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鞍山市协作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期末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6小题,共48.0分)
1. 中国古代婚礼的仪式反映了婚姻的家族性。一般男娶女嫁,要经过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等六个程序,称为“六礼”。其中,男方要在宗庙占卜是否吉祥,如得吉卜,再往告女家,是为纳吉。据此可知,与“六礼”密切相关的是( )
A.内外服制 B.分封制 C.宗法制 D.察举制
【答案】C
【知识点】分封制、宗法制与礼乐制
【解析】【分析】商代的内外服制度是关于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制度,与血缘关系无关,A不符合题意;
西周实行的分封制是地方制度,与血缘联系不紧密,B不符合题意;
据材料“中国古代婚礼的仪式反映了婚姻的家族性......男方要在宗庙占卜是否吉祥,如得吉卜,再往告女家,是为纳吉”和所学可知,中国古代婚礼仪式重视家族血缘色彩,西周实行的宗法制具有浓厚的血缘色彩,春秋战国时期宗法制逐步瓦解,但宗法观念仍然存在,中国古代婚礼仪式的家族色彩与宗法制相关,C符合题意;
汉武帝时期实行的察举制是选官制度,以孝廉、明经等为选官标准,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是推断类选择题,时空是古代中国,考查了西周的宗法制;旨在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和史料实证等历史学科素养。学生要获取和解读有效信息,调动和运用相关知识,辨别历史事实,解题关键是材料信息内涵的准确把握。
2.(2020高一上·洮南期中)战国时期,各国纷纷变法。下列对各国变法目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巩固卿大夫掌握的实权 B.希望在兼并战争中取得优势
C.促进工商业的繁荣发展 D.试图恢复西周初年的分封制
【答案】B
【知识点】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解析】【分析】B根据所学,战国时期诸侯国间的兼并战争比春秋时期更加激烈,为适应兼并战争的需要,各国希望通过变法实现富国强兵的目的。因此,正确答案为B项;
A卿大夫掌握诸侯国实权,是春秋后期到战国前期的事情;而战国时期的变法是为了巩固地主阶级的权力,故A说法错误;
C是客观结果,不是主观目的,故排除;
D.各国改革都加强了诸侯国君主的统治,故排除D。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的改革。解答本题,需要考生熟知春秋战国时期的改革与变法的不同背景和目的。考查了考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调动与运用知识的能力。
3. 据《盐铁论 错币》记载:“文帝之时,纵民得铸钱、冶铁、煮盐。吴王擅障海泽……山东奸猾,咸聚吴国”,成为威胁中央集权的一支力量。汉武帝针对以上问题,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
①设置中朝
②改革币制
③颁布推恩令
④盐铁官营
A.①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答案】B
【知识点】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解析】【分析】据材料“文帝之时,纵民得铸钱、冶铁、煮盐。”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文帝听任民间铸钱、冶铁、煮盐,这种政策使得币制混乱,妨碍商品正常交换,许多人弃农采铜铸币,影响了农业生产,为解决这个问题,汉武帝采取了改革币制,盐铁官营的措施,②④正确。根据材料“山东奸猾,咸聚吴国”,“成为威胁中央集权的一支力量。”可知诸侯有了铸币权,影响了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为解决这一问题,汉武帝颁布推恩令,政治上削弱了各地割据势力,安定了社会,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统治,③正确,B正确;
材料未涉及加强皇权,设置中朝的问题,A错误;
为解决诸侯权利过大威胁中央问题,汉武帝颁布推恩令,③符合题意,C错误;
材料未涉及加强皇权,设置中朝的问题,D错误。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是组合类选择题,时空是西汉的中国,考查了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旨在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和历史解释等历史学科素养。学生要获取和解读有效信息,调动和运用相关知识,辨别历史事实去分析和解决问题,解题关键是材料范围的准确把握。
4. 宋代,在经济发展和政治变化的同时,应科举取士制度而生的士大夫官僚阶层崛起,这一社会统治集团是中国文明独一无二的现象。他们之中的佼佼者往往学富五车。材料表明宋代科举制度( )
A.提高了官员素质 B.缩小了统治基础
C.削弱了中央集权 D.阻碍了阶层流动
【答案】A
【知识点】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
【解析】【分析】据材料“ 应科举取士制度而生的士大夫官僚阶层崛起,这一社会统治集团是中国文明独一无二的现象。他们之中的佼佼者往往学富五 ”和所学可知,宋代科举制下士大夫官僚阶层崛起,科举制有利于提升官员的文化素质,A正确;
科举制扩大了统治基础,B错误;
科举制加强了中央集权,C错误;
科举制有利于阶层流动,D错误。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是本质类选择题,时空是宋代的中国,考查了科举制度。本题旨在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和历史解释等历史学科素养。学生要获取和解读有效信息,调动和运用相关知识去分析和解决问题,解题关键是准确理解科举制度的影响。
5.(2023高一下·牡丹江期末)北宋的城市以外普遍出现常设市集成为草市,农村中还有定期开放的小市,北方叫做集,岭南叫做墟。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商品经济的发展 B.坊市界限被打破
C.市民阶层的兴起 D.官方榷场的带动
【答案】A
【知识点】宋元时期的商业发展
【解析】【分析】A、结合所学知识,市是古代商品交换的场所,一开始,只有城市才设有市,北宋时期,城市以外出现市,显然这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故A正确;B、结合所学知识,各种市镇大量涌现并不是坊市界限被打破的结果,排除B;
C、结合所学知识,宋代市民阶层的兴起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并非市镇大量涌现的原因,排除C;
D、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不能直接体现官方榷场的促进市的变迁,排除D;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调动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理解宋代商品经济发展的影响,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
6. 少数民族政权辽、金的统治者分别创制并实施“南、北面官”和“猛安谋克”等管理制度。这些制度的共性主要在于( )
A.全面汉化 B.胡汉交融 C.民族自治 D.因俗而治
【答案】D
【知识点】辽、西夏、金的政权建立与制度建设
【解析】【分析】全面汉化过于绝对化,A错误;
材料体现的是因俗而治的统治政策,而不是胡汉交融,B错误;
材料措施是因俗而治,不是民族自治,C错误;
据材料“南、北面官”和“猛安谋克”和所学可知,“南、北面官”是两套中央行政体制,北面官为统治契丹和其他游牧民族所建立的一种特殊制度,担任者一般是契丹贵族,是辽政权重心所在,南面官是模仿唐代制度而建立的一套管理汉人的机构 ;“猛安谋克”是朝专门在女真族内部实行的一种军事和行政合一的制度; 二者共性在于因俗而治,D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是对比类选择题,时空是辽金时期的中国,考查了少数民族政权的政治制度 ;旨在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等历史学科素养。学生要获取和解读有效信息,调动和运用相关知识,辨别历史事实去分析和解决问题,解题关键是对“南、北面官”和“猛安谋克”历史概念的准确理解。
7.(2021高一上·吉林月考)考古专家对新石器时代晚期某文化遗存研究后,认为当时阶级分化明显。下列考古发现中最能够支持此结论的是( )
A.遗存物品中发现刀杼、骨梭等 B.墓葬中发现大量的牲畜遗骸
C.随葬品的种类、数量差异明显 D.墓葬中发现一些农作物遗存
【答案】C
【知识点】中国石器时代的人类与文明
【解析】【分析】阶级分化的表现之一是出现了贫富差距,所以随葬品的种类、数量差异明显能够说明出现了阶级分化,故C正确。
根据随葬品的种类并不能体现贫富差距和阶级分化排除ABD。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史学研究的基本方法,解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材料主旨,抓住材料关键词,并紧密结合所学知识进行作答。侧重考查考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准确把握材料主旨的能力
