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2023年湖南省常德市澧县中考物理模拟试卷(含解析)

2023年湖南省常德市澧县中考物理模拟试卷
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54分)
1.(3分)电流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是(  )
A.安培(A) B.欧姆(Ω) C.伏特(V) D.库仑(C)
2.(3分)如图所示,单位为牛顿的测量工具是(  )
A. B.
C. D.
3.(3分)如图是2021年12月9日二次出征的女宇航员王亚平在太空进行讲课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空间站上的太阳能电池板将光能转化为机械能
B.地球上的学生听到王亚平的声音是靠声波传回地球的
C.在天和核心舱里声音传播的速度和电磁波的速度相等
D.王亚平在天和核心舱内授课依靠电磁波与地面学生交流
4.(3分)中国常德诗墙荟萃了中国当代名家诗词、书法、美术精品镌刻于一墙,被称为世界最长的诗、书、画、刻艺术墙,获“吉尼斯之最”。下列常德诗墙的诗词中有关物态变化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
B.“岚雾今朝重,江山此地深”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需要吸热
C.“霜叶红于二月花”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需要放热
D.“已是悬崖百丈冰”,冰的形成是凝固现象,需要放热
5.(3分)蒸发是汽化的一种平缓的方式,以下日常生活中的情景能够加快蒸发的是(  )
A.给有水的矿泉水瓶子盖好盖子
B.洗头发后用吹风机吹干
C.用保鲜膜将蔬菜包好
D.把饮料放入冰箱冷藏室内保存
6.(3分)一元钱硬币看起来像铁一样银白色有光泽,于是很多同学认为它是铁做的。有同学提出可以用磁铁吸引一下一元钱硬币,如果能够被吸引就“认为它可能是由铁制成的”,这一说法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提出问题 B.猜想假设
C.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D.交流合作
7.(3分)如图所示是电阻RA和RB的I﹣U图象,分析可知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当RA两端电压为0V时,RA的阻值是10Ω
B.当RB两端电压为2V时,通过RB的电流为0.1A
C.当两电阻并联时,通过RA和RB的电流之比为1:2
D.当两电阻串联时,RA和RB两端的电压之比为1:2
8.(3分)以下关于电流I、电压U和电阻R三个物理量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电流必须是正电荷定向移动形成
B.正在工作的用电器两端一定有电压差
C.只要电路两端有电压就一定能形成电流
D.通过导体的电流越小,说明导体的电阻越大
9.(3分)为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小明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了液体和量杯的总质量m及液体的体积V,得到了几组数据,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总质量m/g 30 54 78
液体的体积V/cm3 10 30 50
A.该液体密度为1g/cm3 B.该液体密度为1.5g/cm3
C.量杯质量为20g D.量杯的质量为18g
10.(3分)质量是40kg的小王同学用重10N的水桶,提起重力为100N的水,沿楼梯送到三楼,每层楼高3m,完成这一次提水,她对水做的功为有用功,则她做的有用功和额外功分别是(  )
A.600J,2400J B.600J,2460J C.600J,60J D.3000J,60J
11.(3分)生活中有很多利用杠杆原理工作的工具。以下工具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
A.瓶起子 B.撬棍 C.扳手 D.船桨
12.(3分)已知甲、乙两人在学校操场跑道上跑步,甲、乙运动的时间之比为1:3,通过的路程之比为3:1,则甲、乙两人运动的平均速度之比为(  )
A.1:9 B.9:1 C.1:3 D.3:1
13.(3分)探究串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的实验中,电路如图所示。实验时电流表甲和乙的示数分别为0.2A和0.18A,造成两个电流表示数不同的原因可能是(  )
A.导线有电阻
B.电流表有故障
C.灯泡L1和L2的电阻不同
D.灯泡L1和L2在电路中的位置不同
14.(3分)甲图是一种非常流行的在厨房使用的即热式热水器。乙图是它的电路图。电热丝R1和R2的阻值分别是22欧姆和44欧姆。单刀双制开关S旋转可以与不同的相邻触点相接触,从而可以切换到热水、温水、冷水模式。则(  )
A.S与2、3触点接触时,是热水模式
B.S与3、4触点接触时,R1与R2串联
C.如果热水器在温水模式下通过它的电流是15A
D.如果热水器在热水模式下它的功率是3300W
15.(3分)图中小车和物体一起在水平面上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对物体受力的分析正确的是(  )
A.物体只受到重力和小车对它的支持力
B.物体受到重力,支持力和向右的摩擦力三个力的作用
C.物体只受到重力
D.物体受到重力,支持力和向左的摩擦力三个力的作用
16.(3分)为了纪念法国物理学家布莱士 帕斯卡,人们以他的名字帕斯卡作为压强的单位。那么,关于压强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
A.在气体和液体这两种液体中,流速大的地方压强也大
B.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实验是托里拆利实验
C.砍柴的斧头磨得锋利是为了减小压强
D.拦河坝建成上窄下宽,是由于密度不变时,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17.(3分)如图所示,两薄壁圆柱形容器内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现从两容器中分别抽出部分液体,使甲、乙剩余部分的深度均为h,若此时两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相等,则甲、乙抽出部分的质量m甲、m乙及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强变化p甲、p乙的大小关系是(  )
A.m甲<m乙,p甲>p乙 B.m甲>m乙,p甲>p乙
C.m甲=m乙,p甲<p乙 D.m甲<m乙,p甲<p乙
