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三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2小题,每题1.5分,共48分)
1.象形文字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创字时的生态环境、经济生活和思想观念等。下表是“农”字的演变历程,其创意是在树木众多的地方以蜃(蚌壳)制工具从事劳作。“农”字的创制可反映当时( )
商 甲骨文 周 金文 秦 小篆 现代 楷书
A.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念 B.渔猎采集的劳动方式
C.形神兼备的书画艺术 D.原始农耕的生产状况
2.在商代王城遗址中,以宗庙为中心的祭祀空间和以宫殿为中心的行政空间均分布于城市的中心。而西周王城的祭祀空间和行政空间呈现疏离状态,且前者无论在空间上还是量体上都处于从属地位。这反映出西周时期( )
A.民本理念影响城市建设 B.高度集中的王权已出现
C.神权统治色彩异常浓厚 D.国家治理理念出现变化
3.西周时期“田里不鬻,墓地不请”,没有土地买卖。到了战国时期.土地买卖的记载已较多,如《史记》载赵括之母言:“今括一旦为将……王所赐金帛,归藏于家。而日视便利田宅可买者买之。”这一变化说明( )
A.土地兼并现象趋向激烈 B.土地私有制度逐步确立
C.封建小农经济尚未确立 D.铁器工具得到普遍使用
4.张岂之在《中国历史》中写道:秦始皇时代,秦帝国的反抗力量在关中地区未曾燃起一星反抗的火花,而在关东地区发生了许多反抗活动(指河南函谷关以东地区)……秦末大起义中数十家反秦武装力量也均崛起于关东。该学者重在说明( )
A.法家思想已不适应统治需要 B.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差异非常大
C.关中地区社会矛盾尚未激化 D.六国旧地对秦统治缺乏认同感
5.秦律中有一系列与“孝”相关的内容,其中针对不孝的惩罚很细致,将不孝视为重罪;鼓励父母告发子女不孝;针对不孝施以流放、断足等严厉的刑罚。秦朝的做法( )
A.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 B.强调儒家的教化功能
C.确立了外儒内法策略 D.进一步完善法家学说
6.下表是“封”和“郡”的金文,从字形结构的区别可知,郡县制的确立( )
封 郡
释义 释义
植树为帜划定疆域驻军守土 为君主管理地方
A.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B.有利于扩大统治区域
C.有利于维护等级制度 D.是对西周制度的借鉴
7.汉高祖陆续分封了一批同姓诸侯王,这些诸侯王大者“夸州兼郡,连城数十,宫室百官同制京师”,而汉朝中央直接管辖的只有15个郡,这给汉王朝的统治和稳定埋下隐患。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和发展大一统国家,汉武帝采取的措施是( )
A.设立三公九卿 B.推行与民休息政策
C.颁布“推恩令” D.支持商鞅进行变法
8.为加强中央集权,董仲舒向汉武帝提出的建议是( )
A.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B.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C.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9.下图为魏晋时期的“烧烤”画像砖。据记载,“灸(烧烤)”本是游牧民族烹饪肉类的手法,“自泰始(西晋武帝同马炎的年号)以来,中国尚之。贵人富室,必畜其器,吉享嘉宾,皆以为先”,灸肉成为魏晋时期上层贵族喜爱的一道美食。这说明( )
A.民族隔阂日渐消失 B.民族交融得到发展
C.中原民族出现异化 D.华夏认同空前加强
10.战国秦汉时期,北方一直是全国的经济重心。但是,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经济区独占鳌头的局面不复存在了,原本落后的江南经济区获得了显著发展,使长期以来的南北经济发展逐渐趋于平衡。这说明魏晋南北朝时期( )
A.江南经济发展水平迅速超过北方 B.南北方经济发展差异逐渐缩小
C.中原经济区的优势地位不复存在 D.全国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南方
11.魏晋南北朝时期,河西地区的五凉统治者大都崇信佛教,因而佛教繁荣;东晋政权为门阀士族秉持,因而玄学盛行;北朝诸少数民族政权为稳定社会而“推崇儒家治道”。这一文化格局的形成( )
A.孕育着新的文化活力 B.取决于统治者的喜好
C.根植于特殊的地理环境 D.缩小了南北经济的差距
12.东晋建立之初,高门士族琅邪王氏当权。晋元帝司马睿从东渡到登基,主要依赖了王导、王敦兄弟的大力支持。在此期间,王导联合南北士族,运筹帷幄,政由己出,王敦则总掌兵权,专任征伐。这说明当时( )
