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形成性评价(二)(第二单元)
(75分钟 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三国志》记载,孙权封儿子孙奋为齐王,居武昌;孙休为琅琊王,居虎林(今安徽省),而齐与琅琊均位于曹魏政权境内。孙权该举措的主要意图是 ( )
A.瓦解分化曹魏政权 B.阐明政权的合法性
C.表明统一南北意志 D.制造统一全国舆论
2.据史书记载,魏初“西北诸郡,皆为戎居”,西晋初期“关中之人,百余万口,率其少多,戎狄居半”。这表明,当时 ( )
A.民族矛盾日趋尖锐
B.少数民族不断内迁
C.边疆地区得到开发
D.地方割据渐趋兴起
3.画像砖承载着重要的历史信息。下图的两块画像砖出土于甘肃魏晋古墓,体现了“汉人胡食”的习俗。这可以用来研究的主题是 ( )
A.江南开发 B.民族交融
C.政权并立 D.南北统一
1.十六国时期,在戎狄居半的关中地区,不管是墓葬随葬品还是壁画,都能看出是汉文化的延续。同时游牧民族的服饰、饮食等也对当时社会产生较大影响。这说明当时( )
A.社会生产力水平提高
B.民族间文化交流频繁
C.物质文化差异性明显
D.多元一体的格局形成
2.从西汉中期至西晋,中原王朝先后允许已经归附的匈奴族、鲜卑族内迁到陕北、晋北、幽州北等长城一带,羌族、氐族内迁到关中地区聚居。这 ( )
A.加快中原王朝的衰落
B.使边患危机更加严重
C.促进南方经济的发展
D.推动了北方民族交融
4.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特征是 ( )
A.繁荣开放的社会风貌
B.政权分裂与社会倒退
C.中外交流与经济发展
D.民族交融与区域开发
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经济的主要特点
(1)江南经济迅速开发,中原发展相对缓慢。①秦汉时期,南方经济明显落后于黄河流域。②魏晋南北朝时期,规模及破坏性较大的战乱多发生在北方,而且战乱持续时间很长,南方则相对安定。江南经济迅速发展是这一时期经济的突出特点。
(2)士族庄园经济和寺院经济占有重要地位。①由于士族享有特权,佛教盛行,士族庄园经济、寺院庄园经济膨胀。②这一时期,战乱频繁,社会精壮劳动力的损失极大。③庄园经济恶性膨胀,大量隐匿农户,封建国家与地主、寺院争夺对土地和劳动力的控制也就非常激烈。
(3)商品经济总体水平较低。战乱、分裂及自给自足的庄园经济阻碍商品经济的发展。
(4)各民族经济交流加强。①各民族之间的联系密切,并逐渐融合为一体。②社会经济的发展从民族交融中汲取了新的发展能量,又为下一时期,即隋唐的繁盛提供了新的台阶。
5.(2023·中山高一检测)下表是唐代与之前所修水利工程的比较图(单位:个)。对此现象解读正确的是 ( )
省份 两汉至隋代 唐
陕西 26 32
浙江 13 44
山西 10 32
江苏 15 18
江西 3 20
河南 37 11
A.东南农业生产最为重要
B.北方农业优势地位丧失
C.南方土地开发速度加快
D.西部兴修水利速度放缓
6.(2021·广东新高考·T3)安史之乱时, 唐玄宗逃奔成都,途中发生兵变,杨贵妃死于马嵬坡。以下为若干记载。
路边杨贵人,坟高三四尺。乃问里中儿,皆言幸蜀时…… 贵人饮金屑,倏忽舜英暮。平生服杏丹,颜色真如故 (唐)刘禹锡 《马嵬行》
上令高力士诘之,回奏曰:“诸将既诛国忠,以贵妃在宫,人情恐惧。”上即命力士赐贵妃自尽 (五代)刘昫等 《旧唐书》
上曰:“贵妃常居深宫,安知国忠反谋 ”高力士曰:“贵妃诚无罪,然将士已杀国忠,而贵妃在陛下左右,岂敢自安!愿陛下审思之,将士安则陛下安矣。”上乃命力士引贵妃于佛堂,缢杀之 (宋)司马光 《资治通鉴》
有学生以上述材料探究杨贵妃之死,下列推论正确的是 ( )
A.《马嵬行》选材来自传说,不能作为历史研究的材料
B.《资治通鉴》较多细节描写,还原了杨贵妃之死的真相
C.《资治通鉴》成书晚于《旧唐书》,故可信度相对较低
D.《旧唐书》《资治通鉴》作为史料,应注意作者的立场
史书载:“初,回纥风俗朴厚,君臣之等不甚异,故众志专一,劲健无敌。及有功于唐,唐赐遗甚厚。登里可汗始自尊大,筑宫殿以居,妇人有粉黛文绣之饰……”材料反映了( )
A.回纥强大的原因
B.唐文化对回纥的深刻影响
C.回纥衰落的原因
D.唐文化对回纥破坏严重
7.(2023·汕头高一检测)刘昫在《旧唐书·西戎传》中指出:“有唐拓境,远极安西,弱者德以怀之,强者力以制之。”这一政策 ( )