18.(3分)如图所示,小木块A放在长木板B上,弹簧测力计一端接A,另一端固定在墙壁上,长木板B放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在恒力F作用下,木块A相对于地面保持静止。长木板B以速度v匀速向左运动,水平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T,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等于F
B.长木板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等于T
C.若只将F改为2F,木块A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不变
D.若使长木板以2v的速度向左匀速运动,长木板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等于2F
二、填空与作图题(第19-22题每空2分,第23题4分,共20分)
19.(4分)今年冬奥,冰墩墩火了,孩子们都喜欢唱“我想要拥有一只冰墩墩……”,歌声是由声带    产生的。在需要安静环境的学校附近禁止鸣笛是在    处减弱噪声。
20.(4分)在家庭电路中一般要接三根导线,其中有两根分别是地线与零线,另一根是   线。正常情况下,零线与地之间电压是0伏,零线与另一根线之间电压是   伏。
21.(4分)亮亮同学将铜片和锌片插入柠檬制成了一个柠檬电池,如图甲所示。电压表指针偏转情况如图乙,则铜片是    (选填“正极”或“负极”),电池的电压为    V。
22.(4分)如图所示,放在水平面上的小车在水平向右的拉力F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A处于静止状态。拉力F的大小为5N,弹簧测力计(自重不计)的示数为3N,则物体A所受摩擦力的大小为    N,小车在水平方向上一共受到    个力的作用。
23.(2分)如图,一物体以某一速度冲上表面粗糙的固定斜面,请画出物体在上滑过程中所受的力的示意图。
24.(2分)将一个通电螺线管AB用单线悬挂起来,如图所示,闭合开关,最后静止时A端指南、B端指北。画出螺线管上导线环绕图示,并在螺线管两端标出N、S极。
三、实验与探究题(本题共3小题,第24题3分,第25题6分,第26题6分,共15分)
25.(3分)在“探究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的实验中,小烨将蹄形磁体放在水平桌面上,将导体棒悬挂在蹄形磁体的两磁极之间,按如图所示将导体棒、开关和灵敏电流计连接起来。已知电路器件均完好。
(1)闭合开关,小烨发现在导体棒运动过程中,电流计的指针未发生明显偏转,原因可能是   。(选填选项前的字母,有不止一个正确选项)
A.导体棒在蹄形磁体中沿竖直方向运动
B.蹄形磁体的磁性太弱
C.导体棒水平运动速度太小
D.导体棒材质不是硬磁体
(2)让导体棒在磁场中水平向左运动时,观察到灵敏电流表的指针向右偏转;让导体棒在磁场中水平向右运动时观察到灵敏电流表的指针向左偏转。通过这一现象,可得出感应电流的方向与   方向有关。
(3)阿舟想利用上述装置探究“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需要将灵敏电流表换成   进行实验。
26.(6分)表中是某些介质的声速。
(1)分析表格的信息,推断声速大小可能和哪些因素有关:声速的大小跟    有关(答一种即可)。
(2)设海水温度为25℃,在海面用超声测位仪向海底垂直发射声波,经过4s后收到回波,海水的深度是    m。
(3)如图甲,用竖直悬挂的泡沫塑料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泡沫塑料球被弹起,该现象说明    。
(4)如图乙,用小锤去敲打右边的音叉,左边的音叉也能发声,并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该实验能说明声波可以传递    。
(5)如图丙所示是把音叉发出的声音输入到示波器上显示的波形,其中音调相同的是    ,响度相同的是    。(均填写丙图中的序号)
介质 v/(m s﹣1) 介质 v/(m s﹣1)
水(5℃) 1450 冰 3230
水(15℃) 1470 软橡胶(常温) 40至50
水(20℃) 1480 软木 500
海水(25℃) 1531 铁(棒) 5200
27.(6分)小钱同学参与综合实践活动“制作简易的密度计”。在此活动的过程中:
(1)首先在一根木棒的一端继绕一些铜丝可制成的简易密度计,现将它分别放入盛行不同液体的两个烧杯中,如图所示,当它分别竖直静止在液体中时,从观察到的现象可以判断:简易密度计所受浮力F甲   F乙(选填“小于”、“等于”和“大于”,下同)。两杯液体的密度ρ甲   ρ乙。
(2)后又用两根完全相同的木棒,并缠绕了不同质量的铜丝制作简易密度计A、B。先将A放入一系列密度已知的液体中,每次当A在液体中处于竖直漂浮状态时,在木棒上标出与液面位置相平的刻度线及相应密度值ρ,并测量木棒浸入液体的深度,再利用收集的数据画出ρ﹣h图像,如图丙中图线①所示,该同学将B同样依次放入一系列密度已知的液体中进行实验,得到图丙中图线②,他进一步研究发现对同一密度计浸入液体的深度力和对应密度ρ的乘积不变,则密度计A上缠绕铜丝的质量    (选填“小于”、“等于”和“大于”)密度计B上缠绕铜丝的质量。若被测液体的密度为ρ液、密度计浸入被测液体的深度为h、自制密度计A的质量为m,横截面积为S、h与ρ液的关系式是h=   。
(3)另一小组小红将制作好的C、D两个密度计放入水中时,水面恰好与C密度计最上面刻度线齐平,与D密度计最下面刻度线齐平如图丁所示,如果要用它们测酒精的密度,则应选用    。
A.密度计C B.密度计D C.都适用 D.都不适用
(4)其中一个密度计如图戊所示,其刻度部分的A、B两点分别是最上面和最下面的刻度位置,这个密度计的测量范围是1.00×103kg/m3~1.60×103kg/m3,把这个密度计放入某种液体中,液面的位置恰好在A、B的中点C处,则这种液体的密度是    g/cm3。(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四、计算与论述题(第28题4分,第29题7分)
28.(4分)在放学回家的路上,杨敏同学看到一辆辆渣土运输卡车满载着渣土,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并没有渣土掉落,而在道路拐弯处却有不少渣土掉落。杨敏同学想了想,马上明白了其中的道理,请你用物理知识解释一下杨敏同学看到的现象。
29.(7分)在课外实践活动中,小刚所在的兴趣小组对某型号电热水壶(如图)进行了研究。该电热水壶的铭牌如下表所示,若气压为1标准大气压,ρ水=1.0×103kg/m3,c水=4.2×103J/(kg ℃),请完成以下问题。
额定容量 额定电压 额定功率 频率
2.0L 220V 2000W 50Hz
(1)小刚在壶中加入了额定容量的水,则这些水的质量为    kg。小刚发现该电热水壶的电源线比较短、且比较粗。查阅资料后知道,厂家这样设计的原因是:如果电源连接线过长或横截面积过小,则连接线的电阻就会    (选填“增大”或“减小”),根据焦耳定律可知,在一定时间内电流通过连接线产生的热量就会增加,容易引起火灾等安全事故。
(2)正常工作时通过电热水壶的电流是多少?(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若壶中加入的这些水初温为15℃,在额定电压下将其加热至沸腾,不考虑热量损失,所需的时间为多少?
