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复习25:资产阶级革命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一、选择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
1.1787年美国宪法与德意志帝国宪法均确定了联邦制度。美国参议院议席分配遵循各州无论大小一律平等的原则,但在德国联邦议会中普鲁士邦则拥有足够多的议席行使否决权。这一现象根植于两国( )
A.人民的自愿选择 B.各州(邦)实力不同
C.建国路径的差异 D.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2.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包含一些大多数国家的宪法均不涉及的内容,例如关税,商业,铁路,邮政和电报等,关于个人权利却只字未提,这反映了德国( )
A.帝国结构的松散性 B.对外政策的扩张性
C.资本主义的保守性 D.君主制度的脆弱性
3.1871年12月,岩仓具视率使团出访欧美。初到美国时,他的传统发式与和式礼服引来无数好奇的围观者,这刺激他剪掉发髻并订制西式礼服。1872年11月,岩仓具视拜见英国女王时已经是全身西式装扮。这一变化说明( )
A.维新官员积极践行“文明开化” B.日本社会生活开始西化
C.社会习俗的转变引领改革浪潮 D.岩仓使团重视外交礼仪
4.1873年5月,法兰西共和国总统梯也尔对君主派议员说“你们不要弄错,民众绝大多数都站在共和国一边。”君主派议员占优势的议会随后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梯也尔被迫辞职。这反映了( )
A.巴黎公社的政治影响 B.主权在民观念的淡化
C.代议制度的曲折发展 D.三权分立体制的确立
5.18世纪90年代初,法国国民议会取消监禁专制授权令,否定了家长或家族可不经审讯就将孩子投进监狱的做法;国民议会还规定,由新建立的家事评议庭专司听审父母和20岁以下子女的争讼,21岁的家庭成员不分男女,不再受父权的管辖控制。上述内容体现了( )
A.个人意志即个人权利 B.个人与国家间的契约关系
C.男女的政治地位平等 D.家族利益凌驾于国家利益
6.1925年,美国国会通过《法官法》,完全赋予最高法院对上诉案件的自由裁量权,使之可以更多地根据其主观判断来审理案件。此后,最高法院得以积极干预政府的公共政策。据此可知,美国( )
A.国会地位在这一时期高于最高法院 B.三权分立体制进行了一次内部调整
C.最高法院可利用自由裁量权压制政府 D.分权与制衡机制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
7.“光荣革命”后,针对高级官员的不法行为,英国逐步形成了由下院提出弹劾案、上院审判弹劾案的弹劾制度。1864年起,英国议会废弃这种监督方式,代之以下院发起的对内阁的不信任投票程序,其目的是促使内阁辞职。这种监督机制的转变表明英国( )
A.君主立宪制仍未最终确立 B.民主运行机制有所完善
C.政治传统得到了部分恢复 D.政府完全听命于下议院
8.1762年,英国议员约翰 威尔克斯发文谴责政府的对外政策,并对国王乔治三世本人进行攻击。于是乔治三世指使下院通过决议,剥夺他的议员资格,并授意政府将其逮捕。这说明当时英国( )
A.议会无权制约国王 B.君主专制制度已恢复
C.内阁应对国王负责 D.君主立宪制尚未完善
9.1782年,英国下院通过法案,废除了政府和王室对闲职的任命,更严密监督王室的经费使用;禁止由王室提名的财政官员担任议员;禁止政府承包商担任议员。这表明在当时的英国( )
A.君主立宪政体尚待完善 B.国王“统而不治”局面开始形成
C.确立了“议会至上”原则 D.资产阶级代议制逐步得到完善
10.1988年,法国一家民意调查机构与《费加罗杂志》联合进行的一次调查中,当被问及什么是法国大革命的最好象征时,法国人把《人权宣言》放在首位。这主要是因为它( )
A.体现了启蒙思想家的政治主张 B.否定了封建专制统治和等级制度
C.首次确定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D.强调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11.美国宪法之父麦迪逊认为,通过一个从公民中挑选出来的机构,对公众的看法加以提炼和必要补充,以这些人的智慧,使他们能更清楚地了解真正的国家利益之所在。因此,公众的声音会比他们自己直接表达更符合公共利益。材料意在说明( )
A.间接民主更有利于维护国家利益 B.代议制民主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C.精英治国可有效避免暴政的出现 D.国家实行代议制民主的可能性
12.哈里·狄金森认为,16世纪前英国议会商议的次数很少且不定期。但16世纪后,随着议会召开的次数日益增多,议员们的政治认同感也增强。至17世纪,王权和议会权力的冲突一直时断时续,直至1688年“光荣革命”爆发后,王权和议会才达成稳定妥协。从世界近代化的视角看,英国王权与议会关系的演变过程揭示了( )
A.英国历史发展的独特过程 B.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趋势
C.专制走向民主的艰难历程 D.英国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
13.马克思曾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并不是英国的革命,这是欧洲范围的革命。”这意在说明( )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欧洲人共同斗争的成果
