无法用光屏承接
B.实验中所成像的大小不会随物体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C.该实验需要选择两支大小相同的蜡烛
D.多次进行实验,主要是为了减小测量误差
11.(2分)如图所示的四个装置图可以演示不同的电磁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可用来演示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根据该现象制成了发电机
B.图乙可用来演示电流的磁效应,根据该现象制成了电动机
C.图丙可用来演示电磁感应现象,根据该原理制成了发电机
D.图丁可用来演示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电流大小的关系
12.(2分)在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400名演员挥动发光杆,发光杆先发出绿光代表“绿草”,随后又发出白光组成“蒲公英”。杆上有两个开关:一个是总开关,另一个用来控制发出白光或绿光。如图哪个电路设计能实现这一效果( )
A.
B.
C.
D.
13.(2分)如图所示,闭合开关,灯L1、L2正常发光,电流表和电压表均有示数。过一会儿,其中一只灯泡突然熄灭,电流表和电压表示数都变小。电路出现故障的原因可能是( )
A.L1灯丝烧断 B.L2灯丝烧断 C.导线b开路 D.导线d开路
14.(2分)一只质量为60kg的医用氧气瓶,刚启用时瓶内氧气密度为ρ.使用半小时,氧气瓶的质量变为35kg,瓶内氧气的密度为ρ,再使用一段时间,氧气瓶的质量变为20kg,此时瓶内的氧气密度应为( )
A.ρ B.ρ C.ρ D.ρ
二、填空题(14分)
15.(2分)如图是中国古代的“计里鼓车”。以车为参照物,车上木人是 ;当车走一里时,车上的木人就敲一下鼓,鼓面由于 而发出声音。
16.(2分)科学家们研制出了一种超轻材料“碳海绵”﹣﹣世界上最轻的一类物质,把一块“碳海绵”放在狗尾巴草上,狗尾巴草的茸毛几乎没变形。“碳海绵”比同体积的普通海绵轻得多。说明“碳海绵”这种材料的 较小,将“碳海绵”压缩80%后仍可恢复原状,这说明“碳海绵”的 好(选填“弹性”或“塑性”)。
17.(2分)教室的门关不紧,常被风吹开,小明在门与门框之间塞入硬纸片后,门就不易被风吹开了,门没被吹开时,风吹门的力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门受到的摩擦力,塞入硬纸片主要是通过 的方法来增大摩擦的。
18.(2分)如图所示,物体A的质量为500g,物体B的质量为300g,用细绳将两物体连接,松手后,A恰能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则A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 N。若对A施加一个方向水平向左的拉力使A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拉力的大小为 N。
19.(2分)某品牌手机充电宝,上面标有电压为5V,容量为12000mA h,它充满电后,可以储存的电能是 J,在充电过程中,将电能转化为 能储存。
20.(2分)如图甲是电阻A、B的I﹣U图像,B的阻值是
Ω,按图乙将电阻A、B接入电路中,当通过电流表A2的示数为0.4A时、则电流表A1的示数是
A。
21.(2分)立定跳高可分解为下蹲、蹬伸和腾空三个过程。如图为某运动员下蹲后在蹬伸过程中所受地面支持力F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据图可知,该运动员受到的重力为 N;他在 (选填“t1”“t2”或“t3”)时刻获得向上的最大速度。
三、作图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0分)
22.(2分)如图所示,重15N的物体A静止在斜面上,画出物体A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23.(2分)如图,请根据小磁针静止时N极的指向标出A处的磁感线方向和电源正、负极。
四、简答题(4分)
24.(4分)如图为我国女子冰壶运动员在比赛中的一个场景。当“投球手”掷出冰壶后,冰壶在冰面上前行时,两名队员在冰壶前方用毛刷快速用力反复“刷冰”,引导冰壶前进。请你用所学物理知识解释:
(1)掷出冰壶后,它为什么在冰面上还能继续滑行;
(2)用力刷冰为什么可使冰壶滑行得更远。
五、实验探究题(30分)
25.(4分)某实验小组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中:
实验次数 1 2 3 4 5
入射角 15° 30° 45° 60° 70°
反射角 15° 30° 45° 60° 70°
(1)将两块硬纸板A和B粘接起来,能沿ON折转,并将它们 放置在平面镜上,如图甲所示。让一束光贴着纸板A,沿EO方向射向O点,不同位置的同学都能观察到反射光,这是因为光在纸板上发生了 反射;
(2)根据表中实验数据可以得出:光反射时, ;
(3)如图乙所示,将纸板B沿PQ剪开,把纸板B的上半部分向后折转,上半部分不能观察到反射光。这现象说明:光在反射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 。
26.(6分)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如图甲,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凸透镜的焦距f= cm:实验前应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使它们在 高度上。
(2)实验过程中,当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如图乙所示时,在光屏上可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 的实像,生活中利用这个规律制成的光学仪器是 。
(3)实验时,由于实验时间较长,蜡烛变短,烛焰的像在光屏上的位置会向方移动 (选填“上”或“下”)。
(4)如图丙,在烛焰和凸透镜之间放一副眼镜,发现光屏上的像由清晰变模糊了,将光屏向透镜移动适当距离后光屏上再次呈现清晰的像,则该眼镜是 眼镜(选填“近视”或“远视”)。
27.(5分)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中:
(1)图甲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 N;
(2)为了测出滑动摩擦力大小,甲、乙、丙实验中均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木块A做 运动;
(3)甲、乙两图探究的是滑动摩擦力大小与 的关系;
(4)甲图中,若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增大,则木块A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将 ;
(5)实验后小组讨论时发现:在实验中很难使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于是小冬设计了如图丁所示的实验装置,该装置的优点 。
28.(6分)小冬要用水和酒精配制浓度为75%,密度为0.87g/cm3的消毒酒精,已知酒精密度为0.8g/cm3,为检验自己配制的酒精是否符合要求,他进行了如下实验:
(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并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上,静止时指针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 调节,使天平在水平位置平衡;
(2)将配制好的酒精倒入烧杯中,并用天平测量烧杯和酒精的总质量,小冬按从大到小顺序将砝码放入右盘,当将砝码盒中最小的砝码放入右盘后,指针仍如图甲所示,接下来他应该 ;
(3)测出烧杯和酒精的总质量为96g后,将烧杯中的一部分酒精倒入量筒,如图乙所示,读出了量筒中酒精的体积为 cm3;
(4)如图丙所示,测量烧杯和剩余酒精的总质量为 g;
(5)小冬配制的酒精密度为 g/cm3。为符合要求,他应该向配制的酒精溶液中添加适量的
(选填“水”或“酒精”)。
29.(5分)小华同学用温度计测出一部分冰的温度如图甲所示,然后利用图乙所示装置对100g冰加热,他每隔相同时间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并观察物质的状态。图丙是他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的温度﹣﹣时间图象,根据图甲和图丙图象可知:
(1)图甲中温度计的示数为 ℃;
(2)在BC阶段中C点处物质的内能 B点处物质的内能(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理由是 ;
