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2025广西专版历史高考总复习--考点规范练3 从三国两晋南北朝到五代十国时期的政权变化与民族交融(含答案)


2025广西专版历史高考总复习
考点规范练 从三国两晋南北朝到五代十国时期的政权变化与民族交融
一、选择题
1.下表是关于赤壁之战的记述,根据表格信息可知(  )
文献 记述
《三国 志》 公(曹操)至赤壁,与备战,不利。于是大疫,吏士多死者,乃引军还。备遂有荆州、江南诸郡
《资治 通鉴》 (周瑜)进,与操遇于赤壁。时操军众已有疾疫,初一交战,操军不利,引次江北
A.疫病暴发影响赤壁之战战局
B.疫病流行导致军阀混战
C.曹操借疫病推卸战败的责任
D.赤壁之战导致疫病蔓延
2.(2023广东高三一模)三国时期的田庄,多以屯、营等编制单位或堡、寨等建筑外观来命名;东晋南朝时期的田庄则多称为别墅、田园。这一变化客观上反映出(  )
A.政局的稳定性有所加强
B.士族势力受到削弱
C.大土地所有制继续发展
D.商品经济发展迟滞
3.(2023湖北襄阳模拟)北魏孝文帝太和十四年(490),南齐派使节北上,恰逢冯太后丧事。齐使欲以朱衣入见,北魏派人四次往返劝阻,皆不肯更衣。后北魏以精通礼学的名士成淹与之辩论,齐使不敌,只得以丧服入见。这一材料可用于研究(  )
A.南北文化差异的原因
B.礼乐制度的历史延续性
C.南北政权的隶属关系
D.北魏封建化改革的影响
4.北齐著名学者颜之推在其《颜氏家训》中从家庭教育着手,着重阐发了儒家的家庭道德教育理论与方法,要求父母应以“礼为教本”,对子女进行家庭道德教育,以“务本之道”培养孩子的博学技能。《颜氏家训》的出现(  )
A.冲击了当时政府主导的教育
B.与封建社会的法治发生冲突
C.适应了私学兴起的需要
D.有利于规范人的立身处世行为
5.唐朝房玄龄在其编写的《晋书》中,对于前秦统治者苻坚的人格给予高度赞美:“修废职,继绝世,礼神祇,课农桑,立学校,鳏寡孤独高年不自存者,赐谷帛有差,其殊才异行、孝友忠义、德业可称者,令在所以闻。”其赞美苻坚主要是因为(  )
A.苻坚对稳定社会秩序作出突出贡献
B.苻坚统治时期前秦国力强盛
C.苻坚的作为符合儒家德治标准
D.作者借苻坚教化唐朝的统治阶层
6.东晋时期出现了中国历史上首次大规模北民南迁,南迁民众带去了北方的铁质农具和成熟的耕作技术,与南方水田种植经验结合,由此带来的影响是(  )
A.南北经济差距逐渐减小
B.长江流域普及稻麦轮作制
C.经济重心南移最终完成
D.造成南方人多地少的矛盾
7.隋朝初年,按照“存要去闲,并小为大”的原则,把州、郡、县三级制改为州、县两级制,后又改为郡、县两级制。上述改革(  )
A.导致封建国家财政开支增加
B.增强了地方行政机构的职能
C.削弱了世家大族对地方的控制
D.有利于巩固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
8.(2023广东湛江二模)唐太宗曾对臣下说:“炀帝之世,内外庶官,务相顺从……及天下大乱,家国两亡,虽其间万一有得免者,亦为时论所贬,终古不磨。卿曹各当徇公忘私,勿雷同也!”据此可知,唐太宗意在 (  )
A.宽减赋役,藏富于民
B.鼓励进言,虚怀纳谏
C.发展科举,广纳俊才
D.增设宰相,集思广益
9.女皇武则天“政启开元,治宏贞观”。正如一位学者所说:“武则天去世前后八年里发生了七次宫廷政变,一度严重动荡的政局也未能阻滞开元盛世的到来。”据此可知,武则天当政时期(  )
A.中央集权制度遭到严重挑战
B.为开元盛世打下了坚实基础
C.国家长期处于不稳定的状态
D.开辟了唐朝前期的全盛局面
10.(2021湖南卷,4)据研究,唐代白居易(772—846)诗中所记中央官吏俸钱与史籍所载无不相合,所记地方官吏俸钱比史籍所载额度要高,高出部分是不载于法令的合法收入。据此可知,当时(  )
A.地方势力膨胀
B.中央官吏受到严密控制
C.中央财政紧张
D.地方官吏贪腐比较隐秘
11.唐太宗说:“夷狄亦人耳,其情与中夏不殊。人主患德泽不加……则四夷可使如一家。”下列史实中,与唐太宗直接相关并体现上述观念的是(  )
A.将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
B.把金城公主嫁给吐蕃赞普
C.设置驻藏大臣管理西藏
D.设置伊犁将军管辖新疆
12.784年,关中因为战乱,米价上涨,长安经济困难。786年,京城禁军军粮无法保证,出现兵变危险。浙江东西道节度使韩滉运米三万斛供给朝廷,解除了唐德宗的燃眉之急。此事反映出当时(  )
A.藩镇是拱卫唐朝廷的关键力量
B.唐朝政府对藩镇存在一定依赖性
C.强化藩镇是唐王朝的必然选择
D.经济重心完全转移到江南地区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北魏皇帝列表(部分)
