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沙县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
第Ⅰ卷 选择题
一、选择题(共25题,每小题3分,共7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周初建立的分封制度“政权并不集中在最高的王的手上,这是个一层层重叠着的权力金字塔,每个
贵族都分享着一部分权力,王奈何不得侯,侯也奈何不得公,一直到士都是如此”。这表明分封制
A.家国同构的政治结构 B.权力分散未能形成中央集权
C.森严的等级制度特征 D.分权与制衡的原则
2.战国时期,各国统治者出于争霸需要,争相招揽人才。士人周游列国,颇受重用,他们的活跃推动了学
术文化的繁荣。众多学派各自提出对政治乃至宇宙的看法,彼此论战辩驳,形成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这种局面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A.儒家思想成为统治思想 B.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 D.科举选官制度的确立
3.《史记·李斯列传》中有一段关于秦朝的评论说:“秦无尺土之封,不立子弟为王,功臣为诸侯者,使后
无战攻之患。”下列对材料信息的本质理解,最准确的是
A.肯定了秦朝统一的历史意义 B.肯定了秦朝地方行政体制建设的功效
C.敏锐地指出了分封制的弊端 D.指出分封制与郡县制最主要的不同点
4.下表为汉武帝时期采取的治理措施,其反映的时代特征是
政治 颁布“推恩令”、设置刺史
经济 将铸币权收归中央
思想 尊崇儒术
军事 反击匈奴袭扰
A.早期国家的形成与发展 B.奠定了现代中国的版图
C.政权的更迭与民族交融 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5.自东汉以来,西、北边陲的一些少数民族不断向内地迁徙。西晋末年,北方人民为躲避战乱大批流亡南
下。由此可以推断
①内迁少数民族和汉族交融加强 ②南方取代了北方成为我国的经济重心
③契丹族入主中原迅速统一全国 ④北方人口南迁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开发
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②④
6.日本学者内藤乾吉认为:“唐代的政治并非是君主独裁政治,而是综合天子和贵族意志实行的贵族政治。”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已基本解决 B.这种观点是基于唐代皇权与三省分权的关系而言
C.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 D.形成了最高统治者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局面
7.“它‘惟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
人身控制。”“它”指的是
A.租调制 B.租庸调制 C.两税法 D.摊丁入亩
8.下列史料反映的是
进士科始于隋大业中,盛于贞观、永徽之际。……其艰难谓之“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其有老死于文场者,亦所无恨。故有诗云:“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A.世袭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9.唐朝时玄奘西行前往天竺取经,鉴真东渡日本传授佛法。新罗、日本向唐朝派遣了许多使节和留学生。
以上史实描述的是
A.政治制度的创新 B.经济的迅速发展
C.中外文化的交流 D.文学艺术的繁荣
10.在书法艺术中,草书以其狂放不羁的特点独具审美价值。下图属于该书体的是
A B C D
11.北宋初年统治者罢免宿将兵权,用文官担任枢密院长官,扩大科举规模,提高士人的地位。这些措施
反映出宋朝治国的特点是
A.无为而治 B.戒奢从简 C.崇文抑武 D.严刑峻法
12.宋朝史料记载了宋神宗对当时北方民族政权的担忧:“二虏之势所以难制者,有城国,有行国……比之
汉、唐,最为强盛。”在这一压力下,宋神宗
A.任用范仲淹实行“庆历新政” B.任用王安石主持变法
C.接受杨炎建议,实行两税法 D.在全国范围内发行纸币
13.《辽史》载:“辽国官制,分北、南院。北面治宫帐、部族、属国之政,南面治汉人州县、租赋、军马
之事。”这一官制体现
A.因俗而治的特点 B.等级分化的严重
C.统治危机的加深 D.行政区划的混乱
14.元代,中书省委派官员处理地方事务,逐渐形成常设机构。其辖区广阔,军政大权集中,是我国省制
的开端。这一制度是
A.分封制 B.郡县制 C.郡国并行制 D.行省制
15.北宋时期,“蜀民以铁钱重,私为券,谓之交子”。交子的出现
A.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B.改变了重农抑商的政策
C.推动了经济重心的南移 D.减缓了贫富分化的趋势
16.下表北宋科举入朝为官人数统计表。
前期 中期 后期
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北方 278人 84.5% 274人 63.9% 121人 40.3%
南方 51人 15.5% 155人 36.1% 179人 59.7%
表中的变化反映了
A.北方地区经济急剧衰退 B.南方经济发展带动文化进步
C.南方士族力量日趋强大 D.政治中心由北方转移到南方
17.清代的戴震指出:“凡事为皆有于欲,无欲则无为矣。有欲而后有为,有为而归于至当不可易之谓理。无欲无为,又焉有理?”这里戴震抨击了
A.道家的无为而治 B.程朱理学的理欲观
C.王守仁的知行合一 D.佛教徒的禁欲主义
18.内阁制度确立后,内阁逐渐获得票拟权,以致“裁决机宜,悉由票拟,阁权之重,偃然汉唐宰辅”。由此可知,当时
A.中央集权受到削弱 B.六部执行效率不断降低
C.宰相制度得到重建 D.中枢决策程序发生变化
19.永乐年间,明朝政府发动所属藏汉人民,两次修筑川藏驿路,“自是道路毕通,使臣往还数万里”。这一举措