2023年湖南省常德市澧县中考物理模拟试卷(3月份)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54分)
1.(3分)电流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是(  )
A.安培(A) B.欧姆(Ω) C.伏特(V) D.库仑(C)
【分析】在国际单位中,电流的单位是安培,符合是:A。
【解答】解:在国际单位中,电流的单位是安培,符合是:A。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电流的单位,属于基础题。
2.(3分)如图所示,单位为牛顿的测量工具是(  )
A. B.
C. D.
【分析】牛顿是力的单位,据此展开分析。
【解答】解:A图是游标卡尺,是测量长度的工具,长度的单位是米;
B图是压强计,是探究液体压强特点的工具,压强的国际单位是帕斯卡;
C图是天平,是测量质量的工具,质量的国际单位是千克;
D图是弹簧测力计,是测量力的工具,力的国际单位是牛顿。
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点评】此题考查了力的单位和测量工具,属基础题目。
3.(3分)如图是2021年12月9日二次出征的女宇航员王亚平在太空进行讲课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空间站上的太阳能电池板将光能转化为机械能
B.地球上的学生听到王亚平的声音是靠声波传回地球的
C.在天和核心舱里声音传播的速度和电磁波的速度相等
D.王亚平在天和核心舱内授课依靠电磁波与地面学生交流
【分析】(1)结合影响能量的因素分析能量转化情况;
(2)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3)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340m/s,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和光速相等。
【解答】解:A、太阳能电池板可以将太阳能直接转化为电能,故A错误;
BD、真空不能传声,地球上的学生听到王亚平的声音是靠电磁波传回地球的,故B错误,故D正确;
C、声音在空气里的传播速度约340m/s,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和光速相等,都是3×108m/s,故C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电磁波等多个方面的知识,都是一些记忆型的,难度不大,在平时学习中注意多积累。
4.(3分)中国常德诗墙荟萃了中国当代名家诗词、书法、美术精品镌刻于一墙,被称为世界最长的诗、书、画、刻艺术墙,获“吉尼斯之最”。下列常德诗墙的诗词中有关物态变化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
B.“岚雾今朝重,江山此地深”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需要吸热
C.“霜叶红于二月花”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需要放热
D.“已是悬崖百丈冰”,冰的形成是凝固现象,需要放热
【分析】(1)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
(2)六种物态变化过程中,都伴随着吸热或放热;其中放出热量的物态变化有:凝固、液化、凝华;吸热的有:熔化、汽化、升华。
【解答】解:A.露的形成是水蒸气的液化现象,需要放热,故A正确;
B.雾的形成是水蒸气的液化现象,需要放热,故B错误;
C.霜的形成是水蒸气的凝华现象,需要放热,故C正确;
D.冰的形成是水的凝固现象,需要放热,故D正确。
故选:B。
【点评】分析生活中的热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关键要看清物态变化前后,物质各处于什么状态;另外对六种物态变化的吸热和放热情况也要有清晰的认识。
5.(3分)蒸发是汽化的一种平缓的方式,以下日常生活中的情景能够加快蒸发的是(  )
A.给有水的矿泉水瓶子盖好盖子
B.洗头发后用吹风机吹干
C.用保鲜膜将蔬菜包好
D.把饮料放入冰箱冷藏室内保存
【分析】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三个: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液体表面的空气流动速度;
要减慢蒸发可以降低液体的温度,减小液体的表面积,减慢液体表面的空气流动速度。
【解答】解:A.给有水的矿泉水瓶子盖好盖子,控制了液体的表面积和液体表面空气的流动速度,可减慢蒸发,故A不符合题意;
B.洗头发后用吹风机吹干,即提高了液体的温度和液体表面的空气流动情况,加快了蒸发,故B符合题意;
C.用保鲜膜将蔬菜包好,控制了液体的表面积和液体表面空气的流动速度,可减慢蒸发,故C不符合题意;
D.把饮料放入冰箱冷藏室内保存,降低了温度,可减慢蒸发,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影响蒸发快慢因素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
6.(3分)一元钱硬币看起来像铁一样银白色有光泽,于是很多同学认为它是铁做的。有同学提出可以用磁铁吸引一下一元钱硬币,如果能够被吸引就“认为它可能是由铁制成的”,这一说法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提出问题 B.猜想假设
C.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D.交流合作
【分析】科学探究的七个环节: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搜集数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
【解答】解:该同学的提出的方法属于具体的操作行为,可以鉴别出硬币是否为铁质的,所以属于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故选:C。
【点评】此题是对科学探究环节的考查,解题的关键是对过程的分析。
7.(3分)如图所示是电阻RA和RB的I﹣U图象,分析可知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当RA两端电压为0V时,RA的阻值是10Ω
B.当RB两端电压为2V时,通过RB的电流为0.1A
C.当两电阻并联时,通过RA和RB的电流之比为1:2
D.当两电阻串联时,RA和RB两端的电压之比为1:2
【分析】(1)根据图象读出两电阻两端的电压均为2V时通过的电流,根据欧姆定律求出两电阻的阻值,要注意导体的电阻只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有关,与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无关;
(2)当两电阻并联时它们两端的电压相等,根据欧姆定律求出通过RA和RB的电流之比;
(3)当两电阻串联时通过它们的电流相等,根据欧姆定律求出RA和RB两端的电压之比。
【解答】解:(1)由图象可知,当UA=UB=2V时,IA=0.2A、IB=0.1A,故B正确;
由I=可得,两电阻的阻值分别为:
RA===10Ω,RB===20Ω,
因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与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无关,