A.是造成藩镇割据的根源
B.造成边境地区动荡不安
C.过分消耗了唐朝的实力
D.巩固和发展大一统国家
8.下表为五代十国部分开国君主即位前的任职情况,据下表可知 ( )
政权 开国君主 即位前的官职
后梁 朱温 宣武节度使
后唐 李存勖 河东节度使
后晋 石敬瑭 河东节度使
后蜀 孟知祥 西川节度使
A.经济实力决定权力归属
B.南方受到战乱影响较小
C.是唐朝藩镇割据的延续
D.社会动荡使得经济萧条
【深化点拨】 五代十国时期是唐后期以来藩镇割据的延续和发展时期,也是藩镇势力由盛转衰的转折时期。
9.(2023·惠州高一检测)据下表可知 ( )
时间 事件
隋文帝开皇十五年(595) 废除九品中正制
隋炀帝大业二年(606) 始置进士科
唐高祖武德七年(624) 恢复九品中正制
唐太宗贞观初年(627) 再度废除九品中正制
A.世家大族没落
B.科举制存在严重弊端
C.门阀观念强化
D.九品中正制仍可延续
【补偿训练】
下表为中国古代部分时期的选官制度。这说明 ( )
时期 制度 选拔标准或方式
汉代 察举制 德行学问,荐举
魏晋南北朝 九品中正制 门第声望,品评
隋唐 科举制 考试成绩
A.政府对读书人控制减弱
B.官吏道德水平不断下降
C.世家子弟入仕日益受阻
D.官员选拔整体趋向公平
10.隋唐之际,逐渐形成三省之间以及君主与宰相之间在国家政务的裁决和执行中互相配合、互相制衡的体制。这反映了 ( )
A.决策日益合理化 B.行政效率的降低
C.君主权力的强化 D.宰相地位的提高
11.隋文帝和隋炀帝在政治上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创建了三省六部制、科举制等制度。这些举措 ( )
A.加强了对地方的统治
B.推动了隋朝的统一
C.提升了政府运行机制
D.促进了隋朝的繁荣
12.(2023·汕头高一检测) 安史之乱后,人口大量逃亡,租庸调制不能有效执行。第五琦和刘晏先后主持改革,如增加地税、实行夏秋两征、征收青苗钱、开征商税等。从制度传承的角度来看,这些改革 ( )
A.保障了政府财政收入
B.改变了赋税征收标准
C.巩固了唐王朝的统治
D.影响了两税法的实施
13.两税法“惟以资产为宗”,规定无论主户、客户,均按田亩、资产多寡交税,而且贵族官僚、富商地主也得交纳。由此可知,两税法 ( )
A.抑制了土地兼并
B.延续了租庸调制
C.扩大了收税对象
D.加强了人身控制
14.山西悬空寺始建于北魏太和十五年(491年),三教殿为全寺最高的建筑,内奉孔子像、老子像和释迦牟尼佛像。这反映出魏晋南北朝时期 ( )
A.思想呈现多元特征 B.科技走在世界前列
C.中国文化向外传播 D.书法艺术大放异彩
【补偿训练】
某学者认为:唐朝,它最典型的特点就是混合型的意识形态……在中华文明史上画上了浓重的一笔。唐朝的混合型意识形态指的是 ( )
A.文艺形式多元化
B.对外交流的繁荣
C.社会政治的宽松
D.三教合一的趋势
15.南朝天文历法算学家祖冲之“不虚推古人”“亲量圭尺,躬察仪漏,目尽毫厘,心穷筹策”。这体现出了祖冲之具有 ( )
A.初步的儒学思想
B.注重实践的科学精神
C.反抗权威的思想
D.注重调查的研究精神
16.唐玄宗时期,日本著名遣唐留学生阿倍仲麻吕、吉备真备等,都成为中日文化交流杰出的使者,而同时期的中国僧人鉴真东渡日本传扬佛法,后被尊为日本律宗初祖。这反映出当时唐朝对外交往 ( )
A.积极交流促融合
B.以文化交流为主
C.双向交流促发展
D.主要对象为日本
【深化点拨】唐朝中外文化交流频繁,唐文化在对东亚产生重要影响的同时,还注意吸取各族和外来文化的优秀成果。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
17.(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北魏孝文帝在位时(471—499年),统治集团在政治、经济、鲜卑人的生活习惯等方面采取了规模较大的一系列改革措施,改革大体分两期进行(如下表)。它以法律的形式肯定了各族交融的成果。改革也遭到了一部分保守的拓跋贵族的反对。
第一期 (484—486年) 政治 方面 整顿吏治;废宗主督护制,实行三长制
经济 方面 制定和推行均田制及新户调制
第二期 (494年后) 把都城从平城迁到洛阳
改官制、禁胡服、断北语、改姓氏、定族姓
——据张帆《中国古代简史》等整理
材料二 当时民族汇聚逐渐成为时代的主流,孝文帝顺应历史潮流,经过孝文帝的主动融合……鲜卑族在生产、生活方式上的转变促使了整个社会习俗的改变,汉族风俗习惯成为整个社会生活习惯的主体。鲜卑和其他民族的加入,为汉民族不断注入了新鲜血液,促进了民族大交融。