(3)设相同时间内物质吸收的热量相同,则BC阶段物质共吸收了 J的热量[c冰=2.1×103J/(kg ℃),c水=4.2×103J/(kg ℃)];
(4)由丙图可以看出AB、CD段升高的温度相同,但CD段加热的时间长,其原因是 。
30.(4分)如图所示,甲图是电学实验部分电路图,电源电压4.5V,滑动变阻器标着“20Ω 1A”,乙是可选择接在a、b处器材。
(1)在完成实验“探究通过导体电流与电阻关系“中,为了控制电压表的示数为2V,则不能选择的器材是 ,原因是 ;
(2)小明同学为测定小灯泡的电功率设计了记录表格,请把表格第一行补填:
序号 电压U/V ① 电功率P/W ②
1
2
3
六、计算题(20分)
31.(6分)如图为某国产新能源汽车,深受广大市民喜爱。司机与车的总质量为700kg,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过程中受到的阻力是总重的0.1倍,匀速行驶18km,所用时间0.5h。
求:
(1)该车匀速行驶的速度;
(2)司机和车的总重力;
(3)车匀速行驶18km过程中牵引力做功。
32.(6分)闽南素有泡茶文化,“工夫茶”是融精神、礼仪、彻泡技艺为一体的茶道形式。如图是泡“工夫茶”用的电茶炉的电路图,已知额定电压为220V,R1=55Ω,R2=44Ω,水的比热容c水=4.2×103J/(kg ℃)求:
(1)用煮水壶将0.5kg的水从20℃加热到100℃所吸收的热;
(2)只闭合开关S和S2时电路中的电流;
(3)R1、R2同时正常工作1min,电路消耗的电能。
33.(8分)小聪利用光敏电阻为社区设计了一种自动草坪灯,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工作电路中有两盏规格均为“220V 44W”的灯泡L,天暗时灯自动发光,天亮时灯自动熄灭。控制电路中电源电压U恒为6V,定值电阻R0为200Ω。在一定范围内,光敏电阻R的阻值与光照强度E(光照强度E的单位为lx,光越强光照强度越大)之间存在一定关系,部分数据如表所示,电磁铁的线圈电阻忽略不计,当天色渐暗,通过线圈的电流为0.02A时,恰好启动工作电路的照明系统。试问:
光照强度E//x 1.0 2.0 3.0 4.0 5.0
光敏电阻R/Ω 120 60 40 30 24
(1)随着光照强度增强,光敏电阻R的阻值 (选填“增大”或“减小”),电磁铁的磁性 (选填“增强”或“减弱”),当光照强度减弱到一定值时,衔铁会被释放,照明系统启动。
(2)两盏灯均正常发光时,工作电路中的总电流是多少?
(3)照明系统恰好启动时,光敏电阻R的阻值为多少?此时光照强度为多少?
2023年福建省福州市中考物理模拟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4小题,共28.0分)
1.(2分)虎年春节前夕,天问一号探测器从火星轨道传回一组自拍视频,向全国人民致以新春祝福。地面控制中心与“天问一号”进行通信联系,依靠的是( )
A.红外线 B.无线电波 C.超声波 D.次声波
【分析】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电磁波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也可以在真空中传播。电视、移动通信、卫星都是用电磁波传递信息的。
【解答】解: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传播,地面控制中心与“天问一号”之间进行信息传输是通过电磁波中的无线电波来完成的,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电磁波的传播与应用,属于基础题。
2.(2分)《吕氏春秋 察今篇》记载了刻舟求剑的故事,当中有这样的文句:“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文中对舟和剑运动状态的描述,可选择的共同参照物是( )
A.舟中人 B.舟 C.剑 D.江岸
【分析】在研究机械运动时,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参照物.判断一个物体相对于哪一个物体在运动,就要看这个物体相对于哪个物体位置发生变化。
【解答】解: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意思是舟已经向前行驶了,但剑没有行进,即舟是运动的,剑是静止的。
A、以舟中人为参照物,舟相对于人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是静止的,剑相对于人的位置发生变化,是运动的,故A错误;
B、以舟为参照物,剑相对于舟的位置发生变化,是运动的,舟不能以自身为参照物,故B错误;
C、以剑为参照物,舟相对于剑的位置发生变化,是运动的,剑不能以自身为参照物,故C错误;
D、以江岸为参照物,舟相对于江岸的位置发生变化,是运动的,以江岸为参照物,剑相对于江岸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是静止的,均以江岸为参照物,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选择的参照物,参照物不同,物体运动状态也不一样。
3.(2分)住宅小区内的楼道灯,晚上通常是人来灯亮,人走灯灭。它的声控开关的工作状态主要是依赖楼道内声音的( )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声速
【分析】乐音有三个特性,音调、响度和音色,音调指声音的高低,响度指声音的强弱,音色指声音的特性。
【解答】解:响度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只有声音的响度达到一定程度时楼道灯才会亮。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声音的音调、响度和音色的区分,属于声学基础知识的考查。
4.(2分)下列成语中对应光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镜花水月﹣﹣光沿直线传播
B.一叶障目﹣﹣光的反射
C.海市蜃楼﹣﹣光的折射
D.凿壁借光﹣﹣光的折射
【分析】常见的光现象包括以下三种:
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光沿直线传播的例子有:小孔成像、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现象等;
光在传播的过程中遇到障碍,就会发生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就是光的反射,我们能够看到不发光的物体也是由于光的反射;
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
【解答】解:A、镜花水月是平面镜成像,利用了光的反射,故A错误;
B、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是指一片叶子挡在眼前就看不见东西了,这是因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故B错误;
C、海市蜃楼是光在沿直线方向传播时,在密度不均匀的空气层中,经过折射造成的结果,故C正确;
D、凿壁偷光,是利用光的直线传播,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成语、诗词、歌词中蕴含的物理知识要从字面去理解其含义,是一种创新的题型。
5.(2分)“估测”是学习物理的一种常用方法。下列估测数据与实际最符合的是( )
A.体育测试用的篮球质量约为50g
B.中学生课桌高度约80cm
C.中学生正常步行速度约为5m/s
D.中学生的脉搏1s跳动次数约为60次
【分析】首先要对选项中涉及的几种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
【解答】解:A、体育测试用的篮球质量约为500g,故A错误;
B、中学生课桌高度约80cm,符合实际,故B正确;
C、中学生正常步行速度约为1m/s,故C错误;
D、中学生的脉排1s跳动次数约为1次,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对生活中常见物理量的估测,结合对生活的了解和对物理单位的认识,找出符合实际的选项即可。
6.(2分)习近平总书记曾引用“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来赞誉我国科技工作者。从物理学角度来看,霜的形成过程中所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液化 B.汽化 C.凝华 D.升华
【分析】(1)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
(2)六种物态变化过程中,都伴随着吸热或放热;其中放出热量的物态变化有:凝固、液化、凝华;吸热的有:熔化、汽化、升华。
【解答】解:从物理学角度来看,霜的形成过程,是水蒸气的凝华现象。
