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朔州市第九中学高中部2023-2024学年
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和班级填写在答题卡上。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
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用0.5mm的黑色笔迹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50分)
1、汉初,尚书仅是少府的属官。汉武帝时,任用宦者担任尚书,除主管文书之外,还可以省阅奏章,传达诏令,地位逐渐重要,此后的大臣都要领尚书事才算掌握实权。这反映了( )
A.宦官专权局面开始出现 B.决策系统内部完成重构
C.中枢权力出现转移趋势 D.君主专制制度空前强化
2、玉米和番薯传人中国后,在乾隆年间得到空前的推广和传播,尤其是山地丘陵地区,吴其溶在《植物名考录》中记载:“川、陕、两湖,凡山田皆种之。”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政府重视农业生产 B.山地适宜外来作物种植
C.人口食粮需求激增 D.农业的商品化程度提高
3、1927年7月,国民政府宣布:业已过期的条约和协议将由新的条约和协议取代,尚未过期的条约和协议将根据法律程序予以废除或重新签订。1928年7月,美国率先与中国重新签订关税协定,随后德国等迅速仿效。这说明当时( )
A.中国成功收回了关税主权 B.国民政府的民族意识增强
C.列强废止了协定关税特权 D.民族工业进入“黄金时期”
4、尼罗河的定期泛滥给下游带来了一层厚厚的淤泥,农夫只要用简单的工具,例如鹤嘴锄和运土的篮子,就可以挖掘灌溉网,修筑拦水的堤坝,或开凿沟渠,排干低地沼泽的水。这主要说明古埃及( )
A.农业灌溉技术发达 B.农具更新的速度缓慢
C.农业实行统一经营 D.农业生产的条件优越
5、11世纪以来,欧洲的城市纷纷设立市政会,制定了城市法、市场法。后来城市商人还主导组织了许多城市联盟,如汉萨同盟等。这些城市同盟在不同程度上享有征税、铸币、设立度量衡、招募军队、缔结同盟和发动战争的权力。这反映出( )
A.欧洲城市自治渐成趋势 B.商业发展导致王权削弱
C.欧洲国家主权意识增强 D.资产阶级民主制的完善
6、日本1947年《国家文官法》规定:“文官的任用,依照本法和人事院规则的规定,根据考试成绩、工作成绩或者其他能力的考核结果进行”“政府机关首长必须对所属文官的工作进行定期评定,并根据评定结果采取适当措施”。这体现出日本文官制度的重要特征是( )
A.政治中立 B.论绩升黜 C.职务常任 D.平等竞争
7、商朝所分封的附属国君长,与商王很少有血缘姻亲关系,因此他们时常反叛商王的统治。而西周利用宗法血缘关系把众多的诸侯同周政权紧密地结合为一体,即“封建亲戚,以藩屏周”。这反映出西周分封制( )
A.政权分配与血缘关系相结合 B.扩大了西周的统治疆域
C.开创了中央集权的治理模式 D.保障了西周的长治久安
8、曹操当政时,先后发布了三次求贤令,明确指出,即使是“不仁不孝”之人,只要有“治国用兵之术”,就要起用他们来治理国家。这一举措客观上( )
A.保证了科举录取的公平公正性 B.选拔了德才兼备的官员
C.摆脱了血缘关系对政治的影响 D.冲击了儒学的正统地位
9、宋神宗熙宁三年(1070年),王安石颁布《畿县保甲条例颁行》。条例规定,以每五家为一组,五组为一大保。每一农户凡两丁以上,则选一人来当保丁,在平时进行耕种,在战时入伍进行训练。每一大保当中选择最富裕的人担任保长,防止农民的反抗行为。这有助于( )
A.完善地方行政制度 B.消弭社会矛盾
C.加强君主专制统治 D.维护地方治安
10、乾隆后期,官府从原先直接控制的粮食调运、仓储、赈济等地方事务中逐渐退出,乡绅地主在基层社会开始把持水利工程修筑,维修管理,漕粮运输,包揽地方赋税的征收,“竞成规例”。这表明当时( )
A.政府行政负担得以减轻 B.中央集权制度渐趋瓦解
C.传统社会开始走向没落 D.政府财政收入日益减小
11、1909年,清政府颁布了《城镇乡地方自治章程》和《城镇乡地方自治选举章程》,后来又颁布了《自治研究所章程》《府厅州县地方自治章程》《府厅州县议事会议员选举章程》和《京师地方自治章程》。这些章程的颁布( )
A.成为辛亥革命爆发的诱因 B.基本均衡了中央和地方权利
C.旨在维护大资产阶级利益 D.有利于推动政治近代化进程
12、我国1982年宪法规定,企业事业和国家机关退休人员的生活受到国家和社会的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2004年,宪法规定“国家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这说明我国( )
A.法制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B.仅保障弱势群体的生活
C.公民社会福利水平降低 D.社会保障体系日益完善
13、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签订后,三十年战争所造成的领土变更得以调整,罗马帝国统治下的大批城邦国家取得了独立,荷兰与瑞士成为主权国家,新教国家脱离了教皇的霸权。这表明,《威斯特伐利亚和约》( )
A.奠定了国际法的基础 B.形成了新的国际关系体系
C.推动了宗教改革爆发 D.集体安全体制得到了完善
14、在俾斯麦主政的大部分时期,他因推行务实而又不乏灵活的政策,获得了国会多数派的支持,虽然他并不必如此。当然,他也从不追求在国会形成一个稳定的多数(派),以免使自己过分依赖某个政党。俾斯麦这些行为反映了当时德国( )
A.议会对政府监督加强 B.皇帝个人权力较弱
