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甘肃省白银市重点中学2023-2024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解析)

2023-2024学年甘肃省白银九中高二(上)期中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3分)武丁是商代的第23代国君。在当王储的时候,其父小乙让武丁长期居住在民间,使他熟悉农业生产,了解百姓疾苦。武丁即位初,曾经“三年不言”,“以观国风”。这说明商代统治者(  )
A.重视国家治理 B.重民思想形成
C.强调农业生产 D.实践仁政理念
2.(3分)春秋战国时期有“师保”“辅式”之制。“天生民而立之君═有君而为之贰(卿佐),使师保之,勿使过度”,“掌以数诏王”,即“告王以善道”,“掌谏王恶”。这些举措(  )
A.反映出分封制的渐趋瓦解
B.说明中央尚未实现权力高度集中
C.利于保障政治的正常运作
D.折射出统治集团内部的权力争夺
3.(3分)湖北云梦睡虎地秦墓出土的《田律》《金布律》等秦律文件,内容涉及经济、刑事、行政、民事等诸多方面。而墓主喜仅是一名县吏,在他任安陆令史、鄢令史等职期间收藏了这些秦律文件。由此可见(  )
A.秦朝首创以法治国 B.秦朝强调严刑峻法
C.秦律得到广泛实施 D.秦律体系内容严密
4.(3分)在汉代,每个官吏一入仕途就有记录功劳、考课、籍贯等各项情况的“伐阅簿”。官吏任职期间,只要不犯赃罪,依然可依功劳等次累升至郡国长官一级。若自动去职或免职后,仍可按累积的功劳,汉代(  )
A.察举制以功劳为升迁依据
B.官僚队伍内部流动规范化
C.官吏的考核大都流于形式
D.郡国长官控制地方选人权
5.(3分)某同学在统计秦朝到唐朝地方行政层级时发现,地方主要是郡(府)、县两级(府)、县数量不同(如表)。据此可得出的推论为(  )
朝代 人口/万人 疆域面积 /万平方千米 郡(府) 数量/个 郡(府)统县 数量约/个
秦朝 2000 350 49 20
西汉末 6000 610 103 15
隋朝 4600 470 190 6.6
唐开元年间 8000(8世纪中叶) 930 328 5
A.满足疆域扩大的需要
B.适应人口数量增加的变化
C.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D.顺应官僚队伍膨胀的变革
6.(3分)唐朝在门下省侍中侍郎之下,设有若干第三级官,谓之“给事中”。给事中官位不高(  )
A.门下省的权力最大 B.三省可以压制皇权
C.重视决策的正确性 D.中央集权得到加强
7.(3分)宋仁宗下诏废郭皇后。御史中丞孔道辅、谏官范仲淹等以“后无过不可废”,跪求奏对。仁宗遣宰相吕夷简告知他们皇后应废的理由。事后,孔道辅等遭贬黜(  )
A.皇帝家事不容外朝官员置疑
B.士大夫政治降低了皇帝权威
C.御史与谏官职能有混通趋势
D.宰相已沦为君主专制的工具
8.(3分)《名公书判清明集》是一部南宋司法实践的汇编,其中有这样的判词:“法意、人情,实同一体。徇人情而违法意;守法意而拂人情,亦不可也。权衡二者一间,下不拂于人情,则同行而无弊矣。”由此说明南宋时期(  )
A.司法断案完全依照名人判词
B.法律深受主流思想影响
C.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发生转变
D.审判程序违背法律精神
9.(3分)中国古代关于行政区划的基本原则,主要包括山川形变和犬牙交错两条原则。周振鹤在《中国历史政治地理十六讲》一书中指出,在中国历史上,但越到后来,犬牙交错的原则越占上风。这一变化反映了(  )
A.地理因素决定了行政区划
B.行政区划调整日益简单化
C.中央集权日趋加强的趋势
D.行政区划调整具有反复性
10.(3分)明代《折狱新语》记载一则案例,邵阳人李朝华状告侄子李正风盗窃自己的东西。地方官审判时首先批评李朝华,“忘其侄所自出其兄,后涉事双方和解,地方官仍判决当庭杖责李正风(  )
A.司法审判渗透社会教化功能
B.儒家思想保证了审判公正
C.官员随意支配刑事案件判决
D.乡约与法律冲突日趋明显
11.(3分)历史事件或事物之间存在下列三种联系:因果关系、并列关系、包含关系,如图所示,纵观中国古代历史上礼刑关系的发展,下列关于中国古代礼刑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
A.商周时期的礼刑并存、秦至汉的礼刑对立、魏晋至明清礼刑相结合
B.商周时期的礼刑并存、东周到秦的礼刑对立、两汉至明清礼刑相结合
C.商周时期的礼刑对立,东周至秦的礼刑并存、两汉至明清礼刑相结合
D.商周时期的礼刑结合、秦至汉的礼刑并存、魏晋至明清的礼刑相对立
12.(3分)北洋政府废除了古代九品官等制以及官与吏之间的等级差别,实行四级文官等级品位制,还初步实行职位分类法。北洋政府还采取留任旧任官吏与通过新式考试任用相结合的过渡办法,北洋政府的文官制度(  )
A.颠覆了封建职官制度
B.阻碍了“小政府、大市场”的形成
C.照搬了西方文官制度
D.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近代化的要求
13.(3分)1940年,晋察冀边区行政委员会颁布《二十年内典当地收回法令》规定:“典当地出典后未出二十年者,典物均得回赎,出典人均得以原典价回赎;如出典人缺乏现金无力回赎者,照原典价与典权人订立借贷典约,按年利率一分行息。”这一规定意在(  )