8. 如图的这张照片上的人是非洲的难民,这一群体备受国际关注。难民产生的原因不包括( )
A.战争和地区冲突 B.宗教或部族矛盾
C.自然灾害的发生 D.国际人才的交流
【答案】D
【知识点】难民与难民救助
【解析】【分析】战争和地区冲突、宗教或部族矛盾、自然灾害的发生都是难民产生的原因,A、B、C不符合题意;
据所学可知,国际人才的交流不会产生难民问题,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是反向类选择题,时空是当今世界,考查了难民问题;旨在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等历史学科素养。学生要获取和解读有效信息,调动和运用相关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解题关键是准确对非洲难民问题的原因探究。
9. 下列诗词格言不能直接体现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的是( )
A.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B.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C.位卑未敢忘有忧国
D.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答案】B
【知识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中华优秀文化的特点与价值
【解析】【分析】“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位卑未敢忘有忧国”和“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都体现了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A、C、D不符合题意;
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具有家国情怀,强调社会责任感,“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体现的是追求更高远的目标,属于个体追求,不能直接体现出社会责任感,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是反向类选择题,时空是古代的中国,考查了中华文化的内涵;旨在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等历史学科素养。学生要获取和解读有效信息,调动和运用相关知识去分析和解决问题,解题关键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的准确理解。
10. 考古学家夏鼎指出:“中华文明的产生,主要是由于本身的发展……中国虽然并不是完全同外界隔离,但是中华文明还是在中国土地上土生土长的。”这说明中华文明起源的特点是( )
A.连续性 B.本土性 C.包容性 D.多样性
【答案】B
【知识点】中华文化的起源与发展;中华文明的起源及特点
【解析】【分析】材料强调的是中华文明起源的本土性,不能体现连续性,A不符合题意;
据材料“但是中华文明还是在中国土地上土生土长的”可知,材料强调中华文明起源具有本土性,B符合题意;
材料强调的是中华文明起源的本土性,不能体现包容性和多样性,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是正向类选择题,时空是古代的中国,考查了中华文明的起源和特点 ;旨在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和历史解释等历史学科素养。学生要获取和解读有效信息,调动和运用相关知识去分析和解决问题,解题关键是材料信息主旨的准确把握。
11.对于现今人们而言,长城已失去了其存在的价值;同时,它又有着巨大的价值。前后两个价值分别是指长城的( )
A.军事防御功能 历史文化价值 B.建筑艺术风格 历史文化价值
C.建筑艺术风格 劳动群众结晶 D.军事防御功能 民族交融价值
【答案】A
【知识点】中国的历史遗迹与文化遗产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长城已失去了其存在的价值;同时,它又有着巨大的价值”及所学知识可知,长城存在的价值指的是军事防御价值,而有着巨大的价值指的是其文化价值,A正确;
BCD与史实不相符,排除;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侧重于考查中国古代历史文化遗产。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考查基础知识,难度较低。
12.(2022·东城二模)春秋战国时期,以老子、庄子为代表,在修养上追求虚怀若谷、顺应无为,对社会矛盾持隐退遗忘态度。他们以“大道”的德性修养包容万物,体现了丰富的历史智慧和人生智慧。这表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崇尚( )
A.自强不息 B.厚德载物 C.崇德尚贤 D.天人合一
【答案】B
【知识点】百家争鸣的主要派别及其思想主张
【解析】【分析】根据“在修养上追求虚怀若谷、顺应无为,对社会矛盾持隐退遗忘态度。他们以‘大道’的德性修养包容万物,体现了丰富的历史智慧和人生智慧。”并结合所学,厚德载物指道德高尚者能承担重大任务,也指有德行的君子,应该以深厚的德行,来容载世间的万物。B项符合题意,B项正确;
材料的主旨与自强不息、崇德尚贤、天人合一无关,排除ACD项。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了百家争鸣的相关知识,解答本题依据材料“在修养上追求虚怀若谷、顺应无为,对社会矛盾持隐退遗忘态度。他们以‘大道’的德性修养包容万物,体现了丰富的历史智慧和人生智慧。”进行分析,考查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
13. 马毽是集体对抗的项目,传入中原后,唐中宗“好击毯,由是风俗相尚”。唐代许多墓葬中出土骑马击毽佣,连妇女也参与马毬娱乐。马毬项目( )
A.有利于民族间的民俗交融 B.凸显唐好战厚葬的风尚
C.说明唐代开放的社会风气 D.推广取决于皇帝的喜好
【答案】C
【知识点】唐朝的民族交融与民族治理
【解析】【分析】材料未涉及马毯促进民族间的民俗交融,A不符合题意;
材料不能体现唐代好战厚葬的风尚,B不符合题意;
据材料“马毯是集体对抗的项目”“传入中原后,唐中宗‘好击毯,由是风俗相尚”“唐代许多墓葬中出土骑马击毯佣,连妇女也参与马毯娱乐”可得出,马毯项目在唐代颇受欢迎,这体现了唐代开放的社会风气,C符合题意;
“ 推广取决于皇帝的喜好 ”属于绝对化的说法,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是推断类选择题,时空是唐代中国,考查了唐朝的民族关系和交往;旨在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和历史解释等历史学科素养。学生要获取和解读有效信息,调动和运用相关知识,辨别历史事实去分析和解决问题,解题关键是材料信息的准确把握。
14. 北宋时,苏辙出使辽国,发现其兄苏轼在当地如雷贯耳,诗词文章亦广为流传。之后,他在赠友人的诗中写道:“谁将家集过幽都,逢见胡人问大苏。”这表明( )
A.宋辽实现文化习俗统一 B.文学成为民族交流的载体
C.诗词成为当时文学主流 D.苏轼文学具有独特的魅力
【答案】B
【知识点】两宋时期的民族关系
【解析】【分析】“ 宋辽实现文化习俗统一 ”的说法绝对化,不符合史实,A错误;
据材料可知,苏轼的诗词文章在辽国境内广为流传,而诗词文章属于一种文学体栽,这表明文学也成为当时民族交流的载体,B正确;
据材料无法得出诗词成为当时文学主流 ,C错误;
“ 苏轼文学具有独特的魅力 ”并非材料主旨,D错误。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是本质类选择题,时空是北宋时期中国,考查了两宋时期的民族关系 ;旨在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等历史学科素养。学生要获取和解读有效信息,调动和运用相关知识,辨别历史事实去分析和解决问题,解题关键是材料主旨的准确把握,正确进行逻辑推理。
15. 17世纪初,原产于中国的茶叶由荷兰人带入欧洲。起初,饮茶的只限于来往东方的荷兰商人、水手和达官贵人。进入18世纪后,饮茶风在欧洲逐渐盛行,很多欧洲人尤其是荷兰人、英国人养成了饮茶的习惯。这可以用来论证( )
A.商品贸易促进文化传播 B.物种交流冲击等级秩序
C.文化在互鉴中实现融合 D.人口流动影响社会习俗
【答案】A
【知识点】文化交流国际化的表现(茶文化、服饰、钟表)
【解析】【分析】据材料“ 原产于中国的茶叶由荷兰人带入欧洲。起初,饮茶的只限于来往东方的荷兰商人、水手和达官贵人。进入18世纪后,饮茶风在欧洲逐渐盛行 ”可知,原产于中国的茶叶在欧洲逐渐盛行,主要是因为东西方商品贸易的影响,促进了文化传播,A正确;
材料未涉及等级秩序,B错误;
材料反映了商品贸易促进文化传播,未体现文化融合,C错误;
材料反映了商品贸易促进文化传播,D项不符合材料主旨,D错误。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是推断类选择题,时空是近代世界,考查了茶文化的国际交流 ;旨在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和历史解释等历史学科素养。学生要获取和解读有效信息,调动和运用相关知识去分析和解决问题,解题关键是材料信息的准确把握,注意排除无关选项。