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点评】分析生活中的热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关键要看清物态变化前后,物质各处于什么状态;另外对六种物态变化的吸热和放热情况也要有清晰的认识。
7.(2分)暑假期间小冬随家人驾驶汽车去海边游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汽车前进的动力,由内燃机的压缩冲程提供
B.在海边闻到浓浓的海腥味,表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C.中午海滩的沙子热得烫脚,是通过做功的方式增加沙子的内能
D.海滩的沙子热得烫脚而海水却很清凉,是因为海水的比热容较小
【分析】(1)汽油机的做功冲程为汽车提供动力;
(2)不同的物质在相互接触时,物质的分子互相进入对方的现象就叫扩散现象,扩散现象表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3)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做功和热传递;
(4)水的比热容大,在吸收和放出相同热量时,与同质量的其他物质相比,其温度变化小。
【解答】解:A、汽车的做功冲程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为汽车提供动力,故A错误;
B、在海边闻到浓浓的海腥味,是因为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属于扩散现象,故B正确;
C、海滩的沙子热得烫脚,沙子吸收热量,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增加沙子的内能的,故C错误;
D、海水的比热容比沙子的比热容大,同样受热的情况下,水的温度变化比沙小,因此海滩的沙子热得烫脚而海水却很清凉,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扩散现象、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比热容、内燃机的四个冲程等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是中考的热点。
8.(2分)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人离平面镜越远,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越小
B.镜面反射遵循光的反射定律,而漫反射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C.小孔成像和手影游戏都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而形成的
D.钓鱼时看到水中的“鱼”和“白云”都是由于光的反射而形成的虚像
【分析】(1)平面镜成的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与距离的大小无关;
(2)反射分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平行光线入射到平而光滑反射面上,反射光线还是平行射出,这种反射是镜面反射;平行光线入射到粗糙的反射面上,反射光线射向四面八方,这种反射是漫反射。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3)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日食、月食、影子、小孔成像都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4)人看到水中的东西,看到的是由于光的折射而形成的虚像,平面镜成像原理是光的反射。
【解答】解:A、平面镜成的像与物体等大,人在平面镜中像的大小与人到平面镜的距离无关,故A错误;
B、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故B错误;
C、光被手遮挡后,在后边形成一个黑色的区域,叫做影子;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在小孔后的光屏上形成一个清晰的、倒立的实像;都属于光的直线传播,故C正确。
D、我们看到水中的鱼,实际看到的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鱼的虚像,看到的水中的“云”,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我们生活中光现象原理的判断,列举的事例或现象比较全面,这是我们光现象中的重点,是中考时必考的一个知识点。
9.(2分)a、b、c三盏灯分别标有“110V 20W”、“220V 40W”、“36V 60W”的字样,三盏灯都正常发光,比较它们的亮度( )
A.a灯最亮 B.b灯最亮
C.c灯最亮 D.三盏灯一样亮
【分析】灯泡亮度由实际功率决定。灯泡的实际功率越大,亮度越大。
【解答】解:由题可知,三盏灯都正常发光,它们的实际功率都是各自的额定功率。三盏灯中c灯的额定功率最大,所以c灯的实际功率也最大,灯泡亮度由实际功率决定。故c灯最亮。
故选:C。
【点评】本题只要知道灯泡亮度由实际功率决定即可正确解答。
10.(2分)如图所示,关于做探究平面镜成像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实验中所成的像无法用光屏承接
B.实验中所成像的大小不会随物体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C.该实验需要选择两支大小相同的蜡烛
D.多次进行实验,主要是为了减小测量误差
【分析】(1)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虚像不能呈现在光屏上;
(2)平面镜成像与成像物体大小相等;
(3)选择两个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便于比较物像大小关系;
(4)多次实验的目的有二个:一是得到普遍规律或“减小实验误差,根据本实验目的回答。
【解答】解:A、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虚像不能呈现在光屏上,故A正确;
B、平面镜成像与成像物体大小相等,像的大小不会随物体位置的改变而改变,故B正确;
C、选择相同的两个蜡烛,这是为了便于比较物像的大小关系,故C正确;
D、为避免实验的偶然性得出具有普遍性的结论,要进行多次实验。故D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动手操作实验的能力并会根据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得出正确的结论,牢记并紧扣平面镜成像特点可比较容易的进行解答。
11.(2分)如图所示的四个装置图可以演示不同的电磁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可用来演示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根据该现象制成了发电机
B.图乙可用来演示电流的磁效应,根据该现象制成了电动机
C.图丙可用来演示电磁感应现象,根据该原理制成了发电机
D.图丁可用来演示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电流大小的关系
【分析】电磁感应、电流的磁效应,可根据实验装置及实验的现象进行判断。
【解答】解:A、甲图中开关闭合后,导体棒内通以电流,则导体在磁场力的作用下发生运动,故演示了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利用该原理制成了电动机,故A错误;
B、乙图中放在小磁针上方的导线中有电流通过时,小磁针会发生偏转,说明通电导体周围产生了磁场,即演示了电流的磁效应,故B错误;
C、丙图中导体棒ab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电路中会产生感应电流,故演示了电磁感应现象,利用该原理制成了发电机,故C正确;
D、丁图中,两电磁铁串联,通过的电流相同,但左边线圈匝数多,左边吸引大头针的个数多,是演示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线圈匝数的关系,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电磁感应、电流的磁效应,可根据实验装置及实验的现象进行判断,关键是将课本知识内容记忆清楚。
12.(2分)在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400名演员挥动发光杆,发光杆先发出绿光代表“绿草”,随后又发出白光组成“蒲公英”。杆上有两个开关:一个是总开关,另一个用来控制发出白光或绿光。如图哪个电路设计能实现这一效果( )
A.
