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2023北京高三二模历史汇编(含答案解析)

2023北京高三二模政治汇编
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章节综合
一、单选题
1.(2023·北京西城·统考二模)近年来,我国快递业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期,快递业务量和业务收入均处于逐年增长的态势,但快递业务单价却不断下降。对此,下列分析最为合理的是( )
A.快递业务量从500亿件到1000亿件仅用了3年,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
B.快递服务供不应求,降价是赢得市场优势地位的关键
C.不同的快递公司以协商方式提高价格是个不错的选择
D.快递行业借助网络化经营提高了配送效率,降低了成本
2.(2023·北京西城·统考二模)受复杂因素影响,全球大米产量出现20年来最大的短缺,导致全球大米价格达到十年来的最高点,给粮食安全和农产品价格通胀带来风险。为了实现保障粮食市场供应稳定、农产品市场价格不超出预期调控区间的目标,我国政府应( )
A.把农产品价格完全交给市场决定,取消价格干预
B.冻结上涨的农产品价格,缓解市场供给短缺
C.在市场价格过低时给予低收入消费者专项补贴
D.加强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提升粮食生产和储备调控能力
3.(2023·北京昌平·统考二模)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贸易强国。作为一种新业态新模式,跨境电子商务已成为我国外贸发展的新动能、转型升级的新渠道和高质量发展的新抓手。跨境电商能够满足企业和消费者“买全球、卖全球”的需求,能为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提供更多新机遇。下列促进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举措,表述正确的是( )
①加强市场监管,打击假冒伪劣商品,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②积极与国内外消费者对接,解决跨境公司的产品销路问题
③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④在纾困解难上下功夫,为企业制定经营战略,构建亲清政商关系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4.(2023·北京昌平·统考二模)2022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和多重超预期因素冲击,党中央、国务院强化宏观政策跨周期和逆周期调节,部署实施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税缓费超4.2万亿元;两次降准,释放长期资金超1万亿元;普惠小微贷款利率从2018年的6.3%下降到2022年的4.9%。以上政策工具对稳定经济发展的传导路径是( )
①降低居民负担→增加居民收入→扩大消费支出→促进经济发展
②降低融资成本→增加科研投入→提升创新能力→提高经济效益
③拓宽融资渠道→降低交易成本→增强企业活力→提高经济效益
④降低企业负担→优化产品供给→拉动消费升级→促进经济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2023·北京海淀·统考二模)党中央、国务院批准了《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总体实施方案》,股票发行由核准制全面转为注册制。注册制是指发行人申请发行股票时,必须依法将公开的资料完全准确地向证券监管机构申报。证券监管机构只对申报文件作形式审查,不作实质性审核,股票的良莠留给市场来决定。与核准制相比,注册制大大缩短了上市周期。关于注册制改革,下列认识不正确的是( )
A.提升资本市场融资效率,使现代金融更好服务实体经济
B.促进企业坚持守法经营,利于提升资本市场的诚信水平
C.由事前监管转为事中事后监管,弱化了政府的管理职能
D.进一步深化资本市场改革,充分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
参考答案
1.D
【详解】A:从2018年到2021年,快递业务量从500亿件到1000亿件仅用了3年,只能表明快递业务需求量越来越大,“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不能由此得出,故A不选。
B:降价是快递公司抢占市场份额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但是,降价也会侵蚀利润,是不可持续的。因此,降价有助于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但不是关键举措,故B不选。
C: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同的快递公司以协商方式提高价格违背了市场调节的规律,在现实中是行不通的,故C不选。
D:快递业务量和业务收入均处于逐年增长的态势,但快递业务单价却不断下降,合理的原因是快递行业借助网络化经营提高了配送效率,降低了成本,故D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2.D
【详解】A: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自身也存在局限性。粮食市场供应稳定事关国计民生,把农产品价格完全交给市场决定,取消价格干预,是错误的做法,A不选。
B:供求关系影响价格,价格变化反映供求关系。冻结上涨的农产品价格并不能缓解市场供给短缺,B不选。
C:题干背景是“全球大米产量出现20年来最大的短缺,导致全球大米价格达到十年来的最高点,给粮食安全和农产品价格通胀带来风险”,因此该选项不符合题干背景,C不选。
D:该选项有利于增强政府宏观调控能力,保持粮食市场价格稳定,D入选。
故本题选D。
3.A
【详解】①:加强市场监管,打击假冒伪劣商品,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能够更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促进跨境电子商务发展,①正确。
②:“积极与国内外消费者对接,解决跨境公司的产品销路问题”属于公司具体经营的事项,②不符合题意。
③: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能为跨境电子商务发展营造良好营商环境,③正确。
④:制定经营战略应由企业自身制定,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A。
4.C
【详解】①: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税针对的主体主要是企业,不能直接降低居民的负担,且降低居民负担与增加居民收入两者间无直接关联,①不符合题意。
②: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税能降低融资成本,从而推动增加科研投入,提升创新能力,促使提高经济效益,②正确。
③:减税降费及退税缓税降低融资成本,但并没有拓宽融资渠道,③不符合题意。
④: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税能降低企业负担,促进优化产品供给,从而拉动消费升级,促进经济发展,④正确。
故本题选C。
5.C
【详解】本题为逆向选择题。
AD:股票发行由核准制转变为注册制,极大的提高了资本市场融资效率,使现代金融更好服务实体经济,进一步深化资本市场改革,充分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AD不选。
B:注册制是指发行人申请发行股票时,必须依法将公开的资料完全准确地向证券监管机构申报,这有利于促进企业坚持守法经营,利于提升资本市场的诚信水平,B不选。
C:由核准制转为注册制,由事前监管转为事中事后监管,由市场决定股票的走向,但不是弱化政府职能,“弱化政府职能”的说法错误,C入选。
故本题选C。2023北京高三二模历史汇编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一、单选题
1.(2023·北京东城·统考二模)下表为我国古代县级政区的分等标准。据此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朝代 分等标准
汉 “万户以上为伞”“减万户为长”
唐 “户口多少”“资地美恶”
明 纳钱粮的数额
清 冲(交通要冲)、繁(政务繁杂)、遗(赋税拖欠)、难(命盗案多)“四项兼者为最要”,派能力强的官员管理
A.历代都城及边疆地区的县等级最高 B.县的等级高低由缴纳赋税多少决定
C.县级官员选拔和考核标准日益严密 D.中央政府对县的行政管理逐渐细化
2.(2023·北京东城·统考二模)下列史料涉及的制度或政策,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已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
②“盖岭北、辽阳与甘肃、四川、云南、湖广之边……今皆赋役之,比于内地”
③“既破车师……威震西域,遂并护车师以西北道,故号都护……治乌垒”
④北面治宫帐、部族、属国之政,南面治汉人州县、租赋、军马之事”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③①④② D.③④①②
3.(2023·北京西城·统考二模)有学者指出:西汉在继承秦制的基础上,构建了由中央至地方较为完整的监察系统。以下史料,可作为论据的是( )
①“御史大夫典正法度,总领百官,上下相监临”
②“武帝元封五年初置部刺史,掌奉诏条察州”
③“各计县户口垦田,钱谷出入,盗贼多少,上其集簿”
④“(大夫)专掌议论事。苟疑未决,则合中朝之士杂议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2023·北京昌平·统考二模)唐高宗显庆元年,侍御史王义方在朝会之上,当众弹劾中书侍郎李义府,并呵斥李退出行列,李义府自恃官高爵重不肯退。王义方再三呵斥,李义府一直看着皇帝,可皇帝一句话也不说,李不得已退下。这反映出( )
A.皇帝的权力受到了侍御史制约 B.唐朝官员考核体系已十分完备
C.唐朝监察制度发挥了一定成效 D.中书省丧失了起草政令的权力
二、材料分析题
5.(2023·北京朝阳·统考二模)家国情怀
《国语·郑语》《左传·昭公四年》之“九州”专指某国某地;《吕氏春秋》中将“九州”与天上星象对应起来,提出“天有九野,地有九州”,也有九个相对独立的自然区域之意;先秦时期“九土……‘九围……‘九有”、春秋时期齐侯缚钟“咸有九州”的铭文表达“天下”“中国”之意:邹衍认为“九州”是世界的一部分,除中国的“赤县神州”外,另有八州,成为一时之显学;唐代孔颖达将《毛诗·大雅》中“内奰(b1本意是壮大)于中国”解释为“中国是九州”;“思九州之博大兮……‘但悲不见九州同”“九州生气恃风雷”,诗词作品中的“九州”意象,寄托了诗人们的爱国情怀。
(1)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九州”的内涵。
西汉至唐前期东南三地郡(州)县分布的变迁
西汉 三国两晋南北朝 唐前期
苏南浙江 会稽郡北部32县 会稽等5郡54县 苏州等13州74县
江西 豫章郡19县 豫章等5郡56县 洪州等7州34县
福建 会稽郡南部1县 建安、晋安郡12县 福州等5州28县
《太平寰宇记》一书统计出,从唐中期到宋初的二百余年间,南方地区共建新县110多,其中在江西境内有27,福建有20,安徽、湖北各有10县,浙江4县,四川、湖南各7县,江苏5县。两宋时期,就江西一省而言,宋代已达68县,比唐前期翻了一番。 ——改编自周振鹤著《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
(2)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阐释不同历史时期三地新置行政区的变化与经济开发程度的关系。
“内边防务”“外边防务”是研究中国古代边疆问题时常使用的概念。“内边防务”通常指中央政权对边疆民族地区的治理,“外边防务”多指维护国家统一对外防范的事务。
(3)概述我国汉唐、明清两个时期边疆政策的特点和表现。
参考答案
1.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汉朝、唐朝、明朝、清朝(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据材料可知,汉代以人口多少来划分县级政区,唐代除了户口多少之外,增加了“资地美恶”的标准,明代以纳钱粮的多少来划分县级行政区,但到清朝,划分地方行政区的标准更加复杂,体现出中央政府对县的行政管理逐渐细化,D项正确;材料只体现了县的划分标准,没有涉及都城及边疆地区的县的等级高低问题,排除A项;明朝县的等级标准位纳钱粮的多少,但汉唐时期主要以人口多少为主,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县级政区的分等标准,没有涉及官员选拔和考核标准,排除C项。故选D项。
2.C
【详解】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汉代、南北朝时期、辽代、元代(中国)。本题要求按前述时间先后顺序排列。①“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已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属于北魏孝文帝改革,时间为魏晋南北朝时期;②“盖岭北、辽阳与甘肃、四川、云南、湖广之边……今皆赋役之,比于内地”为元代行省制,时间为元代;③“既破车师……威震西域,遂并护车师以西北道,故号都护……治乌垒”为西汉时期加强了西域的控制,时间为西汉时期;④“北面治宫帐、部族、属国之政,南面治汉人州县、租赋、军马之事”为辽代的南北面官制度,时间为辽代。时间先后顺序是③①④②,C项正确;排除ABD项。故选C项。
3.A
【详解】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西汉时期(中国)。据题干“西汉在继承秦制的基础上,构建了由中央至地方较为完整的监察系统”,可知涉及的是西汉时期的监察制度,①“御史大夫典正法度,总领百官,上下相监临”,体现御史大夫掌控监察大权,符合题意;②“武帝元封五年初置部刺史,掌奉诏条察州”,体现设置刺史,强化对地方的监察,符合题意;③“各计县户口垦田,钱谷出入,盗贼多少,上其集簿”的表述体现的是“上计”,并不是监察;④“(大夫)专掌议论事。苟疑未决,则合中朝之士杂议之”体现的谏议大夫,规谏皇帝,不符合题意。故①②,A项正确;排除B、C、D项。故选A项。
4.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中国唐代。根据“当众弹劾中书侍郎李义府,并呵斥李退出行列,李义府自恃官高爵重不肯退。王义方再三呵斥,李义府一直看着皇帝,可皇帝一句话也不说,李不得已退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侍御史负责监察,他对李义府的弹劾以及呵斥使李不得已退下,说明他发挥了一定的监察作用,C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侍御史制约其他官员,而不是皇帝,排除A项;仅从材料不能得出十分完备的结论,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监察,而不是政令的草拟,排除D项。故选C项。
5.(1)内涵:随着华夏认同观念的发展,儒家、阴阳家等学派对“九州”的内涵提出各自解释,“九州”由指某国某地某自然区域,变为代指整个中国之意,后成为家国情怀的意象,具有了地理、政治、人文属性,承载了中华民族对国家观念的文化记忆。
(2)变化:三地新置行政区多次调整;这一时期地方行政区划大致与经济开发吻合,表现出开发时间、程度的差异;三地的郡县、州县两级制日渐完备。
关系:苏南浙江地区承接先秦以来的发展,西汉时期行政单位数量高于其他两地;东汉末年起,北方战乱,南方政局相对稳定,北民南迁,充实了劳动力资源,促进了江南的开发,三地郡县数量增长明显;唐中后期至两宋,随着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东移南迁,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三地新置行政区数量增长迅速。
(3)特点:汉唐时期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发展阶段,以“内边防务”为主;明清时期经略边疆,“内边防务、外边防务”并重,奠定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版图。
表现:汉代设置西域都护府、唐代实行羁縻制、明清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详解】(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中国。由材料“先秦时期“九土……‘九围……‘九有’、春秋时期齐侯缚钟‘咸有九州’的铭文表达‘天下’‘中国’之意:邹衍认为‘九州’是世界的一部分,除中国的“赤县神州”外,另有八州,成为一时之显学;……寄托了诗人们的爱国情怀。”及所学可知,随着华夏认同观念的发展,儒家、阴阳家等学派对“九州”的内涵提出各自解释,“九州”由指某国某地某自然区域,变为代指整个中国之意,后成为家国情怀的意象,具有了地理、政治、人文属性,承载了中华民族对国家观念的文化记忆。
(2)本题是对比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西汉至唐前期的东南地区。由材料“西汉至唐前期东南三地郡(州)县分布的变迁”可得出三地新置行政区多次调整;由材料“从唐中期到宋初的二百余年间,南方地区共建新县110多,其中在江西境内有27,福建有20,安徽、湖北各有10县,浙江4县,四川、湖南各7县,江苏5县。两宋时期,就江西一省而言,宋代已达68县,比唐前期翻了一番。”及所学可得出这一时期地方行政区划大致与经济开发吻合,表现出开发时间、程度的差异;三地的郡县、州县两级制日渐完备。由材料“苏南浙江”及所学可得出苏南浙江地区承接先秦以来的发展,西汉时期行政单位数量高于其他两地;东汉末年起,北方战乱,南方政局相对稳定,北民南迁,充实了劳动力资源,促进了江南的开发,三地郡县数量增长明显;由材料“苏南浙江、江西、福建”及所学可得出唐中后期至两宋,随着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东移南迁,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三地新置行政区数量增长迅速。
(3)本题是特点、表现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汉唐至明清时期。由材料“‘内边防务’通常指中央政权对边疆民族地区的治理,‘外边防务’多指维护国家统一对外防范的事务。”及所学可知,汉唐时期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发展阶段,以“内边防务”为主;明清时期经略边疆,“内边防务、外边防务”并重,奠定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版图。结合所学可知,汉代设置西域都护府、唐代实行羁縻制、明清实行闭关锁国政策。2023北京高三二模政治汇编
依法有效保护财产权章节综合
一、单选题
1.(2023·北京东城·统考二模)江苏阳山水蜜桃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因知名度高,市场上出现许多假冒“阳山水蜜桃”。阳山桃农协会购买了“地理标志被侵权损失险”。在保险资金支持下,该协会起诉多起涉阳山水蜜桃侵权案,并得以成功维权……为知识产权上保险( )
A.丰富了知识产权纠纷解决方式,减少侵权行为
B.具有一定的自发性,增加知识产权的融资风险
C.完善了风险保障的法律制度,赔偿权利人经济损失
D.有利于维护权利人的知识产权权益,激发创新活力
2.(2023·北京朝阳·统考二模)小奇虽然学业成绩不算突出,却已经是颇有名气的发明家了。还在初三的时候,她就参加了日内瓦国际发明展并荣获大奖。升高中以后,她又完成了一项关于智能插座的发明,准备和一家企业合作,把这项发明转化为产品。对于可行的保护措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赶紧申请专利,旨在避免发明内容向社会公开
B.作为商业秘密保护,才能获得长达10年的保护期
C.优先选择商业秘密保护,能够避免他人独立作出相同的发明
D.赶紧申请专利这样才能获得国家在限定时间内强有力的法律保护
3.(2023·北京西城·统考二模)1995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宣布每年的4月23日为“世界图书和版权日”,明确了这个世界性节日关于图书出版和版权保护的内容。全媒体时代,作品获取难度的降低给人们带来了便利,但问题也变得愈发复杂。关于著作权的理解正确的是( )
①出版社或数字发行平台未经作者许可使用其相关作品,可能构成侵权
②为了扩大作品影响力,作者可把著作人身权转让给出版社或经营者
③法律赋予著作权排他性保护,保护精神劳动,激励创新
④著作权保护期满,该作品就进入公共领域,出版方可以根据需要修改作品内容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二、材料分析题
4.(2023·北京房山·统考二模)打造知识产权首善之区,建设知识产权强国示范城市,北京市迈出坚实一步。
2022年,北京市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政治站位,高位统筹协调,让“知产”变“资产”,以知识产权赋能首都高质量发展。
精准服务营商环境更优化 北京市深化“一网通办”,实现专利权质押登记业务告知承诺制,进一步优化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流程。北京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和中关村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着力提升专利预审服务质效,新增量子科技、集成电路、生物信息学等领域55个专利预审服务分类号。
赋能发展“两区”“知产”先突破 北京市注重加强知识产权转化运用,在运用中保护,保护中创造价值。首创的企业“白名单”双向推送机制,入选国家知识产权强国示范典型案例。实施专利转化专项,投入4000余万元支持百余家中小微企业购买并实施专利技术,切实助企纾困。
对外交流提升全球影响力 在国际知识产权保护领域,“北京声音”也越来越强劲。北京市深化知识产权对外交流合作,强化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合作,积极推动完善知识产权国际规则体系,参与新领域新业态知识产权国际规则与标准制定。
注:北京“两区”是指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
结合材料,综合运用《经济与社会》《法律与生活》知识,分析北京市是如何通过知识产权赋能首都高质量发展的。
5.(2023·北京昌平·统考二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举案说法
【案情提要】“五常大米”是我国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五常市特产,也是我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五常市大米协会发现一家山西公司在网店上打着“东北五常大米”的名号销售产品,起诉要求对方停止侵权并赔偿经济损失10万元。
【法院判决】法院经审理查明,涉案大米产品的包装袋上标明了生产公司的商标,但同时也印着“稻花香大米 源于黑龙江五常”的字样,其中“五常”二字较其他字体更大、更明显,且用方框予以标示,包装袋背面标有种植基地黑龙江省五常市。但商标权利人并未同意该公司使用“五常”标识。法院判定被告公司构成侵权,赔偿五常市大米协会经济损失及合理支出共计43000元。
(1)运用所学,谈谈对法院判决的看法。
(2)如果有的农产品确实产自知名地区,但生产企业却未获得相关商标使用授权,这种情况下,生产企业能否使用地名描述自家产品?
参考答案
1.D
【详解】A:案例属于诉讼,知识产权纠纷解决方式并没有被丰富,A错误。
B:为知识产权上保险有利于保护合法权益,进而降低知识产权的融资风险,B错误。
C:这是一种商业保险,并没有完善风险保障的法律制度,C错误。
D:为知识产权上保险有利于维护权利人的知识产权权益,激发创新活力,D正确。
故本题选D。
2.D
【详解】A:申请专利是以公开发明内容为条件的,A不选。
B:作为商业秘密保护,只要保护得当,就可以一直受到保护,B不选。
C:商业秘密的方式来保护,一旦他人独立作出相同的发明或者以正当方式获得技术信息,则他人可以实施该发明,不构成侵权, C不选。
D:小奇如果想获得保护,可以申请专利,这样才能获得国家在限定时间内强有力的法律保护,D入选。
故本题选D。
3.B
【详解】①③:根据民法典可知,著作权人对其作品享有广泛的权利。,法律保护精神劳动,激励创新,出版社或数字发行平台未经作者许可使用其相关作品,可能构成侵权,故①③正确。
②:为了扩大作品影响力,作者可把著作著作财产权转让给出版社或经营者,著作人身权不可转让,故②不选。
④:根据民法典可知,著作权人的署名权、保护作品完整权等是受永久保护的,所以即使著作权保护期满,该作品就进入公共领域,出版方也不可以根据需要修改作品内容,故④不选。
故本题选B。
4.(1)《经济与社会》
北京市政府履行经济职能,深化“一网通办”,实现专利权质押登记业务告知承诺制,进一步优化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流程。北京市和中关村两个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着力提升专利预审服务质效,为知识产权赋能首都高质量发展营造便利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实施科学的宏观调控,创新机制保障,注重财政投入,激发中小微企业活力。北京市贯彻落实开放的新发展理念,深化知识产权对外交流合作,在知识产权保护领域对接国际规则和标准,为首都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
(2)《法律与生活》
知识产权是权利人依法就作品、发明创造等智力成果或商标、地理标志等工商业标记享有的专有权利。加强知识产权转化运用,充分实现知识产权价值,激发创新活力,促进创新发展。通过质押登记业务告知承诺制,优化服务,优化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流程,推动资金融通,更好的保障债权的实现。
【分析】背景素材:北京知识产权保护
考点考查:政府经济职能与作用;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贯彻开放发展理念;知识产权的含义;保护知识产权的意义;质押
能力考查:描述和阐述事物的能力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
【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
本题需要调用《经济与社会》《法律与生活》的有关知识,从政府经济职能与作用;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贯彻开放发展理念;知识产权的含义;保护知识产权的意义;质押角度分析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北京市深化“一网通办”,实现专利权质押登记业务告知承诺制,进一步优化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流程→可联系教材知识政府经济职能与作用;质押。
关键词②:着力提升专利预审服务质效→可联系教材知识实施科学的宏观调控。
关键词③:北京市深化知识产权对外交流合作,强化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合作→可联系教材知识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贯彻开放发展理念。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时政信息等相结合。
5.(1)法院认为,山西公司使用其自身的商标及“五常”标注方式不规范,“五常”文字字体突出、用方框特别标示等方式的使用,容易造成社会公众对产品品质和产地产生误认。该山西公司也没有提供证据证明其生产销售的大米产品符合“五常大米”特定品质,也未与五常市大米协会履行规定的申请手续。该判决保护了原告的商标权,进一步维护知识产权,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因此法院判定山西公司构成侵犯商标权合理。
(2)如果商品原料等确实来源于证明商标特定产地范围,那么正当使用证明商标所标示的原产地地名等内容,不构成对证明商标专用权的侵权。
【分析】背景素材:商标权争议
考点考查:法律与生活的相关知识
能力考查:描述和阐释事物
核心素养:科学精神、法治意识
【详解】(1)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
本题的设问要求可转换为山西公司在网店上打着“东北五常大米”的名号销售产品是否合法,需要调用《法律与生活》中的相关知识,从原因角度分析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指出考查的法律问题,并根据具体法条或法理,结合案例进行分析。
本题考查商标权争议的相关法律问题,可调用法条依据为:商标权人有权在其核定的商品和服务项目上使用其核准注册的商标,未经商标权人许可,任何人不能在同一种或类似的商品与服务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
本案例中,山西公司使用其自身的商标及“五常”标注方式不规范,“五常”文字字体突出、用方框特别标示等方式的使用,容易造成社会公众对产品品质和产地产生误认。因此法院判定山西公司构成侵犯商标权合理。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相关知识与材料信息相结合。
(2)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
本题的设问要求可转换为确实产自知名地区的农产品生产企业能否使用地名描述自家产品分析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指出考查的法律问题,并根据具体法条或法理,结合案例进行分析。
本题考查商标权争议的相关法律问题,可调用法条依据为:如果商品原料等确实来源于证明商标特定产地范围,那么正当使用证明商标所标示的原产地地名等内容,不构成对证明商标专用权的侵权。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相关知识与材料信息相结合。2023北京高三二模政治汇编
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章节综合
一、单选题
1.(2023·北京朝阳·统考二模)平凡人的伟大,充分展现中国力量。冬奥会、冬残奥会志愿者、无私奉献的“燃灯者”、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艰辛打拼的创业者……在新时代的追梦路上,有太多值得铭记的故事,有太多值得赞颂的平凡壮举,有太多默默奉献和坚守。这些奉献和坚守( )
①彰显了中国人民的拼搏奋斗精神和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
②开辟了现代化新道路,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了智力支持
③激发中国人民昂扬奋进,汇聚起实现民族复兴的强大力量
④倡导人们热爱本职工作,明确了我国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二、材料分析题
2.(2023·北京朝阳·统考二模)强化“问题导向”,深入调查研究。
中国共产党人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从来都是为了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要解决实际问题,刻舟求剑不行,闭门造车不行,异想天开更不行,必须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回望百年党史,什么时候重视调查研究,坚持问题导向、从实际出发,党和人民事业就蒸蒸日上,反之则会遭受挫折。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调查研究工作,将改进调查研究作为中央八项规定的第一条,聚焦问题、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为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作出了表率。
当前,我国发展面临新的战略机遇、新的战略任务、新的战略阶段、新的战略要求、新的战略环境。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国内改革发展稳定面临不少深层次矛盾躲不开、绕不过,各种风险挑战、困难问题比以往更加严峻复杂,迫切需要通过调查研究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找到破解难题的办法和路径。
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阐明强化“问题导向”、深入调查研究的必要性。
三、开放性试题
3.(2023·北京海淀·统考二模)自信才能自立,自立方能图强。
必须坚持自信自立,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自信是党在长期斗争中炼就的精神气质,自立是我们立党立国的重要原则。历史充分证明,坚持自信自立,始终牢牢地把发展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党和人民的事业才能有底气、有力量、有保障。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党的百年奋斗成功道路是党领导人民独立自主探索开辟出来的,马克思主义的中国篇章是中国共产党人依靠自身力量实践出来的,贯穿其中的一个基本点就是中国的问题必须从中国基本国情出发,由中国人自己来解答。
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谈谈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必须坚持自信自立。
4.(2023·北京房山·统考二模)习近平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要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不仅关系到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质量,而且关系到人民性能否得到充分的体现,我们必须在坚持中国式现代化本质要求的基础上实现中国梦。
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以“把握历史主动担当历史使命”为主题写一篇短评。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总字数在250字左右。
参考答案
1.B
【详解】①③:在新时代的追梦路上,有太多值得铭记的故事,有太多值得赞颂的平凡壮举,有太多默默奉献和坚守,这彰显了中国人民的拼搏奋斗精神和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激发中国人民昂扬奋进,汇聚起实现民族复兴的强大力量,①③入选。
②:新时代追梦路上的这些奉献和坚守,凝聚了人民的力量,体现了人民是实现中国梦的主体,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了精神动力,但并没有开辟了现代化新道路,也没有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了智力支持,②不选。
④:这些奉献和坚守能够引导人们热爱本职工作,但与明确改革开放的方向无关,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将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既规定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性质,又明确了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确保改革开放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④不选。
故本题选B。
2.①只要强化“问题导向”、深入调查研究,才能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②深入调查研究是党带领人民推进革命、建设、改革事业胜利的基本经验,有利于为党在新时代制定和实施正确路线方针政策提供依据,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推动建立现代化强国。
③深入调查研究是党取得执政地位的法宝,有利于在加强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和沟通,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增强党的执政基础,集聚人民力量应对各种挑战,推动社会主要矛盾的解决和中国梦的实现。
【分析】背景素材: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调查研究工作
考点考查: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与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能力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度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
核心素养:科学精神、政治认同、法治意识、公共参与
【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
本题要求分析为什么要强化“问题导向”、深入调查研究,可从党执政地位的取得,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等角度分析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有效信息①:什么时候重视调查研究,坚持问题导向、从实际出发,党和人民事业就蒸蒸日上,反之则会遭受挫折→可联系教材党的执政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相关知识;
有效信息②:我国发展面临新的战略机遇、任务、阶段、要求、环境、各种风险挑战、困难问题→可联系教材新时代的机遇与挑战相关知识;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时政信息等相结合。
3.可以从人类社会发展历史进程的统一性和多样性;我国坚持自信自立取得的伟大成就;坚定“四个自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等角度回答。
等级水平 等级描述
水平4 观点鲜明,能明确表达自己的见解;紧扣问题,准确运用所学知识展开论述;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水平3 观点比较明确,能表达自己的见解;能扣住问题展开论述,知识运用比较准确;逻辑性较强,有条理
水平2 观点不明确;论述不能集中指向问题,罗列知识;论述缺乏逻辑,条理性差
水平1 应答与试题无关;或重复试题内容;或没有应答
【分析】背景素材:自信才能自立,自立方能图强
考点考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有关知识
能力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述事物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
【详解】本题为开放性题目,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作答,可以从可以从人类社会发展历史进程的统一性和多样性;我国坚持自信自立取得的伟大成就;坚定“四个自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等角度回答。
4.要点提示:可从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等角度作答即可。
【分析】背景素材:把握历史主动担当历史使命
考点考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
能力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核
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公共参与、法治意识
【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需要调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有关知识分析作答,设问要求写短评,担当历史使命侧重做法,可以从怎样做的角度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把握历史主动担当历史使命→可联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角度分析做法,可从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角度分析作答,言之有理即可。
第三步:组织答案。注意设问具体要求,运用课本原理,做到理例结合。2023北京高三二模政治汇编
纠纷的多元解决方式章节综合
一、单选题
1.(2023·北京海淀·统考二模)随着信息时代的不断发展,通过小程序购物成为时下流行的消费方式。小程序购物新颖便利,但也存在涉嫌过度收集个人信息等新问题,且由于小程序上线、下线容易,会让不法商家在面临投诉举报时有迅速逃离的机会和空间,即使因违规被封禁了,也可以重新换个“马甲”上线,种种情况导致消费者陷入维权难的窘境。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消费者通过小程序购物,向商家发出要约就意味着合同成立
B.消费者增强法治意识,单方申请商事仲裁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C.经营者应该保证消费者安全消费的权利,减少线上交易频次
D.主管部门强化对网络购物领域的监管,明确经营者主体责任
2.(2023·北京西城·统考二模)市民甲因不堪忍受邻近住户长期播放的噪声,在多方调解无果的情况下,向人民法院提交禁止令申请。经审查,人民法院发出全国首份“噪音扰民”诉前禁止令,要求被申请人停止制造噪声。至今,各地法院已发出多个环保禁止令,涵盖了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水、大气、噪声等各类环境要素。此类司法之“令”( )
①发挥诉讼外调解的作用,引导公众遵守公共秩序,维护公共利益
②可及时制止侵权行为,有效防止或减少对生态环境的损害
③将结果公正放在首位,打破了诉后定责的局限性,利于实现司法为民
④便于受害人维护自身的环境权益,妥善化解矛盾,促进和谐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2023·北京丰台·统考二模)在长期实践中,人类社会逐渐形成了和解、调解、仲裁、诉讼等多种多样的纠纷解决方式。这些方式各有优势。功能各有侧重,为人们提供了多元的纠纷解决途径。下列解决纠纷途径的选择正确的是( )
A 小王与其所在公司因为加班时长和工资问题发生纠纷。 小王可以直接提起劳动争议诉讼,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B 小李的发明专利申请被驳回,与行政机关发生了争议。 小李可以提起行政诉讼以解决纠纷。