A.士族政治制约皇权 B.外戚独揽国家大权
C.政治局面长期动荡 D.民族交融影响稳定
13.唐玄宗在位前期选贤任能,改革吏治,将唐朝推向全盛时期,历史上称这一时期为( )
A.光武中兴 B.贞观之治 C.开元盛世 D.康乾盛世
14.“文武将吏,擅自署置,贡赋不入于朝廷。虽称藩臣,实非王臣也。”《旧唐书》的这则材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君权与相权的矛盾 B.不同民族政权之间的矛盾
C.中央集权受到威胁 D.文臣与武将的矛盾
15.唐高宗废尚书令,新设形同宰相的“北门学士”;唐玄宗以协助政务为由“临时”命翰林学士帮助皇帝起草诏书;唐宪宗命翰林首席学士掌制诏印,并使其拥有独立的办公机构,与帝、相共商国家大事,至此,翰林学士承旨成为定制。唐代设立翰林学士意在( )
A.消弭权臣擅政隐患 B.倡导重文轻武方针
C.提高宰相文化水平 D.巩固君主专制统治
16.唐中宗神龙三年(707),门下省给事中卢粲根据贞观旧制,反对将驸马武崇训的墓地称为陵,两次封驳皇帝的制书,直至获准。这体现出当时( )
A.给事中执掌决策权 B.皇帝独尊地位的削弱
C.礼仪严格承袭惯例 D.中枢体制的运行方式
17.安史之乱后,全国户口从九百万户骤减到一百九十余万户,虽然其中有相当人口是在战乱中死亡,但大部分主要是逃亡。形成“丁口转死,田亩卖易,贫富升降不实”的局面。这一局面的形成( )
A.标志着唐朝社会由盛而衰 B.加剧了唐政府的财政危机
C.使得均田制出现瓦解趋势 D.促进了全国经济重心南移
18.唐初的三省六部制建立了“中书取旨,门下封驳,尚书奉而行之”的中央行政体制贞观年间,唐太宗深察其弊,乃令“三省长官合署办公,是谓政事堂”,从而形成“三省长官合议政事,尚书奉而行之”中央行政体制的新形式。据此可知,政事堂的设置( )
A.强化了三省之间的制衡 B.保证了国家的科学决策
C.缩小了尚书省长官职权 D.提高了国家治理的效率
19.唐代诗人陈陶在《陇西行》中对文成公主赞誉道:“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这说明文成公主入藏( )
A.密切了汉藏的文化交流 B.使唐太宗被尊为“天可汗”
C.开辟了陆上丝绸之路 D.开创了古代中国和亲政策
20.“虎溪三笑”讲的是儒者陶渊明、道士陆修静、僧人慧远一起品茗畅谈、乐而忘返的故事。故事本身是虚构的,却在唐宋诗歌、绘画作品中时有出现。据此知当时( )
A.唐宋儒学的复兴 B.文学艺术呈现繁荣局面
C.佛教开始传入中国 D.儒道佛出现融合的能势
21.书法以自由多样的线条艺术表现情感和意境。下列作品中把书法的写意性发挥到极致的是( )
A. B. C. D.
22.北宋初年,朝廷设三司编定“会计录”“总括邦计,量入为出”,并设转运使负责将地方赋税绝大部分上缴朝廷。这一措施旨在( )
A.扩大地方权力 B.推进民族交融 C.提升文官地位 D.加强财政管理
23.朱熹指出,要把对封建道德义理的认识落实到行动上。他认为当时许多学者“不知学之有本,而惟书之读”,不践其实;长此以往会造成脱离实际、空谈性命的危害。朱熹( )
A.系统阐释了格物致知的认识体系 B.明确提出了“心外无物”的命题
C.主张道德修养与道德实践相结合 D.推进了儒学传统伦理观的思辨化
24.“王安石变法”这个约定俗成的历史专用名词出自明代的《宋史纪事本末》,长期为史学界所沿用。但20世纪晚期以来,用“熙丰变法”取代“王安石变法”的表述已被宋史学界广泛接受。由此可知( )
A.后期研究比前期的更科学 B.历史研究受时代变迁的影响
C.约定俗成的历史缺乏价值 D.王安石的历史地位一落千丈
25.唐代人们认定“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宋代民间则流行“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的俗语,这主要是因为( )
A.人口数量的增加 B.选官制度的改革
C.政治环境的改变 D.经济结构的变化
26.金宋在边界附近设置“榷场”,作为双方贸易的场所,下表是金朝视角金宋榷场发展的历史分期。综合下表信息,可以说明( )
时间 特点 原因
1120—1125 酝酿阶段 金企图取代辽的地位;南宋企图联金复燕
1141—1206 发展阶段 皇统和议后长期和平;金宋均想从中获益
1206—1234 衰落阶段 南宋开禧北伐后,金蒙宋关系恶化
A.互市贸易推动了民族认同 B.政权并立促进了经济发展
C.榷场演变反映了金宋关系变化 D.宋在边境贸易中实力由弱变强
27.随着统治区域的不断扩大,辽确立了一种“因俗而治”的管理制度,即“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这一制度是( )
A.四等人制 B.南、北面官制 C.猛安谋克制 D.行省制度
28.元朝实行行省制度,人为地造成行省间犬牙交错的局面,从而使行省长官失去割据称雄的地理条件。这一举措有利于( )