A.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B.提升了民众的文化水平
C.推动了中国与中亚之间的交流 D.有利于海外贸易的发展
20.清代有一中央机构,其办公的地方称“值房”,成员都是兼职,但又地处内廷,“掌书谕旨,综军国之要”。这一机构是
A.军机处 B.吏部 C.中书省 D.宣政院
21.下表是中国古代对边疆某一地区进行管理的措施。据此可知,这一地区是
时期 措施
西汉 设置西域都护府
唐朝 设置安西都护府、北庭都护府
元朝 设北庭都元帅府
清朝 设立伊犁将军
A.西藏 B.台湾 C.云南 D.新疆
22.明清时期,棉花等经济作物的种植日渐广泛。明代松江府地区超过50%的垦田用来种植棉花。清前期,大量产自河南的棉花被贩运到纺织业发达的江南地区。这反映了当时
A.自给自足小农经济瓦解 B.自由雇佣劳动现象十分普遍
C.农产品商品化程度加深 D.手工业是最重要的生产部门
23.根据下表内容分析,明清之际三位思想家主张的共同点是
思想家 主张
黄宗羲 认为“君者,天下之大害也”,主张“君臣平等”
顾炎武 提出“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
王夫之 揭露历代帝王把天下作为私产的做法,主张“循天下之公”
A.提倡个性自由 B.批判君主专制
C.倡导“兼爱”“非攻” D.主张“工商皆本”
24.利玛窦在中国将近30年,带来许多先进的科学知识,留下诸如“平面”“曲线”“几何”“三角形”等中文词汇。另一方面,他对中国古代文化进行过系统的钻研,把孔子及儒家学说介绍给欧洲,对启蒙思想产生过重要的影响。据此可知
A.文明互鉴推动华夏认同 B.文艺复兴在华结出硕果
C.中西文化出现双向交流 D.东西科技差距逐渐缩小
25.下列中国古代科技成就,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蔡伦改进造纸术 ②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
③贾思勰写成《齐民要术》 ④李时珍编著《本草纲目》
A.①③②④ B.②①④③ C.③②④① D.④③①②
第Ⅱ卷 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第26题17分,第27题8分,共25分。)
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7分)
材料一
材料二 “大一统”思想源远流长汉代的“大一统”思想包含两方面的意义,其一是统一思想,建立国家意识形态,通过文化的一统实现政治的一统;其二是维护中华民族领土的统一,通过地域的一统实现民族的一统都是形成共同民族认同的重要前提。
——摘编自刘文剑《“大一统”思想发微》
材料三 清朝前期大事记
时间 事件
1653年 顺治帝赐予西藏佛教首领达赖五世金册、金印和“达赖喇嘛”封号。
17世纪后期 康熙帝三次亲征,平定蒙古族准噶尔叛乱势力。
1713年 康熙帝册封西藏另一位佛教首领“班禅额尔德尼”封号。
1727年 设置驻藏大臣,监督西藏地方政务。
18世纪中期 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1762年 设置伊犁将军,总领新疆军政事务。
1793年 清朝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29条,以法律形式明确和落实了中央政府对西藏地区的管辖权。
(1)根据所学知识判断材料一是我国古代哪一朝代的疆域图,说出两条判断的理由。(6分)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为实现“统一思想”采取的主要措施。(2分)
(3)根据材料三指出清朝对边疆地区管理的主要方式,并概括其共同作用。(9分)
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8分)
汉武帝(前81年)盐铁政策辩论双方主张(节选)
御史大夫桑弘羊 贤良、文学之士
先帝哀边人之久患……故兴盐、铁,设酒榷,置均输,蕃货长财,以佐助边费……今大夫君修太公、桓、管之术,总一盐、铁,通山川之利而万物殖。是以县官用饶足,民不困乏,本末并利,上下俱足。此筹计之所致,非独耕桑农业也。 今废道德而任兵革……立盐、铁,始张利官以给之,非长策也。今郡国有盐、铁、酒榷、均输,与民争利……国有沃野之饶而民不足于食者,工商盛而本业荒也……愿罢盐、铁、酒榷、均输。
——摘编自(西汉)桓宽《盐铁论》
根据材料,选择辩论双方其中一方的观点进行评述。(要求概括其核心主张及理由)(8分)
金沙县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参考答案
第Ⅰ卷 选择题
一、选择题(共25题,每小题3分,共7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C B B D A B C D C D C B A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D A B B D A A D C B C A
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第26题17分,第27题8分,共25分。)
26
(1)秦朝。(2分)
理由:都城咸阳;长城的走向和东西起止点;地方行政机构,如桂林郡、南海郡、象郡;灵渠等。(任答2点,4分)
(2)措施:罢黜百家,尊崇儒术;兴办太学;北击匈奴等。(任答1点,2分)
(3)主要方式:武力平叛;册封宗教领袖;设置管理机构;制定法律条文等。(任答3点,6分)
作用:巩固了统一多民族国家。(或维护了国家统一,或巩固了边疆等)。(3分)
27
桑弘羊:主张盐铁官营;理由:认为该政策能筹措军费;满足民众的生产生活需要;增加政府财政收入;促进物资的流通。
贤良、文学之士:反对盐铁官营;理由:以德治国,盐铁政策不是长久之策;盐铁官营政策与民争利;抑制农业发展。
(主张2分,理由答任意2点即可得6分)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贵州省毕节市金沙县2023-2024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