16. 17世纪末18世纪初,咖啡馆在欧洲各个城市出现,不管什么人只需买一杯咖啡就能在咖啡馆中得到一把椅子,随便坐上多长时间。这种现象反映出咖啡馆的出现( )
A.冲击了封建等级观念 B.瓦解了封建经济基础
C.改变了宗教神权观念 D.动摇了君主专制统治
【答案】A
【知识点】新航路开辟后食物物种的交流的影响
【解析】【分析】据材料“不管什么人只需买一杯咖啡就能在咖啡馆中得到一把椅子,随便坐上多长时间”可知,17、18世纪启蒙思想的影响,咖啡馆文化体现了一种平等观念,在这里人人都是平等的,不讲究地位和出身,冲击了封建等级观念,A正确;
材料现象反映了咖啡馆的出现有利于解放人们的思想观念,没有体现瓦解封建经济基础,B错误;
题干旨在说明咖啡馆文化体现了平等思想,冲击了封建等级观念,没有体现改变了宗教神权观念或动摇了君主专制统治,C、D错误。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是推断类选择题,时空是17世纪末18世纪初的欧洲,考查了新航路开辟后物种交流的影响;旨在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和历史解释等历史学科素养。学生要获取和解读有效信息,调动和运用相关知识去分析和解决问题,解题关键是材料主旨的准确把握。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0分)
17.(2020高一上·亳州月考)统一中央集权国家的形成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客观需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嬴政建立统一国家后,把战国时期逐步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中央集权制度加以系统化、完善化,并推行于全国。这一制度主要有三个环节构成。一是建立国家元首制度,称“皇帝”;二是成立中央政府机构……以协助皇帝领导全国军政事务;三是建立地方行政制度。此制的实行开创了此后两千多年历代王朝统治的基本模式。
——摘编自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
材料二:汉朝皇帝的高招是,延揽始终坚持封建制度的学派来支持中央集权的国家……中央集权国家的理念逐渐与这个文人阶层和儒家信徒紧密结合起来。这个文人阶层原来捍卫的是旧封建制度,但是在此之后,他们一直反对任何分裂活动。
——菲茨杰拉德《中国简明文化史》
(1)依据材料一,概括指出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三个主要环节。秦朝统一中央集权国家的形成有何积极影响?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汉武帝为巩固中央集权国家在思想上采取的措施以及这一措施产生的影响。
【答案】(1)环节: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郡县制。
影响:促进了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秦朝确立的政治制度被以后的王朝长期沿用,影响深远。(三点任选两)
(2)措施: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只答独尊儒术亦可)
影响:儒学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巩固了中央集权国家;钳制了思想(或者束缚了思想)。
【知识点】秦朝的统一措施及其影响;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解析】【分析】(1)环节:根据“一是……二是成立中央政府机构……以协助皇帝领导全国军政事务;三是建立地方行政制度。”可得出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郡县制。影响:结合所学可从促进了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秦朝确立的政治制度被以后的王朝长期沿用,影响深远等方面概括。
(2)措施:根据“中央集权国家的理念逐渐与这个文人阶层和儒家信徒紧密结合起来。”可得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影响:结合所学可从儒学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巩固了中央集权国家;钳制了思想等方面概括得出。
故答案为:(1) 环节: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郡县制。
影响:促进了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秦朝确立的政治制度被以后的王朝长期沿用,影响深远。
(2) 措施: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只答独尊儒术亦可)
影响:儒学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巩固了中央集权国家;钳制了思想
【点评】本题考查了秦汉政治制度的相关知识,考查了学生依据材料从中提取、归纳、概括有效信息的能力,以及调动、运用所学相关知识分析理解史料的能力。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商周时期,王者立四时之序而化天下。《礼记 月令》记载了周天子一年四季的礼仪活动,当时许多风俗由专职官员负责。秦汉以后的封建统治者更把传统节日变成了转移阶级矛盾视线的手段。中国的节日基本上是以二十四节气为线索进行。春节雏形是庆丰收;“清明前后,种瓜种豆”;七夕节反映了中国男耕女织的小农家庭模式。除夕全家守岁,清明祭祖扫墓,端午系五色丝、涂雄黄,七夕看牛女相会,中秋团圆,重阳把出嫁的女儿接回。在现代社会,传统节日仍以家庭为组织进行,新节日则以单位和学校为主组织进行。
——摘编自秦永洲著《中国社会风俗史》
材料二:西方国家,虽有类似中国全家团聚的重大传统节日如圣诞节、新年、感恩节等,同时“‘狂欢’‘新奇’‘神圣’‘浪漫’等是其节日精神的主要内核”,注重“情感宣泄”,有“较强的娱乐性”。如狂欢节是基督教“谢肉节”的世俗化称呼;情人节是纪念名叫瓦伦丁的基督教殉难者;万圣节是为了纪念教会所有圣人;圣诞节是基督教为了纪念耶稣诞生。随着改革开放步伐加快,中国人欢庆并无中国文化渊源的圣诞节、情人节、父亲节、母亲节等西方节日,同时中国传统节日如春节、端午、中秋等也被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接受。2007年春节前夕,法国前总统希拉克在贺词中说:“2月18日,我们将欢度中国新年。”
——摘编自唐小晴《中西方传统节日文化比较分析》等
(1)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与西方传统节日的差异,并分析西方传统节日文化特色形成的原因。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现代中国节日文化出现的新变化及其意义。
【答案】(1)差异:中国:在古代是统治者教化民众的工具;体现农业文化特色;重视家族活动和亲情。西方:张扬个性,崇尚自由;体现宗教色彩。原因:基督教长期深刻影响;重视个人情感,体现出人文主义色彩;商品经济发展。
(2)新变化:西方传统节日渗透到中国,与中国传统节日并存;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向国外传播。意义:丰富了民众的生活;开阔了民众的视野;提升中国文化在世界的影响力。
【知识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中华优秀文化的特点与价值;中古西欧文化;“二战”后新兴民族国家的文化发展
【解析】【分析】(1)第一小问差异,中国:据材料一“商周时期,王者立四时之序而化天下”“秦汉以后的封建统治者更把传统节日变成了转移阶级矛盾视线的手段”可知,在古代是统治者教化民众的工具;据材料一“中国的节日基本上是以二十四节气为线索进行。春节雏形是庆丰收;‘清明前后,种瓜种豆’;七夕节反映了中国男耕女织的小农家庭模式”可知,鲜明的农业文化特色;据材料一“除夕全家守岁,清明祭祖扫墓,端午系五色丝、涂雄黄,七夕看牛女相会,中秋团圆,重阳把出嫁的女儿接回。在现代社会,传统节日仍以家庭为组织进行”可知,以家族、家庭内部活动为主。西方:据材料二“狂欢’新奇’‘神圣”浪漫’等是其节日精神的主要内核”“注重·情感宣泄’,有‘较强的娱乐性”可知,张扬个性,崇尚自由;据材料二“狂欢节是基督教‘谢肉节’的世俗化称呼;情人节是纪念名叫瓦伦丁的基督教殉难者;万圣节是为了纪念教会所有圣人;圣诞节是基督教为了纪念耶稣诞生”可知,鲜明的宗教色彩。第二小问原因,据材料二“狂欢节是基督教‘谢肉节’的世俗化称呼;情人节是纪念名叫瓦伦丁的基督教殉难者;万圣节是为了纪念教会所有圣人;圣诞节是基督教为了纪念耶稣诞生”和所学可知,基督教长期深刻影响;据材料二“狂欢’“新奇”神圣“浪漫’等是其节日精神的主要内核”“注重‘情感宣泄’,有‘较强的娱乐性”和所学可知,具有民主传统,催生了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思潮;据所学可知,商品经济较发达。
(2)第一小问新变化,据材料二“随着改革开放步伐加快,中国人欢庆并无中国文化渊源的圣诞节、情人节、父亲节、母亲节等西方节日”可知,西方传统节日渗透到中国,与中国传统节日并存;据材料二“同时中国传统节日如春节、端午、中秋等也被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接受”“2007年春节前夕,法国前总统希拉克在贺词中说:‘2月18日,我们将欢度中国新年””可知,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向国外传播。第二小问意义,据材料二和所学,可从丰富了民众的生活;开阔了民众的视野;顺应和推动了经济全球化潮流;提升了中国文化在世界的影响力;促使世界文化走向多元融合等方面分析意义。