A.加强中央集权 B.强化地方权力 C.改善自然环境 D.完善选官制度
29.金朝海陵王前期,宰执中女真宗室出身的大贵族占据重要她位,他们议国事、治国政。正隆元年(1156年),海陵王改革中央官制,宰执中没有宗室大贵族。这一变化反映了( )
A.官僚体系完善 B.宗室素质下降 C.吏治腐败严重 D.君主专制加强
30.宋代时,南方人在全国统一的科举考试中优势明显,在政治文化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缘于( )
A.士族阶层日益走向衰落 B.经济发展推动文化进步
C.政府放松对社会的控制 D.政府实行崇文抑武方针
31.自晚唐五代至南宋时期,在南方地区除人口迅速增加之外,江南东路产田集中区粮食亩产量也大幅度提高,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这反映了( )
A.经济重心向南转移 B.北方耕作技术落后
C.休养生息成效显著 D.江南地区发展滞后
32.元朝时,作为坊间文化的元曲常常在人物台词中尽显批判锋芒,痛斥“不读书最高,不识字最好,不晓事倒有人夸荐”的社会,直指“人皆嫌命窘,谁不见钱亲”的世风。这反映出元曲( )
A.风格上借鉴了古典浪漫主义 B.创作上根植于市井社会现实
C.题材上多为矫正时弊的主张 D.语言上受到科举文章的影响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
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2分)
材料— 东汉基本的民族格局,以华夏共同体——汉族的前身“汉人”为主要角色,多民族共同体有所发展。第一,在统一的国家体系下,东汉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治理进一步加.深,一些地区得到开发,例如在云南和东越旧地设置郡县,使这些地方得到开发和华夏化;还有多支来源为“蛮夷”的少数民族因迁徙到华夏之地,逐渐融入华夏内部,例如羌、南匈奴、南郡蛮等等。这些历史现象的发生,使汉民族得以壮大,分布范围扩大。第二,由于华夏与“蛮夷”之间文化共性、同质性的增强,使得各少数民族的政治与华夏认同感加强,多民族共存的局面因此得以维持和发展。
——摘编自史党社《东汉时期的民族交融及历史启示》
材料二 随着北方民族文明交融,迁徙至中国北部的少数民族超越了一直被强加给自己的“夷狄”观念,开始主张自身即为“中华”;与此同时,开始出现将这些民族建立的王朝视为中原王朝或正统王朝的主张。随着南北民族交融进程的加快,南朝人也认为,“所谓同舟共济,胡、越一心者也”“夷狄吾民,斯事一也”。南朝后期,常有北人南来或者南人北去,彼此往往互相诋毁。但此时吴虏之区分似已由民族与地域概念发展而成南北政治阵营概念。
——摘编自冯剑《都城规制的传播与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东汉时期民族格局发展的具体表现。(4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交融的新发展,并分析其主要原因。(8分)
3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2分)
材料— 宋代打破了唐时“工商之家不得预于仕”的规定,商人子弟读书应举已不在法令的禁止之列,到了英宗年间政府更是下诏:“工商杂类,有奇才异行、卓然不群者,亦许解送。”这等于说国家从法律上、制度上承认了商人的入仕权。至此,科举制度成为了普通民众实现向上流动的阶梯和重要管道。其中,富民阶层(平民地主和商人)成为这一转变的最大受益者。他们可以利用手中掌握的大量财富为自身和下代子弟提供良好的教育,进而蟾宫折桂,成功实现整个商人家庭的社会流动。
——冯芸《宋朝商人的社会流动与社会结构变迁》
材料二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婚姻是极其讲究门当户对、士庶不婚的,“婚姻必由于谱系”之风一直绵延到唐朝,如《世说新语雅量》中记载的“东床快婿”。(东晋太傅郗鉴选中丞相王导之侄,不修边幅、坦腹东床的王羲之为婿,嫁女与之。)北宋以后,则出现“榜下捉婿”的现象,“本朝显贵人家选婿于科场年,择过省士人,不问阴阳吉凶及其家世,谓之榜下捉婿”;“近岁,富商与厚藏者嫁女,亦于榜下捉婿”。实际上,很多新科进士出身寒门,门第无足称道,且生活贫困,但由于他们未来前途远大,所以成为达官和富室择婿的对象。同时高官显贵选择富商作为婚嫁对象的现象日益普遍,有些士大夫为了贪图资财,娶有钱财的寡妇为妻,民间甚至发展到“以财论婚”的地步。
——改编自徐红《宋朝科举制度的改革与社会价值观的演变》
(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代科举制的特点。(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魏晋至北宋“择偶”标准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8分)