所以,当RA两端电压为0V时,RA的阻值仍为10Ω不变,故A正确;
(2)因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
所以,当两电阻并联时,通过RA和RB的电流之比:
====,故C错误;
(3)因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
所以,当两电阻串联时,RA和RB两端的电压之比:
====,故D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的应用,从图象中获取有用的信息是关键。
8.(3分)以下关于电流I、电压U和电阻R三个物理量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电流必须是正电荷定向移动形成
B.正在工作的用电器两端一定有电压差
C.只要电路两端有电压就一定能形成电流
D.通过导体的电流越小,说明导体的电阻越大
【分析】(1)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2)(3)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电路中有电压,且电路为通路时,才会形成持续的电流;
(4)导体的电阻跟导体的材料、横截面积、长度和温度有关。
【解答】解:A、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无论是正电荷还是负电荷,定向移动都能形成电流,故A错误;
B、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正在工作的用电器两端一定有电压,故B正确;
C、电路中有电压,不一定有电流,电路必须是通路才行,故C错误;
D、因为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只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温度有关,与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无关,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电流形成的原因和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属于基础知识。
9.(3分)为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小明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了液体和量杯的总质量m及液体的体积V,得到了几组数据,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总质量m/g 30 54 78
液体的体积V/cm3 10 30 50
A.该液体密度为1g/cm3 B.该液体密度为1.5g/cm3
C.量杯质量为20g D.量杯的质量为18g
【分析】设量杯的质量为m杯,液体的密度为ρ,读表可知,当液体体积为V1=10cm3时,液体和杯的总质量为30g;当液体体积为V2=30cm3时,液体和杯的总质量54g,列方程组求出液体密度和量杯质量。
【解答】解:设量杯的质量为m杯,液体的密度为ρ,
由表格数据可知,当液体体积为V1=10cm3时,液体和杯的总质量m总1=30g,
由m=ρV可得:ρ×10cm3+m杯=30g,﹣﹣﹣﹣﹣﹣﹣﹣①
当液体体积为V2=30cm3时,液体和杯的总质量m总2=54g,
由m=ρV可得:ρ×30cm3+m杯=54g,﹣﹣﹣﹣﹣﹣﹣﹣﹣﹣②
②﹣①解得,液体的密度ρ=1.2g/cm3,故AB错误;
将ρ=1.2g/cm3代入①得m杯=18g,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点评】读取表格获取信息,进一步进行分析和计算,是本题的一大特点,形式较为新颖,即考查了密度的相关计算,同时更考查了对数据的提取和分析,值得我们关注,这也是我们应该锻炼的实际能力。
10.(3分)质量是40kg的小王同学用重10N的水桶,提起重力为100N的水,沿楼梯送到三楼,每层楼高3m,完成这一次提水,她对水做的功为有用功,则她做的有用功和额外功分别是(  )
A.600J,2400J B.600J,2460J C.600J,60J D.3000J,60J
【分析】提水桶上楼,对水做的功为有用功,对自己和水桶做的功为额外功,利用W=Gh求解。
【解答】解:提水桶上楼,对水做的功:
W有用=G水h=100N×6m=600J,
该同学的重力为:
G人=mg=40kg×10N/kg=400N,
该同学上升的高度为:h=2×3m=6m,
该同学的额外功:
W额=G人h+G桶h=400N×6m+10N×6m=2460J。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功的计算方法,能知道向楼上提水时有用功(对水做的功)和额外功(提升自己和桶做的功)的区别是本题的关键。
11.(3分)生活中有很多利用杠杆原理工作的工具。以下工具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
A.瓶起子 B.撬棍 C.扳手 D.船桨
【分析】结合生活经验,先判断杠杆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关系,再判断它是属于哪种类型的杠杆。
【解答】解:
A、瓶起子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属于省力杠杆,故A不符合题意;
B、撬棍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属于省力杠杆,故B不符合题意;
C、扳手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属于省力杠杆,故C不符合题意;
D、船桨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属于费力杠杆,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杠杆的分类包括以下几种:①省力杠杆,动力臂大于阻力臂;②费力杠杆,动力臂小于阻力臂;③等臂杠杆,动力臂等于阻力臂。
12.(3分)已知甲、乙两人在学校操场跑道上跑步,甲、乙运动的时间之比为1:3,通过的路程之比为3:1,则甲、乙两人运动的平均速度之比为(  )
A.1:9 B.9:1 C.1:3 D.3:1
【分析】知道甲、乙两物体做直线运动的路程之比和所用的时间之比,根据v=求出甲、乙两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之比。
【解答】解:由题意可知甲、乙两物体做直线运动的路程之比为3:1,所用的时间之比为1:3,
由v=可得,甲、乙两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之比:
====。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速度公式的应用,计算过程要注意各量之间的关系,不要颠倒。
13.(3分)探究串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的实验中,电路如图所示。实验时电流表甲和乙的示数分别为0.2A和0.18A,造成两个电流表示数不同的原因可能是(  )
A.导线有电阻
B.电流表有故障
C.灯泡L1和L2的电阻不同
D.灯泡L1和L2在电路中的位置不同
【分析】串联电路的电流特点: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
