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度上期高2025届12月阶段性测试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共50分)
1. 商末作册般甗(青铜器)铭文有“王宜人方”,记载了商王欲讨伐人方一事。后来《尔雅》对铭文中的“宜”字解释为:“起大事,动大众,必先有事乎社(祀)而后出,谓之宜。”此解释揭示了商末( )
A. 王权深具群众基础 B. 神权影响国家政策
C. 内外服制走向瓦解 D. 重史传统已经成型
2. 西周时期“田里不鬻,墓地不请”,没有土地买卖。到了战国时期,土地买卖的记载已较多,如《史记》载赵括之母言:“今括一旦为将……王所赐金帛,归藏于家。而日视便利田宅可买者买之。”这一变化说明( )
A. 土地兼并现象趋向激烈 B. 商品货币经济日益发展
C. 封建小农经济尚未确立 D. 铁器工具得到普遍使用
3. 战国时期,诸子对利用舆论来管理基层社会的态度各异。孟子主张君主决策时要把国人的舆论作为重要参考,但不能盲从。韩非主张应采取对统治有利的舆论,但前提是必须受到法律制约,“言行而不轨于法令者必禁”。两种主张的共同目的是( )
A. 加强君主集权 B. 稳定社会秩序
C. 强化思想控制 D. 迎合贵族诉求
4. 下列历史叙述集中反映了秦朝( )
文献记述 出处
明法度,定律令,皆以始皇起。 司马迁《史记》
并吞战国,海内为一、功齐三代。 班固《汉书》
始皇帝,自是千古一帝也。 李贽《藏书》
A. “大一统”观念产生 B. 华夏认同愈加强烈
C. 统一多民族国家建立 D. 国家治理趋于完善
5. 秦始皇平定六国、统一中原后,“利越之犀角、象齿、翡翠、珠玑,乃使尉屠睢发卒五十万,为五军”。经多次、反复而艰苦的战斗取得军事上的胜利。这一胜利使秦朝( )
A. 消除了边疆威胁 B. 扩大了统治范围 C. 完善了地方治理 D. 稳固了统治基础
6. 汉朝注意开发水利,“朔方、西河、河西、酒泉皆引河及川谷以溉田”。在河西走廊设置酒泉、张掖、敦煌、武威四郡后,逐渐有计划地向这里进行移民,至西汉末年河西四郡的人口已达二十八万多人。同时,政府又给徙民和田卒提供必需的农具。上述做法( )
A. 说明解决边患问题时机成熟 B. 表明汉与匈奴间无意继续战争
C. 着眼于增进民族间经济交流 D. 是发展生产巩固边防的重要举措
7. 据如表推知,光武帝的度田措施旨在( )
东汉光武帝度田(丈量土地)的相关记载
内容 文献
建武十五年诏下州郡检核垦田顷亩及户口年纪,又考实二千石长吏阿枉不平者。 《后汉书·光武帝纪下》
十五年,诏下州郡检核其事(垦田),而刺史、太守多不平均,或优饶豪右,侵刻羸弱,百姓嗟怨,遮道号呼 《后汉书·刘隆传》
十六年……天下刺史、太守以垦田不实下狱死者十余人,于是南郡太守刘隆亦系狱,上以隆功臣也,免为庶人。 《后汉纪》卷七《光武皇帝纪》
A. 削弱地方豪强势力 B. 完善地方监察体系
C. 增加政府赋税收入 D. 重构封建经济基础
8. 东晋初年为北方移民设置沿用其原籍的郡名、县名的安置点,称侨郡、侨县,并任命流民中的士族担任郡守、县令。侨人户籍称“白籍”,不算正式编户,不必承担国家税役。该政策的实施( )
A. 引发了西北少数民族内迁 B. 实现了社会成员身份平等
C. 推动了南方土地的开垦 D. 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9. 《魏书》记载,太和改制以前,“钱货无所周流”。太和十九年(495年)铸行太和五铢,“虽利于京邑之肆,而不入徐、扬之市”“不行于天下”,黄河流域的河北诸州“犹以他物交易,钱略不入市也”,河南诸州也是各种货币和谷帛杂用。这说明北魏时期( )
A. 北方商品经济出现严重衰退 B. 实物税取代货币税成为主体
C. 小农经济阻碍商品经济发展 D. 物物交换成为主要交换形式
10. 北魏灭亡后,西魏权臣宇文泰实行“赐复胡姓”政策,规定士卒须以主将鲜卑姓作为姓氏,对于非鲜卑族主将,主动赐予鲜卑姓,如杨坚的父亲杨忠,被赐姓普六茹氏,李渊的祖父李虎,被赐姓大野氏。这一举措( )
A. 有效防范了地方割据 B. 激化了民族之间的矛盾
C. 导致了门阀世族兴起 D. 客观上促进了民族交融
11. 西晋时,“举秀才必五策皆通”,又设立国子学,与太学相并立。南朝时期,国子学中经策试而入仕的学生,“见于史传者数十人之多”。国学的“明经”科地位上升,超过了孝廉,形成了“州举秀才试文、国学明经试经”的格局。这反映出( )
A. 九品中正制名存实亡 B. 考试选官逐渐受到重视
C. 门阀士族影响巨大 D. 人才选拔制度发展成熟
12. 隋代史官属于皇帝侍臣,通过忠实履行其职权,记录皇帝的“动作法度”,使当代皇帝畏于死后留下臭名而有所顾忌,更使后代皇帝行为举止有所殷鉴,从而实现其存在的政治意义。这表明隋代史官
A. 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限制皇权的作用
B. 因侍奉皇帝而影响记载史实的客观性
C. 工作认真负责而成为后世史官典范
D. 因参与政治管理而淡化历史记录职能
13. 新疆吐鲁番唐墓出土了若干册《论语》手抄本。其中363号墓葬出土的《论语》郑注,其文本最后有“西州高昌县宁昌乡厚风里义学生卜天寿年十二状”字样。184号墓出土的《论语》郑注共4件内容有重复,但笔迹不同。其中,第三件文本末记“高昌县学生贾忠礼写”。这反映出唐代( )
A. “四书”地位逐渐上升 B. 书院教育在边疆的发展
C. 儒学士人投身基层教化 D. 边疆对中原文化的认同
14. 公元733年,唐玄宗改唐初10道为15道,置采访、观察使以常驻,主管监察,道逐渐成为州以上的一级行政区划;安史之乱后,军事成为道的主要政务,唐廷遂将原在边防实行的镇守节度使制应用于诸道。这一调整( )
A. 完善了中央对地方的监察制度 B. 有利于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C. 体现了中央对现实的政治妥协 D. 加速了唐王朝的土崩瓦解
15. 《宋史》记载:“祖宗(指宋太祖赵匡胤)之时,枢密掌兵籍、虎符,三衙管诸军,率臣主兵柄,各有分守,所以维持军政,万世不易之法。”这一制度的实行意在( )
A. 整顿军队加强地方军事力量 B. 澄清吏治削弱宰相行政权力
C. 分权设职防止武将权力膨胀 D. 崇文抑武提高文官社会地位
16. 自建隆二年(961年)起,宋太祖开始对藩镇执行“稍夺其权”的措施。《宋史》载,“宋初革五季之患,召诸镇节度会于京师,赐第以留之,分命朝臣出守列郡,号权知军州事。军谓兵,州谓民政焉”。由此可知,宋初( )
A. 对地方的控制加强 B. 边防压力骤然减轻
C. 中枢机构权力分化 D. 地方行政效率提高
17. 宋神宗时期,司马光曾上奏称:“下等、单丁、女户及品官、僧道,本来无役,今使之一概输钱,则是赋敛愈重……富室差得自宽,而贫者困穷日甚。"司马光此言意在( )
A. 建议宋神宗改革赋税制度 B. 维护社会下层的根本利益
C. 谴责政府的横征暴敛行为 D. 批评王安石变法违背初衷
18. 《元史·地理志》这样说:“盖岭北、辽阳与甘肃、四川、云南、湖广之边,唐所谓羁縻之州,往往在,今皆赋役之,比于内地”。据此可知元朝( )
A. 对辽阔的疆域实行了有效的统治 B. 实行民族平等政策
C. 行省制度维护了国家统一和稳定 D. 因地制宜管理各地
19. 两宋时期,西夏占据河西走廊和河套地区,他们经常掠夺过往商旅的财物,或者强取货物,抽十分之一的上等品。这一现象( )