B.
C.
D.
【分析】根据题意分析两个开关的连接方式和两盏灯泡的连接方式。
【解答】解:根据题意可知,发光杆一会发出绿光代表绿草,随后又发出白光组成蒲公英,这说明两个灯泡可以独立工作,是并联的;干路中有一个开关,另一个开关用来控制发出白光和绿光,所以这个开关是一个单刀双掷开关,根据选项可知,D图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电路图的设计,明确单刀双掷开关的作用是解题的关键。
13.(2分)如图所示,闭合开关,灯L1、L2正常发光,电流表和电压表均有示数。过一会儿,其中一只灯泡突然熄灭,电流表和电压表示数都变小。电路出现故障的原因可能是( )
A.L1灯丝烧断 B.L2灯丝烧断 C.导线b开路 D.导线d开路
【分析】由图可知,该电路为并联电路,电流表测量干路中的电流,电压表测量的是电源的电压,根据电流表、电压表示数的变化判定电路的故障。
【解答】解:由图可知,该电路为并联电路,电流表测量干路中的电流,电压表测量的是电源的电压;
闭合开关,灯L1、L2正常发光,电流表和电压表均有示数;
过一会儿,其中一只灯泡突然熄灭,电流表示数变小,这说明一条支路发生了断路现象;
电压表示数变小,说明电压表与电源之间是断开的,所以故障是导线a或导线b断路,故C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并联电路故障的分析,难度不大。
14.(2分)一只质量为60kg的医用氧气瓶,刚启用时瓶内氧气密度为ρ.使用半小时,氧气瓶的质量变为35kg,瓶内氧气的密度为ρ,再使用一段时间,氧气瓶的质量变为20kg,此时瓶内的氧气密度应为( )
A.ρ B.ρ C.ρ D.ρ
【分析】题目提供的质量都是氧气的质量和氧气瓶质量的总和,要设氧气瓶质量为m0,体积为V,根据前两个条件列方程求出氧气瓶质量m0,然后利用体积一定,氧气密度和氧气质量成正比得出答案。
【解答】解:设氧气瓶质量为m0,体积为V,则由ρ=得:
=ρ﹣﹣﹣﹣﹣﹣﹣﹣﹣﹣①
=ρ﹣﹣﹣﹣﹣﹣﹣﹣﹣②
解得氧气瓶的质量:m0=10kg,
质量为60kg的氧气瓶,瓶内纯氧气质量为60kg﹣10kg=50kg时,瓶内氧气密度为ρ0,
再使用一段时间,氧气瓶内氧气的质量为20kg﹣10kg=10kg,
氧气体积一定,根据m=ρV可知,氧气密度和氧气质量成正比,
所以,此时瓶内的氧气密度应为原来的,应为ρ。
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密度公示的应用,题目中始终没有给出氧气的质量,首先需要通过计算求得氧气瓶质量,从而得出氧气的质量,这是本题的难点;利用体积一定时氧气密度和氧气质量成正比得出答案是本题的关键点。属于好题、难题!
二、填空题(14分)
15.(2分)如图是中国古代的“计里鼓车”。以车为参照物,车上木人是 静止的 ;当车走一里时,车上的木人就敲一下鼓,鼓面由于 振动 而发出声音。
【分析】(1)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看与参照物之间的位置是否发生变化,与参照物之间位置发生了变化的是运动的,与参照物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的是静止的;
(2)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解答】解:(1)以车为参照物,车上木人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所以是静止的;
(2)当车上的木人敲击鼓面时,鼓面由于振动而发出声音。
故答案为:静止的;振动。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对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声音的产生的了解,属基础题,难度不大。
16.(2分)科学家们研制出了一种超轻材料“碳海绵”﹣﹣世界上最轻的一类物质,把一块“碳海绵”放在狗尾巴草上,狗尾巴草的茸毛几乎没变形。“碳海绵”比同体积的普通海绵轻得多。说明“碳海绵”这种材料的 密度 较小,将“碳海绵”压缩80%后仍可恢复原状,这说明“碳海绵”的 弹性 好(选填“弹性”或“塑性”)。
【分析】(1)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这种物质的密度,“碳海绵”是世界上最轻的固体,即相同体积的“碳海绵”和其它物质相比,质量最小,据此分析;
(2)物体受力发生形变,当外力撤去时可以恢复原状的性质,称为弹性。
【解答】解:
(1)“碳海绵”比同体积的普通海绵轻得多,由ρ=可知,说明“碳海绵”这种材料的密度较小。
(2)将“碳海绵”压缩80%后仍可恢复原状,这说明“碳海绵”的弹性好。
故答案为:密度;弹性。
【点评】本题以“碳海绵”为内容,考查了密度的特性及应用,以及对弹性概念的理解,难度不大。
17.(2分)教室的门关不紧,常被风吹开,小明在门与门框之间塞入硬纸片后,门就不易被风吹开了,门没被吹开时,风吹门的力 等于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门受到的摩擦力,塞入硬纸片主要是通过 增大压力 的方法来增大摩擦的。
【分析】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其受力平衡;
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在门与门框之间塞入硬纸片后,门不易吹开,根据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分析其实质。
【解答】解:
小明在门与门框之间塞入硬纸片后,门没被吹开处于静止状态,是因为风吹门的力等于摩擦力;
塞入硬纸片后,使门与门框之间的压力增大,因此是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
故答案为:等于;增大压力。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滑动摩擦力的理解,掌握增大摩擦力和较小摩擦力的方法,并能应用于实际生活。
18.(2分)如图所示,物体A的质量为500g,物体B的质量为300g,用细绳将两物体连接,松手后,A恰能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则A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 3 N。若对A施加一个方向水平向左的拉力使A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拉力的大小为 6 N。
【分析】静止的物体和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二力平衡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
物体A静止时,水平方向上受到拉力和摩擦力作用,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
物体A匀速直线向右运动时,水平方向上受到拉力和摩擦力作用,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
物体A匀速直线向左运动时,水平方向上受到水平向左的拉力、水平向右的摩擦力和水平向右的拉力作用,这三个力平衡。
【解答】解:
(1)物体A重0.5kg×10N/kg=5N;当物体B重为0.3kg×10N/kg=3N时,物体A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A水平方向上受到拉力和摩擦力的作用,这两个力是平衡力,大小相等,f=F=GB=3N,方向水平向左;
