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2023-2024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历史试卷(含解析)

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历史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汉初在丧葬上推崇薄葬,汉文帝的霸陵多以瓦器陪葬,“不以金、银、铜、锡为饰”。汉武帝后盛行厚葬,“金钱财物,鸟兽鱼鳖牛马虎豹生禽,凡百九十物,尽瘗臧之”。汉代丧葬习俗的变化反映了( )
A.社会经济的持续繁荣 B.社会习俗受主流思想影响
C.奢靡铺张风气的流行 D.伦理道德规范的逐渐弱化
2、北宋初年,宋太祖令刑部制定了严禁官员经商的法律,诏令各级官吏不许私自经商贸易,“违者论如律”。并采取严厉措施对那些垄断贸易、非法经商的官吏,严刑峻法加以惩办,以“塞浊乱之源”。据此可知,宋初( )
A.政府鼓励民营工商业的发展 B.商业发展环境相对宽松
C.朝廷加强了对地方官员的考核 D.地方丧失割据的经济基础
3、元朝将纸币作为单一流通货币,明朝恢复铜钱、纸币并行的货币机制。嘉靖、万历以后,铜钱流通范围趋于萎缩(见下图)。下图现象出现的时代背景是( )
明朝中后叶铜钱流通区域图
A.经济重心南移进程完成 B.朝廷全面推行海禁政策
C.世界丝银贸易网络形成 D.政府大力加强北方边防
4、清朝前中期,湖广商人收购大量食米由汉口出发,沿江东下,大部分都运往苏州出售。回航时,多半就近载运苏州的棉布。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因素是( )
A.交通方式的变革 B.经济重心的南移
C.赋役制度的改变 D.地区经济的差异
5、美国传教士林乐知在《中东战纪本末》一书中指出:“古者列国分封,当王室多事之秋,犹有勤王之义旅。今旅顺失矣,盛京危矣,辇毂之下,烽烟渐近,而各省大吏,唯知自顾封疆。”该传教士提及的战争( )
A.发生于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B.败局引起台湾军民的抵抗
C.促成了“东南互保”局面 D.使列强开始深入中国内地
6、1909年10月,江苏谘议局成立后,张謇以议长身份发表声明指出:召开国会是为了合全国人力以“拱卫国家”,犹如“拯溺救焚”,岂可迁延观望;各省士绅一致希望速开国会,如果请愿再三而毫无结果……那时国家前途就不堪设想了。这表明张謇( )
A.主张维护民众民主权利 B.反对采用暴力方式进行革命
C.积极推动政治体制变革 D.政治观点与革命派趋于一致
7、1941年下半年,国民政府决定全国田赋一律征收实物。下表是1941—1945年度田赋“三征”所得实物折合法币数与各年度税收比较表。据此可知,这一政策的实施( )
年度 谷麦(百万石) 折合法币数(百万元) 占税收的百分比
1941—1942 56.2 5,000 44.1
1942—1943 62.6 14,169 23.9
1943—1944 65.3 49,628 26.9
1944—1945 57.8 100,976 28.1
A.抑制了官僚资本的恶性膨胀 B.解决了国民政府的财政危机
C.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D.一定程度利于缓解通货膨胀
8、1947年10月10日,中共中央公布的《中国土地法大纲》规定: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废除一切地主的土地所有权;废除一切乡村中在土地制度改革前的债务。《中国土地法大纲》的这些规定( )
A.彻底废除了封建土地私有制 B.促成了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
C.逐渐改变国共两党力量对比 D.推动解放战争进入反攻阶段
9、1950年1月7—11日,东北人民政府商业部土产公司制定了1950年度及第一季度全东北土产收购计划,计划规定收购数量要比1949年扩大5倍,品种包括肉、棉、鬃、毛皮、土碱、花生、水果、扫帚、柳条、苇席等105种。此举意在( )
A.顺利地推行一化三改 B.应对朝鲜半岛局势巨变
C.恢复和发展农村经济 D.为农业的改造创造条件
10、在中共八大会议上,周恩来提出轻工业的投资比重将比“一五”计划的11.2%有所提高;农业投资占投资总额的比重将从“一五”计划的7.6%提高到10%左右。这一调整( )
A.加速了国民经济的恢复 B.加快了社会主义制度建立