B.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欧洲同时代的革命之一
C.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对欧洲产生了深远影响
D.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范围波及整个欧洲
14.《权利法案》规定,今后任何国王都无权像詹姆士二世和查理二世做过的那样,使法律暂停生效,议会议员不能因其在议会的政治行为而被专横地监禁。这些规定( )
A.扩大了议会的权力 B.使国王失去了行政权
C.保证了法律的实施 D.意味着君主制的结束
二、非选择题
1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史料一:英国用“光荣革命”的非暴力手段建立了一种新的政治制度,新制度营造出一种宽松、自由和开放的环境,使英国第一个敲开了通向现代世界的大门,开始了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
——摘编自钱乘旦《世界现代化历程 总论卷》
史料二:法国之所以要用暴力革命来克服专制王权,原因就在于法国专制主义过于强大,王权与贵族坚决捍卫旧制度,不愿作出任何妥协,对立双方只好兵戎相见。然而,大革命并没有解决根本问题,此后近百年中,法国一直处于革命与复辟的轮回中,社会持续动荡,经济发展速度受到影响,工业化进程缓慢。直到1870年后,法国模式突然发生转折,由对抗转为妥协。此后没再发生大规模的革命,法国人开始用协商手段逐步建立起民主制度。
——摘编自刘金源《从历史学视角透视世界现代化进程——南京大学历史系钱乘旦教授访谈录》
史料三:美国南北之间矛盾和冲突是伴随着工业化的进程而展开的。这一时期美国东北部建立了纺织、制鞋、采矿、钢铁、交通等工业部门,发展十分迅速。南部地区自美国独立战争后,一直以种植烟草、蓝靛和棉花为主。这里不仅有充足的阳光,而且有着大批从事种植业的廉价劳动力——奴隶。林肯当选总统成为南北分裂的信号。1861年4月,南北战争爆发。
——摘编自谷宇新《美国南北战争对我国统一大业的几点启示》
(1)根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对英国有何重大意义。
(2)根据史料二,概括法国的民主历程中斗争方式的转变,并说明其变化的原因。
(3)根据史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南北战争爆发的原因。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史料一: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正式签署法令前,俄国有三个阶级分别提出解决农奴问题的方案。
地主贵族的改革草案主张只给农奴人身自由,不给他们土地所有权,并且提议减少农民的份地,坚决主张农民使用份地必须负担繁重的义务。
资产阶级自由主义者的改革草案主张解放农民并让农民得到他耕种的全部土地,但农民应付给地主赎金,否则就是破坏私有权,因而要求兼顾地主和农民的利益,实现两个阶级的妥协。
革命民主主义者的改革草案主张彻底废除农奴制度,推翻沙皇专制统治,建立共和国。
——摘编自陶惠芬《俄国近代改革史》
史料二:1868年4月的一天,日本京都皇宫的大殿内,天皇率领群臣宣读誓词“广兴会议,万机决于公论;上下一心,大展经纶;官武一体以至庶民,各遂其志,务使人心不倦;破历来之陋习,基于天地之公道;求知识于世界,大力振兴皇基。”这就是日本历史上著名的“五条誓文”。从此,日本励精图治,开始了近代化进程。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俄国1861年改革体现了史料一中哪个草案的内容,并分析此次改革对俄国近代化进程的影响。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史料二中的“破历来之陋习”和“求知识于世界”分别是指明治维新哪两项重大举措。
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选择题
1.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美国是由北美殖民地各州自由联合组建的国家,无论大州小州一律平等,因此美国参议院中每州都平等地拥有两个席位,德意志帝国是经过普鲁士领导的王朝战争实现统一后建立的,普鲁士在联邦中占有绝对的主导地位,因此“在德国联邦议会中普鲁士邦则拥有足够多的议席行使否决权”,故选C项。
2.C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内容涉及关税、商业、铁路、邮政和电报等,却没有涉及个人权利,反映了德国资本主义的保守性,专制色彩比较浓厚,故选C项。
3.A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日本于1868年开始明治维新,1871年,岩仓具视出访欧美,由传统发式与和式礼服转变到全身西式装扮,这反映了维新官员学习西方文化、习俗,积极践行“文明开化”,故A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出访欧美的使团,不能代表日本社会,排除B项;材料反映明治维新促进社会习俗的转变,排除C项;D项不是材料反映的实质,排除。
4.C 解析:君主派议员占优势的议会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主张共和政体的梯也尔被迫辞职,这反映了当时法国的君主派势力强大,代议制度曲折发展,故选C项。
