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单元检测
一、单选题
1.“随着时代的发展与变迁,宗法制对政治制度的直接影响在不断减弱,但基于宗法制所形成的一系列的道德观念却未曾被削弱,且随着历史的不断发展,尤其是封建帝制皇权的日益加强,而得到了强化。”材料认为宗法制( )
A.随时间推移而强化 B.是帝制的组成部分
C.长期影响中国社会 D.左右古代道德观念
2.有学者发现,商代晚期铭文中的一些文字在构型上与二里头文化遗址中出土的器物形状相似(如图),这一发现( )
A.体现了实物史料可信度更高 B.推前了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
C.印证了中华文明的多元一体 D.提供了早期文字研究的新佐证
3.西周时期,周王以王畿为中心,由近及远作正方形或圆形边界,将国家疆域依次划分为“甸服”“侯服”“宾服”(汉书作“绥服”)“要服”“荒服”五个部分。处于不同“服”的诸侯则分别承担“日祭、月祀、时享、岁贡、终王(请侯新君那位后,须拜见天子)”等义务。这反映出西同时期( )
A.地方治理的因俗而治 B.政治具有鲜明的等级色彩
C.家国同构的治理模式 D.国家分封受地缘政治影响
4.二里头出土粮食颗粒及折合重量,材料说明二里头遗址( )
稻米 粟米 黍米 合计
颗粒数 14768 13883 2248 30899
千粒重(克) 16 2 7
折合克数 236.288 27.766 15.736 279.79
粒数占比 47.8% 44.9% 7.3%
重量占比 84.5% 9.9% 5.6%
A.原始农业水平领先其他文明 B.是中国水稻和粟米的发源地
C.气候条件比当代温暖湿润 D.原始农业以旱地作物为主
5.韩非子认为:“明主使其群臣不游意于法之外,不为惠于法之内,动无非法。故以法治国,举措而已。法不阿贵,绳不挠曲。法之所加,智者弗能辞,勇者弗敢争。”这一观点( )
A.带有浓厚的民本主义色彩 B.迎合了建立大一统专制国家的趋势
C.表明华夏认同观念的增强 D.注重伦理道德秩序和政治秩序重建
6.下列人物与观点对应正确的是( )
A.孟子:人性恶,民贵君轻,社稷次之
B.庄子:天道与自然,希望回到“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
C.墨子:隆礼重法,“制天命而用之”
D.韩非子以法为工具管理国家,法术势结合,加强君主专制
7.春秋战国时期,“土”和“壤”的概念开始形成,如《周礼·地官·大司徒》中就把土和壤作了明确区别,认为后者是为了“知其种,以教稼穑,树艺”。战国时期进一步提出了“地可使肥,又可使棘(瘠)”的辩证观点。这说明当时( )
A.农业生产技术得到发展 B.人地矛盾日益显现
C.粮食生产开始受到重视 D.道家思想影响广泛
8.《韩非子·定法》中说:“主用申子之术,而官行商君之法。”术是君主管理大臣的制度性安排,法是大臣管理民众的制度性安排,两者各有各的用途。由此可见,法与术( )
A.服务主体一致 B.发挥作用相同
C.适用范围不同 D.适应时代相异
9.据学者史海念考证,秦直道南起云阳(今陕西淳化县西北),经鄂尔多斯高原,转趋东北,越黄河,至九原郡(今内蒙古包头附近)。由此可推知,秦直道( )
A.丰富了对民众的管理手段 B.加强了北方地区的边防
C.实现了对地方的直接管辖 D.形成东北稳固的根据地
10.每年的春节是农历一月初一。一月古时本来又叫“政月”,到了秦朝为了避皇帝嬴政的讳,就把“政月”改为“正月”,“正”字的读音也为“zhēng”“了。这说明皇帝制度的主要特征是( )
A.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B.中央权力高度集中
C.皇权至上,皇帝独尊 D.独断性和随意性
11.秦朝设置的中央辅权人臣,既有官行政,也有管军政的,除了管理职位外,还设有负责监督官员的职位。秦朝中央官僚体系的设置( )
A.避免了腐败现象出现 B.加强了中央集权统治
C.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 D.保证了国家长治久安
12.有学者认为:“始皇帝时期大兴土木工程动用了极多的农民劳动力,农民负担急剧加重,这无疑导致了农民的贫困与动乱;秦二世政府进一步加剧了对农民的暴敛诛求。”由此可见,该学者认为秦朝灭亡的原因是( )
A.阶级矛盾尖锐 B.推行郡县制 C.皇帝生活奢靡 D.统一度量衡
13.西汉时,每个编户农民在役龄期内,必须承担两年兵役,一年参加地方部队,称为“正卒”;一年到京师宿卫或边地戍守,称为“卫士”或“戍卒”。到了东汉,正卒之役和卫士之役兵员缩减,戍卒之役被募兵、刑徒兵和附属少数民族兵所取代。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地主土地所有制发展 B.政府财政收入下降