C.推进了经济体制的改革 D.体现了对苏联模式的反思
11、如果以1963年全国省会城市人口规模增长率为100.0,到1978年全国省会城市人口规模增长率平均达150.44,而同期的成都、贵阳、昆明、西安、兰州、西宁、银川、太原的城市人口规模增长率平均达268.54。到1980年,贵阳、昆明、兰州都已经发展成为100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因为( )
A.三线建设的开展 B.城镇化发展迅速
C.改革开放的深入 D.西部开发的推进
12、下图是1980—2020年中国进出口商品结构变化趋势图。据此可知( )
A.中国工业化水平快速提高 B.产业结构渐趋合理
C.国际贸易依存度逐渐降低 D.贸易方式升级优化
13、有学者研究发现:美洲本土没有出现过“车”。因为没有车,就不能进行大规模的物质交流并把大量的物质运送到遥远的地方。尽管在美洲酝酿出本土文明,但在新航路开辟前,它们仍处在发育过程中。材料意在说明( )
A.世界文明呈现出多元一体特征 B.文明交流有助于社会发展
C.殖民入侵打断了美洲文明进程 D.美洲地区手工业技术落后
14、12世纪,英王亨利二世进行司法改革,规定凡经教会法庭判决有罪的教士,必须移至普通法院进行审理和惩罚;教会法庭已经判决的案件,非经国王许可,一律不得上诉于罗马教皇;将全国划为六个巡回区,由国王派出的巡回法院审理案件等。这些措施( )
A.加速了封建庄园法庭的崩溃 B.为王权的扩张留下更多空间
C.初步奠定了大陆法系的基础 D.沉重打击了罗马教廷的权威
15、史学家钱乘旦指出:“地理大发现对世界整体格局的变化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我们千万不要把地理大发现仅仅看作地理的发现,只是找到几条海上通道,或者一块新的大陆。”作者意在强调,地理大发现( )
A.导致了价格革命的爆发 B.推动世界贸易的发展
C.开启了世界之间的联系 D.促使西方优势的形成
16、欧洲人开始海外扩张后,股份公司以其有限责任,为投资提供了媒介,使欧洲大批资本用于海外冒险事业。东方商人因自身及其合伙人的资历有限,没有一个最终能成功地与东印度以及现存的哈得孙湾公司相竞争。据此可知当时( )
A.殖民扩张以资本输出为主要形式 B.贸易规模扩大引发价格革命
C.经营方式变革改变世界贸易格局 D.东方失去与西方竞争的优势
17、1518年,教皇传讯路德到罗马接受审判。萨克森选侯出面干预,将审讯地点改到奥格斯堡,使路德免遭迫害。1519年6月,路德同神学教授艾克就基督教重大问题展开辩论,许多诸侯致信路德,鼓励他坚持到底,决不动摇。这表明当时德意志( )
A.人文主义兴起 B.启蒙思想传播 C.民族意识增强 D.宗教改革开启
18、1856年,法国历史学家托克维尔提出了著名的“托克维尔之问”,即法国大革命没有在最专制保守的路易十四时代爆发,反而在资本主义有了一定发展,近代化程度提高后的路易十六时代爆发。从唯物史观的角度,对“托克维尔之问”比较合理的解释是( )
A.路易十四时代封建制仍在上升期 B.普法战争激化了法国社会矛盾
C.路易十六时代法国处于革命高潮 D.资本主义发展壮大了革命力量
19、下表所示为1838~1856年英国纺织行业用工变化情况(单位:%)。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年份 13岁以下儿童 13-18岁少年 13岁以上女工 18岁以上男工
1838 5.9 16.1 55.2 22.8
1850 6.1 11.5 55.9 26.5
1856 6.6 10.6 57.0 15.8
A.机器生产的推广 B.资本主义的萌芽
C.劳动报酬的低廉 D.剥削程度的加深
20、巴黎和会后,新的民族国家的涌现满足了民族主义对国家自主的渴望,人们希望国际联盟的成立裁决争端,也可阻止未来战争。但实际情况是,在20世纪20年代,国联插手于许多争端,基本上还起到了救火队的作用,但只要纠纷涉及大国,就会隔岸观火、无能为力。对此合理的解释是,当时( )
A.巴黎和会并未带来实质和平 B.国际联盟基本成为了傀儡
C.国际关系体系相对比较脆弱 D.大国支配小国现象较普遍
二、论述题
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王韬(1828—1897)的思想主张
阶段 主张
墨海书馆时期(1849—1862年) 1849年秋,他进入西方传教士创办的“墨海书馆”担任中文编辑。在他看来,西人“藐视傲睨而不为礼”,与西人通商“即大害之所在”,长此以往“华风将浸成西俗,此实名教之大坏也”,“如徒颂美西人而贬已所守,未窥为治之本原者也”。“西国所行者……近于杂霸之术,非纯王之政”,“政教一体”和“君民同治”为立法大谬者
