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河南省信阳市2023-2024部编版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含解析)

2023-2024学年河南省信阳市八年级(上)期中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共20小题,20分)
1.(1分)史学家陈旭麓认为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一块界碑,主要是因为(  )
A.社会性质开始发生根本变化
B.长期闭关锁国状况被打破
C.中国第一次被西方打败
D.民族矛盾取代了阶级矛盾
2.(1分)1895年,美国《纽约时报》评论说:“是日本人打开了世界的眼界,让人们看到了大清帝国真正的无能…”这里所说的“无能”造成的严重后果之一是(  )
A.中国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B.帝国主义国家组成八国联军,悍然发动侵华战争
C.中国完全置于列强的控制之下,成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D.刺激了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的野心
3.(1分)“师夷长技”、“变法图强”、“民族、民权、民生”所反映的历史主题是(  )
A.侵略与屈辱 B.救亡与探索
C.反抗与斗争 D.半殖民地化的过程
4.(1分)1900年,英、美、俄、日等国组成联军侵略中国的直接原因是(  )
A.保护和扩大在华利益
B.日本侵略中国刺激列强
C.清政府的腐败、妥协
D.镇压义和团的反帝爱国运动
5.(1分)19世纪中期以后,上海、武汉、南京、广州、福州等地的市场上外国商品日益增多、洋钉子、洋纱等用品在距离这些城市较远的乡村都有出售,而且货量充足。这种状况表明(  )
A.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彻底解体了
B.中国关税主权开始丧失
C.近代中国市场主动开放,惠及乡村
D.民众生活与世界市场联系日趋密切
6.(1分)观察下表,导致税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1843年前后中英两国进出口货物税率变化表
货物 旧税率(%) 新税率(%)
棉花 24.19 5.56
棉纱 13.38 5.56
斜纹布 14.92 5.56
A.通商口岸的开放 B.协定关税的影响
C.纺织工业的发展 D.小农经济的破产
7.(1分)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自觉接受了太平天国反清的正面影响,并吸取其争权夺利导致分裂的反面教训。这从侧面反映了太平天国运动(  )
A.推动了近代的思想解放
B.促成了辛亥革命的发生
C.有益于近代的革命探索
D.激起了国内反清的高潮
8.(1分)对如图所示年代尺上提供的时间,解读最准确的是(  )
A.中国近代遭受外来侵略的全过程
B.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程
C.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D.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渐形成和瓦解的历史
9.(1分)“自鸦片战争发来,中国人中间就不断有人做着各种各样的西方梦:梦想有西方的坚船利炮,梦想有西方的民主制度……”。下列哪一事件首先实践了“西方的民主制度的梦想”?(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10.(1分)陈旭麓认为:“民族的反思,是在遭遇极大的困难中产生的。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的第一次反思是在鸦片战争后……第二次则是反思何以学了西方仍然失败。”其中“第二次反思”对近代化的推进主要是(  )
A.器物技术 B.政治制度 C.思想文化 D.生活习俗
11.(1分)太平天国运动遇到中国历史上任何一次农民战争都不曾遇到过的新情况。这个新情况是(  )
A.内部变乱导致分裂,由盛转衰
B.敌人长期封锁
C.中央军队与地方武装联合绞杀
D.反封建的同时还担负起反侵略的历史使命
12.(1分)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是(  )
A.萍浏醴起义 B.安庆起义
C.广西起义 D.黄花岗起义
13.(1分)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成立后开始采用民国纪年,一位老人出生于民国35年(  )
A.69岁 B.70岁 C.71岁 D.72岁
14.(1分)1840年,英国政府借口“保护通商”,发动侵华战争,迫使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鸦片战争后,中华民族面临的新课题是(  )
A.捍卫民族独立,发展近代文明
B.大力发展教育,维护传统文化
C.加强军队建设,实现富国强兵
D.抗击外来侵略,保护传统经济
15.(1分)《马关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民族危机,一些仁人志士为救亡图存掀起了维新变法运动。而为维新变法运动拉开序幕的事件是(  )
A.公车上书 B.强学会的成立
C.提出自强求富的口号 D.成立“兴中会”
16.(1分)如图示意图从某个角度反映了中国近代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其中①应为(  )
A.俄国割占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
B.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投资开设工厂
C.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
D.允许列强驻守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17.(1分)1905年,北京城一茶馆里有四位当地居民在聊天,85岁的张三说:“我参加鸦片战争抗击英军。”75岁的李四说:“我看见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50岁的王五说:“我读过《万国公报》。”45岁赵六说:“我家现在住在东交民巷。”你认为他们中谁说了谎(  )
A.张三 B.李四 C.王五 D.赵六
18.(1分)有的学者说辛亥革命最终失败了,其主要依据是(  )
A.袁世凯窃取了革命的果实
B.辛亥革命未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C.孙中山辞去了临时大总统职务
D.辛亥革命未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19.(1分)毛泽东说,五四运动的杰出的历史意义,在于它带着辛亥革命还不曾有的姿态。这里“不曾有的姿态”主要是指(  )
A.工人阶级的参与
B.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
C.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
D.运动扩展到中国多数城市
20.(1分)“吾主张今日作文作诗……与其用三千年前之死字,不如用二十世纪之活字;与其作不能行远普及之秦汉六朝文字(  )
A.思想改良 B.文学改良 C.政治改良 D.教育改良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30分)
21.(8分)中国近代史是一部民族屈辱史,列强通过发动一系列侵华战争,使中国一步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中国近代史还是一部抗争的历史,中华民族不怕牺牲,前赴后继,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以上三幅图片中,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的条约分别与哪三次侵华战争相关?