——摘编自葛剑雄
《盖世英雄还是千古罪人——元(拓跋)
宏及其迁都和汉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孝文帝改革的特点。(6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孝文帝改革的意义。(8分)
18.(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贞观以后,太宗励精为理。至八年、九年,频至丰稔,米斗四五钱,马牛布野,外户动则数月不闭。至十五年,米每斗值两钱。”
——《通典》
材料二 蕃人旧日不耕犁,相学如今种禾黍。……城头山鸡鸣角角,洛阳家家学胡乐。
——王建《凉州行》
女为胡妇学胡妆,伎进胡音务胡乐。……胡音胡骑与胡妆,五十年来竞纷泊。 ——元稹《法曲》
(1)据材料一中所叙述的社会状况是怎样的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 (6分)
(2)据材料二中的“蕃”“胡”指的是什么 反映出怎样的社会情况 (6分)
(3)根据材料唐太宗得到周边各族的拥戴,他被当时北方和西北地区的各族首领尊称为什么 唐太宗得到周边各族拥戴和尊敬的原因是什么 (2分)
19.(1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据朱斌《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历史流变》
等整理
材料反映了朱斌对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发展演变历程的认识,对此认识提出你的看法(赞成、质疑、修改均可),并说明理由。(要求:观点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20.(2023·广州高一检测)(14分)大唐王朝繁荣开放,是当时世界上强盛的国家。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朝以来海上丝绸之路以中国的扬州、明州(宁波)、泉州、番禺(广州)为起点。丝绸之路不仅仅运输丝绸,而且也运输瓷器、糖、五金等出口货物和香料、药材、宝石等进口物。海上丝绸之路的形成主要是因为中国东南沿海山多平原少,内部往来不易,因此许多人便积极向海上发展。
——摘编自李庆新《海上丝绸之路》
材料二 唐政府有太常寺等机构专管乐舞,当时知名的音乐家有万宝常、许和子、段善本,舞蹈家有公孙大娘、段足等。唐玄宗和杨贵妃也分别是音乐家和舞蹈家。乐舞方面的著作也很多,《新唐书·艺文志》载唐代有31家、38部专著共257卷。唐太宗贞观十四年,形成十部乐,即燕乐、清高乐、西凉乐、天竺乐、高丽乐、龟兹乐、安国乐、疏勒乐、康国乐、高昌乐。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隋唐辽宋金卷》
(1)根据材料一,概括唐朝海上丝绸之路的特点。(10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朝乐舞发达现象的产生原因。(4分)单元形成性评价(二)(第二单元)
(75分钟 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三国志》记载,孙权封儿子孙奋为齐王,居武昌;孙休为琅琊王,居虎林(今安徽省),而齐与琅琊均位于曹魏政权境内。孙权该举措的主要意图是 ( )
A.瓦解分化曹魏政权 B.阐明政权的合法性
C.表明统一南北意志 D.制造统一全国舆论
解析:选C。本题考查三国鼎立。孙权封孙奋为齐王,封孙休为琅琊王,但是“齐与琅琊均位于曹魏政权境内”,据此可知,这说明孙权的主要意图是统一南北方,故选C。瓦解分化曹魏政权、 阐明政权的合法性和制造统一全国舆论均与题干材料无关,排除A、B、D。
2.据史书记载,魏初“西北诸郡,皆为戎居”,西晋初期“关中之人,百余万口,率其少多,戎狄居半”。这表明,当时 ( )
A.民族矛盾日趋尖锐
B.少数民族不断内迁
C.边疆地区得到开发
D.地方割据渐趋兴起
解析:选B。本题考查魏晋时期少数民族的内迁。据“关中之人,百余万口,率其少多,戎狄居半”可得出,关中地区有很多少数民族居住,说明当时少数民族不断内迁,故选B。材料无法反映民族矛盾,排除A; 材料反映少数民族内迁,而不是开发边疆,排除C;材料与地方割据无关,排除D。