流亡海外时期(1862—1874年) 1862年,王韬因受太平天国运动牵连,被迫流亡海外。王韬首先批评了鸦片战争后国人的虚骄之气,明确提出因势利导,利用西方之利,师其所长,学习内容多为历算、格致、轮船、织具等。1867年后,他游历英国和参观议院后,称其是“国中遇有大政重务,宰辅公侯、荐绅士庶,群集而建议于斯,参酌可否,剖析是非”的重地
重回故土时期(1874—1897年) 他创办报刊,撰文称中国传统政治症结在于“民视君阀如九重之远矣”。英国立国之基并不在于时人所说的“船坚炮利”,而在于“君民共主,上下相通”的法政制度。“英不独长于治兵,亦长于治民,其政治之美,驳驳乎可与中国上古比隆焉”“犹有中国三代以上之遗意焉”
——摘编自李栋、杨莹《洋务运动时期王韬对待西方法政知识的认知与逻辑》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王韬思想观念的“变与不变”自拟一个具体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三、材料题
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唐朝在总结秦汉边地设置郡县得失的基础上,首创了管理少数民族地区的羁縻府州制度。唐太宗平定突厥后,在其原地设置羁縻府州,任命该族首领为都督或刺史,世袭其职,让其继续统辖本族人民,但必须由中央任命,同时取消了少数民族首领原有的“可汗”称号。羁縻府州赋税不上交中央财政,户口一般也不上报户部。该制度在突厥实施成功后,又推广到其他少数民族地区。唐政府在上述羁縻府州基础上设立都护府,代表中央行使对羁縻府州的管理权,如安西、北庭都护府管辖西域各羁縻府州。都护由汉人担任,中央任命,不能世袭。唐王朝设置的羁縻府州遍布于东西南北各边疆民族地区,边疆的行政包括都护府、都督府、州、县四级,共约八百多个。
——摘编自韦庆远主编《中国政治制度史》等
材料二:清朝入主中原以后,继承了中国历史上传统的“羁縻政策”,在新疆表现得尤为明显。1762年,乾隆皇帝在统一了天山南北路以后,设伊犁将军,统辖全碰。在行政体制方面,清政府在新疆东部汉族人口较多的地区,实行州县制,其行政、司法、税收等制度均同于内地各省。在蒙古族、哈萨克族和维吾尔族中,实行“札萨克制”“伯克制”,册封或任命各族首领,由他们对本地区本民族人民直接进行统治,各项制度仍按旧俗。近代边疆危机迫使清政府对其边疆治理政策进行调整,1884年11月,清廷正式批准新疆建省。新疆实行与内地一致的行政管理制度,取消原为伯克、阿訇所掌握的司法权,各级官府把恢复发展社会经济、文化教育,作为重要职责,实力推行。1885年,孤悬东海的台湾继之建省,1907年,东北的辽宁、吉林、黑龙江改设行省。
——摘编自马大正《中国边疆经略史》等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唐代羁縻制度的特点。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晚清边疆治理制度变化,并说明其积极影响。
2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历史学家约瑟夫·帕尔默在1775年到访波尔多,他被波尔多深深地震撼了:波尔多之美,没有几座城市能比,它似乎拥有广泛商贸往来所赋予的一切富饶。12年后,四处游历的农学家阿瑟·扬证实了这一评价。阿瑟·扬说:“巴黎没法跟伦敦比,但利物浦也没法跟波尔多比。”乘船过河时,他又补充说:“加龙河的景色很好,目测有伦敦泰晤士河的两倍宽。我觉得,停泊在河里的大船数目让它成了法国必须吹嘘的最华丽的水上景观。”这种吹嘘的资本源于商业。1717—1789年,波尔多的贸易额从1300万利弗尔增长到将近2.5亿利弗尔,它在法国贸易总额中的占比从11%上升到25%,城市人口也翻了一番。尽管商业繁荣部分归功于欧洲其他地区的葡萄酒销量有所增长,但其主要源头是西印度殖民地,它是世界最大的蔗糖产地。此外,依靠发展富裕起来的并不仅仅是商业巨头,因为波尔多的整个经济都是由其主导产业塑造的。例如:有700—800人受雇于造船场,300—400人在制绳场工作,300人被蔗糖精炼场雇用,等等。
——摘编自【英】蒂莫西·布莱宁《追逐荣耀:1648—1815》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8世纪法国波尔多富饶繁荣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法国波尔多繁荣带来的影响。
参考答案