(2)请分别说出这些条约的签订对中国社会性质有何影响。
材料二 鸦片战争结束不到十年,一场席卷半个中国的农民起义爆发了。它建立起与清廷对峙的政权,前后持续14年之久
——中华书局《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材料三 戊戌变法的帷幕落下没多久,中国又掀起了一场以农民为主体的反帝风暴——义和团运动。英国人赫德评价道:“这是一个纯粹爱国主义的自发自愿的运动……”。
——中华书局《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3)材料二中的“农民起义”指什么运动?其失败的标志是什么?根据材料三概述义和团运动的性质。
22.(6分)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70年代,洋务派创立了一批民用工业,如李鸿章创办轮船招商局,这些企业虽然由官府控制,但吸收私人资本,当时外商企业垄断民用工业,洋务派希望兴办民用工业同外国人竞争,同时给军事工业提供资金、燃料。
——《中国近代史》上册
材料二 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
——梁启超《变法通议》
材料三 如果我们将中国传统文化比喻成一棵大树,洋务运动只不过剪断了一些枝叶,辛亥革命则相当于将这棵大树砍断了,树墩还在,一般的树只要树墩还在
——《西方文明对中国的冲击及中国文明的嬗变》
(1)据材料一,指出洋务派创办民用企业的目的和民用企业的特点。列举洋务运动的作用。
(2)材料二中,梁启超认为变法成败的关键是什么?后来变法的结果如何?
(3)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三中辛亥革命“将树砍断了”的含义。
23.(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洋务运动前期,洋务派以“自强”为口号,采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用自炼钢材仿制的毛瑟枪能赶上德国毛瑟枪的水平,研制的无烟火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洋务运动后期,创办了一批民用工业。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外轮损失1300万两白银,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10万匹。
材料二 洋务运动促使中国近代经济、资本主义的发展,对社会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派中的很多人亲身参加了洋务运动的实践。经历了甲午战争的失败后,他们认为洋务运动仅将“制器”作为学习的重点是不够的,但其掀起的维新思潮影响了康、梁等人维新思想的产生。
材料三 1895年,康有为趁入京应试的机会,联合各省应试举人1300余人,发动“公车上书”,但被拒绝送呈光绪帝。1895年10月,在南京会见张之洞,在得到张之洞的资助后,德国强占胶州湾,康有为再次上书请求变法。次年4月
(1)依据材料一,概括洋务运动的作用。
(2)依据材料二、三,分析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之间的关系。根据材料三,指出康有为的维新活动。
(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中国近代化探索的特点有哪些?
24.(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擅长的是道,西方擅长的是器。中国原来也包括器的,但是后来这套科学技术”器“的研究没有被重视,传到西方去了。我们现在向西方学习,学的即是我们传过去的东西……现在‘天将器还中国’,必要的。”
材料二“民国早期……采取共和体制……并不足以革新国家……受过西方教育或影响的新知识分子,进行一场激烈的社会变革。这场思想革命有时被描述为‘中国的文艺复兴’。”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三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社会各个阶层对中国现(近)代化的探索虽然没有成功,化为一股强大不可阻挡的物质力量,给新民主主义革命准备了必要的条件。
﹣﹣《新民主主义革命与中国现代化》
(1)材料一中的“道”和“器”分别指的是什么?