(2)物体A匀速直线向左运动时,水平方向上受到水平向左的拉力、水平向右的摩擦力和水平向右的拉力作用,这三个力平衡。因为物体A对水平桌面的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所以此时摩擦力仍为3N.所以F拉=f′+F′=3N+3N=6N。
故答案为:3;6。
【点评】本题考查了静止的物体和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受到平衡力的作用,二力平衡条件等,并且涉及到物体的三种运动状态,注意静止的摩擦力与滑动摩擦是有区别的,综合性比较强,有一定的难度。
19.(2分)某品牌手机充电宝,上面标有电压为5V,容量为12000mA h,它充满电后,可以储存的电能是 2.16×105 J,在充电过程中,将电能转化为 化学 能储存。
【分析】(1)由铭牌可知电池的电压和容量,根据W=UIt求出它一次充满后储存的电能;
(2)电池充电与放电过程实际上是能量的转化过程,根据充电能量形式的变化进行解答。
【解答】解:(1)该电池一次充满电后储存的电能:
W=UIt=5V×12000×10﹣3A×3600s=2.16×105J;
(2)电池的充电和供电是相反的过程,充电时是把电能转化为化学能,放电时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故答案为:2.16×105;化学。
【点评】本题考查了能量的转化和储存电能的计算,关键是电池参数含义的了解与掌握。
20.(2分)如图甲是电阻A、B的I﹣U图像,B的阻值是
10
Ω,按图乙将电阻A、B接入电路中,当通过电流表A2的示数为0.4A时、则电流表A1的示数是
0.6 A。
【分析】从图甲读取两电阻对应的电压值和电流值,根据欧姆定律分别计算两电阻的阻值;
由图乙可知,闭合开关,两电阻并联接入电路,电流表A2测通过RA的电流,电流表A1测干路电流,根据并联电压特点和欧姆定律计算电源电压,进一步计算通过电阻B的电流,根据并联电路电流规律计算干路电流可知电流表A1的示数。
【解答】解:由图甲可知:RA===5Ω,RB===10Ω;
由图乙可知,闭合开关,两电阻并联接入电路,电流表A2测通过RA的电流,电流表A1测干路电流,
并联电路各支路两端电压相等,根据欧姆定律可得:U=I2RA=0.4A×5Ω=2V,
通过电阻B的电流:I1===0.2A,
并联电路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所以=I1+I2=0.2A+0.4A=0.6A。
故答案为:10;0.6。
【点评】本题考查并联电路特点和欧姆定律的灵活运用,属于基础题。
21.(2分)立定跳高可分解为下蹲、蹬伸和腾空三个过程。如图为某运动员下蹲后在蹬伸过程中所受地面支持力F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据图可知,该运动员受到的重力为 500 N;他在 t3 (选填“t1”“t2”或“t3”)时刻获得向上的最大速度。
【分析】(1)静止在水面上的物体所受支持力等于重力;
(2)运动员受到地面的支持力F方向向上,运动员的重力G方向向下;合力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同﹣﹣加速;合力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减速;
t1﹣t2,F>G,运动员所受合力向上,运动员向上加速;其速度增大。
t2﹣t3,F>G,运动员所受合力向上,运动员继续向上加速;其速度增大。
t3﹣t4,F<G,运动员受到合力向下,由于惯性运动员还是会继续向上运动但是向上的速度会减小。
【解答】解:
(1)运动员下蹲后、蹬伸前处于静止状态(图中0﹣t1这段时间),其受力平衡,重力和支持力平衡,二力的大小相等,则由图象可知运动员的重力:G=F=500N;
(2)运动员受到地面的支持力F方向向上,运动员的重力G方向向下;
由图象可知:
t1﹣t2内,F>G,运动员所受合力向上,运动员向上加速运动,其速度增大。
t2﹣t3内,F>G,运动员所受合力向上,运动员继续向上加速运动,其速度增大。
当F=G时的速度最大,即在t3时刻的速度最大;
t3﹣t4内,F<G,运动员受到合力向下,由于惯性运动员还是会继续向上运动但是向上的速度会减小。
答案为:500;t3。
【点评】本题考查物体所受合力的与物体运动状态的关系,根据图象获得速度与时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三、作图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0分)
22.(2分)如图所示,重15N的物体A静止在斜面上,画出物体A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分析】过重心沿重力的方向画一条带箭头的线段,并标出重力的符号和大小,注意重力的方向始终竖直向下。
【解答】解:过物体A的重心,沿竖直向下的方向画一条有向线段,标明重力G的大小为15N,如图所示:
【点评】力的示意图是用一条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三个要素表示出来,线段的长短表示力的大小,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线段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
23.(2分)如图,请根据小磁针静止时N极的指向标出A处的磁感线方向和电源正、负极。
【分析】根据小磁针的N极判断磁感线方向,根据磁感线方向判断通电螺线管的磁极,根据通电螺线管的磁极判断电流方向,根据电流方向判断电源正负极。
【解答】解:小磁针在磁场中受到磁力作用,小磁针静止时N极指向和磁感线方向相同,所以可以判断磁感线方向如图中箭头方向,根据磁体周围的磁感线都是从N极出发回到S极,可以判断通电螺线管的左端是N极,右端是S极,根据安培定则可以判断电流从通电螺线管的右端进入、从左端流出,可以判断电源的右端是正极、左端是负极,如图。
故答案为:如上图。
【点评】针对这类习题,知道磁场中小磁针静止时N极指向、磁感线方向、电流方向,知道其中任何一者都能判断另外两者。
四、简答题(4分)
24.(4分)如图为我国女子冰壶运动员在比赛中的一个场景。当“投球手”掷出冰壶后,冰壶在冰面上前行时,两名队员在冰壶前方用毛刷快速用力反复“刷冰”,引导冰壶前进。请你用所学物理知识解释:
(1)掷出冰壶后,它为什么在冰面上还能继续滑行;
(2)用力刷冰为什么可使冰壶滑行得更远。
【分析】(1)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
(2)减小摩擦的方法: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减小压力;在压力一定时,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使接触面脱离;用滚动代替滑动。
【解答】答:(1)冰壶被推出后,能在冰面上滑行是因为冰壶具有惯性,仍要保持原来向前运动的状态;
(2)擦冰的原理是通过摩擦冰面使冰面温度升高,造成冰面融化,在冰的表层形成一层水膜,从而减小冰面所产生的摩擦力,使冰壶滑行更长的距离。
【点评】此题考查减小摩擦的方法、惯性,属于基础知识考查,难度不大。
五、实验探究题(30分)
25.(4分)某实验小组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中:
实验次数 1 2 3 4 5
入射角 15° 30° 45° 60° 70°
反射角 15° 30° 45° 60° 70°
(1)将两块硬纸板A和B粘接起来,能沿ON折转,并将它们 垂直 放置在平面镜上,如图甲所示。让一束光贴着纸板A,沿EO方向射向O点,不同位置的同学都能观察到反射光,这是因为光在纸板上发生了 漫 反射;
(2)根据表中实验数据可以得出:光反射时,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