【点评】本题是对比类、原因类和影响类材料分析题,考查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 ;旨在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唯物史观、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等历史学科综合素养。学生要获取和解读有效信息,调动和运用相关知识,辨别历史事实去分析和解决问题,解题关键是材料信息的充分准确占有的基础上进行探究,要合理迁移所学知识。
19.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人民日报》关于新中国初期文物保护工作的报道数量出现过几次峰值。第一次峰值出现在1950年7月,该月上旬共有4篇关于文物保护法规出台的公报。第二次峰值出现在1955年5月,台湾当局筹划“长期出借”文物至美国的举动引发政府、学者、群众的一致抗议,多篇文章与此相关。第三次峰值出现在1956年2月,当月召开了第一次全国考古工作会议,关于会议的报道、发言、决议和倡导成为《人民日报》文化版面的“重头戏”。第四次峰值出现在1957年9月,当时第一次文物普查初见成果,该月有大量文章介绍新的考古成果。
——摘编自胡岳枫《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文物保护》
材料二:1950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第5次大会上,意大利代表团提出了保护武装冲突中文化财产的公约草案文本。经多次讨论后,“海牙公约”及其协定书和实施条例于1954年通过,这是世界上第一个在武装冲突情况下全面保护文化遗产的专门性和国际性公约。1965年,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成立。该理事会是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的专业咨询机构,起初有25个国家参加,截至2019年已扩大到107个国家。在它主持下制定了一系列文件,提出了采用多学科综合方法、尊重文化多样性与完整性等保护原则与方法。
——摘编自陈洁《国际文化遗产保护历程演变(1931-2005年)》等
(1) 概括新中国文物保护工作的特点。
(2) 概述20世纪中后期国际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面临的机遇。
【答案】(1)特点:重视法制建设;参与主体的多元化;政府占据主导地位;新闻媒体积极参与。
(2)第二次世界大战让各国认识到遗产保护的重要性;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的成立加强了国际协作:国际法的完善为遗产保护提供了保障;大众传媒的发展。
【知识点】文化遗产保护的背景及措施;《世界遗产公约》;中国推动世界遗产保护的举措;世界的历史遗迹与文化遗产;中国的历史遗迹与文化遗产
【解析】【分析】(1)据材料一“《人民日报》关于新中国初期文物保护工作的报道数量出现过几次峰值”可知,新闻媒体积极参与;据材料一“该月上旬共有4篇关于文物保护法规出台的公报”可知,重视法制建设;据材料一“台湾当局筹划·长期出借’文物至美国的举动引发政府、学者、群众的一致抗议,多篇文章与此相关”可知,参与主体的多元化;据材料一“当月召开了第一次全国考古工作会议,关于会议的报道、发言、决议和倡导成为《人民日报》文化版面的‘重头戏”可知,政府占据主导地位。
(2)据材料二“1950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第5次大会上,意大利代表团提出了保护武装冲突中文化财产的公约草案文本”可知,第二次世界大战让各国认识到遗产保护的重要性;据材料二“经多次讨论后,‘海牙公约”及其协定书和实施条例于1954年通过,这是世界上第一个在武装冲突情况下全面保护文化遗产的专门性和国际性公约”可知,国际法的完善为遗产保护提供了保障;据材料二“1965年,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成立。该理事会是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的专业咨询机构,起初有25个国家参加,截至2019年已扩大列107个国家”可知,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的成立加强了国际协作;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大众传媒的发展。
【点评】本题是特点类和原因材料分类析题,时空是当今的中国和世界,考查了中国推动保护历史遗迹和文化遗产和世界历史遗迹和文化遗产;旨在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等历史学科综合素养。学生要获取和解读有效信息,调动和运用相关知识,辨别历史事实去分析和解决问题,解题关键是材料信息的准确把握和概括。
2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明清江南地方志诠释说:郊外居民所聚谓之“村”,贸易之所曰“市”,市之至大者曰“镇”。明中期到清前期是传统江南市镇发展的高峰期。
从宋以来直到明清,市镇是政治行政体制外自行生长出来的东西,它们因地制宜地自然产生。江南的贸易场所,有的街道仅一根扁担的宽度,有的一河一街,有的两河交织呈十字街……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它们都是附近乡民出售农副产品以及购买日常用品的农村经济集散中心。一些大镇地理位置处于周围丝、棉产地的交通中心,而其在商贸的技术、人才与管理方面具备的优势更为重要。在人口密度最高、人均耕地最少的江南农村,创造了可观的GDP,没有出现绝对贫困,相反多数像是过着尚可温饱的“小康”生活。当市镇显示出经济效益时,政府这只有形的手自然会行动起来,但除了财税与治安,并不插手干预市场经营,一切听任自然。在市镇可以感受到一般人的悠闲与淡泊。
我所杞人忧天的是,如果所有乡村市镇都变成“城市”,将来有一天,可能只有“城市”,没有乡村,这世界就会因单一而变得了无情趣。
——《主家范谈明清江南的“市镇化”》
运用材料,自拟一个与明清江南市镇发展相关的题目,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论述。(要求:论点明确,论述清晰,史论结合。)
【答案】论点:明清江南市镇发展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论述:市镇是随着经济发展,自然产生的。在南北朝时期就出现了草市。到了明清时期,经济重心南移完成,江南地区人口密度最高所以导致人均耕地较少,单纯的依靠农业无法维持这些人口的生计,于是在交通相对便利的地方就出现了出售农副产品以及购买日常用品的农村经济集散中心。而市镇经济的出现缓解了当地的人口压力,在市镇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商人们更加注重商贸技术的应用,也更加注重人才与管理方面技术发培养。这些都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这些措施使得江南农村,创造了可观的GDP,没有出现绝对贫困,相反多数像是过着尚可温饱的“小康”生活。总之,明清时期由于各种原因使得江南地区一些市镇发展起来了,并且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知识点】中国古代集镇的兴起与发展;古代城市的产生
【解析】【分析】首先,据材料“在人口密度最高、人均耕地最少的江南农村,创造了可观的GDP,没有出现绝对贫困,相反多数像是过着尚可温饱的·小康’生活”可以得出论点为,明清江南市镇发展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然后,组织相关史料进行论述,可以从市镇经济产生的背景角度作答,市镇是随着经济发展,自然产生的。在南北朝时期就出现了草市。到了明清时期,经济重心南移完成,江南地区人口密度最高所以导致人均耕地较少,单纯的依靠农业无法维持这些人口的生计,于是在交通相对便利的地方就出现了出售农副产品以及购买日常用品的农村经济集散中心。还可以从市镇经济产生的作用角度作答,市镇经济的出现缓解了当地的人口压力,在市镇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商人们更加注重商贸技术的应用,也更加注重人才与管理方面技术发培养。这些都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这些措施使得江南农村,创造了可观的GDP,没有出现绝对贫困,相反多数像是过着尚可温饱的“小康”生活。最后,概括升华得出,总之,明清时期由于各种原因使得江南地区一些市镇发展起来了,并且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点评】本题是论述题之选择观点说明题,时空是明清时期的中国;考查了中国古代集镇的兴起和发展;本题旨在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唯物史观、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和国家情怀等历史学科综合素养。学生要获取和解读有效信息,调动和运用相关知识,辨别历史事实去分析和解决问题,解题关键是充分占据材料信息,准确把握其主旨,拟定学生自己合适的明确论点,注意论述清晰,史论结合。本题是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