(2)材料二中“中国的文艺复兴”指的是哪一事件?材料一与材料二所反映的近代化探索在对待西学的具体态度上有何不同?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的近代化探索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准备了怎样的条件?
25.(6分)观察下面年代尺,请分别选取年代尺所示新、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事件各一例,结合所学知识(要求:题目自拟,史实正确,表述完整,体现历史发展趋势)
2023-2024学年河南省信阳市八年级(上)期中历史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20小题,20分)
1.(1分)史学家陈旭麓认为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一块界碑,主要是因为(  )
A.社会性质开始发生根本变化
B.长期闭关锁国状况被打破
C.中国第一次被西方打败
D.民族矛盾取代了阶级矛盾
【分析】本题考查中英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分析《南京条约》的内容即可解答。
【解答】结合所学可知,1840年6月,鸦片战争正式爆发,英国舰队沿长江而上,用武力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使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古老的中国开始被卷进世界资本主义的漩涡,开始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中英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需要准确掌握《南京条约》的内容及影响。
2.(1分)1895年,美国《纽约时报》评论说:“是日本人打开了世界的眼界,让人们看到了大清帝国真正的无能…”这里所说的“无能”造成的严重后果之一是(  )
A.中国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B.帝国主义国家组成八国联军,悍然发动侵华战争
C.中国完全置于列强的控制之下,成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D.刺激了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的野心
【分析】本题考查甲午中日战争的知识点。
【解答】依据题干“1895年”可知,这一年李鸿章同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在马关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它大大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所以D项符合题意。A,是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后。B.帝国主义国家组成八国联军,是1900年。C.中国完全置于列强的控制之下,也是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后。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甲午中日战争的知识点的识记能力。
3.(1分)“师夷长技”、“变法图强”、“民族、民权、民生”所反映的历史主题是(  )
A.侵略与屈辱 B.救亡与探索
C.反抗与斗争 D.半殖民地化的过程
【分析】本题考查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解答】结合所学知识:近代著名思想家魏源,编成了《海国图志》一书,即学习西方先进的军事技术来抵抗外国侵略,“民族、民生”。“师夷长技”、“民族、民生”都是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内容。故B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历史知识的能力。熟练掌握中国近代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4.(1分)1900年,英、美、俄、日等国组成联军侵略中国的直接原因是(  )
A.保护和扩大在华利益
B.日本侵略中国刺激列强
C.清政府的腐败、妥协
D.镇压义和团的反帝爱国运动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相关知识.
【解答】通过所学,我们知道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不同于两次鸦片战争的是以镇压中国人民的斗争为借口,损害了帝国主义的在华利益。
故选:D。
【点评】本题掌握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相关知识.
5.(1分)19世纪中期以后,上海、武汉、南京、广州、福州等地的市场上外国商品日益增多、洋钉子、洋纱等用品在距离这些城市较远的乡村都有出售,而且货量充足。这种状况表明(  )
A.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彻底解体了
B.中国关税主权开始丧失
C.近代中国市场主动开放,惠及乡村
D.民众生活与世界市场联系日趋密切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近代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1842年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中英《南京条约》,条约规定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严重破坏了贸易主权和关税主权,方便了列强对中国的商品输入。
【解答】中国的生活用品都是外国商品,说明日常生活也融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A选项说法错误,C选项材料体现不出。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注意掌握中国近代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的过程和影响。
6.(1分)观察下表,导致税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1843年前后中英两国进出口货物税率变化表
货物 旧税率(%) 新税率(%)
棉花 24.19 5.56
棉纱 13.38 5.56
斜纹布 14.92 5.56
A.通商口岸的开放 B.协定关税的影响
C.纺织工业的发展 D.小农经济的破产
【分析】本题考查《南京条约》,知道》《南京条约》规定英国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解答】由图表内容可以看出,1843年前后中英两国进出口货物税率出现了大幅下降,鸦片战争,1842年被迫签订《南京条约》,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故选:B。
【点评】本题以《南京条约》为背景,考查学生分析史料和识记历史知识能力。