A.健全根据地财政体系 B.激发农民生产积极性
C.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 D.推动政治民主化建设
14.(3分)公元前29年,屋大维获得“元首”称号,不久元老院授予他“奥古斯都(意为至圣至尊),取得了罗马帝国的军政大权。公元前12年,担任作为宗教最高职务的大祭祀长,担任执政官,并获得“祖国之父”的荣誉称号。这表明(  )
A.强化了罗马元老院的权力
B.实质是隐蔽的专制君主制
C.维护了罗马国家共和传统
D.标志着罗马进入鼎盛时期
15.(3分)帕尔默指出,宪政主义和有限政府在欧洲倒不是新颖的思想,它们溯自中世纪(  )
A.《罗马民法大全》 B.《大宪章》
C.《权利法案》 D.《1875年宪法》
16.(3分)1531年,英格兰学者埃利奥特用自己的母语撰写了《统治者必读》一书,书中强调,君主的智慧比权力更加有效。此书问世后即引起极大反响,在50年内被重印了6次。该书的畅销(  )
A.顺应了民族国家兴起的潮流
B.加快了人文主义思想的转向
C.为实施君主立宪奠定了基础
D.说明王权已摆脱教会的控制
17.(3分)《威斯特伐里亚条约》承认地区性的宗教宽容,一些诸侯国家与城市选择了一种宗教信仰,另外一些则选择了其他宗教信仰。同时,获得了完全的独立。由此可见,《威斯特伐里亚条约》(  )
A.开创了通过谈判解决国际争端的例子
B.通过宗教政策协调国际关系
C.确立了缔约国必须遵守条约的原则
D.重在推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18.(3分)1762年,英国议员约翰 威尔克斯创办了《苏格兰人》报。该报曾刊出一篇文章,强烈谴责政府的对外政策,这使乔治三世大为恼火。他授意政府将威尔克斯逮捕,并指使下院通过决议剥夺其议员资格。据此可知(  )
A.国王是国家权力中心 B.代议制民主有待完善
C.《权利法案》遭到破坏 D.君主立宪制尚未确立
19.(3分)1787年美国制宪会议中有代表提出:众议院议员由人民直接选举,议员席位根据各州人口总数按比例分配,参议院议员由众议院议员选举产生。但这一方案遭到小州的反对(  )
A.参众两院共享宪法解释权
B.参议院由各州选举两名议员组成
C.总统由国会议员联席选出
D.众议员由各州按照人口比例选举
20.(3分)1920年生效的《国际联盟条约》作为历史上第一个世界性国际组织,在保护少数民族权益制度化方面建立了一个少数民族保护体系,目前地区性和国际性关于少数民族保护的制度设计便是对国际联盟最先创设的这一制度的继承。据此可知(  )
A.实现了世界各民族自决与平等
B.推动了世界殖民体系走向崩溃
C.成为维护战胜国利益的工具
D.具有丰富国际法理论的作用
二、材料题(共40分)
21.(2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汉王朝在广阔的边疆地区以长城为主干,设置完善的由塞、障、亭、燧组成的瞭望预警和防御为一体的边防体系,以防御来犯之敌;对西域诸国则是先后采取了频繁遣使者往来以密切关系、武力征服、和亲、屯田、册封官爵等政策和措施……从边疆稳定、民族关系和睦的角度看,汉王朝的边疆政策是较为成功的。
一一摘编自马大正《中国古代的边疆政策与边疆治理》
具有深刻的民族批判精神,把批判锋芒直指中国自身的问题,认为内部问题是危机加深的深层原因,向西方学习当作自强的出路。
一一摘编自张鸿石《论近代民族主义与中国外交》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民族主义所产生的影响。
(2)据材料二,概括近代中国民族主义思想产生的背景。
(3)据材料一、二,分析中英民族主义内涵的异同。
22.(2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正式建立,孙中山发表“对外宣言”:凡革命以前所有满政府与各国缔结之条约,至于条约期满而止;其缔结于革命起事以后者则否。17日,并更好地履行我们的国际义务,早日承认将是得策的”。1923年,提出“谋世界民族之平等”“力图改正条约,恢复我国国际上自由平等地位”。
——摘编自吴东之《中国外交史(中华民国时期1911~1949)》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初期,与苏联正式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这样就便利我们放手进行国内建设工作”、并参加一系列国际会议,中国外交的成就极为显著。在朝鲜半岛问题上,中国鼓励和支持朝美双方继续开展对话/伊朗核问题上积极发挥中国智慧,到2018年的国普吉岛游船倾覆事故,可以说中国同胞走到哪里,中国先后发起成立了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南南合作援助基金、国际发展知识中心等,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此外
一一摘编自金灿荣、刘冰若《中国外交的特点和趋势》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孙中山外交主张发生的转变并分析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新中国成立以来外交政策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当今中国外交活动的意义。