【解答】解:由电路图可知,两灯和两电流表串联接入电路,根据串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可知,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与导线的电阻、用电器的电阻以及用电器的先后顺序无关;
而实验时电流表甲和乙的示数分别为0.2A和0.18A,造成两个电流表示数不同的原因可能是两个电流表的读数误差或指针未调零(可称为电流表有故障)。
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了串联电路中的电流规律,同时考查了电流表的使用,使用电流表前一定要进行调零。
14.(3分)甲图是一种非常流行的在厨房使用的即热式热水器。乙图是它的电路图。电热丝R1和R2的阻值分别是22欧姆和44欧姆。单刀双制开关S旋转可以与不同的相邻触点相接触,从而可以切换到热水、温水、冷水模式。则(  )
A.S与2、3触点接触时,是热水模式
B.S与3、4触点接触时,R1与R2串联
C.如果热水器在温水模式下通过它的电流是15A
D.如果热水器在热水模式下它的功率是3300W
【分析】(1)由P=UI=可知,当电源电压一定时,电路电阻越大,功率越小,根据电路图分析电路结构,结合并联电路电阻规律和P=UI=可知各挡位时电路的连接;
(2)根据欧姆定律求出热水器在温水模式下通过的电流;
(3)根据欧姆定律求出热水模式下通过两电热丝的电流,根据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求出干路电流,根据P=UI求出热水模式下的功率。
【解答】解:AB、当单刀双制开关S与2、3触点接触时,电路为R2的简单电路;当单刀双制开关S与3、4触点接触时,R1、R2并联;
因为并联电路的总电阻小于各支路的电阻,所以由P=UI=可知,R1、R2并联时,电路中的电阻最小,电功率最大,热水器为热水模式;电路为R2的简单电路时,电路中的电阻最大,电功率最小,热水器为温水模式,因此S与2、3触点接触时,电路为R2的简单电路,热水器为温水模式,故AB错误;
C、温水模式时,电路为R2的简单电路,此时通过它的电流:I温水===5A,故C错误;
D、热水模式时,R1、R2并联,此时通过两电热丝的电流分别为:I1===10A,I2===5A,由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可知,此时干路电流:I=I1+I2=10A+5A=15A,则热水模式下的功率:P=UI=220V×15A=3300W,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并联电路的特点、欧姆定律和电功率公式的应用,正确的判断热水器处于不同挡位时电路的连接方式是关键。
15.(3分)图中小车和物体一起在水平面上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对物体受力的分析正确的是(  )
A.物体只受到重力和小车对它的支持力
B.物体受到重力,支持力和向右的摩擦力三个力的作用
C.物体只受到重力
D.物体受到重力,支持力和向左的摩擦力三个力的作用
【分析】根据车此时的状态判断它是否处于平衡状态,利用平衡状态的条件,对力进行分析,判断此力的有无。
【解答】解:小车与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处于平衡状态,
先分析竖直方向,物体只受到重力和支持力,这是一对平衡力;
再分析水平方向,关键是判断是否有摩擦力,假若有摩擦力,不管是向左还是向右,若只有摩擦力,那么水平方向便不能平衡,物体便不是处于平衡状态了,
所以水平方向没有摩擦力。
故选:A。
【点评】这道题目考查了学生对平衡力的掌握,以及利用平衡条件判断力的有无。学生需将相关知识点掌握扎实,答案便可容易得出。
16.(3分)为了纪念法国物理学家布莱士 帕斯卡,人们以他的名字帕斯卡作为压强的单位。那么,关于压强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
A.在气体和液体这两种液体中,流速大的地方压强也大
B.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实验是托里拆利实验
C.砍柴的斧头磨得锋利是为了减小压强
D.拦河坝建成上窄下宽,是由于密度不变时,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分析】(1)液体和气体都称为流体,生活中常见的流体是水和空气,流体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越小,流速越小的地方压强越大。
(2)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托里拆利测出了大气压的值。
(3)增大压强的方法: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增大压力。
(4)液体内部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解答】解:A、在气体和液体这两种液体中,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故A错误。
B、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实验是马德堡半球实验,故B错误。
C、砍柴的斧头磨得锋利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故C错误。
D、同一种液体,密度不变,深度越大的位置液体的压强越大,所以拦河坝建成上窄下宽的形状,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与压强相关的知识,知识点比较多,主要考查学生对所学物理知识的灵活应用能力,相对比较简单。
17.(3分)如图所示,两薄壁圆柱形容器内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现从两容器中分别抽出部分液体,使甲、乙剩余部分的深度均为h,若此时两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相等,则甲、乙抽出部分的质量m甲、m乙及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强变化p甲、p乙的大小关系是(  )
A.m甲<m乙,p甲>p乙 B.m甲>m乙,p甲>p乙
C.m甲=m乙,p甲<p乙 D.m甲<m乙,p甲<p乙
【分析】先根据液体压强公式p=ρgh和p=得出甲、乙密度和底面积的关系式,然后再根据甲乙的密度和底面积的关系式由p=和p=ρgh得出甲、乙液体原来的质量关系,进而即可求出变化量关系,分别判断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强变化量p甲、p乙的大小关系。
【解答】解:盛有甲、乙两种液体的两薄壁圆柱形容器内,分别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由于当甲、乙剩余部分的深度均为h时两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相等,即:F甲′=F乙′;
由p=和p=ρgh得:ρ甲ghS甲=ρ乙ghS乙;
所以,ρ甲S甲=ρ乙S乙;
由图可知:h甲<h乙;
由于两薄壁圆柱形容器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则根据G=F=pS=ρghS可知:
G甲0=m甲0g=ρ甲V甲0g=ρ甲h甲0S甲g;
G乙0=m乙0g=ρ乙V乙0g=ρ乙h乙0S乙g;
所以,G甲0<G乙0;