辽宁省鞍山市协作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期末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6小题,共48.0分)
1. 中国古代婚礼的仪式反映了婚姻的家族性。一般男娶女嫁,要经过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等六个程序,称为“六礼”。其中,男方要在宗庙占卜是否吉祥,如得吉卜,再往告女家,是为纳吉。据此可知,与“六礼”密切相关的是( )
A.内外服制 B.分封制 C.宗法制 D.察举制
2.(2020高一上·洮南期中)战国时期,各国纷纷变法。下列对各国变法目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巩固卿大夫掌握的实权 B.希望在兼并战争中取得优势
C.促进工商业的繁荣发展 D.试图恢复西周初年的分封制
3. 据《盐铁论 错币》记载:“文帝之时,纵民得铸钱、冶铁、煮盐。吴王擅障海泽……山东奸猾,咸聚吴国”,成为威胁中央集权的一支力量。汉武帝针对以上问题,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
①设置中朝
②改革币制
③颁布推恩令
④盐铁官营
A.①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4. 宋代,在经济发展和政治变化的同时,应科举取士制度而生的士大夫官僚阶层崛起,这一社会统治集团是中国文明独一无二的现象。他们之中的佼佼者往往学富五车。材料表明宋代科举制度( )
A.提高了官员素质 B.缩小了统治基础
C.削弱了中央集权 D.阻碍了阶层流动
5.(2023高一下·牡丹江期末)北宋的城市以外普遍出现常设市集成为草市,农村中还有定期开放的小市,北方叫做集,岭南叫做墟。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商品经济的发展 B.坊市界限被打破
C.市民阶层的兴起 D.官方榷场的带动
6. 少数民族政权辽、金的统治者分别创制并实施“南、北面官”和“猛安谋克”等管理制度。这些制度的共性主要在于( )
A.全面汉化 B.胡汉交融 C.民族自治 D.因俗而治
7.(2021高一上·吉林月考)考古专家对新石器时代晚期某文化遗存研究后,认为当时阶级分化明显。下列考古发现中最能够支持此结论的是( )
A.遗存物品中发现刀杼、骨梭等 B.墓葬中发现大量的牲畜遗骸
C.随葬品的种类、数量差异明显 D.墓葬中发现一些农作物遗存
8. 如图的这张照片上的人是非洲的难民,这一群体备受国际关注。难民产生的原因不包括( )
A.战争和地区冲突 B.宗教或部族矛盾
C.自然灾害的发生 D.国际人才的交流
9. 下列诗词格言不能直接体现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的是( )
A.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B.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C.位卑未敢忘有忧国
D.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10. 考古学家夏鼎指出:“中华文明的产生,主要是由于本身的发展……中国虽然并不是完全同外界隔离,但是中华文明还是在中国土地上土生土长的。”这说明中华文明起源的特点是( )
A.连续性 B.本土性 C.包容性 D.多样性
11.对于现今人们而言,长城已失去了其存在的价值;同时,它又有着巨大的价值。前后两个价值分别是指长城的( )
A.军事防御功能 历史文化价值 B.建筑艺术风格 历史文化价值
C.建筑艺术风格 劳动群众结晶 D.军事防御功能 民族交融价值
12.(2022·东城二模)春秋战国时期,以老子、庄子为代表,在修养上追求虚怀若谷、顺应无为,对社会矛盾持隐退遗忘态度。他们以“大道”的德性修养包容万物,体现了丰富的历史智慧和人生智慧。这表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崇尚( )
A.自强不息 B.厚德载物 C.崇德尚贤 D.天人合一
13. 马毽是集体对抗的项目,传入中原后,唐中宗“好击毯,由是风俗相尚”。唐代许多墓葬中出土骑马击毽佣,连妇女也参与马毬娱乐。马毬项目( )
A.有利于民族间的民俗交融 B.凸显唐好战厚葬的风尚
C.说明唐代开放的社会风气 D.推广取决于皇帝的喜好
14. 北宋时,苏辙出使辽国,发现其兄苏轼在当地如雷贯耳,诗词文章亦广为流传。之后,他在赠友人的诗中写道:“谁将家集过幽都,逢见胡人问大苏。”这表明( )
A.宋辽实现文化习俗统一 B.文学成为民族交流的载体
C.诗词成为当时文学主流 D.苏轼文学具有独特的魅力
15. 17世纪初,原产于中国的茶叶由荷兰人带入欧洲。起初,饮茶的只限于来往东方的荷兰商人、水手和达官贵人。进入18世纪后,饮茶风在欧洲逐渐盛行,很多欧洲人尤其是荷兰人、英国人养成了饮茶的习惯。这可以用来论证( )
A.商品贸易促进文化传播 B.物种交流冲击等级秩序
C.文化在互鉴中实现融合 D.人口流动影响社会习俗
16. 17世纪末18世纪初,咖啡馆在欧洲各个城市出现,不管什么人只需买一杯咖啡就能在咖啡馆中得到一把椅子,随便坐上多长时间。这种现象反映出咖啡馆的出现( )
A.冲击了封建等级观念 B.瓦解了封建经济基础
C.改变了宗教神权观念 D.动摇了君主专制统治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0分)
17.(2020高一上·亳州月考)统一中央集权国家的形成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客观需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嬴政建立统一国家后,把战国时期逐步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中央集权制度加以系统化、完善化,并推行于全国。这一制度主要有三个环节构成。一是建立国家元首制度,称“皇帝”;二是成立中央政府机构……以协助皇帝领导全国军政事务;三是建立地方行政制度。此制的实行开创了此后两千多年历代王朝统治的基本模式。
——摘编自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
材料二:汉朝皇帝的高招是,延揽始终坚持封建制度的学派来支持中央集权的国家……中央集权国家的理念逐渐与这个文人阶层和儒家信徒紧密结合起来。这个文人阶层原来捍卫的是旧封建制度,但是在此之后,他们一直反对任何分裂活动。
——菲茨杰拉德《中国简明文化史》
(1)依据材料一,概括指出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三个主要环节。秦朝统一中央集权国家的形成有何积极影响?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汉武帝为巩固中央集权国家在思想上采取的措施以及这一措施产生的影响。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商周时期,王者立四时之序而化天下。《礼记 月令》记载了周天子一年四季的礼仪活动,当时许多风俗由专职官员负责。秦汉以后的封建统治者更把传统节日变成了转移阶级矛盾视线的手段。中国的节日基本上是以二十四节气为线索进行。春节雏形是庆丰收;“清明前后,种瓜种豆”;七夕节反映了中国男耕女织的小农家庭模式。除夕全家守岁,清明祭祖扫墓,端午系五色丝、涂雄黄,七夕看牛女相会,中秋团圆,重阳把出嫁的女儿接回。在现代社会,传统节日仍以家庭为组织进行,新节日则以单位和学校为主组织进行。
——摘编自秦永洲著《中国社会风俗史》
材料二:西方国家,虽有类似中国全家团聚的重大传统节日如圣诞节、新年、感恩节等,同时“‘狂欢’‘新奇’‘神圣’‘浪漫’等是其节日精神的主要内核”,注重“情感宣泄”,有“较强的娱乐性”。如狂欢节是基督教“谢肉节”的世俗化称呼;情人节是纪念名叫瓦伦丁的基督教殉难者;万圣节是为了纪念教会所有圣人;圣诞节是基督教为了纪念耶稣诞生。随着改革开放步伐加快,中国人欢庆并无中国文化渊源的圣诞节、情人节、父亲节、母亲节等西方节日,同时中国传统节日如春节、端午、中秋等也被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接受。2007年春节前夕,法国前总统希拉克在贺词中说:“2月18日,我们将欢度中国新年。”
——摘编自唐小晴《中西方传统节日文化比较分析》等
(1)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与西方传统节日的差异,并分析西方传统节日文化特色形成的原因。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现代中国节日文化出现的新变化及其意义。
19.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人民日报》关于新中国初期文物保护工作的报道数量出现过几次峰值。第一次峰值出现在1950年7月,该月上旬共有4篇关于文物保护法规出台的公报。第二次峰值出现在1955年5月,台湾当局筹划“长期出借”文物至美国的举动引发政府、学者、群众的一致抗议,多篇文章与此相关。第三次峰值出现在1956年2月,当月召开了第一次全国考古工作会议,关于会议的报道、发言、决议和倡导成为《人民日报》文化版面的“重头戏”。第四次峰值出现在1957年9月,当时第一次文物普查初见成果,该月有大量文章介绍新的考古成果。
——摘编自胡岳枫《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文物保护》