2023-2024学年甘肃省白银九中高二(上)期中历史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3分)武丁是商代的第23代国君。在当王储的时候,其父小乙让武丁长期居住在民间,使他熟悉农业生产,了解百姓疾苦。武丁即位初,曾经“三年不言”,“以观国风”。这说明商代统治者(  )
A.重视国家治理 B.重民思想形成
C.强调农业生产 D.实践仁政理念
【分析】本题考查夏商的行政管理制度,解答本题需要掌握夏商时期的政治制度。
【解答】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在武丁当王储的时候,其父让其料“了解百姓疾苦”,“以观国风”,“以观国风”“默以思道”可知武丁在思考如何治理国家;
据所学知识可知,商朝弥漫着神权色彩,排除B项;
材料虽然涉及武丁熟悉农业生产,但不能说明重视,排除C项;
仁政是孟子提出的思想,排除D项。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夏商的行政管理制度,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3分)春秋战国时期有“师保”“辅式”之制。“天生民而立之君═有君而为之贰(卿佐),使师保之,勿使过度”,“掌以数诏王”,即“告王以善道”,“掌谏王恶”。这些举措(  )
A.反映出分封制的渐趋瓦解
B.说明中央尚未实现权力高度集中
C.利于保障政治的正常运作
D.折射出统治集团内部的权力争夺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的改革,作答本题要结合材料和所学的课本知识进行分析。
【解答】根据材料“有‘保氏’之官,‘掌谏王恶’”“天生民而立之君”,春秋时期也有观点认为,而不是个人私利,说明中央尚未实现权力高度集中;
材料不涉及分封制瓦解,排除A;
C说法过于绝对,排除;
材料没有体现统治集团内部的权力争夺,排除D。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的改革,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发现问题的能力。
3.(3分)湖北云梦睡虎地秦墓出土的《田律》《金布律》等秦律文件,内容涉及经济、刑事、行政、民事等诸多方面。而墓主喜仅是一名县吏,在他任安陆令史、鄢令史等职期间收藏了这些秦律文件。由此可见(  )
A.秦朝首创以法治国 B.秦朝强调严刑峻法
C.秦律得到广泛实施 D.秦律体系内容严密
【分析】本题考查了中国古代法律与教化,要求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
【解答】墓主喜仅是一名县吏,地位不高,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秦律在当时社会中实施的彻底性和广泛性;
秦国传统上推崇法家学说,重视以法治国;统一六国后,排除A项;
法律涉及的范围广不等于严刑峻法,排除B项;
材料并未提及秦律体系的具体内容,仅仅提到了法律领域。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中国古代法律与教化,要求学生具有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4.(3分)在汉代,每个官吏一入仕途就有记录功劳、考课、籍贯等各项情况的“伐阅簿”。官吏任职期间,只要不犯赃罪,依然可依功劳等次累升至郡国长官一级。若自动去职或免职后,仍可按累积的功劳,汉代(  )
A.察举制以功劳为升迁依据
B.官僚队伍内部流动规范化
C.官吏的考核大都流于形式
D.郡国长官控制地方选人权
【分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需要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
【解答】根据材料“每个官吏一入仕途就有记录功劳、考课,汉代政府对官员功劳等皆有记载、升迁和重新任用都有具体规定,B项正确;
察举制的标准是品行,材料内容涉及官员内部管理;
材料不涉及管理考核,仅说明官吏升迁以功劳为参考,排除C项;
官吏可升至郡国一级,不代表郡国长官控制选人权,排除D项。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考查学生分析材料信息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5.(3分)某同学在统计秦朝到唐朝地方行政层级时发现,地方主要是郡(府)、县两级(府)、县数量不同(如表)。据此可得出的推论为(  )
朝代 人口/万人 疆域面积 /万平方千米 郡(府) 数量/个 郡(府)统县 数量约/个
秦朝 2000 350 49 20
西汉末 6000 610 103 15
隋朝 4600 470 190 6.6
唐开元年间 8000(8世纪中叶) 930 328 5
A.满足疆域扩大的需要
B.适应人口数量增加的变化