由于m=,所以,m甲0<m乙0;
从两容器中分别抽出部分液体,由于两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相等,则根据F=G可知:G甲′=G乙′;
由于m=,所以,m甲′=m乙′;
所以甲、乙抽出部分的质量:m甲<m乙,
由于S甲>S乙,根据p=可知,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强变化:p甲<p乙。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密度公式、压强公式的掌握和运用,关键是知道规则柱状体产生的压强p=ρgh;然后能推导出两物体ρ的大小关系。
18.(3分)如图所示,小木块A放在长木板B上,弹簧测力计一端接A,另一端固定在墙壁上,长木板B放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在恒力F作用下,木块A相对于地面保持静止。长木板B以速度v匀速向左运动,水平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T,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等于F
B.长木板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等于T
C.若只将F改为2F,木块A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不变
D.若使长木板以2v的速度向左匀速运动,长木板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等于2F
【分析】木块虽然处于静止,但木块和长木板间有相对运动,木块与长木板间的摩擦力是滑动摩擦力;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判定摩擦力的大小;木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跟弹簧秤的拉力相平衡,则滑动摩擦力等于T;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木板运动的速度大小和所受其它力的大小无关,不管长木板的速度多大,也不管它是匀速运动还是变速运动,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都等于T。
【解答】解:
A、木块A相对于地面保持静止,即木块A处于平衡状态,A在水平方向上受到向右的拉力T和向左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由二力平衡条件可知,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等于T,故A错误;
B、长木板B以速度v匀速向左运动,即长木板处于平衡状态,B在水平方向上受到向左的拉力F和向右的摩擦力作用(摩擦力包括A对B的摩擦力和地面对B的摩擦力),二力是一对平衡力,故此时长木板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等于F,故B错误;
C、若用2F的力作用在长木板上,此时木块A仍处于平衡状态,所以木块A所受摩擦力的大小仍等于T,故C正确;
D、若长木板以2v的速度向左匀速运动,因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均不变,所以长木板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不变,仍等于F,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物体只要是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就一定是平衡状态,此时所受的力一定是平衡力,根据力的平衡条件分析判断即可。
二、填空与作图题(第19-22题每空2分,第23题4分,共20分)
19.(4分)今年冬奥,冰墩墩火了,孩子们都喜欢唱“我想要拥有一只冰墩墩……”,歌声是由声带  振动 产生的。在需要安静环境的学校附近禁止鸣笛是在  声源 处减弱噪声。
【分析】声音的产生是由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控制噪声污染的措施:在声源处减弱噪声;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解答】解:歌声是由声带的振动而产生的;学校附近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故答案为:振动;声源。
【点评】本题考查声音产生的原因及控制噪声污染的措施,属于基础知识,难度较小。
20.(4分)在家庭电路中一般要接三根导线,其中有两根分别是地线与零线,另一根是 火 线。正常情况下,零线与地之间电压是0伏,零线与另一根线之间电压是 220 伏。
【分析】家庭电路有三根电线,即火线、零线和地线;零线和大地之间没有电压,火线和大地之间是220V电压。
【解答】解:家庭电路有三根电线,即火线、零线和地线;零线与地之间电压是0伏,零线与火线之间的电压是220V。
故答案为:火;220。
【点评】零线和大地之间没有电压,火线和大地之间是220V电压,用试电笔接触被测导线时,氖管发光的是火线,氖管不发光的是零线。
21.(4分)亮亮同学将铜片和锌片插入柠檬制成了一个柠檬电池,如图甲所示。电压表指针偏转情况如图乙,则铜片是  正极 (选填“正极”或“负极”),电池的电压为  0.6 V。
【分析】根据电压表的正确使用方法确定电源的正负极;根据电压表的量程、分度值以及指针的位置读出电压表的示数。
【解答】解:因为铜片与电压表的正接线柱相连,因此铜片为柠檬电池的正极,锌片是柠檬电池的负极;根据图示可知,电压表的量程为0~3V,分度值为0.1V,示数为0.6V。
故答案为:正极;0.6。
【点评】本题利用了电压表的使用方法来判断电源的正负极、电池的电压,属于基础题。
22.(4分)如图所示,放在水平面上的小车在水平向右的拉力F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A处于静止状态。拉力F的大小为5N,弹簧测力计(自重不计)的示数为3N,则物体A所受摩擦力的大小为  3 N,小车在水平方向上一共受到  3 个力的作用。
【分析】物体A静止不动,则受平衡力的作用,根据平衡力的知识判断摩擦力的大小。
【解答】解:物体A静止不动,所以A 受到弹簧测力计水平向左的拉力与A受到水平向右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则f=F=3N,其方向水平向右;
因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A对小车的摩擦力水平向左(大小也为3N);小车在水平向右的拉力F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地面对小车有一个水平向左的摩擦力;所以小车在水平方向上一共受到3个力的作用。
故答案为:3;3。
【点评】此题通过判断摩擦力的大小,考查了对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要注意题目中的静止、匀速直线的特点。
23.(2分)如图,一物体以某一速度冲上表面粗糙的固定斜面,请画出物体在上滑过程中所受的力的示意图。
【分析】重力的用点在物体的重心,方向竖直向下;支持力(弹力)的方向垂直接触面指向受力的物体;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