7.(1分)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自觉接受了太平天国反清的正面影响,并吸取其争权夺利导致分裂的反面教训。这从侧面反映了太平天国运动(  )
A.推动了近代的思想解放
B.促成了辛亥革命的发生
C.有益于近代的革命探索
D.激起了国内反清的高潮
【分析】本题以“孙中山自觉接受了太平天国反清的正面影响”为切入点,考查太平天国运动与辛亥革命的知识。
【解答】依据所学知识,太平天国运动的反清的正面影响和因争权夺利而导致分裂火并的反面教训被革命派借鉴。故这从侧面反映了太平天国运动有益于近代的革命探索。
故选:C。
【点评】洪秀全在桂平金田发动了声势浩大的太平起义,虽然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下悲壮地失败了,但是太平天国革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社会爆发的一次伟大的反侵略反封建的农民革命,促进近代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爆发,这样一场波澜壮阔的革命运动启发和鼓舞了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民主派,而特别是太平天国留下的宝贵经验和惨痛教训,成为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以“三民主义”为核心内容的思想策略的重要来源,太平天国对辛亥革命产生了重要的作用和影响。
8.(1分)对如图所示年代尺上提供的时间,解读最准确的是(  )
A.中国近代遭受外来侵略的全过程
B.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程
C.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D.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渐形成和瓦解的历史
【分析】本题考查中国近代史上侵华战争。
【解答】1842年《南京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由此这三个条约阐述的是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故选:B。
【点评】重点识记中国近代史上侵华战争的内容与影响。
9.(1分)“自鸦片战争发来,中国人中间就不断有人做着各种各样的西方梦:梦想有西方的坚船利炮,梦想有西方的民主制度……”。下列哪一事件首先实践了“西方的民主制度的梦想”?(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分析】本题考查了戊戌变法。
【解答】戊戌变法希望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君主立宪制,首先实践了“西方的民主制度的梦想”,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比戊戌变法晚。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需要灵活运用戊戌变法的性质与作用。
10.(1分)陈旭麓认为:“民族的反思,是在遭遇极大的困难中产生的。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的第一次反思是在鸦片战争后……第二次则是反思何以学了西方仍然失败。”其中“第二次反思”对近代化的推进主要是(  )
A.器物技术 B.政治制度 C.思想文化 D.生活习俗
【分析】本题考查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的分析思考能力。
【解答】依据所学可知,第一次学习西方是从经济上推行洋务运动。故B项符合题意;C项思想文化是第三次反思,D项生活习俗与题意无关。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近代化的探索,近代化的探索有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其中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是在政治制度上的探索。
11.(1分)太平天国运动遇到中国历史上任何一次农民战争都不曾遇到过的新情况。这个新情况是(  )
A.内部变乱导致分裂,由盛转衰
B.敌人长期封锁
C.中央军队与地方武装联合绞杀
D.反封建的同时还担负起反侵略的历史使命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太平天国运动肩负的历史使命的相关史实。着重识记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时间、颁布的文件、经过、结果和历史意义。没有科学理论的指导、定都天京后领导人进取心衰退、天京事变削弱了自身实力、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等都是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
【解答】根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这个新情况是反封建的同时还担负起反侵略的历史使命,清政府认识到太平天国是心腹之患,要维护清朝统治,依靠洋人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只有维护清朝统治。因此,中外反动势力正式勾结起来,选项D符合题意,由盛转衰,选项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判断分析的能力。识记太平天国运动肩负的历史使命的相关史实。
12.(1分)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是(  )
A.萍浏醴起义 B.安庆起义
C.广西起义 D.黄花岗起义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萍浏醴起义;应把握萍浏醴起义是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
【解答】萍浏醴起义是1906年同盟会影响下的江西萍乡、湖南浏阳,是同盟会成立后第一次大规模的武装起义。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注意掌握萍浏醴起义的史实。
13.(1分)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成立后开始采用民国纪年,一位老人出生于民国35年(  )
A.69岁 B.70岁 C.71岁 D.72岁
【分析】本题以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成立后开始采用民国纪年为切入点,主要考查中华民国成立的相关史实。
【解答】据所学可知,1912年是民国元年,1912+35﹣1=1946年,今年是2017年,C项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识记并掌握中华民国成立的相关史实。
14.(1分)1840年,英国政府借口“保护通商”,发动侵华战争,迫使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鸦片战争后,中华民族面临的新课题是(  )