1、答案:B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汉朝时期的中国。结合所学可知,汉初经济凋敝,受黄老学说影响,所以薄葬习俗盛行。汉武帝时期一方面国力强盛,经济繁荣,另一方面受董仲舒新儒学影响,强化了孝道和三纲五常的等级观念,所以厚葬习俗盛行,B项正确;经济持续繁荣与史实不符,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儒家思想的影响,非奢靡铺张风气的流行,排除C项;汉武帝独尊儒术后,伦理道德规范逐渐强化,排除D项。故选B项。
2、答案:B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据时间信息可知时空是北宋时期(中国)。据材料“宋太祖令刑部制定了严禁官员经商的法律,诏令各级官吏不许私自经商贸易”,可以看出宋初对于官员经商行为,严令禁止,同时又对垄断贸易、非法经商的官吏,进行惩办,体现出商业发展环境相对宽松,B项正确;商业环境的宽松,不代表政府鼓励工商业,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政府对官吏经商的严格限制,并未提及对官员的考核,排除C项;材料体现的是宋初商业环境的宽松,与地方割据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
3、答案:C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元朝(中国)。据材料可知,明朝铜钱流通范围趋于萎缩,据所学知识可知,伴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形成了一个围绕着白银流入中国的贸易网络,大量白银流入中国,推动了白银的货币化,使得铜钱流通范围趋于萎缩,C项正确;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已经完成,排除A项;明朝晚期一度放开海禁,推动了海外贸易的发展,排除B项;强化北方边防与铜钱使用范围萎缩没有直接关系,排除D项。故选C项。
4、答案:D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清朝(中国)。根据材料“清朝前中期,湖广商人收购大量食米由汉口出发,沿江东下,大部分都运往苏州出售。回航时,多半就近载运苏州的棉布。”可知,清朝随着商品经济的繁荣,地区经济发展出现专业化趋势,汉口生产食米,苏州生棉纺织业发达,这体现出地区经济的差异,D项正确;交通方式没有变革或差异,排除A项;南宋时,经济重心已经完成南移,排除B项;赋役制度的改变与地区经济差异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
5、答案:B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是推断题、影响题。时空是近代(中国)。据材料“今旅顺失矣,盛京危矣,辇毂之下,烽烟渐近,而各省大吏,唯知自顾封疆”可知,该战争影响下,旅顺丢失,结合所学可知是甲午中日战争。甲午中日战争战败后,台湾被割让给日本,但不愿做亡国奴的台湾军民对日本侵略进行了顽强的抵抗,B项正确;材料涉及的是晚清时期,并不是北洋军阀时期,排除A项;东南互保是防止义和团运动向南扩展,抑止人民反抗斗争的产物,是东南督抚同帝国主义既妥协又矛盾的产物,也是东南督抚与清廷之向心和离心两个合力的产物。“东南互保”发生在八国联军侵华期间,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项;使列强开始深入中国内地的是第二次鸦片战争,排除D项。故选B项。
6、答案:C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据材料可知,1909年,张謇提出要立即召开国会来挽救民族危机,这表明张謇在积极推动政治体制变革,C项正确;张謇提出召开国会并不是为了维护民众权利,排除A项;材料未表明张謇反对暴力革命,排除B项;材料未描述革命派的主张,排除D项。故选C项。
7、答案:D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41年下半年(中国)。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抗战期间,国民政府为解决财政危机,大量发行纸币,导致严重的通货膨胀,1941年田赋由货币征收转为实物征收,一定程度减少田赋征收过程中的货币流通,客观上起到缓解通货膨胀的作用,D项正确;这一政策无法抑制官僚资本膨胀,排除A项;田赋征收大大增加了国民政府的财政收入,缓解了政府财政危机,但不可能解决,排除B项;题干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无紧密关系,这一时期民族资本主义日益萎缩,与史实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