(3)如图乙所示,将纸板B沿PQ剪开,把纸板B的上半部分向后折转,上半部分不能观察到反射光。这现象说明:光在反射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 同一平面内 。
【分析】(1)在光的反射中,三线在同一平面上,是通过光屏展现在我们眼前的;在不同方向都能看到光的传播路径,是由于光在光屏上发生了漫反射而进入我们的眼里;
(2)根据表中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度数可得出结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3)根据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的关系进行分析。
【解答】解:(1)将两块硬纸板A和B粘接起来,能沿ON折转,并将它们垂直放置在平面镜上。让一束光贴着纸板A,沿EO射向O点,因为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可观察到反射光线出现在纸板B上;实验时从光屏前不同的方向都能看到光的传播路径,是由于光屏表面凹凸不平,光在这里发生了漫反射的缘故;
(2)改变入射角大小做两次实验后将测得的数据记录在右表中,根据数据可得出结论光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3)如图乙所示,将纸板B沿PQ剪开,把纸板B的上半部分向后折转。实验时,在纸板B上不能观察到反射光线上半部分。这现象说明了,光在反射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故答案为:(1)垂直;漫;(2)反射角等于入射角;(3)同一平面内。
【点评】此题要探究光的反射定律,要了解光的反射定律: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要验证一个现象是否必须在在某一条件下才能成立,实验时只要让这一条件不满足,观察是否出现这一现象即可。
26.(6分)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如图甲,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凸透镜的焦距f= 10.0 cm:实验前应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使它们在 同一 高度上。
(2)实验过程中,当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如图乙所示时,在光屏上可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 放大 的实像,生活中利用这个规律制成的光学仪器是 投影仪 。
(3)实验时,由于实验时间较长,蜡烛变短,烛焰的像在光屏上的位置会向方移动 上 (选填“上”或“下”)。
(4)如图丙,在烛焰和凸透镜之间放一副眼镜,发现光屏上的像由清晰变模糊了,将光屏向透镜移动适当距离后光屏上再次呈现清晰的像,则该眼镜是 远视 眼镜(选填“近视”或“远视”)。
【分析】(1)图中测量凸透镜焦距的方法:平行光聚焦法,亮点为焦点,焦点到光心的距离为就焦距,由此可以确定其焦距是多少;为了使像成在光屏中心,应将发光体、凸透镜和光屏中心调节在同一高度上;
(2)当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利用这个规律制成的光学仪器是投影仪;
(3)理解倒立实像的特点,像和物体的移动方向恰好相反;
(4)远视眼成因:眼球晶状体的曲度过小,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后方造成远视眼。
【解答】解:(1)由图甲知,焦点到凸透镜的距离为20.0cm﹣10.0cm=10.0cm,所以凸透镜的焦距为f=10.0cm;
为了使像成在光屏中心,实验开始前,应将发光体、凸透镜和光屏中心调节在同一高度上;
(2)由图乙知,当蜡烛在刻度尺的10cm处,u=25cm﹣10cm=15cm,2f>u>f,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利用这个规律制成的光学仪器是投影仪;
(3)凸透镜成倒立的实像,蜡烛由于燃烧逐渐变短,相对于凸透镜向下移动,所以像逐渐向上移动;
(4)将一副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结果,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他只将光屏向靠近凸透镜的方向移动适当距离时,又在光屏上观察到蜡烛清晰的像,说明提前成像了,故放置的是使光线会聚的凸透镜,这种眼镜是用来矫正远视眼的。
故答案为:(1)10.0;同一;(2)放大;投影仪;(3)上;(4)远视。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实验器材的放置以及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理解和掌握,同时考查了对倒立实像的理解。
27.(5分)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中:
(1)图甲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 2.4 N;
(2)为了测出滑动摩擦力大小,甲、乙、丙实验中均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木块A做 匀速直线 运动;
(3)甲、乙两图探究的是滑动摩擦力大小与 接触面粗糙程度 的关系;
(4)甲图中,若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增大,则木块A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将 不变 ;
(5)实验后小组讨论时发现:在实验中很难使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于是小冬设计了如图丁所示的实验装置,该装置的优点 不需要长木板做匀速直线运动 。
【分析】(1)先明确测力计的分度值,再根据指针位置读数;
(2)实验时,注意应使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二力平衡可知摩擦力等于拉力;
(3)因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所以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时应使用控制变量法;
(4)根据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两个因素不变分析;
(5)丁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中,A相对于地面静止,根据二力平衡分析。
【解答】解:(1)图甲中,测力计分度值为0.2N,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2.4N;
(2)实验的原理是二力平衡;在此实验操作中必须让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匀速直线拉动木块A,这样做的目的是使拉力和摩擦力成为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即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就等于摩擦力;