【解答】解;物体一定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G,冲上粗糙斜面时会受到斜面对它沿斜面向下的摩擦力f、斜面对它的支持力F(方向垂直于斜面向上),力的作用点画在物体的重心上,其受力示意图如下图所示:

【点评】本题考查力的示意图的画法,关键是能对物体进行正确的受力分析,受力分析一般按照重力、弹力、摩擦力、其它力的顺序作图。
24.(2分)将一个通电螺线管AB用单线悬挂起来,如图所示,闭合开关,最后静止时A端指南、B端指北。画出螺线管上导线环绕图示,并在螺线管两端标出N、S极。
【分析】通电螺线管水平悬吊静止时一端指南一端指北,指北的是N极,指南的是S极,知道通电螺线管的磁极和电流方向根据安培定则判断螺线管的绕法。
【解答】解:通电螺线管水平悬吊静止时一端指南一端指北,指北的是N极,指南的是S极,如图所示,
电流方向如图所示,根据安培定则用右手握住螺线管,四指指向电流方向,大拇指指向通电螺线管的N极,所以先从螺线管的后面开始绕螺线管,如图所示。
故答案为:如上图。
【点评】通电螺线管是一个磁体,按照磁体受到地磁场的作用,通电螺线管指南的是S极,指北的是N极,然后根据安培定则判断绕法。
三、实验与探究题(本题共3小题,第24题3分,第25题6分,第26题6分,共15分)
25.(3分)在“探究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的实验中,小烨将蹄形磁体放在水平桌面上,将导体棒悬挂在蹄形磁体的两磁极之间,按如图所示将导体棒、开关和灵敏电流计连接起来。已知电路器件均完好。
(1)闭合开关,小烨发现在导体棒运动过程中,电流计的指针未发生明显偏转,原因可能是 ABC 。(选填选项前的字母,有不止一个正确选项)
A.导体棒在蹄形磁体中沿竖直方向运动
B.蹄形磁体的磁性太弱
C.导体棒水平运动速度太小
D.导体棒材质不是硬磁体
(2)让导体棒在磁场中水平向左运动时,观察到灵敏电流表的指针向右偏转;让导体棒在磁场中水平向右运动时观察到灵敏电流表的指针向左偏转。通过这一现象,可得出感应电流的方向与 导体运动 方向有关。
(3)阿舟想利用上述装置探究“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需要将灵敏电流表换成 电源 进行实验。
【分析】(1)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闭合电路的部分导体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感应电流的大小与磁场的强弱、导体运动的速度有关;
(2)感应电流的方向与导体运动的方向,磁场方向有关;
(3)“探究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必须要有电源,据此判断。
【解答】解:(1)A.导体棒在蹄形磁体中沿竖直方向运动,导体没有做切割磁感线运动,不会产生感应电流,电流计的指针不会偏转,故A正确;
BC.导体棒水平运动速度太小、蹄形磁体的磁性太弱,产生的感应电流较小,则电流计的指针不会发生明显偏转,故BC正确;
D.导体棒材质不是硬磁体不影响产生感应电流的大小,故D错误;
(2)让导体AB在磁场中水平向左运动时,观察到灵敏电流表的指针向右偏转;让导体AB在磁场中水平向右运动时,观察到灵敏电流表的指针向左偏转。通过这一现象可知,磁场方向不变时,改变导体运动的方向能改变感应电流的方向,即感应电流的方向与导体运动的方向有关;
(3)若要利用上述装置“探究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可以将图中的电流计更换为电源,给导体通电,磁场会对导体产生力的作用。
故答案为:(1)ABC;(2)导体运动;(3)电源。
【点评】此题是探究电磁感应现象的实验,考查了学生对产生感应电流条件的掌握,同时还考查了电磁感应实验与“探究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实验的不同,这是两个相似度较高的实验,应对比记忆。
26.(6分)表中是某些介质的声速。
(1)分析表格的信息,推断声速大小可能和哪些因素有关:声速的大小跟  温度 有关(答一种即可)。
(2)设海水温度为25℃,在海面用超声测位仪向海底垂直发射声波,经过4s后收到回波,海水的深度是  3062 m。
(3)如图甲,用竖直悬挂的泡沫塑料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泡沫塑料球被弹起,该现象说明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
(4)如图乙,用小锤去敲打右边的音叉,左边的音叉也能发声,并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该实验能说明声波可以传递  能量 。
(5)如图丙所示是把音叉发出的声音输入到示波器上显示的波形,其中音调相同的是  ①② ,响度相同的是  ②③ 。(均填写丙图中的序号)
介质 v/(m s﹣1) 介质 v/(m s﹣1)
水(5℃) 1450 冰 3230
水(15℃) 1470 软橡胶(常温) 40至50
水(20℃) 1480 软木 500
海水(25℃) 1531 铁(棒) 5200
【分析】(1)根据表中信息总结声速大小可能跟哪些因素有关。
(2)从表中查出声音在温度为25℃的海水中的速度,利用速度公式可求出海水深度。
(3)声音是由发声体振动产生的;泡沫球在实验中的作用是对音叉的振动起到放大的作用;声音的响度大小和物体的振幅大小有关;
(4)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可以传递能量;
(5)音调和发声体的振动频率快慢有关系;响度和发声体的振幅大小有关。
【解答】解:(1)观察表中数据,可以发现:声音在 5℃、15℃、20℃的水中的速度不同,说明声速大小和温度有关。
(2)声音在温度为25℃的海水中的速度v=1531m/s,
声音从海面到海底时间t=×4s=2s,
由v=可得,海水深度为h=s=vt=1531m/s×2s=3062m。
(3)如图甲,用竖直的悬挂的泡沫塑料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泡沫塑料球会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4)如图乙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这个现象说明声音能够传递能量。
(5)从三幅图可以看出,①②在相同时间内,振动的次数是相同的,因此它们的振动频率是相同的,所以①和②的音调是相同的;
②③两种波形的振幅是相同的,因此它们的响度是相同的。
故答案为:(1)温度;(2)3062m;(3)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4)能量;(5)①②;②③。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声速的影响因素、回声测距离的知识,考查学生读表、总结能力,考查了声音的产生条件和声音的传播条件,以及转换法在物理实验中的运用,是中考的常见题型,需要学生们注意。
27.(6分)小钱同学参与综合实践活动“制作简易的密度计”。在此活动的过程中:
(1)首先在一根木棒的一端继绕一些铜丝可制成的简易密度计,现将它分别放入盛行不同液体的两个烧杯中,如图所示,当它分别竖直静止在液体中时,从观察到的现象可以判断:简易密度计所受浮力F甲 等于 F乙(选填“小于”、“等于”和“大于”,下同)。两杯液体的密度ρ甲 小于 ρ乙。