C.统治者轻徭薄赋理念 D.社会秩序动荡不安
14.三国时期学者孟康解释“中朝”说,“中朝,内朝也。大司马、左右前后将军、侍中、常侍、散骑、诸吏为中朝。丞相以下至六百石为外朝也。”汉朝实行中外朝制度( )
A.利于加强控制地方 B.旨在终结丞相制度
C.有利于加强皇权 D.加速了西汉的灭亡
15.始元六年(公元前81年),昭帝召集各地贤良文学至长安,召开盐铁会议,讨论是否罢盐铁官营、酒类专卖,以及要不要抗击匈奴等问题。以桑弘羊为首代表政府一方,贤良文学代表民间人士,围绕上述问题,展开激烈争论。据此可知( )
A.重农抑商传统面临重大调整 B.时局变动引发政策反思
C.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冲突加剧 D.独尊儒术政策成效有限
16.历史经验表明,分封制所期望的“血亲屏藩”是一把双刃剑,始终存在着“内讧”的危险。虽然自秦代起郡县制成为历代王朝的基本定式,但一个疆域庞大的帝国依靠单一的郡县制也存在着极大的管理困难。为此,汉初( )
A.采取“与民休息”政策 B.以儒家思想治国
C.实行郡县与分封并行制 D.削弱诸侯王势力
二、材料分析题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考古学上的龙山文化是中原地区早期国家和文明形成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在陶寺遗址(属龙山文化)中发掘的宫殿区、仓储区、祭祀区、手工业作坊区等都被权力阶层所独有。在陶寺遗址的墓葬中,既有规模宏大、地位凸显的宫殿夯土建筑,又有简陋普通的半地穴式或窑洞式小房子。陶寺遗址早期和中期的墓葬都形成了金字塔式的等级结构.且存在着多个层次等级。此外,陶寺遗址中还发现了许多乱葬篡,死者或被弃于灰坑,或被作为人牲用来祭祀或被夯筑于城墙中,有的甚至是多人从葬。围绕陶寺遗址分布的14处遗址中,陶寺聚落在该聚落群中有着唯我独尊的地位,是绝对的中心聚落。
——摘编自高江涛《试论中国早期国家形成的模式与动力》
材料二 原始社会晚期的考古发掘中,甘肃大地湾群落以一个长方形主室为中心,两侧备有一侧室,左右对称,整个建筑坐北朝南,无论是面积、质量还是结构都首屈一指。在这一时期的姜寨等遗址中,除作为群落中心的准都邑有墙垣或其他防御性设施外,其他聚落已没有了这些设施,在这些聚落中,还发现了相对独立的军事将领和巫觋人员。此外。在良渚文化区的大型墓中,有精致的玉铖等高级殉葬品,中型墓中玉域的制作工艺与形制与之相比略逊一筹。在此时的大汶口墓地中,石钺、玉铖与作为贯通天地神人法器的骨牙雕筒同时出土,说明这一神权与政权结合的传统至夏、商、周三代依然如故。
——摘编自马新《群落与中国早期国家的形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龙山文化考古遗存中蕴含的早期国家和文明的因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以原始社会晚期的考古发掘为依据,概述这-时期早期国家和文明的特征。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早期国家和文明出现的根本原因。
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人地关系与人人关系马克思说:“土地是人类伟大的实验场所”。……每当一个国家或者民族要着手来表述他们自己历史的时候,人们总是把这种环绕着土地而引发的人与土地的关系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作为分析和处理其他历史现象的一条脊骨。
案例举证一:秦“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富者阡陌”;汉为护农计,令“贾人毋得衣锦绣绮縠絺纻罽,操兵,乘骑马。”“重租税以困辱之”;在政府政令的号召下,情愿离开“狭乡”远涉关山去到“宽乡”落户的人们,是北魏的自耕农;至唐前期,狭乡不足者,听于宽乡遥授。
——编自《赵俪生文集》、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等
案例举证二:数千年世侯世卿之局,一时亦难遽变,于是先从在下者起,游说则范雎、蔡泽、苏秦、张仪等,徒步而为相;征战则孙膑、白起、乐毅、廉颇、王翦等,自身而为将,此已开后世布衣将相之例。
——赵翼《廿二史札记》卷二
(1)在“人地关系”的图景中,古往今来许多政治家或政党通过田制改革,调整“人地关系”。分析指出材料中反映了哪些调整“人地关系”的措施?