C 小孙和小郭在离婚过程中就财产分割问题发生纠纷。 双方可以采用仲裁的方式来解决纠纷。
D 小冯租住小贾房屋期间,双方因破裂水管的维修、赔偿问题发生争执。 对本案而言,调解是最便捷高效的解决方式。
A.A B.B C.C D.D
4.(2023·北京海淀·统考二模)打不了官司、打不起官司,是摆在诉讼弱势群体面前的客观存在。从2019年起,全国检察机关每年支持起诉的案件大幅提升,支持起诉的范围也由劳动者维权纠纷向老年人诉请支付赡养费、残疾人维权等更多领域拓展。检察机关支持起诉( )
资料卡:
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对损害国家、集体或者个人民事权益的行为,可以支持受损害的单位或者个人向人民法院起诉。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15条
①让人民群众能打且打得起官司,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
②是代替当事人起诉,维护当事人实体权利和程序权利
③有利于检察机关行使好审判权,让法律更有力更温暖
④有力保障特殊群体合法权益,彰显我国司法制度优势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参考答案
1.D
【详解】A:要约和承诺是合同订立的两个阶段,消费者向商家发出要约就不意味着合同成立,A错误。
B:消费者不可单方申请商事仲裁,须以双方自愿订立的有效仲裁协议为前提,B错误。
C: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不能单纯地认为应减少线上交易频次,C错误。
D:小程序购物新颖便利,但存在新问题,主管部门应强化对网络购物领域的监管,明确经营者主体责任,D正确。
故本题选D。
2.C
【详解】①:诉讼外调解包括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仲裁调解,材料没有涉及诉讼外调解,①不符合题意。
③:公正司法要坚持程序公正和结果公正,③错误。
②④:各地法院发出多个诉前环保禁止令,可及时制止侵权行为,有效防止或减少对生态环境的损害,便于受害人维护自身的环境权益,妥善化解矛盾,促进和谐,②④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C。
3.B
【详解】A:根据劳动法律、法规,除特定情形外,未经劳动仲裁程序,当事人不得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故A错误。
B:行政诉讼解决国家行政机关实施的行政行为是否合法的问题。故B正确。
C:婚姻纠纷不能仲裁,故C错误。
D:仲裁是最经济、便捷的方式,仲裁审理一般不公开进行,而且一裁终局,故D错误。
故本题选B。
4.B
【详解】②:检察机关支持起诉并不是替代当事人起诉,而是遵循尊重当事人处分权原则,故②排除。
③: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行使检察权。人民法院是国家的审判机关,行使审判权,故③错误。
①④:人民检察院支持起诉维护特殊群体利益,助力特殊群体维权,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故①④符合题意。
故本题B。2023北京高三二模政治汇编
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章节综合
一、单选题
1.(2023·北京东城·统考二模)外卖小哥的一通电话,154个单元换号牌
就上述新闻,下列评论正确的是( )
A.政民良性互动,人民意愿通过政权体系得以实现
B.社区精准对接群众诉求,提升公众参与质效
C.外卖小哥积极建言献策,勇于行使监督权和质询权
D.居委会赋予居民大会决策权,让治理更有温度
2.(2023·北京丰台·统考二模)以快递外卖小哥、网约车司机为代表的新就业群体是服务保障民生、参与基层治理、助力经济发展的重要有生力量。北京某区委深入实施各项行动,打造出“小哥之家”“小愿港湾”等一批在全市具有影响力的新就业群体党建示范点,有效推动新就业群体融入城市基层党建格局。打造新就业群体党建示范点( )
A.可以有效增加就业人数,增强党组织号召力、感染力
B.充分发挥了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服务群众、凝聚人心
C.畅通了新就业群体参与民主选举的渠道,反映了他们的意愿和心声
D.发挥了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的作用,激发了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积极性
3.(2023·北京房山·统考二模)某地在现有的“区级—街镇—社区—小区”四级社区治理网格的基础上,构建“区级—街镇—社区—小区—楼(栋)门”纵向管理的五级社区治理网格体系,将治理触角延伸至楼门栋长,充分发挥楼门栋长政策法规宣传员、社情民意信息员、矛盾纠纷调解员、平安稳定巡查员、环境卫生监督员的“网底”作用,打通了社区治理的“最后一米”。“楼门栋长”机制( )
①创新基层治理形式,增强社区居民的获得感
②激发多元主体热情,保障社会管理职能共同行使
③完善基层治理平台,提升社区精细化管理服务水平
④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框架,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2023·北京房山·统考二模)中学生小明参与模拟政协活动,提交的《关于减少高中生肥胖率的提案》获评全省最佳模拟政协提案。开展中学生模拟政协活动( )
①通过公民行使提案权,发挥了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独特优势
②有利于引导中学生履行参政议政义务,提高其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能力
③旨在引导中学生关注民生、关注社会,是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体现
④有利于中学生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认同,增强制度自信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2023·北京西城·统考二模)老旧小院人员复杂,没有物业,日常事务协调难度大。S市设立联席会议制度,街道和社区党组织牵头,由驻区单位、党员代表、居民代表、社会组织等组建对话平台,充分讨论,共同破解小院改造和治理僵局。这一做法的工作特色是( )
A.发扬人民民主,听取行业意见,促进社会和谐
B.采用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通过政治协商凝聚共识
C.动员社会力量,吸纳多元主体合理表达,共建共治
D.转变工作作风,坚持群众路线,密切党群关系
6.(2023·北京东城·统考二模)有些同学对学习辅导软件存在不合理使用情况。北京东城某校学生针对这一情况开展研究,在广泛走访、收集数据的基础上,模拟撰写了《关于引导中学生正确使用学习辅导软件的提案》,由政协委员提交给北京市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学生模拟政协提案( )
A.是增强主人翁意识、依法行使提案权的体现
B.有利于提高协商能力,更好地履行参政议政职能
C.能够增进对协商民主的理解,提高公共参与素养
D.拓宽有序参与渠道,满足其行使国家权力的诉求
7.(2023·北京东城·统考二模)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修正案》。该章程增写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要把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贯穿履职工作之中”“监督形式的重要议题,列入年度协商计划”等内容。对此,下列认识不正确的是( )
A.该章程的修改符合实际要求,体现了政治性,时代性
B.增写的内容有利于夯实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础
C.该章程作为构建和谐政党关系的根本活动准则得到完善
D.该章程有利于加强委员履职能力建设,强化委员责任担当
二、材料分析题
8.(2023·北京西城·统考二模)自由贸易港是当今世界对外开放水平最高的特殊经济功能区。在海南建设自由贸易港(以下简称海南自贸港),是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开放进程中的一件大事。
资料一●根据党中央决策,1988年,全国人大批准设立海南省、办全国最大的经济特区。 ●2018年,党中央决定支持海南全岛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探索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对标全球最高水平的开放形态,对接最先进的经贸规则。 ●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中国(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海南自贸港建设全面实施。 ●2021年,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南自由贸易港法》,为海南自贸港建设和管理提供法律框架。 ●“推进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成为2021年全国政协重点调研议题之一,就推动全岛封关运作等重点问题建言献策,对《总体方案》实施情况进行民主监督。
资料二海南建省之初,全省没有一个红绿灯,连一根铁钉也要到岛外去买。如今,自由贸易港政策制度体系基本建立,多项制度在全国推广,博鳌亚洲论坛永久举亦地、全球唯一的环岛高铁、南繁种子……形成了一张张享誉世界的“海南名片”。
结合海南自贸港建设进程,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
参考答案
1.B
【详解】A:社区不是政府,也不涉及政权体系,A排除。
B:社区及时回应外卖小哥的诉求,召开居民大会征求意见,重新安装楼号牌,并优化、增加指路牌,表明社区精准对接群众诉求,提升公众参与质效,故B符合题意。
C:公民行使监督权,是指公民监督一切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外卖小哥积极建言献策,并非行使监督权。只有人大代表才有权行使质询权,故C表述错误。
D:居委会由居民选举产生,向居民大会负责,故D表述错误。
故本题选B。
2.B
【详解】A:打造新就业群体党建示范点可以有效增加就业人数,夸大了其作用,A不选。
B:打造新就业群体党建示范点可以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服务群众、凝聚人心,B正确。
C:材料未体现民主选举,C排除。
D:材料强调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并未体现基层群众自治组织作用,D排除。
故本题选B。
3.B
【详解】①③:材料中指出某地在现有的四级社区治理网格的基础上,构建了五级社区治理网格体系,充分发挥楼门栋长的作用,打通了社区治理的“最后一米”,这表明“楼门栋长”机制创新基层治理形式,完善基层治理平台,提升社区精细化管理服务水平,增强社区居民的获得感,故①③正确。
②:履行社会管理职能的主体是国家机关,而材料强调的是社区治理,故二者主体不对应,故②不选。
④:材料强调的是在社区治理实践中,构建了五级社区治理网格体系,提升了基层治理能力和水平的现代化,未体现健全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故④不选。
故本题选B。
4.D
【详解】①:公民没有提案权,人大代表才具有提案权,故①不选。
②:材料中指出中学生模拟政协活动,其提交的《关于减少高中生肥胖率的提案》获评全省最佳模拟政协提案,这有利于引导中学生积极参与政治生活,但中学生没有参政议政的职权,故②不选。
③④:材料中指出小明模拟政协活动,获评全省最佳模拟政协提案,这表明开展中学生模拟政协活动旨在引导中学生关注民生、关注社会,是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体现,有利于中学生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认同,增强制度自信,故③④正确。
故本题选D。
5.C
【详解】A:题干不涉及听取行业意见,A不选。
B:政治协商是人民政协的职能,题干不涉及政治协商,B不选。
C:S市设立联席会议制度,街道和社区党组织牵头,由驻区单位、党员代表、居民代表、社会组织等组建对话平台,充分讨论,共同破解小院改造和治理僵局,体现了动员社会力量,吸纳多元主体合理表达,共建共治的特色,C符合题意。
D:题干强调多元共治,推进基层治理,不涉及转变工作作风,D不选。
故本题选C。
6.C
【详解】A:政协提案是政协委员向人民政协组织,并通过政协组织向人民代表大会或人民政府就有关国家或地方大政方针、社会生活等重大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的形式。学生无提案权。故A不选。
B:政协履行参政议政职能,学生无此职能。故B不选。
C:人民政协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学生模拟政协提案,有利于引导广大青少年了解并有序参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实践,增进对协商民主的理解,提高公共参与素养。故C符合题意。
D:人大代表在国家权力机关参加行使国家权力,学生不能行使国家权力,故D不选。
故本题选C。
7.C
【详解】本题为逆向选择题。
ABD: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重要机构,全国政协结合党和国家中心任务需要,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等具有政治性、时代性的内容增写进《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修正案》,有利于夯实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础,有利于加强委员履职能力建设,强化委员责任担当。故ABD均正确,但不符合设问要求。
C: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活动准则。故C表述错误,入选。
故本题选C。
8.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海南自贸港建设,总揽全局、协调各方,集中力量办大事。全国人大行使立法权、决定权,将党关于建设海南的决策转化为国家意志;作为协商民主的专门机构,政协履行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等职能,开展专题调研,积极建言献策,凝聚共识,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民主集中制,人大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国务院、海南省政府等行政机关履行职责,高效实施海南自贸港建设。
【分析】背景素材:海南自贸港建设进程
考点考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的相关知识
能力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述事物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公共参与
【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
本题为认识类试题,需要调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的有关知识,分析材料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2018年,党中央决定支持海南全岛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可联系教材知识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
关键词②:2021年,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南自由贸易港法》→可联系教材知识全国人大行使立法权、决定权。
关键词③:全国政协就推动全岛封关运作等重点问题建言献策,对《总体方案》实施情况进行民主监督→可联系教材知识作为协商民主的专门机构,政协履行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等职能。
关键词④:人大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国务院、海南省政府等行政机关履行职责→可联系教材知识坚持民主集中制。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时政信息等相结合。2023北京高三二模政治汇编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章节综合
一、单选题
1.(2023·北京海淀·统考二模)立法是国家的重要政治活动,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立法法是规范国家立法制度和立法活动、维护社会主义法治统一的基本法律,称为“管法的法”。时隔八年,立法法又一次迎来了修改,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的决定》。立法法的修改( )
①坚持科学民主依法立法,不断提升我国立法质量,推动良法之治
②完善立法体制机制,健全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全过程人民民主确立为我国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④严格遵循立法程序,为规范国家立法制度和立法活动提供根本政治保证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2023·北京朝阳·统考二模)我国不断加强网络空间法治保障:及时制定涉及网络知识产权、网络交易、电信网络诈骗等领域的民事和刑事司法解释;通过审理涉及网络基础设施安全、数据权属交易等互联网特性突出的司法案件,细化法律适用标准,促进裁判标准统一;制定人民法院在线诉讼、在线调解、在线运行规则,细化电子数据证据规则,规范网络犯罪案件办理程序。这表明,我国( )
A.网络司法规则的体系化、系统化得到加强,让网络司法有章可循
B.网络法治宣传教育得到全社会共同参与,网民法治观念全面提升
C.网络法律法规普及与网络立法有机联系,公众配合司法能力增强
D.网络法治研究和网络法治教育与时俱进,网络执法队伍不断壮大
3.(2023·北京顺义·统考二模)2023年1月,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了5件检察机关依法惩治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犯罪典型案例。近年来,在各地积极推动根治欠薪专项行动整治下,检察机关持续推动惩治恶意欠薪犯罪力度不断加强劳动者维权意识明显提升。如果给上述报道拟定题目,下列最恰当的是( )
A.规范审判流程,优化法律服务 B.推进阳光司法,提升司法温度
C.加强法律援助,化解社会矛盾 D.保障诉讼权利,增进民生福祉
4.(2023·北京房山·统考二模)近年来,东营市中级人民法院驻村组以党建为引领,推动乡村法治振兴。驻村组入驻后,积极筹备村级法官工作室,邀请法官、律师等法律工作者送法下乡、不定期到村居开展普法宣传、以案释法。送法下乡活动有助于( )
①推动审判工作重心下移,更好实现司法为民
②提升村民的法治意识,推进基层治理法治化
③构建阳光司法机制,维护村民的案件知情权
④搭建沟通桥梁,增强村民对依法治国的认同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二、材料分析题
5.(2023·北京朝阳·统考二模)行政处罚是指行政机关依法对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以减损权益或者增加义务的方式予以惩戒的行为。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新增了相关规定,希望用柔性执法促进自觉守法、自我纠错,彰显了当代行政管理的“力度·尺度·温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节选)第三十三条 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改正 ,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不予行政处罚。初次违法且危害后果轻微并及时改正的,可以不予行政处罚。当事人有证据足以证明没有主观过错的,不予行政处罚。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对当事人的违法行为依法不予行政处罚的,行政机关应当对当事人进行教育。 第三十四条 行政机关可以依法制定行政处罚裁量基准,规范行使行政处罚裁量权,行政处罚裁量基准应当向社会公布。 第六十六条 行政处罚决定依法作出后, 当事人应当在行政处罚决定书载明的期限内,予以履行。当事人确有经济困难,需要延期或者分期缴纳罚款的,经当事人申请和行政机关批准,可以暂缓或者分期缴纳。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说明上述法律规定的实施将如何促进行政管理的“力度”“尺度”和“温度”的有机统一。
6.(2023·北京顺义·统考二模)立法是国家的重要政治活动,是把党的主张和人民的意志通过法定程序转化为国家意志的过程,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时隔8年,立法再次迎来修改。
根据立法工作安排,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
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立法工作的重要论述,全面梳理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立法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和工作要求。
多次召开座谈会,听取中央和国家有关部门、全国人大各专门委员会和常委会工作机构、地方人大以及部分专家学者的意见和建议。
将修正草案印发中央和国家有关部门、全国人大各专门委员会和常委会工作机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部分设区的市的人大常委会、基层立法联系点、部分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征求意见。
立法法修正草案经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两次会议审议后,先后两次在中国人大网全文公布草案征求社会公众意见。
2023年2月16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宪法和法律委员会召开会议,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的审议意见、代表研读讨论中提出的意见和各方面的意见,对立法法修正草案作了进一步修改完善。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的决定》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于2023年3月13日通过,自2023年3月15日起施行。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说明立法法的修改过程是如何确保人民当家作主的。
参考答案
1.A
【详解】①②:时隔八年,立法法又一次迎来了修改,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通过。立法法的修改坚持科学民主依法立法,不断提升我国立法质量,推动良法之治,完善立法体制机制,健全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①②符合题意。
③:依法治国是我国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③错误。
④: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规范国家立法制度和立法活动提供根本政治保证,④错误。
故本题选A。
2.A
【详解】A:我国及时制定涉及网络知识产权、网络交易、电信网络诈骗等领域的民事和刑事司法解释,细化法律适用标准,促进裁判标准统一等,有利于网络司法规则的体系化、系统化得到加强,让网络司法有章可循,A入选。
B:材料主要体现的是网络司法规则的体系化、系统化,细化法律适用标准,促进裁判标准统一,以及制定人民法院在线诉讼、调解和运行规则等,没有体现全社会共同参与和全民法治观念的提升,B不选。
C:材料体现的网络空间法治保障的不断完善,主要是从司法解释的完善,法律适用标准以及在线诉讼调解规则细化等角度阐述,没有体现网络法律法规普及,也没有体现网络立法,C不选。
D:材料没有体现网络法治教育与时俱进,也没有体现网络执法队伍建设问题,D不选。
故本题选A。
3.B
【详解】A:材料中涉及到的主体是检察机关检察院,“审判”是法院的职能,A不符合题意。
B:检察机关持续推动惩治恶意欠薪犯罪力度不断加强,劳动权益得到有效保护,劳动者维权意识明显提升,说明此举有利于推进阳光司法,提升司法温度,B符合题意。
CD:材料体现的是检察机关持续推动惩治恶意欠薪犯罪力度不断加强,不涉及法律援助,也不涉及保障劳动者诉讼权利,CD与题意无关。
故本题选B。
4.C
【详解】②④:东营市中级人民法院驻村组以党建为引领,推动乡村法治振兴。驻村组入驻后,积极筹备村级法官工作室,邀请法官、律师等法律工作者送法下乡、不定期到村居开展普法宣传、以案释法。送法下乡活动有助于提升村民的法治意识,搭建沟通桥梁,增强村民对依法治国的认同,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推进基层治理法治化,②④符合题意。
①:送法下乡活动开展普法宣传、以案释法,并非审判工作重心下移,排除①。
③:送法下乡活动与构建阳光司法机制无直接关系,③不合题意。
故本题选C。
5.可运用政府严格执法、维护人民权益、公民自觉守法等知识作答。
等级水平 等级描述
水平4 观点鲜明,能明确表达自己的见解:紧扣问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展开论述: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水平3 观点比较明确,能表达自己的见解;能扣住问题展并论述,知识运用比较准确:逻辑性较理,有条理
水平2 观点不明确:论述不能集中指向问题,罗列知识,知识运用不正确;论述缺乏逻辑,条理性差
水平1 应答与试题无关;或重复试题内容;或没有应答
【分析】背景素材:当代行政管理的“力度·尺度·温度”
考点考查:严格执法、全民守法
能力考查:描述和阐述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
【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
本题需要调用《政治与法治》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上述法律规定的实施将如何促进行政管理的“力度”“尺度”和“温度”的有机统一。。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改正 ,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不予行政处罚,当事人的违法行为依法不予行政处罚的,行政机关应当对当事人进行教育→可联系通过行政执法免除轻微行为的行政处罚,让人民群众受到教育,自觉尊法守法,形成全民守法的良好法治氛围;
关键词②:行政机关可以依法制定行政处罚裁量基准,规范行使行政处罚裁量权,行政处罚裁量基准应当向社会公布X→可联系政府公正文明规范严格执法;
关键词③:当事人确有经济困难,需要延期或者分期缴纳罚款的,经当事人申请和行政机关批准,可以暂缓或者分期缴纳→可联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做到法理情的结合;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6.①民主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始终不渝坚持的重要理念。立法法修改过程,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依照法定程序,使党的主张上升为国家意志。
②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是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社会主义民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实现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制度载体。
③全国人大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坚持广开言路、集思广益,发挥协商民主的独特优势和社会各界在立法协商中的作用,使立法法的修改反映人民意愿和意志。
④立法法修改过程,坚持民主集中制,把党的主张、国家意志、人民意愿紧密融合在一起,实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分析】背景素材: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
考点考查:全过程人民民主、立法
能力考查:描述和阐述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法治意识、公共参与
【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
本题属于说明类主观题,要求学生说明立法法的修改过程是如何确保人民当家作主的,答题范围:《政治与法治》,知识定位:民主集中制原则、科学立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特征。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立法是把党的主张和人民的意志通过法定程序转化为国家意志的过程→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特征。
关键词②:多次召开座谈会、将修正草案印发、网络公布草案广泛征求社会公众意见→全国人大科学立法、民主立法。
关键词③:从起草到修改再到形成立法的全过程→全过程体现民主集中制。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时政信息等相结合。2023北京高三二模政治汇编
把握世界的规律章节综合
一、单选题
1.(2023·北京东城·统考二模)现代化,人类文明发展与进步的显著标志。铁路进青藏、公路密成网、高峡出平湖、港口连五洋、“天宫”驻太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走出了一条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并将继续创造人类发展史上的奇迹。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①中国式现代化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先进本质和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
②世界眼光和各国经验的借鉴可以避免发展道路的曲折性
③各国历史条件和国情不同,决定了各国选择发展道路的多样性
④人类文明发展没有统一的现代化标准,不存在一般性规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2023·北京海淀·统考二模)2023年,北京市将全面推进“无界公园”建设,因地制宜拆除部分公园围栏、围挡,增加步道、文体等便民设施,促进公园绿地与城市空间有机融合。“无界公园”提升了公众的游憩质量和城市整体风貌,但同时也面临公园安全与管理的挑战,比如践踏草坪、折枝摘花、骑车从人行道横穿公园等等。关于“无界公园”建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打破公园与城市空间的界限,推动矛盾斗争性向同一性转化
②坚持便民利民的价值取向,增进市民游园的体验感、获得感
③可借助社会多方力量的参与,实现公共空间的共建共治共享
④群众志愿者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惩治力度,规范不良游园行为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2023·北京昌平·统考二模)下面漫画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
①正确认识是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相统一的基础
②确定目标要切合自身实际情况,否则可能难以实现
③事物发展道路是曲折的,要让昂扬成为生命的状态
④站得高未必就能望得远,我们要辩证地分析问题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2023·北京西城·统考二模)人们将一段长约195米的省级公路整体东移19.4米,只为把生长空间“还给”古树。如今,古树焕发新生,当地也从古树保护中找到了新的发展思路——通过全镇16棵古树串联村落,开发古树文化旅游线路,打造“古树名镇”。可见( )
①“为一棵古树挪一条公路”的做法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正确反映
②文化、经济、环境等要素间是有机联系的,应综合考虑促进发展
③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过去与现在之间存在的对立是相对的
④世界并不缺乏联系,缺乏的是关于发现联系的创新意识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2023·北京海淀·统考二模)黄河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和摇篮。2023年4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把握黄河流域特点,紧紧抓住水沙关系调节这个“牛鼻子”,坚持从全流域一盘棋出发,统筹谋划上下游、干支流、左右岸,为在法治轨道上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该法( )
A.从实际出发,使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符合治理方针
B.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重点处理好水沙关系调节
C.立足局部,统筹黄河全流域保护的各个部分,实现高质量发展
D.运用系统思维,增强黄河流域保护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
参考答案
1.B
【详解】①:中国式现代化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与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展现了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所焕发出的强大生命力,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先进本质;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不同阶段所起的作用是衡量一个政党先进性的标准之一,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走出了一条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故①正确。
②: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鲜明特色。该观点只看到矛盾的普遍性,忽视了矛盾的特殊性割裂了共性与个性的统一;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作为新生事物没有先例可循,人们对其认识有一个过程,外部势力的压制干扰也会增加中国式现代化的阻力;无论从世界整体还是从国别来看,现代化道路都具有复杂性、曲折性,②不选。
③:受到地理环境、文化传统、外部因素等的影响,各国、各地区、各民族的发展道路有着不同的表现,各国选择发展的道路呈现多样性,故③正确。
④:各国历史条件和国情不同,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现代化标准。但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中国式现代化与各国现代化都受这一矛盾支配。因此,人类文明发展存在一般性规律,故④错误。
故本题选B。
2.C
【详解】①:矛盾斗争性与同一性是不能相互转化的。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故①错误。
④:群众志愿者没有权利对违法行为进行惩治,政府有权利对违法行为进行惩治,故④错误。
②:建设“无界公园”,因地制宜拆除部分公园围栏、围挡,增加步道、文体等便民设施,能够方便市民游园,故②正确。
③:“无界公园”存在践踏草坪、折枝摘花、骑车从人行道横穿公园等管理与安全挑战,我们可以号召社会力量参与治理,故③正确。
故本题选C。
3.C
【详解】①:实践是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相统一的基础,①排除。
②④:“站得高望得远,可一味地好高骛远就什么也看不见”,这强调不能好高骛远,不能不切实际地追求过高过远的目标,这说明确定目标要切合自身实际情况,否则可能难以实现,也说明站得高未必就能望得远,我们要辩证地分析问题,②④正确。
③:材料强调不能好高骛远,要切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目标,不涉及事物发展道路是曲折的,要让昂扬成为生命的状态,排除③。
故本题选C。
4.C
【详解】①:材料中指出为了保护古树,人们将一段长约195米的省级公路整体东移19.4米,这体现的是发挥正确主观能动性推动事物发展,而不是强调意识对世界的反映,故①不选。
②④:材料中指出为了保护古树,人们将省级公路整体东移19.4米,从而找到了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新思路,打造“古树名镇”,开发旅游路线,这表明世界并不缺乏联系,缺乏的是关于发现联系的创新意识,文化、经济、环境等要素间是有机联系的,应综合考虑促进发展,故②④正确。
③:材料强调的是人们发挥正确的主观能动性,将经济、文化、环境有机联系起来,综合考虑促进发展,未体现过去与现在的关系,故③不选。
故本题选C。
5.D
【详解】A:从实际出发,使治理方针符合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要求,故A错误。
B:紧紧抓住水沙关系调节这个“牛鼻子”这说明我们要把握事物的主要矛盾,故B错误。
C:坚持从全流域一盘棋出发这说明我们要立足整体,从整体出发,统筹全局,故C错误。
D:从全流域一盘棋出发,统筹谋划上下游、干支流、左右岸这说,这说明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要运用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用综合的思维方法认识事物,故D正确。
故本题选D。2023北京高三二模历史汇编
政治制度章节综合
一、单选题
1.(2023·北京西城·统考二模)有学者指出:西汉在继承秦制的基础上,构建了由中央至地方较为完整的监察系统。以下史料,可作为论据的是( )
①“御史大夫典正法度,总领百官,上下相监临”
②“武帝元封五年初置部刺史,掌奉诏条察州”
③“各计县户口垦田,钱谷出入,盗贼多少,上其集簿”
④“(大夫)专掌议论事。苟疑未决,则合中朝之士杂议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2023·北京西城·统考二模)1898年8月,林辂存上书推荐一种拼音文字方案,认为以此为基础,“正以京师官音,颁行海内……无论蒙古、西藏、青海、伊犁,以及南洋数十岛,凡华民散居处所,不数年间书可同文、言可同音,而且妇孺皆能知书,文学因而大启。”这表明( )
A.该方案有利于边疆各族创造自己的文字
B.清政府试图发展东亚传统的宗藩关系
C.维新期间曾有推行国家通用语言的倡议
D.旨在文化普及的文学革命拉开了序幕
3.(2023·北京东城·统考二模)下表为我国古代县级政区的分等标准。据此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朝代 分等标准
汉 “万户以上为伞”“减万户为长”
唐 “户口多少”“资地美恶”
明 纳钱粮的数额
清 冲(交通要冲)、繁(政务繁杂)、遗(赋税拖欠)、难(命盗案多)“四项兼者为最要”,派能力强的官员管理
A.历代都城及边疆地区的县等级最高 B.县的等级高低由缴纳赋税多少决定
C.县级官员选拔和考核标准日益严密 D.中央政府对县的行政管理逐渐细化
4.(2023·北京东城·统考二模)下列史料涉及的制度或政策,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已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
②“盖岭北、辽阳与甘肃、四川、云南、湖广之边……今皆赋役之,比于内地”
③“既破车师……威震西域,遂并护车师以西北道,故号都护……治乌垒”
④北面治宫帐、部族、属国之政,南面治汉人州县、租赋、军马之事”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③①④② D.③④①②
5.(2023·北京昌平·统考二模)唐高宗显庆元年,侍御史王义方在朝会之上,当众弹劾中书侍郎李义府,并呵斥李退出行列,李义府自恃官高爵重不肯退。王义方再三呵斥,李义府一直看着皇帝,可皇帝一句话也不说,李不得已退下。这反映出( )
A.皇帝的权力受到了侍御史制约 B.唐朝官员考核体系已十分完备
C.唐朝监察制度发挥了一定成效 D.中书省丧失了起草政令的权力
二、论述题
6.(2023·北京西城·统考二模)礼与法
1902—1911年,清王朝谕令大臣沈家本主持修订新律法。在其倡议下,设立修订法律馆、编译外国法律著作、开办法律学堂,制定了多部新式律法。然而,本次修律却引发了一场关于“礼法”的大争论。礼教派提出“中律为体,西律为用”,法理派认为“如为筹备宪政,模范列强,实非博采东西大同之良法难收其效”。礼法之争被《申报》报道,清朝覆亡后,相关法律被民国政府完善后颁行。
清末修律中的“礼法之争”(部分)
修律过程 法理派 礼教派
《刑事民事诉讼法草案》(1906年),第一个单行诉讼法,受驳斥后搁置 沈家本:主张父祖子孙别籍异财、男女平等;否定“宗法”“家族”的作用;采用西方的陪审制和律师制 张之洞:“本法所纂,父子必异财,兄弟必析产,夫妇必分资”;“应博采东西诸国律法……而仍求合于国家政教大纲”;“欲求节操端严、法学渊深者,实不宜得”
《大清新刑律草案》(1907年),受抨击后修正 沈家本:更定刑名、酌减死罪、废除凌迟等酷刑;“子孙违犯教令”“全是教育上事……无关刑事,不必编入刑律中也” 劳乃宣:加重卑幼对尊长、妻对夫杀害伤害等罪的刑罚;把“旧律有关伦纪礼教各条”“逐一修入新刑律正文”