材料二:1950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第5次大会上,意大利代表团提出了保护武装冲突中文化财产的公约草案文本。经多次讨论后,“海牙公约”及其协定书和实施条例于1954年通过,这是世界上第一个在武装冲突情况下全面保护文化遗产的专门性和国际性公约。1965年,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成立。该理事会是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的专业咨询机构,起初有25个国家参加,截至2019年已扩大到107个国家。在它主持下制定了一系列文件,提出了采用多学科综合方法、尊重文化多样性与完整性等保护原则与方法。
——摘编自陈洁《国际文化遗产保护历程演变(1931-2005年)》等
(1) 概括新中国文物保护工作的特点。
(2) 概述20世纪中后期国际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面临的机遇。
2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明清江南地方志诠释说:郊外居民所聚谓之“村”,贸易之所曰“市”,市之至大者曰“镇”。明中期到清前期是传统江南市镇发展的高峰期。
从宋以来直到明清,市镇是政治行政体制外自行生长出来的东西,它们因地制宜地自然产生。江南的贸易场所,有的街道仅一根扁担的宽度,有的一河一街,有的两河交织呈十字街……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它们都是附近乡民出售农副产品以及购买日常用品的农村经济集散中心。一些大镇地理位置处于周围丝、棉产地的交通中心,而其在商贸的技术、人才与管理方面具备的优势更为重要。在人口密度最高、人均耕地最少的江南农村,创造了可观的GDP,没有出现绝对贫困,相反多数像是过着尚可温饱的“小康”生活。当市镇显示出经济效益时,政府这只有形的手自然会行动起来,但除了财税与治安,并不插手干预市场经营,一切听任自然。在市镇可以感受到一般人的悠闲与淡泊。
我所杞人忧天的是,如果所有乡村市镇都变成“城市”,将来有一天,可能只有“城市”,没有乡村,这世界就会因单一而变得了无情趣。
——《主家范谈明清江南的“市镇化”》
运用材料,自拟一个与明清江南市镇发展相关的题目,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论述。(要求:论点明确,论述清晰,史论结合。)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分封制、宗法制与礼乐制
【解析】【分析】商代的内外服制度是关于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制度,与血缘关系无关,A不符合题意;
西周实行的分封制是地方制度,与血缘联系不紧密,B不符合题意;
据材料“中国古代婚礼的仪式反映了婚姻的家族性......男方要在宗庙占卜是否吉祥,如得吉卜,再往告女家,是为纳吉”和所学可知,中国古代婚礼仪式重视家族血缘色彩,西周实行的宗法制具有浓厚的血缘色彩,春秋战国时期宗法制逐步瓦解,但宗法观念仍然存在,中国古代婚礼仪式的家族色彩与宗法制相关,C符合题意;
汉武帝时期实行的察举制是选官制度,以孝廉、明经等为选官标准,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是推断类选择题,时空是古代中国,考查了西周的宗法制;旨在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和史料实证等历史学科素养。学生要获取和解读有效信息,调动和运用相关知识,辨别历史事实,解题关键是材料信息内涵的准确把握。
2.【答案】B
【知识点】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解析】【分析】B根据所学,战国时期诸侯国间的兼并战争比春秋时期更加激烈,为适应兼并战争的需要,各国希望通过变法实现富国强兵的目的。因此,正确答案为B项;
A卿大夫掌握诸侯国实权,是春秋后期到战国前期的事情;而战国时期的变法是为了巩固地主阶级的权力,故A说法错误;
C是客观结果,不是主观目的,故排除;
D.各国改革都加强了诸侯国君主的统治,故排除D。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的改革。解答本题,需要考生熟知春秋战国时期的改革与变法的不同背景和目的。考查了考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调动与运用知识的能力。
3.【答案】B
【知识点】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解析】【分析】据材料“文帝之时,纵民得铸钱、冶铁、煮盐。”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文帝听任民间铸钱、冶铁、煮盐,这种政策使得币制混乱,妨碍商品正常交换,许多人弃农采铜铸币,影响了农业生产,为解决这个问题,汉武帝采取了改革币制,盐铁官营的措施,②④正确。根据材料“山东奸猾,咸聚吴国”,“成为威胁中央集权的一支力量。”可知诸侯有了铸币权,影响了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为解决这一问题,汉武帝颁布推恩令,政治上削弱了各地割据势力,安定了社会,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统治,③正确,B正确;
材料未涉及加强皇权,设置中朝的问题,A错误;
为解决诸侯权利过大威胁中央问题,汉武帝颁布推恩令,③符合题意,C错误;
材料未涉及加强皇权,设置中朝的问题,D错误。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是组合类选择题,时空是西汉的中国,考查了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旨在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和历史解释等历史学科素养。学生要获取和解读有效信息,调动和运用相关知识,辨别历史事实去分析和解决问题,解题关键是材料范围的准确把握。
4.【答案】A
【知识点】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
【解析】【分析】据材料“ 应科举取士制度而生的士大夫官僚阶层崛起,这一社会统治集团是中国文明独一无二的现象。他们之中的佼佼者往往学富五 ”和所学可知,宋代科举制下士大夫官僚阶层崛起,科举制有利于提升官员的文化素质,A正确;
科举制扩大了统治基础,B错误;
科举制加强了中央集权,C错误;
科举制有利于阶层流动,D错误。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是本质类选择题,时空是宋代的中国,考查了科举制度。本题旨在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和历史解释等历史学科素养。学生要获取和解读有效信息,调动和运用相关知识去分析和解决问题,解题关键是准确理解科举制度的影响。
5.【答案】A
【知识点】宋元时期的商业发展
【解析】【分析】A、结合所学知识,市是古代商品交换的场所,一开始,只有城市才设有市,北宋时期,城市以外出现市,显然这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故A正确;B、结合所学知识,各种市镇大量涌现并不是坊市界限被打破的结果,排除B;
C、结合所学知识,宋代市民阶层的兴起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并非市镇大量涌现的原因,排除C;
D、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不能直接体现官方榷场的促进市的变迁,排除D;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调动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理解宋代商品经济发展的影响,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
6.【答案】D
【知识点】辽、西夏、金的政权建立与制度建设
【解析】【分析】全面汉化过于绝对化,A错误;
材料体现的是因俗而治的统治政策,而不是胡汉交融,B错误;
材料措施是因俗而治,不是民族自治,C错误;
据材料“南、北面官”和“猛安谋克”和所学可知,“南、北面官”是两套中央行政体制,北面官为统治契丹和其他游牧民族所建立的一种特殊制度,担任者一般是契丹贵族,是辽政权重心所在,南面官是模仿唐代制度而建立的一套管理汉人的机构 ;“猛安谋克”是朝专门在女真族内部实行的一种军事和行政合一的制度; 二者共性在于因俗而治,D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是对比类选择题,时空是辽金时期的中国,考查了少数民族政权的政治制度 ;旨在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等历史学科素养。学生要获取和解读有效信息,调动和运用相关知识,辨别历史事实去分析和解决问题,解题关键是对“南、北面官”和“猛安谋克”历史概念的准确理解。
7.【答案】C
【知识点】中国石器时代的人类与文明
【解析】【分析】阶级分化的表现之一是出现了贫富差距,所以随葬品的种类、数量差异明显能够说明出现了阶级分化,故C正确。
根据随葬品的种类并不能体现贫富差距和阶级分化排除ABD。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史学研究的基本方法,解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材料主旨,抓住材料关键词,并紧密结合所学知识进行作答。侧重考查考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准确把握材料主旨的能力
8.【答案】D
【知识点】难民与难民救助
【解析】【分析】战争和地区冲突、宗教或部族矛盾、自然灾害的发生都是难民产生的原因,A、B、C不符合题意;
