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新疆哈密市第六中学2023-2024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含解析)

2023-2024学年新疆哈密六中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
1.(3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播放一遍的时间大约为(  )
A.12s B.46s C.2min D.20min
2.(3分)2023年5月30日,“神舟十六号”飞船与中国空间站成功对接后,它们一起绕地球转动。认为中国空间站是静止的(  )
A.“神舟十六号”飞船
B.月球
C.地面指挥中心
D.在中国空间站内穿行的宇航员
3.(3分)国际计量大会规定,(  )原子振动9192631770次所需的时间定义为1秒。
A.氢 B.锂 C.铯 D.铍
4.(3分)杭州亚运会跳水比赛中,全红婵以其出色的表现和惊人的技术,成功夺得女子单人跳水金牌。如图为全红婵手握金牌的照片,估测她手中金牌的直径约为(  )
A.8.7mm B.8.7cm C.8.7dm D.8.7m
5.(3分)北方的冬天,户外的人呼出的水蒸气变为“白气”的过程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凝固 B.汽化 C.升华 D.液化
6.(3分)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汽车,20s行驶了60m,那么它前2s内的速度是(  )
A.1m/s B.2m/s C.3m/s D.6m/s
7.(3分)为了方便住户晚上回家,居民楼的楼梯内安装了声光控制灯。这种灯只有在晚上没有光且有声音时才能发光,并且声音必须达到一定的要求才可以。则夜晚声音控制灯泡能否发光依靠的是(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音调和音色
8.(3分)用铁水浇铸工件,能反映浇铸过程中温度随时间的变化过程的是(  )
A. B.
C. D.
9.(3分)小明不慎将一瓶矿泉水从二楼阳台滑落,忽略空气阻力,则这瓶矿泉水在下落过程中的路程与时间关系图像正确的是(  )
A. B.
C. D.
10.(3分)如图所示是足球在水平面上直线运动,速度越来越慢。测得sAB=sBC=20m,通过BC段所用的时间为5s,则足球从A运动到C的平均速度可能是(  )
A.3m/s B.4m/s C.6m/s D.8m/s
11.(3分)甲、乙两人进行100m赛跑,结果甲比乙超前10m到达终点。如果让甲从原起跑线往后退10m起跑,乙仍从原起跑线起跑,则比赛结果是(  )
A.同时到 B.甲先到 C.乙先到 D.不能确定
12.(3分)甲、乙两名同学从同一起点出发,沿平直公路运动到相同终点。甲在前一半时间里以2m/s做匀速直线运动,后一半时间里以3m/s做匀速直线运动,后一半路程中以2m/s做匀速直线运动,则甲、乙到达终点的时间之比为(  )
A.24:25 B.25:24 C.1:1 D.3:2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6分)
13.(9分)2017年5月5日,C919首架飞机首飞,2023年5月28日,是中国首款按照国际通行适航标准自行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喷气式中程干线客机。
(1)C919首飞时,由于发动机的    而产生的轰鸣声是通过    (填具体介质)传入人耳。C919返回首飞现场时,现场见证者心情越发激动,随着声音的    (填“响度”或“音调”)越来越大,飞机开始着陆,最终首飞取得圆满成功。十年心血,现场C919研发专家们流下了激动和幸福的泪水,对于他们来说   (填“乐音”或“噪音”)。
(2)C919首飞成功后,将进入适航认证阶段,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就是结冰试验。飞机表面结冰是由于飞机飞行过程中过冷水滴或降雨碰到机体后    (填物态变化过程)而形成的,也可由水蒸气在机体表面    (填物态变化过程)而成,上述两个过程都是    热过程。
(3)在一根长为884m的实心金属直管的一端用力敲击一下,在另一端先后听到两次声音,第一声是通过    (选填“固体”或“气体”)传来的,再经过2.43s听到第二声。该金属管可能是由    制成的(声音在铜中传播速度为3750m/s,在铝中传播速度为5000m/s,在铁中传播速度为5200m/s)。
14.(11分)气象台是为国民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服务的气象机构。其职能是:进行气象观测,积累、整编气象资料,发布天气预报、警报,负责对气象站进行技术指导。