《大清新刑律》,1911年清政府正式颁布 正文采用近代西方单一刑法体例,分为总则和分则。附录增补礼教派主张,如保留斩刑、加重对有违传统礼教的犯罪行为的处罚、卑幼对尊亲属不得适用正当防卫之法等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评析清末修律中的“礼法之争”。
三、材料分析题
7.(2023·北京东城·统考二模)云南盐斤案
材料“云南盐斤案”是清末因云南食盐加价而引发的一系列行政纠纷。
1910年,云贵总督李经義为弥补财政不足,欲增加盐价。云南诘议局认为,食盐加价会影响民众生活,故反对。但李经羲认为盐政是总督职权所在,不在谘议局讨论范围。双方争执不下,闹到资政院。资政院认为此事关系到民众生计,应由谘议局议决,且总督不经谘议局讨论,擅加盐价,是“侵权违法”。10月14日,资政院议定:此案交云南谘议局讨论,总督已颁布的命令停止施行。
10月21日,军机处突发上谕,将此案交给盐政大臣处理。资政院认为.军机处将其议决的案子转交行政部门核查,是侵夺了资政院权力,故启动了对军机大臣们的弹劾程序。在此压力下,10月24日军机处另发上谕,同意资政院所议。
资政院闭会后,摄政王载沣(因宣统帝年幼,载泮代行君权)以资政院议长不能震慑议员、掌握会议方向为由,将其撤职。
——摘编自袁灿兴《军机处二百年》等
注:
谘议局:1909年各省成立的地方洛议机关,议论本省应兴应革之事,选举资政院议员。
资政院:1910年设立的中央话议机关。国家收支、典章等事宜经资政院议决后,奏报皇帝定夺。民选议员大多属于立宪派。
依据材料,结合所学,说明“云南盐斤案”折射的清政府政治统治危机。
8.(2023·北京朝阳·统考二模)家国情怀
《国语·郑语》《左传·昭公四年》之“九州”专指某国某地;《吕氏春秋》中将“九州”与天上星象对应起来,提出“天有九野,地有九州”,也有九个相对独立的自然区域之意;先秦时期“九土……‘九围……‘九有”、春秋时期齐侯缚钟“咸有九州”的铭文表达“天下”“中国”之意:邹衍认为“九州”是世界的一部分,除中国的“赤县神州”外,另有八州,成为一时之显学;唐代孔颖达将《毛诗·大雅》中“内奰(b1本意是壮大)于中国”解释为“中国是九州”;“思九州之博大兮……‘但悲不见九州同”“九州生气恃风雷”,诗词作品中的“九州”意象,寄托了诗人们的爱国情怀。
(1)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九州”的内涵。
西汉至唐前期东南三地郡(州)县分布的变迁
西汉 三国两晋南北朝 唐前期
苏南浙江 会稽郡北部32县 会稽等5郡54县 苏州等13州74县
江西 豫章郡19县 豫章等5郡56县 洪州等7州34县
福建 会稽郡南部1县 建安、晋安郡12县 福州等5州28县
《太平寰宇记》一书统计出,从唐中期到宋初的二百余年间,南方地区共建新县110多,其中在江西境内有27,福建有20,安徽、湖北各有10县,浙江4县,四川、湖南各7县,江苏5县。两宋时期,就江西一省而言,宋代已达68县,比唐前期翻了一番。 ——改编自周振鹤著《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
(2)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阐释不同历史时期三地新置行政区的变化与经济开发程度的关系。
“内边防务”“外边防务”是研究中国古代边疆问题时常使用的概念。“内边防务”通常指中央政权对边疆民族地区的治理,“外边防务”多指维护国家统一对外防范的事务。
(3)概述我国汉唐、明清两个时期边疆政策的特点和表现。
参考答案
1.A
【详解】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西汉时期(中国)。据题干“西汉在继承秦制的基础上,构建了由中央至地方较为完整的监察系统”,可知涉及的是西汉时期的监察制度,①“御史大夫典正法度,总领百官,上下相监临”,体现御史大夫掌控监察大权,符合题意;②“武帝元封五年初置部刺史,掌奉诏条察州”,体现设置刺史,强化对地方的监察,符合题意;③“各计县户口垦田,钱谷出入,盗贼多少,上其集簿”的表述体现的是“上计”,并不是监察;④“(大夫)专掌议论事。苟疑未决,则合中朝之士杂议之”体现的谏议大夫,规谏皇帝,不符合题意。故①②,A项正确;排除B、C、D项。故选A项。
2.C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影响题和目的题。时空是1898年8月(中国)。据材料“正以京师官音,颁行海内……无论蒙古、西藏、青海、伊犁,以及南洋数十岛……”,结合时间1898年8月,可知是维新变法时期,林辂存推荐拼音文字方案,进行文字改革,倡议推行国家通用语言,C项正确;该方案有利于民族语言的发展,并不是边疆各族创造自己的文字,排除A项;仅从材料,无法得出宗藩体系的信息,排除B项;文学革命是新文化运动的内容,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
3.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汉朝、唐朝、明朝、清朝(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据材料可知,汉代以人口多少来划分县级政区,唐代除了户口多少之外,增加了“资地美恶”的标准,明代以纳钱粮的多少来划分县级行政区,但到清朝,划分地方行政区的标准更加复杂,体现出中央政府对县的行政管理逐渐细化,D项正确;材料只体现了县的划分标准,没有涉及都城及边疆地区的县的等级高低问题,排除A项;明朝县的等级标准位纳钱粮的多少,但汉唐时期主要以人口多少为主,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县级政区的分等标准,没有涉及官员选拔和考核标准,排除C项。故选D项。
4.C
【详解】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汉代、南北朝时期、辽代、元代(中国)。本题要求按前述时间先后顺序排列。①“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已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属于北魏孝文帝改革,时间为魏晋南北朝时期;②“盖岭北、辽阳与甘肃、四川、云南、湖广之边……今皆赋役之,比于内地”为元代行省制,时间为元代;③“既破车师……威震西域,遂并护车师以西北道,故号都护……治乌垒”为西汉时期加强了西域的控制,时间为西汉时期;④“北面治宫帐、部族、属国之政,南面治汉人州县、租赋、军马之事”为辽代的南北面官制度,时间为辽代。时间先后顺序是③①④②,C项正确;排除ABD项。故选C项。
5.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中国唐代。根据“当众弹劾中书侍郎李义府,并呵斥李退出行列,李义府自恃官高爵重不肯退。王义方再三呵斥,李义府一直看着皇帝,可皇帝一句话也不说,李不得已退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侍御史负责监察,他对李义府的弹劾以及呵斥使李不得已退下,说明他发挥了一定的监察作用,C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侍御史制约其他官员,而不是皇帝,排除A项;仅从材料不能得出十分完备的结论,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监察,而不是政令的草拟,排除D项。故选C项。
6.清末修律正值新旧交替的社会大变革时期,面对列强侵略,民族危机加剧,清政府推行新政,希望通过修律来维护自身的统治。沈家本等积极学习西方法律,成立专门机构、培养新式人才,编制新律法。新律法出台引发了礼法两派之争。
法理派受西方思想影响,追求法律平等,主张减轻刑罚,效仿西方法律体系,如陪审制、律师制、单一刑法体例等,对“礼法结合”的中华法系形成一定冲击。礼教派则主张维护传统的伦理纲常,强调家族宗法观念,认为西方法律不完全适合中国,表现出保守的一面,但其关注中国传统和国情的视角值得借鉴。《大清新刑律》是礼法两派妥协的产物,正文体现了对近代西方法律的学习,附录表现出对封建礼教的维护,反映了变革时期中国法制思想认识的冲突和进步。
礼法之争的双方都认同修律,但对于如何修律及其指导思想有不同主张。礼法之争及其带来的社会影响,推动了清末民初的法制现代化进程。
【详解】本题是论述题之历史事物阐释题,时空是清末(中国)。设问要求评析清末修律中的“礼法之争”,据材料“礼教派提出‘中律为体,西律为用’”和材料“法理派认为‘如为筹备宪政,模范列强,实非博采东西大同之良法难收其效’”可知礼法之争实质是对于如何修律及修律指导思想的不同主张。在评析过程中要分析礼法之争出现的背景,评价礼法之争。在分析礼法之争的背景时,可以结合清末民族危机加深,清政府推行新政维护自身法律,法理派主张学习西方的法律,与礼教派产生了矛盾等方面进行阐述。在分析礼法之争的评价上,可以从最终修订的《大清新刑律》上来看,其“正文采用近代西方单一刑法体例,分为总则和分则。附录增补礼教派主张”体现了礼教派和法理派妥协的产物,及推动了中国法律的进步,同时也保留了落后保守之处。
7.答案要点:
总督为清政府的地方要员,军机处为秉承皇帝旨意处理全国政务的中枢机构,他们发出的政令遭到谘议局、资政院的反对,且资政院以侵夺权力为由对军机大臣们进行弹劾,折射出清政府专制体制受到严重冲击。
在该案管辖权问题上,总督与谘议局、军机处与资政院的分歧,体现出清政府在预备立宪过程中,新旧机构之间权责不清,以及激烈的权力争夺,进一步加深了清王朝的内部危机。
摄政王对资政院议长的处理,体现出清政府改革本质是维护专制统治,最终加速了清王朝的灭亡。
【详解】本题是论述题之历史事物阐释题,时空是:晚清(中国)。设问要求说明“云南盐斤案”折射的清政府政治统治危机。据材料可知“云南盐斤案”是“清末因云南食盐加价而引发的一系列行政纠纷”,在这场纠纷中,云贵总督增加盐价,但谘议局认为增加盐价会影响民众生活,总督与谘议局的分歧闹到资政院,且资政院认为应该由谘议局决议,总督的命令停止施行。之后军机处突然发布上谕,要求将案件交给盐政大臣处理,但资政院启动了对军机大臣的程序,并最终另发上谕,同意了资政院的决议。据所学知识可知,总督为清政府的地方要员,军机处为秉承皇帝旨意处理全国政务的中枢机构,他们发出的政令遭到谘议局、资政院的反对,且资政院以侵夺权力为由对军机大臣们进行弹劾,折射出清政府专制体制受到严重冲击。同时,在管辖权问题上,总督与谘议局、军机处与资政院的分歧,体现出清政府在预备立宪过程中,新旧机构之间权责不清,以及激烈的权力争夺,进一步加深了清王朝的内部危机。其据材料“摄政王载沣以资政院议长不能震慑议员、掌握会议方向为由,将其撤职”可知,摄政王对资政院议长的处理,体现出清政府改革本质是维护专制统治,最终加速了清王朝的灭亡。
8.(1)内涵:随着华夏认同观念的发展,儒家、阴阳家等学派对“九州”的内涵提出各自解释,“九州”由指某国某地某自然区域,变为代指整个中国之意,后成为家国情怀的意象,具有了地理、政治、人文属性,承载了中华民族对国家观念的文化记忆。
(2)变化:三地新置行政区多次调整;这一时期地方行政区划大致与经济开发吻合,表现出开发时间、程度的差异;三地的郡县、州县两级制日渐完备。
关系:苏南浙江地区承接先秦以来的发展,西汉时期行政单位数量高于其他两地;东汉末年起,北方战乱,南方政局相对稳定,北民南迁,充实了劳动力资源,促进了江南的开发,三地郡县数量增长明显;唐中后期至两宋,随着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东移南迁,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三地新置行政区数量增长迅速。
(3)特点:汉唐时期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发展阶段,以“内边防务”为主;明清时期经略边疆,“内边防务、外边防务”并重,奠定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版图。
表现:汉代设置西域都护府、唐代实行羁縻制、明清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详解】(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中国。由材料“先秦时期“九土……‘九围……‘九有’、春秋时期齐侯缚钟‘咸有九州’的铭文表达‘天下’‘中国’之意:邹衍认为‘九州’是世界的一部分,除中国的“赤县神州”外,另有八州,成为一时之显学;……寄托了诗人们的爱国情怀。”及所学可知,随着华夏认同观念的发展,儒家、阴阳家等学派对“九州”的内涵提出各自解释,“九州”由指某国某地某自然区域,变为代指整个中国之意,后成为家国情怀的意象,具有了地理、政治、人文属性,承载了中华民族对国家观念的文化记忆。
(2)本题是对比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西汉至唐前期的东南地区。由材料“西汉至唐前期东南三地郡(州)县分布的变迁”可得出三地新置行政区多次调整;由材料“从唐中期到宋初的二百余年间,南方地区共建新县110多,其中在江西境内有27,福建有20,安徽、湖北各有10县,浙江4县,四川、湖南各7县,江苏5县。两宋时期,就江西一省而言,宋代已达68县,比唐前期翻了一番。”及所学可得出这一时期地方行政区划大致与经济开发吻合,表现出开发时间、程度的差异;三地的郡县、州县两级制日渐完备。由材料“苏南浙江”及所学可得出苏南浙江地区承接先秦以来的发展,西汉时期行政单位数量高于其他两地;东汉末年起,北方战乱,南方政局相对稳定,北民南迁,充实了劳动力资源,促进了江南的开发,三地郡县数量增长明显;由材料“苏南浙江、江西、福建”及所学可得出唐中后期至两宋,随着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东移南迁,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三地新置行政区数量增长迅速。
(3)本题是特点、表现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汉唐至明清时期。由材料“‘内边防务’通常指中央政权对边疆民族地区的治理,‘外边防务’多指维护国家统一对外防范的事务。”及所学可知,汉唐时期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发展阶段,以“内边防务”为主;明清时期经略边疆,“内边防务、外边防务”并重,奠定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版图。结合所学可知,汉代设置西域都护府、唐代实行羁縻制、明清实行闭关锁国政策。2023北京高三二模政治汇编
创新思维要力求超前章节综合
一、单选题
1.(2023·北京昌平·统考二模)南唐后主李煜在《相见欢》中写道:“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用丝喻愁,新颖而别致。前人以“丝”谐音“思”,用来比喻思念。李煜用“丝”来比喻离愁,别有一番新意。这表明( )
A.超前思维具有探索性和预测性 B.类比的目的在于生动形象的说明认识对象
C.抽象思维具有思维表达的严谨性 D.形象思维具有思维表达的情感性
2.(2023·北京海淀·统考二模)伴随着商业新业态的冲击,一些老字号自身难以适应竞争,逐渐衰落。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质量强国建设纲要》,提出要全面提高我国质量总体水平,打造中国精品和“百年老店”。打造“百年老店”可以( )
①运用超前思维,把握行业未来发展的总体趋势
②运用发散思维,通过想象获取客户多样化需求
③运用联想思维,模仿同行优质企业的营销策略
④运用辩证思维,处理好“老字号”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2023·北京房山·统考二模)唱响“海洋牧歌”,实现“藏粮于海”。某省地处热带亚热带,有蜿蜒4000多公里的大陆海岸线,1963个海岛如繁星密布,42万平方公里海域辽阔壮观,全年都适合海水鱼类养殖。为了梯度利用好这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该省提出十六字路线图:“疏近用远、生态发展、陆海接力、岸海联动”。这需要( )
①近浅海上做“减法”,适度控制近海养殖用海规模
②中远海上做“加法”,在辩证否定中实现深蓝远海质的飞跃
③综合开发利用上做“乘法”,通过超前思维实现海洋资源各尽其用
④运用综合思维方法,把握远、近、陆、海系统的有序性唱响“海洋牧歌”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2023·北京顺义·统考二模)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中国的现代化进程,让“科幻”离我们更近,从《三体》《流浪地球》到《独行月球》,片中的量子计算机、外骨骼机器人等许多科技产品,既展现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也带给观众强烈的真实感。对此理解最贴切的是( )
A.科幻作品来源于意识,是推动科技创新的重要基础
B.科幻创作表现出的“先知先觉”是超前思维的基本品质
C.科幻作品与科技创新共存,实现了客观与主观有机统一
D.科幻创作离不开时代土壤,基于现有技术进行合理想象
二、材料分析题
5.(2023·北京昌平·统考二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产生固体废物量最大的国家,固体废物利用不充分,部分城市“垃圾围城”问题突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积极探索固废治理之路,坚决推进“无废城市”建设,统筹推进固体废物“产出减量化、固废资源化、处置无害化”。
产出减量化。在生产端,坚持系统观念,从基础设施配套、产业布局、技术支撑等方面入手,在生产各环节实现工业固废减量化。
固废资源化。现实中,全面看待固体废物,注意加强技术研发、加大政策支持等,更好地促进固体废物再利用。
处置无害化。近年来,我国电子产品废弃物增加较快,如果对其不能妥善处理,会对土壤、水环境造成巨大危害。我国加强政策支持力度,规范行业秩序,进一步提升有关技术水平。
实践证明,我国“无废城市”建设实现了生态环境、社会和经济效益共赢。
从《逻辑与思维》角度,说明我国在推进“无废城市”建设、探索固废治理中蕴含的智慧。
6.(2023·北京东城·统考二模)潮起京津冀,协同向未来。
面积21.6万平方公里、拥有1亿多人口的京津冀,地缘相接、人缘相亲、文化一脉,具备协同发展的天然基础。2014年,党中央将“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三地按照“一张图”规划、“一盘棋”建设,打破自家“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式,持续推进区域协同发展。
9年来,抓住北京疏解非首都功能的“牛鼻子”,三地发挥各自优势,签署合作协议,建设“轨道上的京津冀”,坚持创新引领,京津研发、河北制造,产业链深度融合。179个政务服务事项“同事同标”,231个事项线上通办。北京优质公共服务资源向津冀延伸,组建22个京津冀高校发展联盟,累计实施医疗卫生合作项目约50个。
进入全面深化实施新阶段,北京、天津、河北将继续抓住机遇,加强前瞻性整体性谋划,构建现代化首都都市圈,打造我国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
结合材料,运用《逻辑与思维》知识,阐述京津冀是如何走出一条科学持续的协同发展之路的。
7.(2023·北京西城·统考二模)气候变化是全球共同面临的挑战。
全球气候变暖,极端灾害性天气频发。防灾减灾,贵在“早”。
天气系统的不稳定性加大了准确预报天气的难度。提高预报准确率,需要先进的气象观测技术和数值预报技术,需要精密监测、精准预报、精准服务的有机联动。由地面观测、高空探测、卫星监测组成的综合气象观测系统收集可靠的数据,气象部门利用超级计算机和数值预报技术对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得出初步的预报结论;再通过“天气会商”进行讨论,最后作出预报结论。
目前,我国气象部门不仅可以预报未来几分钟到几天的天气,还可以预测未来月、季、年的气候,甚至可以对未来几十年、百年的气候变化趋势进行预测。暴雨预警准确率91%,强对流天气预警时间提前至42分钟,预报精细到空间分辨率为1公里的格点区域。
(1)从超前思维的角度,解释我国是如何提高气象预报准确率的。
“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是全球气候治理的基本原则。由于地球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和导致全球环境退化的各种因素,在保护和改善全球环境方面,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负有共同的责任,但责任的大小、承担的方式等方面须有所区别,发达国家应比发展中国家承担更主要的责任。
(2)从哲学角度,分析“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这一原则的合理性。
三、开放性试题
8.(2023·北京丰台·统考二模)某班同学围绕“改革开放”这一主题开展研究性学习。
探究一 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
广东是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先行地、实验区,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大局中地位重要、作用突出。近期,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广东之行,引起同学们的广泛关注,搜集资料并展示如下:
2012年12月——第一次考察正值党的十八大胜利闭幕不久,作为新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习近平。第一次出京考察就来到广东,向海内外传递了将改革开放继续推向前进的鲜明信号。
2018年10月——在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面对国际国内形势的广泛深刻变化,总书记在广东发出了"继续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扩大开放,努力创造出令世界刮目相看的新的更大奇迹"的号召。
2020年10月——时值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总书记第三次来到广东考察,强调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要以更大魄力、在更高起点上推进改革开放。
2023年4月——在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总书记来到广东,强调要在全面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提升科技自立自强能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继续走在全国前列,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
进入新时代,面临着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我们要掌握辨证唯物玄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以改革开放的眼光看待改革开放,充分认识新形势下改革开放的时代性、体系性、全局性问题,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上推进改革开放。
(1)结合材料,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谈谈对“以改革开放的眼光看待改革开放”的理解。
探究二 要坚定不移地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同学们查阅资料如下:
甲:近年来,全球对新能源、绿色低碳领域的重视程度逐步提高,国际市场的旺盛需求也带动我国绿色低碳产品出口增长。2023年一季度,我国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对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都有出口记录。
乙:"一带一路"倡议十年来,我国加快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扩大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推动由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向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转变……。
丙:我国在开放中着力增强自身竞争能力、开放监管能力、风险防控能力,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完善外商投资国家安全审查等制度,为开放发展上好“保险”……。
(2)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知识,分析我国是如何坚定不移地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
参考答案
1.D
【详解】A:超前思维是在多角度、全方位地分析事物的历史和现状的基础上,从事物发展的现实情况出发,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状态,运用合理的推理和想象,判断事物未来发展趋势的思维形态。材料不涉及超前思维,没体现超前思维具有探索性和预测性,A排除。
B:比喻的目的在于生动形象地描写或说明认识对象,排除B。
C:材料体现的是形象思维,没体现抽象思维,不涉及抽象思维具有思维表达的严谨性,排除C。
D:材料中:用丝喻愁,新颖而别致。前人以“丝”谐音“思”,用来比喻思念;李煜用“丝”来比喻离愁,别有一番新意。这表明形象思维具有思维表达的情感性,D正确。
故本题选D。
2.B
【详解】①:超前思维具有前瞻性,运用超前思维,把握行业未来发展的总体趋势,故①正确。
②:想象是联系想思维的方法且通过想象获取客户多样化需求说法错误,故②错误。
③:运用创新思维,创新营销策略,而不是模仿同行优质企业的营销策略,故③错误。
④:伴随着商业新业态的冲击,一些老字号自身难以适应竞争,逐渐衰落,因此处理好“老字号”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故④正确。
故本题选B。
3.B
【详解】①④:材料中指出为了梯度利用好自然资源,某省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这需要运用综合思维方法,把握远、近、陆、海系统的有序性唱响“海洋牧歌”,近浅海上做“减法”,适度控制近海养殖用海规模,故①④正确。
②:中远海上做“加法”,创造有利条件促成事物发展,不涉及辩证的否定,故②不选。
③:综合开发利用上做“乘法”,实现各要素的综合有效利用,不涉及超前思维,故③不选。
故本题选B。
4.D
【详解】D:从《三体》《流浪地球》到《独行月球》,片中的量子计算机、外骨骼机器人等许多科技产品,既展现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也带给观众强烈的真实感,这说明科幻创作离不开时代土壤,基于现有技术进行合理想象,D正确。
A:科幻作品来源于社会实践,而不是来源于意识;科技创新是科幻作品产生的重要基础,A错误。
B:超前思维的基本品质是善于反思、勇于质疑,“先知先觉”是超前思维的表现,B错误。
C:科幻作品与科技创新共存,实现了主观与客观有机统一,而不是客观与主观有机统一,C错误。
故本题选D。
5.①在生产端,坚持系统观念,在生产各环节实现工业固废减量化,做到了由点到面,从整体上把握事物。
②全面看待固体废物,注意加强技术研发、加大政策支持,做到了用矛盾的观点看待事物,更好地利用固体废物,促进资源转化。
③对电子产品妥善处理,预料到了电子产品的危害性,从而居安思危,设法避免。
【分析】背景素材:推进“无废城市”建设、探索固废治理
考点考查:分析与综合方法、矛盾分析法、超前思维
能力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度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
核心素养:科学精神、政治认同、法治意识、公共参与
【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
本题要求说明我国在推进“无废城市”建设中采取的措施的理论依据,可从分析与综合方法、矛盾分析法、超前思维的方法等角度阐释。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有效信息①:在生产端,坚持系统观念,从各环节入手→可联系教材分析与综合方法知识;
有效信息②:全面看待固体废物,注意加强技术研发→可联系教材矛盾分析法知识;
有效信息③:如果对其不能妥善处理,会对土壤、水环境造成巨大危害→可联系教材超前思维知识;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时政信息等相结合。
6.①以辩证思维持续推进区域协同发展。立足整体,三地按照“一张图”规划、“一盘棋”建设,打破自家“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式;抓住主要矛盾,牢牢抓住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这个“牛鼻子”,加快互联互通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产业链深度融合,推动公共服务共建共享。
②以超前思维明确发展目标。进入全面深化实施新阶段,加强前瞻性整体性谋划,构建现代化首都都市圈,打造我国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
【分析】背景素材:京津冀协同发展
考点考查:辩证思维、超前思维等
能力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
核心素养:科学精神、政治认同
【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
本题为阐释说明类试题,设问可转换为:京津冀协同发展体现了哪些科学思维方法?知识限定不明确,需要在审读材料的基础上联系教材加以确定。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三地按照“一张图”规划、“一盘棋”建设,打破自家“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式,持续推进区域协同发展→可联系教材辩证思维中的立足整体知识;
关键词②:抓住北京疏解非首都功能的“牛鼻子”→可联系教材辩证思维中的抓住主要矛盾知识;
关键词③:加强前瞻性整体性谋划,构建现代化首都都市圈,打造我国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可联系教材超前思维知识。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相结合。
7.(1)气象预报是通过研究气象规律对其发展趋势作出合理推断。为提高气象预报的准确性,我国运用综合气象观测系统收集全面可靠的数据,把握大气变化的真实情况;运用分析与综合方法处理数据,把握气象变化的内在矛盾和规律;运用推理方法和合理想象,对气象发展趋势做出准确的预测,实现趋利避害防患于未然。
(2)可从联系的观点、矛盾特殊性、发展的观点、实事求是等角度回答。
等级水平 等级描述
水平4 观点鲜明,能明确表达自己的见解;紧扣问题,准确运用所学知识展开论述;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水平3 观点比较明确,能表达自己的见解;能扣住问题全面展开论述,知识运用比较恰当、准确;逻辑性较强,有条理
水平2 观点不明确:论述不能集中指向问题,罗列知识;知识运用不正确;论述缺乏逻辑,条理性差
水平1 应答与试题无关;或重复试题内容;或没有应答
【分析】背景素材:气候变化是全球共同面临的挑战
考点考查:超前思维、矛盾的普遍性与矛盾的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实事求是等有关知识
能力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
核心素养:科学精神、政治认同
【详解】(1)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
本题为阐释说明类试题,知识限定具体明确,实质是回答我国是如何运用超前思维提高气象预报准确率的。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气象部门利用超级计算机和数值预报技术对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得出初步的预报结论→可联系教材超前思维要运用矛盾分析法知识。
关键词②:再通过“天气会商”进行讨论,最后作出预报结论→可联系教材超前思维要运用推理和想象的方法知识。
关键词③:由地面观测、高空探测、卫星监测组成的综合气象观测系统收集可靠的数据→可联系教材超前思维要以事物发展的状况为依据知识。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相结合。
(2)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
本题为阐释论证类试题。依据设问,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思考“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这一原则所体现的哲学原理。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角度①: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负有共同的责任,但责任的大小、承担的方式等方面须有所区别→可联系教材矛盾的普遍性与矛盾的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知识。
角度②:发达国家应比发展中国家承担更主要的责任→可联系教材联系多样性知识。
角度③:责任的大小、承担的方式等方面须有所区别→可联系教材矛盾的特殊性知识。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相结合。
8.(1)可以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逻辑等角度作答。
等级水平 等级描述
水平4 观点鲜明,能明确表达自己的见解;紧扣观点,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展开论述;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水平3 观点比较明确,能表达自己的见解:能扣住观点展开论述,知识运用比较准确:逻辑性较强,有条理
水平2 观点不明确;论述不能集中指向问题,罗列知识:知识运用不正确;论述缺乏逻辑,条理性差
水平1 应答与试题无关;或重复试题内容;或没有应答
(2)我国坚定不移地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加大高科技产品出口,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出口竞争新优势;优化营商环境,推动投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坚持维护多边主义,参与完善全球治理体系,为世界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维护国家经济安全,提升防范风险的能力。
【分析】背景素材:推进改革开放、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
考点考查:《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有关知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与文化、逻辑与思维等知识
能力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述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
【详解】(1)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要求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谈谈对“以改革开放的眼光看待改革开放”的理解。可以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逻辑等角度结合材料作答。注意要切合主题要求。
(2)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
本题属于理解类主观题,要求考生说明我国是如何坚定不移地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要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角度结合材料分析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我国绿色低碳产品出口增长,我国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对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都有出口记录→可联系我国坚定不移地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加大高科技产品出口,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出口竞争新优势。
关键词②:我国加快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扩大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可联系优化营商环境,推动投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
关键词③:推动由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向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转变→可联系参与完善全球治理体系,为世界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关键词④:我国在开放中着力增强自身竞争能力→可联系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
关键词⑤:我国在开放中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为开放发展上好“保险”→可联系维护国家经济安全,提升防范风险的能力。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时政信息等相结合。2023北京高三二模政治汇编
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章节综合
一、单选题
1.(2023·北京海淀·统考二模)社会保障关乎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下面是2023年全国两会期间对推动我国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热议的一些话题。
◇统一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为广大农村地区老年人筑牢兜底保障;
◇加大对养老服务产业的支持力度,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有助于建立更加完善的养老服务体系;
◇推动多层次医疗保障有序衔接,尽力改变医疗资源分配不均衡现状;
◇着眼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发展需要,完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权益保障法律法规,强化平台责任,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
完善我国社会保障体系,推动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需要( )
①消除城乡、区域、群体之间的差异,发挥经济运行“减震器”的作用
②由政府和社会承担社会保障主要责任,优化统筹市场主体及各方力量
③推进新兴产业进军养老医疗市场,发挥企业在社会保障中的基础作用
④配套的劳动权益保障法律法规与时俱进,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2023·北京丰台·统考二模)进入新时代以来,国资国企改革完成顶层设计,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持续推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环境不断优化,民营企业数量从1000多万户增长到4000多万户;形成100多万亿元经济总量、14亿多人口、4亿左右中等收入群体的强大内需市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我国已经形成了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B.我国发展壮大国有经济,巩固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体地位
C.我国建设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收入分配体系,促进实现共同富裕
D.我国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推动民营企业发展
二、材料分析题
3.(2023·北京丰台·统考二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织密社会保障安全网,把为人民造福事业推向前进。
党的十八届三中企会提出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十年来,我国建成了具有鲜明中国特色、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覆盖范围不断扩大。基本养老、失业、工伤三项社会保险参保人数分别从2012年的7.9亿人、1.5亿人、1.9亿人,增加到2022年12月的10.5亿人、2.4亿人、2.9亿人。
◆保障水平持续提高。从2012年到2022年,企业退休人员月人均养老金从1686元增长到2987元;月平均失业保险金由707元提高到1585元;月平均工伤保险伤残津贴由1864元提高到约4000元。
◆管理服务不断提升。我国已建立5400余个县级以上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中央、省、市、县、乡镇(街道)五级社保经办管理服务网络基本形成,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上线运行,管理服务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水平显著提升。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知识,谈谈对我国织密社会保障安全网的认识。
4.(2023·北京朝阳·统考二模)社会保障和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读下图,回答问题。
北京市“十四五”时期社会保障发展主要指标
指标 目标 属性
······
二、社会保障
6.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万人) 1871.9 约束性
7.失业保险参保人数(万人) 1370 约束性
8.工伤保险参保人数(万人) 1288 约束性
9.社会保障待遇水平 参考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调整 预期性
(1)上述约束性和预期性指标体现的我国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原则是什么?
