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黑龙江省大庆重点中学2023-2024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答案)

参考答案: 7.D
1.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原因题。时空是古代中国。 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材料图表信息体现了从隋朝开始入仕群体中寒门子弟所占比
根据材料“祭祀祖先是最重要、最严肃的礼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祭祀祖先和祖先崇拜体现的 例大幅增加,结合所学知识,隋炀帝开创科举制,寒门子弟可以通过考试获得入仕的机会,D
是对血缘传承的重视,这和宗法制紧密相连,B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宗法制,并不是禅让制, 项正确;世卿世禄制是先秦时期的选官制度,排除 A项;察举制主要推行于汉朝,排除 B项;
排除 A项;王位世袭制是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与材料无关,排除 C项;分封制是西周时期, 九品中正制之下,选官权力被世家大族所垄断,寒门子弟很少有入仕的机会,排除 C项。故选
众建诸侯,拱卫王室的地方行政制度,与材料不符,排除 D项。故选 B项。 D项。
2.B 8.B
【详解】根据材料信息“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并结合所学可知,商鞅提出完备可行的变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
法政策,提倡革新,应根据时代要求进行改革,B项正确;商鞅并非主张“循礼法古”,排除 A 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中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的政策,因此
项;材料的主旨信息是商鞅变法时期的革新精神,并非隆礼重法,且荀子主张“隆礼重法”,排 出现材料“奉道教为国教”“武则天自称弥勒佛转世”“御注《道德经注》、《金刚经》”的现象,B项
除 C项;材料所述与重农抑商无关,排除 D项。故选 B项。 正确;材料没有涉及佛教与本土文化相结合,与佛教本土化的说法无关,排除 A项;理学推动
3.B 了儒家思想的哲学化,唐朝时期尚未产生理学,排除 C项;材料没有涉及中外之间的交流,排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 除 D项。故选 B项。
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秦朝时期的中国。根据材料可知,秦统一后采取了统一文字、度量衡、车 9.C
轨等措施,有助于加强对国家的管理,进而加强中央集权,B项正确;“一法度”推动了法律的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的中央机构由三司、中书门下、枢密院和台谏组成,这是
完善,但与其他措施没有直接关系,排除 A项;秦的暴政加速了秦的灭亡,材料信息不属于暴 宋朝的二府三司制,C项正确;夏商时期还未建立皇帝制度,排除 A、B项;秦朝时期主要是
政,排除 C项;统一度量衡有利于全国经济的统一,促进经济的发展,排除 D项。故选 B项。 三公九卿制度,排除 D项。故选 C项。
4.A 10.A
【详解】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推断题。时空范围为西汉(中国)。依 【详解】根据“但变法的内容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打击了他们的特权,故遭到激烈反对,
据材料“开辟了中西交通道路,大大促进了西域与中原的联系”可知,这位郎官就是“凿空”西域 终至变法失败”可得出其变法触及权贵利益忽略了政治之改革,A项正确;材料不能反映有效,
的张骞,A项正确;甘英是东汉时期人物,排除 B项;鉴真和玄奘均为唐朝僧人,排除 C、D 排除 B项;材料没有体现用人问题,排除 C项;材料针对的是其失败的具体原因,而不是根本
两项。故选 A项。 原因,排除 D项。故选 A项。
5.B 11.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
息可知准确时空是:5世纪后期(北魏)。依据材料“北魏孝文帝拓跋宏采取了迁都洛阳、以汉 息可知准确时空是:金朝(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金朝在政治制度上除了沿
族服饰取代鲜卑服饰、改鲜卑姓为汉姓等一系列改革措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魏作为少数 袭唐宋制度外,还保持了女真的民族管理系统,这种管理系统是猛安谋克制,B项正确;南北
民族建立的政权,通过改革向中原文化学习,所起到的历史作用是促进了民族融合,B项正确; 面官制度是辽的政治制度特点,排除 A项;行省制和四等人制是元代的政治制度和民族政策,
材料描述的是民族融合,而非南朝政权的更迭,也与西南地区开发和门阀政治无关,排除 ACD 排除 CD项。故选 B项。
项。故选 B项。 12.C
6.B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元朝波斯人、阿拉伯人同汉、蒙古、畏兀儿等民族长期相处、不断通婚,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设问词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 逐渐被吸收、融合而形成一个新的民族是回族,C项正确;符合题意的民族为回族,并非维吾