(1)气象台所用的温度计要放在百叶箱中,该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    规律制成的,温度计的刻度均匀,这说明测温物质在测温范围内温度改变相同时   (选填“相同”或“不相同”)。如果太阳光直射温度计,会使所测温度    实际气温(选填“高于”或“低于”),为了避免阳光直射对温度计的影响,该百叶窗的门应该朝    (选填“西”“北”或“南”)开。
(2)测量最低气温的温度计应采用凝固点较    的液体作为测温物质,测量最高气温的温度计和    (选填“体温计”或“实验室温度计”)的结构是相似的。
(3)气象台工作人员为了确定风向,用手蘸些水,然后将手指竖在空中,会感觉    (选填“凉”或“热”),原因是风吹来的一面水    变快,从手指    变多(选填“吸热”或“放热”)。
(4)发生地震时,有些动物比人提前感觉到,是因为地震时伴有    声波产生;用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具有    。
15.(6分)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汽车已广泛走进家庭。
(1)很多汽车的尾部都有一些圆形部件如图甲,它们是汽车的倒车雷达。汽车靠倒车雷达定位车后障碍物的距离,它们是一种能发射和接收    (选填“超声波”、“次声波”或“声音”)的设备;这种波    (选填“能”或“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当汽车的AI智能音箱以1.2倍速播放音乐时,用户听到声音的    (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比正常声音高;图丙标识是为了在    减弱噪声。
(2)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时,速度一般在33    (选填“m/s”或“km/h”),为了监测车辆是否超过了规定值,公路上都安装了测速仪,测速仪从第一次发出超声波信号,到经汽车反射后收到反射信号用了0.4s,第二次发出超声波信号;测速仪从第二次发出超声波信号,设超声波的速度为340m/s保持不变。测速过程中小车的平均速度为    m/s。
三、实验题(每空2分,共28分)
16.(14分)如图所示,这是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的实验。
(1)本实验测平均速度的原理公式:   ;
(2)小红建议实验时斜面的倾角要适当减小,这样做可以使小车在斜面上运动得    (选填“快”或“慢”)一些,其目的是减小测量    所带来的误差;
(3)图中AB段的距离sAB=   cm,测得小车通过AB段的时间tAB=1.6s,则小车通过AB段的平均速度是    m/s;
(4)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则所测小车在AB段的平均速度vAB偏    (选填“大”或“小”);
(5)为了测量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段的平均速度,某同学让小车从B点由静止释放,测出小车到达C点的时间   (选填“正确”或“错误”)的,理由是    。
17.(14分)小文利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温度/℃ 90 92 94 96 98 99 99 99 99
(1)按照图甲组装实验器材后,还需要补充一个测量仪器是:   ;适当缩短实验时间,小文在烧杯中倒入一些热水,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所示   ℃;
(2)实验中小文观察到沸腾前和沸腾过程水中气泡上升过程的两种情况,如图丙、丁所示,则图    (选填“丙”或“丁”)是水沸腾时的情况;
(3)水沸腾后,继续加热,水的温度    (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4)由实验数据可知,水的沸点是    ℃,实验室内的气压    (填“高于”“低于”或“等于”)一个标准大气压;
(5)实验室有一只刻度均匀的不准确温度计,在测一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时,其读数为﹣2℃,其读数为108℃。当此温度计示数为97℃时,则水的实际温度是    (选填“90℃”、“95℃”或“99℃”)。
四、计算题(每题5分,共10分)