C.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D.顺应官僚队伍膨胀的变革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进,要求考生在掌握识记的基础上进行材料的分析,予以作答。
【解答】根据材料“秦朝到唐朝地方行政层级时发现”可知郡县数量变化趋势为:郡县数量不断增加,郡管理的县数量不断减少,有意识的削减地方政府权力以加强中央集权;
隋朝政府权力小,但是郡的数量要大于西汉;
隋朝人口数量减少,但是郡数量增多;
材料没有体现官僚队伍膨胀,排除D。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进,侧重于考查考生对知识的掌握理解能力和对材料的分析作答能力。
6.(3分)唐朝在门下省侍中侍郎之下,设有若干第三级官,谓之“给事中”。给事中官位不高(  )
A.门下省的权力最大 B.三省可以压制皇权
C.重视决策的正确性 D.中央集权得到加强
【分析】本题考查了隋唐三省六部制,解答本题需结合三省六部制的特征进行分析。
【解答】据题干可知,唐朝门下省的“给事中”官位不高却也可以对诏令提出意见,门下省负责审议诏令,有利于决策的正确性;
材料中没有门下省与中书省、尚书省权力的比较,排除A项;
材料反映有利于决策的正确性,而不是压制皇权,排除B项;
中央集权是指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与材料无关。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隋唐三省六部制,考查了考生调动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理解史料的能力。
7.(3分)宋仁宗下诏废郭皇后。御史中丞孔道辅、谏官范仲淹等以“后无过不可废”,跪求奏对。仁宗遣宰相吕夷简告知他们皇后应废的理由。事后,孔道辅等遭贬黜(  )
A.皇帝家事不容外朝官员置疑
B.士大夫政治降低了皇帝权威
C.御史与谏官职能有混通趋势
D.宰相已沦为君主专制的工具
【分析】本题考查古代监察制度的变化、宋代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结合题干“御史中丞孔道辅、谏官范仲淹等以‘后无过不可废’,跪求奏对......朝廷诏令御史、谏官不得‘相率请对’”及宋代君主专制强化的表现进行回答。
【解答】根据材料“御史中丞孔道辅、谏官范仲淹等以‘后无过不可废’、谏官不得‘相率请对’”并结合所学可知,台谏官及监察官“相率请对”直谏皇帝废后之举,故C项正确;
A项表述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A项;
廷诏令御史、谏官不得“相率请对”说明皇权权威的加强;
材料并未强调宋代宰相维护君主专制的作用,排除D项。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古代监察制度的变化、宋代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考查学生根据材料进行分析理解的能力。
8.(3分)《名公书判清明集》是一部南宋司法实践的汇编,其中有这样的判词:“法意、人情,实同一体。徇人情而违法意;守法意而拂人情,亦不可也。权衡二者一间,下不拂于人情,则同行而无弊矣。”由此说明南宋时期(  )
A.司法断案完全依照名人判词
B.法律深受主流思想影响
C.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发生转变
D.审判程序违背法律精神
【分析】本题考查宋明理学的影响,依据材料“徇人情而违法意,不可也;守法意而拂人情,亦不可也。权衡二者一间,使上不违于法意,下不拂于人情,则同行而无弊矣”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解答】材料“徇人情而违法意,不可也,亦不可也,使上不违于法意,则同行而无弊矣”强调“人情”对法律的影响,故B正确;
A说法过于绝对,排除;
C题干不能体现,排除;
题干没有涉及审判程序,故排除D。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程朱理学的影响,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难度适中。
9.(3分)中国古代关于行政区划的基本原则,主要包括山川形变和犬牙交错两条原则。周振鹤在《中国历史政治地理十六讲》一书中指出,在中国历史上,但越到后来,犬牙交错的原则越占上风。这一变化反映了(  )
A.地理因素决定了行政区划
B.行政区划调整日益简单化
C.中央集权日趋加强的趋势
D.行政区划调整具有反复性
【分析】本题考查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进,需要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
【解答】A.地理因素影响行政区划,A项表述太过绝对;
B.材料的主旨信息是犬牙交错的原则越占上风,并非行政区划调整日益简单化;
C.根据材料“但越到后来,犬牙交错的原则越占上风,秦汉以来,政区的自然属性与经济政治文化联系紧密,但从元代开始,削弱地方的经济文化认同感,从而加强对地方的管理;
D.材料未涉及行政区划调整的频次,无法得出反复。