A. 缓解了西夏政权的财政危机 B. 导致了宋、夏之间战争频繁
C. 推动了对外贸易格局的变化 D. 阻断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
20. 宋代,在边远地区的广西,农村的集市已发展成为定期的集市(当地称“圩”),“有的地方五天一圩,有的地方三天一圩,有的地方隔一天一圩”。这一现象反映出( )
A. 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B. 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C. 城市经济职能趋弱 D. 市的发展突破时间限制
21. 朱熹认为“且如此灯,乃本性也,未有不光明也。气质不同,便如灯笼用厚纸糊,灯便不甚明;用薄纸糊,灯便明似纸厚者;用纱糊,其灯又明矣:撤去笼则灯之全体著见。”朱熹意在强调( )
A. 人性本善 B. 天人感应 C. 克制私欲 D. 格物致知
22. 明穆宗时期,内阁首辅高拱“练习政体,负经济才,所建白皆可行”;神宗即位后,“拱以主上幼冲,惩中官(宦官)专政,条奏请诎司礼权,还之内阁”。这反映出当时( )
A. 君相矛盾凸显 B. 宦官专权现象出现
C. 内阁权势膨胀 D. 权力制约机制成熟
23. 美国独立后,在1777年通过的《邦联条例》中,规定美国国会实行一院制;其后在1787年制定的联邦宪法中,改为两院制。这一改变体现的原则是( )
A. 共和制 B. 联邦制 C. 分权制 D. 总统制
24. 1912年9月30日,袁世凯签署大总统令:“参议院议决国庆纪念日案,兹公布之。武昌起义之日即阳历十月十日为国庆日……以南京政府成立日即正月初一日,又北京宣布共和日即二月十二日,为纪念日,是日均放假休息。”这一规定
A. 是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集团的胜利 B. 满足了孙中山黄兴等革命派的诉求
C. 是各方势力相互斗争和妥协的产物 D. 符合黎元洪为代表的湖北派的意愿
25. 1933年,中央苏区多次召开经济建设大会,各个根据地先后出现公营商店、公卖处、消费合作社等商业组织。同时,中央又设专门外贸机构组织农产品出口和工业品进口。这些举措首要目的是( )
A. 废除封建经济基础 B. 建立集体所有制经济
C. 恢复和发展工农业 D. 打破敌人的经济封锁
二、材料解析题(50分)
26. 政治变革是人类社会发展中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它对历史的演进和发展产生着深远影响。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人类政治文明漫长而艰难的演进过程。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论中国政治制度,秦汉是一个大变动。唐之于汉,也是一大变动”。
——摘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这一说法,用来讲明清两代是可以的。”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材料二 众议院……有弹劾(违法失职的总统、副总统和高级文官)的全权。……参议院有审讯一切弹劾案的全权。……凡必须经参议院及众议院一致同意的命令、决议……应经总统批准……。经参议院的协议及同意,并得该院出席议员三分之二赞成时,总统有权缔结条约;总统提出大使、公使、领事、最高法院法官及合众国政府其他官吏,经参议院的协议及同意时任命之……
——摘自《美利坚合众国宪法》
材料三 资产阶级的这种发展的每个阶段,都伴随着相应的政治上的进展。它在封建主统治下是被压迫的等级……从大工业和世界市场建立的时候起,它在现代的代议制国家里夺得了独占的政治统治。
——《共产党宣言》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一中秦汉和唐朝政治制度“大变动”分别指什么?请用明清相关史实说明材料一中“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的观点。
(2)材料二主要体现了什么原则?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述美国国会在实践中与其他权力的关系。
(3)材料三中“独占的政治统治”指的是什么?简述英国资产阶级为确立和巩固“独占的政治统治”的途径。
27. 移风易俗是商鞅改革和孝文帝改革的重要着眼点之一。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秦与戎翟同俗,有虎狼之心,贪戾好利而无信,不识礼义德行,苟有利焉,不顾亲戚兄弟,若禽兽耳。
——《战国策 ·魏策三》
材料二 从服装和语言的改革说来,鲜卑旧服不合于“华夏衣冠”传统,也不适宜于中原农业社会的生活,鲜卑语言……不适宜于作全社会的交际工具。
——翦伯赞主编《中国史纲要》
材料三 古今言者,胥以为商君变秦,为废仁义而即暴戾,若由文而退之野。是岂知商君之为缘饰秦人戎狄之旧俗,而使渐进于华夏之文耶?凡商君之法,多袭秦旧,而非商君之自我作古。
——蒙文通《古史甄微 ·秦之社会》
材料四 此汉化政策其子孙遵行不替,及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其汉化程度更为增高,至宣武、孝明之世,则已达顶点,而逐渐腐化矣。然同时边塞六镇之鲜卑及胡化之汉族,则仍保留其本来之胡化,而不为洛都之所浸染……六镇鲜卑及胡化汉族既保持胡部特性,而不渐染汉化,则为一善战之民族,自不代言。
--陈寅恪 《唐代政治史述论稿》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秦国民风特点和中原看待秦国、北魏旧俗所体现的观念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商鞅变法“袭秦旧”与“进华夏”并举的措施;根据材料三、四指出北魏移风易俗的两种不同趋势。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当时移风易俗的认识
2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代都城东京园林开放情况表
类型 代表园林 规模 开放时间 公共活动 分布特点
寺观 园林 大相国寺 浙尼寺 数量多,开放面积大 佛事盛典;日常生活重要节日; 宗教、游憩、商业 寺庙遍布街巷
皇家 园林 琼林苑 金明池 向民众定期开放,开放面积小 “开池”、上元、端午等节日 划龙舟等赛事;各类游憩;民间商业活动 散点而成片,多处于都城城关
街道 园林 居住区、城关、桥头、码头等 多、宽窄有间 全天开放 全天式商业、游憩、市民交往、观赏 形成街巷空间体系;民间自发多于官府
——据龙婷等《唐宋都城公共园林比校分析及现代城市更新启示》整理