(2)指出材料所反映的“人人关系”的变化,结合史实说明商鞅变法与这一变化的关系。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秦的大一统,反映了春秋战国时代的历史大趋势,具有坚实的基础。随着商业和交通的发展,中原地区与周边地区的联系与交往也比以往更为密切。秦国的商鞅变法,比其他六国的变法更为彻底,取得国富民强的后果而且社会体制也显得更为先进,由它来完成统一是水到渠成的事。
摘编自樊树志《国史概要》
材料二
秦灭六国形势图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秦朝统一全国的有利条件。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秦灭六国的战略。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经历了秦朝“焚书坑儒”的打击之后,儒家学派艰难地维持了下来,阴阳家学派的主流则从此渐渐湮没无闻。汉初儒家学派的主要精力在于对儒家经典及解释史献的抢救性挖掘、整理与传永。此时真正在国家政治舞台上居于指导地位的是黄老道家。直到汉武帝朝董仲舒等人的出现,才改变了儒家在思想界和现实政治生活中受人冷落的局面。
董仲舒是正统的儒家学者,但他在代表作《春秋繁露》中的许多提法,已去孔子、孟子甚远。最突出的就是董仲舒用阴阳五行、三纲五常、天人感应建立了一个完整的儒家天人体系。董仲舒宣称“夫仁谊礼知信五常之道,王者所当修饬也;五者修饬,故受天之枯,而享鬼神之灵,德施于方外,延及群生也”,不仅调整人间秩序,鬼神和一切生命体都在其规范之中,可以说是无所不包。这固然是儒家在黄老刑名之学和帝制皇权的挤压下,适应时代形势需要所不得不进行的调整,然而董仲舒对孔孟之道作出这样的改造,也会有稷下齐学邹衍等学者思想影响的因素。
——摘编自杨衍、陈民镇《从清华简看阴阳家与儒家的交汇》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汉代主流思想演变”自拟一个具体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逻辑清晰,表述完整。)
参考答案
1.C
2.D
3.B
4.C
5.B
6.D
7.A
8.C
9.B
10.C
11.C
12.A
13.A
14.C
15.B
16.C
17.(1)因素:权力阶层的出现;等级结构的形成;阶级矛盾的激化;中心聚落的出现。
(2)特征:出现最高权力所有者;出现宏伟建筑和防御工事;群落实现初步统一;相对独立的职官设置;神权与政权的结合;出现集权趋势。
(3)根本原因:社会生产力水平的发展。
18.(1)措施:废除井田制;确立土地私有制。
(2)变化:部分社会下层的政治地位呈上升趋势。关系:社会关系的变化推动了变法的产生。战国时期新兴地主阶级力量不断壮大,他们要求取得政治统治地位,商鞅变法顺应了这一要求,商鞅变法中的“废井田,开阡陌”“奖励耕织”“奖励军功”等措施,打击了旧贵族势力,为新社会阶层崛起创造了条件,进一步推动了社会关系的变化。
19.(1)条件: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已出现统一的历史趋势;经济与交通的发展为统一提供了有利条件;商鞅变法使秦国实现了富国强兵;秦国地理位置优越;数代秦王励精图治,秦王嬴政具有雄才大略;广大人民渴望统一。
(2)战略:远交近攻,各个击破。
20.论题:主流思想因国家治理的需要而发生演变。
阐述:秦朝厉行法治,儒学受到重创,阶级矛盾激化,二世而亡。汉初经济残破、百废待兴,统治者吸取秦亡教训,奉行黄老学说,社会经济逐渐得到恢复与发展。汉武帝继位初,中央集权面临巩固,董仲舒因时而变,以儒学为基础,吸收法家、道家、阴阳家等思想,使儒学形成了新体系,董仲舒宣扬三纲五常、君权神授,迎合了汉武帝加强专制集权和维护国家大一统的需求,儒学也因此被确立为正统思想。儒家纲常伦理渗透到法律之中,为律令儒家化创造了条件。
总之,汉武帝罢黜百家,尊崇儒术,适应了大一统国家治理的需要,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第一单元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单元检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