3.画像砖承载着重要的历史信息。下图的两块画像砖出土于甘肃魏晋古墓,体现了“汉人胡食”的习俗。这可以用来研究的主题是 ( )
A.江南开发 B.民族交融
C.政权并立 D.南北统一
解析:选B。本题考查魏晋时期的民族交融。汉族人食用少数民族的食物,这体现的是不同民族间的文化交流,因此可以用来研究民族交融,故选B。胡人主要指的是北方的游牧民族,与江南开发无关,排除A;政权并立在画像砖中无法体现,排除C;材料与南北统一无关,排除D。
【补偿训练】
1.十六国时期,在戎狄居半的关中地区,不管是墓葬随葬品还是壁画,都能看出是汉文化的延续。同时游牧民族的服饰、饮食等也对当时社会产生较大影响。这说明当时( )
A.社会生产力水平提高
B.民族间文化交流频繁
C.物质文化差异性明显
D.多元一体的格局形成
解析:选B。本题考查魏晋时期的民族关系。据题意可知,十六国时期戎狄居半的关中地区,既有汉文化的延续,同时少数民族文化也对当时社会产生较大影响,这体现了民族间文化的频繁交流,故选B。材料不能说明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物质文化的差异,排除A、C;“格局形成”的说法不符合这一时期的史实,排除D。
2.从西汉中期至西晋,中原王朝先后允许已经归附的匈奴族、鲜卑族内迁到陕北、晋北、幽州北等长城一带,羌族、氐族内迁到关中地区聚居。这 ( )
A.加快中原王朝的衰落
B.使边患危机更加严重
C.促进南方经济的发展
D.推动了北方民族交融
解析:选D。本题考查少数民族内迁。据题意可知,从西汉中期至西晋,北方少数民族不断内迁,少数民族的内迁有利于推动北方的民族交融,故选D。北方少数民族内迁并不一定就会加快中原王朝的衰落和使边患危机更加严重,排除A、B;北民南迁推动南方经济的发展,排除C。
4.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特征是 ( )
A.繁荣开放的社会风貌
B.政权分裂与社会倒退
C.中外交流与经济发展
D.民族交融与区域开发
解析:选D。本题考查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特征。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民族政权并立,北方少数民族南迁和经济重心南移,所以当时历史发展的主流特征是民族交融与区域开发,故选D。这一时期没有出现繁荣开放的社会风貌,排除A;社会倒退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B;中外交流不是这一时期的社会主流,排除C。
【深化点拨】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经济的主要特点
(1)江南经济迅速开发,中原发展相对缓慢。①秦汉时期,南方经济明显落后于黄河流域。②魏晋南北朝时期,规模及破坏性较大的战乱多发生在北方,而且战乱持续时间很长,南方则相对安定。江南经济迅速发展是这一时期经济的突出特点。
(2)士族庄园经济和寺院经济占有重要地位。①由于士族享有特权,佛教盛行,士族庄园经济、寺院庄园经济膨胀。②这一时期,战乱频繁,社会精壮劳动力的损失极大。③庄园经济恶性膨胀,大量隐匿农户,封建国家与地主、寺院争夺对土地和劳动力的控制也就非常激烈。
(3)商品经济总体水平较低。战乱、分裂及自给自足的庄园经济阻碍商品经济的发展。
(4)各民族经济交流加强。①各民族之间的联系密切,并逐渐融合为一体。②社会经济的发展从民族交融中汲取了新的发展能量,又为下一时期,即隋唐的繁盛提供了新的台阶。
5.(2023·中山高一检测)下表是唐代与之前所修水利工程的比较图(单位:个)。对此现象解读正确的是 ( )
省份 两汉至隋代 唐
陕西 26 32
浙江 13 44
山西 10 32
江苏 15 18
江西 3 20
河南 37 11
A.东南农业生产最为重要
B.北方农业优势地位丧失
C.南方土地开发速度加快
D.西部兴修水利速度放缓
解析:选C。材料中南方几省的水利兴修较前代数量有所增加,反映出唐朝时南方不断开发,C正确;材料不能得出东南农业生产最为重要,排除A;B说法太过绝对 ,排除;材料中没有西部的信息,排除D。
6.(2021·广东新高考·T3)安史之乱时, 唐玄宗逃奔成都,途中发生兵变,杨贵妃死于马嵬坡。以下为若干记载。
路边杨贵人,坟高三四尺。乃问里中儿,皆言幸蜀时…… 贵人饮金屑,倏忽舜英暮。平生服杏丹,颜色真如故 (唐)刘禹锡 《马嵬行》