18.(5分)一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在10min内前进6km,停车10min后又以72km/h的速度匀速行驶10min
(1)汽车停车前的平均速度;
(2)汽车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
19.(5分)熙熙乘坐一辆速度为15m/s的小轿车迅速驶向一座山崖,某一时刻鸣笛后,汽车继续行驶了90m听到回声,司机第二次鸣笛,经过2s听到回声。计算:
(1)第一次鸣笛经过多长时间能听到回声;
(2)第一次鸣笛时距离山崖的距离;
(3)两次回声的时间间隔。
2023-2024学年新疆哈密六中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
1.(3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播放一遍的时间大约为(  )
A.12s B.46s C.2min D.20min
【答案】B
【分析】根据生活经验和对时间单位的认识进行分析。
【解答】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播放一遍的时间大约为46s,故B正确。
故选:B。
2.(3分)2023年5月30日,“神舟十六号”飞船与中国空间站成功对接后,它们一起绕地球转动。认为中国空间站是静止的(  )
A.“神舟十六号”飞船
B.月球
C.地面指挥中心
D.在中国空间站内穿行的宇航员
【答案】A
【分析】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判断物体的运动和静止,首先确定一个参照物,如果被研究的物体和参照物之间没有发生位置的改变,被研究的物体是静止的,否则是运动的。
【解答】解:“神舟十六号”飞船与中国空间站成功对接后,中国空间站和“神舟十六号”飞船之间相对的位置没发生变化、地面指挥中心和在中国空间站内穿行的宇航员之间的空间位置发生了变化,中国空间站是静止的、地面指挥中心和在中国空间站内穿行的宇航员为参照物,故A符合题意。
故选:A。
3.(3分)国际计量大会规定,(  )原子振动9192631770次所需的时间定义为1秒。
A.氢 B.锂 C.铯 D.铍
【答案】C
【分析】一秒在科学上界定为,从微波激发铯原子,使其振动9192631770次所需要的时间。
【解答】解:一秒在科学上界定为,从微波激发铯原子。
故选:C。
4.(3分)杭州亚运会跳水比赛中,全红婵以其出色的表现和惊人的技术,成功夺得女子单人跳水金牌。如图为全红婵手握金牌的照片,估测她手中金牌的直径约为(  )
A.8.7mm B.8.7cm C.8.7dm D.8.7m
【答案】B
【分析】根据生活经验和对长度单位的认识进行分析。
【解答】解:人拳头的宽度大约8cm﹣10cm,图中金牌的直径与全红婵的拳头接近,故B正确。
故选:B。
5.(3分)北方的冬天,户外的人呼出的水蒸气变为“白气”的过程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凝固 B.汽化 C.升华 D.液化
【答案】D
【分析】解决此题需掌握: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属于液化现象,液化是放热的。
【解答】解:
北方的冬天,室外的气温很低,遇到外面的冷空气会放出热量液化成小水珠。
故选:D。
6.(3分)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汽车,20s行驶了60m,那么它前2s内的速度是(  )
A.1m/s B.2m/s C.3m/s D.6m/s
【答案】C
【分析】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保持不变,由速度公式可以求出物体的速度;
由速度公式的变形公式可以求出物体的运动路程。
【解答】解:汽车的速度:
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运动过程中速度不变。
故选:C。
7.(3分)为了方便住户晚上回家,居民楼的楼梯内安装了声光控制灯。这种灯只有在晚上没有光且有声音时才能发光,并且声音必须达到一定的要求才可以。则夜晚声音控制灯泡能否发光依靠的是(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音调和音色
【答案】B
【分析】声音的三个特征分别是:音调、响度、音色,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
【解答】解:声光控制的电灯,即只有在晚上没有光且有声音时,声音必须达到一定的要求才行,故ACD错误。
故选:B。
8.(3分)用铁水浇铸工件,能反映浇铸过程中温度随时间的变化过程的是(  )