(2)结合上图,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分析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对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义。
参考答案
1.D
【详解】①:城乡、区域、群体之间的差异具有客观性,这些差异难以彻底消除,①错误。
②:国家依法建立起政府和社会承担主要责任的社会保障“安全网”,可以优化统筹市场主体及各方力量,②正确。
③:政府和社会在社会保障中承担主要责任,企业在社会保障中不起基础作用,③错误。
④:“完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权益保障法律法规”表明推动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需要配套的劳动权益保障法律法规与时俱进,④正确。
故本题选D。
2.D
【详解】A:统一开放、竞争有序,是现代市场体系的基本要求,我国正加快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已经形成”不符合实际,A说法错误。
B:在国民经济中公有制经济占主体地位,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发挥主导作用,但不占主体地位,B说法错误。
C:我国当前坚持“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原则,建设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体系,C说法错误。
D: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环境不断优化,民营企业数量翻两番,形成强大内需市场,体现我国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推动民营企业发展,D正确。
故本题选D。
3.织密社会保障安全网坚持了党的领导,体现了新发展理念。社会保障是民生保障安全网、收入分配调节器和经济运行减震器。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不断提高社会保障水平,逐渐建立起覆盖全民、统筹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使每个公民享受其相应的社会保障权益。织密社会保障安全网有利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公平、增进人民福祉,满足人们美好生活需要。
【分析】背景素材:我国建成具有鲜明中国特色、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
考点考查:《经济与社会》的相关知识
能力考查:描述和阐述事物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
【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
本题的设问要求谈谈对我国织密社会保障安全网的认识,需要调用《经济与社会》的有关知识,从贯彻新发展理念、我国的社会保障等角度分析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党的十八届三中企会提出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可联系坚持党的领导;
关键词②:织密社会保障安全网,把为人民造福事业推向前进→可联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关键词③:覆盖范围不断扩大,保障水平持续提高,管理服务不断提升→可联系社会保障的作用以及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要求。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时政信息等相结合。
4.(1)完善社保体系,既要尽力而为,坚持应保尽保原则;又要量力而行,社保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
(2)加强社保体系建设,可以扩大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可以促进私人投资,发展非公经济;可以缩小收入差距,使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可以鼓励人们珍惜资源环境,促进绿色发展。
【分析】背景素材:北京市“十四五”时期社会保障发展主要指标
考点考查:社会保障的要求、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意义
能力考查:描述和阐述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
【详解】(1)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
本题需要调用《经济与社会》的有关知识,分析约束性和预期性指标体现了我国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什么原则。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失业保险参保人数、工伤保险参保人数等方面都是约束性指标→可联系完善社保体系,既要尽力而为,坚持应保尽保原则;
关键词②:在社会保障待遇水平方面是预期性指标→可联系社会保障要量力而行,社保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2)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
本题需要调用《经济与社会》的有关知识,析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对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义。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社会保障缺失会导致高储蓄率,内需不足,居民不敢消费,不利于经济发展→可联系完善社会保障,扩大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关键词②:社会保障缺失会导致低投资率,私营个体投资不足,而且会导致低劳动力成本,导致贫富差距大→可联系完善社会保障,可以促进私人投资,发展非公经济;可以缩小收入差距,使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关键词③:社会保障缺失会导致要素价格压制,资源环境好费率高→可联系完善社会保障,有利于珍惜资源环境,促进绿色发展;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2023北京高三二模政治汇编
材料分析题
一、材料分析题
1.(2023·北京东城·统考二模)一卷宣讲阵地,一卷惠民实事,一卷志愿服务……文明,已成东城内在气质。
结合材料,运用《哲学与文化》知识,谈谈文明何以成为东城的内在气质。
2.(2023·北京东城·统考二模)潮起京津冀,协同向未来。
面积21.6万平方公里、拥有1亿多人口的京津冀,地缘相接、人缘相亲、文化一脉,具备协同发展的天然基础。2014年,党中央将“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三地按照“一张图”规划、“一盘棋”建设,打破自家“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式,持续推进区域协同发展。
9年来,抓住北京疏解非首都功能的“牛鼻子”,三地发挥各自优势,签署合作协议,建设“轨道上的京津冀”,坚持创新引领,京津研发、河北制造,产业链深度融合。179个政务服务事项“同事同标”,231个事项线上通办。北京优质公共服务资源向津冀延伸,组建22个京津冀高校发展联盟,累计实施医疗卫生合作项目约50个。
进入全面深化实施新阶段,北京、天津、河北将继续抓住机遇,加强前瞻性整体性谋划,构建现代化首都都市圈,打造我国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
结合材料,运用《逻辑与思维》知识,阐述京津冀是如何走出一条科学持续的协同发展之路的。
3.(2023·北京东城·统考二模)家政服务是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组成部分。同学们围绕“促进家政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开展探究活动。
探究一 行业发展,“双手”助力
家政服务业是以家庭为服务对象,向家庭提供各类服务,满足家庭生活需求的服务行业。同学们搜集到以下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2019年6 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促进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的意见》提出采取综合支持措施,培育一批产教融合型家政企业,扩大员工制家政企业免征增值税的适用范围;加强家政服务从业人员的社会保障支持等意见。2022年12月,《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提出完善家政服务标准体系,提升家政服务和培训质量。2023年2月印发的《质量强国建设纲要》指出要创新丰富家政服务,培育优质服务品牌。目前,全国已确定32个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领跑者”重点推进城市,建成3.3万多个社区家政服务网点。
(1)结合材料一、二,运用《经济与社会》知识,分析政府和市场在促进家政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中的作用。
探究二 服务提质,消费放心
同学们开展了家政服务消费调查。调查结果显示:约38%的消费者对家政服务人员的服务质量和专业水平存在质疑;21%的消费者对家政服务价格有质疑;17%的消费者遇到家政服务人员不按合同履行职责;15%的消费者认为家政公司推荐服务时夸大水准;9%的消费者填写了家政公司缺乏处理纠纷的规范措施。
(2)结合材料,综合运用法治知识,谈谈如何让消费者对家政服务更放心。
4.(2023·北京东城·统考二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好制度。
材料一 十三届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推进人大工作取得重大进展。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说明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工作是如何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
材料二 改革开放以来,全国人民代表大 会九次聚焦国务院机构改革。
(2)结合材料二,概括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务院机构改革的特点。
(3)结合材料二,运用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知识,阐释不断深化国务院机构司革的原因。
5.(2023·北京东城·统考二模)“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中国方案,世界期待。
【中国方案】
◎中国主张“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10年来,为沿线国家创造42万个工作岗位,让将近4000万人摆脱贫困。◎中国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引导各方共同推动全球发展迈向平衡协调包容新阶段,推动加强全球减贫、粮食安全、发展筹资等领域合作。 ◎中国提出全球安全倡议,坚持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倡导走出一条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共赢而非零和的新型安全之路。 ◎中国提出全球文明倡议,共同倡导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重视文明传承和创新,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
【世界回响】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多次写入联合国决议文件。目前已有100多个国家和包括联合国在内多个国际组织支持全球发展倡议。中国一提出全球安全倡议,就得到国际社会广泛响应。多国领导人表示积极支持中国提出的全球文明倡议,团结世界上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共迎挑战,共谋发展。
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知识,谈谈中国方案为什么能够得到世界广泛认可。
6.(2023·北京东城·统考二模)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
◎土地革命时期,毛泽东用大量时间深入工人、农民、红军战士中进行调查,写出《寻乌调查》《反对本本主义》等著作。他强调:“对于中国各个社会阶级的实际情况,没有真正具体的了解,真正好的领导是不会有的。”“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1961年,党中央大兴调查研究之风。这是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遭遇困难时开展的一场调查运动。通过调查研究制定了系列政策,促进了国民经济恢复性发展。 ◎20世纪70年代末,针对是否进行改革开放,中央同样进行了大规模调查研究:从1977年7月到1980年6月,除中央领导同志出访外,派出部委代表团出访360次、科教经贸代表团出访472次。打开国门搞建设的中国,取得了举世目的伟大成就。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调查研究工作。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党中央决定,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作为在全党开展的主题教育的重要内容,推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
结合材料,综合运用所学,谈谈如何深刻理解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
7.(2023·北京西城·统考二模)有一种快乐叫“村BA”。一个只有1188人的小山村,一个由村民自发组织的乡土篮球赛,全网关注量5亿人次,赛事3天,盛况空前。
“村BA”的队员,有地道的农民,有大山里的教师,有专门从外地赶回来的打工人。场外,小吃摊的折耳根、煳辣椒透着苗乡的特有香气:场内,比赛解说员在普通话、贵州话和苗语之间自如切换,啦啦队着苗服跳着苗家传统舞,观众席上有人端着火锅、有人喝着米酒。缅奖奖品是国家级非遗苗族银帽、三穗麻鸭、台江特色木雕龙舟等。
在台盘村,打篮球源于“六月六”苗族的吃新节,最早可追溯到1940年左右,80多年从没有停办过篮球赛。“村BA”,让人们知晓了台盘村,认识了那里热烈鲜活的老百姓,知道了那里的农副特产,看到了苗族文化。有人开始去那里旅游有人从中发现了商机。
此外,“村BA”火热开展的地方还有宁夏宝丰镇、甘肃广河、东莞、河南灵宝等。
运用所学,说明“村BA”促进基层文化发展的成功经验。
8.(2023·北京西城·统考二模)中美农业圆桌论坛在美国密苏里州圣路易斯市召开。
论坛主题:“全球粮食安全——应对挑战”
参会成员:中美双方农业行业协会、企业代表
论坛议题:种业和作物保护、农业和食品供应链、农业法案
代表发言:(片段)
●美国腹地(中西部地区)中国协会主席:我们的农业社区正在寻求机会,与中国建立更牢固的农业合作关系,希望中美双方保持沟通。●中国驻美国大使馆工作人员:据美方统计,2022年美国向中国农产品出口达到创纪录的381.6亿美元,同比增长16%。中国对美农产品出口也实现增长,但规模和品种比较有限,希望进一步加强双向贸易。
运用国际相关知识,说明应如何理解上述对话中的“希望”。
9.(2023·北京西城·统考二模)自由贸易港是当今世界对外开放水平最高的特殊经济功能区。在海南建设自由贸易港(以下简称海南自贸港),是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开放进程中的一件大事。
资料一●根据党中央决策,1988年,全国人大批准设立海南省、办全国最大的经济特区。 ●2018年,党中央决定支持海南全岛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探索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对标全球最高水平的开放形态,对接最先进的经贸规则。 ●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中国(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海南自贸港建设全面实施。 ●2021年,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南自由贸易港法》,为海南自贸港建设和管理提供法律框架。 ●“推进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成为2021年全国政协重点调研议题之一,就推动全岛封关运作等重点问题建言献策,对《总体方案》实施情况进行民主监督。
资料二海南建省之初,全省没有一个红绿灯,连一根铁钉也要到岛外去买。如今,自由贸易港政策制度体系基本建立,多项制度在全国推广,博鳌亚洲论坛永久举亦地、全球唯一的环岛高铁、南繁种子……形成了一张张享誉世界的“海南名片”。
结合海南自贸港建设进程,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
10.(2023·北京西城·统考二模)材料一 《行政诉讼法》(2017年修订)中关于行政公益诉讼的规定如下: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二十五条第四款检察机关在履行职责中发现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食品药品安全、国有财产保护、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等领域负有监督管理职责的行政机关违法行使职权或者不作为,致使国家利益或者社会公共利益受到侵害的,应当向行政机关提出检察建议,督促其依法履行职责。行政机关不依法履行职责的,人民检察院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材料二 2017年修订的《行政诉讼法》第25条正式确立了检察机关在“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食品药品安全、国有财产保护、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等领域”提起行政公益诉讼的法律依据,并修改“国有资产保护”为“国有财产保护”。
材料三 上述修订带来三个主要变化:拓展了检察机关提起行政公益诉讼的范围;使国有财产受到更为全面的保护;对行政机关的国有财产保护履职行为的评定。
结合材料,运用法治相关知识,分析行政公益诉讼是如何保护国家和公共利益的。
11.(2023·北京西城·统考二模)气候变化是全球共同面临的挑战。
全球气候变暖,极端灾害性天气频发。防灾减灾,贵在“早”。
天气系统的不稳定性加大了准确预报天气的难度。提高预报准确率,需要先进的气象观测技术和数值预报技术,需要精密监测、精准预报、精准服务的有机联动。由地面观测、高空探测、卫星监测组成的综合气象观测系统收集可靠的数据,气象部门利用超级计算机和数值预报技术对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得出初步的预报结论;再通过“天气会商”进行讨论,最后作出预报结论。
目前,我国气象部门不仅可以预报未来几分钟到几天的天气,还可以预测未来月、季、年的气候,甚至可以对未来几十年、百年的气候变化趋势进行预测。暴雨预警准确率91%,强对流天气预警时间提前至42分钟,预报精细到空间分辨率为1公里的格点区域。
(1)从超前思维的角度,解释我国是如何提高气象预报准确率的。
“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是全球气候治理的基本原则。由于地球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和导致全球环境退化的各种因素,在保护和改善全球环境方面,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负有共同的责任,但责任的大小、承担的方式等方面须有所区别,发达国家应比发展中国家承担更主要的责任。
(2)从哲学角度,分析“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这一原则的合理性。
12.(2023·北京海淀·统考二模)“农”字号产业“旺”起来,让“希望的田野”迸发更多活力。
念好“土”字诀打好“特”字牌。
“靠山吃山唱山歌,靠海吃海念海经。”五常大米、安吉白茶、洛川苹果……越来越多带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走出乡村,走向市场,成为带动一方发展的“金字招牌”。挖掘土特产背后的价值内涵,不断增强特色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在“链”上升级在“融”上发力。
乡村产业振兴,既要深挖特色资源优势,也要向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要效益。近年来,某县加强枣产业链建设,建成枣加工企业120多家,逐步形成枣种植、加工、储运、销售,及枣产品研发、品牌培育、消费服务等完整链条。
做大产业“蛋糕”带动农民就业增收。
支持家庭农场组建农民合作社,合作社根据发展需要办企业,带动小农户合作经营;引导企业发挥自身优势,在带动农户、服务农户中发展壮大自己,形成企业和农户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发展格局。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知识,分析“农”字号产业怎么“旺”起来,让“希望的田野”迸发更多活力。
13.(2023·北京海淀·统考二模)一带江山如画,风物向秋潇洒。
山如歌,青如曲;
听此青绿,展卷入梦。
一弦“乐”古今;
回望千年,乐咏江山。
《听此青绿——乐咏千里江山音乐会》(以下简称《听此青绿》)选取了北宋王希孟的传世名作《千里江山图》中的12段图景,借鉴《高山流水》《渔舟唱晚》《梅花三弄》等古曲的艺术表达将编钟、箜篌、筑、埙等中国古老的民族乐器和西洋铜管乐相结合,用中西乐音传递着久远年代的神韵与壮丽,描绘古老东方民族独特的艺术气质,记录中华绵延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和锦绣河山。
音乐会还加入绘画、书法、意境化舞蹈等表现方式,以科技化的舞台技术让观众耳中见色、眼里闻声、随声赋形。音乐与光影交错,共同营造出“野水连天碧,峰峦入海青”的意境,引领观众沉浸在舞台上投射出的“千里江山”之中,“听见”祖国的千里江山,“看到”中华文明的瑰丽风范,感受中国意蕴的深邃苍远。
结合材料,运用《哲学与文化》知识,说明《听此青绿》是如何让观众“听见”祖国的千里江山的。
14.(2023·北京海淀·统考二模)张先生购买了一辆充电汽车,并计划在自家地下车位安装充电桩。根据规定,安装充电桩需要提交车位权属证明、汽车购买证明和物业公司的同意安装证明等。但物业公司以小区建设规划不含充电桩及安装充电桩存在安全隐患为由拒绝在申请材料上盖章。张先生多次与物业公司协商未果,于是将物业公司起诉至当地人民法院。请求法院判定被告向原告出具盖章同意的居民区自用充电设施建设安装申请,并在供电企业现场勘察及充电桩安装过程中给予必要的配合与协助。同时,承担本案诉讼费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二百七十三条:业主对建筑物专有部分以外的共有部分,享有权利,承担义务。
第五百零九条: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当事人在履行合同过程中,应当避免浪费资源、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
第九百四十二条:物业服务人应当按照约定和物业的使用性质,妥善维修、养护、清洁、绿化和经营管理物业服务区域内的业主共有部分,维护物业服务区域内的基本秩序,采取合理措施保护业主的人身、财产安全。对物业服务区域内违反有关治安、环保、消防等法律法规的行为,物业服务人应当及时采取合理措施制止、向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报告并协助处理。
如果你是法官,应如何看待上述当事人的诉讼请求?请说明理由。
15.(2023·北京海淀·统考二模)材料一 自全功能接入国际互联网以来,中国坚持依法治网,持续推进网络空间法治化,推动互联网在法治轨道上健康运行。进入新时代,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国顺应全球信息化发展大势,立足中国互联网发展实践,不断深化对依法治网的规律性认识,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网络法治道路。
10年来,我国先后制定了网络安全法、电子商务法、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等五部专门法律。全国人大常委会还持续推进传统法律规范向网络领域延伸,近年来陆续修改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食品安全法等法律;针对网络交易的消费者权益保护、网络平台的食品安全责任、互联网领域的不正当竞争和垄断等,完善了相关制度规范;通过编纂民法典、制定刑法修正案等,对网络新业态下的民事权利保护、打击新型网络犯罪等作出专门规定。
材料二 依法加强网络空间治理,充分尊重网民意见,坚决打击网络违法犯罪活动,构建网络空间良好秩序;针对我国网民规模大、平台多、业态丰富的实际情况,适应法律主体多元、关系多样、场景多变的特点,运用法治方式解决制约互联网发展的瓶颈问题;网络立法丰富和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网络执法不断加强,网络司法裁判规则逐步完善,网络普法深入推进。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坚持依法治网的理念,推动互联网依法有序健康运行,为网络强国建设提供更加坚实的法治保障。
(1)运用所学法治知识,完成下表。
相关法律内容及其意义:
法律 内容 意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 全面规范电子商务经营行为,明确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和平台内经营者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 聚焦人民群众的关切,在有关法律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完善个人信息保护应遵循原则和个人信息处理规则,明确个人信息处理活动中的权利义务边界。 健全个人信息保护工作体制机制,切实维护公民个人信息权益。
(2)结合材料一,从哲学角度分析我国为何持续推进网络空间法治化。
(3)结合材料一、二,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说明我国是如何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网络法治道路的。
16.(2023·北京海淀·统考二模)材料一 2023年3月1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沙特阿拉伯王国、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在北京发表三方联合声明,宣布沙特和伊朗达成协议,同意恢复外交关系,开展各领域合作。这是我国建设性介入中东热点问题的首次尝试,也是在地区落实“全球安全倡议”的成功实践。
我国之所以能够实现如此外交奇迹,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结合材料一,运用《逻辑与思维》知识,说明让沙特和伊朗“握手言和”是如何体现科学思维的。
材料二 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首次提出“全球文明倡议”。这是中国继“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之后提供的又一国际公共产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今世界不同国家、不同地区各具特色的现代化道路,植根于丰富多样、源远流长的文明传承。人类社会创造的各种文明,都闪烁着璀璨光芒,为各国现代化积蓄了厚重底蕴、赋予了鲜明特质,并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共同为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作出了重要贡献"。
全球文明倡议的“四个共同倡导”:
共同倡导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共同倡导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共同倡导重视文明传承和创新、共同倡导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
近年来随着地缘政治冲突日益加剧,“文明冲突论”“文明优越论”在西方一些政客的煽动、炒作之下,重回大众视线,加剧了不同文明之间的仇恨与隔阂,严重阻碍了国际交流合作。而“全球文明倡议”强调要“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阔、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包容超越文明优越”“不将自己的价值观和模式强加于人,不搞意识形态对抗”。
(2)结合材料二,综合运用所学,谈谈在推动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中,我国提出“全球文明倡议”的原因。
17.(2023·北京朝阳·统考二模)行政处罚是指行政机关依法对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以减损权益或者增加义务的方式予以惩戒的行为。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新增了相关规定,希望用柔性执法促进自觉守法、自我纠错,彰显了当代行政管理的“力度·尺度·温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节选)第三十三条 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改正 ,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不予行政处罚。初次违法且危害后果轻微并及时改正的,可以不予行政处罚。当事人有证据足以证明没有主观过错的,不予行政处罚。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对当事人的违法行为依法不予行政处罚的,行政机关应当对当事人进行教育。 第三十四条 行政机关可以依法制定行政处罚裁量基准,规范行使行政处罚裁量权,行政处罚裁量基准应当向社会公布。 第六十六条 行政处罚决定依法作出后, 当事人应当在行政处罚决定书载明的期限内,予以履行。当事人确有经济困难,需要延期或者分期缴纳罚款的,经当事人申请和行政机关批准,可以暂缓或者分期缴纳。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说明上述法律规定的实施将如何促进行政管理的“力度”“尺度”和“温度”的有机统一。
18.(2023·北京朝阳·统考二模)就业是民生之本,依法保障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推动构建稳定的劳动关系,提升就业质量,助力经济发展。大学生小刘经面试、体检、培训合格后,于2023年2月17日收到某电子商贸公司的入职通知,职务为销售员,人事部门让他签署以下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书甲方:某电子商贸公司 乙方: 甲方聘用乙方为员工,双方经过平等协商,彼此同意约定下述条款以共同遵守。 第一条:乙方被甲方录用后,需按时保质保量完成工作,遵纪守法,维护甲方的荣誉和利益,保守商业机密。 第二条:乙方如违反公司纪律,甲方依章给予纪律处分,直至解除本合同。 第三条:工资薪酬方面,每月销售超过10单,则每单按照5%比例提成,且有3000元底薪;每月销售不足5单,则每单按照5%比例提成,且无底薪。 第四条:福利待遇方面,享受社保、国家法定节假日以及特定节日福利礼品(如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员工生日)。 第五条:本合同期满后,双方可以续订。如乙方违约,则需承担违约责任,给予甲方赔偿。 第六条:本合同自签订之日起生效,有效期三年。 甲方(盖章) 乙方(盖章) 签订日期: 年 月 日
为了更好维护自身权益,小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有关规定,拟就上述合同内容进行合理修订,请帮他提出两条修订建议。
修订内容①:( )
法理依据①:( )
修订内容②:( )
法理依据②:( )
19.(2023·北京朝阳·统考二模)社会保障和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读下图,回答问题。
北京市“十四五”时期社会保障发展主要指标
指标 目标 属性
······
二、社会保障
6.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万人) 1871.9 约束性
7.失业保险参保人数(万人) 1370 约束性
8.工伤保险参保人数(万人) 1288 约束性
9.社会保障待遇水平 参考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调整 预期性
(1)上述约束性和预期性指标体现的我国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原则是什么?
(2)结合上图,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分析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对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义。
20.(2023·北京朝阳·统考二模)强化“问题导向”,深入调查研究。
中国共产党人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从来都是为了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要解决实际问题,刻舟求剑不行,闭门造车不行,异想天开更不行,必须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回望百年党史,什么时候重视调查研究,坚持问题导向、从实际出发,党和人民事业就蒸蒸日上,反之则会遭受挫折。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调查研究工作,将改进调查研究作为中央八项规定的第一条,聚焦问题、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为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作出了表率。
当前,我国发展面临新的战略机遇、新的战略任务、新的战略阶段、新的战略要求、新的战略环境。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国内改革发展稳定面临不少深层次矛盾躲不开、绕不过,各种风险挑战、困难问题比以往更加严峻复杂,迫切需要通过调查研究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找到破解难题的办法和路径。
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阐明强化“问题导向”、深入调查研究的必要性。
21.(2023·北京房山·统考二模)打造知识产权首善之区,建设知识产权强国示范城市,北京市迈出坚实一步。
2022年,北京市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政治站位,高位统筹协调,让“知产”变“资产”,以知识产权赋能首都高质量发展。
精准服务营商环境更优化 北京市深化“一网通办”,实现专利权质押登记业务告知承诺制,进一步优化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流程。北京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和中关村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着力提升专利预审服务质效,新增量子科技、集成电路、生物信息学等领域55个专利预审服务分类号。
赋能发展“两区”“知产”先突破 北京市注重加强知识产权转化运用,在运用中保护,保护中创造价值。首创的企业“白名单”双向推送机制,入选国家知识产权强国示范典型案例。实施专利转化专项,投入4000余万元支持百余家中小微企业购买并实施专利技术,切实助企纾困。
对外交流提升全球影响力 在国际知识产权保护领域,“北京声音”也越来越强劲。北京市深化知识产权对外交流合作,强化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合作,积极推动完善知识产权国际规则体系,参与新领域新业态知识产权国际规则与标准制定。
注:北京“两区”是指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
结合材料,综合运用《经济与社会》《法律与生活》知识,分析北京市是如何通过知识产权赋能首都高质量发展的。
22.(2023·北京房山·统考二模)小小基层立法联系点,架起百姓与国家立法机关之间的“连心桥”。
★扩大规模通渠道
★多种形式集民意
某街道接到立法征询任务后,街道会提前一周给信息员和联络员送上法律草案和情况说明,召开居民群众和业务相关人员两种类型座谈会。在居民群众提意见之前,请专业的法律人士把法条“翻译”一下,转化为老百姓的家常话,以唠家常的方式,润物细无声地向老百姓介绍法律内容和国家立法工作,调动了居民提出意见建议的积极性。
★采纳建议汇民智
截至2023年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已就152部法律草案等征求基层立法联系点意见,普通老百姓通过这个平台,“原汁原味”地提出了15000多条意见建议。这些意见建议都得到国家立法机关的尊重和认真研究,并被不同程度采纳吸收。
结合材料,综合运用《政治与法治》和《哲学与文化》知识,分析小小立法联系点是如何展现民主大舞台的。
23.(2023·北京房山·统考二模)乡村书店——美丽乡村新亮点。
★星罗棋布的乡村田野,一大批农家书屋从传统的“屋+书”,迭代为书店与艺术展览、非遗传承、研学培训、便民服务等业态融为一体的乡村文化新空间。农家书屋的跨界融合运营带热了乡村阅读,成为打通农村基层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的新尝试。
★走进某地农家书屋,新鲜时尚的文化气息扑面而来。新书零售、图书借阅、文创展示、活动沙龙、咖啡茶吧等功能分区一目了然,各类数字化阅读设施一应俱全,红色宣讲、手工课堂、有声朗读、儿童研学等文化活动,大大增强了村民与农家书屋的互动黏性;书店+艺术展览、书店+美学生活、书店+时尚服饰等多业态模式,扮靓了古朴乡村空间。
★一些城市民营书店,也将目光投向广袤的乡村大地,依托乡村独特的自然景观资源和历史文化底蕴,营造出一座座多维复合、别具一格、内涵与“颜值”兼具、乡土气息浓郁、迸发时代活力的乡村公共阅读空间和文化体验空间,吸引了客流,点亮了乡村。
乡村书店已成为乡村文旅发展的“香饽饽”、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丽乡村的新亮点,让人们看到了“书香味”与“泥土味”交融产生的多元价值。
结合材料,运用《哲学与文化》知识,谈谈“书香味”与“泥土味”交融产生的多元价值。
24.(2023·北京房山·统考二模)促进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是全人类的共同事业。中国始终是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和引领者,积极参与共建美丽地球家园。
中国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签署《关于建设绿色“一带一路”的谅解备忘录》,与有关国家及国际组织签署50多份生态环境保护合作文件,与32个国家共同建立“一带一路”能源合作伙伴关系;成立“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研究院,建设“一带一路”生态环保大数据服务平台;制定实施《“一带一路”绿色投资原则》,在共建国家投资建设了一批可再生能源项目,帮助共建国家建设了一批清洁能源重点工程。中国积极推进共建绿色“一带一路”,让绿色切实成为共建“一带一路”的底色。
结合材料,综合运用所学知识,阐释中国在推进共建绿色“一带一路”中的作为。
25.(2023·北京房山·统考二模)某校高三(1)班学生利用假期在学校周边社区开展了“调研民法典普及情况,助力城市文明建设”的活动在走访一家中介公司时,工作人员正在为近期发生的“跳单”事件而烦恼:买方易某、卖方谢某以及中介公司三方共同签订了中介合同,约定买卖双方达成交易后应分别向中介方交纳1.5%的服务费。而易某通过房产中介了解房源情况和房主谢某的有关信息后,绕开房产中介,私下和谢某达成交易并过户
同学们针对该情况,认真查阅资料,在《民法典》中找到相关法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九百六十五条 委托人在接受中介人的服务后,利用中介人提供的交易机会或者媒介服务,绕开中介人直接订立合同的,应当向中介人支付报酬。
(1)易某的行为是否合法?请你运用《逻辑与思维》的相关知识,简述推理过程。
(2)该中介公司准备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你帮该中介公司补充完整民事起诉状。
民事起诉状原告:中介公司 被告:易某、谢某 诉讼请求: 事实与理由: 此致 ××人民法院 附:本诉状副本×份 证据和证据来源 ××× ×年×月×日
26.(2023·北京昌平·统考二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如果将中华文明比作水,文物便是水的沉积和创造。如何让穿越千年时空的文物“活”起来,不再是尘封的历史?
深挖内涵,让文物“潮”起来。例如,河南省博物院推出的“考古盲盒”,就是把考古代表的“传统”,与盲盒象征的“时尚”结合起来,让大家体验到了发现“文物”的惊喜感、代入感和满足感,激活了年轻人的好奇心、求知欲和兴奋点。
创新表达,让文物“活”起来。例如,《唐宫夜宴》就是从展示的文物中获得了灵感,让一群彩绘陶俑从博物馆里“走出来”,幻化成鲜活生动的唐宫少女,还原活化历史场景,引得不少网友惊呼:“原来古老的传统文化也可以这么时尚!”
科技赋能,让文物“动”起来。例如,北京冬奥会火种灯创意就源于2000多年前的、设计巧妙环保的西汉长信宫灯,意指永恒的信念。方圆嵌套象征天圆地方,飞舞的红色丝带环绕火种灯顶部,象征奥运激情,希望借“长信”之义,表达人们对光明和希望的追求和向往。
结合材料,谈谈让穿越千年时空的文物“活”起来的价值。
27.(2023·北京昌平·统考二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探索破解大型社区的治理“密码”
北京某社区人口高度聚集,职住失衡、交通拥堵,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短板问题突出,居民呼声诉求强烈,成为该区乃至全市城市治理的痛点。2022年,该地区结合接诉即办改革,持续深化社会治理创新实践,在探索基层治理模式的过程中“趟”出了自己的新路子。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说明该社区是如何破解大型社区治理“密码”的。
28.(2023·北京昌平·统考二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奇迹】梯田是在坡地上分段沿等高线建造的阶梯式农田,是人类在农业文明进程中创造的奇迹,是人与大自然的伟大杰作,是雕刻在土地上的年轮。
(1)结合材料,从哲学角度,阐述对“梯田是人与大自然的伟大杰作,是雕刻在土地上的年轮”的理解
【出路】你也许无法想象,在中国约20亿亩的总耕地面积中超过1/4都是梯田。行云流水般的梯田,错落有致地分布在中国的土地上,保障了每一口粮食的同时,亦成为一道别致的风景线。但近年来,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高山移民、劳动力短缺、交通不便、产业结构调整等,都在影响着梯田生产的延续。再加上受梯田本身不利于机械化耕作、劳动强度过大且收益低等影响,梯田尤其是南方古梯田逐步损毁、抛荒日渐增多、生态逐渐退化,梯田文化也渐渐丧失。
古老的梯田安然千年,却在种田比较效益低下的现实面前突显困境。先民们筚路蓝缕摸索出的传统之道仍否适用?历史与现实在梯田里对峙。出路在哪?
(2)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知识,为重新复活梯田提出合理建议。
29.(2023·北京昌平·统考二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五年进博,十分精彩。作为世界上第一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2018年以来,五届进博会累计意向成交额近3599亿美元,约2000个首发首展商品亮相、全球展商看到,中国大市场机遇持续迸发,制度型开放机遇不断升级,国际合作机遇进一步彰显。
埃塞俄比亚姑娘海尔是第五届进博会的专业观众,目前在上海从事埃中咖啡贸易。海尔说:“2022年8月,肯尼亚成为第一个向中国输出鲜食牛油果的非洲国家,我也希望把埃塞俄比亚的更多产品带来中国。仅上海就有超过7000家咖啡厅,中国大市场的潜力让人激动。”
英国某制药公司负责人说:“进博会给我们带来难以想象的契机,实现无可限量的合作。2021年进博会上,我们企业与山东签约并于2022年10月在青岛举行了工厂奠基和公司揭牌仪式。2022年进博会上,双方深化合作,国际生命科学创新园等7个重磅合作项目将落户青岛。”
结合材料,说明进博会的举办对推动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意义。
30.(2023·北京昌平·统考二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举案说法
【案情提要】“五常大米”是我国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五常市特产,也是我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五常市大米协会发现一家山西公司在网店上打着“东北五常大米”的名号销售产品,起诉要求对方停止侵权并赔偿经济损失10万元。
【法院判决】法院经审理查明,涉案大米产品的包装袋上标明了生产公司的商标,但同时也印着“稻花香大米 源于黑龙江五常”的字样,其中“五常”二字较其他字体更大、更明显,且用方框予以标示,包装袋背面标有种植基地黑龙江省五常市。但商标权利人并未同意该公司使用“五常”标识。法院判定被告公司构成侵权,赔偿五常市大米协会经济损失及合理支出共计43000元。
(1)运用所学,谈谈对法院判决的看法。
(2)如果有的农产品确实产自知名地区,但生产企业却未获得相关商标使用授权,这种情况下,生产企业能否使用地名描述自家产品?