8、答案:C
解析:《中国土地法大纲》的制定使解放区的农民获得了土地,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的参军和生产积极性,改变了国共两党的力量对比,C项正确;新中国成立后的三大改造才彻底废除了封建土地私有制,排除A项;解放区的土改并未直接促成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排除B项;1947年6月,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1947年10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已转入战略进攻的新态势,排除D项。故选C项。
9、答案:C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目的题。时空是1950年(中国)。据材料“东北人民政府商业部土产公司制定了1950年度及第一季度全东北土产收购计划”,可知,建国初期,东北人民政府通过制定收购土产计划,来恢复和发展农村经济,C项正确;一化三改开始的时间是1953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项;材料涉及的是对农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且此时朝鲜战争尚未开始,排除B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时间是从1953年开始,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
10、答案:D
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目的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56年(中国)。据本题材料信息得出主要结论:国家领导人重视改善民生,提出加大轻工业和农业投资,基于对苏联模式的反思,D项正确;据所学,早在1952年底,我国已完成了国民经济恢复的任务,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中共中央对生产发展和国民经济建设指标的调整,并非要加快生产资料社会主义改造,无法直接促进社会主义制度建立,排除B项;据所学,中共八大并未推进1978年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和经济体制改革,排除C项。故选D项。
11、答案:A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63年至1980年(中国)。根据材料可知,三线建设事20世纪60~70年代中国以加强国防为中心的战略大后方建设,是国防建设和国家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三线建设的实施为增强我国国防实力,改善生产力布局以及中国中西部地区工业化做出了极大贡献,也促进了西部地区人口的增长,A项正确;西部地区人口增长速度较快,主要是因为三线建设的开展,B项不属于原因,排除B项;西部地区人口增长速度较快,主要是因为三线建设的开展,而改革开放促进了东部地区人口增长,排除C项;西部地区人口增长速度较快,主要是因为三线建设的开展,D项不属于主要原因,排除D项。故选A项。
12、答案:A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时空是:1980—2020年中国。据1980—2020年中国进出口商品结构变化趋势图可知,工业出口占比上升,工业进口占比总体下降,结合所学可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工业化快速发展,工业品产量和技术水平提高,不仅有利于满足国内工业品需求,导致工业进口下降,而且大量出口国外,导致工业出口占比上升,A项正确;从材料可以看出我国工业的发展,但不能反映具体的产业结构情况,排除B项;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联系日益紧密,中国的对外贸易快速发展,“国际贸易依存度逐渐降低”说法不符合事实,排除C项;材料主要涉及贸易的内容而非方式,排除D项。故选A项。