材料二 1833年,英国皇家委员会经调查后,认为应进行大规模的公共空间建设;1835年,议会通过了法令允许在任何一个大多数纳税人要求建公园的城镇建立公共园林;1859年,议会通过《娱乐地法》允许地方当局为建设公园而征收地方税。全国范围内各城市掀起了公园建设的热潮,将公园的建设和城市的改造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1844年,利物浦伯肯海德公园是世界造园史上第一座真正童义的城市公园,随后在英国各地均发起了公共园林的建设浪潮。1847年以后的很多私家园林也纷纷面向社会开放,或将其改为城市公园。 如伦敦的海德公园由之前的皇家猎苑变成伦敦人的时尚旅游地。这座占地142公顷的大公园现在是伦敦市民喜爱的日常活动,以及举办各种庆典活动、娱乐表演和群众聚会的场所。
——摘编自王丹丹《园林的公共性——西方杜会背景下公共园林的发展》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宋代都城园林开放状况,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英国公共园林建设发展认识。
2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能力的重要体现。古代中国的严厉管控,主要针对官僚体系与地方政府,对于县以下的基层社会则是以自主自立自治的模式实现社会治理。下图为民间主体与基层自治关系示意图。
——据龙登高等《论传统中国的基层自治与国家能力》
根据材料,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2023-2024学年度上期高2025届12月阶段性测试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共50分)
1. 商末作册般甗(青铜器)铭文有“王宜人方”,记载了商王欲讨伐人方一事。后来《尔雅》对铭文中的“宜”字解释为:“起大事,动大众,必先有事乎社(祀)而后出,谓之宜。”此解释揭示了商末( )
A. 王权深具群众基础 B. 神权影响国家政策
C. 内外服制走向瓦解 D. 重史传统已经成型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理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商代(中国)。由材料“起大事,动大众,必先有事乎社(祀)而后出”,说明商代重大活动需要神权的支持,B项正确;王权代表奴隶主贵族,缺乏群众基础,排除A项;商王讨伐人方,并不表明内外服制瓦解,排除C项;春秋时期,我国形成了浓厚的重史传统,排除D项。故选B项。
2. 西周时期“田里不鬻,墓地不请”,没有土地买卖。到了战国时期,土地买卖的记载已较多,如《史记》载赵括之母言:“今括一旦为将……王所赐金帛,归藏于家。而日视便利田宅可买者买之。”这一变化说明( )
A. 土地兼并现象趋向激烈 B. 商品货币经济日益发展
C. 封建小农经济尚未确立 D. 铁器工具得到普遍使用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西周到战国时期。材料表明,战国时期,随着土地私有化和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土地买卖的记载开始出现,B项正确;土地买卖是土地兼并的前提,至于土地兼并现象是否趋向激烈,材料无法判断,排除A项;战国时期,封建小农经济已经确立,排除C项;D项本身符合史实,但不符合材料主旨,因为材料反映的是土地制度,不是生产工具,排除D项。故选B项。
3. 战国时期,诸子对利用舆论来管理基层社会的态度各异。孟子主张君主决策时要把国人的舆论作为重要参考,但不能盲从。韩非主张应采取对统治有利的舆论,但前提是必须受到法律制约,“言行而不轨于法令者必禁”。两种主张的共同目的是( )
A. 加强君主集权 B. 稳定社会秩序
C. 强化思想控制 D. 迎合贵族诉求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战国时期(中国)。据本题材料信息得出主要结论:孟子主张君主决策时要参考国人的舆论,体现民本思想,韩非主张采取受法律制约的对统治有利的舆论,说明二者都主张利用舆论来管理基层社会,共同目的是加强对基层社会的管理,稳定社会秩序,B项正确;材料说的是,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是中央集权的内容,不是加强君主集权,排除A项;“思想控制”是手段不是目的,排除C项;据所学知识,孟子和韩非子都是地主阶级,二人主张的共同目的是稳定社会秩序,不是迎合当时贵族的诉求,排除D项。故选B项。
4. 下列历史叙述集中反映了秦朝( )
文献记述 出处
明法度,定律令,皆以始皇起。 司马迁《史记》
并吞战国,海内为一、功齐三代。 班固《汉书》
始皇帝,自是千古一帝也。 李贽《藏书》
A. “大一统”观念产生 B. 华夏认同愈加强烈
C. 统一多民族国家建立 D. 国家治理趋于完善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范围为秦朝(中国)。根据表格“明法度”、“海内为一”、“始皇帝”等信息可知其高度评价秦朝的统一,这表明统一多民族国家建立,C项正确;材料主旨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而非大一统观念的产生,排除A项;通过材料并不能反映出华夏认同的加强,排除B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不等于国家治理趋于完善,D项表述绝对,排除D项。故选C项。
5. 秦始皇平定六国、统一中原后,“利越之犀角、象齿、翡翠、珠玑,乃使尉屠睢发卒五十万,为五军”。经多次、反复而艰苦的战斗取得军事上的胜利。这一胜利使秦朝( )
A. 消除了边疆威胁 B. 扩大了统治范围 C. 完善了地方治理 D. 稳固了统治基础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可知,这是影响题。时空范围为秦代中国。秦始皇派遣屠睢收复百越地区,这扩大了秦朝的统治范围,B项正确;A项表述绝对,当时仍然存在边疆威胁,排除A项;材料涉及的是疆域的开拓,而非地方治理,排除C项;征服百越并不能稳定统治基础,两者并不存在因果关系,排除D项。故选B项。
6. 汉朝注意开发水利,“朔方、西河、河西、酒泉皆引河及川谷以溉田”。在河西走廊设置酒泉、张掖、敦煌、武威四郡后,逐渐有计划地向这里进行移民,至西汉末年河西四郡的人口已达二十八万多人。同时,政府又给徙民和田卒提供必需的农具。上述做法( )
A. 说明解决边患问题时机成熟 B. 表明汉与匈奴间无意继续战争
C. 着眼于增进民族间经济交流 D. 是发展生产巩固边防的重要举措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汉朝政府注重开发边疆地区,在边疆地区开发水利并移民垦荒,有利于发展生产和巩固边防,D项正确;王国问题的解决使得中央集权得到加强,为解决边患问题创造了条件,排除A项;汉与匈奴时常发生战争,B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材料中的做法是发展生产巩固边防的重要举措,而不是增进民族间经济交流,排除C项。故选D项。
7. 据如表推知,光武帝度田措施旨在( )
东汉光武帝度田(丈量土地)的相关记载
内容 文献