31.(2023·北京昌平·统考二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产生固体废物量最大的国家,固体废物利用不充分,部分城市“垃圾围城”问题突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积极探索固废治理之路,坚决推进“无废城市”建设,统筹推进固体废物“产出减量化、固废资源化、处置无害化”。
产出减量化。在生产端,坚持系统观念,从基础设施配套、产业布局、技术支撑等方面入手,在生产各环节实现工业固废减量化。
固废资源化。现实中,全面看待固体废物,注意加强技术研发、加大政策支持等,更好地促进固体废物再利用。
处置无害化。近年来,我国电子产品废弃物增加较快,如果对其不能妥善处理,会对土壤、水环境造成巨大危害。我国加强政策支持力度,规范行业秩序,进一步提升有关技术水平。
实践证明,我国“无废城市”建设实现了生态环境、社会和经济效益共赢。
从《逻辑与思维》角度,说明我国在推进“无废城市”建设、探索固废治理中蕴含的智慧。
32.(2023·北京丰台·统考二模)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
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寻乌调查》《反对本本主义》……党史上这些历久弥新、至今仍熠熠生辉的经典名篇,凡不建立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兴业路到复兴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重大成果的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社会主义革命道路,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和不断拓展,无不是以调查研究为前提,为依据的。回顾我们党的发展历程可以清楚地看到,什么时候全党从上到下重视并坚持和加强调查研究,党的工作决策和指导方针符合客观实际,党的事业就顺利发展。
新时代新征程、全党继续大兴调查研究之风,让调查研究接地气、入人心、达实效,为推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
综合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与法治》相关知识,谈谈为什么说“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
33.(2023·北京丰台·统考二模)北京互联网法院与北京版权保护中心携手打造了“版权链——天平链协同治理平台”。
在数字版权领域,经常出现作品来源不清、授权不规范、市场机制失灵等问题。为推动版权纠纷高效化解,北京互联网法院与北京市版权局联合发布"版权链——天平链协同治理平台"、促进著作权登记和司法审判"双标统一",实现版权链与天平链"双链协同",开创了全国首个版权领域的行政司法协同治理机制。
“版权链——天平链协同治理平台”,已经实现了对于数字版权确权、授权、交易、维权等各环节的全面覆盖。在版权链+天平链双链驱动下,推动形成标准统一、生态开放的版权数据要素市场,赋能创作者、文创企业、交易平台、互联网平台、实体企业、消费者、维权服务机构等版权业务机构,共同创建与维护版权正版数据要素交易市场。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说明打造“版权链——天平链协同治理平台”的法治价值。
34.(2023·北京丰台·统考二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织密社会保障安全网,把为人民造福事业推向前进。
党的十八届三中企会提出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十年来,我国建成了具有鲜明中国特色、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覆盖范围不断扩大。基本养老、失业、工伤三项社会保险参保人数分别从2012年的7.9亿人、1.5亿人、1.9亿人,增加到2022年12月的10.5亿人、2.4亿人、2.9亿人。
◆保障水平持续提高。从2012年到2022年,企业退休人员月人均养老金从1686元增长到2987元;月平均失业保险金由707元提高到1585元;月平均工伤保险伤残津贴由1864元提高到约4000元。
◆管理服务不断提升。我国已建立5400余个县级以上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中央、省、市、县、乡镇(街道)五级社保经办管理服务网络基本形成,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上线运行,管理服务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水平显著提升。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知识,谈谈对我国织密社会保障安全网的认识。
35.(2023·北京丰台·统考二模)一个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
一件件青铜玉器,一片片竹简木牍,不只是见证历史的藏品,更是滋养文化血脉的“甘泉”。“唐宋八大家”“何以中国”“盛世修典”等展览成为社会文化热点;《国家宝藏》《如果国宝会说话》《中国考古大会》《古韵新声》等电视节目“引爆”大屏小屏;故宫博物院的“朝珠耳机”、河南博物院的“考古盲盒”、甘肃省博物馆的“马踏飞燕玩偶”等文化创意产品越发亲切……近年来,“到博物馆去”“博物馆之夜”“博物馆里过大年”也逐渐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社会新风尚。
建设博物馆这所大学校,能够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让人们可以看到历史之中国、发展之中国、奋进之中国、未来之中国;让更加丰富、更高质量的精神文化体验绘就美好生活的新画卷。
结合材料,运用《哲学与文化》知识,阐述建设博物馆这所大学校的意义。
36.(2023·北京丰台·统考二模)讲故事,是国际传播的最佳方式。中国式现代化是最动人、最具说服力的中国故事。
中国式现代化展现了一个古老民族日日新又日新、由衰败调零走向欣欣向荣的故事;展现了一个百年大党踔厉奋发、勇毅前行的故事;展现了一个负责任大国开放包容、胸怀天下的故事。
从“中体西用”到“全盘西化”,各种现代化方案纷至沓来,但屡屡碰壁破产。历史证明,中华民族要实现现代化转型,必须在继承与创新的辩证统一中实现民族复兴。回首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历程,中华民族正是立足于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立足于对世界文明的主动性借鉴和自主性融合,才一步步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我们要创新对外话语表达方式,更加自信从容地讲好中国式现代化故事,让中国式现代化故事既有“国际范儿”,又有“中国味儿”。
运用科学思维相关知识,谈谈如何让中国式现代化故事既有“国际范儿”,又有“中国味儿”。
37.(2023·北京顺义·统考二模)甲骨文“新”活法。
“小殷”,一片来自三千多年前的甲骨,从昔日“惊天下”到如今融入现代人生活。甲骨文已不单单是刻在龟甲、兽骨上的神秘文字,而是出现在了各类文化产品和创新应用之中,拉近了人们和甲骨文之间的距离。很多甲骨文书法展、艺术展在国外举行,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
结合材料,运用《哲学与文化》知识,谈谈你对甲骨文“新”活法的理解。
38.(2023·北京顺义·统考二模)马克思编著的《资本论》跨越了经济、政治、哲学等多个领域,是全世界无产阶级运动的思想指导。
材料一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劳动要作为商品在市场上出卖,无论如何必须在出卖以前就已存在。然而劳动是一个过程,即生产者与生产资料相结合生产出产品的过程,劳动要进行,必须要有生产资料,没有生产资料是不可能进行劳动的,工人没有生产资料,因而资本家在购买工人之前,劳动是不可能存在的。因此,“工人劳动是商品”这个判断是不成立的。
通过这样的逻辑推理与严格论证,马克思令人信服地揭示了旧的经济理论中“劳动商品论”的错误,第一次明确区分了“劳动”和“劳动力”,创立了劳动力商品论和关于工人劳动创造的价值与劳动力价值之差额的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作为劳动力购买方的资本家剥削的秘密。
(1)根据上述材料,请以符合逻辑规则的三段论推理来论证“工人劳动不是商品”的理由。
材料二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以“商品”这个概念为起点,通过对“商品”的内在矛盾的分析,引出了“货币”的概念。他指出,货币形式的出现,使商品内在的矛盾,即使用价值与价值、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之间的矛盾,完全转变成为商品与货币的对立。因此,一切商品只有换成货币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货币出现以后,发展到一定阶段会转化为资本。在进一步的发展中,由资本而产生剩余价值,社会财富大量集中,必然加剧劳动与资本之间的矛盾,促使社会主义革命不可避免地到来。由此,揭示了整个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联系和普遍规律。
(2)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所学,分析马克思在揭示整个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联系和普遍规律的过程中是如何体现辩证思维的。
39.(2023·北京顺义·统考二模)立法是国家的重要政治活动,是把党的主张和人民的意志通过法定程序转化为国家意志的过程,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时隔8年,立法再次迎来修改。
根据立法工作安排,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
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立法工作的重要论述,全面梳理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立法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和工作要求。
多次召开座谈会,听取中央和国家有关部门、全国人大各专门委员会和常委会工作机构、地方人大以及部分专家学者的意见和建议。
将修正草案印发中央和国家有关部门、全国人大各专门委员会和常委会工作机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部分设区的市的人大常委会、基层立法联系点、部分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征求意见。
立法法修正草案经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两次会议审议后,先后两次在中国人大网全文公布草案征求社会公众意见。
2023年2月16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宪法和法律委员会召开会议,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的审议意见、代表研读讨论中提出的意见和各方面的意见,对立法法修正草案作了进一步修改完善。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的决定》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于2023年3月13日通过,自2023年3月15日起施行。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说明立法法的修改过程是如何确保人民当家作主的。
40.(2023·北京顺义·统考二模)中国式现代化是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农业强国是社会主义强国的根基。某校学生围绕“建设农业强国”的议题开展学习。
材料一 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
稳住粮仓,产业兴旺。海南某育种中心,我国超过70%的农作物新品种利用当地光热条件开展育种研究,种子成了丰收的密码。山东某县,不仅研发出古桑茶、桑黄等多种产品,还形成集种植、加工、文化体验、生态旅游于一体的产业链。全国深入实施“数商兴农”工程,鼓励发展农产品电商直采、定制生产等模式,建设农副产品直播电商基地。
乡村宜居,人民幸福。江苏某地,道路宽敞整洁,垃圾分类处理,农家庭院洁净有序。乡亲们看病、上学、办事有保障。河南某村,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推行道德积分储蓄站,引导乡亲们弘扬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积极参与村里的大事小情,乡村治理效能显著加强。
精准培训,增强内力。我国农业农村部门积极开展外出务工农民技能培训和指导。到2025年,将培育家庭农场主、农民合作社理事长等10万人,辐射带动500万新型生产经营主体。湖北某种植大户参加了绿色防控、农产品快检等培训,种植优质脐橙,年收入近40万元。
(1)运用《经济与社会》知识,分析上述举措在建设农业强国过程中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材料二 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杂交水稻技术是中国开展国际农业合作的一张闪亮名片。中国杂交水稻已在亚洲、非洲、美洲数十个国家和地区推广种植,年种植面积达800万公顷。平均每公顷产量比当地优良品种高出2吨左右。中国为80多个发展中国家培训1.4万多名杂交水稻专业技术人才。
在马达加斯加,中国专家研发出适合当地需求的“高产、优质、多抗”杂交水稻品种,帮助当地农民提高粮食产量,水稻图案被印在马达加斯加新版纸币上。
在尼日利亚,中国通过派出专家、推广作物良种、提供技术支持等方式,帮助尼日利亚在水稻种植领域取得长足进步,成为非洲主要水稻生产国之一。
在乌干达,依托南南合作项目建成的中乌农业合作产业园将水稻产业作为合作重点之一,帮助乌干达提高粮食安全水平。
(2)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知识,阐述中国杂交水稻技术在世界推广的意义。
41.(2023·北京顺义·统考二模)刘某夫妇婚后共生育四名子女。小儿子刘某某自1975年起一直与刘某夫妇共同生活。刘某夫妇自2012年起先后患重病,生活无法自理。刘某某一直悉心照料二位老人并予以精神慰藉。
刘某夫妇于2017年先后去世,未留遗嘱。四名子女因诉争房屋的遗产分割问题产生争议。其他三名子女要求法定继承诉争房屋,每人享有25%产权份额。刘某某主张其一直与二位老人共同生活,尽了主要赡养义务应当多分。
法院在遗产分配比例上作出突破性倾斜,确认诉争房屋由刘某某继承70%,其他三名子女各继承10%。
《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13条第3款:“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扶养义务或者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可以多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14条第1款:“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照顾老年人的特殊需要。”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法治知识,对法院的上述判决进行评析。
参考答案
1.①弘扬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丰富居民精神世界,为居民提供精神指引,为文明成为东城的内在气质提供了精神滋养。
②坚持人民群众主体地位,坚持群众观点、践行群众路线,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民生问题,保障人民权益,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③发挥志愿精神的导向作用,倡导服务社会与实现个人价值有机结合,激发了群众参与创建精神文明的积极性。
④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精神文明创建中的引领作用,增强了社会成员之间的信任、团结和互助,提高了居民的道德修养。
【分析】背景素材:文明成为东城的内在气质
考点考查:社会历史的主体、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
能力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公共参与
【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
本题为阐释说明类试题。依据设问指向,可确定答题逻辑为:东城区是怎么做的,这些做法的知识依据是什么,这些做法起到了什么作用。需要在分析梳理材料的基础上,灵活调用相关知识,论证东城区的做法对提升社会文明程度的意义。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用心卷→可联系教材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文化的功能知识;
关键词②:精心卷→可联系教材社会历史的主体知识;
关键词③:暖心卷→可联系教材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人生价值的实现知识;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相结合。
2.①以辩证思维持续推进区域协同发展。立足整体,三地按照“一张图”规划、“一盘棋”建设,打破自家“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式;抓住主要矛盾,牢牢抓住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这个“牛鼻子”,加快互联互通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产业链深度融合,推动公共服务共建共享。
②以超前思维明确发展目标。进入全面深化实施新阶段,加强前瞻性整体性谋划,构建现代化首都都市圈,打造我国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
【分析】背景素材:京津冀协同发展
考点考查:辩证思维、超前思维等
能力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
核心素养:科学精神、政治认同
【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
本题为阐释说明类试题,设问可转换为:京津冀协同发展体现了哪些科学思维方法?知识限定不明确,需要在审读材料的基础上联系教材加以确定。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三地按照“一张图”规划、“一盘棋”建设,打破自家“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式,持续推进区域协同发展→可联系教材辩证思维中的立足整体知识;
关键词②:抓住北京疏解非首都功能的“牛鼻子”→可联系教材辩证思维中的抓住主要矛盾知识;
关键词③:加强前瞻性整体性谋划,构建现代化首都都市圈,打造我国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可联系教材超前思维知识。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相结合。
3.(1)①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决定作用。供求关系变化可以引导企业调整生产,从而实现资源优化配置。随着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巨大的服务性消费市场空间会吸引企业积极参与家政服务业,企业应创新丰富家政服务形式和内容,培育优质服务品牌,提升家政服务质量。
②资源的优化配置离不开政府的宏观调控。政府运用财政政策等手段为家政服务提供支持, 要加强家政服务从业人员的社会保障支持,完善家政服务标准体系,提升家政服务和培训质量等。
(2)①政府要承担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的基本职能, 通过培训等方式提高家政服务人员的服务质量和专业水平。
②政府应加大对对家政服务价格的监管力度, 弥补市场缺陷, 维护市场秩序。
③政府应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提高消费者维权意识,同时严格执法,监督家政服务人员依法经营、按合同履行职责,维护群众正当利益。
【分析】背景素材:促进家政服务业高质量发展
考点考查:经济与社会、法治等相关知识
能力考查: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法治意识、公共参与
【详解】(1)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
本题要求结合材料一、二,运用《经济与社会》知识,分析政府和市场在促进家政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中的作用。属于分析类主观题,解答时,考生可根据材料内容和设问要求调动教材知识加以分析说明。
第二步:审材料,通过标点符号、段落等,提取材料有效信息。
有效信息①: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服务消费支出情况(图表),家政服务做作业人员和从事家政服务企业数量情况(图表)→可从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决定作用角度,说明供求关系变化可以引导企业调整生产,从而实现资源优化配置。随着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巨大的服务性消费市场空间会吸引企业积极参与家政服务业,因此企业应创新丰富家政服务形式和内容,培育优质服务品牌,提升家政服务质量;
有效信息②:出台《关于促进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的意见》、《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质量强国建设纲要》等→可从资源的优化配置离不开政府的宏观调控角度,说明政府运用财政政策等手段为家政服务提供支持,同时加强家政服务从业人员的社会保障支持,完善家政服务标准体系,提升家政服务和培训质量等。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2)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
本题要求结合材料,综合运用法治知识,谈谈如何让消费者对家政服务更放心。属于措施类主观题,知识限定明确,属微观考查。解答时,考生可根据材料内容和设问要求调动教材知识加以分析说明。
第二步:审材料,通过标点符号、段落等,提取材料有效信息。
有效信息①:约38%的消费者对家政服务人员的服务质量和专业水平存在质疑→可说明政府要承担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的基本职能, 通过培训等方式提高家政服务人员的服务质量和专业水平。
有效信息②:21%的消费者对家政服务价格有质疑→可说明政府应加大对对家政服务价格的监管力度, 弥补市场缺陷, 维护市场秩序。
有效信息③:17%的消费者遇到家政服务人员不按合同履行职责;15%的消费者认为家政公司推荐服务时夸大水准;9%的消费者填写了家政公司缺乏处理纠纷的规范措施→可说明政府应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提高消费者维权意识,同时严格执法,监督家政服务人员依法经营、按合同履行职责,维护群众正当利益。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4.(1)①扩大人民有序参与立法的过程,做到科学立法、民主立法
②通过行使监督权,促进政府、最高人民法院和检察院改进工作,对人民负责
③支持人大代表更好地履行职责,代表人民的利益
④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体现人民意志
(2)①紧紧抓住转变政府职能这个关键,加强监管和宏观调控职能,大力减少审批事项,增强服务功能。
②进一步明确部门之间的职责分工,按照一件事由一个部门负责或牵头负责的原则,理顺职责关系。
③体现了精简、效能、统一的原则。国务院组成部门、直属机构、办事机构、直属事业单位以及内设机构的数量没有突破原有规模,人员编制没有突破原有规模。
④确保了原有机构与新组建机构的平稳过渡。改革中,始终注意职能调整和工作衔接,特别重视经济运行调节职能的到位,保证了国民经济正常运行。
⑤依法推进改革。
(3)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贯穿于人类社会始终的基本矛盾。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是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不均衡不充分的发展需要破除政府在体制机制上的弊端,国务院机构改革正是适应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着眼于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从结构上进行改革,形成适应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
【分析】背景素材:国务院机构改革
考点考查:人民代表大会、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能力考查: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
【详解】(1)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
本题的设问要求说明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工作是如何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注意作答主体为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需要调用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的有关知识分析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通过宪法修正案,制定法律47件,修改法律111件次→扩大人民有序参与立法的过程,做到科学立法、民主立法;
关键词②:基层立法联系点达到32个,实现了31个省(区、市)全覆盖→通过行使监督权,促进政府、最高人民法院和检察院改进工作,对人民负责;
关键词③:制定关于加强和改进全国人大代表工作的35条具体措施→支持人大代表更好地履行职责,代表人民的利益;
关键词④:听取审议182个监督工作报告和其他报告……33项专题调研→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体现人民意志;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时政信息等相结合。
(2)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
本题的设问要求概括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务院机构改革的特点。需要调用《经济与社会》的有关知识分析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转变政府职能是机构改革关键→紧紧抓住转变政府职能这个关键,加强监管和宏观调控职能,大力减少审批事项,增强服务功能;
关键词②:不再保留经贸委和外经贸部,国家其职能并入新组建的商务部→进一步明确部门之间的职责分工,按照一件事由一个部门负责或牵头负责的原则,理顺职责关系;
关键词③:撤销了几乎所有的工业专业经济部门→体现了精简、效能、统一的原则。国务院组成部门、直属机构、办事机构、直属事业单位以及内设机构的数量没有突破原有规模,人员编制没有突破原有规模;
关键词④:探索职能统一的大部门体制,合理配置宏观调控职能→确保了原有机构与新组建机构的平稳过渡。改革中,始终注意职能调整和工作衔接,特别重视经济运行调节职能的到位,保证了国民经济正常运行;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时政信息等相结合。
(3)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
本题的设问要求阐释不断深化国务院机构改革的原因。需要调用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有关知识分析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贯穿于人类社会始终的基本矛盾。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是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
关键词②: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转变政府职能→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时政信息等相结合。
5.①中国方案顺应了时代发展潮流,符合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为全球治理提供了中国方案;
②中国方案维护了多边贸易体制,推动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深入参与经济全球化,推动世界经济发展;
③中国方案反映了大多数国家和人民的共同利益,促进了共同繁荣共同发展;
④中国方案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尊重了文化多样性,重视了文明传承和创新。
【分析】背景素材:“一带一路”倡议、人类命运共同体
考点考查:经济全球化、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同利益、时代主题
能力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度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
核心素养:科学精神、政治认同、法治意识、公共参与
【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
本题要求分析中国方案为什么能够得到世界广泛认可,可对其它国家和世界的有用性角度分析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有效信息①:一带一路为沿线国家创造42万个工作岗位,让将近4000万人摆脱贫困→可联系教材经济全球化、多边贸易、共同利益相关知识;
有效信息②:引导各方共同推动全球发展迈向平衡协调包容新阶段,加强各领域合作,坚持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可联系教材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相关知识;
有效信息③:共同倡导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可联系教材人类命运共同体相关知识;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时政信息等相结合。
6.该题未明确指出答题范围,考生可从哲学、文化、政治等多角度考虑分析作答。
①坚持调查研究,是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要求,是贯彻党的思想路线和群众路线的重要方式,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有利于党保持先进性,始终走在时代前列,赢得历史主动。
②有利于始终以人民为中心,密切与人民群众的联系,夯实党的执政基础,领导人民制定正确路线方针政策,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③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目的,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中国共产党人主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去倾听民声、收集民意,透过现象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找到解决中国不断出现的各种问题的办法和对策。
【分析】背景素材: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主题教育
考点考查:党的先进性、群众观点群众路线、实践
能力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度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
核心素养:科学精神、政治认同、法治意识、公共参与
【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
本题要求分析为什么说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因要求综合运用所学,所以从政治、文化、哲学角度均可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有效信息①:土地革命时期进行调查研究,了解了各阶级状况→可联系教材党执政地位相关知识;
有效信息②:通过调查研究制定了系列政策,促进了国民经济恢复性发展,针对是否进行改革开放,中央同样进行了大规模调查研究→可联系教材实践和认识的关系原理知识;
有效信息③: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推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可联系教材进入新时代相关知识;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时政信息等相结合。
7.①践行人民中心,贴近百姓生活,尊重和发挥群众的智慧和力量,以人们喜闻乐见、具有广泛参与性的方式,发展大众文化,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增强凝聚力。②传承区域优秀传统文化,挖掘特色文化资源,融合产业发展,借助互联网传播手段扩大影响力,带动经济增长社会进步。
【分析】背景素材:“村BA”的文化发展道路
考点考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要求、文化发展的基本路径
能力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述事物
核心素养:科学精神、公共参与
【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
本题需要调用《哲学与文化》的有关知识,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要求、文化发展的基本路径角度分析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一个由村民自发组织的乡土篮球赛,全网关注量5亿人次→可联系教材知识坚定理想信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关键词②:打篮球源于“六月六”苗族的吃新节;有人开始去那里旅游有人从中发现了商机→可联系教材知识传承区域优秀传统文化,挖掘特色文化资源,融合产业发展。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时政信息等相结合。
8.促进沟通合作、扩大农业贸易规模,是中美双方的共同希望。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国家间的联系日益紧密,任何国家都无法独自面对全球性的挑战。中美农业生产各有优势,加强合作,拓展发展空间,打破贸易壁垒,促进贸易自由,符合各方利益,有利于稳定全球供应链,应对全球粮食安全挑战。
【分析】背景素材:中美农业圆桌论坛
考点考查:经济全球化的机遇与挑战的有关知识
能力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
核心素养:科学精神、政治认同
【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
本题为为阐释说明类试题。依据设问指向,首先要结合材料界定“希望”是什么,然后调用相关知识说明为什么。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全球粮食安全——应对挑战、与中国建立更牢固的农业合作关系→可联系教材经济全球化的机遇与挑战知识。
关键词②:希望进一步加强双向贸易、希望中美双方保持沟通→可联系教材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知识。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相结合。
9.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海南自贸港建设,总揽全局、协调各方,集中力量办大事。全国人大行使立法权、决定权,将党关于建设海南的决策转化为国家意志;作为协商民主的专门机构,政协履行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等职能,开展专题调研,积极建言献策,凝聚共识,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民主集中制,人大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国务院、海南省政府等行政机关履行职责,高效实施海南自贸港建设。
【分析】背景素材:海南自贸港建设进程
考点考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的相关知识
能力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述事物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公共参与
【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
本题为认识类试题,需要调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的有关知识,分析材料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2018年,党中央决定支持海南全岛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可联系教材知识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
关键词②:2021年,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南自由贸易港法》→可联系教材知识全国人大行使立法权、决定权。
关键词③:全国政协就推动全岛封关运作等重点问题建言献策,对《总体方案》实施情况进行民主监督→可联系教材知识作为协商民主的专门机构,政协履行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等职能。
关键词④:人大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国务院、海南省政府等行政机关履行职责→可联系教材知识坚持民主集中制。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时政信息等相结合。
10.通过将不同类型国有财产的保护统一纳入行政公益诉讼范畴,以国家强制力防止和减少国有财产的流失和侵害。既有利于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推进国家现代化和人民共同利益,也能更好地实现国有财产在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等功能,完整维护国有财产所代表的国家和公共利益。将检察机关提出检察建议作为行政公益诉讼的前置程序,有利于督促行政机关严格规范履行对国有财产的监督和管理职责,提高国有财产保护的效率。
【分析】背景素材:行政公益诉讼
考点考查:政治与法治的有关知识
能力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述事物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
【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
本题属于措施类主观题,要求考生说明行政公益诉讼是如何保护国家和公共利益的,考生可以调用政治与法治的相关知识,结合材料分析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检察机关修改“国有资产保护”为“国有财产保护”并结合国有财产的用途分类→可联系以国家强制力防止和减少国有财产的流失和侵害,促进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实现国有财产的功能。
关键词②:检察机关发现行政机关违法行使职权或者不作为,致使国家利益或者社会公共利益受到侵害的,应当向行政机关提出检察建议,督促其依法履行职责→可联系将检察机关提出检察建议作为行政公益诉讼的前置程序,督促行政机关严格规范履行对国有财产的监督和管理职责,保护国有财产。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时政信息等相结合。
11.(1)气象预报是通过研究气象规律对其发展趋势作出合理推断。为提高气象预报的准确性,我国运用综合气象观测系统收集全面可靠的数据,把握大气变化的真实情况;运用分析与综合方法处理数据,把握气象变化的内在矛盾和规律;运用推理方法和合理想象,对气象发展趋势做出准确的预测,实现趋利避害防患于未然。
(2)可从联系的观点、矛盾特殊性、发展的观点、实事求是等角度回答。
等级水平 等级描述
水平4 观点鲜明,能明确表达自己的见解;紧扣问题,准确运用所学知识展开论述;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水平3 观点比较明确,能表达自己的见解;能扣住问题全面展开论述,知识运用比较恰当、准确;逻辑性较强,有条理
水平2 观点不明确:论述不能集中指向问题,罗列知识;知识运用不正确;论述缺乏逻辑,条理性差
水平1 应答与试题无关;或重复试题内容;或没有应答
【分析】背景素材:气候变化是全球共同面临的挑战
考点考查:超前思维、矛盾的普遍性与矛盾的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实事求是等有关知识
能力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
核心素养:科学精神、政治认同
【详解】(1)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
本题为阐释说明类试题,知识限定具体明确,实质是回答我国是如何运用超前思维提高气象预报准确率的。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气象部门利用超级计算机和数值预报技术对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得出初步的预报结论→可联系教材超前思维要运用矛盾分析法知识。
关键词②:再通过“天气会商”进行讨论,最后作出预报结论→可联系教材超前思维要运用推理和想象的方法知识。
关键词③:由地面观测、高空探测、卫星监测组成的综合气象观测系统收集可靠的数据→可联系教材超前思维要以事物发展的状况为依据知识。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相结合。
(2)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
本题为阐释论证类试题。依据设问,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思考“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这一原则所体现的哲学原理。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角度①: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负有共同的责任,但责任的大小、承担的方式等方面须有所区别→可联系教材矛盾的普遍性与矛盾的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知识。
角度②:发达国家应比发展中国家承担更主要的责任→可联系教材联系多样性知识。
角度③:责任的大小、承担的方式等方面须有所区别→可联系教材矛盾的特殊性知识。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相结合。
12.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乡村产业发展要用好一方水土,紧紧依托农业农村特色资源,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将“好资源”转化为“好品质”“好品牌”,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建立市场经济机制的农业运行模式。
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完善乡村产业体系,健全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储运、销售及产品研发、品牌培育、消费服务等产业链,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
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引导企业发挥自身优势,在带动农户、服务农户中发展壮大自己,形成企业和农户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发展格局,让农民切实享受到乡村产业发展的收益。
【分析】背景素材:让“农”字号产业旺起来
考点考查:经济与社会的相关知识
能力考查:描述和阐述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
【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
本题是措施类主观题,需要调用《经济与社会》的有关知识,从发展集体经济、经济高质量发展等角度进行分析。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五常大米、安吉白茶、洛川苹果……越来越多带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走出乡村,走向市场,成为带动一方发展的“金字招牌”→可联系提高品牌意识,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促进乡村振兴。
关键词②:某县加强枣产业链建设,建成枣加工企业120多家,逐步形成枣种植、加工、储运、销售,及枣产品研发、品牌培育、消费服务等完整链条→可联系推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关键词③:支持家庭农场组建农民合作社,合作社根据发展需要办企业,带动小农户合作经营;引导企业发挥自身优势,在带动农户、服务农户中发展壮大自己→可联系发展新的经营主体,促进集体经济发展。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13.《听此青绿》以音乐、绘画、书法、舞蹈等表现方式,营造意境,让观众“听见”祖国的千里江山,实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将民族乐器和西洋铜管乐相结合,在文化交融中传递祖国锦绣河山的神韵;把握了声、色、形之间的联系,耳中见色、眼里闻声、随声赋形,融通不同资源,实现了综合创新。
【分析】背景素材:《听此青绿》让人民听见祖国江山
考点考查: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文化发展的路径
能力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述事物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
【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
本题需要调用《哲学与文化》的有关知识,包括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文化发展的路径。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音乐会还加入绘画、书法、意境化舞蹈等表现方式,以科技化的舞台技术让观众耳中见色、眼里闻声、随声赋形→可联系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关键词②:古曲的艺术表达将编钟、箜篌、筑、埙等中国古老的民族乐器和西洋铜管乐相结合,用中西乐音传递着久远年代的神韵与壮丽,描绘古老东方民族独特的艺术气质→可联系促进文化交融,融通不同资源,实现综合创新。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角度并将教材知识、时政素材等有机结合。
14.支持或不支持当事人的诉讼请求均可。可以从民法基本原则、业主及物业服务人的权利和义务、处理相邻关系的原则、全面贯彻证据裁判规则等角度阐述。
等级水平 等级描述
水平4 观点鲜明,能明确表达自己的见解;紧扣问题,准确运用所学知识展开论述;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水平3 观点比较明确,能表达自己的见解;能扣住问题展开论述,知识运用比较准确;逻辑性较强,有条理
水平2 观点不明确;论述不能集中指向问题,罗列知识;论述缺乏逻辑,条理性差
水平1 应答与试题无关;或重复试题内容;或没有应答
【分析】背景素材:民事案例
考点考查:《法律与生活》的相关知识
能力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述事物
核心素养:法治意识
【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
本题需要调用《法律与生活》的有关知识,从原因角度分析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张先生购买充电汽车,要求安装充电桩→可联系教材知识符合民法基本原则:绿色原则;相邻关系的处理:原则上不会影响其他业主的公共利益。
关键词②:物业公司以小区建设规划不含充电桩及安装充电桩存在安全隐患为由拒绝在申请材料上盖章→可联系教材知识业主及物业服务人的权利和义务:被告同意安装充电桩也系为小区提供物业服务,被告应积极履行义务,配合安装,安装后,业主与物业应肩负安全保障责任。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时政信息等相结合。
15.(1)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保障各方主体合法权益。
(2)规律是客观的,要求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规律,全球信息化发展大势,以及我国互联网发展实践,要求我们不断深化对依法治网的规律性认识,走中国特色的网络法治道路,推进网络空间法治化。
事物是不断变化发展的,面对互联网发展给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带来的影响,我国先后出台相关法律,推进传统法律规范向网络领域延伸,完善相关制度规范,才能更好维护社会各个主体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实践与认识是辩证统一的,我国立足于互联网发展实践,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有助于更好保护网络新业态下的民事权利,打击新型网络犯罪。
(3)坚持党的领导,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持续推进网络空间法治化,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网络法治道路。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充分尊重网民意见,依法加强网络空间治理。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先后制定与网络发展相关的专门法律,推进传统法律规范向网络领域延伸,丰富和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严格执法,公正司法,通过不断加强网络执法,逐步完善网络司法裁判规则,构建网络空间良好秩序。推进网络普法,提高公民法治意识,促进全民守法,为网络法治建设奠定良好基础。
【分析】背景素材:我国依法治理网络空间
考点考查:市场秩序、规律的客观性和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基础、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
能力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述事物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
【详解】(1)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
本题需要调用《政治与法治》的有关知识,将题目中的表格填写完整。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全面规范电子商务经营行为,明确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和平台内经营者责任→可联系完善市场体系,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保障各方主体合法权益。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2)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
本题需要调用哲学的有关知识,分析我国持续推进网络空间法治化的原因。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全功能接入国际互联网以来,中国坚持依法治网,中国顺应全球信息化发展大势,立足中国互联网发展实践,持续推进网络空间法治化,推动互联网在法治轨道上健康运行→可联系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
关键词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不断深化对依法治网的规律性认识,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网络法治道路,我国先后制定了网络安全法、电子商务法、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等五部专门法律→可联系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角度并将教材、时政素材等有机结合。
(3)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
本题需要调用《政治与法治》的有关知识,分析我国如何走中国特色的网络法治道路。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国顺应全球信息化发展大势,立足中国互联网发展实践,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网络法治道路→可联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
关键词②:10年来,我国先后制定了网络安全法、电子商务法、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等五部专门法律→可联系科学立法,健全法律体系。
关键词③:网络立法丰富和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网络执法不断加强,网络司法裁判规则逐步完善,网络普法深入推进→可联系坚持严格执法、公正司法。
关键词④: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坚持依法治网的理念,推动互联网依法有序健康运行,为网络强国建设提供更加坚实的法治保障→可联系全民守法。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角度并将教材、时政素材等有机结合。
16.(1)①让沙特和伊朗“握手言和”体现了科学思维追求认识的客观性,中国秉持客观中立的态度为两国提供谈判机会和场所,促进双方基于自身及共同利益出发去谈判,双方才能“握手言和”。②科学思维的结果具有预见性。科学思维总是通过对事物历史与现实材料的分析,找出事物发展的规律,并对事物的发展趋势、发展前景作出符合逻辑的推断。中国爱好和平,是负责任大国,提出“全球安全倡议”,符合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和发展愿景,因此能发挥积极作用推动双方谈判。③辩证思维的实质和核心是运用矛盾分析方法看待事物和思考问题。中国同时与沙伊交好,在斡旋中推动两国在对立统一中把握关系,让双方一笑泯恩仇。
(2)可以从一切从实际出发,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文化的多样性,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角度回答。
等级水平 等级描述
水平4 观点鲜明,能明确表达自己的见解;紧扣问题,准确运用所学知识展开论述;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水平3 观点比较明确,能表达自己的见解;能扣住问题展开论述,知识运用比较准确;逻辑性较强,有条理
水平2 观点不明确;论述不能集中指向问题,罗列知识;论述缺乏逻辑,条理性差
水平1 应答与试题无关;或重复试题内容;或没有应答
【分析】背景素材:2023年3月10日沙特和伊朗达成协议,同意恢复外交关系