故选:C。
【点评】本题以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进为切入点,考查学生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10.(3分)明代《折狱新语》记载一则案例,邵阳人李朝华状告侄子李正风盗窃自己的东西。地方官审判时首先批评李朝华,“忘其侄所自出其兄,后涉事双方和解,地方官仍判决当庭杖责李正风(  )
A.司法审判渗透社会教化功能
B.儒家思想保证了审判公正
C.官员随意支配刑事案件判决
D.乡约与法律冲突日趋明显
【分析】本题考查了儒家思想的发展演变,需要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
【解答】从材料“忘其侄所自出其兄,亲亲之义安在哉”“知有尊卑”和所学知识可知,也反映出在司法审判中大量借用儒家思想对民众进行教化;
儒家思想保证了审判公正不是材料主旨,B排除;
官员随意支配刑事案件判决是对材料错误的理解,C排除;
D选项是对材料错误的理解,排除。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儒家思想的发展演变,考查学生分析材料信息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11.(3分)历史事件或事物之间存在下列三种联系:因果关系、并列关系、包含关系,如图所示,纵观中国古代历史上礼刑关系的发展,下列关于中国古代礼刑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
A.商周时期的礼刑并存、秦至汉的礼刑对立、魏晋至明清礼刑相结合
B.商周时期的礼刑并存、东周到秦的礼刑对立、两汉至明清礼刑相结合
C.商周时期的礼刑对立,东周至秦的礼刑并存、两汉至明清礼刑相结合
D.商周时期的礼刑结合、秦至汉的礼刑并存、魏晋至明清的礼刑相对立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重点掌握中国古代法治与教化的演变历程及特点。
【解答】纵观中国古代历史上礼刑关系的发展,大致上经历了商周时期的礼刑并存、两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刑律礼制化和礼制刑律化以及隋唐以后至明清的德主德刑辅,B项正确;
礼法结合开始于汉朝,排除AD项;
C项说法错误,排除C项。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旨在考查学生阅读和提取信息、把握材料主旨的能力和时空观念、历史解释的学科素养。
12.(3分)北洋政府废除了古代九品官等制以及官与吏之间的等级差别,实行四级文官等级品位制,还初步实行职位分类法。北洋政府还采取留任旧任官吏与通过新式考试任用相结合的过渡办法,北洋政府的文官制度(  )
A.颠覆了封建职官制度
B.阻碍了“小政府、大市场”的形成
C.照搬了西方文官制度
D.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近代化的要求
【分析】本题考查了近代中国选官制度,要求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
【解答】根据材料可知,北洋政府的文官制度废除了古代九品官等制以及官与吏之间的等级差别,还初步实行职位分类法,D项正确;
北洋政府的文官制度废除了古代九品官等制以及官与吏之间的等级差别,但不能说颠覆了封建职官制度;
材料未涉及“小政府、大市场”的形成;
北洋政府的文官制度借鉴了西方文官制度,但不能说照搬了西方文官制度。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近代中国选官制度,要求学生具有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13.(3分)1940年,晋察冀边区行政委员会颁布《二十年内典当地收回法令》规定:“典当地出典后未出二十年者,典物均得回赎,出典人均得以原典价回赎;如出典人缺乏现金无力回赎者,照原典价与典权人订立借贷典约,按年利率一分行息。”这一规定意在(  )
A.健全根据地财政体系 B.激发农民生产积极性
C.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 D.推动政治民主化建设
【分析】本题考查敌后战场的抗战,解题的关键是解读分析材料“典当地出典后未出二十年者,典物均得回赎,如典权人强将典物取得者,出典人均得以原典价回赎;如出典人缺乏现金无力回赎者,应将典物从典权人手中收回,照原典价与典权人订立借贷典约,按年利率一分行息”,结合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在根据地的经济建设及其影响解答。
【解答】依据材料“典当地出典后未出二十年者,典物均得回赎,出典人均得以原典价回赎,应将典物从典权人手中收回,按年利率一分行息”并结合所学可知,有利于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材料中的规定与财政体系无关,故A项错误;
材料中的规定与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无关,故C项错误;