13、答案:B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美洲)。根据材料“因为没有车,就不能进行大规模的物质交流并把大量的物质运送到遥远的地方。尽管在美洲酝酿出本土文明,但在新航路开辟前,它们仍处在发育过程中”可知,由于美洲缺乏大规模物质交流的条件,导致各地经济文化交流不通畅,阻碍美洲文明的进步和发展,这从侧面反映了文明交流有助于社会发展,B项正确;材料意在说明文明交流有助于社会发展,未体现世界文明呈现出多元一体特征,排除A项;材料强调文明交流有助于社会发展,未涉及殖民入侵对美洲文明进程的影响,排除C项;材料强调文明交流有助于社会发展,未体现美洲地区手工业技术落后,排除D项。故选B项。
14、答案:B
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目的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2世纪(英国)。据本题材料信息得出主要结论:中世纪后期,英王亨利二世通过司法改革,加强了世俗王权对司法领域的渗透,为王权的扩张留下更多空间,B项正确;亨利二世针对英国教会法庭的改革,并不能加速封建庄园法庭的崩溃,排除A项;据所学,奠定大陆法系基础的是罗马法,不是英国的司法改革,排除C项;材料分析的是英国司法改革,并非沉重打击罗马教廷权威的宗教改革,排除D项。故选B项。
15、答案:D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地理大发现时代(世界)。作者认为地理大发现对世界整体格局变化影响大,据所学可知,地理大发现时代,世界格局是东方领先,因此这种对世界格局的影响实际上是要表达地理大发现促使西方优势的形成,D项正确;地理大发现虽然导致了价格革命的爆发,但是材料不能体现,材料是肯定了地理大发现对世界格局的影响,排除A项;据材料信息无法推知地理大发现推动世界贸易的发展,排除B项;C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而且地理大发现时期世界之间是有联系的,只不过主要是亚非欧三大洲之间,排除C项。故选D项。
16、答案:C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新航路开辟后(世界)。据本题材料信息可知,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出现股份公司,而东方商人并未转变经营方式,以致在与欧洲商业公司竞争中处于劣势,说明经营方式变革改变世界贸易格局,C项正确;第二次工业革命后才以资本输出为主要形式,排除A项;材料强调商业革命,不属于价格革命,排除B项;东方国家如中国虽然商业经营方式落后,但手工业相对发达,还具有一定的优势,排除D项。故选C项。
17、答案:C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518年至1519年德意志。路德领导发起宗教改革,反对罗马教廷的欺骗和搜刮,得到德意志萨克森选侯和许多诸侯的支持,这表明宗教改革中德意志民族意识的增强,C项正确;14世纪时,文艺复兴出现于意大利,人文主义随之兴起,排除A项;启蒙运动发生于1718世纪,晚于材料中的时间,排除B项;宗教改革开启的标志是1517年马丁·路德提出《九十五条论纲》,排除D项。故选C项。
18、答案:D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56年(法国)。根据唯物史观可知,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资本主义发展壮大了革命力量,因此出现了“即法国大革命没有在最专制保守的路易十四时代爆发,反而在资本主义有了一定发展,近代化程度提高后的路易十六时代爆发”的现象,D项正确;路易十四执政已经是17世纪后半期和18世纪初,封建制度已不处于上升阶段,排除A项;法国大革命在1789年爆发而普法战争爆发在1870年,时间不对,排除B项;路易十六时代法国处于革命高潮是对问题的复述而非解释,排除C项。故选D项。