3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5分)
材料一 (田赋方面)汉高祖实行十五税一的税率,到汉景帝时改为三十税一;汉朝人头税分口赋、算赋。规定7—14岁每人每年缴口赋20钱,汉武帝以后加征3前,15—56岁每人每年出算赋120前,商人和奴婢的算赋还要加倍,汉朝还征收财产税,对财产总额征税“税民资”,甚至农民饲养六畜都要缴税。此外还有名目杂多的徭役。
材料二 唐朝实行租庸调制,针对21——59岁之御的茂年男子征收。租、调之外的役,可以用“庸”代替。租庸调制的基础,是国家向成年男子授田的均田制。
780年,唐朝政府废除租庸调,改行两税法,以国家财政支出确定赋税总额,然后将总额分解到各地,按田亩征收地税,按人丁、资产征税户税,分夏、秋两次征收。
——摘编自《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1)根据材料一,概括汉朝税役制度的特点。(5分)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两税法相对于租庸调制的变化并说明其原因。(10分)
3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3分)
材料一 下列为东汉与唐朝时期的地方行政区划地图。
材料二 为了削弱地方势力,赵匡胤便把所有的地方军队编为中央军队—禁军。派人做一些木人发给各地方作标准,凡是体格符合标准的壮丁。都编入禁军。地方剩下的都是些老弱残疾,编为厢军,他们只能修桥补路,要造反也造不起来。此外,地方自唐以来,一个大州管几个小州,叫支郡。宋代取消支郡,一个州就只能管一个州。把州郡的财政也收归中央,又规定以文人知州郡,这样,即使几个大州也不能和中央抗衡,地方就不可能形成“尾大不掉”的局面。
——邓广铭等《中国古代史讲座(下)》
(1)根据材料一,比较东汉与唐朝时期地方行政区划的不同点。(5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初加强地方控制的措施,并说明其产生的影响。(8分)
哈尔滨市三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2小题,每题1.5分,共48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
D D B D A A C D B B A A C C D D D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17
B D A D D D C B C C B A D B A B B
二、材料解析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
33.(1)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仿效内地设置郡县;部分少数民族内迁;民族间呈现文化交融的趋势。(4分,任答两点即可)
(2)新发展:少数民族以“中华”自居;民族政权注重正统地位;华夷界限日渐淡化。(4分,任答两点即可)
主要原因:国家分裂,政权更迭频繁;民族迁移;少数民族政权封建化改革的推动。(4分,3选2)
34.(T)一特点:宋代科举选拔范围扩大,商人准许参加科举;从法律上、制度上承认了商人的入仕权;富民阶层成为最大受益者.(3取2,4分)
(2)变化:由重门第出身到重才能学识,财富逐渐成为影响婚姻的重要因素;门第观念淡化(3取2,4分)
原因:科举制的发展、门阀士族势力逐渐衰落(或庶族地主力量增长);商品经济发展;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松动;逐利思想抬头。(一点2点,4分至少两个角度)
35.(1)特点:名目繁多,赋役沉重;田租较轻,人头税重;民众纳税年龄低,时间长;有鲜明的抑商特征(5分)
(2)变化:税额确定实行量出制入;税种简化;纳税标准从以人丁为主到以土地、财产为主;从不定时征收到定时征税。(5分)
原因:生产力发展,土地兼并严重;均田制瓦解,租庸调无法实施;国家财政紧张;人口迁移(流动);(5分)
36.(1)不同点:地方最高行政单位不同:东汉为州,唐朝为道;命名不同:东汉以西汉监察区命名,唐朝以山川河流命名;分布不同:东汉州主要分布在北方,唐朝道在南北分布比较均衡。(5分)
(2)措施:将地方精锐部队编入禁军,地方军队定期更换驻地;取消支郡;设转运司统管地方财政;派文官任地方知州,通判监督知州。(4分)
影响:解决了唐末以来藩镇割据问题,加强了中央集权;但也造成了军队战斗力下降,无法抵御外族侵扰。(4分)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三中2023-2024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