材料涉及的是经济方面典权人与出典人的关系,不涉及政治方面。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抗战时期敌后根据地的经济建设及其影响,侧重考查学生解读分析材料、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14.(3分)公元前29年,屋大维获得“元首”称号,不久元老院授予他“奥古斯都(意为至圣至尊),取得了罗马帝国的军政大权。公元前12年,担任作为宗教最高职务的大祭祀长,担任执政官,并获得“祖国之父”的荣誉称号。这表明(  )
A.强化了罗马元老院的权力
B.实质是隐蔽的专制君主制
C.维护了罗马国家共和传统
D.标志着罗马进入鼎盛时期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古代罗马的政治制度,作答本题要结合材料和所学的课本知识进行分析。
【解答】从材料信息看,屋大维获得“元首”称号后,表明屋大维的“元首”制实质是隐蔽的专制君主制;
元首制下,元老院的权力被弱化;
元首制的建立,没有维护共和传统;
元首制的确立,不是罗马进入鼎盛的标志。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古代罗马的政治制度,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发现问题的能力。
15.(3分)帕尔默指出,宪政主义和有限政府在欧洲倒不是新颖的思想,它们溯自中世纪(  )
A.《罗马民法大全》 B.《大宪章》
C.《权利法案》 D.《1875年宪法》
【分析】本题考查了英国议会和国王的斗争,要求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
【解答】据材料“宪政主义和有限政府在欧洲倒不是新颖的思想,它们溯自中世纪”,确立了私有财产和人身自由不可被随意侵犯的原则;
《罗马民法大全》并没有对王权的限制,排除A项;
《权利法案》是英国君主立宪制形成的标志,与材料不符;
《1875年宪法》确立了法国的民主共和政体,与材料时间不符。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英国议会和国王的斗争,要求学生具有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16.(3分)1531年,英格兰学者埃利奥特用自己的母语撰写了《统治者必读》一书,书中强调,君主的智慧比权力更加有效。此书问世后即引起极大反响,在50年内被重印了6次。该书的畅销(  )
A.顺应了民族国家兴起的潮流
B.加快了人文主义思想的转向
C.为实施君主立宪奠定了基础
D.说明王权已摆脱教会的控制
【分析】本题考查了文艺复兴,要求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
【解答】据本题材料信息得出主要结论:英格兰学者埃利奥特用本民族语言撰写书籍,强调君主智慧的重要性,说明该书的畅销使得国家和民族认同观念增强,A项正确;
材料信息不能证明人文主义思想的转向,且近代欧洲思想解放运动中突出人的价值;
据材料“书中强调,在治理国家时,与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度无关;
加强王权只是该学者的主张,不能说明“王权已摆脱教会的控制”。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文艺复兴,要求学生具有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17.(3分)《威斯特伐里亚条约》承认地区性的宗教宽容,一些诸侯国家与城市选择了一种宗教信仰,另外一些则选择了其他宗教信仰。同时,获得了完全的独立。由此可见,《威斯特伐里亚条约》(  )
A.开创了通过谈判解决国际争端的例子
B.通过宗教政策协调国际关系
C.确立了缔约国必须遵守条约的原则
D.重在推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国际法的形成与外交制度的建立,要求考生在掌握识记的基础上进行材料的分析,予以作答。
【解答】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威斯特伐里亚条约》承认地区性的宗教宽容,信奉新教的尼德兰获得独立,故选B项;
材料没有关于通过谈判解决国际争端的信息,故排除A项;
C项说法与材料信息不符,故排除C项;
《威斯特伐里亚条约》承认地区性的宗教宽容,体现了宗教信仰自由精神,故排除D项。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国际法的形成与外交制度的建立,侧重于考查考生对知识的掌握理解能力和对材料的分析作答能力。
18.(3分)1762年,英国议员约翰 威尔克斯创办了《苏格兰人》报。该报曾刊出一篇文章,强烈谴责政府的对外政策,这使乔治三世大为恼火。他授意政府将威尔克斯逮捕,并指使下院通过决议剥夺其议员资格。据此可知(  )
A.国王是国家权力中心 B.代议制民主有待完善
C.《权利法案》遭到破坏 D.君主立宪制尚未确立
【分析】本题考查了英国代议制,要求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