19、答案:A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英国)。根据材料“1838~1856年英国纺织行业用工变化情况”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工业革命后,英国纺织行业中,13岁以下儿童比例不断增加,而13-18岁少年比例呈下降趋势,13岁以上女工比例不断增加,而18岁以上男工呈下降趋势,结合所学可知,童工与女工的工资较低,工厂主这样做的原因是为了降低成本,也反映出机器生产推广后,对于工人的要求在降低,因此,童工、女工比例增加,A项正确;资本主义的萌芽是在13世纪,排除B项;女工与童工的劳动报酬在这一时期都较低,不是用工情况变化的原因,排除C项;D项是影响,而不是用工情况的原因,排除D项。故选A项。
20、答案:C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世纪20年代(世界)。根据材料“在20世纪20年代,国联插手于许多争端,基本上还起到了救火队的作用,但只要纠纷涉及大国,就会隔岸观火、无能为力”可知,国联在处理国际事务时,只要纠纷涉及大国,就会隔岸观火、无能为力,说明国联的实际作用有限,国际关系体系相对比较脆弱,C项正确;巴黎和会后,欧洲暂时相对和平,排除A项;材料内容没有体现国联成为傀儡,排除B项;材料内容没有体现大国支配小国现象,排除D项。故选C项。
21、答案:示例:论题:王韬经历了对近代西方政治思想抨击、接受与传播的心路过程。阐述:鸦片战争后,随着列强加紧侵略中国,近代西方思想文化也加快传入中国。作为传统的知识分子,王韬最初(在墨海书馆时期)对西方思想文化持否定态度,大力抨击西方的民主思想,把君主立宪制度等象征西方民主的实践视为重大谬误。王韬到英国游历后,仔细观察英国议会,对其评价较高,逐渐肯定西方近代民主政治的具体措施。随着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产生与发展,民族资产阶级的形成,西学东渐的进一步发展,王韬重回故土后,撰文抨击中国传统的君主专制体制,揭示英国富强的主要原因不在于器物,而在于政治体制。这反映了新兴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诉求,要求政治制度的变革,学习英国.积极宣传君主立宪制,为甲午中日战争后维新思潮的盛行奠定了基础。总之,王韬政治主张的转变,是一名爱国知识分子探索救国道路的生动写照,反映了其始终未变的家国情怀。
解析:本题为历史事物阐释类论述题。时空范围为近代(中国)。论题:根据材料“西国所行者……近于杂霸之术,非纯王之政”,“‘政教一体”和“君民同治’为立法大谬者”可知,王韬最初批判西学;根据材料“韬首先批评了鸦片战争后国人的虚骄之气,明确提出因势利导,利用西方之利,师其所长,学习内容多为历算、格致、轮船、织具等”可知,19世纪六七十年代,王韬主张学习西方;根据材料“他创办报刊”可知,重回故土时期,王韬积极宣传西方思想,由此可以得出观点:王韬经历了对近代西方政治思想抨击、接受与传播的心路过程。阐述:根据所学知识,鸦片战争后,随着列强加紧侵略中国,近代西方思想文化也加快传入中国。作为传统的知识分子,王韬最初(在墨海书馆时期)对西方思想文化持否定态度,大力抨击西方的民主思想,把君主立宪制度等象征西方民主的实践视为重大谬误。根据材料“1862年,王韬因受太平天国运动牵连,被迫流亡海外”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王韬到英国游历后,仔细观察英国议会,对其评价较高,逐渐肯定西方近代民主政治的具体措施。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随着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产生与发展,民族资产阶级的形成,西学东渐的进一步发展,王韬重回故土后,撰文抨击中国传统的君主专制体制,揭示英国富强的主要原因不在于器物,而在于政治体制。这反映了新兴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诉求,要求政治制度的变革,学习英国.积极宣传君主立宪制,为甲午中日战争后维新思潮的盛行奠定了基础。最后对论证进行总结,对王韬的活动以及家国情怀给予充分肯定。即总之,王韬政治主张的转变,是一名爱国知识分子探索救国道路的生动写照,反映了其始终未变的家国情怀。
22、答案:(1)特点:吸取前代经验与教训;先试点后推广;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享有较大自主权(或不纳入中原王朝的赋税体制);管理体系逐步完善:重用少数民族首领且可以世袭;恩威并施;因俗而治。
(2)变化:边疆与内地划一治理(羁縻统治区域转为直接统治区域)。积极影响:有利于抵御列强对我国边疆的侵略;有利于维护祖国领土完整和国家统一;推动了边疆地区经济文化发展:推动民族交融。