建武十五年诏下州郡检核垦田顷亩及户口年纪,又考实二千石长吏阿枉不平者。 《后汉书·光武帝纪下》
十五年,诏下州郡检核其事(垦田),而刺史、太守多不平均,或优饶豪右,侵刻羸弱,百姓嗟怨,遮道号呼。 《后汉书·刘隆传》
十六年……天下刺史、太守以垦田不实下狱死者十余人,于是南郡太守刘隆亦系狱,上以隆功臣也,免为庶人。 《后汉纪》卷七《光武皇帝纪》
A. 削弱地方豪强势力 B. 完善地方监察体系
C. 增加政府赋税收入 D. 重构封建经济基础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和目的题。时空是东汉时期(中国)。据材料“建武十五年诏下州郡检核垦田项亩及户口年纪”,“诏下州郡检核其事(垦田)”,“天下刺史、太守以垦田不实下狱死者十余人”,可以看出这三项内容都涉及的是政府对于丈量土地的记载,而政府的目的是想通过丈量土地来增加税收,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C项正确;政府丈量土地是为了增加财政,并不是在削弱地方豪强势力,排除A项;材料涉及的是丈量土地,并不是在说地方监察,排除B项;此时封建经济基础仍是封建土地私有制,没有发生变化,排除D项。故选C项。
8. 东晋初年为北方移民设置沿用其原籍郡名、县名的安置点,称侨郡、侨县,并任命流民中的士族担任郡守、县令。侨人户籍称“白籍”,不算正式编户,不必承担国家税役。该政策的实施( )
A. 引发了西北少数民族内迁 B. 实现了社会成员身份平等
C. 推动了南方土地的开垦 D. 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东晋初年(中国)。根据材料可知,东晋政府对北方地区迁出的移民进行异地安置,侨人推动了南方土地的开垦,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发展,C项正确;该政策的实施推动了南方土地的开垦,不会引发西北少数民族内迁,排除A项;B项说法不符合史实,封建社会中的成员身份并不平等,排除B项;该政策的实施推动了南方土地的开垦,不能体现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排除D项。故选C项。
9. 《魏书》记载,太和改制以前,“钱货无所周流”。太和十九年(495年)铸行太和五铢,“虽利于京邑之肆,而不入徐、扬之市”“不行于天下”,黄河流域的河北诸州“犹以他物交易,钱略不入市也”,河南诸州也是各种货币和谷帛杂用。这说明北魏时期( )
A. 北方商品经济出现严重衰退 B. 实物税取代货币税成主体
C. 小农经济阻碍商品经济发展 D. 物物交换成为主要交换形式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设问词可知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北魏时期。据题干材料可知主要结论:495年北魏统治下的黄河流域民间使用物物交换,货币的流通受到阻碍。结合所学可知,魏晋以来到北魏时期,北方长期动荡,社会经济受到破坏,商品经济发展出现严重衰退,货币的流通就会受到阻碍,A项正确;材料反映货币流通受到阻碍,而不是反映政府的税收,排除B项;材料反映魏晋以来农业生产受到政局动荡的破坏,而不是小农经济阻碍商品经济的发展,排除C项;“主要交换形式”说法错误,材料中河南诸州是货币与谷帛共用,因此不能得出物物交换是主要形式,排除D项。故选A项。
10. 北魏灭亡后,西魏权臣宇文泰实行“赐复胡姓”政策,规定士卒须以主将的鲜卑姓作为姓氏,对于非鲜卑族主将,主动赐予鲜卑姓,如杨坚的父亲杨忠,被赐姓普六茹氏,李渊的祖父李虎,被赐姓大野氏。这一举措( )
A. 有效防范了地方割据 B. 激化了民族之间的矛盾
C. 导致了门阀世族兴起 D. 客观上促进了民族交融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设问词可知是影响题。时空是北魏灭亡后(中国)。据材料“赐复胡姓”,规定士卒须以主将的鲜卑姓作为姓氏,对于非鲜卑族主将,主动赐予鲜卑姓,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民族融合的发展,D项正确;“有效防范”,表述夸大,排除A项;此举并没有激化民族矛盾,反而有利于矛盾的缓和,排除B项;材料强调通过赐姓,促进了民族融合,与门阀世族的兴起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
11. 西晋时,“举秀才必五策皆通”,又设立国子学,与太学相并立。南朝时期,国子学中经策试而入仕的学生,“见于史传者数十人之多”。国学的“明经”科地位上升,超过了孝廉,形成了“州举秀才试文、国学明经试经”的格局。这反映出( )
A. 九品中正制名存实亡 B. 考试选官逐渐受到重视
C. 门阀士族影响为巨大 D. 人才选拔制度发展成熟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设问词“反映”说明这是本质题。时空范围为西晋中国。材料表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秀才和国子学明经都需经过考察,结合史实可知,考试日益受到重视,B项正确;这一时期九品中正制刚刚形成不久,排除A项;材料没有指出选官被门阀士族控制,排除C项;科举制是古代选官制度成熟的体现,排除D项。故选B项。
12. 隋代史官属于皇帝侍臣,通过忠实履行其职权,记录皇帝的“动作法度”,使当代皇帝畏于死后留下臭名而有所顾忌,更使后代皇帝行为举止有所殷鉴,从而实现其存在的政治意义。这表明隋代史官
A. 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限制皇权的作用
B. 因侍奉皇帝而影响记载史实的客观性
C. 工作认真负责而成为后世史官典范
D. 因参与政治管理而淡化历史记录职能
【答案】A
【解析】
【详解】通过题干中隋代史官的作用可知其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限制皇权的作用 ,故A项正确;题干主要述及隋代史官的作用,而没有涉及其记载史实的客观性,故B项错误;题干主要强调隋代史官的作用,没有涉及其“成为后世史官的典范”,故C项错误;通过题干中所述及的隋代史官的作用可知,其参与政治管理并没有淡化其历史记录的职能,故D项错误。
【点睛】中国历代均设置专门记录和编撰历史的官职,统称史官。各朝对史官的称谓与分类多不相同,但主要的可以分类记录类和编纂类两者。史官刚刚出现的时候以及发展过程中的很长时间,这两者是不大分别的,后来演化出专门负责记录的起居注史官和史馆史官,前者随侍皇帝左右,记录皇帝的言行与政务得失,皇帝不能阅读这些记录内容,后者专门编纂前代王朝的历史。
13. 新疆吐鲁番唐墓出土了若干册《论语》手抄本。其中363号墓葬出土的《论语》郑注,其文本最后有“西州高昌县宁昌乡厚风里义学生卜天寿年十二状”字样。184号墓出土的《论语》郑注共4件内容有重复,但笔迹不同。其中,第三件文本末记“高昌县学生贾忠礼写”。这反映出唐代( )
A. “四书”地位逐渐上升 B. 书院教育在边疆的发展