谥号 姓名
道武帝 拓跋珪
太武帝 拓跋焘
献文帝 拓跋弘
孝文帝 拓跋宏(后改姓“元”)
宣武帝 元恪
孝明帝 元诩
孝庄帝 元子攸
孝武帝 元修
材料二 
图1 云冈石窟第20窟中的主佛
图2 龙门石窟北魏《文昭皇后礼佛图》(局部)
图3 出土于青州的北齐佛像
(1)指出材料一反映的内容。这些内容分别体现了孝文帝改革的哪些措施
(2)根据材料二,说明北朝佛像样式演变的趋势并分析其原因。
(3)分析上述材料反映的现象对中国历史产生的影响。
14.(2023广东高三月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纵观中国封建社会,有一颇为独特的历史现象,即处于封建社会上升阶段的秦汉时期与处于鼎盛阶段的隋唐时期,在诸多方面存在着惊人的相似,这种惊人的相似,又仅存在于秦汉与隋唐时代。这就是“秦汉隋唐现象”。如:功过相参的开国皇帝,堪称典型的亡国暴君;汉唐初年治国方针的清静无为;封建治世的两个典型——文景之治与贞观之治;封建盛世的两大典范——汉武盛世与开元盛世;秦隋制度建设成就及汉承秦制与唐承隋制;相似的少数民族政策——和亲征战并举;汉唐开明开放的对外政策;两次数百年分裂后的统一王朝与短命帝国;基本特征十分相同的秦末起义与隋末起义……
——许兆昌《秦汉隋唐现象论略》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一个角度,对“秦汉隋唐现象”进行阐释。(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谨,表述清晰)
考点规范练3 从三国两晋南北朝到五代十国
时期的政权变化与民族交融
1.A 结合两则史料,可知疫病流行导致曹军作战失利,这说明疫病的暴发影响了赤壁之战的结果,故选A项;东汉末年,军阀混战并非疫病流行导致的,排除B项;题干中的两则史料反映的是后世对赤壁之战的看法,无法据此推知曹操本人对作战失利的原因分析,排除C项;疫病蔓延导致曹军在赤壁之战中失利,排除D项。
2.A 根据材料“三国时期的田庄,多以屯、营等编制单位或堡、寨等建筑外观来命名”“东晋南朝时期的田庄则多称为别墅、田园”,可知东晋南朝时期的田庄名称相比三国时期更加具有生产生活气息,军事色彩明显减弱,这说明当时南方地区的社会政治局势逐渐稳定,故选A项;士族以庄园经济为基础,田庄经济的渐趋稳定有利于增强士族势力,排除B项;材料并未对田庄的规模和生产能力进行说明,无法体现大土地所有制继续发展,排除C项;材料只介绍了田庄经济的发展情况,并未对商品经济发展的程度进行介绍,而且江南地区社会秩序的相对稳定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排除D项。
3.D 根据材料,可知南齐使者出使北魏,恰逢冯太后丧事,想着红衣祭拜,最终北魏以精通礼学的名士成淹与之辩论,齐使不敌,只得以丧服入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魏孝文帝改革学习中原文化,北魏坚持让齐使着丧服祭拜,显然这是受到中原礼仪的影响,故选D项;材料没有体现南北文化差异的原因,材料主要体现了北魏在齐使祭拜冯太后问题上坚持要祭拜者着丧服,排除A项;材料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礼仪制度,但是材料主旨是北魏受汉化改革影响大,排除B项;北魏和南齐政权不是隶属关系,是并存关系,排除C项。
4.D 根据题干材料,可知《颜氏家训》“要求父母应以‘礼为教本’,对子女进行家庭道德教育,以‘务本之道’培养孩子的博学技能”,这就从“立身”和“处世”两个方面对子女的立身处世行为进行了具体的规范,故选D项;当时以政府为主导的教育仍旧以“儒学”为主要教育内容,排除A项;题干材料述及的是父母教育子女的内容,与“法治”无关,排除B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私学教育兴起于春秋战国时期,这与题干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项。
5.C 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修废职,继绝世”“孝友忠义”都是儒家的价值理念,说明房玄龄赞美苻坚的原因是他的作为符合儒家德治标准,故选C项。