据所学可知,国际人才的交流不会产生难民问题,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是反向类选择题,时空是当今世界,考查了难民问题;旨在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等历史学科素养。学生要获取和解读有效信息,调动和运用相关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解题关键是准确对非洲难民问题的原因探究。
9.【答案】B
【知识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中华优秀文化的特点与价值
【解析】【分析】“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位卑未敢忘有忧国”和“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都体现了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A、C、D不符合题意;
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具有家国情怀,强调社会责任感,“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体现的是追求更高远的目标,属于个体追求,不能直接体现出社会责任感,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是反向类选择题,时空是古代的中国,考查了中华文化的内涵;旨在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等历史学科素养。学生要获取和解读有效信息,调动和运用相关知识去分析和解决问题,解题关键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的准确理解。
10.【答案】B
【知识点】中华文化的起源与发展;中华文明的起源及特点
【解析】【分析】材料强调的是中华文明起源的本土性,不能体现连续性,A不符合题意;
据材料“但是中华文明还是在中国土地上土生土长的”可知,材料强调中华文明起源具有本土性,B符合题意;
材料强调的是中华文明起源的本土性,不能体现包容性和多样性,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是正向类选择题,时空是古代的中国,考查了中华文明的起源和特点 ;旨在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和历史解释等历史学科素养。学生要获取和解读有效信息,调动和运用相关知识去分析和解决问题,解题关键是材料信息主旨的准确把握。
11.【答案】A
【知识点】中国的历史遗迹与文化遗产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长城已失去了其存在的价值;同时,它又有着巨大的价值”及所学知识可知,长城存在的价值指的是军事防御价值,而有着巨大的价值指的是其文化价值,A正确;
BCD与史实不相符,排除;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侧重于考查中国古代历史文化遗产。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考查基础知识,难度较低。
12.【答案】B
【知识点】百家争鸣的主要派别及其思想主张
【解析】【分析】根据“在修养上追求虚怀若谷、顺应无为,对社会矛盾持隐退遗忘态度。他们以‘大道’的德性修养包容万物,体现了丰富的历史智慧和人生智慧。”并结合所学,厚德载物指道德高尚者能承担重大任务,也指有德行的君子,应该以深厚的德行,来容载世间的万物。B项符合题意,B项正确;
材料的主旨与自强不息、崇德尚贤、天人合一无关,排除ACD项。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了百家争鸣的相关知识,解答本题依据材料“在修养上追求虚怀若谷、顺应无为,对社会矛盾持隐退遗忘态度。他们以‘大道’的德性修养包容万物,体现了丰富的历史智慧和人生智慧。”进行分析,考查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
13.【答案】C
【知识点】唐朝的民族交融与民族治理
【解析】【分析】材料未涉及马毯促进民族间的民俗交融,A不符合题意;
材料不能体现唐代好战厚葬的风尚,B不符合题意;
据材料“马毯是集体对抗的项目”“传入中原后,唐中宗‘好击毯,由是风俗相尚”“唐代许多墓葬中出土骑马击毯佣,连妇女也参与马毯娱乐”可得出,马毯项目在唐代颇受欢迎,这体现了唐代开放的社会风气,C符合题意;
“ 推广取决于皇帝的喜好 ”属于绝对化的说法,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是推断类选择题,时空是唐代中国,考查了唐朝的民族关系和交往;旨在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和历史解释等历史学科素养。学生要获取和解读有效信息,调动和运用相关知识,辨别历史事实去分析和解决问题,解题关键是材料信息的准确把握。
14.【答案】B
【知识点】两宋时期的民族关系
【解析】【分析】“ 宋辽实现文化习俗统一 ”的说法绝对化,不符合史实,A错误;
据材料可知,苏轼的诗词文章在辽国境内广为流传,而诗词文章属于一种文学体栽,这表明文学也成为当时民族交流的载体,B正确;
据材料无法得出诗词成为当时文学主流 ,C错误;
“ 苏轼文学具有独特的魅力 ”并非材料主旨,D错误。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是本质类选择题,时空是北宋时期中国,考查了两宋时期的民族关系 ;旨在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等历史学科素养。学生要获取和解读有效信息,调动和运用相关知识,辨别历史事实去分析和解决问题,解题关键是材料主旨的准确把握,正确进行逻辑推理。
15.【答案】A
【知识点】文化交流国际化的表现(茶文化、服饰、钟表)
【解析】【分析】据材料“ 原产于中国的茶叶由荷兰人带入欧洲。起初,饮茶的只限于来往东方的荷兰商人、水手和达官贵人。进入18世纪后,饮茶风在欧洲逐渐盛行 ”可知,原产于中国的茶叶在欧洲逐渐盛行,主要是因为东西方商品贸易的影响,促进了文化传播,A正确;
材料未涉及等级秩序,B错误;
材料反映了商品贸易促进文化传播,未体现文化融合,C错误;
材料反映了商品贸易促进文化传播,D项不符合材料主旨,D错误。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是推断类选择题,时空是近代世界,考查了茶文化的国际交流 ;旨在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和历史解释等历史学科素养。学生要获取和解读有效信息,调动和运用相关知识去分析和解决问题,解题关键是材料信息的准确把握,注意排除无关选项。
16.【答案】A
【知识点】新航路开辟后食物物种的交流的影响
【解析】【分析】据材料“不管什么人只需买一杯咖啡就能在咖啡馆中得到一把椅子,随便坐上多长时间”可知,17、18世纪启蒙思想的影响,咖啡馆文化体现了一种平等观念,在这里人人都是平等的,不讲究地位和出身,冲击了封建等级观念,A正确;
材料现象反映了咖啡馆的出现有利于解放人们的思想观念,没有体现瓦解封建经济基础,B错误;
题干旨在说明咖啡馆文化体现了平等思想,冲击了封建等级观念,没有体现改变了宗教神权观念或动摇了君主专制统治,C、D错误。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是推断类选择题,时空是17世纪末18世纪初的欧洲,考查了新航路开辟后物种交流的影响;旨在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和历史解释等历史学科素养。学生要获取和解读有效信息,调动和运用相关知识去分析和解决问题,解题关键是材料主旨的准确把握。
17.【答案】(1)环节: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郡县制。
影响:促进了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秦朝确立的政治制度被以后的王朝长期沿用,影响深远。(三点任选两)
(2)措施: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只答独尊儒术亦可)
影响:儒学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巩固了中央集权国家;钳制了思想(或者束缚了思想)。
【知识点】秦朝的统一措施及其影响;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解析】【分析】(1)环节:根据“一是……二是成立中央政府机构……以协助皇帝领导全国军政事务;三是建立地方行政制度。”可得出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郡县制。影响:结合所学可从促进了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秦朝确立的政治制度被以后的王朝长期沿用,影响深远等方面概括。
(2)措施:根据“中央集权国家的理念逐渐与这个文人阶层和儒家信徒紧密结合起来。”可得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影响:结合所学可从儒学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巩固了中央集权国家;钳制了思想等方面概括得出。
故答案为:(1) 环节: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郡县制。