C.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D.分权制衡体制成熟
15、二战后,西方各国意识到,要提高生活品质,改善人民生活,不能单靠政府,必须组织和鼓励当地居民参与,建立自下而上的机制来解决社会问题,在此基础上( )
A.社区组织开始形成 B.社区承担更多政府功能
C.社区实现独立决策 D.基层管理体制达到成熟
16、《左传》记载:(周)成王曾命齐侯“东至海,西至河,南到穆陵,北至无埭,五侯九伯,实得征之”。这主要反映了( )
A.西周疆域的空前辽阔 B.宗法制下的等级关系
C.天子特许下的征伐权 D.诸侯王的权利与义务
17、有史学家认为:从秦汉起,官僚体制就是中国政治制度的核心问题,其中核心问题之一是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隋唐时期为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举措是( )
A.废分封,置郡县 B.设立中朝
C.确立三省六部制 D.实行科举制
18、清代总督掌管所统辖地区的文武、军民,总理戎政,戍守疆土。道、府副将以下官员都由总督向朝廷奏请升迁和罢黜,并有对外交涉之权。这说明清代总督( )
A.对地方治理可以完全自主 B.主要职责是监督地方官吏
C.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统治 D.是皇权在地方上的延伸
19、近代某一法律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该法律的进步性是( )
A.确立了民主共和政体 B.宣告了封建制度的终结
C.宣示了中华民族独立 D.开启了政治民主化进程
20、相对于近代中国而言,新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坚持求同存异的原则,尊重各党派、各团体、各阶层人士的特点,包容统一战线成员在信仰、利益和观念等方面的差异,政协委员不因职业和党派差异都享有平等的议论权。人民政协坚持在考虑少数意见的情形下,达成反映公共利益的共识。这反映出人民政协( )
A.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B.保证了祖国统一和中华民族的团结
C.促使各党派与中共的利益趋同 D.开创了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新阶段
21、古代雅典城邦主要机构包括执政官、公民大会、议事会、陪审法庭;古代罗马共和国的主要机构包括执政官、公民大会、元老院、保民官。两者之间的本质区别在于( )
A.民主政治和贵族政治的不同 B.执政官数量不同
C.古代雅典更重视法律建设 D.古代罗马更重视平民利益
22、历史学者计秋枫在其著作《欧洲中世纪秩序的瓦解与近代国际体系的形成》中认为:“中世纪欧洲秩序最根本的两大特征,一是名义上‘一统天下’的基督教教会体系﹐或称‘教会帝国';一是事实上支离破碎的封建体系,这两大体系奇怪地结合在一起。”这种状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基督教会统治欧洲 B.王权与教权长期并立
C.教权凌驾于王权之上 D.王权凌驾于教权之上
23、1778年,美国马萨诸塞州利用现成州议会制定了州宪法,对此,民众表示“宪法应由人民来制定,然后把它交给政府,而不应该预先由政府制定它,然后把它‘恩赐’给人民”。两年后,由人民选出的代表在制宪会议上制定了另一部宪法。这表明,独立之初的美国( )
A.联邦制共和政体正式确立 B.政府与民众的矛盾尖锐
C.人民主权思想深入人心 D.资产阶级统治尚未稳固
24、有学者把英国大臣与文官关系比喻成“丈夫与妻子的关系。”大臣像丈夫,虽然由他们做出决定,但由于缺乏足够的信息,技术和经验,使他们在一些具体事务面前无能为力。这时,像家庭主妇一样,文官参与决策并处理具体事务就顺理成章。据材料可知( )
A.文官群体逐渐成为权力中心 B.英国君主立宪制走向成熟
C.文官群体对大臣形成了制衡 D.大臣和文官党派利益一致
25、“(它)汲取了传统中国‘从俗从宜’的治边经验,根据不同的习俗、文化、制度和历史状态以形成多样性的中央——地方关系,但这一制度不是历史的复制,而是全新的创造”。新中国的这一“创造”( )
A.团结了各民主党派参政议政 B.保证了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
C.成为新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D.是基层民主制度的成功实践
二、材料题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31年11月7日,中国共产党在瑞金创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颁布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以下简称《宪法大纲》)。《宪法大纲》总结了中国人民创建革命政权的经验,指明了革命发展的方向。在政权性质上,《宪法大纲》照搬苏联宪法的规定,“在苏维埃政权下,所有工人、农民、红军兵士及一切劳苦民众都有权选派代表掌握政权的管理。军阀、官僚、地主、豪绅、资本家、富农、僧侣及一切剥削人的任何反革命分子,是没有选派代表参加政权和政治上自由的权利的”。这种剥夺中间势力权利的“左”倾错误,使中间势力的革命积极性受到很大挫折。
——摘编自王慧娟《<中华苏维埃宪法大纲>中存在的局限初探》
材料二:新中国自1954年制定第一部宪法以后,1975年全面修改宪法,是在“文化大革命”特殊的历史条件下进行的。1978年宪法由于受当时历史条件的限制,其内容也不能适应国家政治、经济生活的巨大变化。1979年年初,中央开始酝酿对宪法进行全面修改,1982年12月4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其后不同阶段,通过宪法修正案的形式对宪法又进行了五次修改。