A.捍卫民族独立,发展近代文明
B.大力发展教育,维护传统文化
C.加强军队建设,实现富国强兵
D.抗击外来侵略,保护传统经济
【分析】本题考查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知道鸦片战争后,中华民族面临的新课题是捍卫民族独立,发展近代文明。
【解答】英国政府为保护鸦片走私,借口中国禁烟。1840年6月。鸦片战争正式爆发,英国舰队沿长江而上,用武力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中英《南京条约》。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古老的中国开始被卷进世界资本主义的漩涡。故鸦片战争后,发展近代文明。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15.(1分)《马关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民族危机,一些仁人志士为救亡图存掀起了维新变法运动。而为维新变法运动拉开序幕的事件是(  )
A.公车上书 B.强学会的成立
C.提出自强求富的口号 D.成立“兴中会”
【分析】本题考查公车上书。
【解答】1895年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的消息传来,正在北京参加科举考试的康有为和梁启超联合1300多名应试举人,反对议和,历史上称之为“公车上书”,但康有为。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戊戌变法的领导人、内容、性质以及作用。
16.(1分)如图示意图从某个角度反映了中国近代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其中①应为(  )
A.俄国割占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
B.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投资开设工厂
C.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
D.允许列强驻守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分析】本题以历史年代尺为切入点,考查《马关条约》的相关知识。
【解答】由前三个示例可知此题考查角度为近代不平等条约中我国被迫割让的领土。根据时间轴所示,我们可得知1895年所对应的应为《马关条约》。A项为英国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俄国趁火打劫,时间不符:B项为《马关条约》内容;D项为1901年《辛丑条约》内容。
故选:C。
【点评】注意对图片的解读,识记《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影响。
17.(1分)1905年,北京城一茶馆里有四位当地居民在聊天,85岁的张三说:“我参加鸦片战争抗击英军。”75岁的李四说:“我看见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50岁的王五说:“我读过《万国公报》。”45岁赵六说:“我家现在住在东交民巷。”你认为他们中谁说了谎(  )
A.张三 B.李四 C.王五 D.赵六
【分析】本题考查鸦片战争、火烧圆明园、《万国公报》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和《辛丑条约》的签订、内容和影响。
【解答】1901年签订的《辛丑条约》规定: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保护。所以45岁赵六说的内容不可能出现。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鸦片战争、火烧圆明园、《万国公报》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和《辛丑条约》的签订、内容和影响。
18.(1分)有的学者说辛亥革命最终失败了,其主要依据是(  )
A.袁世凯窃取了革命的果实
B.辛亥革命未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C.孙中山辞去了临时大总统职务
D.辛亥革命未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分析】本题以辛亥革命失败依据为切入点,考查辛亥革命.
【解答】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故选:B。
【点评】本题以辛亥革命为背景,考查学生识记历史知识能力.
19.(1分)毛泽东说,五四运动的杰出的历史意义,在于它带着辛亥革命还不曾有的姿态。这里“不曾有的姿态”主要是指(  )
A.工人阶级的参与
B.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
C.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
D.运动扩展到中国多数城市
【分析】本题考查五四运动,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解答】毛泽东指出:“五四运动的杰出的历史意义,在于它带着为辛亥革命还不曾有的姿态,“不曾有的姿态”主要是指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运动中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五四运动,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20.(1分)“吾主张今日作文作诗……与其用三千年前之死字,不如用二十世纪之活字;与其作不能行远普及之秦汉六朝文字(  )
A.思想改良 B.文学改良 C.政治改良 D.教育改良
【分析】本题考查胡适的主张。题干关键信息“与其作不能行远普及之秦汉六朝文字,不如作家喻户晓之《水浒》《西游》文字也”。
【解答】根据材料“吾主张今日作文作诗……与其用三千年前之死字,不如用二十世纪之活字”可知,体现了胡适文学改良的内容;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新文化运动时期胡适用白话文取得文言文的文学改良主张,A项错误,没有体现政治改良的内容;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新文化运动时期胡适用白话文取得文言文的文学改良主张,D项错误。
故选:B。
【点评】解答本题要正确理解题意,考查了胡适,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做出正确答案。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30分)
21.(8分)中国近代史是一部民族屈辱史,列强通过发动一系列侵华战争,使中国一步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中国近代史还是一部抗争的历史,中华民族不怕牺牲,前赴后继,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以上三幅图片中,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的条约分别与哪三次侵华战争相关?