A. B.
C. D.
【答案】D
【分析】晶体熔化或凝固时温度不变,体现在图象中就是有个温度不变的过程;
非晶体熔化或凝固时温度也在不断下降,体现在图象中就是温度没有一个不变的过程,一直都是在下降。
【解答】解:铁是晶体,用铁水浇铸铁板的过程是晶体的凝固过程。
A、图中温度整体上升、边升温,是非晶体熔化图象;
B、图中温度整体下降、边降温,是非晶体凝固图象;
C、图中温度整体上升,是晶体的熔化图象;
D、图中温度整体下降,是晶体的凝固图象。
故选:D。
9.(3分)小明不慎将一瓶矿泉水从二楼阳台滑落,忽略空气阻力,则这瓶矿泉水在下落过程中的路程与时间关系图像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C
【分析】(1)物体的s﹣t图像是一条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时,物体处于静止状态,物体的s﹣t图像是一条倾斜的直线时,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2)矿泉水瓶从二楼阳台滑落,忽略空气阻力,做的是加速运动。
【解答】解:A、图像表示的是静止;
B、图像表示的是匀速直线运动;
C、图象表示的是加速运动;
D、图像表示的是先匀速直线运动后静止。
故选:C。
10.(3分)如图所示是足球在水平面上直线运动,速度越来越慢。测得sAB=sBC=20m,通过BC段所用的时间为5s,则足球从A运动到C的平均速度可能是(  )
A.3m/s B.4m/s C.6m/s D.8m/s
【答案】C
【分析】通过相同的路程,物体运动越快,时间越短,根据题意结合速度公式v=,分别计算若速度不变和AB段时间为0的平均速度,比较并做出判断。
【解答】解:足球从A到C的路程sAC=sAB+sBC=20m+20m=40m,
AB段和BC段路程相等,速度越来越慢,即小于5sAC<5s+2s=10s,
足球从A运动到C的平均速度vAC=>=4m/s,
AC段所用时间tAC>5s,
足球从A运动到C的平均速度vAC=<=8m/s,C正确。
故选:C。
11.(3分)甲、乙两人进行100m赛跑,结果甲比乙超前10m到达终点。如果让甲从原起跑线往后退10m起跑,乙仍从原起跑线起跑,则比赛结果是(  )
A.同时到 B.甲先到 C.乙先到 D.不能确定
【答案】B
【分析】设甲的百米成绩为t,知道甲每次都比乙提前10m到达终点,则甲在时间t内跑100m、乙跑90m,可求出二人的速度;
若让甲将起点向后远离原起点10m,乙仍在原起点处与甲同时起跑,因速度不变,可分别求出二人所用时间,然后即可得出答案。
【解答】解:设甲用的时间为t,则速度为v1=,
乙的速度v2==,
第2次比赛时,s1′=100m+10m=110m,s2′=100m,
因为速度不变,所以甲用的时间:
t7′===t,
乙用的时间:
t5′===t,
因为t<t1′<t4′,因此还是甲先到达终点。
故选:B。
12.(3分)甲、乙两名同学从同一起点出发,沿平直公路运动到相同终点。甲在前一半时间里以2m/s做匀速直线运动,后一半时间里以3m/s做匀速直线运动,后一半路程中以2m/s做匀速直线运动,则甲、乙到达终点的时间之比为(  )
A.24:25 B.25:24 C.1:1 D.3:2
【答案】A
【分析】设总路程为s,甲所用时间为t,乙所用时间为t′,根据速度公式分别得出t、t′与路程的关系式,分析即可。
【解答】解:设总路程为s,甲所用时间为t,
对甲可得出:s=t×5m/s+,即,t=,
对乙可得出:t′=+=,
则甲、乙到达终点的时间之比:==。
故选:A。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6分)
13.(9分)2017年5月5日,C919首架飞机首飞,2023年5月28日,是中国首款按照国际通行适航标准自行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喷气式中程干线客机。
(1)C919首飞时,由于发动机的  振动 而产生的轰鸣声是通过  空气 (填具体介质)传入人耳。C919返回首飞现场时,现场见证者心情越发激动,随着声音的  响度 (填“响度”或“音调”)越来越大,飞机开始着陆,最终首飞取得圆满成功。十年心血,现场C919研发专家们流下了激动和幸福的泪水,对于他们来说 乐音 (填“乐音”或“噪音”)。
(2)C919首飞成功后,将进入适航认证阶段,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就是结冰试验。飞机表面结冰是由于飞机飞行过程中过冷水滴或降雨碰到机体后  凝固 (填物态变化过程)而形成的,也可由水蒸气在机体表面  凝华 (填物态变化过程)而成,上述两个过程都是  放 热过程。