——摘编自黄宇菲《百年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宪法的发展历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颁布的作用及局限性。(9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近现代中国宪法发展的历史启示。(9分)
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法院以临时大总统及司法总长分别任命之法官组织之。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材料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体现了哪些原则 在近代法制建设中有何意义 (7分)
(2)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 该宪法体现了什么原则 (8分)
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在伯里克利执政时代,雅典国家由公民大会管理,公民大会在法律上拥有全部的最高政权。雅典公民大约每10天集会一次,决定国家大事,雅典国家的全部机关均隶属于公民大会,这些机关包括:五百人议事会、陪审法庭、元老院、各执政官,还有许多公职人员,其中大多数是用抽签方法选出来的。
——摘编自赵恒烈、张鸿祺主编《世界历史资料选》
材料二:根据1832年改革法令,在伦敦和其他新兴城市,新设了40多个新选区。改革法案还保留了选举人的财产资格,规定地主或房主年收入达10磅者、租地经营达50磅者才有选举权。全国选民大约增加了30万,选民比例在全国成年居民中的比例由5%提高到8%。但在这场斗争中担任了绝大部分斗争任务的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依然没有选举权。
——摘编自阎照祥《英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三:为什么美国人要制定一部这样分工明确的宪法﹖就像它的怀疑者所疑虑的那样:以政府低效率为代价的制衡是否值得﹖对于这些质疑,宪法的制定者们早就给出了明确的答复。托马斯·杰斐逊认为:“自由政府是建立在嫉妒而不是信任的基础之上的……因此,在权力的问题上别再考虑相信人,要用宪法之链予以束缚,以免受其祸害。”由此可见,美国宪法归根到底还是为了达到不只是理论上的,更是保持于实际中的平等的目的。
——摘编自张一风《从美国宪法看三权分立》
(1)根据材料一,概括伯里克利时代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表现。(5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英国1832年议会改革的影响。(7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宪法分工明确的目的。(5分)
参考答案
1、C
2、C
3、B
4、D
5、A
6、B
7、A
8、D
9、D
10、A
11、D
12、D
13、B
14、C
15、B
16、C
17、C
18、D
19、A
20、D
21、A
22、B
23、C
24、C
25、B
26、(1)作用:指明了革命发展的方向;激发了革命根据地人民群众的革命积极性;推动了中国革命和政权建设的进程;为此后的政权建设提供了经验。
局限性:照搬苏联模式;“左”倾思想严重;剥夺中间势力的政治权利。
(2)历史启示: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从中国国情和实际出发;中国的宪法在曲折中不断发展与完善;宪法修订要与时俱进;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
27、(1)原则:主权在民和人民主权;三权分立(或权力制衡、相互制约、相互制衡);自由平等;责任内阁。意义: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具有反对君主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成为近代中国民主化进程的一座丰碑。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民主原则、社会主义原则。
28、(1)主要表现:公民大会成为事实上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公民大会定期召开;拥有相对完备的民主政治机构;抽签选举大多数的公职人员。
(2)影响: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更多参政权;推动了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快速发展;民主政治发展和平渐进;忽视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选举权益。
(3)目的:防止权力失去约束;保持实际政治生活中的自由、平等;维护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山西省朔州市怀仁市第九中学高中部2023-2024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