上令高力士诘之,回奏曰:“诸将既诛国忠,以贵妃在宫,人情恐惧。”上即命力士赐贵妃自尽 (五代)刘昫等 《旧唐书》
上曰:“贵妃常居深宫,安知国忠反谋 ”高力士曰:“贵妃诚无罪,然将士已杀国忠,而贵妃在陛下左右,岂敢自安!愿陛下审思之,将士安则陛下安矣。”上乃命力士引贵妃于佛堂,缢杀之 (宋)司马光 《资治通鉴》
有学生以上述材料探究杨贵妃之死,下列推论正确的是 ( )
A.《马嵬行》选材来自传说,不能作为历史研究的材料
B.《资治通鉴》较多细节描写,还原了杨贵妃之死的真相
C.《资治通鉴》成书晚于《旧唐书》,故可信度相对较低
D.《旧唐书》《资治通鉴》作为史料,应注意作者的立场
解析:选D。《旧唐书》《资治通鉴》作为文献史料,不可避免地带有作者的立场,因此在使用时应加以注意,故选D。《马嵬行》选材虽然来自传说,但经过相互印证后,可以作为历史研究的材料,排除A;文献史料不是因为描写详细而更为可信,排除B;成书的早晚不是史料可信度的依据,排除C。
【补偿训练】
史书载:“初,回纥风俗朴厚,君臣之等不甚异,故众志专一,劲健无敌。及有功于唐,唐赐遗甚厚。登里可汗始自尊大,筑宫殿以居,妇人有粉黛文绣之饰……”材料反映了( )
A.回纥强大的原因
B.唐文化对回纥的深刻影响
C.回纥衰落的原因
D.唐文化对回纥破坏严重
解析:选B。本题考查唐代的民族交融。材料的中心意思是回纥的政治经济制度在回纥和唐交往后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材料中并未反映出回纥变得强大或是衰落,B正确,排除A、C;唐文化对回纥破坏严重的说法不恰当,D错误。
7.(2023·汕头高一检测)刘昫在《旧唐书·西戎传》中指出:“有唐拓境,远极安西,弱者德以怀之,强者力以制之。”这一政策 ( )
A.是造成藩镇割据的根源
B.造成边境地区动荡不安
C.过分消耗了唐朝的实力
D.巩固和发展大一统国家
解析:选D。本题考查唐代的民族关系。据材料可知,唐朝在开拓西北边疆地区时采取的举措是“弱者德以怀之,强者力以制之”,这一政策有助于巩固和发展大一统国家,故选D。藩镇割据的根源是藩镇立足于小农经济的自给自足性,排除A;唐朝对于边疆地区的弱国实行怀柔政策,这并不会造成边境地区动荡不安,排除B;开拓边境采取不同的举措并不一定会过分消耗唐朝的实力,排除C。
8.下表为五代十国部分开国君主即位前的任职情况,据下表可知 ( )
政权 开国君主 即位前的官职
后梁 朱温 宣武节度使
后唐 李存勖 河东节度使
后晋 石敬瑭 河东节度使
后蜀 孟知祥 西川节度使
A.经济实力决定权力归属
B.南方受到战乱影响较小
C.是唐朝藩镇割据的延续
D.社会动荡使得经济萧条
解析:选C。本题考查五代十国的政治。据材料中五代十国部分开国君主即位前均为节度使可知,五代十国是唐朝藩镇割据的延续,故选C。材料与经济实力无关,排除A;材料没有提到南方是否有战争,排除B;材料不涉及经济萧条,排除D。
【深化点拨】 五代十国时期是唐后期以来藩镇割据的延续和发展时期,也是藩镇势力由盛转衰的转折时期。
9.(2023·惠州高一检测)据下表可知 ( )
时间 事件
隋文帝开皇十五年(595) 废除九品中正制
隋炀帝大业二年(606) 始置进士科
唐高祖武德七年(624) 恢复九品中正制
唐太宗贞观初年(627) 再度废除九品中正制
A.世家大族没落
B.科举制存在严重弊端
C.门阀观念强化
D.九品中正制仍可延续
解析:选A。依据材料表格可知,九品中正制被废除,科举制诞生,接着又恢复,又被废除。如此反复,说明这一时期门阀士族的力量仍然很强大,科举制的形成有一个渐进的过程,总体趋势是世家大族在走下坡路,A正确;材料不能说明科举制有弊端,排除B;材料不能反映门阀观念的强化,排除C;九品中正制在唐朝时已被再度废除,排除D。
【补偿训练】
下表为中国古代部分时期的选官制度。这说明 ( )
时期 制度 选拔标准或方式
汉代 察举制 德行学问,荐举
魏晋南北朝 九品中正制 门第声望,品评
隋唐 科举制 考试成绩
A.政府对读书人控制减弱
B.官吏道德水平不断下降
C.世家子弟入仕日益受阻
D.官员选拔整体趋向公平
解析:选D。本题考查古代的选官制度。从察举制到九品中正制再到科举制,选拔标准从举荐到门第再到考试成绩,这种演变趋势体现了官员选拔整体趋向公平,故选D。题干信息体现了政府对读书人控制逐渐增强,而不是减弱,排除A;“官吏道德水平不断下降”的说法从材料中不能看出,排除B;科举制下,世家子弟也可以通过读书、考试入仕,排除C。
10.隋唐之际,逐渐形成三省之间以及君主与宰相之间在国家政务的裁决和执行中互相配合、互相制衡的体制。这反映了 ( )