6.A 题干材料反映了东晋时期的北民南迁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民南迁为南方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方式和技术,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发展,使得南北经济差距逐渐减小,故A项正确;南方主要种植水稻,而不是稻麦轮作,排除B项;经济重心南移完成是在南宋时期,与题干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项;D项明显不符合史实,排除。
7.D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精简地方行政机构,有利于中央对地方进行管理,以巩固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故D项正确。
8.B 根据材料,可知唐太宗认为隋炀帝时,内外众官互相顺从,一团和气,但到家国两亡时很少有得以幸免者,借此鼓励大臣循公忘私,积极进言,故选B项。
9.B 根据题干材料“政启开元”“一度严重动荡的政局也未能阻滞开元盛世的到来”,可知武则天当政时期为开元盛世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坚实基础,故选B项;题干材料没有体现中央集权制度,排除A项;根据题干材料“一度严重动荡的政局也未能阻滞开元盛世的到来”,可知题干材料强调武则天的统治为开元盛世奠定了基础,排除C项;唐玄宗统治前期的开元盛世开创了唐朝的全盛局面,排除D项。
10.A 根据题意可知,唐代地方官吏的收入高于史籍所载额度,而高出的部分是不载于法令的合法收入,这说明地方官吏存在不被中央政府控制的收入,这部分收入来自地方,这就减弱了地方官吏对中央的向心力,说明地方势力膨胀,故选A项。地方官吏存在不载于法令的合法收入不能说明中央官吏受到严密控制,排除B项;地方官吏存在不载于法令的合法收入,这部分收入来自地方,不能说明中央财政紧张,排除C项;这部分收入是合法收入,与贪腐无关,排除D项。
11.A 根据题干材料“唐太宗”“夷狄亦人耳”“则四夷可使如一家”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题干材料体现了唐太宗开明的民族政策,故A项正确。
12.B 根据材料,可知唐德宗统治时期,战乱导致经济困难,京城出现兵变危险,浙江东西道节度使运粮化解了政府的危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后期形成了藩镇割据的局面,藩镇权势比较膨胀,当时唐朝政府既忌惮藩镇,又对藩镇具有一定的依赖性,故选B项;藩镇对唐朝的中央集权产生了巨大的威胁,也是唐朝灭亡的原因之一,排除A项;藩镇威胁唐朝中央集权,应当削弱藩镇,排除C项;经济重心南移完成是在南宋,排除D项。
13.参考答案 (1)内容:北魏皇帝谥号多采用孝字;孝文帝改革后,拓跋氏改姓为元氏。措施:尊儒崇礼(以孝治国、改行汉制);改汉姓。
(2)趋势:佛像样式逐渐汉化。原因:孝文帝改革推行汉化政策;佛教本土化;受南朝文化的影响;民族交融的加强。
(3)影响:促进了民族交融;为隋唐时期国家重新统一奠定了基础;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14.参考答案 观点:“秦汉隋唐现象”体现了中国古代君主专制制度和中央集权制度的延续。
阐释:中国封建社会时期,秦朝创立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制度,后世王朝基本沿用,并不断发展完善,故会出现“秦汉隋唐现象”。秦汉隋唐时期,由于国家的基本制度基本是承袭之前王朝的制度,所以当王朝建立之初,统治者采用黄老之术,无为而治,促使治世局面的出现;但如果统治者崇尚严刑峻法,往往会成为典型的亡国暴君。当王朝早期出现治世局面,后续统治者在这基础之上,继续完善封建制度,加强中央集权,实行开放包容的民族政策和对外政策,王朝在此时就会进入鼎盛时期,出现盛世局面。而在王朝后期,由于封建制度本身的弊端,以及出现没有能力的君王,这时王朝往往走向衰落,百姓在黑暗统治之下,没有生存希望,就会爆发起义,推翻当前王朝统治。然后,新的王朝建立,继承并发展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制度,王朝的发展又与之前的王朝发展途径几乎一样。
综上,秦汉与隋唐的历史演进有惊人的相似现象,而这一现象是后世传承前朝制度发展的必然结果。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2025广西专版历史高考总复习--考点规范练3 从三国两晋南北朝到五代十国时期的政权变化与民族交融(含答案)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