(3)比较甲、乙两图,压力相同,乙接触面粗糙,因乙中测力计示数大,故可得出: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探究的是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
(4)甲图中,若增大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因木块A对水平面的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则木块A所受滑动摩擦力大小不变;
(5)丁图所示的实验装置,A相对于地面静止,受到B施加的摩擦力和测力计的拉力为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故该装置的优点是不需要长木板做匀速直线运动。
故答案为:(1)2.4;(2)匀速直线;(3)接触面粗糙程度;(4)不变;(5)不需要长木板做匀速直线运动。
【点评】本题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考查实验原理及控制变量法的运用,关键是正确确定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
28.(6分)小冬要用水和酒精配制浓度为75%,密度为0.87g/cm3的消毒酒精,已知酒精密度为0.8g/cm3,为检验自己配制的酒精是否符合要求,他进行了如下实验:
(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并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上,静止时指针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 右 调节,使天平在水平位置平衡;
(2)将配制好的酒精倒入烧杯中,并用天平测量烧杯和酒精的总质量,小冬按从大到小顺序将砝码放入右盘,当将砝码盒中最小的砝码放入右盘后,指针仍如图甲所示,接下来他应该 向右移动游码 ;
(3)测出烧杯和酒精的总质量为96g后,将烧杯中的一部分酒精倒入量筒,如图乙所示,读出了量筒中酒精的体积为 40 cm3;
(4)如图丙所示,测量烧杯和剩余酒精的总质量为 62 g;
(5)小冬配制的酒精密度为 0.85 g/cm3。为符合要求,他应该向配制的酒精溶液中添加适量的
水 (选填“水”或“酒精”)。
【分析】(1)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左偏右调,右偏左调;
(2)在称量过程中,应通过加减砝码或移动游码的方法来使天平平衡;
(3)量筒读数时,先确定量筒的分度值,再根据液面位置读出数值;
(4)利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时,物体质量等于砝码的质量和游码对应的刻度值之和;
(5)根据酒精的质量和体积求出其密度;根据酒精密度与消毒酒精的密度关系判定所加液体的种类。
【解答】解:(1)由图甲知横梁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侧,应该向右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2)当小冬将砝码盒中最小的砝码放入右盘后,横梁指针仍偏向分度盘的左侧,此时应该调节游码,即向右移动游码,使天平水平平衡;
(3)由图可知,量筒的分度值为2mL,示数为40mL=40cm3;
(4)如图丙所示,游码标尺的分度值是0.2g,烧杯和剩余酒精的总质量为:m=50g+10g+2g=62g;
(5)倒入量筒中酒精的质量为:m=96g﹣62g=34g,
酒精的密度为:
ρ===0.85g/cm3;
由于75%消毒酒精的密度为0.87g/cm3,所以需要添加密度大的水。
故答案为:(1)右;(2)向右移动游码;(3)40;(4)62;(5)0.85;水。
【点评】本题是测定密度的常规实验题,主要考查天平、量筒的读数及密度的基本计算,天平和量筒是初中物理中基本的测量工具,放、调、称、读等都是基本的知识要求,必须掌握扎实牢固。
29.(5分)小华同学用温度计测出一部分冰的温度如图甲所示,然后利用图乙所示装置对100g冰加热,他每隔相同时间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并观察物质的状态。图丙是他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的温度﹣﹣时间图象,根据图甲和图丙图象可知:
(1)图甲中温度计的示数为 ﹣14 ℃;
(2)在BC阶段中C点处物质的内能 大于 B点处物质的内能(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理由是 晶体熔化过程吸热 ;
(3)设相同时间内物质吸收的热量相同,则BC阶段物质共吸收了 4.2×103 J的热量[c冰=2.1×103J/(kg ℃),c水=4.2×103J/(kg ℃)];
(4)由丙图可以看出AB、CD段升高的温度相同,但CD段加热的时间长,其原因是 水的比热容比冰的大 。
【分析】(1)明确一个小格表示的分度值为1℃,可根据这点读出此温度计的示数;
(2)掌握晶体在熔化过程中的特点: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3)晶体吸收的热量Q=cm(t﹣t0);
(4)AB段和CD段的温度变化,从而可比较二者比热容关系。
【解答】解:(1)温度计的最小刻度值是1℃,温度计示数往上越来越小,是0℃以下,示数是﹣14℃;
(2)由图象知,BC段为熔化过程,熔化过程中要不断吸热,内能增加,温度不变,故在BC阶段中C点处物质的内能大于B点处物质的内能;
(3)AB阶段5min物质吸收的热量Q=cm(t﹣t0)=2.1×103J/(kg ℃)×0.1kg×10℃=2.1×103J;
因为相同时间内物质吸收的热量相同,则BC阶段物质共吸收了2×2.1×103J=4.2×103J的热量;
(4)因为Q=cmΔt,
所以c=,
因为AB段和CD段物质的质量m相同,由图象知,升高的温度相同,都是10℃,加热时间之比为1:2,所以吸收的热量之比为,从而计算得比热容之比为,所以该物质在AB段的比热容小于CD段的比热容。
故答案为:(1)﹣14;(2)大于;晶体熔化过程吸热;(3)4.2×103;(4)水的比热容比冰的大。
【点评】此题考查了对冰的熔化图象的分析,要掌握温度计的读数、晶体熔化过程中的特点、吸热公式、水的比热容大等知识,其中水的比热容大是难点。
30.(4分)如图所示,甲图是电学实验部分电路图,电源电压4.5V,滑动变阻器标着“20Ω 1A”,乙是可选择接在a、b处器材。
(1)在完成实验“探究通过导体电流与电阻关系“中,为了控制电压表的示数为2V,则不能选择的器材是 L和R4 ,原因是 L的电阻会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变阻器的最大电阻太小 ;
(2)小明同学为测定小灯泡的电功率设计了记录表格,请把表格第一行补填:
序号 电压U/V ① 电流I/A 电功率P/W ② 小灯泡的亮度
1
2
3
【分析】(1)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和欧姆定律求出定值电阻的最大值;
(2)测小灯泡的电功率大小,研究灯的亮度与灯的实际功率的关系,据此分析。
【解答】解:(1)电源电压为4.5V,控制电压表示数为2V,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的关系,则变阻器分得的电压为:
U滑=U﹣UV=4.5V﹣2V=2.5V,电压表示数为变阻器电压的倍,当变阻器的最大电阻20Ω连入电路中时,根据分压原理,定值电阻的最大值为:
×20Ω=16Ω>20Ω,因变阻器的最大电阻太小,故不能选用R4;