【解答】根据材料可知,1762年英国国王仍然可以授意政府逮捕议会议员,代议制民主有待完善;
1762年是“光荣革命”后,权力中心是议会;
《权利法案》本身规定英国国王拥有行政权,因此国王做法并没有违背《权利法案》;
1689年《权利法案》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排除D。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英国代议制,要求学生具有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19.(3分)1787年美国制宪会议中有代表提出:众议院议员由人民直接选举,议员席位根据各州人口总数按比例分配,参议院议员由众议院议员选举产生。但这一方案遭到小州的反对(  )
A.参众两院共享宪法解释权
B.参议院由各州选举两名议员组成
C.总统由国会议员联席选出
D.众议员由各州按照人口比例选举
【分析】本题考查美国《1787年宪法》,作答本题要结合材料和所学的课本知识进行分析。
【解答】材料“1787年美国制宪会议中有代表提出:众议院议员由人民直接选举,议员席位根据各州人口总数按比例分配。但这一方案遭到小州的反对,1787年宪法众议员按照人口比例,有利于解决大小州之间的矛盾;
A、C、D项的方案不能反映小州的利益诉求。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美国《1787年宪法》,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论证和发现问题的能力。
20.(3分)1920年生效的《国际联盟条约》作为历史上第一个世界性国际组织,在保护少数民族权益制度化方面建立了一个少数民族保护体系,目前地区性和国际性关于少数民族保护的制度设计便是对国际联盟最先创设的这一制度的继承。据此可知(  )
A.实现了世界各民族自决与平等
B.推动了世界殖民体系走向崩溃
C.成为维护战胜国利益的工具
D.具有丰富国际法理论的作用
【分析】本题考查了国际联盟,要求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
【解答】根据材料信息“在保护少数民族权益制度化方面建立了一个少数民族保护体系”、“目前地区性和国际性的关于少数民族保护的制度设计便是对国际联盟最先创设的这一制度的继承,D项正确;
“各民族”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A项;
材料主旨是少数民族保护,与世界殖民体系无关;
材料没有体系这些条款对战争国的作用,排除C项。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国际联盟,要求学生具有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二、材料题(共40分)
21.(2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汉王朝在广阔的边疆地区以长城为主干,设置完善的由塞、障、亭、燧组成的瞭望预警和防御为一体的边防体系,以防御来犯之敌;对西域诸国则是先后采取了频繁遣使者往来以密切关系、武力征服、和亲、屯田、册封官爵等政策和措施……从边疆稳定、民族关系和睦的角度看,汉王朝的边疆政策是较为成功的。
一一摘编自马大正《中国古代的边疆政策与边疆治理》
具有深刻的民族批判精神,把批判锋芒直指中国自身的问题,认为内部问题是危机加深的深层原因,向西方学习当作自强的出路。
一一摘编自张鸿石《论近代民族主义与中国外交》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民族主义所产生的影响。
(2)据材料二,概括近代中国民族主义思想产生的背景。
(3)据材料一、二,分析中英民族主义内涵的异同。
【分析】本题考查英国民族主义所产生的影响、近代中国民族主义思想产生的背景、中英民族主义内涵。第一问要结合英国民族主义所产生的影响来解答;第二问要结合近代中国民族主义思想产生的背景来解答。第三问要结合中英民族主义内涵的特征来解答。
【解答】(1)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近代英国,有着民族利己主义的特征,成为西方帝国主义侵略扩张的思想源头、习惯和部族的力量。它统一了市场、税收和教育的制度”可知;据材料一“它攻击封建主义的实践以及帝国暴君的压迫,有利于推翻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结合所学知识知识可知为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和工业革命的开展奠定了思想基础。
(2)本题是原因类材料分析题。时空:近代中国,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据材料二“又在吸收西方民族主义精要与本土思想精华的基础上逐渐丰富完善的”可知;据材料二“成为反抗西方入侵的新的思想资源”“把了解西方,先进中国人寻求救亡图存的道路。