(3)在一根长为884m的实心金属直管的一端用力敲击一下,在另一端先后听到两次声音,第一声是通过  固体 (选填“固体”或“气体”)传来的,再经过2.43s听到第二声。该金属管可能是由  铁 制成的(声音在铜中传播速度为3750m/s,在铝中传播速度为5000m/s,在铁中传播速度为5200m/s)。
【答案】(1)振动;空气;响度;乐音;(2)凝固;凝华;放;(3)固体;铁。
【分析】(1)声音由物体的振动产生;声音的传播靠介质;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作为传播声音的介质,我们平时听到的声音大多是由空气这种介质传播的;声音的三个特征分别是:音调、响度、音色,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
(2)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叫凝固;物质由气态变成固态叫凝华;凝固和凝华都是放热过程;
(3)根据表格中的数据进行分析,不同介质中声音传播速度是不一样的,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大于在液体中传播速度,在液体中传播速度大于在气体中传播速度;
先利用v=计算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时间,求出在金属管中的传播时间,再利用速度公式求声音在金属管内的传播速度,对应数据表找出金属管的材料。
【解答】解:(1)发动机振动产生声音,轰鸣声是通过介质空气传入耳朵,距离变近;现场C919研发专家们流下了激动和幸福的泪水,C919发动机的轰鸣声属于乐音;
(2)飞机飞行过程中过冷水滴或降雨碰到机体后结冰属于凝固过程;水蒸气变成冰是凝华过程;
在长为884m的实心金属直管的一端敲击一下,在另一端先后听到两个声音,再经过2.43s听到第二声。
由v=得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时间是:
t===2.2s;
声音在金属管内传播的时间:
t1=t﹣Δt=2.4s﹣2.43s=0.17s
②声音在金属管内传播的速度:
v4===5200m/s;
③查表知:金属管可能是铁制成的。
故答案为:(1)振动;空气;乐音;凝华;放;铁。
14.(11分)气象台是为国民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服务的气象机构。其职能是:进行气象观测,积累、整编气象资料,发布天气预报、警报,负责对气象站进行技术指导。
(1)气象台所用的温度计要放在百叶箱中,该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  热胀冷缩 规律制成的,温度计的刻度均匀,这说明测温物质在测温范围内温度改变相同时 相同 (选填“相同”或“不相同”)。如果太阳光直射温度计,会使所测温度  高于 实际气温(选填“高于”或“低于”),为了避免阳光直射对温度计的影响,该百叶窗的门应该朝  北 (选填“西”“北”或“南”)开。
(2)测量最低气温的温度计应采用凝固点较  低 的液体作为测温物质,测量最高气温的温度计和  体温计 (选填“体温计”或“实验室温度计”)的结构是相似的。
(3)气象台工作人员为了确定风向,用手蘸些水,然后将手指竖在空中,会感觉  凉 (选填“凉”或“热”),原因是风吹来的一面水  蒸发 变快,从手指  吸热 变多(选填“吸热”或“放热”)。
(4)发生地震时,有些动物比人提前感觉到,是因为地震时伴有  次 声波产生;用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具有  能量 。
【答案】(1)热胀冷缩;相同;高于;北;(2)低;体温计;(3)凉;蒸发;吸热;(4)次;能量。
【分析】(1)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测温物质在测温范围内温度改变相同时,测温物质体积的改变量相同;如果太阳光直射温度计,会使所测温度高于实际气温;
(2)测量最低气温的温度计应采用凝固点较低的液体作为测温物质;体温计的玻璃泡上方有一很细的弯管,使得体温计离开人体后示数不变,能够离开被测物体读数;
(3)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液体表面上方空气的流动速度;