隋朝。据题干及所学可知,隋炀帝为了把南方财富运送到北方都城,他决定开凿大运河,沟通 尔族、黎族和锡伯族,排除 ABD 项。故选 C项。
南北。B项正确;隋灭掉陈朝,实现了南北统一,而不是开凿大运河,排除 A项;洛阳在北方, 13.D
高丽在朝鲜半岛,因此都不能能连接南北,排除 CD项。故选 B项。 【详解】“苏湖熟,天下足”标志着中国的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江南地区,故选 D;“国家根本,
答案第 1页,共 3页
{#{QQABKQCEggAAABAAARgCUwFwCgAQkAAAACoOBAAEMAIAQRFABCA=}#}
仰给东南”说明国家的财政主要仰仗东南地区,并非国家重点支持东南沿海的开发,排除 A;材 21.B
料反映江南地区已成为全国经济重心,并非说明苏州和湖州人才汇集,也无法体现东南沿海地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
区农民赋税负担重,排除 B、C。 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42年中国。结合所学可知,1842年《南京条约》中的协定关税条款内容,
【点睛】 损害了中国的关税主权,B项正确;领土主权体现在割让香港岛,排除 A项;司法主权体现在
14.B 领事裁判权,排除 C项;《南京条约》不涉及领海主权,排除 D项。故选 B项。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儒学发展到宋代形成了理学,故 B正确;唐代的儒家学者韩愈提 22.B
出了儒家的“道统”思想,故 A不符合题意;提出“君轻民贵”早期民本思想的是战国时期的孟子, 【详解】根据材料中对英法联军暴行的谴责和对宫殿的描述可知,这描述的是第二次鸦片战争
故 C错误;王守仁是明朝心学家,故 D排除。 时期,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B项正确;鸦片战争只有英国,排除 A项;甲午中日战争中,侵
15.C 略者是日本,排除 C项;八国联军侵华中不仅仅有英法,排除 D项。故选 B项。
【详解】明太祖朱元璋废除宰相制度,根据“今我朝罢主相”等信息可知,“我朝”指的是明朝,C 23.B
项正确;宋朝和元朝时期存在宰相,排除 A、B项;清朝一直没有设立宰相,也就不存在废除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致远”舰、“经远”舰等都是北洋舰队的舰船,与甲午中日战争有关,B
宰相,排除 D项。故选 C项。 项正确;两次鸦片战争期间是 1842-1856年,与材料无关,排除 A项;八国联军侵华期间是
16.A 1900-1901年,与材料无关,排除 C项;抗日战争时期是 1931-1945年,与材料无关,排除 D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明代的戚继光在抗击倭寇方面战功显赫,是民族影响,A正确; 项。故选 B项。
郑和主要事迹是下西洋,排除 B;岳飞主要事迹是抗击金人,排除 C;郑成功打败荷兰人,收 24.C
复台湾,排除 D。 【详解】天京事变是由于领导集团内部矛盾尖锐化而导致的,因此 C项正确;AB项不是直接
17.B 原因,排除;D项是根本原因,排除。
【详解】结合题意可知,清朝时期雍正设立军机处,标志古代君主专制达到顶峰,B项正确; 25.D
明朝设立内阁、汉朝设立中朝、宋代三司,排除 ACD项。故选 B项。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内容来
18.D 源于《辛丑条约》,D项正确;题干内容来源于《辛丑条约》,排除 ABC项。故选 D项。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清政府在外交上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导致中国落后于时代潮流, 26.A
故 D正确;ABC与对外交往无关,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AB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近代中国。据材料“它不仅
19.C 推翻了一个王朝,而且也在于它使得一切恢复帝制的尝试都只能成为昙花一现的闹剧”,可知辛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 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使得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A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辛亥革命对
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据所学知识可知,顾炎武提出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于民主共和观念的影响,并未强调其革命纲领,排除 B项;辛亥革命并没有发动广大的人民群
“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的思想,C项正确;陆九渊和王守仁的代表思想是心学,没有 众,排除 C项;辛亥革命并没有完成民族独立的任务,排除 D项。故选 A项。
提出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排除 AB项;黄宗羲提出“天 27.A