(3)本题是比较类材料分析题。时空:近代英国和中国,有着民族利己主义的特征,发展为对外侵略扩张的帝国主义思想,强调个人权利,向西方学习当作自强的出路”可知,获得民族独立,西方民族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它破坏了各种各样的地方主义,帮助建立了一个强大的民族国家政权,以及行政,把批判锋芒直指中国自身的问题,反封建的目标、习惯和部族的力量。它统一了市场、税收和教育的制度”与“以民族国家观念和主权意识为基调的近代民族主义则逐渐流行”可知。
故答案为:
(1)影响:成为西方帝国主义侵略扩张的思想源头;有利于形成强大的统一的民族国家,增强人民的权力。
(2)背景: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民族危机不断加深;先进中国人寻求救亡图存的道路。
(3)不同:英国:发展为对外侵略扩张的帝国主义思想;强调个人权利,获得民族独立;相同:反封建的目标。
【点评】本题考查英国民族主义所产生的影响、近代中国民族主义思想产生的背景、中英民族主义内涵,侧重于考查考生对知识的掌握理解能力和对材料的分析作答能力。
22.(2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正式建立,孙中山发表“对外宣言”:凡革命以前所有满政府与各国缔结之条约,至于条约期满而止;其缔结于革命起事以后者则否。17日,并更好地履行我们的国际义务,早日承认将是得策的”。1923年,提出“谋世界民族之平等”“力图改正条约,恢复我国国际上自由平等地位”。
——摘编自吴东之《中国外交史(中华民国时期1911~1949)》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初期,与苏联正式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这样就便利我们放手进行国内建设工作”、并参加一系列国际会议,中国外交的成就极为显著。在朝鲜半岛问题上,中国鼓励和支持朝美双方继续开展对话/伊朗核问题上积极发挥中国智慧,到2018年的国普吉岛游船倾覆事故,可以说中国同胞走到哪里,中国先后发起成立了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南南合作援助基金、国际发展知识中心等,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此外
一一摘编自金灿荣、刘冰若《中国外交的特点和趋势》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孙中山外交主张发生的转变并分析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新中国成立以来外交政策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当今中国外交活动的意义。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新中国外交,作答本题要结合材料和所学的课本知识进行分析。
【解答】(1)转变:根据材料“凡革命以前所有满政府与各国缔结之条约,民国均认为有效”“力图改正条约,从承认不平等条约到力图废除不平等条约,这主要是因为中华民国成立时。力图废除不平等条约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帝国主义对北洋军阀的扶植导致国内割据混战及国内民主革命运动的开展等角度进行分析。
(2)特点:根据材料“这样就便利我们放手进行国内建设工作”可知,服务于国内建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根据材料“中国先后发起成立了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国际发展知识中心等”可知。意义:结合上述分析和所学知识可知、利于提高中国的国际影响力。
故答案为:
(1)转变:从承认不平等条约到力图废除不平等条约。承认不平等条约的原因:中华民国成立时。力图废除不平等条约的原因:十月革命的影响;国内民主革命运动的开展
(2)特点:服务于国内建设;坚定维护国家主权;积极参与全球治理
意义: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有利于提高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促进了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新中国外交,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发现问题的能力。
声明:试题解析著作权属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日期:2023/11/24 12:46:58;用户:语数外;邮箱:17513682226;学号:50714267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甘肃省白银市重点中学2023-2024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解析)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