C. 儒学士人投身基层教化 D. 边疆对中原文化的认同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设问可知,这是本质类题目,时空是唐代边疆地区。根据材料可知,新疆吐鲁番唐墓出土了若干册《论语》手抄本,这反映出唐代儒家文化对边疆地区的影响,说明边疆地区存在对中原文化认同的现象,D项正确;四书即《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又称四子书,为历代儒学子首要研习之书。南宋朱熹取《礼记》之《大学》《中庸》篇,分章注释,与《论语》《孟子》合为“四书”,排除A项;材料无法得出唐代书院教育在边疆地区得到发展的信息,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唐代边疆地区基层教化的信息,排除C项。故选D项。
14. 公元733年,唐玄宗改唐初10道为15道,置采访、观察使以常驻,主管监察,道逐渐成为州以上的一级行政区划;安史之乱后,军事成为道的主要政务,唐廷遂将原在边防实行的镇守节度使制应用于诸道。这一调整( )
A. 完善了中央对地方的监察制度 B. 有利于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C. 体现了中央对现实政治妥协 D. 加速了唐王朝的土崩瓦解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为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时空范围为唐代(中国)。据题干可知,在唐玄宗统治前期,道仅是州以上的一级行政区划,安史之乱之后,唐玄宗“将原在边防实行的镇守节度使制应用于诸道”,说明道职权的变化适应了藩镇割据形势的变化,据此可知,这一调整体现了唐朝中央政府对现实(藩镇割据)的政治妥协,C项正确;题干述及的是道职权的变化(由监察而成军事),并不是“完善”其职权,排除A项;道职权的提升,使藩镇割据局面进一步强化,对中央集权来说是弱化,而不是“加强”,排除B项;据所学可知,安史之乱后,地方节度使虽然掌握地方的军政大权,但在形式上,大多数节度使还是服从于中央,这就在客观上延续了唐朝的统治,而不是“加速了唐王朝的土崩瓦解”,排除D项。故选C项。
15. 《宋史》记载:“祖宗(指宋太祖赵匡胤)之时,枢密掌兵籍、虎符,三衙管诸军,率臣主兵柄,各有分守,所以维持军政,万世不易之法。”这一制度的实行意在( )
A. 整顿军队加强地方军事力量 B. 澄清吏治削弱宰相行政权力
C. 分权设职防止武将权力膨胀 D. 崇文抑武提高文官社会地位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代中国。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宋太祖之所以将军权分散,就是吸取五代以来藩镇割据,武将专权的教训,通过分权设职来防止武将权力膨胀,C项正确;宋太祖实行这一制度是为了防止武将专权,而不是为了加强地方军事力量,排除A项;这些制度是为了削弱武将权力,和削弱宰相权力无关,排除B项;材料信息没有涉及提高文官地位的内容,排除D项。故选C项。
16. 自建隆二年(961年)起,宋太祖开始对藩镇执行“稍夺其权”的措施。《宋史》载,“宋初革五季之患,召诸镇节度会于京师,赐第以留之,分命朝臣出守列郡,号权知军州事。军谓兵,州谓民政焉”。由此可知,宋初( )
A. 对地方的控制加强 B. 边防压力骤然减轻
C. 中枢机构权力分化 D. 地方行政效率提高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朝(中国)。根据材料“稍夺其权”、“召诸镇节度会于京师,赐第以留之,分命朝臣出守列郡,号权知军州事”可知,宋初,太祖总结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教训,削弱地方的权力,派文官出任地方长官,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A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北宋建立之初,面临来自北方契丹族的威胁,边防压力巨大,排除B项;材料所述为地方行政,与中枢权力无关,排除C项;宋初采取的这些措施无法表明地方行政效率提高,排除D项。故选A项。
17. 宋神宗时期,司马光曾上奏称:“下等、单丁、女户及品官、僧道,本来无役,今使之一概输钱,则是赋敛愈重……富室差得自宽,而贫者困穷日甚。"司马光此言意在( )
A. 建议宋神宗改革赋税制度 B. 维护社会下层的根本利益
C. 谴责政府的横征暴敛行为 D. 批评王安石变法违背初衷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代(中国)。据材料““下等、单丁、女户及品官、僧道,本来无役,今使之一概输钱,则是赋敛愈重”和“富室差得自宽,而贫者困穷日甚”可知,司马光认为王安石变法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其目的是通过王安石变法加重人民负担来批评王安石变法,D项正确;司马光指出了王安石变法措施的问题,但没有涉及其建议宋神宗进行改革,排除A项;司马光通过王安石变法对下层民众造成的不良影响来抨击王安石,作为地主阶级代表的司马光不会维护社会下层的根本利益,排除B项;司马光批评的是王安石变法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并非对政府的谴责,排除C项。故选D项。
18. 《元史·地理志》这样说:“盖岭北、辽阳与甘肃、四川、云南、湖广之边,唐所谓羁縻之州,往往在是,今皆赋役之,比于内地”。据此可知元朝( )
A. 对辽阔的疆域实行了有效的统治 B. 实行民族平等政策
C. 行省制度维护了国家统一和稳定 D. 因地制宜管理各地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元朝(中国)。据本题材料信息可知,元朝实行行省制,以前由少数民族地方政权统治的一些地区,也由中央统一征发赋役,与内地一样,这样就正式划入元朝版图,有利于对辽阔的疆域实行有效的统治,A项正确;据所学知识,元朝实行“四等人制”,是元朝统治者为维护对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的统治,实行的民族歧视政策,排除B项;材料只说了采取的措施,没有说效果,不能说明“维护了国家统一和稳定”,排除C项;据材料“今皆赋役之,比于内地”可知,采取与内地一样的政策,由中央统一征发赋役,因地制宜指的是根据各地的具体情况,采取合适的措施,所以,元朝不是因地制宜管理,排除D项。故选A项。
19. 两宋时期,西夏占据河西走廊和河套地区,他们经常掠夺过往商旅的财物,或者强取货物,抽十分之一的上等品。这一现象( )
A. 缓解了西夏政权的财政危机 B. 导致了宋、夏之间战争频繁
C. 推动了对外贸易格局的变化 D. 阻断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可知是本质题,准确的时空是:两宋(中国)。根据材料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西夏占据河西走廊和河套地区,并且对往来客商劫掠,不利于丝绸之路中正常的商业往来,这是两宋时期陆路贸易衰落的原因之一,客观上推动了海上贸易的繁荣,C项正确;材料未能体现西夏的行为缓解了西夏政权的财政危机,排除A项;宋、夏之间战争频繁,是由于处于对峙局面,而不是西夏的行为所引起的,排除B项;D项说法绝对,排除D项。故选C项。