下为主,君为客”的进步思想,反对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没有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保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
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排除 D项。故选 C项。 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10年代(中国)。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袁世凯上台后实
20.C 行专制独裁,甚至复辟帝制,对外出卖国家利益,可见辛亥革命没有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详解】根据材料“《天工开物》不仅记录并总结了当时农业和手工业领域的生产实践经验及工 的目标,未改变中国社会性质,A项正确;辛亥革命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排除 B项;
艺技术成就,而且注意从现象中发现本质,在科学理论方面也取得不少成就。”结合所学可知, 辛亥革命没有确立君主立宪政体,排除 C项;政局动荡不安是辛亥革命失败的影响,不是“失败
《天工开物》的作者是宋应星,C项正确;利玛窦是意大利人,是天主教在中国传教的最早传 了”的内涵,排除 D项。故选 A项。
教士之一,排除 A项;徐光启的主要著作是《农政全书》,排除 B项;徐弘祖的主要著作是《徐 28.A
霞客游记》,排除 D项。故选 C项。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
答案第 2页,共 3页
{#{QQABKQCEggAAABAAARgCUwFwCgAQkAAAACoOBAAEMAIAQRFABCA=}#}
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12—1919年(中国)。据本题材料信息可知,1912—1919年,民族工业
发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民国初年,中国人民兴起了抵制日货、提倡国货的运动,促进民族
工业发展,A项正确;19世纪末,甲午战争后,清政府为了赔款,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排除 B项;19世纪末,甲午战败标志洋务运动破产,时间与材料不符,排除 C项;一战期间,
只是欧洲国家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排除 D项。故选 A项。
29.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 1917至
1918年的中华民国。根据题干“ 1917—1918年中华民国军阀势力分布图”及所学可知,此时正
处于民国军阀混战割据阶段,国家处于分裂动乱状态,A项正确;军阀混战阶段不利于加强中
央集权,排除 B项;材料未涉及民国时期经济发展的相关信息,选项表述有误,排除 C项;此
时的中国是军阀混战割据状态,并未形成和平稳定的局面,排除 D项。故选 A项。
30.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
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民国成立后的中国。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剪辫易服、放足、点头鞠躬、握手
等都是社会习俗变化的表现,所以这些常见礼节体现的是习俗风尚的变革,D项正确;这些礼
节不能体现社会经济的发展,也不能说明民主共和的实现,排除 AB项;“消除”的说法过于夸
张绝对,不符合史实,排除 C项。故选 D项。
31.(1)制度:分封制、郡县与分封并行体制(郡国并行制)。(4分)
(2)宋朝:宋初实行改革,削夺节度使权力,弱化地方军力;监督地方行政,文臣执掌地方,加
强对地方财政掌控。元朝:置行省,执掌地方经济、军事大权。(宋元各 2分,共计 4分)
积极作用:有利于中央集权;巩固国家统一。(4分)
(3)趋势:通过变革与创新,中央对地方权力的分配趋于合理;中央集权不断加强。(2分)
32.(1)表现: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海外贸易兴盛,外贸税收成为国库的重要财源;
基层市场蓬勃涌现;宋与少数民族经济往来密切,设榷场进行交易;商业的时间限制被打破;
商业的空间限制被打破。(任答三点 6分)
(2)新现象:长途贸易兴盛;商帮活跃;形成多个经贸区;出现工商业市镇;农产品商品化程度
提高;白银成为主要货币;商业资本大量聚集。(任答三点 6分)
33.(1)师夷长技以制夷;中体西用(4分)
(2)改良派;提出了君主立宪制,戊戌变法(4分)
(3)思想救国;新文化运动(4分)
(4)由表及里,由浅入深。(2分)
答案第 3页,共 3页
{#{QQABKQCEggAAABAAARgCUwFwCgAQkAAAACoOBAAEMAIAQRFABCA=}#}铁人中学 2023 级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试题说明:1、本试题满分 100 分,答题时间 75 分钟。
2、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
第Ⅰ卷 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共 3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