A.决策日益合理化 B.行政效率的降低
C.君主权力的强化 D.宰相地位的提高
解析:选A。本题考查隋唐时期的政治。据题干材料可知三省六部体制下,三省长官相互制约配合,既分割相权,又一定程度上限制皇权,有利于提高效率,减少决策失误,故选A,排除B;“君主与宰相之间在国家政务的裁决和执行中互相配合、互相制衡”说明三省与皇权形成了良性的制衡关系,排除C;三省体制使相权一分为三,有利于限制相权,排除D。
11.隋文帝和隋炀帝在政治上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创建了三省六部制、科举制等制度。这些举措 ( )
A.加强了对地方的统治
B.推动了隋朝的统一
C.提升了政府运行机制
D.促进了隋朝的繁荣
解析:选C。本题考查隋朝时期的政治制度。材料“三省六部制、科举制”涉及中枢机构、选官方面的改革,这有利于提升政府的运行机制,故选C。材料中的改革措施并不是加强对地方控制,如三省六部制便是为了加强君主专制,排除A;隋炀帝时期,隋朝早已完成统一,排除B;材料主要涉及政治方面改革,不能说明促进了隋朝的繁荣,D以偏概全,排除。
12.(2023·汕头高一检测) 安史之乱后,人口大量逃亡,租庸调制不能有效执行。第五琦和刘晏先后主持改革,如增加地税、实行夏秋两征、征收青苗钱、开征商税等。从制度传承的角度来看,这些改革 ( )
A.保障了政府财政收入
B.改变了赋税征收标准
C.巩固了唐王朝的统治
D.影响了两税法的实施
解析:选D。根据材料可知,安史之乱后租庸调制不能有效执行,对此,赋税制度进行了变革,实行夏秋两征、征收青苗钱、开征商税等。结合所学可知,由于分夏、秋两季征收,所以称为“两税法”。可见两税法吸收了租庸调制改革的内容,D正确;保障了政府财政收入和巩固了唐王朝的统治属于赋税制度改革带来的影响,而非制度的传承,排除A、C;改变了赋税征收标准属于赋税制度内容的变化而非传承,排除B。
13.两税法“惟以资产为宗”,规定无论主户、客户,均按田亩、资产多寡交税,而且贵族官僚、富商地主也得交纳。由此可知,两税法 ( )
A.抑制了土地兼并
B.延续了租庸调制
C.扩大了收税对象
D.加强了人身控制
解析:选C。本题考查唐朝时期的赋税制度。据材料“均按田亩、资产多寡交税,而且贵族官僚、富商地主也得交纳”可知,两税法征收以田亩、资产为依据,贵族官僚、富商地主也得交税,这就扩大了收税对象,故选C。两税法不能抑制土地兼并,排除A;两税法是对租庸调制无法继续维持的调整,排除B;两税法放松了人身控制,排除D。
14.山西悬空寺始建于北魏太和十五年(491年),三教殿为全寺最高的建筑,内奉孔子像、老子像和释迦牟尼佛像。这反映出魏晋南北朝时期 ( )
A.思想呈现多元特征 B.科技走在世界前列
C.中国文化向外传播 D.书法艺术大放异彩
解析:选A。本题考查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思想。题干材料体现了北魏时期的悬空寺三教殿内同时供奉孔子像、老子像和释迦牟尼佛像,说明这时期思想活跃、文化多元,思想呈现多元特征,故选A。由材料无法得出科技走在世界前列的结论,排除B;佛教作为外来文化,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外来文化在中国的传播,而不是中国文化向外传播,排除C;材料内容没有涉及书法艺术成就,排除D。
【补偿训练】
某学者认为:唐朝,它最典型的特点就是混合型的意识形态……在中华文明史上画上了浓重的一笔。唐朝的混合型意识形态指的是 ( )
A.文艺形式多元化
B.对外交流的繁荣
C.社会政治的宽松
D.三教合一的趋势
解析:选D。本题考查唐代的思想。唐朝奉行三教并行的政策,促进了三教融合,因此唐朝在意识形态方面的混合主要指的是儒、道、佛三教合一的趋势,故选D。文艺形式多元、对外交流繁荣以及社会政治宽松不属于意识形态领域内容,排除A、B、C。
15.南朝天文历法算学家祖冲之“不虚推古人”“亲量圭尺,躬察仪漏,目尽毫厘,心穷筹策”。这体现出了祖冲之具有 ( )
A.初步的儒学思想
B.注重实践的科学精神
C.反抗权威的思想
D.注重调查的研究精神
解析:选B。本题考查南北朝时期的科技。据材料“不虚推古人”“亲量圭尺,躬察仪漏,目尽毫厘,心穷筹策”可知,祖冲之不盲目遵循前人经验,而是通过实地考察、亲身实践得出结论,这体现了他注重实践的科学精神,故选B。A与题干材料无关,排除;材料无法说明祖冲之反抗权威的思想,排除C;材料表明祖冲之重在实践,而不是调查,排除D。