(2)后又用两根完全相同的木棒,并缠绕了不同质量的铜丝制作简易密度计A、B。先将A放入一系列密度已知的液体中,每次当A在液体中处于竖直漂浮状态时,在木棒上标出与液面位置相平的刻度线及相应密度值ρ,并测量木棒浸入液体的深度,再利用收集的数据画出ρ﹣h图像,如图丙中图线①所示,该同学将B同样依次放入一系列密度已知的液体中进行实验,得到图丙中图线②,他进一步研究发现对同一密度计浸入液体的深度力和对应密度ρ的乘积不变,则密度计A上缠绕铜丝的质量  小于 (选填“小于”、“等于”和“大于”)密度计B上缠绕铜丝的质量。若被测液体的密度为ρ液、密度计浸入被测液体的深度为h、自制密度计A的质量为m,横截面积为S、h与ρ液的关系式是h=  。
(3)另一小组小红将制作好的C、D两个密度计放入水中时,水面恰好与C密度计最上面刻度线齐平,与D密度计最下面刻度线齐平如图丁所示,如果要用它们测酒精的密度,则应选用  B 。
A.密度计C B.密度计D C.都适用 D.都不适用
(4)其中一个密度计如图戊所示,其刻度部分的A、B两点分别是最上面和最下面的刻度位置,这个密度计的测量范围是1.00×103kg/m3~1.60×103kg/m3,把这个密度计放入某种液体中,液面的位置恰好在A、B的中点C处,则这种液体的密度是  1.23 g/cm3。(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分析】(1)两个完全相同的重力相同,放入乙、丙两种液体中都处于漂浮状态,根据漂浮的条件可知在两种液体中所受浮力的大小关系;
由图可知,密度计排开液体之间的关系,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判断液体的密度关系;
(2)B与A是完全相同的木棒,放入密度相同的液体中时,根据V=Sh判断出排开液体的体积的关系,由图知两液体密度的关系,根据F浮=ρ液gV排和浮沉条件可分析解答;
(3)已知水面与C的最上端刻度相平,与D的最下端刻度相平,将A或B放入酒精后测量其密度,必须使密度计能够显示刻度,具体哪只密度计能够使用,需要根据V排=确定;
(4)因为已知密度计的测量范围,则可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得出液面在A和B点时密度计排开水的体积,则利用AC、CB两段的体积相等可得出液面在中点时的所测密度与液面分别在A、B两点时的密度关系,则可求得液面在C点时的所示密度。
【解答】解:(1)由图可知,密度计在甲、乙液体中处于漂浮状态,此时F浮=G,
因为两个密度计完全相同,重力相同,所以密度计在两种液体中所受的浮力相等,即F甲=F乙;
因为甲中密度计排开液体的体积大于乙中排开液体的体积,根据F浮=ρgV排可知,甲液体的密度小于乙液体的密度,即ρ甲<ρ乙;
(2)B与A是完全相同的木棒,由图知,木棒浸入液体的深度相同时,即密度计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由图知,B测量的液体的密度大,根据F浮=ρ液gV排可知:密度计B受到的浮力大,根据漂浮条件可知:密度计B的重力大于A的重力,所以,密度计A上缠绕铜丝的重力小于密度计B上缠绕铜丝的重力,则密度计A上缠绕铜丝的质量小于密度计B上缠绕铜丝的质量;
因为密度计是漂浮在液体中,所受浮力等于本身的重力,则F浮液=G,即ρ液gSh=G=mg,
因为h=;
(3)密度计漂浮在液面上时,所受浮力等于其重力;水的密度大于酒精的密度,所以在酒精中漂浮时,由V排=知,密度计排开酒精的体积大于排开水的体积,也就是密度计从水中取出放入酒精后,会下沉一些。因此只能选择D密度计。
故选:B;
(4)密度计的重力不变,密度计处于漂浮状态,浮力等于重力,即浮力也不变。
设A、C、B三点显示的密度分别为ρ1、ρ2、ρ3;
则可得:ρ1gV1=ρ2gV2=ρ3gV3=G
约去g可得:ρ1V1=ρ2V2=ρ3V3=m
V1﹣V2=﹣;
V2﹣V3=﹣;
由题意知,V1﹣V2=V2﹣V3;﹣=﹣;
将ρ1及ρ3代入,可得:
ρ2===1.23×103kg/m3=1.23g/cm3。
故答案为:(1)等于;小于;(2)小于;;(3)B;(4)1.23。
【点评】本题考查了阿基米德原理、物体漂浮条件的应用等,利用好物体漂浮条件F浮=G是解此类题目的关键。
四、计算与论述题(第28题4分,第29题7分)
28.(4分)在放学回家的路上,杨敏同学看到一辆辆渣土运输卡车满载着渣土,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并没有渣土掉落,而在道路拐弯处却有不少渣土掉落。杨敏同学想了想,马上明白了其中的道理,请你用物理知识解释一下杨敏同学看到的现象。
【分析】分析惯性现象要分析原来物体怎么运动,哪部分受力改变运动状态,哪部分由于惯性继续运动。
【解答】答:车的速度快慢和煤的速度快慢始终相同,二者就没有位置的改变,即相对静止,煤渣都不会掉落;急速拐弯时,车的运动方向变化,而煤渣由于惯性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不变,将掉落在车的另一侧。
【点评】本题考查惯性的概念及应用,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惯性是指物体保持原来的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
29.(7分)在课外实践活动中,小刚所在的兴趣小组对某型号电热水壶(如图)进行了研究。该电热水壶的铭牌如下表所示,若气压为1标准大气压,ρ水=1.0×103kg/m3,c水=4.2×103J/(kg ℃),请完成以下问题。
额定容量 额定电压 额定功率 频率
2.0L 220V 2000W 50Hz
(1)小刚在壶中加入了额定容量的水,则这些水的质量为  2 kg。小刚发现该电热水壶的电源线比较短、且比较粗。查阅资料后知道,厂家这样设计的原因是:如果电源连接线过长或横截面积过小,则连接线的电阻就会  增大 (选填“增大”或“减小”),根据焦耳定律可知,在一定时间内电流通过连接线产生的热量就会增加,容易引起火灾等安全事故。
(2)正常工作时通过电热水壶的电流是多少?(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若壶中加入的这些水初温为15℃,在额定电压下将其加热至沸腾,不考虑热量损失,所需的时间为多少?
【分析】(1)根据密度公式求出水的质量;
电阻是导体的一种属性,与导体的材料、横截面积、长度以及温度有关,当其它条件都相同时,导体越长,越细,导体的电阻会越大;
(2)已知额定功率和额定电压,根据P=UI求出电水壶正常工作时的电流;
(3)已知水的质量、初温和末温,可用Q吸=c水m(t﹣t0)计算水吸收的热量,不考虑热量损失,W=Q吸,根据P=求出加热时间。
【解答】解:
(1)由铭牌可知,电热水壶的最大容量V=2.0L=2.0×10﹣3m3,电热水壶内装满水,由ρ=可知,水的质量:m=ρ水V=1.0×103kg/m3×2.0×10﹣3m3=2kg;
由于电阻是导体的一种属性,与导体的材料、横截面积、长度以及温度有关,所以当其它条件都相同时,导体越长,越细,导体的电阻会越大,故如果电源连接线过长或横截面积过小,则连接线的电阻就会增大;
(2)由铭牌可知,电水壶的额定功率为2000W,额定电压为220V,
由P=UI得,电水壶正常工作时的电流:I==≈9.09A;
(3)水需要吸收的热量:Q吸=cmΔt=4.2×103 J/(kg ℃)×2kg×(100℃﹣15℃)=7.14×105J;
不考虑热量损失,W=Q吸=7.14×105J,
由P=可知,加热所需的时间:t===357s。
答:(1)2;增大;
(2)正常工作时通过电热水壶的电流是9.09A;
(3)加热时间为357s。
【点评】本题考查了质量、电流、吸收热量、时间的计算,以及家庭电路用电安全的相关知识,要求学生能用科学的语言准确地解释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平时应加强这方面的训练。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2023年湖南省常德市澧县中考物理模拟试卷(含解析)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