20. 宋代,在边远地区的广西,农村的集市已发展成为定期的集市(当地称“圩”),“有的地方五天一圩,有的地方三天一圩,有的地方隔一天一圩”。这一现象反映出( )
A. 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B. 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C. 城市经济职能趋弱 D. 市的发展突破时间限制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朝(中国)。根据材料“农村的集市已发展成为定期的集市”可知,宋代农村集市发展,次数和频率增加,说明农村商品经济得到一定发展,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B项正确;农村集市发展并不是经济重心南移的衡量标准,排除A项;材料强调农村集市,城市经济职能趋弱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C项;市的发展突破时间限制主要在城市,而材料强调农村集市,排除D项。故选B项。
21. 朱熹认为“且如此灯,乃本性也,未有不光明也。气质不同,便如灯笼用厚纸糊,灯便不甚明;用薄纸糊,灯便明似纸厚者;用纱糊,其灯又明矣:撤去笼则灯之全体著见。”朱熹意在强调( )
A. 人性本善 B. 天人感应 C. 克制私欲 D. 格物致知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推断题。时空范围为南宋(中国)。据材料“气质不同,便如灯笼用厚纸糊,灯便不甚明;用薄纸糊,灯便明似纸厚者……”可知,朱熹以灯为例,把灯看作人的本性,通过仔细观察灯笼外纸的厚薄,来达到认识灯的目的,体现了格物致知,D项正确;材料并未提及人性本善,排除A项;天人感应是董仲舒的主张,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格物致知,并不是克制私欲,排除C项。故选D项。
22. 明穆宗时期,内阁首辅高拱“练习政体,负经济才,所建白皆可行”;神宗即位后,“拱以主上幼冲,惩中官(宦官)专政,条奏请诎司礼权,还之内阁”。这反映出当时( )
A. 君相矛盾凸显 B. 宦官专权现象出现
C. 内阁权势膨胀 D. 权力制约机制成熟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朝。根据材料首辅高拱“练习政体,负经济才,所建白皆可行”“条奏请诎司礼权,还之内阁”可知,高拱建议还权于内阁,体现了内阁的权势日益膨胀,C项正确。明初朱元璋已经废除丞相,所以此时不存在君相矛盾,排除A项;宦官专权现象在此之前已经出现,排除B项;材料无法体现权力的制约,排除D项。故选C项。
23. 美国独立后,在1777年通过的《邦联条例》中,规定美国国会实行一院制;其后在1787年制定的联邦宪法中,改为两院制。这一改变体现的原则是( )
A. 共和制 B. 联邦制 C. 分权制 D. 总统制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美国。共和制是君主制的对称,是国家代表机关或国家元首由“选举”产生的一种政府体制或国家形式,与材料中强调国会“一院制”到“两院制”并不相关,故A项错误;联邦制是一种复合制的国家结构。联邦制实行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分权,中央政府即联邦政府与地方政府的权力划分,由宪法明文规定,除非通过修宪,不能任意变更,材料中并未涉及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故B项错误;分权即权力分立,是指国家权利不能集中于国家机构的某个部门或者一部分人,而应当合理地分割成若干部分,由宪法授予不同的国家机构(部门)和不同的人民所执掌,国会伴随权力的分割,由一个部门到两个部门,故C项正确;总统制是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一种政权组织形式,与议会内阁制相对称,指由选民分别选举行政和立法机关,由总统担任国家元首,同时担任政府首脑的制度与材料无关,故D项错误。
24. 1912年9月30日,袁世凯签署大总统令:“参议院议决国庆纪念日案,兹公布之。武昌起义之日即阳历十月十日为国庆日……以南京政府成立日即正月初一日,又北京宣布共和日即二月十二日,为纪念日,是日均放假休息。”这一规定
A. 是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集团的胜利 B. 满足了孙中山黄兴等革命派的诉求
C. 是各方势力相互斗争和妥协的产物 D. 符合黎元洪为代表的湖北派的意愿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武昌起义之日即阳历十月十日为国庆日……以南京政府成立日即正月初一日”可知符合革命派的诉求,由材料“北京宣布共和日即二月十二日”可知是北洋集团的胜利,同时体现革命派和北洋军阀的思想主张,故是各方势力相互斗争和妥协的产物,C项正确。A项属于片面反映材料,该总统令既体现北洋集团的意志,也符合革命派的诉求,排除。根据材料“北京宣布共和日即二月十二日”得出北洋集团的胜利,与革命派的诉求不符,不能全面反映材料,排除B。材料中并没有明确体现湖北派的意志,而是强调该规定各方势力相互斗争和妥协的产物,排除D。
25. 1933年,中央苏区多次召开经济建设大会,各个根据地先后出现公营商店、公卖处、消费合作社等商业组织。同时,中央又设专门外贸机构组织农产品出口和工业品进口。这些举措首要目的是( )
A. 废除封建经济基础 B. 建立集体所有制经济
C. 恢复和发展工农业 D. 打破敌人的经济封锁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目的题。时空范围为1933年(中国)。根据所学可知,1933年国民党对中央苏区进行军事围剿、经济封锁,根据地设立商业组织、专门外贸机构组织等,是为了打破敌人的经济封锁,缓解苏区的经济困难,D项正确;土地革命废除封建经济基础,排除A项;材料无法体现中央苏区要建立集体所有制经济,排除B项;恢复和发展工农业与1933年中央苏区所面临的实际情况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
二、材料解析题(50分)
26. 政治变革是人类社会发展中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它对历史的演进和发展产生着深远影响。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人类政治文明漫长而艰难的演进过程。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论中国政治制度,秦汉是一个大变动。唐之于汉,也是一大变动”。