灯L的电阻会随温度的变化儿变化,故不能选用L;
(2)根据实验目的,由P=UI,研究灯的亮度与灯的实际功率的关系,故表格如下所示:
序号 电压/V 电流I/A 电功率/W 小灯泡的亮度
1
2
3
故答案为:(1)L和R4;L的电阻会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变阻器的最大电阻太小;(2)电流I/A;小灯泡的亮度。
【点评】本题探究通过导体电流与电阻关系,考查串联电路的规律及分压原理,同时也考查了表格设计的能力。
六、计算题(20分)
31.(6分)如图为某国产新能源汽车,深受广大市民喜爱。司机与车的总质量为700kg,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过程中受到的阻力是总重的0.1倍,匀速行驶18km,所用时间0.5h。
求:
(1)该车匀速行驶的速度;
(2)司机和车的总重力;
(3)车匀速行驶18km过程中牵引力做功。
【分析】(1)已知路程和时间,利用速度公式求出该车匀速行驶的速度;
(2)根据G=mg求出司机和车的总重力;
(3)根据阻力和重力的关系求出汽车匀速行驶过程中受到的阻力大小;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处于平衡状态,则牵引力等于摩擦力;再根据W=Fs求出车匀速行驶18km过程中牵引力做功。
【解答】解:(1)由题可知,汽车匀速行驶18km,所用时间0.5h,则汽车的速度为:
v=;
(2)已知司机与车的总质量为700kg,则司机和车的总重力为:
G=mg=700kg×10N/kg=7000N;
(3)汽车所受的阻力为:
f=0.1G=0.1×7000N=700N;
匀速直线行驶时:
F=f=700N;
则车匀速行驶18km过程中牵引力做功为:
W=Fs=700N×18×103m=1.26×107J。
答:(1)该车匀速行驶的速度为36km/h;
(2)司机和车的总重力为7000N;
(3)车匀速行驶18km过程中牵引力做功为1.26×107J。
【点评】本题考查了速度公式的应用、重力的计算、功的计算,属于基础题。
32.(6分)闽南素有泡茶文化,“工夫茶”是融精神、礼仪、彻泡技艺为一体的茶道形式。如图是泡“工夫茶”用的电茶炉的电路图,已知额定电压为220V,R1=55Ω,R2=44Ω,水的比热容c水=4.2×103J/(kg ℃)求:
(1)用煮水壶将0.5kg的水从20℃加热到100℃所吸收的热;
(2)只闭合开关S和S2时电路中的电流;
(3)R1、R2同时正常工作1min,电路消耗的电能。
【分析】(1)根据Q吸=c水m(t﹣t0)求水吸收的热量;
(2)只闭合开关S和S2时,电路为R2的简单电路,根据I=求电路中的电流;
(3)根据并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可知R1两端的电压,根据I=求通过R1的电流,根据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求出干路电流,根据W=UIt求R1、R2同时正常工作1min,电路消耗的电能。
【解答】解:(1)水吸收的热量是:
Q吸=c水m(t﹣t0)=4.2×103J/(kg ℃)×0.5kg×(100℃﹣20℃)=1.68×105J;
(2)只闭合开关S和S2时,电路为R2的简单电路,
此时电路中的电流:
I2===5A;
(3)R1、R2同时正常工作时,两电阻并联,由并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可知,R1两端的电压:U2=U=220V,
此时通过R1的电流:
I1===4A;
由并联电路的特点可知,此时通过R2的电流不变,
由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可知,干路中的电流:
I=I1+I2=5A+4A=9A,
则R1、R2同时正常工作1min,电路消耗的电能:
W=UIt=220V×9A×1×60s=1.188×105J。
答:(1)用煮水壶将0.5kg的水从20℃加热到100℃所吸收的热量为1.68×105J;
(2)只闭合开关S和S2时电路中的电流为5A;
(3)R1、R2同时正常工作1min,电路消耗的电能为1.188×105J。
【点评】本题考查并联电路的特点、欧姆定律、吸热公式和电功公式的应用,根据开关的状态正确的判断电路的连接方式是关键。
33.(8分)小聪利用光敏电阻为社区设计了一种自动草坪灯,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工作电路中有两盏规格均为“220V 44W”的灯泡L,天暗时灯自动发光,天亮时灯自动熄灭。控制电路中电源电压U恒为6V,定值电阻R0为200Ω。在一定范围内,光敏电阻R的阻值与光照强度E(光照强度E的单位为lx,光越强光照强度越大)之间存在一定关系,部分数据如表所示,电磁铁的线圈电阻忽略不计,当天色渐暗,通过线圈的电流为0.02A时,恰好启动工作电路的照明系统。试问:
光照强度E//x 1.0 2.0 3.0 4.0 5.0
光敏电阻R/Ω 120 60 40 30 24
(1)随着光照强度增强,光敏电阻R的阻值 减小 (选填“增大”或“减小”),电磁铁的磁性 增强 (选填“增强”或“减弱”),当光照强度减弱到一定值时,衔铁会被释放,照明系统启动。
(2)两盏灯均正常发光时,工作电路中的总电流是多少?
(3)照明系统恰好启动时,光敏电阻R的阻值为多少?此时光照强度为多少?
【分析】(1)根据自动草坪灯的工作原理电路图得出照明系统启动时衔铁的状态,从而得出电磁铁的磁性应变化,然后得出控制电路的电流变化,进一步得出控制电路的总电阻变化和光敏电阻R的阻值变化,据此得出答案;
(2)根据P=UI求出每盏灯泡正常发光时通过的电流,利用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求出两盏灯均正常发光时工作电路中的总电流;
(3)根据表格数据得出光照强度E和光敏电阻R的阻值的关系,根据题意得出照明系统恰好启动时控制电路的电流,利用欧姆定律求出控制电路的总电阻,利用电阻的串联求出光敏电阻R的阻值,然后求出此时光照强度。
【解答】解:(1)由自动草坪灯的工作原理电路图可知,照明系统启动时衔铁应该被释放,此时电磁铁的磁性应减弱,控制电路的电流应减小,控制电路的总电阻应变大,即光敏电阻R的阻值应增大,
则随着光照强度减小,光敏电阻R的阻值增大,电磁铁的磁性减弱,当光照强度减小到一定值时,衔铁会被释放,照明系统启动;反之,则随着光照强度增强,光敏电阻R的阻值减小,电磁铁的磁性增强;
(2)由P=UI可得,每盏灯泡正常发光时通过的电流:IL===0.2A,
因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所以,两盏灯均正常发光时,工作电路中的总电流:I总=2IL=2×0.2A=0.4A;
(3)由表格数据可知,光照强度E和光敏电阻R的阻值的关系为RE=120Ω lx不变,
照明系统恰好启动时,控制电路的电流I=0.02A,
由I=可得,控制电路的总电阻:R总===300Ω,
因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
所以,光敏电阻R的阻值:R=R总﹣R0=300Ω﹣200Ω=100Ω,
此时光照强度:E==1.2lx。
答:(1)减小;增强;
(2)两盏灯均正常发光时,工作电路中的总电流是0.4A;
(3)照明系统恰好启动时,光敏电阻R的阻值为100Ω,此时光照强度为1.2lx。
【点评】本题考查了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和电功率公式、欧姆定律的应用,明白自动草坪灯的工作原理和从表格中获取有用的信息是关键。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2023年福建省福州市中考物理模拟试卷(含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