祠堂主要供奉祖先的神主牌位,对祖先的崇拜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心理的一个重要特征,祭祀祖 先是最重要、最严肃的礼制,“礼有五论,莫重于祭”。这一现象主要源于
A.禅让制 B.宗法制 C.王位世袭制 D.分封制
商鞅由卫入秦后对秦孝公说:“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 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这表明商鞅主张
A.循礼法古 B.因时变革 C.隆礼重法 D.重农抑商3.秦统一后,采取了“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等措施。这些措施
A.推动了法律的完善 B.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巩固
C.加速了秦朝的灭亡 D.阻碍了封建经济的发展
西汉的一位郎官因其创建的事业与其坚韧不拔的精神,于今日名闻世界,他开辟了中西交通道 路,大大促进了西域与中原的联系,被史地学者称为东方哥伦布。这位郎官是
A.张骞 B.甘英 C. 鉴真 D.玄奘
世纪后期,北魏孝文帝拓跋宏采取了迁都洛阳、以汉族服饰取代鲜卑服饰、改鲜卑姓为汉姓等 一系列改革措施。这些措施起到的作用是
A.导致南朝政权的更迭 B.加强了民族交融
C.促进了西南地区开发 D.打击了门阀政治
隋炀帝大业年间,江南经济发展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而北方的人口和北方土地可以产 出的财富,却不足以供养一个庞大的朝廷。于是隋炀帝决定
A.完成南北方的统一 B.开凿大运河
C.兴建东都洛阳 D.远征高丽
下表是中国部分朝代入仕群体中寒门子弟所占比例表。寒门子弟所占比例变化的重要原因是
朝代 东晋 隋朝 唐朝 北宋
比例(%) 4.0 17.2 24.5 46.1
A.世卿世禄制的延续 B.察举制的产生与发展
C.九品中正制的盛行 D.科举制度创立和完善
唐朝皇帝姓李,尊老子为祖先,道教最受尊崇;武则天自称弥勒佛转世,大兴佛教。由此并结 合所学可知,唐代
A.出现了佛教本土化的现象 B.出现三教并行的文化局面C.儒家思想呈现哲学化倾向 D.中外文化的交流盛况空前
如图所示的中央机构创立于
A.夏朝 B.商朝 C.北宋 D.秦朝
王安石变法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富国的目的,但变法的内容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打击 了他们的特权,故遭到激烈反对,终至变法失败,这说明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是
A.触及权贵利益忽略了政治之改革 B.对宋初加强中央集权未有效调整C.执行过程用人不当加重百姓负担 D.没有从根本上摆脱封建统治危机
金朝制度基本沿袭唐宋,但却保持了一套女真民族的管理系统,该系统是
A.南、北面官制 B.猛安谋克制 C.行省制 D.“四等人制”
元朝时,来自中亚、西亚的波斯人、阿拉伯人等移居中国,同汉、蒙古、畏兀儿等民族长期相 处、不断通婚,逐渐被吸收、融合而形成一个新的民族是
A.维吾尔族 B.黎族 C.回族 D.锡伯族
《宋史》记载:“国家根本,仰给东南”和民间谚语“苏湖熟,天下足”。这两段材料所反映 的现象主要说明了
A.国家重点支持东南沿海的开发 B.苏州和湖州成为人才汇集之处C.东南沿海地区农民赋税负担重 D.江南地区已成为全国经济重心
宋朝是我国儒学发展的重要时期。下列表述符合宋朝儒学发展状况的是A.提出了儒家的“道统”思想 B.创立了理学
C.提出“君轻民贵”早期民本思想 D.王守仁成为心学的集大成者
“自秦始设丞相,不旋踵而亡。……今我朝罢主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我朝”指的是
A.宋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有这样一副对联:“爱国名将,百战不败扫平倭寇之患民族英雄,八方敬重留传不朽名著。”这反映的是哪位历史人物的事迹
A.戚继光 B.郑和 C.岳飞 D.郑成功17.标志古代君主专制达到顶峰的是
A.设立内阁 B.设立军机处 C.中朝 D.三司制
中国与世界隔绝,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是由于清政府对外推行
A.重农抑商政策 B.专卖政策 C.文化专制政策 D.闭关锁国政策19.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的思想的是
A.王守仁 B.陆九渊 C.顾炎武 D.黄宗羲
《天工开物》不仅记录并总结了当时农业和手工业领域的生产实践经验及工艺技术成就,而且 注意从现象中发现本质,在科学理论方面也取得不少成就。它的作者是
A.利玛窦 B.徐光启 C.宋应星 D.徐弘祖
21.1842 年中英《南京条约》规定,中国海关收取英商进出口货物的税率,由双方协定。这破坏了中国的
A.领土主权 B.关税主权 C.司法主权 D.领海主权
“我们就这样以最野蛮的方式,摧毁了世界上最宝贵的财富……想象不到这座宫殿有多么华美 壮丽,更不能设想法军、英军把这个地方蹂躏成什么样子。”使“这座宫殿”惨遭摧毁的战争 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致远”舰攻敌受创,管带邓世昌以下 250 人均阵亡,“经远”舰 270 人俱殉国。“在舰阵役者九十余人,与舰共沉者六百余人。”这一壮烈场面出现于
A.两次鸦片战争期间 B.甲午战争时期
C.八国联军侵华期间 D.抗日战争时期24.“天京事变”发生的直接原因
A.清政府对革命阵营内部的渗透 B.太平天国军事失势在政治上的反映C.领导集团内部矛盾尖锐化的结果 D.小生产者的阶级局限性造成