16.唐玄宗时期,日本著名遣唐留学生阿倍仲麻吕、吉备真备等,都成为中日文化交流杰出的使者,而同时期的中国僧人鉴真东渡日本传扬佛法,后被尊为日本律宗初祖。这反映出当时唐朝对外交往 ( )
A.积极交流促融合
B.以文化交流为主
C.双向交流促发展
D.主要对象为日本
解析:选C。本题考查唐代的对外交流。从题干材料可以看出唐代与日本双向交流频繁,促进了各自的文化发展,故选C。材料并未体现双方文化出现融合状况,排除A;材料没有表明双方交流是以文化为主,排除B;材料只涉及唐代与日本的交流,无法证明唐代对外交往主要对象为日本,排除D。
【深化点拨】唐朝中外文化交流频繁,唐文化在对东亚产生重要影响的同时,还注意吸取各族和外来文化的优秀成果。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
17.(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北魏孝文帝在位时(471—499年),统治集团在政治、经济、鲜卑人的生活习惯等方面采取了规模较大的一系列改革措施,改革大体分两期进行(如下表)。它以法律的形式肯定了各族交融的成果。改革也遭到了一部分保守的拓跋贵族的反对。
第一期 (484—486年) 政治 方面 整顿吏治;废宗主督护制,实行三长制
经济 方面 制定和推行均田制及新户调制
第二期 (494年后) 把都城从平城迁到洛阳
改官制、禁胡服、断北语、改姓氏、定族姓
——据张帆《中国古代简史》等整理
材料二 当时民族汇聚逐渐成为时代的主流,孝文帝顺应历史潮流,经过孝文帝的主动融合……鲜卑族在生产、生活方式上的转变促使了整个社会习俗的改变,汉族风俗习惯成为整个社会生活习惯的主体。鲜卑和其他民族的加入,为汉民族不断注入了新鲜血液,促进了民族大交融。
——摘编自葛剑雄
《盖世英雄还是千古罪人——元(拓跋)
宏及其迁都和汉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孝文帝改革的特点。(6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孝文帝改革的意义。(8分)
解析:第(1)题特点:据材料一“改官制、禁胡服、断北语、改姓氏、定族姓”并结合所学从改革涉及范围、改革规模和推进的手段等角度进行分析。第(2)题据材料二“鲜卑和其他民族的加入,为汉民族不断注入了新鲜血液,促进了民族大交融”并结合孝文帝改革的措施进行分析。
答案:(1)涉及面广;规模较大;具有阶段性;封建化色彩明显;以法律形式推进。(6分)
(2)意义:有利于北魏政权的巩固;加速了北魏政权的封建化进程;缓解了社会矛盾,维护了社会稳定;推动了经济的发展与繁荣;促进了北方民族交往、交流、交融。(8分)
18.(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贞观以后,太宗励精为理。至八年、九年,频至丰稔,米斗四五钱,马牛布野,外户动则数月不闭。至十五年,米每斗值两钱。”
——《通典》
材料二 蕃人旧日不耕犁,相学如今种禾黍。……城头山鸡鸣角角,洛阳家家学胡乐。
——王建《凉州行》
女为胡妇学胡妆,伎进胡音务胡乐。……胡音胡骑与胡妆,五十年来竞纷泊。 ——元稹《法曲》
(1)据材料一中所叙述的社会状况是怎样的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 (6分)
(2)据材料二中的“蕃”“胡”指的是什么 反映出怎样的社会情况 (6分)
(3)根据材料唐太宗得到周边各族的拥戴,他被当时北方和西北地区的各族首领尊称为什么 唐太宗得到周边各族拥戴和尊敬的原因是什么 (2分)
解析:第(1)题,第一问状况,根据材料一“频至丰稔,米斗四五钱,马牛布野,外户动则数月不闭”等信息回答;第二问,根据“太宗励精为理”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第(2)题第一问,根据所学知识回答即可。第二问,根据“蕃人旧日不耕犁,相学如今种禾黍”“城头山鸡鸣角角,洛阳家家学胡乐”“女为胡妇学胡妆,伎进胡音务胡乐”等信息回答。第(3)题,根据所学知识及唐太宗实行的开明民族政策回答。
答案:(1)状况:粮食连年丰收,马牛成群遍布四野,住宅几个月不关闭,米价便宜,反映了当时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社会秩序安定的状况。
原因:唐太宗精心治理国家,勤于政事,采取了一系列革新措施,改革弊政,减轻人民负担,鼓励农业生产。(6分)
