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湖南省娄底市市直学校2023-2024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考试(word版 含答案)

2023年秋季学期七年级期中质量检测卷
历史
时量:60分钟 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请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室和座位号;
2.必须在答题卡上答题,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3.答题时,请考生注意各大题题号后面的答题提示;
4.请勿折叠答题卡,保持字体工整、笔迹清晰、卡面清洁;
5.答题卡上不得使用涂改液、涂改胶和贴纸。
一、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50分)
1.某学习小组准备暑假实地参观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遗址,那么他们应该去
A.陕西西安 B.北京周口店 C.云南元谋 D.浙江余姚
2.北京人的发现对于研究古人类进化的历史具有重要的意义。下列有关北京人的内容与史实不符的是
A.头部保留着猿的某些特征 B.使用打制石器,过群居生活
C.距今约70万-20万年 D.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
3.考古工作者在浙江发现了我国早期栽培的农作物遗存。这种农作物最有可能是
A.粟 B.荞麦 C.玉米 D.稻
4.原始农业的兴起和发展,使人类由“穴居”时代步入“定居”时代。下列哪些现象是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
①种植粟和水稻 ②饲养猪、狗等家畜 ③原始聚落的出现 ④火的使用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5.有位台湾同胞写了一副对联:“人文初祖定中华血脉,炎黄子孙盼和平统一。”这里的“人文初祖”是指
A.盘古和女娲 B.元谋人和北京人 C.炎帝和黄帝 D.尧、舜、禹
6.《史记·黄帝本纪》中记载:“尧之子丹之不肖,不足授天下,于是乃权授舜。”这描写反映的政治制度是
A.世袭制 B.禅让制 C.郡县制 D.分封制
7.“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为己力;大人世及以为礼······”,材料中“天下为家”的局面开始于何人
A.禹 B.启 C.汤 D.桀
8.西周社会森严的等级制度中,“天子”之下等级最高的是
A.士 B.丞相 C.诸侯 D.卿大夫
9.在中国历史博物馆中,一讲解员说:“这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它描述的应该是
A. B. C. D.
10.文字是一种文化的载体,文字的出现是社会进入文明阶段的重要标志之一。目前所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春秋时期
11.春秋时期,诸侯称霸,他不计前嫌任用管仲为相,积极改革,最终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的是
A.齐桓公 B.宋襄公 C.晋文公 D.楚庄王
12.根据规定,诸侯国国君每5年就要朝见周天子一次。据鲁史《春秋》记载,二百四十二年间,鲁国国君朝见周天子只有三次,朝见晋国国君多达二十次。这反映了春秋时期
A.中央集权加强 B.周王室衰微 C.社会和平稳定 D.儒学居主导地位
2023年秋季学期七年级期中质量检测卷 历史 第1页(共4页)
13.北宋史学家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以三家分晋开篇,三家分晋是中国历史上极为重要的一次历史事件,“三家”是指
A.韩、赵、魏 B.楚、燕、齐 C.楚、魏、韩 D.赵、秦、齐
14.根据《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商鞅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这种现象的出现与商鞅变法中哪一措施有关
A.奖励生产 B.加强刑罚 C.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D.推行县制
15.“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天府”的由来直接得益于 A.铁犁牛耕的推广 B.商鞅变法的实施 C.都江堰的修建 D.秦朝统一的完成
16.“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故事蕴含了对立事物能够相互转化的道理,这一思想属于以下哪一人物的观点
A.孔子 B.老子 C.墨子 D.韩非子
17.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了解决“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的问题,采取了以下哪项措施
A.实行分封制 B.实行禅让制 C.统一货币 D.建立郡县制
18.某纪录片全面展现了长城的雄姿和周边优美的环境。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秦长城的起止点是()
A.西起嘉峪关,东至东海 B.西起阳关,东到山海关
C.西起陇西,东到东海 D.西起临洮,东到辽东
19.“它直接诱导了农民阶级的反抗斗争,打乱了秦王朝的统治秩序,加速了残暴的秦朝统治的灭亡;它也间接影响了自此以后的历次农民起义,为后世农民起义树立了光辉的典范。”材料评述的是 ()
A.项羽、刘邦起义 B.陈胜、吴广起义 C.“国人暴动” D.马陵之战
20.秦朝建立后,秦始皇认为他开创的帝业能够世代相继,传之万世。然而秦始皇死后仅三年,秦朝就灭亡了。秦朝如此短命的原因的根本原因是
A.秦末农民起义的打击 B.秦朝军队战斗力不强
C.秦朝残暴统治不得人心 D.秦朝社会治安混乱
21.汉文帝和他之后的继任者实行轻徭薄赋、发展生产、“以德化民”的政策,封建社会的第一个治世局面应运而生,史称
A.文景之治 B.大一统的巩固 C.光武中兴 D.七国之乱
22.杜维运在《史学方法论》中说:“所谓原始史料,为目击者的陈述、文献以及事实自身的遗存,数者皆与事件同时”。按照该标准,下列各项中属于研究汉代的原始史料的是
A.电视剧《汉武大帝》 B.汉代墓中出土的钱币
C.《资治通鉴》的记载 D.汉代耧车模型
23.“亭长(指刘邦)何曾识帝王,入关便解约三章,只消一勺清凉水,冷却秦锅百沸汤。”诗中的“清凉水”喻指
A.社会矛盾尖锐 B.秦王朝暴政 C.休养生息政策 D.派卫青北击匈奴
24.下图漫画反映的是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下列选项中,该措施与其实施者对应正确的是
A.“推恩令”-汉武帝 B.发展生产-汉景帝 C.以德化民-汉文帝 D.建立西汉---汉高祖
①御史大夫 ②太尉 ③刺史 ④县令
A.①④ B.②④ C.②③
二、非选择题(共4道题,第26题12分、27题12分、28题12分、29题14分,共50分)
26.(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北京人遗址中发现了大量木炭和几处较大的灰烬堆、烧石和烧骨等。
材料二 如图
材料三
(夏)桀驾人车 (商)炮烙之刑 (西周)烽火戏诸侯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一说明了什么历史事实?(2分)
(2)材料二中图一房屋类型名称是什么?(2分)出现在我国哪个流域附近?(2分)图二房屋是哪一原始居民居住的房屋?(2分)
(3)根据材料三中的三幅图,归纳夏、商、西周灭亡的共同原因?(2分)夏、商、西周的灭亡给后人留下什么启示?(2分)