影响:促进了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秦朝确立的政治制度被以后的王朝长期沿用,影响深远。
(2) 措施: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只答独尊儒术亦可)
影响:儒学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巩固了中央集权国家;钳制了思想
【点评】本题考查了秦汉政治制度的相关知识,考查了学生依据材料从中提取、归纳、概括有效信息的能力,以及调动、运用所学相关知识分析理解史料的能力。
18.【答案】(1)差异:中国:在古代是统治者教化民众的工具;体现农业文化特色;重视家族活动和亲情。西方:张扬个性,崇尚自由;体现宗教色彩。原因:基督教长期深刻影响;重视个人情感,体现出人文主义色彩;商品经济发展。
(2)新变化:西方传统节日渗透到中国,与中国传统节日并存;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向国外传播。意义:丰富了民众的生活;开阔了民众的视野;提升中国文化在世界的影响力。
【知识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中华优秀文化的特点与价值;中古西欧文化;“二战”后新兴民族国家的文化发展
【解析】【分析】(1)第一小问差异,中国:据材料一“商周时期,王者立四时之序而化天下”“秦汉以后的封建统治者更把传统节日变成了转移阶级矛盾视线的手段”可知,在古代是统治者教化民众的工具;据材料一“中国的节日基本上是以二十四节气为线索进行。春节雏形是庆丰收;‘清明前后,种瓜种豆’;七夕节反映了中国男耕女织的小农家庭模式”可知,鲜明的农业文化特色;据材料一“除夕全家守岁,清明祭祖扫墓,端午系五色丝、涂雄黄,七夕看牛女相会,中秋团圆,重阳把出嫁的女儿接回。在现代社会,传统节日仍以家庭为组织进行”可知,以家族、家庭内部活动为主。西方:据材料二“狂欢’新奇’‘神圣”浪漫’等是其节日精神的主要内核”“注重·情感宣泄’,有‘较强的娱乐性”可知,张扬个性,崇尚自由;据材料二“狂欢节是基督教‘谢肉节’的世俗化称呼;情人节是纪念名叫瓦伦丁的基督教殉难者;万圣节是为了纪念教会所有圣人;圣诞节是基督教为了纪念耶稣诞生”可知,鲜明的宗教色彩。第二小问原因,据材料二“狂欢节是基督教‘谢肉节’的世俗化称呼;情人节是纪念名叫瓦伦丁的基督教殉难者;万圣节是为了纪念教会所有圣人;圣诞节是基督教为了纪念耶稣诞生”和所学可知,基督教长期深刻影响;据材料二“狂欢’“新奇”神圣“浪漫’等是其节日精神的主要内核”“注重‘情感宣泄’,有‘较强的娱乐性”和所学可知,具有民主传统,催生了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思潮;据所学可知,商品经济较发达。
(2)第一小问新变化,据材料二“随着改革开放步伐加快,中国人欢庆并无中国文化渊源的圣诞节、情人节、父亲节、母亲节等西方节日”可知,西方传统节日渗透到中国,与中国传统节日并存;据材料二“同时中国传统节日如春节、端午、中秋等也被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接受”“2007年春节前夕,法国前总统希拉克在贺词中说:‘2月18日,我们将欢度中国新年””可知,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向国外传播。第二小问意义,据材料二和所学,可从丰富了民众的生活;开阔了民众的视野;顺应和推动了经济全球化潮流;提升了中国文化在世界的影响力;促使世界文化走向多元融合等方面分析意义。
【点评】本题是对比类、原因类和影响类材料分析题,考查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 ;旨在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唯物史观、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等历史学科综合素养。学生要获取和解读有效信息,调动和运用相关知识,辨别历史事实去分析和解决问题,解题关键是材料信息的充分准确占有的基础上进行探究,要合理迁移所学知识。
19.【答案】(1)特点:重视法制建设;参与主体的多元化;政府占据主导地位;新闻媒体积极参与。
(2)第二次世界大战让各国认识到遗产保护的重要性;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的成立加强了国际协作:国际法的完善为遗产保护提供了保障;大众传媒的发展。
【知识点】文化遗产保护的背景及措施;《世界遗产公约》;中国推动世界遗产保护的举措;世界的历史遗迹与文化遗产;中国的历史遗迹与文化遗产
【解析】【分析】(1)据材料一“《人民日报》关于新中国初期文物保护工作的报道数量出现过几次峰值”可知,新闻媒体积极参与;据材料一“该月上旬共有4篇关于文物保护法规出台的公报”可知,重视法制建设;据材料一“台湾当局筹划·长期出借’文物至美国的举动引发政府、学者、群众的一致抗议,多篇文章与此相关”可知,参与主体的多元化;据材料一“当月召开了第一次全国考古工作会议,关于会议的报道、发言、决议和倡导成为《人民日报》文化版面的‘重头戏”可知,政府占据主导地位。
(2)据材料二“1950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第5次大会上,意大利代表团提出了保护武装冲突中文化财产的公约草案文本”可知,第二次世界大战让各国认识到遗产保护的重要性;据材料二“经多次讨论后,‘海牙公约”及其协定书和实施条例于1954年通过,这是世界上第一个在武装冲突情况下全面保护文化遗产的专门性和国际性公约”可知,国际法的完善为遗产保护提供了保障;据材料二“1965年,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成立。该理事会是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的专业咨询机构,起初有25个国家参加,截至2019年已扩大列107个国家”可知,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的成立加强了国际协作;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大众传媒的发展。
【点评】本题是特点类和原因材料分类析题,时空是当今的中国和世界,考查了中国推动保护历史遗迹和文化遗产和世界历史遗迹和文化遗产;旨在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等历史学科综合素养。学生要获取和解读有效信息,调动和运用相关知识,辨别历史事实去分析和解决问题,解题关键是材料信息的准确把握和概括。
20.【答案】论点:明清江南市镇发展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论述:市镇是随着经济发展,自然产生的。在南北朝时期就出现了草市。到了明清时期,经济重心南移完成,江南地区人口密度最高所以导致人均耕地较少,单纯的依靠农业无法维持这些人口的生计,于是在交通相对便利的地方就出现了出售农副产品以及购买日常用品的农村经济集散中心。而市镇经济的出现缓解了当地的人口压力,在市镇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商人们更加注重商贸技术的应用,也更加注重人才与管理方面技术发培养。这些都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这些措施使得江南农村,创造了可观的GDP,没有出现绝对贫困,相反多数像是过着尚可温饱的“小康”生活。总之,明清时期由于各种原因使得江南地区一些市镇发展起来了,并且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知识点】中国古代集镇的兴起与发展;古代城市的产生
【解析】【分析】首先,据材料“在人口密度最高、人均耕地最少的江南农村,创造了可观的GDP,没有出现绝对贫困,相反多数像是过着尚可温饱的·小康’生活”可以得出论点为,明清江南市镇发展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然后,组织相关史料进行论述,可以从市镇经济产生的背景角度作答,市镇是随着经济发展,自然产生的。在南北朝时期就出现了草市。到了明清时期,经济重心南移完成,江南地区人口密度最高所以导致人均耕地较少,单纯的依靠农业无法维持这些人口的生计,于是在交通相对便利的地方就出现了出售农副产品以及购买日常用品的农村经济集散中心。还可以从市镇经济产生的作用角度作答,市镇经济的出现缓解了当地的人口压力,在市镇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商人们更加注重商贸技术的应用,也更加注重人才与管理方面技术发培养。这些都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这些措施使得江南农村,创造了可观的GDP,没有出现绝对贫困,相反多数像是过着尚可温饱的“小康”生活。最后,概括升华得出,总之,明清时期由于各种原因使得江南地区一些市镇发展起来了,并且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点评】本题是论述题之选择观点说明题,时空是明清时期的中国;考查了中国古代集镇的兴起和发展;本题旨在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唯物史观、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和国家情怀等历史学科综合素养。学生要获取和解读有效信息,调动和运用相关知识,辨别历史事实去分析和解决问题,解题关键是充分占据材料信息,准确把握其主旨,拟定学生自己合适的明确论点,注意论述清晰,史论结合。本题是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