(2)“蕃”是我国古代对外族或异国人的称呼;“胡”是中国古代对北方和西方各族的称呼。社会情况:唐代周边少数民族向汉族学习农业耕作技术,种植谷物,同时少数民族的音乐、饮食、服装、骑马等也在当地广为流传,各民族相互影响、不断交融,共同发展。(6分)
(3)尊称:“天可汗”。原因:实行比较开明的民族政策。(2分)
19.(1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据朱斌《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历史流变》
等整理
材料反映了朱斌对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发展演变历程的认识,对此认识提出你的看法(赞成、质疑、修改均可),并说明理由。(要求:观点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解析:本题为开放性试题,首先,分析材料内容,材料反映了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历程及评价,结合中国古代选官制度演变提出看法;其次,结合相关史实,对看法进行论述;最后,对所论述的内容进行简单的总结。
答案:示例:看法:科举制推动了官僚阶层的更新与充实。
理由:科举制把读书、考试和做官紧密联系起来,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科举取士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员的权力从地方豪门士族手里集中到中央政府,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科举制的创立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大批门第不高的庶族地主知识分子,通过科举考试参加了政权,从而扩充了官僚阶层队伍。通过实施科举制,社会上的人才得以入仕为官,从而推动了官僚阶层的更新与充实。(10分)
20.(2023·广州高一检测)(14分)大唐王朝繁荣开放,是当时世界上强盛的国家。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朝以来海上丝绸之路以中国的扬州、明州(宁波)、泉州、番禺(广州)为起点。丝绸之路不仅仅运输丝绸,而且也运输瓷器、糖、五金等出口货物和香料、药材、宝石等进口物。海上丝绸之路的形成主要是因为中国东南沿海山多平原少,内部往来不易,因此许多人便积极向海上发展。
——摘编自李庆新《海上丝绸之路》
材料二 唐政府有太常寺等机构专管乐舞,当时知名的音乐家有万宝常、许和子、段善本,舞蹈家有公孙大娘、段足等。唐玄宗和杨贵妃也分别是音乐家和舞蹈家。乐舞方面的著作也很多,《新唐书·艺文志》载唐代有31家、38部专著共257卷。唐太宗贞观十四年,形成十部乐,即燕乐、清高乐、西凉乐、天竺乐、高丽乐、龟兹乐、安国乐、疏勒乐、康国乐、高昌乐。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隋唐辽宋金卷》
(1)根据材料一,概括唐朝海上丝绸之路的特点。(10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朝乐舞发达现象的产生原因。(4分)
解析:第(1)题,据材料一“海上丝绸之路以中国的扬州、明州(宁波)、泉州、番禺(广州)为起点”可得以东南沿海港口为起点;据材料一“丝绸之路不仅仅运输丝绸,而且也运输……进口物”可得出口货物以手工业品为主,进口货物以原料、贵重奢侈品为主;据材料一中进口货物的品种可得贸易范围较广。第(2)题,据材料二“唐政府有太常寺等机构专管乐舞”可得乐舞在当时受到统治者重视;同时结合所学可以从政治、经济、文化等角度得出国家统一、社会稳定;经济繁荣;国内外文化交流频繁。
答案:(1)特点:以东南沿海港口为起点;贸易范围较广;出口货物以手工业品为主,进口货物以原料、贵重奢侈品为主。(10分)
(2)原因:统治者重视;国家统一、社会稳定;经济繁荣;国内外文化交流频繁。(4分)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单元形成性评价(二)(第二单元) 试卷2023-2024 部编版高中历史 必修上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