(4)声音即可以传递信息,又可以传递能量。人的听觉频率范围是20Hz~20000Hz,高于20000Hz的是超声波,低于20Hz的是次声波,地震前夕发出次声波,人感觉不到,有些动物能感觉到。
【解答】解:
(1)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测温物质在测温范围内温度改变相同时,测温物质体积的改变量相同;
如果太阳光直射温度计,会使所测温度高于实际气温,该百叶窗的门应该朝北;
(2)根据液体温度计的原理可知,测量最低气温的温度计应采用凝固点较低的液体作为测温物质,测量最高气温的温度计的液柱要停留在最高温度值,示数只升高;
(3)把手指浸入水中,然后向上举起,那一面的水蒸发变快,蒸发较快的那一面的水在蒸发时吸收的热量多,所以可以判断风是从哪一边吹来;
(4)发生地震时,有些动物比人提前感觉到;用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具有能量。
故答案为:(1)热胀冷缩;相同;北;(2)低;(3)凉;吸热;能量。
15.(6分)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汽车已广泛走进家庭。
(1)很多汽车的尾部都有一些圆形部件如图甲,它们是汽车的倒车雷达。汽车靠倒车雷达定位车后障碍物的距离,它们是一种能发射和接收  超声波 (选填“超声波”、“次声波”或“声音”)的设备;这种波  不能 (选填“能”或“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当汽车的AI智能音箱以1.2倍速播放音乐时,用户听到声音的  音调 (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比正常声音高;图丙标识是为了在  声源处 减弱噪声。
(2)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时,速度一般在33  m/s (选填“m/s”或“km/h”),为了监测车辆是否超过了规定值,公路上都安装了测速仪,测速仪从第一次发出超声波信号,到经汽车反射后收到反射信号用了0.4s,第二次发出超声波信号;测速仪从第二次发出超声波信号,设超声波的速度为340m/s保持不变。测速过程中小车的平均速度为  42.5 m/s。
【答案】(1)超声波;不能;音调;声源处(2)m/s;42.5。
【分析】(1)解决此题需掌握:回声定位是根据回声到来的时间和方位,确定目标的位置和距离,即利用声音获得信息。利用声音除了可获得信息外,还可利用声音来传递能量。真空不能传声。
声音的三个特征分别是:音调、响度、音色,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控制噪声从声源处、传播途中和人耳处考虑;
(2)高速公路上行驶时通常汽车速度大约120km/h;求汽车的速度必须知道行驶的距离和相应的时间:
①测速仪第一次发出超声波时,经过了0.2s到达了汽车处,而信号从汽车处返回测速仪,也行驶了0.2s的时间;
②在第二次发出的信号,在与汽车相遇返回到测速仪时,超声波行驶了0.1s;
③这两次汽车与测速仪的距离差就是汽车行驶的距离,再找出行驶这段时间所用的时间(汽车运动的时间为从第一次与超声波相遇开始,到第二次与超声波相遇结束。求出这个时间,就是汽车运动的时间),利用速度公式即可得解。
【解答】解:(1)由于超声波方向性强,所以汽车倒车雷达运用超声波定位车后障碍物的距离。
由于超声波是声波的一种,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智能音箱以1.2倍速播放音乐时,音箱的振动速度加快,所以声音的音调比正常声音高;
(2)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时,速度一般120km/h。
由v=可得汽车接收到第一次信号时
s5=v声t1=340m/s×0.4s=68m;
汽车接收到第二次信号时,汽车距测速仪:
s7=v声t2=340m/s×0.2s=34m;
因此汽车在两次信号的间隔过程中,行驶了:s′=s4﹣s2=68m﹣34m=34m;
这34m共用了:t′=△t﹣t1+t4=0.9s﹣3.2s+0.5s=0.8s,
所以汽车的车速为:
v′==42.5m/s。
故答案为:(1)超声波;不能;声源处(2)m/s。
三、实验题(每空2分,共28分)
16.(14分)如图所示,这是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的实验。