考点考查:科学思维、一切从实际出发、文化的多样性、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相关知识
能力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述事物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
【详解】(1)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
本题为体现类试题,需要调用科学思维的有关知识,分析材料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中国秉持客观中立的态度为两国提供谈判机会和场所→可联系教材知识科学思维追求认识的客观性。
关键词②:中国爱好和平,是负责任大国,提出“全球安全倡议”,符合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和发展愿景→可联系教材知识科学思维的结果具有预见性。
关键词③:中国同时与沙伊交好,在斡旋中让双方一笑泯恩仇→可联系教材知识辩证思维的实质和核心是运用矛盾分析方法看待事物和思考问题。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时政信息等相结合。
(2)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
本题需要调用一切从实际出发、文化的多样性、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有关知识,从原因角度分析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从“四个共同倡导”的内容→可联系教材知识文化角度:文化的多样性,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哲学角度:一切从实际出发,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国家政治与经济角度: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时政信息等相结合。
17.可运用政府严格执法、维护人民权益、公民自觉守法等知识作答。
等级水平 等级描述
水平4 观点鲜明,能明确表达自己的见解:紧扣问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展开论述: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水平3 观点比较明确,能表达自己的见解;能扣住问题展并论述,知识运用比较准确:逻辑性较理,有条理
水平2 观点不明确:论述不能集中指向问题,罗列知识,知识运用不正确;论述缺乏逻辑,条理性差
水平1 应答与试题无关;或重复试题内容;或没有应答
【分析】背景素材:当代行政管理的“力度·尺度·温度”
考点考查:严格执法、全民守法
能力考查:描述和阐述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
【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
本题需要调用《政治与法治》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上述法律规定的实施将如何促进行政管理的“力度”“尺度”和“温度”的有机统一。。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改正 ,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不予行政处罚,当事人的违法行为依法不予行政处罚的,行政机关应当对当事人进行教育→可联系通过行政执法免除轻微行为的行政处罚,让人民群众受到教育,自觉尊法守法,形成全民守法的良好法治氛围;
关键词②:行政机关可以依法制定行政处罚裁量基准,规范行使行政处罚裁量权,行政处罚裁量基准应当向社会公布X→可联系政府公正文明规范严格执法;
关键词③:当事人确有经济困难,需要延期或2023北京高三二模政治汇编
超前思维的方法与意义
一、单选题
1.(2023·北京海淀·统考二模)伴随着商业新业态的冲击,一些老字号自身难以适应竞争,逐渐衰落。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质量强国建设纲要》,提出要全面提高我国质量总体水平,打造中国精品和“百年老店”。打造“百年老店”可以( )
①运用超前思维,把握行业未来发展的总体趋势
②运用发散思维,通过想象获取客户多样化需求
③运用联想思维,模仿同行优质企业的营销策略
④运用辩证思维,处理好“老字号”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二、材料分析题
2.(2023·北京昌平·统考二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产生固体废物量最大的国家,固体废物利用不充分,部分城市“垃圾围城”问题突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积极探索固废治理之路,坚决推进“无废城市”建设,统筹推进固体废物“产出减量化、固废资源化、处置无害化”。
产出减量化。在生产端,坚持系统观念,从基础设施配套、产业布局、技术支撑等方面入手,在生产各环节实现工业固废减量化。
固废资源化。现实中,全面看待固体废物,注意加强技术研发、加大政策支持等,更好地促进固体废物再利用。
处置无害化。近年来,我国电子产品废弃物增加较快,如果对其不能妥善处理,会对土壤、水环境造成巨大危害。我国加强政策支持力度,规范行业秩序,进一步提升有关技术水平。
实践证明,我国“无废城市”建设实现了生态环境、社会和经济效益共赢。
从《逻辑与思维》角度,说明我国在推进“无废城市”建设、探索固废治理中蕴含的智慧。
3.(2023·北京东城·统考二模)潮起京津冀,协同向未来。
面积21.6万平方公里、拥有1亿多人口的京津冀,地缘相接、人缘相亲、文化一脉,具备协同发展的天然基础。2014年,党中央将“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三地按照“一张图”规划、“一盘棋”建设,打破自家“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式,持续推进区域协同发展。
9年来,抓住北京疏解非首都功能的“牛鼻子”,三地发挥各自优势,签署合作协议,建设“轨道上的京津冀”,坚持创新引领,京津研发、河北制造,产业链深度融合。179个政务服务事项“同事同标”,231个事项线上通办。北京优质公共服务资源向津冀延伸,组建22个京津冀高校发展联盟,累计实施医疗卫生合作项目约50个。
进入全面深化实施新阶段,北京、天津、河北将继续抓住机遇,加强前瞻性整体性谋划,构建现代化首都都市圈,打造我国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
结合材料,运用《逻辑与思维》知识,阐述京津冀是如何走出一条科学持续的协同发展之路的。
4.(2023·北京西城·统考二模)气候变化是全球共同面临的挑战。
全球气候变暖,极端灾害性天气频发。防灾减灾,贵在“早”。
天气系统的不稳定性加大了准确预报天气的难度。提高预报准确率,需要先进的气象观测技术和数值预报技术,需要精密监测、精准预报、精准服务的有机联动。由地面观测、高空探测、卫星监测组成的综合气象观测系统收集可靠的数据,气象部门利用超级计算机和数值预报技术对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得出初步的预报结论;再通过“天气会商”进行讨论,最后作出预报结论。
目前,我国气象部门不仅可以预报未来几分钟到几天的天气,还可以预测未来月、季、年的气候,甚至可以对未来几十年、百年的气候变化趋势进行预测。暴雨预警准确率91%,强对流天气预警时间提前至42分钟,预报精细到空间分辨率为1公里的格点区域。
(1)从超前思维的角度,解释我国是如何提高气象预报准确率的。
“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是全球气候治理的基本原则。由于地球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和导致全球环境退化的各种因素,在保护和改善全球环境方面,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负有共同的责任,但责任的大小、承担的方式等方面须有所区别,发达国家应比发展中国家承担更主要的责任。
(2)从哲学角度,分析“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这一原则的合理性。
三、开放性试题
5.(2023·北京丰台·统考二模)某班同学围绕“改革开放”这一主题开展研究性学习。
探究一 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
广东是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先行地、实验区,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大局中地位重要、作用突出。近期,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广东之行,引起同学们的广泛关注,搜集资料并展示如下:
2012年12月——第一次考察正值党的十八大胜利闭幕不久,作为新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习近平。第一次出京考察就来到广东,向海内外传递了将改革开放继续推向前进的鲜明信号。
2018年10月——在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面对国际国内形势的广泛深刻变化,总书记在广东发出了"继续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扩大开放,努力创造出令世界刮目相看的新的更大奇迹"的号召。
2020年10月——时值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总书记第三次来到广东考察,强调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要以更大魄力、在更高起点上推进改革开放。
2023年4月——在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总书记来到广东,强调要在全面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提升科技自立自强能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继续走在全国前列,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
进入新时代,面临着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我们要掌握辨证唯物玄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以改革开放的眼光看待改革开放,充分认识新形势下改革开放的时代性、体系性、全局性问题,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上推进改革开放。
(1)结合材料,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谈谈对“以改革开放的眼光看待改革开放”的理解。
探究二 要坚定不移地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同学们查阅资料如下:
甲:近年来,全球对新能源、绿色低碳领域的重视程度逐步提高,国际市场的旺盛需求也带动我国绿色低碳产品出口增长。2023年一季度,我国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对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都有出口记录。
乙:"一带一路"倡议十年来,我国加快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扩大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推动由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向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转变……。
丙:我国在开放中着力增强自身竞争能力、开放监管能力、风险防控能力,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完善外商投资国家安全审查等制度,为开放发展上好“保险”……。
(2)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知识,分析我国是如何坚定不移地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
参考答案
1.B
【详解】①:超前思维具有前瞻性,运用超前思维,把握行业未来发展的总体趋势,故①正确。
②:想象是联系想思维的方法且通过想象获取客户多样化需求说法错误,故②错误。
③:运用创新思维,创新营销策略,而不是模仿同行优质企业的营销策略,故③错误。
④:伴随着商业新业态的冲击,一些老字号自身难以适应竞争,逐渐衰落,因此处理好“老字号”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故④正确。
故本题选B。
2.①在生产端,坚持系统观念,在生产各环节实现工业固废减量化,做到了由点到面,从整体上把握事物。
②全面看待固体废物,注意加强技术研发、加大政策支持,做到了用矛盾的观点看待事物,更好地利用固体废物,促进资源转化。
③对电子产品妥善处理,预料到了电子产品的危害性,从而居安思危,设法避免。
【分析】背景素材:推进“无废城市”建设、探索固废治理
考点考查:分析与综合方法、矛盾分析法、超前思维
能力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度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
核心素养:科学精神、政治认同、法治意识、公共参与
【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
本题要求说明我国在推进“无废城市”建设中采取的措施的理论依据,可从分析与综合方法、矛盾分析法、超前思维的方法等角度阐释。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有效信息①:在生产端,坚持系统观念,从各环节入手→可联系教材分析与综合方法知识;
有效信息②:全面看待固体废物,注意加强技术研发→可联系教材矛盾分析法知识;
有效信息③:如果对其不能妥善处理,会对土壤、水环境造成巨大危害→可联系教材超前思维知识;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时政信息等相结合。
3.①以辩证思维持续推进区域协同发展。立足整体,三地按照“一张图”规划、“一盘棋”建设,打破自家“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式;抓住主要矛盾,牢牢抓住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这个“牛鼻子”,加快互联互通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产业链深度融合,推动公共服务共建共享。
②以超前思维明确发展目标。进入全面深化实施新阶段,加强前瞻性整体性谋划,构建现代化首都都市圈,打造我国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
【分析】背景素材:京津冀协同发展
考点考查:辩证思维、超前思维等
能力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
核心素养:科学精神、政治认同
【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
本题为阐释说明类试题,设问可转换为:京津冀协同发展体现了哪些科学思维方法?知识限定不明确,需要在审读材料的基础上联系教材加以确定。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三地按照“一张图”规划、“一盘棋”建设,打破自家“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式,持续推进区域协同发展→可联系教材辩证思维中的立足整体知识;
关键词②:抓住北京疏解非首都功能的“牛鼻子”→可联系教材辩证思维中的抓住主要矛盾知识;
关键词③:加强前瞻性整体性谋划,构建现代化首都都市圈,打造我国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可联系教材超前思维知识。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相结合。
4.(1)气象预报是通过研究气象规律对其发展趋势作出合理推断。为提高气象预报的准确性,我国运用综合气象观测系统收集全面可靠的数据,把握大气变化的真实情况;运用分析与综合方法处理数据,把握气象变化的内在矛盾和规律;运用推理方法和合理想象,对气象发展趋势做出准确的预测,实现趋利避害防患于未然。
(2)可从联系的观点、矛盾特殊性、发展的观点、实事求是等角度回答。
等级水平 等级描述
水平4 观点鲜明,能明确表达自己的见解;紧扣问题,准确运用所学知识展开论述;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水平3 观点比较明确,能表达自己的见解;能扣住问题全面展开论述,知识运用比较恰当、准确;逻辑性较强,有条理
水平2 观点不明确:论述不能集中指向问题,罗列知识;知识运用不正确;论述缺乏逻辑,条理性差
水平1 应答与试题无关;或重复试题内容;或没有应答
【分析】背景素材:气候变化是全球共同面临的挑战
考点考查:超前思维、矛盾的普遍性与矛盾的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实事求是等有关知识
能力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
核心素养:科学精神、政治认同
【详解】(1)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
本题为阐释说明类试题,知识限定具体明确,实质是回答我国是如何运用超前思维提高气象预报准确率的。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气象部门利用超级计算机和数值预报技术对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得出初步的预报结论→可联系教材超前思维要运用矛盾分析法知识。
关键词②:再通过“天气会商”进行讨论,最后作出预报结论→可联系教材超前思维要运用推理和想象的方法知识。
关键词③:由地面观测、高空探测、卫星监测组成的综合气象观测系统收集可靠的数据→可联系教材超前思维要以事物发展的状况为依据知识。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相结合。
(2)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
本题为阐释论证类试题。依据设问,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思考“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这一原则所体现的哲学原理。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角度①: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负有共同的责任,但责任的大小、承担的方式等方面须有所区别→可联系教材矛盾的普遍性与矛盾的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知识。
角度②:发达国家应比发展中国家承担更主要的责任→可联系教材联系多样性知识。
角度③:责任的大小、承担的方式等方面须有所区别→可联系教材矛盾的特殊性知识。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相结合。
5.(1)可以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逻辑等角度作答。
等级水平 等级描述
水平4 观点鲜明,能明确表达自己的见解;紧扣观点,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展开论述;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水平3 观点比较明确,能表达自己的见解:能扣住观点展开论述,知识运用比较准确:逻辑性较强,有条理
水平2 观点不明确;论述不能集中指向问题,罗列知识:知识运用不正确;论述缺乏逻辑,条理性差
水平1 应答与试题无关;或重复试题内容;或没有应答
(2)我国坚定不移地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加大高科技产品出口,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出口竞争新优势;优化营商环境,推动投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坚持维护多边主义,参与完善全球治理体系,为世界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维护国家经济安全,提升防范风险的能力。
【分析】背景素材:推进改革开放、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
考点考查:《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有关知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与文化、逻辑与思维等知识
能力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述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
【详解】(1)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要求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谈谈对“以改革开放的眼光看待改革开放”的理解。可以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逻辑等角度结合材料作答。注意要切合主题要求。
(2)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
本题属于理解类主观题,要求考生说明我国是如何坚定不移地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要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角度结合材料分析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我国绿色低碳产品出口增长,我国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对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都有出口记录→可联系我国坚定不移地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加大高科技产品出口,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出口竞争新优势。
关键词②:我国加快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扩大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可联系优化营商环境,推动投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
关键词③:推动由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向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转变→可联系参与完善全球治理体系,为世界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关键词④:我国在开放中着力增强自身竞争能力→可联系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
关键词⑤:我国在开放中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为开放发展上好“保险”→可联系维护国家经济安全,提升防范风险的能力。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时政信息等相结合。2023北京高三二模政治汇编
寻觅社会的真谛章节综合
一、单选题
1.(2023·北京昌平·统考二模)ChatGPT是人工智能技术驱动的自然语言处理工具,它能够通过学习和理解人类的语言来进行对话,还能根据聊天的上下文进行互动,甚至完成撰写邮件、翻译、写论文等任务。相关专家预计,ChatGPT将为信息产业带来巨大变革,但由此带来的学术造假、技术滥用、舆论安全等风险亦不容忽视。以下认识正确的是( )
A.意识能够直接把观念的存在变成现实的存在
B.要运用矛盾分析法,在对立统一中把握事物
C.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D.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全面支持ChatGPT的发展
2.(2023·北京西城·统考二模)我国首部金融稳定法被列入全国人大2023年立法项目。未来,金融稳定法将着力健全系统高效的金融风险防范、化解和处置制度,并与现行法律制度衔接,守牢系统性金融安全的底线。金融稳定法的制定( )
①属于变革社会的实践,受一定社会条件的制约
②坚持两点论的分析方法,均衡对待不同时期的法律制度
③是不断解决我国社会基本矛盾以保障经济安全的重要举措
④要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充分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2023·北京丰台·统考二模)乌兰牧骑是活跃在内蒙古自治区的一种小型文艺演出队。2019年,内蒙古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出台了《内蒙古自治区乌兰牧骑条例》,在乌兰牧骑的设立、建设、发展、保护和管理等方面进行了详尽规定,推动了乌兰牧骑的进一步发展。二十大召开后,乌兰牧骑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文艺作品中,边演边讲,引领边疆各族群众不断增强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这表明( )
①内蒙古自治区享有一定的自治权,依法自主管理本地区经济事业
②乌兰牧骑唱响民族团结主旋律,有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③《内蒙古自治区乌兰牧骑条例》调整了生产关系,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④《内蒙古自治区乌兰牧骑条例》的出台,有利于该地区文化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2023·北京顺义·统考二模)中国共产党作为百年大党,如何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毛泽东同志在延安的窑洞里给出了第一个答案,这就是“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经过百年奋斗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新的实践,我们党又给出了第二个答案,这就是自我革命。这“两个答案”是( )
①党时刻保持人民性,主动践行初心使命的要求
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根本动力
③党对自身建设的历史主动和历史自觉的体现
④保障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基本政治制度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2023·北京顺义·统考二模)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决定。该方案对加强科学技术、金融监管、数据管理、乡村振兴、知识产权、老龄工作等多项重点领域的机构职责优化和调整。国务院机构改革( )
①变革了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
②优化了职能配置,扩大执法自由裁量权
③转变政府职能,加快法治政府建设
④完善体制机制,提升国家治理效能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二、材料分析题
6.(2023·北京东城·统考二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好制度。
材料一 十三届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推进人大工作取得重大进展。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说明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工作是如何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
材料二 改革开放以来,全国人民代表大 会九次聚焦国务院机构改革。
(2)结合材料二,概括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务院机构改革的特点。
(3)结合材料二,运用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知识,阐释不断深化国务院机构司革的原因。
三、开放性试题
7.(2023·北京顺义·统考二模)历史长河波澜壮阔,一代又一代人接续奋斗创造了今天的中国。
◇经济实力空前提升,国家面貌发生沧桑巨变。我国从一穷二白成长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实现了从低收入国家到中高收入国家的历史性跨越,从落后的农业国发展成世界第一大工业国。◇改革开放全面深化,经济活力迸发涌流。目前,我国已是世界货物贸易第一大国、服务贸易第二大国、使用外资第二大国、对外投资第一大国。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彻底消除绝对贫困。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949年的49.7元增长到2020年的3.2万元,形成了全球规模最大、最具成长性的中等收入群体,建成了世界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 ◇生态保护力度空前,环境质量总体改善。积极参与和引导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向世界作出“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庄严承诺。 ◇科技自立自强成就斐然,创新大国地位奠定。党的十八大以来,研发经费投入稳居世界第二,研发人员总量、发明专利申请量连续多年居世界首位。
明天的中国,奋斗创造奇迹。
结合材料,综合运用所学,以“明天的中国,奋斗创造奇迹”为题,写一篇200字左右的短文。要求:观点鲜明、知识运用准确、逻辑清晰。
参考答案
1.B
【详解】A: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把观念的存在变成现实的存在,A错误。
B:ChatGPT将为信息产业带来巨大变革,但由此带来的学术造假、技术滥用、舆论安全等风险亦不容忽视,说明我们要运用矛盾分析法,在对立统一中把握事物,B正确。
C: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C错误。
D:ChatGPT发展有利有弊,应辩证看待,“全面支持其发展”是错误的,D排除。
故本题选B。
2.B
【详解】①④:材料中指出为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国家决定制定金融稳定法,金融稳定法的制定属于变革社会的实践,受一定社会条件的制约,国家机关要坚持科学民主立法,要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充分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故①④正确。
②: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在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既要看到制约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均衡对待”说法错误,故②不选。
③:金融稳定法的制定是完善上层建筑,有利于巩固经济基础,但是并没有解决基本矛盾,故③不选。
故本题选B。
3.C
【详解】①:材料反映的是内蒙古自治区依法自主管理本地区文化事业而非经济事业,①排除。
②:“引领边疆各族群众不断增强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表明乌兰牧骑唱响民族团结主旋律,有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②正确。
③:《内蒙古自治区乌兰牧骑条例》属于上层建筑范畴,不是对生产关系的调整,③排除。
④:“推动了乌兰牧骑的进一步发展”表明《内蒙古自治区乌兰牧骑条例》的出台,有利于该地区文化发展,④正确。
故本题选C。
4.B
【详解】①③:中国共产党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答案是“让人民来监督政府”和坚持自我革命,这表明党时刻保持人民性,主动践行初心使命,“两个答案”是党对自身建设的历史主动和历史自觉的体现,①③符合题意。
②: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根本动力,②说法错误。
④:材料强调坚持中国共产党坚持自我革命,没有涉及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④不合题意。
故本题选B。
5.D
【详解】①:国务院机构改革属于变革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要求,不属于变革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①不符合题意。
②:政府的执法自由裁量权是法律规定的,不能随意扩大,②说法错误。
③④:《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对加强科学技术、金融监管、数据管理、乡村振兴、知识产权、老龄工作等多项重点领域的机构职责优化和调整。国务院机构改革表明转变政府职能,加快法治政府建设,完善体制机制,提升国家治理效能,③④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6.(1)①扩大人民有序参与立法的过程,做到科学立法、民主立法
②通过行使监督权,促进政府、最高人民法院和检察院改进工作,对人民负责
③支持人大代表更好地履行职责,代表人民的利益
④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体现人民意志
(2)①紧紧抓住转变政府职能这个关键,加强监管和宏观调控职能,大力减少审批事项,增强服务功能。
②进一步明确部门之间的职责分工,按照一件事由一个部门负责或牵头负责的原则,理顺职责关系。
③体现了精简、效能、统一的原则。国务院组成部门、直属机构、办事机构、直属事业单位以及内设机构的数量没有突破原有规模,人员编制没有突破原有规模。
④确保了原有机构与新组建机构的平稳过渡。改革中,始终注意职能调整和工作衔接,特别重视经济运行调节职能的到位,保证了国民经济正常运行。
⑤依法推进改革。
(3)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贯穿于人类社会始终的基本矛盾。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是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不均衡不充分的发展需要破除政府在体制机制上的弊端,国务院机构改革正是适应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着眼于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从结构上进行改革,形成适应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
【分析】背景素材:国务院机构改革
考点考查:人民代表大会、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能力考查: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
【详解】(1)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
本题的设问要求说明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工作是如何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注意作答主体为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需要调用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的有关知识分析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通过宪法修正案,制定法律47件,修改法律111件次→扩大人民有序参与立法的过程,做到科学立法、民主立法;
关键词②:基层立法联系点达到32个,实现了31个省(区、市)全覆盖→通过行使监督权,促进政府、最高人民法院和检察院改进工作,对人民负责;
关键词③:制定关于加强和改进全国人大代表工作的35条具体措施→支持人大代表更好地履行职责,代表人民的利益;
关键词④:听取审议182个监督工作报告和其他报告……33项专题调研→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体现人民意志;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时政信息等相结合。
(2)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
本题的设问要求概括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务院机构改革的特点。需要调用《经济与社会》的有关知识分析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转变政府职能是机构改革关键→紧紧抓住转变政府职能这个关键,加强监管和宏观调控职能,大力减少审批事项,增强服务功能;
关键词②:不再保留经贸委和外经贸部,国家其职能并入新组建的商务部→进一步明确部门之间的职责分工,按照一件事由一个部门负责或牵头负责的原则,理顺职责关系;
关键词③:撤销了几乎所有的工业专业经济部门→体现了精简、效能、统一的原则。国务院组成部门、直属机构、办事机构、直属事业单位以及内设机构的数量没有突破原有规模,人员编制没有突破原有规模;
关键词④:探索职能统一的大部门体制,合理配置宏观调控职能→确保了原有机构与新组建机构的平稳过渡。改革中,始终注意职能调整和工作衔接,特别重视经济运行调节职能的到位,保证了国民经济正常运行;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时政信息等相结合。
(3)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
本题的设问要求阐释不断深化国务院机构改革的原因。需要调用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有关知识分析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贯穿于人类社会始终的基本矛盾。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是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
关键词②: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转变政府职能→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时政信息等相结合。
7.评分观察视角:可以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新发展理念,经济高质量发展,实践的观点,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等角度回答。
等级水平 等级描述
水平4 观点鲜明,能明确表达自己的见解;紧扣问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展开论述: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水平3 观点比较明确,能表达自己的见解;能扣住问题展开论述,知识运用比较准确;逻辑性较强,有条理
水平2 观点不明确;论述不能集中指向问题,罗列知识;知识运用不正确;论述缺乏逻辑,条理性差
水平1 应答与试题无关;或重复试题内容;或没有应答
示例:
中国共产党是领导我们创造奇迹的核心力量。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党领导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美丽中国建设取得新进展,明天的中国,需要我们继续坚持党的领导,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继续创造新的奇迹。
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在党的领导下,全体人民接续奋斗,创造了丰富物质、精神财富。明天的中国,需要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挥人民的主人翁精神,创造新的伟大成就。
【分析】背景素材:中国,奋斗创造奇迹
考点考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新发展理念,经济高质量发展,实践的观点,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
能力考查:论证与探究问题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
【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角度。本题设问指向要求以“明天的中国,奋斗创造奇迹”为题,写一篇200字左右的短文,属于开放类试题,需要运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新发展理念,经济高质量发展,实践的观点,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等知识围绕题目主题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一代又一代人接续奋斗创造了今天的中国,让我国经济实力空前提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生态保护力度空前,科技自立自强成就斐然→可联系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新发展理念,经济高质量发展,实践的观点,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相结合。2023北京高三二模政治汇编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章节综合
一、单选题
1.(2023·北京西城·统考二模)服务贸易日益成为对外贸易发展的新引擎、深化对外开放的新动力。
对以上信息分析正确的是( )
①我国服务贸易持续顺差,有利于增加外汇储备
②进出口贸易额有所波动,体现了经济全球化的不平衡性
③我国服务贸易结构优化,国际市场占有率提升
④跨境电子商务等贸易新业态新模式有利于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的增长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2023·北京房山·统考二模)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是迄今为止世界上第一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已连续五届成功举办,是国际贸易发展史上一大创举。进博会让展品变商品,让展商变投资商,联通中国和世界,成为国际采购,投资促进、人文交流,开放合作的四大平台。中国举办进博会( )
①顺应了经济全球化,为世界经济增长提供强劲动力
②提高了中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维护供应链稳定
③有利于推动更高水平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
④提高了中国外向型经济水平,培育出口竞争新优势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二、材料分析题
3.(2023·北京昌平·统考二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五年进博,十分精彩。作为世界上第一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2018年以来,五届进博会累计意向成交额近3599亿美元,约2000个首发首展商品亮相、全球展商看到,中国大市场机遇持续迸发,制度型开放机遇不断升级,国际合作机遇进一步彰显。
埃塞俄比亚姑娘海尔是第五届进博会的专业观众,目前在上海从事埃中咖啡贸易。海尔说:“2022年8月,肯尼亚成为第一个向中国输出鲜食牛油果的非洲国家,我也希望把埃塞俄比亚的更多产品带来中国。仅上海就有超过7000家咖啡厅,中国大市场的潜力让人激动。”
英国某制药公司负责人说:“进博会给我们带来难以想象的契机,实现无可限量的合作。2021年进博会上,我们企业与山东签约并于2022年10月在青岛举行了工厂奠基和公司揭牌仪式。2022年进博会上,双方深化合作,国际生命科学创新园等7个重磅合作项目将落户青岛。”
结合材料,说明进博会的举办对推动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意义。
4.(2023·北京顺义·统考二模)中国式现代化是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农业强国是社会主义强国的根基。某校学生围绕“建设农业强国”的议题开展学习。
材料一 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
稳住粮仓,产业兴旺。海南某育种中心,我国超过70%的农作物新品种利用当地光热条件开展育种研究,种子成了丰收的密码。山东某县,不仅研发出古桑茶、桑黄等多种产品,还形成集种植、加工、文化体验、生态旅游于一体的产业链。全国深入实施“数商兴农”工程,鼓励发展农产品电商直采、定制生产等模式,建设农副产品直播电商基地。
乡村宜居,人民幸福。江苏某地,道路宽敞整洁,垃圾分类处理,农家庭院洁净有序。乡亲们看病、上学、办事有保障。河南某村,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推行道德积分储蓄站,引导乡亲们弘扬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积极参与村里的大事小情,乡村治理效能显著加强。
精准培训,增强内力。我国农业农村部门积极开展外出务工农民技能培训和指导。到2025年,将培育家庭农场主、农民合作社理事长等10万人,辐射带动500万新型生产经营主体。湖北某种植大户参加了绿色防控、农产品快检等培训,种植优质脐橙,年收入近40万元。
(1)运用《经济与社会》知识,分析上述举措在建设农业强国过程中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材料二 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杂交水稻技术是中国开展国际农业合作的一张闪亮名片。中国杂交水稻已在亚洲、非洲、美洲数十个国家和地区推广种植,年种植面积达800万公顷。平均每公顷产量比当地优良品种高出2吨左右。中国为80多个发展中国家培训1.4万多名杂交水稻专业技术人才。
在马达加斯加,中国专家研发出适合当地需求的“高产、优质、多抗”杂交水稻品种,帮助当地农民提高粮食产量,水稻图案被印在马达加斯加新版纸币上。
在尼日利亚,中国通过派出专家、推广作物良种、提供技术支持等方式,帮助尼日利亚在水稻种植领域取得长足进步,成为非洲主要水稻生产国之一。
在乌干达,依托南南合作项目建成的中乌农业合作产业园将水稻产业作为合作重点之一,帮助乌干达提高粮食安全水平。
(2)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知识,阐述中国杂交水稻技术在世界推广的意义。
参考答案
1.D
【详解】①:从图中的统计数据看,我国服务贸易进口大于出口,呈现逆差状态,不是顺差状态,①错误。
②:经济全球化的不平衡性,在经济发展水平方面,主要表现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不平衡。我国进出口贸易额波动幅度最大的情况发生在2020年,应该是受疫情影响,不体现经济全球化的不平衡性,②错误。
③:从图中的统计数据看,我国服务贸易出口额增长较快,说明我国服务贸易结构优化,国际市场占有率提升,③正确。
④:从图中的统计数据看,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增长有突破,说明跨境电子商务等贸易新业态新模式有利于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的增长,④正确。
故本题选D。
2.B
【详解】①③:进博会让展品变商品,让展商变投资商,联通中国和世界,成为国际采购、投资促进、人文交流、开放合作的四大平台。中国举办进博会顺应了经济全球化,有利于推动更高水平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为世界经济增长提供强劲动力,①③符合题意。
②:中国举办进博会有利于为世界提供商品市场,不涉及中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提高及维护供应链稳定,②错误。
④:进博会主要是进口商品,不涉及培育出口竞争新优势,④与题意不符。
故本题选B。
3.①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将成为世界各国展示国家形象、开展国际贸易的开放型合作平台,成为推进经济全球化的公共产品。
②中国通过举办国际进口博览会支持其他国家搭乘中国发展快车,并为各国开展贸易合作搭建平台,将为经济全球化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③进博会以推动国际自由贸易为核心,有效降低了国际贸易交易成本,推动经济全球化,促进各国间投资便利、贸易繁荣、技术发展和人员流动,让全世界人民从中受惠,对推动我国乃至全球贸易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
【分析】背景素材:进口博览会
考点考查:经济全球化、国际交流与合作
能力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度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
核心素养:科学精神、政治认同、公共参与
【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
本题要求分析中国举办进博会对推动经济全球化的意义,可从市场配置资源、贸易自由化便利化等角度分析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有效信息①: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约2000个首发首展→可知中国为世界开展国际贸易提供了合作平台;
有效信息②:肯尼亚的产品输出,英国的交流合作→可知其他国家搭乘中国发展快车,共享发展成果;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时政信息等相结合。
4.(1)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种业研发,提高种业质量,端稳中国饭碗,发挥市场作用,提高产品质量和品牌,促进产业融合发展,加快农业现代化。贯彻绿色、共享发展理念,推动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改善乡村治理,提高人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推动农村生态现代化、乡村治理现代化。
政府加强公共服务,加大乡村人才培养,提升劳动者素养和致富能力,增加收入,实现共同富裕,推动乡村人才现代化。
(2)中国粮食生产的稳健增长已成为全球粮食安全的基石,种业是粮食安全的密码,杂交水稻技术推广种植,提升了中国种业研发能力和中国农业走出去步伐,为受援助国家提供种业和技术支持,提升当地农业生产能力。
中国展现大国担当,践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
【分析】背景素材:建设农业强国
考点考查:经济与社会、中国与经济全球化的相关知识
能力考查:描述和阐释事物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
【详解】(1)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
本题需要调用经济与社会的有关知识,从措施角度分析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可联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关键词②:农作物新品种、“数商兴农”工程→可联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关键词③:垃圾分类处理、农家庭院洁净有序、绿色防控、人民幸福→可联系贯彻绿色、共享发展理念;
关键词④:我国农业农村部门积极开展外出务工农民技能培训和指导→可联系政府加强公共服务。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信息相结合。
(2)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
本题需要调用中国与经济全球化的有关知识,从意义角度分析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中国杂交水稻已在亚洲、非洲、美洲数十个国家和地区推广种植,中国为80多个发展中国家培训1.4万多名杂交水稻专业技术人才→可联系中国粮食生产的稳健增长已成为全球粮食安全的基石,提升了中国种业研发能力和中国农业走出去步伐;
关键词②:中国开展国际农业合作→可联系践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信息相结合。2023北京高三二模政治汇编
掌握演绎推理方法章节综合
一、单选题
1.(2023·北京西城·统考二模)真理和谬误往往相伴而行。辨识谬误、纠正错误,是逻辑思维的题中之义。从逻辑思维规则的视角看,对逻辑错误分析正确的是( )
序号 表达 错误分析
① 南沙200多个岛礁如同无数颗珍珠。 违背矛盾律
② 建筑是凝固的音乐。 定义过宽
③ 有些青年不是发明家,有些青年是不知识分子,所以有些知识分子是发明家。 两个否定前提不能必然推出结论
④ 除非经常反思,否则生活是没有价值的。所以,只要经常反思,生活就是有价值的。 充分条件假言推理中肯定前件而在结论中否定后件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2023·北京昌平·统考二模)小华对小亮说:“今天是周末,天气也很好,我们去打羽毛球吧!”小亮回答道:“除非你把今天的作业做完,否则我不会陪你打球。”以下判断与小亮的回答相同的是( )
①只有小华把今天的作业都做完,小亮才会陪小华去打球
②如果小华把今天的作业都做完了,那么小亮就会陪小华去打球
③如果小亮陪小华去打球了,那么小华一定把今天的作业都做完了
④如果小亮不陪小华去打球,那么小华一定是没把今天的作业做完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2023·北京顺义·统考二模)下列三段论的分析,正确的是( )
①所有鸟都是动物,孔雀是鸟,所以,孔雀是动物
——犯了“大项不当扩大”的错误
②商品都有使用价值,空气有使用价值,所以空气是商品
——犯了“中项不周延”的错误
③群众是真正的英雄,我是群众,所以,我是真正的英雄
——犯了“四概念”的错误
④金属都是导电体,橡胶不是金属,所以橡胶不是导电体
——犯了“小项不当扩大”的错误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4.(2023·北京顺义·统考二模)某班同学开展逻辑推理结构的小竞赛,下列同学作答正确的是( )
判断推理 结构式 推理类型及结构的正误
甲 如果下雨,运动会就会延后,没有下雨,所以,运动会没有延后。 否定前件式 这是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正确结构
乙 如果下雨,运动会就会延后,运动会延后了,所以,天下雨了。 肯定后件式 这是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错误结构
丙 只有遵循规律,才能取得成功,不尊重规律,所以,不能取得成功。 否定后件式 这是充分必要条件假言推理的正确结构
丁 只有遵循规律,才能取得成功,取得了成功,所以,遵循了规律。 肯定后件式 这是必要条件假言推理的正确结构
A.甲和丙 B.甲和丁 C.乙和丙 D.乙和丁
二、材料分析题
5.(2023·北京房山·统考二模)某校高三(1)班学生利用假期在学校周边社区开展了“调研民法典普及情况,助力城市文明建设”的活动在走访一家中介公司时,工作人员正在为近期发生的“跳单”事件而烦恼:买方易某、卖方谢某以及中介公司三方共同签订了中介合同,约定买卖双方达成交易后应分别向中介方交纳1.5%的服务费。而易某通过房产中介了解房源情况和房主谢某的有关信息后,绕开房产中介,私下和谢某达成交易并过户
同学们针对该情况,认真查阅资料,在《民法典》中找到相关法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九百六十五条 委托人在接受中介人的服务后,利用中介人提供的交易机会或者媒介服务,绕开中介人直接订立合同的,应当向中介人支付报酬。