(2)请分别说出这些条约的签订对中国社会性质有何影响。
材料二 鸦片战争结束不到十年,一场席卷半个中国的农民起义爆发了。它建立起与清廷对峙的政权,前后持续14年之久
——中华书局《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材料三 戊戌变法的帷幕落下没多久,中国又掀起了一场以农民为主体的反帝风暴——义和团运动。英国人赫德评价道:“这是一个纯粹爱国主义的自发自愿的运动……”。
——中华书局《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3)材料二中的“农民起义”指什么运动?其失败的标志是什么?根据材料三概述义和团运动的性质。
【分析】考查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的相关史实。
【解答】(1)根据材料一图一“《南京条约》签订场景”结合所学可知,《南京条约》是在鸦片战争失败后签订的,《马关条约》是在甲午中日战争后签订的,《辛丑条约》是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失败后签订的。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842年签订的《南京条约》使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901年签订的《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根据材料二“它建立起与清廷对峙的政权,前后持续14年之久,材料三中“这场农民起义”指太平天国运动,洪秀全在广西桂平金田村发动起义,起义军称“太平军”,天京的陷落标志着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义和团运动的性质是自发的群众反帝爱国运动。
故答案为:
(1)图一:鸦片战争;图二:甲午中日战争。
(2)《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马关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进一步加深。
(3)太平天国运动;天京的陷落。
【点评】考查学生的分析归纳和综合运用历史知识的能力。掌握中国近代史上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以及中国人民的抗争。
22.(6分)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70年代,洋务派创立了一批民用工业,如李鸿章创办轮船招商局,这些企业虽然由官府控制,但吸收私人资本,当时外商企业垄断民用工业,洋务派希望兴办民用工业同外国人竞争,同时给军事工业提供资金、燃料。
——《中国近代史》上册
材料二 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
——梁启超《变法通议》
材料三 如果我们将中国传统文化比喻成一棵大树,洋务运动只不过剪断了一些枝叶,辛亥革命则相当于将这棵大树砍断了,树墩还在,一般的树只要树墩还在
——《西方文明对中国的冲击及中国文明的嬗变》
(1)据材料一,指出洋务派创办民用企业的目的和民用企业的特点。列举洋务运动的作用。
(2)材料二中,梁启超认为变法成败的关键是什么?后来变法的结果如何?
(3)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三中辛亥革命“将树砍断了”的含义。
【分析】本题以三则文字材料为背景依托,主要考查了洋务派创办民用企业的目的和民用企业的特点、梁启超认为变法成败的关键、戊戌变法的结果、辛亥革命的评价等知识,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1)依据材料一“19世纪70年代,洋务派创办了一批民用工业,张之洞创办汉阳铁厂,但吸收私人资本。当时外商企业垄断民用工业,‘分洋商之利’、燃料,洋务派创办民用企业的目的是与外商竞争;支持军事工业发展;吸收私人资本。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2)根据“变法之本,在育人才,在开学校,在变科举,在变官制,材料二中;后来变法的结果失败,1898年9月21日,囚禁光绪帝。戊戌变法虽然失败了。
(3)根据材料三“辛亥革命则相当于将这棵大树砍断了”可知,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主革命,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故答案为:
(1)目的:与外商竞争,获取利润。特点:政府控制;面向市场,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2)变革政治制度;失败。
(3)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洋务派创办民用企业的目的和民用企业的特点、梁启超认为变法成败的关键、戊戌变法的结果、辛亥革命的评价等知识。
23.(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洋务运动前期,洋务派以“自强”为口号,采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用自炼钢材仿制的毛瑟枪能赶上德国毛瑟枪的水平,研制的无烟火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洋务运动后期,创办了一批民用工业。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外轮损失1300万两白银,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10万匹。
材料二 洋务运动促使中国近代经济、资本主义的发展,对社会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派中的很多人亲身参加了洋务运动的实践。经历了甲午战争的失败后,他们认为洋务运动仅将“制器”作为学习的重点是不够的,但其掀起的维新思潮影响了康、梁等人维新思想的产生。
材料三 1895年,康有为趁入京应试的机会,联合各省应试举人1300余人,发动“公车上书”,但被拒绝送呈光绪帝。1895年10月,在南京会见张之洞,在得到张之洞的资助后,德国强占胶州湾,康有为再次上书请求变法。次年4月
(1)依据材料一,概括洋务运动的作用。
(2)依据材料二、三,分析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之间的关系。根据材料三,指出康有为的维新活动。
(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中国近代化探索的特点有哪些?