5.B 解析:材料中法国国民议会的相关禁令和规定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子女的个人权利,体现了国家肩负起保护个人权利的责任,符合社会契约精神,故B项正确;个人意志与个人权利不能画等号,材料强调的是国家对个人权利的保护,排除A项;材料并未涉及男女的政治地位,排除C项;材料中法国政府强制干预家庭和家族内部事务,显然是国家利益高于家族利益,排除D项。
6.B 解析:美国国会通过法律完全赋予最高法院对上诉案件的自由裁量权,使最高法院得以积极干预政府的公共政策,这就加大了最高法院对行政权的监督,从而在内部调整了三权分立体制,故B项正确;材料“美国国会通过《法官法》,完全赋予最高法院对上诉案件的自由裁量权”说明国会正当行使自己的职责,不能说明国会地位在这一时期高于最高法院,排除A项;自由裁量权针对的是上诉案件,“压制政府”说法错误,排除C项;材料所述这一措施完善了分权与制衡机制,排除D项。
7.B 解析:由对高级官员的弹劾转变为议会对内阁的监督,说明英国实现了立法权对行政权的监督机制,体现了二者之间的分权制衡,故B项正确;《权利法案》颁布后,英国逐渐确立君主立宪制,排除A项;内阁拥有行政权是在君主立宪制确立之后,所以议会对内阁的监督不是政治传统而是创新,排除C项;政府(内阁)与议会之间是相互制衡的关系,而不是政府完全听命于议会,排除D项。
8.D 解析:根据材料“乔治三世指使下院通过决议,剥夺他的议员资格,并授意政府将其逮捕”可知,当时英国国王依然拥有较大的权力,英国君主立宪制尚未完善,故D项正确;1689年,英国颁布《权利法案》,国王的权力受到议会制约,排除A项;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后,英国逐渐形成君主立宪制,君主专制制度不再恢复,排除B项;英国内阁对议会负责,排除C项。
9.D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此时英国进一步限制王权,资产阶级代议制逐步得到完善,D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英国君主立宪政体逐步完善,并非尚待完善,A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B项,排除;英国“议会至上”原则确立是在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后,C项错误。
10.B
11.A 解析:由题干材料“公众的声音会比他们自己直接表达更符合公共利益”可以看出麦迪逊认为间接民主形式有诸多优点,有利于维护国家利益,故A项正确;题干材料没有体现出代议制民主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故B项错误;“精英治国可有效避免暴政的出现”在材料中没有涉及,排除C项;题干材料反映的是代议制的优点,而不是实行代议制的可能性,故D项错误。
12.C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英国国王与议会之间围绕权力的斗争具有长期性和曲折性,最终确立了议会限制王权的稳定局面,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因此,从世界近代化的视角看,其反映了专制走向民主的艰难历程,即世界近代化的艰难历程,故C项正确;A、D两项只是说明英国方面的特点,不能反映世界近代化的视角,故排除;材料主要揭示了资本主义政体确立的趋势,而不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趋势,故排除B项。
13.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不仅对英国的历史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也推动了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故选C项。
14.A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权利法案》扩大了议会权力,限制了王权,故A项正确;当时英国国王依然保有部分行政权,排除B项;C项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光荣革命”后,英国君主立宪制逐步形成,排除D项。
二、非选择题
15.答案:(1)重大意义:英国逐渐建立起君主立宪制,为英国走向近代化奠定基础。
(2)转变:从暴力革命走向妥协(或从对抗走向妥协)。
原因:法国专制主义过于强大;大革命后法国社会陷入持续动荡;工业化进程缓慢。
(3)原因:南北两种经济制度的矛盾;美国工业革命的不断推进导致南北矛盾不断激化;奴隶制的存废问题成为南北一切矛盾的焦点;林肯当选总统成为南北战争的导火线。
16.答案:(1)体现了资产阶级自由主义者的改革草案的内容。
影响: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劳动力和市场,推动了俄国的工业革命;俄国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2)举措:废除旧体制;倡导“文明开化”。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2024届高三历史一轮专题复习25:资产阶级革命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