(1)本实验测平均速度的原理公式: v= ;
(2)小红建议实验时斜面的倾角要适当减小,这样做可以使小车在斜面上运动得  慢 (选填“快”或“慢”)一些,其目的是减小测量  时间 所带来的误差;
(3)图中AB段的距离sAB= 40.0 cm,测得小车通过AB段的时间tAB=1.6s,则小车通过AB段的平均速度是  0.25 m/s;
(4)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则所测小车在AB段的平均速度vAB偏  小 (选填“大”或“小”);
(5)为了测量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段的平均速度,某同学让小车从B点由静止释放,测出小车到达C点的时间 错误 (选填“正确”或“错误”)的,理由是  所测时间不是运动过程中通过下半段所用的时间 。
【答案】(1)v=;(2)慢;时间;(3)40.0;0.25;(4)小;(5)错误;所测时间不是运动过程中通过下半段所用的时间。
【分析】(1)测量小车平均速度的实验原理是v=;
(2)实验时斜面的倾角要适当减小,这样小车在斜面上运动的比较慢,便于准确测量时间;
(3)根据图象读出AB段的距离,运用公式v=求出AB段的平均速度;
(4)如果让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会导致计时有误,根据v=可以知道测得的平均速度和真实值之间的关系;
(5)让小车从B点由静止释放,所测时间不是运动过程中通过下半段所用的时间。
【解答】解:(1)平均速度是指某短时间内的路程与这段时间的比值,所以测量小车平均速度的实验原理是v=;
(2)实验时斜面的倾角要适当减小,这样做可以使小车在斜面上运动得慢一些;
(3)由图可知,图中AB段的距离:BC段路程s=40.0cm=0.4m,
小车通过AB段的平均速度是:vAB===0.25m/s
(4)如果让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会导致时间的测量结果偏大知,测得的平均速度会偏小。
(5)为了测量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段的平均速度,某同学让小车从B点由静止释放,从而计算出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段的平均速度,因为让小车从B点由静止释放,小车通过AC段的时间与AB段的时间之差才是下半程BC段的时间。
故答案为:(1)v=;(2)慢;(3)40.2;(4)小;所测时间不是运动过程中通过下半段所用的时间。
17.(14分)小文利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温度/℃ 90 92 94 96 98 99 99 99 99
(1)按照图甲组装实验器材后,还需要补充一个测量仪器是: 秒表 ;适当缩短实验时间,小文在烧杯中倒入一些热水,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所示 68 ℃;
(2)实验中小文观察到沸腾前和沸腾过程水中气泡上升过程的两种情况,如图丙、丁所示,则图  丙 (选填“丙”或“丁”)是水沸腾时的情况;
(3)水沸腾后,继续加热,水的温度  不变 (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4)由实验数据可知,水的沸点是  99 ℃,实验室内的气压  低于 (填“高于”“低于”或“等于”)一个标准大气压;
(5)实验室有一只刻度均匀的不准确温度计,在测一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时,其读数为﹣2℃,其读数为108℃。当此温度计示数为97℃时,则水的实际温度是  90℃ (选填“90℃”、“95℃”或“99℃”)。
【答案】(1)秒表;68;(2)丙;(3)不变;(4)99;低于;(5)90℃。
【分析】(1)从探究的问题“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考虑,温度是随着哪个物理量变化,从而得出测量工具;
根据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和读数方法回答;
(2)沸腾前,气泡上升变小,沸腾时,气泡上升变大;
(3)水在沸腾时吸热、温度不变;
(4)水沸腾时的温度称为沸点;气压越低,沸点越低;