【分析】本题以三则材料为背景依托,考查洋务运动、戊戌变法。
【解答】(1)作用:根据材料“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江南制造总局是洋务派开办的最大的近代军事工业,研制的无烟火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洋务派又以‘求富’为口号。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中国近代化的军事工业、交通运输业等逐渐发展起来,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2)关系:根据材料“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派中的很多人亲身参加了洋务运动的实践。经历了甲午战争的失败后,中国真正要学习的是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但其掀起的维新思潮影响了康,在南京会见张之洞,创办了上海强学会,德国强占胶州湾。次年4月,洋务运动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洋务运动的失败使先进中国人认识到只学习西方技术是不能成功的;洋务运动的失败刺激早期维新思想的产生与发展。
(3)特点: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由浅入深,层层深入。
故答案为:
(1)作用: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经过30多年的建设、民用工业,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2)关系:洋务运动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为戊戌变法提供了经济和阶级基础,刺激了维新派学习制度的近代化运动的兴起和发展,为维新运动的兴起奠定了思想基础。
(3)特点:由学习西方的技术到学习西方的制度再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由浅入深,层层深入。
【点评】本题考查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考查理解分析能力,熟记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相关知识。
24.(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擅长的是道,西方擅长的是器。中国原来也包括器的,但是后来这套科学技术”器“的研究没有被重视,传到西方去了。我们现在向西方学习,学的即是我们传过去的东西……现在‘天将器还中国’,必要的。”
材料二“民国早期……采取共和体制……并不足以革新国家……受过西方教育或影响的新知识分子,进行一场激烈的社会变革。这场思想革命有时被描述为‘中国的文艺复兴’。”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三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社会各个阶层对中国现(近)代化的探索虽然没有成功,化为一股强大不可阻挡的物质力量,给新民主主义革命准备了必要的条件。
﹣﹣《新民主主义革命与中国现代化》
(1)材料一中的“道”和“器”分别指的是什么?
(2)材料二中“中国的文艺复兴”指的是哪一事件?材料一与材料二所反映的近代化探索在对待西学的具体态度上有何不同?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的近代化探索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准备了怎样的条件?
【分析】(1)本题以“道”和“器”为切入点,主要考查社会制度和科学技术。
(2)本题以“中国的文艺复兴”为切入点,主要考查新文化运动及近代化探索在对待西学的具体态度上的不同。
(3)本题以为切入点,主要考查中国的近代化探索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准备的条件。
【解答】(1)据材料一“中国擅长的是道,西方擅长的是器,但是后来这套科学技术‘器’的研究没有被重视,传到西方去了,学的即是我们传过去的东西…现在‘天将器还中国’。这是合理的。”可知,即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的洋务运动。故“道”指社会制度。
(2)据材料二“…受过西方教育或影响的新知识分子,进行一场激烈的社会变革。”可知;辛亥革命后,袁世凯复辟帝制,遭到具有民主思想的知识分子的强烈反对,不但要进行政治革命。1915年、李大钊,以《新青年》为主要阵地,向尊孔复古的封建逆流展开猛烈的进攻。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材料二反映的新文化运动侧重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
(3)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的近代化探索包括洋务运动、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洋务运动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奠定了阶级基础,唤起了民众的觉醒,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科学。
故答案为:
(1)“道”指社会制度;“器”指科学技术。
(2)新文化运动;材料一(洋务运动)侧重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
(3)洋务运动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中国的无产阶级随之诞生;维新变法起到思想启蒙的作用;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新文化运动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以及理解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中国近代化的探索的相关史实。重点掌握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的相关史实。
25.(6分)观察下面年代尺,请分别选取年代尺所示新、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事件各一例,结合所学知识(要求:题目自拟,史实正确,表述完整,体现历史发展趋势)
【分析】本题考查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条件。
【解答】根据题意联系所学可选取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明确观点:促进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条件;五四爱国运动由青年学生发动;新文化运动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和理论基础。
故答案为:
观点:促进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条件。论述:新文化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爱国知识分子等积极参与爱国运动,无产阶级在这次运动中登上了历史舞台,鼓舞了士气,推动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五四爱国运动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阶级基础。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调动运用所学知识,理解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条件,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素养。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河南省信阳市2023-2024部编版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含解析)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