(1)易某的行为是否合法?请你运用《逻辑与思维》的相关知识,简述推理过程。
(2)该中介公司准备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你帮该中介公司补充完整民事起诉状。
民事起诉状原告:中介公司 被告:易某、谢某 诉讼请求: 事实与理由: 此致 ××人民法院 附:本诉状副本×份 证据和证据来源 ××× ×年×月×日
参考答案
1.A
【详解】①:“200多个”与“无数”相矛盾,该判断违反了矛盾律,①正确。
②:“建筑是凝固的音乐”犯了“比喻定义”而非“定义过宽”的逻辑错误,②错误。
③:“有些青年不是发明家,有些青年不是知识分子,所以有些知识分子是发明家”明显是由两个否定前提得出结论,犯了“两个否定前提不能必然推出结论”的逻辑错误,③正确。
④: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正确推理结构只有肯定前件而在结论中肯定后件和否定后件而在结论中否定前件两种,“除非经常反思,否则生活是没有价值的”可以转换为“如果不经常反思,生活就是没有价值的”,由该前提推出“只要经常反思,生活就是有价值的”,这是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否定前件而在结论中否定后件的错误推理结构,可见,该推理的错误并非肯定前件而在结论中否定后件而是否定前件而在结论中否定后件,④排除。
故本题选A。
2.B
【详解】①:“除非你把今天的作业做完,否则我不会陪你打球。”表明小华把今天作业做完是小亮陪小华打球的必要条件,也有可能有其他原因导致小亮不陪小华打球,因此该判断是必要条件假言判断,有效式是否定前件和肯定后件式,“只有小华把今天的作业都做完,小亮才会陪小华去打球”表明今天作业做完是陪你打球的必要条件,①正确。
②:“如果小华把今天的作业都做完了,那么小亮就会陪小华去打球”表明小华把作业做完是小亮陪小华打球的充分条件,而材料体现的是必要条件,②不符合题意。
③:“如果小亮陪小华去打球了,那么小华一定把今天的作业都做完了”运用了必要条件推理的肯定后件式,与小亮回答相同,③正确。
④:今天作业做完是陪小华打球的必要条件,如果没有陪小华打球,也有可能是因为其他原因影响,因此“如果小亮不陪小华去打球,那么小华一定是没把今天的作业做完”与小亮的回答不同,④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B。
3.C
【详解】①:所有鸟都是动物,孔雀是鸟,所以,孔雀是动物,该推理符合三段论推理的逻辑规则,是正确的,①不选。
②:商品都有使用价值,空气有使用价值,所以空气是商品,在该三段论中,中项是“有实用价值”是不周延的,犯了“中项不周延”的错误,②入选。
③:群众是真正的英雄,我是群众,所以,我是真正的英雄,在大前提中的英雄是集合概念,在小前提中的群众是个体概念,因而该三段论犯了“四概念”的错误,③入选。
④:金属都是导电体,橡胶不是金属,所以橡胶不是导电体,结论中的大项“导电体”是周延的,但是在大前提中的 “导电体”是不周延的,犯了“大项不当扩大”的错误,④不选。
故本题选C。
4.D
【详解】甲:如果下雨,运动会就会延后,没有下雨,所以,运动会没有延后。这是充分条件的假言推理,该结构错误。肯定假言判断的前件,可以肯定假言判断的后件,否定假言判断的前件,无法必然否定假言判断后件,否定前件式是错误的结构,甲的作答不正确。
乙:如果下雨,运动会就会延后,运动会延后了,所以,天下雨了。这是充分条件的假言推理,肯定假言判断的前件,可以肯定假言判断的后件,肯定假言判断的后件,无法必然的肯定假言判断的前件,所以肯定后件式是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错误结构,乙的作答正确。
丙:只有遵循规律,才能取得成功,不尊重规律,所以,不能取得成功。这是必要条件的假言推理,否定假言判断的前件,可以必然的否定假言判断的后件,这是否定前件式,是必要条件的假言推理,不是充分必要条件假言推理的正确结构,丙的作答错误。
丁:只有遵循规律,才能取得成功,取得了成功,所以,遵循了规律,这是必要条件假言推理的正确结构,肯定了假言判断的后件,可以必然的肯定假言判断的前件,是肯定后件式,丁作答正确。
故本题选D。
5.(1)①《民法典》第九百六十五条规定属于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其所断定前件和后件的关系是前件真,后件一定真。反之后件假,前件一定假。该推理的前件同时为联言判断,当且仅当每一个联言支为真时,该判断为真。
②根据案情,易某与中介公司签订了合同,并且利用该中介公司提供的服务了解房源情况和房主谢某的有关信息,却私下和谢某达成交易并过户,由此可见,该联言判断为真,即充分条件假言判断的前件为真,所以,后件一定为真。
③易某的行为构成违约,需要承担违约责任,并根据合同约定,支付约定报酬。
(2)①诉讼请求:请求法院依法判定易某、谢某按照合同约定支付服务费;全部诉讼费用由易某、谢某承担。
②事实与理由:易某通过房产中介了解房源情况和房主谢某的有关信息后,三方共同签订了中介合同,约定买卖双方达成交易后应分别向中介方交纳1.5%的服务费。事后易某和谢某绕开房产中介,直接签订房屋买卖协议,达成交易并过户。根据《民法典》规定:委托人在接受中介人的服务后,利用中介人提供的交易机会或者媒介服务,绕开中介人直接订立合同的,应当向中介人支付报酬。两被告的行为构成违约,应根据合同约定,承当责任。
【分析】背景素材:某民事纠纷案件
考点考查:充分条件假言推理;联言推理;违约责任的承担方式
能力考查:描述和阐述事物的能力
核心素养: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
【详解】(1)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
本题需要调用《逻辑与思维》的有关知识,从充分条件假言推理;联言推理角度分析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买方易某、卖方谢某以及中介公司三方共同签订了中介合同;私下和谢某达成交易并过户;绕开中介人直接订立合同的,应当向中介人支付报酬→可联系教材知识充分条件假言推理;联言推理。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时政信息等相结合。
(2)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
本题需要调用《法律与生活》的有关知识,从违约责任的承担方式;违约责任角度分析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买方易某、卖方谢某以及中介公司三方共同签订了中介合同;私下和谢某达成交易并过户→可联系教材知识违约责任。
关键词②:绕开中介人直接订立合同的,应当向中介人支付报酬→可联系教材知识违约责任的承担方式。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时政信息等相结合。2023北京高三二模政治汇编
开放性试题
一、开放性试题
1.(2023·北京西城·统考二模)北京公交集团主导的“公交便民驿栈”来了!和平里北街的一处公交场站,停泊着一辆满载水果、蔬菜的“退役公交车”。公交车一侧面对路边行人,一侧面对公交场站。人们下了公交车就能顺手买到价格便宜又新鲜的水果和蔬菜,方便极了。
打通公共交通和基层社区、覆盖全城的首都智慧便民社区服务网络,主要根据周边社区服务需求,以“缺什么补什么”为原则,建设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每个栈点的选位均经过调研测算,在确保运营不受影响的情况下,利用场站边角空间建设。按照项目规划,3年内将建设至少300个公交便民服务栈点,辐射北京90%以上的社区人口。同时,将新增3000个生活性服务业就业岗位。
(1)结合材料,分析北京市推广便民服务栈点的经济原因。
《首都功能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街区层面)(2018年—2035年)》提出,要适度提高公共服务用地比重,将零散土地用于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高居住品质,改善人居环境。
(2)运用所学,针对上述目标提出两条具体建议。
2.(2023·北京海淀·统考二模)自信才能自立,自立方能图强。
必须坚持自信自立,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自信是党在长期斗争中炼就的精神气质,自立是我们立党立国的重要原则。历史充分证明,坚持自信自立,始终牢牢地把发展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党和人民的事业才能有底气、有力量、有保障。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党的百年奋斗成功道路是党领导人民独立自主探索开辟出来的,马克思主义的中国篇章是中国共产党人依靠自身力量实践出来的,贯穿其中的一个基本点就是中国的问题必须从中国基本国情出发,由中国人自己来解答。
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谈谈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必须坚持自信自立。
3.(2023·北京朝阳·统考二模)水是生存之本、文明之源。
材料一 古往今来,人类逐水而居, 文明伴水而生。水,是我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命之源。
老百姓要过上高质量的幸福生活,离不开水的滋养浸润;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水是基础性要素;我们要生存要发展,都离不开珍贵的水资源。
一切发展,水是基础性资源。规划统筹引领,精确精准调水,城市发展就有了基础性保障。要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把水资源作为最大的刚性约束。
在长江岸边,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推动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在黄河沿岸,总书记指出“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创作好新时代的黄河大合唱”;在漓江之上,总书记强调要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坚持正确的生态观、发展观,敬畏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1)结合材料,从哲学角度说明,运用系统观念用好水资源需要注意的问题。
材料二 水就像空气一样,用的时候没有察觉,失去的时候连生存都很困难。人多水少,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是我国的基本水情。“用之不觉,失之难存”,我们要精打细算用好水资源,从严从细管好水资源。
(2)结合材料二,回答下列问题。
①“用之不觉,失之难存”属于哪种复合判断?②运用复合判断的逻辑结构,撰写一条关于节约水资源的公益广告词。③说明你撰写的公益广告词属于哪种复合判断。
4.(2023·北京房山·统考二模)习近平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要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不仅关系到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质量,而且关系到人民性能否得到充分的体现,我们必须在坚持中国式现代化本质要求的基础上实现中国梦。
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以“把握历史主动担当历史使命”为主题写一篇短评。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总字数在250字左右。
5.(2023·北京丰台·统考二模)某班同学以“守护首都碧水清流”为主题开展调研。为水环境治理建言献策,请你参与其中。
关于加强首都水环境治理的建议案。
一、调研背景
中共中央提出了新时期“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和“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的治水原则。是指导首都加强水环境治理的根本遵循。北京作为资源型缺水特大城市,水资源短缺、水生态损害、水环境污染等问题不同程度存在,水成为制约北京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
二、问题现状
北京市始终坚持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治水管水的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水治理体系不断完善,水治理效能不断巩固提升。但首都水环境治理过程中还存在河湖周边乱丢垃圾、水资源浪费、违法排污、违法取水、流域系统性治理有待提高、水资源配置空间不均衡等问题。
三、解决建议
守护首都碧水清流,需要各方共同参与。针对以上问题,同学们提出了解决建议。
示例 北京市委要发挥领导核心作用,成立水环境治理工作专班,统每协调和监督指导城乡水环境治理工作引领治理方向
建议一 ①
建议二 ②
建议三 ③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从三个不同主体角度建言献策。
6.(2023·北京丰台·统考二模)某班同学围绕“改革开放”这一主题开展研究性学习。
探究一 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
广东是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先行地、实验区,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大局中地位重要、作用突出。近期,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广东之行,引起同学们的广泛关注,搜集资料并展示如下:
2012年12月——第一次考察正值党的十八大胜利闭幕不久,作为新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习近平。第一次出京考察就来到广东,向海内外传递了将改革开放继续推向前进的鲜明信号。
2018年10月——在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面对国际国内形势的广泛深刻变化,总书记在广东发出了"继续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扩大开放,努力创造出令世界刮目相看的新的更大奇迹"的号召。
2020年10月——时值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总书记第三次来到广东考察,强调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要以更大魄力、在更高起点上推进改革开放。
2023年4月——在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总书记来到广东,强调要在全面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提升科技自立自强能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继续走在全国前列,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
进入新时代,面临着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我们要掌握辨证唯物玄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以改革开放的眼光看待改革开放,充分认识新形势下改革开放的时代性、体系性、全局性问题,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上推进改革开放。
(1)结合材料,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谈谈对“以改革开放的眼光看待改革开放”的理解。
探究二 要坚定不移地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同学们查阅资料如下:
甲:近年来,全球对新能源、绿色低碳领域的重视程度逐步提高,国际市场的旺盛需求也带动我国绿色低碳产品出口增长。2023年一季度,我国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对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都有出口记录。
乙:"一带一路"倡议十年来,我国加快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扩大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推动由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向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转变……。
丙:我国在开放中着力增强自身竞争能力、开放监管能力、风险防控能力,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完善外商投资国家安全审查等制度,为开放发展上好“保险”……。
(2)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知识,分析我国是如何坚定不移地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
7.(2023·北京顺义·统考二模)历史长河波澜壮阔,一代又一代人接续奋斗创造了今天的中国。
◇经济实力空前提升,国家面貌发生沧桑巨变。我国从一穷二白成长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实现了从低收入国家到中高收入国家的历史性跨越,从落后的农业国发展成世界第一大工业国。◇改革开放全面深化,经济活力迸发涌流。目前,我国已是世界货物贸易第一大国、服务贸易第二大国、使用外资第二大国、对外投资第一大国。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彻底消除绝对贫困。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949年的49.7元增长到2020年的3.2万元,形成了全球规模最大、最具成长性的中等收入群体,建成了世界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 ◇生态保护力度空前,环境质量总体改善。积极参与和引导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向世界作出“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庄严承诺。 ◇科技自立自强成就斐然,创新大国地位奠定。党的十八大以来,研发经费投入稳居世界第二,研发人员总量、发明专利申请量连续多年居世界首位。
明天的中国,奋斗创造奇迹。
结合材料,综合运用所学,以“明天的中国,奋斗创造奇迹”为题,写一篇200字左右的短文。要求:观点鲜明、知识运用准确、逻辑清晰。
参考答案
1.(1)推广便民服务栈有利于促进就业,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共享发展成果;盘活老旧公交车、利用站点边角空间打造服务设施,为市民提供物美价廉、消费便捷的市场供给,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规划便民服务栈建设,优化公共服务,提升人民生活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2)示例: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加强管理与监督;公共服务设施智能化,有效实现供需有效对接;打造绿色社区建设,改善人居环境。
【分析】背景素材:“公交便民驿栈”
考点考查:非公制经济的作用、新发展理念、市场优点、宏观调控的有关知识
能力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述事物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
【详解】(1)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
本题要求分析北京市推广便民服务栈点的经济原因。属于原因分析类主观题,需要从材料中提取有效关键信息,并调用非公制经济的作用、新发展理念、市场优点、宏观调控的有关知识非公制经济的作用、新发展理念、市场优点、宏观调控来回答设问的原因。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方便人们下公交车可以买到价格便宜又新鲜的水果和蔬菜,智慧便民社区服务网络,依据周边社区服务需求设置,公交便民服务栈点项目规划,新增3000个生活性服务业就业岗位。→可联系促进就业,保障和改善民生,共享发展成果;市场供给,资源配置效率;发挥政府作用。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信息等相结合。
(2)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围绕着政府的经济职能和作用、新发展发展理念、经济高质量发展等角度进行作答即可。
2.可以从人类社会发展历史进程的统一性和多样性;我国坚持自信自立取得的伟大成就;坚定“四个自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等角度回答。
等级水平 等级描述
水平4 观点鲜明,能明确表达自己的见解;紧扣问题,准确运用所学知识展开论述;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水平3 观点比较明确,能表达自己的见解;能扣住问题展开论述,知识运用比较准确;逻辑性较强,有条理
水平2 观点不明确;论述不能集中指向问题,罗列知识;论述缺乏逻辑,条理性差
水平1 应答与试题无关;或重复试题内容;或没有应答
【分析】背景素材:自信才能自立,自立方能图强
考点考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有关知识
能力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述事物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
【详解】本题为开放性题目,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作答,可以从可以从人类社会发展历史进程的统一性和多样性;我国坚持自信自立取得的伟大成就;坚定“四个自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等角度回答。
3.(1)可运用从实际出发、联系观、系统与要素、发展观、价值观等知识作答。
(2)①联言判断;②略;③略。
【分析】背景素材:保护水资源
考点考查:联系、一切从实际出发、发展观、价值观、复合判断
能力考查:描述和阐述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
【详解】(1)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
本题需要从哲学的角度,运用系统观念分析用好水资源需要注意的问题。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推动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在黄河沿岸,总书记指出“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创作好新时代的黄河大合唱”→可联系物质决定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从当地实际出发切实保护好水资源;
关键词②:老百姓要过上高质量的幸福生活,离不开水的滋养浸润;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水是基础性要素;我们要生存要发展,都离不开珍贵的水资源→可联系联系具有普遍性,我们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看到水资源对人类发展的重要性;
关键词③:一切发展,水是基础性资源。规划统筹引领,精确精准调水,城市发展就有了基础性保障→可联系发展具有普遍性,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保护好水资源;
关键词④:一切发展,水是基础性资源。规划统筹引领,精确精准调水,城市发展就有了基础性保障→可联系正确的价值观具有导向作用,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保护水资源;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2)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
本题需要调用《逻辑与思维》的有关知识,分析“用之不觉,失之难存”属于哪种复合判断,本题具有开放性。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①关键词:“用之不觉,失之难存”→可联系这是同时断定了两种情况的存在,用之不觉和失之难存,是联言判断;
②广告词:坚持人水和谐,建设生态文明
③该广告词属于必要条件的假言判断,否定前件,可以必然的否定后件。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4.要点提示:可从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等角度作答即可。
【分析】背景素材:把握历史主动担当历史使命
考点考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
能力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核
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公共参与、法治意识
【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需要调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有关知识分析作答,设问要求写短评,担当历史使命侧重做法,可以从怎样做的角度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把握历史主动担当历史使命→可联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角度分析做法,可从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角度分析作答,言之有理即可。
第三步:组织答案。注意设问具体要求,运用课本原理,做到理例结合。
5.可以从公民、政府、人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不同角度作答。示例:①政府要积极履行职能,加强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环境保护,建设节水型城市。②公民要积极履行义务,自觉节约用水,养成绿色生活的良好习惯。③人大要行使立法权,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使水环境治理有法可依。
【分析】背景素材:“守护首都碧水清流”为主题的调研活动
考点考查:政治与法治的相关知识
能力考查:描述和阐释事物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公共参与
【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
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要求从三个不同主体角度为守护首都碧水清流建言献策。
第二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可从公民、政府、人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不同角度作答。比如公民要积极履行义务、政府要积极履行职能、人大要行使立法权、人大代表要行使提案权、政协委员要积极参政议政等。
6.(1)可以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逻辑等角度作答。
等级水平 等级描述
水平4 观点鲜明,能明确表达自己的见解;紧扣观点,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展开论述;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水平3 观点比较明确,能表达自己的见解:能扣住观点展开论述,知识运用比较准确:逻辑性较强,有条理
水平2 观点不明确;论述不能集中指向问题,罗列知识:知识运用不正确;论述缺乏逻辑,条理性差
水平1 应答与试题无关;或重复试题内容;或没有应答
(2)我国坚定不移地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加大高科技产品出口,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出口竞争新优势;优化营商环境,推动投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坚持维护多边主义,参与完善全球治理体系,为世界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维护国家经济安全,提升防范风险的能力。
【分析】背景素材:推进改革开放、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
考点考查:《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有关知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与文化、逻辑与思维等知识
能力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述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
【详解】(1)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要求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谈谈对“以改革开放的眼光看待改革开放”的理解。可以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逻辑等角度结合材料作答。注意要切合主题要求。
(2)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
本题属于理解类主观题,要求考生说明我国是如何坚定不移地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要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角度结合材料分析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我国绿色低碳产品出口增长,我国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对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都有出口记录→可联系我国坚定不移地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加大高科技产品出口,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出口竞争新优势。
关键词②:我国加快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扩大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可联系优化营商环境,推动投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
关键词③:推动由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向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转变→可联系参与完善全球治理体系,为世界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关键词④:我国在开放中着力增强自身竞争能力→可联系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
关键词⑤:我国在开放中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为开放发展上好“保险”→可联系维护国家经济安全,提升防范风险的能力。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时政信息等相结合。
7.评分观察视角:可以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新发展理念,经济高质量发展,实践的观点,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等角度回答。
等级水平 等级描述
水平4 观点鲜明,能明确表达自己的见解;紧扣问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展开论述: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水平3 观点比较明确,能表达自己的见解;能扣住问题展开论述,知识运用比较准确;逻辑性较强,有条理
水平2 观点不明确;论述不能集中指向问题,罗列知识;知识运用不正确;论述缺乏逻辑,条理性差
水平1 应答与试题无关;或重复试题内容;或没有应答
示例:
中国共产党是领导我们创造奇迹的核心力量。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党领导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美丽中国建设取得新进展,明天的中国,需要我们继续坚持党的领导,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继续创造新的奇迹。
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在党的领导下,全体人民接续奋斗,创造了丰富物质、精神财富。明天的中国,需要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挥人民的主人翁精神,创造新的伟大成就。
【分析】背景素材:中国,奋斗创造奇迹
考点考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新发展理念,经济高质量发展,实践的观点,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
能力考查:论证与探究问题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
【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角度。本题设问指向要求以“明天的中国,奋斗创造奇迹”为题,写一篇200字左右的短文,属于开放类试题,需要运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新发展理念,经济高质量发展,实践的观点,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等知识围绕题目主题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一代又一代人接续奋斗创造了今天的中国,让我国经济实力空前提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生态保护力度空前,科技自立自强成就斐然→可联系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新发展理念,经济高质量发展,实践的观点,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相结合。2023北京高三二模政治汇编
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章节综合
一、单选题
1.(2023·北京东城·统考二模)围绕“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看中国式现代化的特征”,同学们展示了两则材料。
对此,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①文化是实践的产物,文化的发展超前于经济政治的发展
②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③中国式现代化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与底色
④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着独特的世界观、价值观和文明观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2023·北京昌平·统考二模)门墩是门枕石的一部分,也是显示门第、表达主人喜好、装饰门面的物件,祖辈居住生活在胡同里的老北京人,对门墩情有独钟。门墩上通常雕刻一些中国传统吉祥图案,取其美好寓意:猴子寓意官爵,仙鹤寓意长寿,牡丹代表富贵……这小小的门墩,不仅让出入的家人看到时心生欢喜,也给来访的客人、往来的行人,送出美好的祝福。由此可见,门墩( )
①寄托着人们丰富的情感和对生活的美好祝愿
②有利于引领社会风尚,提升人们的文化素养
③作为一种物质载体,体现人们独特审美情趣
④是现实存在的事物在雕刻者头脑中的客观映象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2023·北京海淀·统考二模)一栋栋老屋变身成为艺术工作坊。“土语南屋”“雁西书院”“拉岂公社”等一批具有民族文化底蕴的艺术工作坊吸引了大量游客,原来的“贫困村”变成了人们寻找乡愁和诗意栖居的“艺术田园”。这一现象说明( )
A.用艺术唤醒传统村落,彻底否定村民的传统生活方式
B.通过思维创新,把人们关于老屋的观念变成现实的存在
C.挖掘民族文化特有的资源,用艺术激发乡村活力
D.顺应时代发展潮流,赋予旧事物老屋以新的生命力
4.(2023·北京顺义·统考二模)盛世修典兴藏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中国国家版本馆作为国家版本资源总库和中华文化种子基因库,将永久保藏具有重要历史文化传承价值的各类版本资源,新中国成立以来各类出版物版本全部入藏,同时吸纳具有历史文化传承价值的中华古籍、革命文献、宗教文献、雕版拓片、碑帖家谱、钱币邮票、影视剧数字版等。修典兴藏( )
①厚植民族复兴的文化根基,增强文化自信
②建立了新旧事物间的联系,丰富文化内容
③促进中华文化传承与保护,维护文化安全
④经过既肯定又保留的过程,推动文化发展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5.(2023·北京顺义·统考二模)2023年是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雷锋同志题词60周年。
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能永远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集体事业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最有力量。我是人民的勤务员,自己辛苦点,多帮人民做点好事,这就是最大的快乐和幸福。 ——摘自《雷锋日记》
雷锋精神是永恒的,新时代学习和弘扬雷锋精神( )
①要发挥意识的选择性和直接现实性,推动学雷锋活动不断创新
②可以激发广大青年努力奉献社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③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凝聚起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强大力量
④要把个性寓于共性之中,处理好个人与集体关系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二、材料分析题
6.(2023·北京海淀·统考二模)一带江山如画,风物向秋潇洒。
山如歌,青如曲;
听此青绿,展卷入梦。
一弦“乐”古今;
回望千年,乐咏江山。
《听此青绿——乐咏千里江山音乐会》(以下简称《听此青绿》)选取了北宋王希孟的传世名作《千里江山图》中的12段图景,借鉴《高山流水》《渔舟唱晚》《梅花三弄》等古曲的艺术表达将编钟、箜篌、筑、埙等中国古老的民族乐器和西洋铜管乐相结合,用中西乐音传递着久远年代的神韵与壮丽,描绘古老东方民族独特的艺术气质,记录中华绵延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和锦绣河山。
音乐会还加入绘画、书法、意境化舞蹈等表现方式,以科技化的舞台技术让观众耳中见色、眼里闻声、随声赋形。音乐与光影交错,共同营造出“野水连天碧,峰峦入海青”的意境,引领观众沉浸在舞台上投射出的“千里江山”之中,“听见”祖国的千里江山,“看到”中华文明的瑰丽风范,感受中国意蕴的深邃苍远。
结合材料,运用《哲学与文化》知识,说明《听此青绿》是如何让观众“听见”祖国的千里江山的。
参考答案
1.D
【详解】①: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对理想社会的描绘超前于当时经济政治的发展,中国式现代化是基于当前国情的发展目标。不能据此认为文化的发展总是超前于经济政治的发展,因为文化的发展也有落后于经济政治发展的时候,故①不选。
②:题干不涉及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故②不选。
③:题干表明,中国式现代化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刻影响着当代中国的发展进步,故③正确。
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世界观、价值观和文明观经过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内在的价值追求,彰显了中国人民的特质,故④正确。
故本题选D。
2.A
【详解】①:不同门墩寓意不同,寄托着人们丰富的情感和对生活的美好祝愿,①正确。
②:引领社会风尚,提升人们的文化素养过于夸大门墩的功能,②错误。
③:门墩作为一种物质载体,因雕刻不同东西有不同的寓意,体现人们独特审美情趣,③正确。
④:门墩是物质载体,是通过实践,将雕刻者头脑中的主观映像转变为现实存在,而不是在雕刻者头脑中的客观映象。
故本题选A。
3.C
【详解】A:对传统生活方式应辩证否定,而不是彻底否定,A说法错误。
B:实践才把人们关于老屋的观念变成现实的存在,B说法错误。
C:一批具有民族文化底蕴的艺术工作坊吸引了大量游客,原来的“贫困村”变成了人们寻找乡愁和诗意栖居的“艺术田园”,说明挖掘民族文化特有的资源,用艺术激发乡村活力,C符合题意。
D:材料体现不出来顺应时代发展潮流,D排除。
故本题选C。
4.A
【详解】①③:盛世修典兴藏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修典兴藏促进了中华文化传承与保护,厚植了民族复兴的文化根基,有利于增强文化自信,维护文化安全,①③正确。
②:中华典藏属于传统文化,但传统文化不等于旧事物,因此这里并没有反映新旧事物的关系,并且修典兴藏有利于促进中华文化传承与保护,而不是丰富文化内容,②排除。
④:对中华文化的传承与保护经过了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的过程,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A。
5.C
【详解】①:意识不具有直接现实性,实践才具有直接现实性,①说法错误。
②:新时代学习和弘扬雷锋精神,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奉献社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②符合题意。
③:雷锋精神是一种先进文化,学习和弘扬雷锋精神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凝聚起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强大力量,③符合题意。
④:共性寓于个性之中并通过个性表现出来,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C。
6.《听此青绿》以音乐、绘画、书法、舞蹈等表现方式,营造意境,让观众“听见”祖国的千里江山,实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将民族乐器和西洋铜管乐相结合,在文化交融中传递祖国锦绣河山的神韵;把握了声、色、形之间的联系,耳中见色、眼里闻声、随声赋形,融通不同资源,实现了综合创新。
【分析】背景素材:《听此青绿》让人民听见祖国江山
考点考查: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文化发展的路径
能力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述事物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
【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
本题需要调用《哲学与文化》的有关知识,包括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文化发展的路径。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音乐会还加入绘画、书法、意境化舞蹈等表现方式,以科技化的舞台技术让观众耳中见色、眼里闻声、随声赋形→可联系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关键词②:古曲的艺术表达将编钟、箜篌、筑、埙等中国古老的民族乐器和西洋铜管乐相结合,用中西乐音传递着久远年代的神韵与壮丽,描绘古老东方民族独特的艺术气质→可联系促进文化交融,融通不同资源,实现综合创新。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角度并将教材知识、时政素材等有机结合。2023北京高三二模政治汇编
中国的外交章节综合
一、单选题
1.(2023·北京西城·统考二模)中国铁建同欧美公司竞标取得了阿尔及利亚“东西高速公路”修建项目。当地为什么会选择中国公司?某外国记者进行调查走访,了解到以下情况:
初来阿尔及利亚,看到街上有非常多的烂尾工程,但没有一家是中国公司的。 该项目是在合同工期内完成的,这在阿尔及利亚还是第一个,创造了一个奇迹。 项目使用的大部分施工设备、材料从中国进口,符合欧洲标准,价格有优势。 本地人能做的就本地人做,本地人做不了的,由中国人带领本地人一起做,直到本地人能够独立施工。施工人员中,本地人占80%,中方员工占20%。此外,优秀员工还会被送到中国基地接受技术和管理方面的培训。
据此,当地政府选择中国公司的原因可能在于中方坚持( )
①充分考虑对方的发展水平和发展诉求,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
②义利相兼,坚定承诺,务实合作,与各国共享机遇,共同发展
③亲诚惠容,国际影响力、道义感召力、合作吸引力不断增强
④立己达人,推动实现自主、可持续发展,发展成果惠及普通民众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2023·北京顺义·统考二模)中国和非洲在植物科学领域研发合作不断深化。在非洲,原先用于充饥的热带植物辣木,现在被制成代茶饮,从当地人用于刷牙的“木棍”中提取有效成分,制成牙膏;来自中国的葡萄品种首次在肯尼亚成活,为当地发展葡萄酒业带来新希望。这主要说明( )
①我国积极维护非洲国家的安全和利益
②中合作为双方带来丰富产品,实现互利共赢
③中国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打造中非命运共同体
④拓宽中非发展空间,解决了南北发展不平衡问题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2023·北京房山·统考二模)2023年2月21日,中国外交部举办“全球安全倡议:破解安全困境的中国方案” 蓝厅论坛,正式发布《全球安全倡议概念文件》,系统阐述了全球安全倡议的核心理念和原则,明确了重点合作方向和平台机制。概念文件的发布将有助于进一步凝聚国际共识,推动倡议框架下的双边和多边合作,帮助各国更加有效应对传统和非传统安全领域的各种挑战。 全球安全倡议( )
①回应和平安全呼唤,展现大国责任担当
②说明维护全球安全是世界各国的共同追求
③倡导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维护全球安全
④呼吁各国以全球安全作为对外活动的落脚点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二、材料分析题
4.(2023·北京东城·统考二模)“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中国方案,世界期待。
【中国方案】
◎中国主张“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10年来,为沿线国家创造42万个工作岗位,让将近4000万人摆脱贫困。◎中国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引导各方共同推动全球发展迈向平衡协调包容新阶段,推动加强全球减贫、粮食安全、发展筹资等领域合作。 ◎中国提出全球安全倡议,坚持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倡导走出一条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共赢而非零和的新型安全之路。 ◎中国提出全球文明倡议,共同倡导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重视文明传承和创新,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
【世界回响】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多次写入联合国决议文件。目前已有100多个国家和包括联合国在内多个国际组织支持全球发展倡议。中国一提出全球安全倡议,就得到国际社会广泛响应。多国领导人表示积极支持中国提出的全球文明倡议,团结世界上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共迎挑战,共谋发展。
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知识,谈谈中国方案为什么能够得到世界广泛认可。
参考答案
1.C
【详解】①:材料中指出中国铁建同欧美公司竞标取得了阿尔及利亚“东西高速公路”修建项目,阿尔及利亚有很多烂尾项目但没有一家是中国公司的,这表明阿尔及利亚看重的是中国公司的诚信重诺,而不是考虑中方的发展水平,故①不选。
②:材料中指出中方在阿尔及利亚的工程是在合同工期内完成的,“项目使用的大部分施工设备、材料从中国进口,符合欧洲标准,价格有优势”,这表明选择中国公司的原因可能在于中方坚持义利相兼,坚定承诺,务实合作,与各国共享机遇,共同发展,故②正确。
③:材料设问主要强调的是阿尔及利亚选择中方公司的理由,这是由于中方公司务实合作、坚定承诺,“中方公司的合作吸引力不断增强”与题干不构成因果联系,故③不选。
④:材料中指出中方在阿尔及利亚的工程坚持招聘当地人做工,当地人做不了的,由中国人带领阿尔及利亚人一起做,这体现的是中方坚持立己达人,推动实现自主、可持续发展,发展成果惠及普通民众,故④正确。
故本题选C。
2.C
【详解】①:维护本国的国家利益才是我国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中国和非洲合作是基于二者存在共同的利益。“我国积极维护非洲国家的安全和利益”说法不妥,①排除。
②③:来自中国的葡萄品种首次在肯尼亚成活,为当地发展葡萄酒业带来新希望。这主要说明中合作为双方带来丰富产品,实现互利共赢,也说明中国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打造中非命运共同体,②③正确。
④:当今世界南北发展不平衡问题并未得到解决,并且中国和非洲的问题不属于“南北问题”,④错误。
故本题选C。
3.B
【详解】①③:《全球安全倡议概念文件》,系统阐述了全球安全倡议的核心理念和原则,明确了重点合作方向和平台机制,说明全球安全倡议回应和平安全呼唤,展现大国责任担当;倡导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维护全球安全,①③符合题意。
②:当前世界上仍有个别国家搞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破坏安全,②说法错误。
④:维护国家利益是各国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B。
4.①中国方案顺应了时代发展潮流,符合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为全球治理提供了中国方案;
②中国方案维护了多边贸易体制,推动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深入参与经济全球化,推动世界经济发展;
③中国方案反映了大多数国家和人民的共同利益,促进了共同繁荣共同发展;
④中国方案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尊重了文化多样性,重视了文明传承和创新。
【分析】背景素材:“一带一路”倡议、人类命运共同体
考点考查:经济全球化、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同利益、时代主题
能力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度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
核心素养:科学精神、政治认同、法治意识、公共参与
【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
本题要求分析中国方案为什么能够得到世界广泛认可,可对其它国家和世界的有用性角度分析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有效信息①:一带一路为沿线国家创造42万个工作岗位,让将近4000万人摆脱贫困→可联系教材经济全球化、多边贸易、共同利益相关知识;
有效信息②:引导各方共同推动全球发展迈向平衡协调包容新阶段,加强各领域合作,坚持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可联系教材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相关知识;
有效信息③:共同倡导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可联系教材人类命运共同体相关知识;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时政信息等相结合。2023北京高三二模政治汇编
文化强国与文化自信
一、单选题
1.(2023·北京房山·统考二模)借助数字技术,古老的北京中轴线、西安城墙等在“虚实相生”中绽放夺目光彩;海量文化资源上“线”入“云”,让精彩文化生活“一键直达”“触手可及”;数字艺术、线上演播等文化新业态发展势头强劲,赋予文化产业无限想象空间……神州大地上,数字文化建设蹄疾步稳。这说明,数字文化建设有利于( )
①学习借鉴一切外来文化,增加高品质文化产品供给
②改变文化功能,为文化创新发展提供新的技术支撑和广阔舞台
③对传统文化进行全新解读,更好满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
④增强文化的传播力、吸引力、感染力,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二、材料分析题
2.(2023·北京房山·统考二模)乡村书店——美丽乡村新亮点。
★星罗棋布的乡村田野,一大批农家书屋从传统的“屋+书”,迭代为书店与艺术展览、非遗传承、研学培训、便民服务等业态融为一体的乡村文化新空间。农家书屋的跨界融合运营带热了乡村阅读,成为打通农村基层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的新尝试。
★走进某地农家书屋,新鲜时尚的文化气息扑面而来。新书零售、图书借阅、文创展示、活动沙龙、咖啡茶吧等功能分区一目了然,各类数字化阅读设施一应俱全,红色宣讲、手工课堂、有声朗读、儿童研学等文化活动,大大增强了村民与农家书屋的互动黏性;书店+艺术展览、书店+美学生活、书店+时尚服饰等多业态模式,扮靓了古朴乡村空间。
★一些城市民营书店,也将目光投向广袤的乡村大地,依托乡村独特的自然景观资源和历史文化底蕴,营造出一座座多维复合、别具一格、内涵与“颜值”兼具、乡土气息浓郁、迸发时代活力的乡村公共阅读空间和文化体验空间,吸引了客流,点亮了乡村。
乡村书店已成为乡村文旅发展的“香饽饽”、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丽乡村的新亮点,让人们看到了“书香味”与“泥土味”交融产生的多元价值。
结合材料,运用《哲学与文化》知识,谈谈“书香味”与“泥土味”交融产生的多元价值。
3.(2023·北京丰台·统考二模)一个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
一件件青铜玉器,一片片竹简木牍,不只是见证历史的藏品,更是滋养文化血脉的“甘泉”。“唐宋八大家”“何以中国”“盛世修典”等展览成为社会文化热点;《国家宝藏》《如果国宝会说话》《中国考古大会》《古韵新声》等电视节目“引爆”大屏小屏;故宫博物院的“朝珠耳机”、河南博物院的“考古盲盒”、甘肃省博物馆的“马踏飞燕玩偶”等文化创意产品越发亲切……近年来,“到博物馆去”“博物馆之夜”“博物馆里过大年”也逐渐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社会新风尚。
建设博物馆这所大学校,能够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让人们可以看到历史之中国、发展之中国、奋进之中国、未来之中国;让更加丰富、更高质量的精神文化体验绘就美好生活的新画卷。
结合材料,运用《哲学与文化》知识,阐述建设博物馆这所大学校的意义。
4.(2023·北京东城·统考二模)一卷宣讲阵地,一卷惠民实事,一卷志愿服务……文明,已成东城内在气质。
结合材料,运用《哲学与文化》知识,谈谈文明何以成为东城的内在气质。
5.(2023·北京昌平·统考二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如果将中华文明比作水,文物便是水的沉积和创造。如何让穿越千年时空的文物“活”起来,不再是尘封的历史?