——摘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这一说法,用来讲明清两代是可以的。”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材料二 众议院……有弹劾(违法失职的总统、副总统和高级文官)的全权。……参议院有审讯一切弹劾案的全权。……凡必须经参议院及众议院一致同意的命令、决议……应经总统批准……。经参议院的协议及同意,并得该院出席议员三分之二赞成时,总统有权缔结条约;总统提出大使、公使、领事、最高法院法官及合众国政府其他官吏,经参议院的协议及同意时任命之……
——摘自《美利坚合众国宪法》
材料三 资产阶级的这种发展的每个阶段,都伴随着相应的政治上的进展。它在封建主统治下是被压迫的等级……从大工业和世界市场建立的时候起,它在现代的代议制国家里夺得了独占的政治统治。
——《共产党宣言》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一中秦汉和唐朝政治制度“大变动”分别指什么?请用明清相关史实说明材料一中“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的观点。
(2)材料二主要体现了什么原则?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述美国国会在实践中与其他权力的关系。
(3)材料三中“独占的政治统治”指的是什么?简述英国资产阶级为确立和巩固“独占的政治统治”的途径。
【答案】(1)大变动:秦汉: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皇帝制度的确立、三公九卿、郡县制)。
唐朝:三省六部制。
史实:明朝废丞相、设内阁;清朝设军机处。
(2)原则:分权与制衡。
关系:国会与总统:国会对总统有弹劾权,总统任命官员须经参议院同意;国会的决议、命令应经总统同意,总统对立法有否决权;国会与最高法院:最高法院可以“违宪”的名义,废止已通过的立法;最高法院法官由总统任命,参议院批准。
(3)建立资产阶级的统治。
途径:①以议会斗争限制王权,以资产阶级革命方式摧毁国王势力;②颁布《权利法案》,确立议会主权,建立君主立宪制;③确立以责任内阁制为核心的资产阶级代议制;④政党政治和议会改革完善了资产阶级的民主政治。
【解析】
【26题详解】
本题是列举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秦汉和唐朝(中国)。“大变动”: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内容可知,秦汉时期的大变动指的主要是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包括皇帝制度的确立、三公九卿、郡县制。唐朝的政治大变动则是实行三省六部制。说明:结合所学可知明清时期,明朝废丞相、设内阁;清朝设军机处,这些措施都加强了皇帝的独裁。
【27题详解】
本题是列举、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18世纪的美国。原则:结合材料可知,美国的众议院和参议院之间存在制衡,所以体现的原则是分权与制衡。关系:根据材料“众议院……有弹劾(违法失职的总统、副总统和高级文官)的全权。……参议院有审讯一切弹劾案的全权。……凡必须经参议院及众议院一致同意的命令、决议……应经总统批准…… 经参议院的协议及同意时任命之……”结合所学可知国会与总统之间,国会对总统有弹劾权,总统任命官员须经参议院同意;国会的决议、命令应经总统同意,总统对立法有否决权;国会与最高法院:最高法院可以“违宪”的名义,废止已通过的立法;最高法院法官由总统任命,参议院批准。
【28题详解】
题是列举、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英国)。“独占的政治统治”:根据材料“它在封建主统治下是被压迫的等级……从大工业和世界市场建立的时候起,它在现代的代议制国家里夺得了独占的政治统治”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指建立资产阶级的统治。途径:结合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相关知识可知包括以议会斗争限制王权,以资产阶级革命方式摧毁国王势力;颁布《权利法案》,确立议会主权,建立君主立宪制;确立以责任内阁制为核心的资产阶级代议制;政党政治和议会改革完善了资产阶级的民主政治。
27. 移风易俗是商鞅改革和孝文帝改革的重要着眼点之一。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秦与戎翟同俗,有虎狼之心,贪戾好利而无信,不识礼义德行,苟有利焉,不顾亲戚兄弟,若禽兽耳。
——《战国策 ·魏策三》
材料二 从服装和语言的改革说来,鲜卑旧服不合于“华夏衣冠”传统,也不适宜于中原农业社会的生活,鲜卑语言……不适宜于作全社会的交际工具。
——翦伯赞主编《中国史纲要》
材料三 古今言者,胥以为商君变秦,为废仁义而即暴戾,若由文而退之野。是岂知商君之为缘饰秦人戎狄之旧俗,而使渐进于华夏之文耶?凡商君之法,多袭秦旧,而非商君之自我作古。
——蒙文通《古史甄微 ·秦之社会》
材料四 此汉化政策其子孙遵行不替,及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其汉化程度更为增高,至宣武、孝明之世,则已达顶点,而逐渐腐化矣。然同时边塞六镇之鲜卑及胡化之汉族,则仍保留其本来之胡化,而不为洛都之所浸染……六镇鲜卑及胡化汉族既保持胡部特性,而不渐染汉化,则为一善战之民族,自不代言。
--陈寅恪 《唐代政治史述论稿》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秦国民风特点和中原看待秦国、北魏旧俗所体现的观念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商鞅变法“袭秦旧”与“进华夏”并举的措施;根据材料三、四指出北魏移风易俗的两种不同趋势。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当时移风易俗的认识
【答案】(1)特点:尚武(强悍);轻义(重利);缺乏诚信。
观念:华夷有别(或华夷之辩、华夏与戎狄、戎翟有别)
(2)措施:奖励军功,禁止私斗;制定秦律,法律治理。
趋势:(中原)鲜卑汉化与(边塞)汉族胡化
(3)认识:改革推动移风易俗,移风易俗又影响着改革;华夷有别的观念影响改革者移风易俗的取向;移风易俗过度不利于原有风俗或特性的传承。
【解析】
【详解】(1)根据题干材料“有虎狼之心,贪戾好利而无信,不识礼义德行,苟有利焉,不顾亲戚兄弟,若禽兽耳”可以看出秦国民风特点是尚武(强悍);轻义(重利);缺乏诚信;观念:根据“鲜卑旧服不合于‘华夏衣冠’传统,也不适宜于中原农业社会的生活,鲜卑语言……不适宜于作全社会的交际工具”得出华夷有别。
(2)举措:根据所学知识概括:奖励军功,禁止私斗;制定秦律,法律治理;趋势:根据“商君之法,多袭秦旧”“此汉化政策其子孙遵行不替,及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其汉化程度更为增高”概括出两种不同趋势:(中原)鲜卑汉化与(边塞)汉族胡化。