27.(12分)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社会大变革时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周灭了商,席卷整个中国北方。······靠当时用马车传递的原始通讯方式不可能直接管辖这样大的地区······周王还授权给一大批诸侯,这些诸侯大部分是国王的后裔和亲戚,但其中也包括一些承认周宗主权、与国王没有血缘关系的国王亲信和地方贵族。”
---摘编自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
材料二
材料三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为了富国强兵,对本国的政治、经济制度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革,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商鞅在秦国的变法。
材料四 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攻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1)反映了周朝的什么制度?(2分)该制度实施的目的是什么?(2分)-《史记·商君列传》
(2)根据材料二的两幅图片,指出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农业生产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是什么?(2分)
(3)根据材料三指出商鞅变法的目的是什么?(1分)谁任用了商鞅主持变法?(1分)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商鞅变法中哪一项措施使“民勇于攻战”?(2分)并概括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2分)
28.(12分)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在思想、文化等各方面都闪耀着璀璨的光芒。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材料二 春秋战国,是中国古代思想文化辉煌的时代,先秦诸子百家的论道与成就,就是那个时代智慧的结晶。这是一场历时三百年之久的跨世纪大辩论·······它留下了许多宝贵的思想文化遗产,留下了凝聚民心的价值体系,至今仍然受益。
材料三 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摘自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
(1)材料一出自哪家学派的创始人之口?(2分)他的核心思想是什么?(2分)请写出他在教育方面的成就。(2分)
(2)材料二中的“跨世纪大辩论”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2分)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2分)
(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谈谈作为中学生的我们应该怎样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2分)
29.(14分)秦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时期,在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和中华文明的发展历程中占有重要地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初并天下,令丞相、御史曰:“寡人以眇眇之身,兴兵诛暴乱。赖宗庙之灵,六王咸伏其辜(罪),天下大定。”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 见右图

材料三 华夏民族大一统的国家伟业到了汉武帝时代,完成了地理空间到精神空间的整合和凝聚……由秦汉帝国开创的这一民族共同体总是能够重新走上统一、安定的大道,重现蓬勃生机。
---翦伯赞《中国史十五讲》
(1)材料一中的“秦初并天下”发生在哪一年?(2分)“初并天下”的重要意义是什么?(2分)
(2)材料二图(a)和图(b)反映出秦、汉统一使用的货币分别是什么?(4分)
(3)材料三中为了实现“精神空间的整合和凝聚”,汉武帝采纳了谁的什么建议?(4分)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用一句话概括秦汉时期的历史特征。(2分)
2023年秋季学期七年级期中质量检测卷
历史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50分)
1.C 2.D 3.D 4.D 5.C 6.B 7.B 8.C 9.A
10.B 11.A 12.B 13.A 14.C 15.C 16.B 17.D 18.D
19.B 20.C 21.A 22.B 23.C 24.A 25.D
二、材料题:
26.(共12分)
(1)反映出北京人已经学会使用火,还会长时间保存火种。(2分)
(2)半地穴式圆形房屋。(2分)黄河流域。(2分)河姆渡人。(2分)
(3)共同原因:末代君主昏庸无道,实行暴政。(2分)
启示: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暴政会导致亡国;只有实行仁政,才能使国家长治久安。(2分,言之有理即可)
27.(共12分)
(1)分封制。(2分)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2分)
(2)出现铁制农具和牛耕。(2分)
(3)富国强兵。(1分)秦孝公。(1分)
(4)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2分)
作用: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2分)
28.(共12分)
(1)学派:儒家学派(2分)。核心思想:“仁”(2分)。
教育成就:创办私学;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2分,任答一点即可)
(1)“跨世纪大辩论”指的是“百家争鸣”(2分)。
意义: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成为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留下了许多宝贵的思想文化遗产和凝聚民心的价值体系,至今仍然受益。(2分,任答两点即可)
(2)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2分,言之有理即可)
29.(共14分)
(1)时间:公元前221年(2分)意义: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争战混乱的局面,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2分)
(2)秦:圆形方孔半两钱(2分)。汉:五铢钱(2分)
(3)董仲舒,(2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2分)
(4)阶段特征: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2分)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湖南省娄底市市直学校2023-2024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考试(word版 含答案)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