清政府堕落为“洋人的朝廷”,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始于下列哪一条约的签订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辛亥革命的伟大在于它不仅推翻了一个王朝,而且也在于它使得一切恢复帝制的尝试都只能 成为昙花一现的闹剧。”这说明辛亥革命
A.传播了民主共和理念 B.提出了科学的革命纲领
C.拥有广泛的社会基础 D.完成了民族独立的任务
无产阶级革命家吴玉章在回忆录中写道:“辛亥革命以孙中山先生的解职和袁世凯的登台而结 束,实际上是失败了,”这里的“失败了”是指辛亥革命
A.未改变中国社会性质 B.未推动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
C.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 D.造成了政局动荡不安
28.1912—1919 年,中国新建工矿企业 470 多家,新增资本达一亿三千多万元。下列关于这一时期民族工业发展原因的表述正确的是
A.群众掀起抵制日货、提倡国货运动 B.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C.洋务运动的推动 D.帝国主义国家都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29.下图是 1917—1918 年中华民国军阀势力分布图。由图可知此时期国内政治的特点是
A.分裂割据 B.中央集权 C.经济繁荣 D.和平稳定
民国成立后,开展了剪辫易服、迫令放足等活动,点头鞠躬取代了跪拜作揖,握手逐渐成为社 交场合的常见礼节。这主要体现了
A.社会经济的发展 B.民主共和的实现
C.等级观念的消除 D.习俗风尚的变革
第 II 卷(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包括 3 个小题,共 40 分。) 31.(14 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西周时的分封是层层分封。而汉代封建只有一层分封。诸侯王国以下依然是郡县制, 每个王国领有三四郡、五六郡不等。除了诸侯王以外、刘邦又分封萧何、张良等一百多位功臣为列侯,建立侯国,这些侯国的地位与县相当,但直属中央。因此,汉代封建只是郡县制的变形,并没有完全回到西周封建的道路上去。
——摘编自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 材料二 宋太祖即位后,革除前朝之弊,“申命诸州,度支经费外,凡金帛以助军实。悉送都
下,无得占留”,并采取派遣官员监察地方等多项措施,“由是利归公上而外权削矣”宋太宗时, 节度使掌控的支郡也被收回,从此“无复领支郡者”。
元朝变革地方行政制度,行省官员常以“藩大臣”和封疆大吏自居,替朝廷镇守地方;凡行政 号令和公文中案,“不敢专决大政。咨中书(省)而后行”。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等(1)结合材料一,指出西周和汉初实行的地方行政制度。(4 分)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元在地方行政制度方面的重大举措并分析其共同的积极 作用。(8 分)
综合上述材料,概括从西周至元朝中央与地方权力关系发展趋势。(2 分)
32.(12 分)宋朝和明清时期,我国商业非常繁荣。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代中国)现代化的程度令人吃惊,货币经济、纸钞、流通票据、高度发展的海外贸易……在人民日常生活方面,艺术、娱乐、制度、工艺技术各方面,中国是当时世界上首屈一指 的国家,其自豪足以认为世界其他各地皆为“化外之邦”。
——摘编自谢和耐(法国)《南宋社会生活史》材料二 明清时期,大宗商品的远距离贸易是徽商、晋商、闽商、粤商等聚集着众多商人的商
帮的行为,与以往个别商人的经营活动,已不可同日而语。国内大宗商品的远距离贸易,是大宗商 品在不同的经济区内交换,从而形成了不同的经贸区。江南经贸区是在江南便捷的交通条件和发达 的丝织业、棉纺织业等基础上形成的。江南向全国输出的主要是相对高值的丝、棉纺织品,从全国 输入的是低值的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如粮食、大豆、蓝靛、木材、纸张等。
——摘编自唐文基《16 至 18 世纪中国商业革命和资本主义萌芽》(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宋代中国“现代化的程度令人吃惊”在商业方面的主要表现。
(6 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时期中国商品经济发展的新现象。(6 分)
33.(14 分)一般认为,西学东渐是指西方学术思想和文明成果向中国传播的历史过程,在 1840 年鸦片战争之后,这种潮流不断加强,期间涌现了许多代表性人物,例如下表的几位人物: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编号①、②在向西方学习方面指导思想是什么?(4 分)
编号③反映了近代中国哪个派别的观点?他们提出了什么救国方案?(4 分)
编号⑤人物提出了近代中国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救国方案,这一方案是什么?他们为了实现自己的主张,进行了什么活动?(4 分)
上述人物主张的出现说明了中国近代前期向西方学习的特点是什么?(2 分)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黑龙江省大庆重点中学2023-2024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答案)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