(5)我们知道在一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沸水的温度是100℃.所以这支温度计上的示数﹣2℃所对应的实际温度是0℃,示数108℃对应的实际温度是100℃。由于﹣2℃到108℃之间有110个格,那么用实际的100℃除以110个格就是这支温度计一个小格表示的温度值了,则可求出当实际温度为97℃时,此温度计的对应的读数。
【解答】解:(1)观察温度随加热时间的变化,需要秒表来记录,温度计分度值为1℃
(2)沸腾前,气泡上升变小,气泡上升变大,小文观察到沸腾时水中气泡的情形如图丙所示;
(3)根据表格数据分析可知:水沸腾时,继续吸热;
(4)由表格中数据知,从4到4分钟,所以可以看出水的沸点是99℃,所以此时的气压小于一标准大气压;
(10)当温度计显示为97℃时,对应的温度为t=
故答案为:(1)秒表;68;(3)不变;低于。
四、计算题(每题5分,共10分)
18.(5分)一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在10min内前进6km,停车10min后又以72km/h的速度匀速行驶10min
(1)汽车停车前的平均速度;
(2)汽车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1)知道停车前走的路程和所用的时间,利用速度公式求汽车停车前的平均速度;
(2)知道停车后的速度和时间,利用s=vt求停车后走的路程,可求总路程,再求出汽车的总时间,利用速度公式求汽车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
【解答】解:(1)汽车停车前的平均速度:
v1===10m/s;
(2)因为v=,
所以停车后走的路程:
s2=v2t6=72km/h×h=12km=12000m,
总路程s=s1+s2=6000m+12000m=18000m,
总时间t=10min+10min+10min=30min=1800s,
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
v===10m/s。
答:(1)汽车停车前的平均速度为10m/s;
(2)汽车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为10m/s。
19.(5分)熙熙乘坐一辆速度为15m/s的小轿车迅速驶向一座山崖,某一时刻鸣笛后,汽车继续行驶了90m听到回声,司机第二次鸣笛,经过2s听到回声。计算:
(1)第一次鸣笛经过多长时间能听到回声;
(2)第一次鸣笛时距离山崖的距离;
(3)两次回声的时间间隔。
【答案】(1)第一次鸣笛经过6s时间能听到回声;
(2)第一次鸣笛时距离山崖的距离为1065m;
(3)两次回声的时间间隔43.33s。
【分析】(1)司机第一次鸣笛后,声音传到高山返回汽车时,汽车以15m/s的速度已经前行了90m,根据速度公式可求汽车行驶的时间;
(2)在这段时间内,声音和汽车行驶的路程之和是司机鸣笛时汽车与高山距离的2倍,根据速度公式求司机第一次鸣笛时汽车与高山距离;
(3)司机第二次鸣笛后,声音传到高山返回汽车时,汽车以15m/s的速度已经前行了2s,根据速度公式可求汽车行驶的距离;在这段时间内,声音和汽车行驶的路程之和是司机鸣笛时汽车与高山距离的2倍,根据速度公式求司机第二次鸣笛时汽车与高山距离;知道两次鸣笛时的距离和汽车的速度,根据速度公式求出机两次回声的时间间隔。
【解答】解:(1)第一次鸣笛到能听到回声的时间等于汽车行驶90m需要的时间;
(2)第一次鸣笛后声音在6s内传播的距离与小轿车在2s内行驶距离之和等于第一次鸣笛时距离山崖距离的2倍,s声+s=2s4,则;
(3)听到第一次鸣笛的回声时小轿车到山崖的距离s1′=s6﹣s=1065m﹣90m=975m,
第二次鸣笛后,声音在2s内传播的距离与小轿车在2s内行驶距离之差等于听到第二次鸣笛的回声时小轿车距离山崖距离的4倍声′﹣s′=2s2,
则此时距离山崖距离,
小轿车行驶的距离Δs=s1﹣s4=975m﹣325m=650m,
两次回声的时间间隔。
答:(1)第一次鸣笛经过6s时间能听到回声;
(2)第一次鸣笛时距离山崖的距离为1065m;
(3)两次回声的时间间隔43.33s。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新疆哈密市第六中学2023-2024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含解析)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