解析:(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唐朝时期。由材料“唐朝在总结秦汉边地设置郡县得失的基础上,首创了管理少数民族地区的羁縻府州制度。”可得出吸取前代经验与教训;由材料“唐太宗平定突厥后,在其原地设置羁縻府州,任命该族首领为都督或刺史,世袭其职,……该制度在突厥实施成功后,又推广到其他少数民族地区。”可得出先试点后推广;由材料“羁縻府州赋税不上交中央财政,户口一般也不上报户部。”及所学可得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享有较大自主权(或不纳入中原王朝的赋税体制);由材料“唐政府在上述羁縻府州基础上设立都护府,代表中央行使对羁縻府州的管理权,如安西、北庭都护府管辖西域各羁縻府州。”可得出管理体系逐步完善;由材料“唐太宗平定突厥后,在其原地设置羁縻府州,任命该族首领为都督或刺史,世袭其职,让其继续统辖本族人民,但必须由中央任命,同时取消了少数民族首领原有的‘可汗’称号。”可得出重用少数民族首领且可以世袭;恩威并施;由材料“唐王朝设置的羁縻府州遍布于东西南北各边疆民族地区,边疆的行政包括都护府、都督府、州、县四级,共约八百多个”可得出因俗而治。
(2)本题是对比、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晚清时期。第一问变化,由材料“清朝入主中原以后,继承了中国历史上传统的‘羁縻政策’,在新疆表现得尤为明显。……清政府在新疆东部汉族人口较多的地区,实行州县制,其行政、司法、税收等制度均同于内地各省。”可得出边疆与内地划一治理(羁縻统治区域转为直接统治区域)。第二问积极影响,由材料“近代边疆危机迫使清政府对其边疆治理政策进行调整,1884年11月,清廷正式批准新疆建省。”及所学可得出有利于抵御列强对我国边疆的侵略;由材料“新疆实行与内地一致的行政管理制度,取消原为伯克、阿訇所掌握的司法权,……1885年,孤悬东海的台湾继之建省,1907年,东北的辽宁、吉林、黑龙江改设行省。”及所学可得出有利于维护祖国领土完整和国家统一;由材料“各级官府把恢复发展社会经济、文化教育,作为重要职责,实力推行”可得出推动了边疆地区经济文化发展;结合所学可知,晚清时期的边疆治理有利于推动民族交融。
23、答案:(1)原因: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逐步形成;资本主义工商业经济发展(广泛的商贸往来);因地制宜的产业发展;法国海外殖民地开拓;主导产业优势显箸。
(2)影响:进一步促进了法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壮大了资产阶级的力量;为法国大革命的爆发积蓄了力量;加剧了殖民地的贫困与落后。
解析:(1)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18世纪(法国)。原因:根据材料“尽管商业繁荣部分归功于欧洲其他地区的葡萄酒销量有所增长,但其主要源头是西印度殖民地,它是世界最大的蔗糖产地”可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逐步形成,以及法国海外殖民地开拓;根据材料“波尔多之美,没有几座城市能比,它似乎拥有广泛商贸往来所赋予的一切富饶”可知,资本主义工商业经济发展(广泛的商贸往来);根据材料“依靠发展富裕起来的并不仅仅是商业巨头,因为波尔多的整个经济都是由其主导产业塑造的”可知,因地制宜的产业发展,以及主导产业优势显箸。
(2)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18世纪(法国)。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法国波尔多繁荣与当时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逐步形成及资本主义工商业经济的发展有直接关系,波尔多繁荣进一步促进了法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从而壮大了资产阶级的力量,也为法国大革命的爆发积蓄了力量,在世界范围内,加剧了殖民地的贫困与落后。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2023-2024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历史试卷(含解析)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