(3)开放性问题,言之有理即可。
2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代都城东京园林开放情况表
类型 代表园林 规模 开放时间 公共活动 分布特点
寺观 园林 大相国寺 浙尼寺 数量多,开放面积大 佛事盛典;日常生活重要节日; 宗教、游憩、商业 寺庙遍布街巷
皇家 园林 琼林苑 金明池 向民众定期开放,开放面积小 “开池”、上元、端午等节日 划龙舟等赛事;各类游憩;民间商业活动 散点而成片,多处于都城城关
街道 园林 居住区、城关、桥头、码头等 多、宽窄有间 全天开放 全天式商业、游憩、市民交往、观赏 形成街巷空间体系;民间自发多于官府
——据龙婷等《唐宋都城公共园林比校分析及现代城市更新启示》整理
材料二 1833年,英国皇家委员会经调查后,认为应进行大规模的公共空间建设;1835年,议会通过了法令允许在任何一个大多数纳税人要求建公园的城镇建立公共园林;1859年,议会通过《娱乐地法》允许地方当局为建设公园而征收地方税。全国范围内各城市掀起了公园建设的热潮,将公园的建设和城市的改造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1844年,利物浦伯肯海德公园是世界造园史上第一座真正童义的城市公园,随后在英国各地均发起了公共园林的建设浪潮。1847年以后的很多私家园林也纷纷面向社会开放,或将其改为城市公园。 如伦敦的海德公园由之前的皇家猎苑变成伦敦人的时尚旅游地。这座占地142公顷的大公园现在是伦敦市民喜爱的日常活动,以及举办各种庆典活动、娱乐表演和群众聚会的场所。
——摘编自王丹丹《园林的公共性——西方杜会背景下公共园林的发展》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宋代都城园林开放状况,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英国公共园林建设发展的认识。
【答案】(1)状况:①各种类型的园林向市民开放,突破时空限制;②园林举行的活动丰富多样。
原因:①宋代城市商品经济活跃;②坊市界限被打破,形成街市;③市民阶层兴起,市井生活丰富;④相对宽松的统治政策和社会氛围。
(2)认识:①英国公共园林建设是在英国工业革命、城市化进程中迅速发展;②英国政府通过立法方式推动了公共园林建设与开放;③公共园林建设开放改善了城市的居住环境;④提供了公众活动休闲的公共空间,体现了社会的文明进步;⑤为当今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益的参考。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第一小问状况,由材料“向民众定期开放,开放面积小”“全天开放”,可得出各种类型的园林向市民开放,突破时空限制;由材料“佛事盛典;日常生活重要节日”,可得出园林举行的活动丰富多样。第二问原因,由材料“全天式商业”“民间商业活动”“商业”,可知宋代城市商品经济活跃;由材料“散点而成片,多处于都城城关”“街道园林”,可得出坊市界限被打破,形成街市;结合所学,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兴起;结合所学,宋代以文治国,相对宽松的统治政策和社会氛围容易形成轻松的休闲活动,如游园活动。
【小问2详解】
本题是认识类材料分析题。由材料“1833年”,可指当时正在开展工业革命,而工业革命推动了城市化进程;由材料“1859年,议会通过《娱乐地法》允许地方当局为建设公园而征收地方税”,可得出英国政府通过立法方式推动了公共园林建设与开放;由材料“公园建设和城市的改造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可分析得出公共园林建设开放改善了城市的居住环境;由材料“随后在英国各地均发起了公共园林的建设浪潮”,可分析得出提供了公众活动休闲的公共空间,体现了社会的文明进步;对后世而言,英国公共园林建设为当今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益的参考。
2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能力的重要体现。古代中国的严厉管控,主要针对官僚体系与地方政府,对于县以下的基层社会则是以自主自立自治的模式实现社会治理。下图为民间主体与基层自治关系示意图。
——据龙登高等《论传统中国的基层自治与国家能力》
根据材料,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答案】示例一论题:士绅在基层治理中扮演重要角色。
论述:士绅通过科举考试获得功名,享有减免赋税特权的同时,在政府的支持与配合下成为基层治理的中坚力量。士绅们主持建立的基层教育系统,由私塾、义学和书院构成,以传播知识和教化为己任,促进了文化教育的发展。士绅们支持兴修的公共设施,如桥梁、义渡、茶亭、道路、水利工程等等,促进了各地的经济发展与交流。士绅主导维护社会治安,甚至在遇到匪乱的情况下可自救自卫,如靠地方团练兴起的湘军成为镇压太平天国的主力,挽救了清王朝的统治。
示例二论题:传统中国注重基层民众自我管理。
论述:在传统中国的基层治理中,民间组织、保甲制度等提供了许多公共产品服务,如宗族通过设立义田、义学、义宅、义冢等族产,在衣食、住行、教育、婚娶、蒙养、丧葬等方面赈济族人,推动了文化的发展,影响深远。明清时期出现的善堂、善会等慈善机构,救助了民间的鳏寡孤独,起到了稳定社会秩序的作用。这些都体现了古代中国社会治理过程中的自我管理,使中央政府能够低成本地实现对广大民众的有效统治。
【解析】
【详解】示例一论题:据材料“民间主体与基层自治关系示意图”可拟定论题为:士绅在基层治理中扮演重要角色。
论述: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从士绅通过科举考试获得功名,享有减免赋税特权的同时,在政府的支持与配合下成为基层治理的中坚力量;士绅们主持建立的基层教育系统,由私塾、义学和书院构成,以传播知识和教化为己任,促进了文化教育的发展;士绅们支持兴修的公共设施,如桥梁、义渡、茶亭、道路、水利工程等等,促进了各地的经济发展与交流;士绅主导维护社会治安,甚至在遇到匪乱的情况下可自救自卫,如靠地方团练兴起的湘军成为镇压太平天国的主力,挽救了清王朝的统治等方面论述。
示例二论题:据材料“民间主体与基层自治关系示意图”可拟定论题为:传统中国注重基层民众自我管理。
论述: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从在传统中国的基层治理中,民间组织、保甲制度等提供了许多公共产品服务,如宗族通过设立义田、义学、义宅、义冢等族产,在衣食、住行、教育、婚娶、蒙养、丧葬等方面赈济族人,推动了文化的发展,影响深远;明清时期出现的善堂、善会等慈善机构,救助了民间的鳏寡孤独,起到了稳定社会秩序的作用;这些都体现了古代中国社会治理过程中的自我管理,使中央政府能够低成本地实现对广大民众的有效统治等方面论述。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四川省成都市第七名校2023-2024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