深挖内涵,让文物“潮”起来。例如,河南省博物院推出的“考古盲盒”,就是把考古代表的“传统”,与盲盒象征的“时尚”结合起来,让大家体验到了发现“文物”的惊喜感、代入感和满足感,激活了年轻人的好奇心、求知欲和兴奋点。
创新表达,让文物“活”起来。例如,《唐宫夜宴》就是从展示的文物中获得了灵感,让一群彩绘陶俑从博物馆里“走出来”,幻化成鲜活生动的唐宫少女,还原活化历史场景,引得不少网友惊呼:“原来古老的传统文化也可以这么时尚!”
科技赋能,让文物“动”起来。例如,北京冬奥会火种灯创意就源于2000多年前的、设计巧妙环保的西汉长信宫灯,意指永恒的信念。方圆嵌套象征天圆地方,飞舞的红色丝带环绕火种灯顶部,象征奥运激情,希望借“长信”之义,表达人们对光明和希望的追求和向往。
结合材料,谈谈让穿越千年时空的文物“活”起来的价值。
6.(2023·北京顺义·统考二模)甲骨文“新”活法。
“小殷”,一片来自三千多年前的甲骨,从昔日“惊天下”到如今融入现代人生活。甲骨文已不单单是刻在龟甲、兽骨上的神秘文字,而是出现在了各类文化产品和创新应用之中,拉近了人们和甲骨文之间的距离。很多甲骨文书法展、艺术展在国外举行,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
结合材料,运用《哲学与文化》知识,谈谈你对甲骨文“新”活法的理解。
参考答案
1.D
【详解】①:外来文化有优秀和糟粕之分,要学习借鉴优秀的外来文化,增加高品质文化产品供给,故①不选。
②:数字文化建设有利于更好地通过线上形式满足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但不会改变文化功能,故②不选。
③④:材料中指出借助数字技术,推进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助推文化产业的发展,这表明数字文化建设有利于对传统文化进行全新解读,增强文化的传播力、吸引力、感染力,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更好满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故③④正确。
故本题选D。
2.①联系具有普遍性,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文化反作用于经济,书香味与泥土味结合,有利于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带动新业态的发展,促进乡村振兴。
②意识具有目的性、能动创造性、自觉选择性,正确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城市民营书店拓展乡村市场,促进了文化资源的合理配置,丰富了乡村文化产业的内涵与颜值。
③文化具有引领风尚、教育人民、促进发展的作用,农家书屋,有利于丰富村民的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提升乡村的文明素养,促进美丽乡村建设,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
④立足时代之基,融通不同资源,实现综合创新,通过书香与泥土的结合,促进了乡村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的协调发展,既满足了人们的基本文化需要,又增加了喜闻乐见的高品质文化产品供给,满足了人们多样化、多层次的文化需求。
⑤有利于增强村民的文化自信,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分析】背景素材:乡村书店的发展
考点考查:意识的特点、文化的作用、联系的普遍性、文化自信
能力考查:描述和阐述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
【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
本题需要调用《哲学与文化》的有关知识,包括意识的特点、文化的作用、联系的普遍性、文化自信。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星罗棋布的乡村田野,一大批农家书屋从传统的“屋+书”,迭代为书店与艺术展览、非遗传承、研学培训、便民服务等业态融为一体的乡村文化新空间→可联系文化具有普遍性,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关键词②:一些城市民营书店,也将目光投向广袤的乡村大地,依托乡村独特的自然景观资源和历史文化底蕴,吸引了客流,点亮了乡村→可联系意识具有能动作用;
关键词③:走进某地农家书屋,新书零售、图书借阅、文创展示、活动沙龙、咖啡茶吧等功能分区一目了然,各类数字化阅读设施一应俱全,红色宣讲、手工课堂、有声朗读、儿童研学等文化活动,大大增强了村民与农家书屋的互动黏性,促进了乡村文化的发展,→可联系立足时代之基,融通不同资源,实现综合创新,促进文化发展;
关键词④:一些城市民营书店,营造出一座座多维复合、别具一格、内涵与“颜值”兼具、乡土气息浓郁、迸发时代活力的乡村公共阅读空间和文化体验空间,吸引了客流,满足了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可联系文化的功能、坚定文化自信;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3.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中华文明的重要殿堂,是连接过去、现在、未来的桥梁。建设好博物馆能够更好地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弘扬民族精神,坚定文化自信,为人民群众提供精神食粮,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精神动力。建设好博物馆这所大学校,有利于推动文化创新,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活起来,促进文化交流、传播与发展,扩大中华文化的影响力。
【分析】背景素材:博物馆的建设
考点考查:《哲学与文化》的知识
能力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述事物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
【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
本题需要调用《哲学与文化》的有关知识,从意义角度分析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一件件青铜玉器,一片片竹简木牍,不只是见证历史的藏品,更是滋养文化血脉的“甘泉”→可联系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关键词②:“到博物馆去”“博物馆之夜”“博物馆里过大年"也逐渐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社会新风尚→可联系建设好博物馆能够更好地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
关键词③:建设博物馆这所大学校,能够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让人们可以看到历史之中国、发展之中国、奋进之中国、未来之中国→可联系有利于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化创新,促进文化交流、传播与发展。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角度并将教材知识、时政等有机结合。
4.①弘扬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丰富居民精神世界,为居民提供精神指引,为文明成为东城的内在气质提供了精神滋养。
②坚持人民群众主体地位,坚持群众观点、践行群众路线,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民生问题,保障人民权益,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③发挥志愿精神的导向作用,倡导服务社会与实现个人价值有机结合,激发了群众参与创建精神文明的积极性。
④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精神文明创建中的引领作用,增强了社会成员之间的信任、团结和互助,提高了居民的道德修养。
【分析】背景素材:文明成为东城的内在气质
考点考查:社会历史的主体、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
能力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公共参与
【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
本题为阐释说明类试题。依据设问指向,可确定答题逻辑为:东城区是怎么做的,这些做法的知识依据是什么,这些做法起到了什么作用。需要在分析梳理材料的基础上,灵活调用相关知识,论证东城区的做法对提升社会文明程度的意义。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用心卷→可联系教材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文化的功能知识;
关键词②:精心卷→可联系教材社会历史的主体知识;
关键词③:暖心卷→可联系教材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人生价值的实现知识;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相结合。
5.文物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展现着中华民族积极向上的价值追求,体现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传承着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的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交流、交融的历史见证,有利于增强文化自信,促进文化传承。文物“活”起来,体现了当代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有利于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有利于促进文化强国建设,更好的服务于社会和人民。
【分析】背景素材:让文物“活”起来
考点考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坚定文化自信、文化的功能等
能力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
核心素养:科学精神、政治认同
【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
本题为阐释论证类试题。设问知识限定不明确,设问指向也不具体。依据文物的上位概念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从该角度结合材料加以发散分析。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如果将中华文明比作水,文物便是水的沉积和创造→可联系教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知识;
关键词②:让文物“潮”起来、让文物“活”起来、让文物“动”起来→可联系教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知识;
关键词③:“激活了年轻人的好奇心、求知欲和兴奋点”“原来古老的传统文化也可以这么时尚”“表达人们对光明和希望的追求和向往”→可联系教材文化的功能、坚定文化自信等知识。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相结合。
6.评分观察视角:可以从联系、发展、辩证否定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化功能、文化自信等角度回答。
等级水平 等级描述
水平4 观点鲜明,能明确表达自己的见解;紧扣问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展开论述;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水平3 观点比较明确,能表达自己的见解;能扣住问题展开论述,知识运用比较准确;逻辑性较强,有条理
水平2 观点不明确;论述不能集中指向问题,罗列知识;知识运用不正确;论述缺乏逻辑,条理性差
水平1 应答与试题无关;或重复试题内容;或没有应答
示例:
甲骨文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甲骨文融入现代生活,实现活态传承,有利于保护、传承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甲骨文出现在文化产品和创新应用之中,有利于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
甲骨文走出国门开展书法展、艺术展,能够实现不同文明交流互鉴,促进文化交流和文化交融,推动文化发展,增强国际影响力,增强文化自信。
【分析】背景素材:甲骨文“新”活法
考点考查:唯物辩证法、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等有关知识
能力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述事物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
【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属于认识类主观题,要求考生谈谈对甲骨文“新”活法的理解。知识限定为《哲学与文化》的知识,属于宏观考查,应结合材料,主要从甲骨文“新”活法的理论依据,对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意义等角度进行分析。可从从联系、发展、辩证否定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化功能、文化自信等角度回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小殷”,一片来自三千多年前的甲骨,从昔日“惊天下”到如今融入现代人生活→可联系甲骨文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有利于保护、传承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关键词②:甲骨文已不单单是刻在龟甲、兽骨上的神秘文字,而是出现在了各类文化产品和创新应用之中,拉近了人们和甲骨文之间的距离→可联系有利于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
关键词③:很多甲骨文书法展、艺术展在国外举行,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可联系促进文化交流和文化交融,推动文化发展,增强国际影响力,增强文化自信。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时政信息等相结合。2023北京高三二模政治汇编
我国的经济发展章节综合
一、单选题
1.(2023·北京东城·统考二模)吃一碗北京卤煮、广东肠粉、乐山钵钵鸡,再买点农家黄瓜……乡镇大集上销售的商品或是自产自销,或是批发进货。同样花20元,在市中心只能喝一杯奶茶,在大集上却能吃一顿肉夹馍配胡辣汤。随着村村通公路的建成,乡镇大集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城里人前往。这对扩大消费的启示是( )
①减少流通环节,降低交易成本
②改善交通条件,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③建立信息发布平台,调整商品结构
④加大绿色农业补贴力度,确保农产品质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2023·北京朝阳·统考二模)制造业是实体经济和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哭泣曲线”(下图)描述了制造业发展产品出口产业转移与能源价格、劳动力、土地成本之间的关系。从该曲线的视角看,我国发展制造业应当( )
①提高市场准入门槛,鼓励非公经济参与制造业公平公正竞争
②完善贸易规则,减少贸易壁垒,增加能源进口
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关键领域自主研发与制造业升级
④推动企业优化产品结构,培育自主品牌和出口竞争新优势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2023·北京丰台·统考二模)立足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南中轴国际文化科技园将打造“空间+投资+服务”于一体的园区,有的商厦转型为科技类商务办公和商业综合体,有的商厦转型为文化类商务办公和商业综合体……这些转型能够( )
①推动该区域高速发展,增加企业经济效益
②创新腾退空间的再利用模式,提高资源利用率
③推动该区域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优化升级
④培育产业生态,确保区域品牌重塑和价值提升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4.(2023·北京顺义·统考二模)下图是我国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的部分内容。
据此,下列推论正确的是( )
①人民生活得到有效保障
②农业总产值逐渐降低
③经济发展质量稳步提升
④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稳步推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2023·北京顺义·统考二模)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2022年国家共安排高标准农田建设中央补助资金1096亿元,建成了10亿亩高标准农田。到2030年将改造提升超过使用期限的已建高标准农田设施,稳定保障1.6万亿斤以上粮食产能。建设高标准农田通常可节水24%至30%,节电超过30%,节肥超过13%。高标准农田建设( )
①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②运用货币政策工具,调配资金的周转与运行
③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实现了农业农村现代化
④完善农业基础设施,节约集约利用农业资源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6.(2023·北京房山·统考二模)在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过程中,数据要素市场具有重要的支撑、引领和保障作用。目前,我国数据要素市场正处在建设初期,仍存在一系列问题,迫切需要加强科学布局与合理规划。关于完善数据要素市场,下列推导正确的是( )
①出台数据产权法律法规→明晰利益主体权责边界→实现数据信息开放共享
②组建政府数据治理机构→完善数据治理服务体系→强化政府数据资源干预
③建设互联互通数据交易平台→促进数据资源有序流通→释放数据资源活力和价值
④推进东数西算系统工程→加快西部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区域数字经济协调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2023·北京房山·统考二模)商务部把2023年定位为“消费提振年”。为提振消费信心,促进消费“回暖”,各地在增强消费能力、改善消费条件、创新消费场景等方面提出一系列新举措。若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列推导正确的是( )
①加强市场监管→制定公平合理价格→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营造良好消费环境
②打造新消费场景→创造新消费需求→形成新消费热点→促进新消费业态发展
③实施城乡融合发展战略→品牌企业市场下沉→优化县域供给→振兴县域消费
④实施积极货币政策→居民信贷成本降低→刺激居民超前消费→提升消费意愿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二、材料分析题
8.(2023·北京海淀·统考二模)“农”字号产业“旺”起来,让“希望的田野”迸发更多活力。
念好“土”字诀打好“特”字牌。
“靠山吃山唱山歌,靠海吃海念海经。”五常大米、安吉白茶、洛川苹果……越来越多带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走出乡村,走向市场,成为带动一方发展的“金字招牌”。挖掘土特产背后的价值内涵,不断增强特色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在“链”上升级在“融”上发力。
乡村产业振兴,既要深挖特色资源优势,也要向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要效益。近年来,某县加强枣产业链建设,建成枣加工企业120多家,逐步形成枣种植、加工、储运、销售,及枣产品研发、品牌培育、消费服务等完整链条。
做大产业“蛋糕”带动农民就业增收。
支持家庭农场组建农民合作社,合作社根据发展需要办企业,带动小农户合作经营;引导企业发挥自身优势,在带动农户、服务农户中发展壮大自己,形成企业和农户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发展格局。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知识,分析“农”字号产业怎么“旺”起来,让“希望的田野”迸发更多活力。
参考答案
1.A
【详解】①:乡镇大集上销售的商品或是自产自销,或是批发进货, 减少了流通环节,降低了交易成本,因而物价较低。故①正确。
②:随着村村通公路的建成,乡镇大集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城里人前往,表明改善交通条件,推动城乡融合发展,能够扩大消费。故②符合题意。
③:题干不涉及建立信息发布平台,故③不符合题意。
④:题干不涉及农产品质量问题,故④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A。
2.D
【详解】①:材料反映的是影响制造业的因素,没有体现鼓励非公经济参与制造业公平公正竞争,同时我们应该实现市场准入畅通,而不是提高市场准入门槛,①不选。
②:材料体现的是制造业发展产品出口产业转移与能源价格、劳动力、土地成本之间的关系,贸易保护主义和能源问题都是影响制造业的重要因素,我们应该积极应对贸易保护主义的问题,我国单方面无法减少贸易壁垒,单纯增加能源进口,也不能解决能源价格上升问题,②不选。
③④:通过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关键领域自主研发与制造业升级,推动企业优化产品结构,培育自主品牌和出口竞争新优势,促进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降低成本,提高制造业产品的质量,从而增强我国制造业的竞争力,促进经济的高质量发展,③④入选。
故本题选D。
3.C
【详解】①:这些转型目的在于推动科技创新,不一定能推动该区域高速发展,增加企业经济效益,①错误。
②:打造"空间+投资+服务"于一体的园区创新了腾退空间的再利用模式,提高资源利用率,②正确。
③:将商厦转型为科技类商务办公、文化类商务办公等综合体推动该区域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优化升级,③正确。
④:转型能够培育产业生态,但确保区域品牌重塑和价值提升过于夸大,④错误。
故本题选C。
4.B
【详解】①③:从图表可知,2018到2022年我国人均可支配收入不断增长,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到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的一半以上,这说明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我国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调整,经济发展质量稳步提升,①③符合题意。
②:第二个图表显示的是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无法得到农业总产值的相关信息,②不符合题意。
④:从图中可以得知,2018到2022年我国人均可支配收入不断增长,我国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调整,没有涉及城乡区域协调发展,④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B。
5.B
【详解】①④:建设高标准农田通常可节水、节电和节肥。这说明高标准农田建设有利于完善农业基础设施,节约集约利用农业资源,有利于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①④正确。
②:国家安排高标准农田建设中央补助资金,这是国家运用财政政策工具的体现,而不是利用货币政策工具的体现,②排除。
③: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是指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高标准农田建设强调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涉及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且实现了农业农村现代化说法绝对,③排除。
故本题选B。
6.D
【详解】①:出台数据产权法律法规可以明晰利益主体权责边界,但其与实现数据信息开放共享无直接关联,①不符合题意;
②:数据要素市场仍然以市场调节为主,“强化政府数据资源干预”说法错误,②说法错误;
③:建设互联互通数据交易平台有利于促进数据资源有序流通,从而释放数据资源活力和价值,③符合题意;
④:推进东数西算系统工程能加快西部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从而推动区域数字经济协调发展,④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7.C
【详解】①:价格由市场形成,而不是政府制定,①表述错误。
②:打造新消费场景,可以创造新消费需求,形成新消费热点,促进新消费业态发展,促进消费"回暖",②符合题意。
③:实施城乡融合发展战略,鼓励品牌企业市场下沉,提升优化县域供给质量,可以振兴县域消费,③符合题意。
④:超前消费就是在超过暂时的收入能力的情况下将今后的收入提前到现在支出。居民信贷成本降低,会刺激居民信贷消费,而不是超前消费。④排除。
故本题选C。
8.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乡村产业发展要用好一方水土,紧紧依托农业农村特色资源,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将“好资源”转化为“好品质”“好品牌”,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建立市场经济机制的农业运行模式。
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完善乡村产业体系,健全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储运、销售及产品研发、品牌培育、消费服务等产业链,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
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引导企业发挥自身优势,在带动农户、服务农户中发展壮大自己,形成企业和农户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发展格局,让农民切实享受到乡村产业发展的收益。
【分析】背景素材:让“农”字号产业旺起来
考点考查:经济与社会的相关知识
能力考查:描述和阐述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
【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
本题是措施类主观题,需要调用《经济与社会》的有关知识,从发展集体经济、经济高质量发展等角度进行分析。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五常大米、安吉白茶、洛川苹果……越来越多带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走出乡村,走向市场,成为带动一方发展的“金字招牌”→可联系提高品牌意识,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促进乡村振兴。
关键词②:某县加强枣产业链建设,建成枣加工企业120多家,逐步形成枣种植、加工、储运、销售,及枣产品研发、品牌培育、消费服务等完整链条→可联系推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关键词③:支持家庭农场组建农民合作社,合作社根据发展需要办企业,带动小农户合作经营;引导企业发挥自身优势,在带动农户、服务农户中发展壮大自己→可联系发展新的经营主体,促进集体经济发展。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2023北京高三二模政治汇编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章节综合
一、单选题
1.(2023·北京房山·统考二模)借助数字技术,古老的北京中轴线、西安城墙等在“虚实相生”中绽放夺目光彩;海量文化资源上“线”入“云”,让精彩文化生活“一键直达”“触手可及”;数字艺术、线上演播等文化新业态发展势头强劲,赋予文化产业无限想象空间……神州大地上,数字文化建设蹄疾步稳。这说明,数字文化建设有利于( )
①学习借鉴一切外来文化,增加高品质文化产品供给
②改变文化功能,为文化创新发展提供新的技术支撑和广阔舞台
③对传统文化进行全新解读,更好满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
④增强文化的传播力、吸引力、感染力,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2023·北京东城·统考二模)清华园车站旧址是中共中央“进京赶考”重要一站。中关村街道经过多次与产权方、周边居民以及古建修复专家的商讨,完成对该旧址的保护修缮、展陈布置,环境整治工作。清华园车站旧址的修缮、整治( )
①更好地保护了工业遗产,发挥车站的交通枢纽功能
②提升了周边环境质量,实现共建共治共享
③促进文物的活化利用,重塑中华民族的精神特征
④科学保护了革命遗迹,助力城市红色血脉传承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2023·北京丰台·统考二模)60年来,学雷锋活动在全国持续深入开展,雷锋的名字家喻户晓,雷锋的事迹深入人心,雷锋精神滋养着一代代中华儿女的心灵。雷锋精神( )
①源于社会实践,是主观形式和客观内容的统一
②涵养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
③体现人民情怀,引导人们在奉献社会中实现人生价值
④丰富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C
二、材料分析题
4.(2023·北京房山·统考二模)乡村书店——美丽乡村新亮点。
★星罗棋布的乡村田野,一大批农家书屋从传统的“屋+书”,迭代为书店与艺术展览、非遗传承、研学培训、便民服务等业态融为一体的乡村文化新空间。农家书屋的跨界融合运营带热了乡村阅读,成为打通农村基层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的新尝试。
★走进某地农家书屋,新鲜时尚的文化气息扑面而来。新书零售、图书借阅、文创展示、活动沙龙、咖啡茶吧等功能分区一目了然,各类数字化阅读设施一应俱全,红色宣讲、手工课堂、有声朗读、儿童研学等文化活动,大大增强了村民与农家书屋的互动黏性;书店+艺术展览、书店+美学生活、书店+时尚服饰等多业态模式,扮靓了古朴乡村空间。
★一些城市民营书店,也将目光投向广袤的乡村大地,依托乡村独特的自然景观资源和历史文化底蕴,营造出一座座多维复合、别具一格、内涵与“颜值”兼具、乡土气息浓郁、迸发时代活力的乡村公共阅读空间和文化体验空间,吸引了客流,点亮了乡村。
乡村书店已成为乡村文旅发展的“香饽饽”、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丽乡村的新亮点,让人们看到了“书香味”与“泥土味”交融产生的多元价值。
结合材料,运用《哲学与文化》知识,谈谈“书香味”与“泥土味”交融产生的多元价值。
5.(2023·北京丰台·统考二模)一个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
一件件青铜玉器,一片片竹简木牍,不只是见证历史的藏品,更是滋养文化血脉的“甘泉”。“唐宋八大家”“何以中国”“盛世修典”等展览成为社会文化热点;《国家宝藏》《如果国宝会说话》《中国考古大会》《古韵新声》等电视节目“引爆”大屏小屏;故宫博物院的“朝珠耳机”、河南博物院的“考古盲盒”、甘肃省博物馆的“马踏飞燕玩偶”等文化创意产品越发亲切……近年来,“到博物馆去”“博物馆之夜”“博物馆里过大年”也逐渐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社会新风尚。
建设博物馆这所大学校,能够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让人们可以看到历史之中国、发展之中国、奋进之中国、未来之中国;让更加丰富、更高质量的精神文化体验绘就美好生活的新画卷。
结合材料,运用《哲学与文化》知识,阐述建设博物馆这所大学校的意义。
6.(2023·北京东城·统考二模)一卷宣讲阵地,一卷惠民实事,一卷志愿服务……文明,已成东城内在气质。
结合材料,运用《哲学与文化》知识,谈谈文明何以成为东城的内在气质。
7.(2023·北京昌平·统考二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如果将中华文明比作水,文物便是水的沉积和创造。如何让穿越千年时空的文物“活”起来,不再是尘封的历史?
深挖内涵,让文物“潮”起来。例如,河南省博物院推出的“考古盲盒”,就是把考古代表的“传统”,与盲盒象征的“时尚”结合起来,让大家体验到了发现“文物”的惊喜感、代入感和满足感,激活了年轻人的好奇心、求知欲和兴奋点。
创新表达,让文物“活”起来。例如,《唐宫夜宴》就是从展示的文物中获得了灵感,让一群彩绘陶俑从博物馆里“走出来”,幻化成鲜活生动的唐宫少女,还原活化历史场景,引得不少网友惊呼:“原来古老的传统文化也可以这么时尚!”
科技赋能,让文物“动”起来。例如,北京冬奥会火种灯创意就源于2000多年前的、设计巧妙环保的西汉长信宫灯,意指永恒的信念。方圆嵌套象征天圆地方,飞舞的红色丝带环绕火种灯顶部,象征奥运激情,希望借“长信”之义,表达人们对光明和希望的追求和向往。
结合材料,谈谈让穿越千年时空的文物“活”起来的价值。
8.(2023·北京西城·统考二模)有一种快乐叫“村BA”。一个只有1188人的小山村,一个由村民自发组织的乡土篮球赛,全网关注量5亿人次,赛事3天,盛况空前。
“村BA”的队员,有地道的农民,有大山里的教师,有专门从外地赶回来的打工人。场外,小吃摊的折耳根、煳辣椒透着苗乡的特有香气:场内,比赛解说员在普通话、贵州话和苗语之间自如切换,啦啦队着苗服跳着苗家传统舞,观众席上有人端着火锅、有人喝着米酒。缅奖奖品是国家级非遗苗族银帽、三穗麻鸭、台江特色木雕龙舟等。
在台盘村,打篮球源于“六月六”苗族的吃新节,最早可追溯到1940年左右,80多年从没有停办过篮球赛。“村BA”,让人们知晓了台盘村,认识了那里热烈鲜活的老百姓,知道了那里的农副特产,看到了苗族文化。有人开始去那里旅游有人从中发现了商机。
此外,“村BA”火热开展的地方还有宁夏宝丰镇、甘肃广河、东莞、河南灵宝等。
运用所学,说明“村BA”促进基层文化发展的成功经验。
9.(2023·北京顺义·统考二模)甲骨文“新”活法。
“小殷”,一片来自三千多年前的甲骨,从昔日“惊天下”到如今融入现代人生活。甲骨文已不单单是刻在龟甲、兽骨上的神秘文字,而是出现在了各类文化产品和创新应用之中,拉近了人们和甲骨文之间的距离。很多甲骨文书法展、艺术展在国外举行,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
结合材料,运用《哲学与文化》知识,谈谈你对甲骨文“新”活法的理解。
参考答案
1.D
【详解】①:外来文化有优秀和糟粕之分,要学习借鉴优秀的外来文化,增加高品质文化产品供给,故①不选。
②:数字文化建设有利于更好地通过线上形式满足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但不会改变文化功能,故②不选。
③④:材料中指出借助数字技术,推进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助推文化产业的发展,这表明数字文化建设有利于对传统文化进行全新解读,增强文化的传播力、吸引力、感染力,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更好满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故③④正确。
故本题选D。
2.D
【详解】①:清华园车站旧址的修缮、整治,并不是要发挥其交通枢纽功能,①表述错误。
②:中关村街道经过多次与产权方、周边居民以及古建修复专家的商讨,完成对该旧址的环境整治工作,表明提升了周边环境质量,实现共建共治共享,②符合题意。
③:清华园车站旧址的修缮、整治,促进文物的活化利用,但重塑中华民族的精神特征夸大了他的作用,③表述错误。
④:中关村街道过多次与产权方、周边居民以及古建修复专家的商讨,对清华园车站旧址进行保护修缮,科学保护了革命遗迹,助力城市红色血脉传承,④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3.B
【详解】①:雷锋精神是紧紧围绕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而展开,源于社会实践,是主观形式和客观内容的统一,①符合题意。
②:雷锋精神植根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雷锋精神涵养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表述不正确,②符合题意。
③:雷锋精神的实质和核心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了人民的事业无私奉献,体现人民情怀,引导人们在奉献社会中实现人生价值,③符合题意。
④:雷锋精神是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的革命精神,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但不是丰富其基本内涵,④错误。
故本题选B。
4.①联系具有普遍性,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文化反作用于经济,书香味与泥土味结合,有利于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带动新业态的发展,促进乡村振兴。
②意识具有目的性、能动创造性、自觉选择性,正确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城市民营书店拓展乡村市场,促进了文化资源的合理配置,丰富了乡村文化产业的内涵与颜值。
③文化具有引领风尚、教育人民、促进发展的作用,农家书屋,有利于丰富村民的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提升乡村的文明素养,促进美丽乡村建设,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
④立足时代之基,融通不同资源,实现综合创新,通过书香与泥土的结合,促进了乡村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的协调发展,既满足了人们的基本文化需要,又增加了喜闻乐见的高品质文化产品供给,满足了人们多样化、多层次的文化需求。
⑤有利于增强村民的文化自信,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分析】背景素材:乡村书店的发展
考点考查:意识的特点、文化的作用、联系的普遍性、文化自信
能力考查:描述和阐述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
【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
本题需要调用《哲学与文化》的有关知识,包括意识的特点、文化的作用、联系的普遍性、文化自信。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星罗棋布的乡村田野,一大批农家书屋从传统的“屋+书”,迭代为书店与艺术展览、非遗传承、研学培训、便民服务等业态融为一体的乡村文化新空间→可联系文化具有普遍性,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关键词②:一些城市民营书店,也将目光投向广袤的乡村大地,依托乡村独特的自然景观资源和历史文化底蕴,吸引了客流,点亮了乡村→可联系意识具有能动作用;
关键词③:走进某地农家书屋,新书零售、图书借阅、文创展示、活动沙龙、咖啡茶吧等功能分区一目了然,各类数字化阅读设施一应俱全,红色宣讲、手工课堂、有声朗读、儿童研学等文化活动,大大增强了村民与农家书屋的互动黏性,促进了乡村文化的发展,→可联系立足时代之基,融通不同资源,实现综合创新,促进文化发展;
关键词④:一些城市民营书店,营造出一座座多维复合、别具一格、内涵与“颜值”兼具、乡土气息浓郁、迸发时代活力的乡村公共阅读空间和文化体验空间,吸引了客流,满足了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可联系文化的功能、坚定文化自信;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5.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中华文明的重要殿堂,是连接过去、现在、未来的桥梁。建设好博物馆能够更好地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弘扬民族精神,坚定文化自信,为人民群众提供精神食粮,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精神动力。建设好博物馆这所大学校,有利于推动文化创新,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活起来,促进文化交流、传播与发展,扩大中华文化的影响力。
【分析】背景素材:博物馆的建设
考点考查:《哲学与文化》的知识
能力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述事物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
【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
本题需要调用《哲学与文化》的有关知识,从意义角度分析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一件件青铜玉器,一片片竹简木牍,不只是见证历史的藏品,更是滋养文化血脉的“甘泉”→可联系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关键词②:“到博物馆去”“博物馆之夜”“博物馆里过大年"也逐渐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社会新风尚→可联系建设好博物馆能够更好地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
关键词③:建设博物馆这所大学校,能够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让人们可以看到历史之中国、发展之中国、奋进之中国、未来之中国→可联系有利于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化创新,促进文化交流、传播与发展。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角度并将教材知识、时政等有机结合。
6.①弘扬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丰富居民精神世界,为居民提供精神指引,为文明成为东城的内在气质提供了精神滋养。
②坚持人民群众主体地位,坚持群众观点、践行群众路线,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民生问题,保障人民权益,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③发挥志愿精神的导向作用,倡导服务社会与实现个人价值有机结合,激发了群众参与创建精神文明的积极性。
④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精神文明创建中的引领作用,增强了社会成员之间的信任、团结和互助,提高了居民的道德修养。
【分析】背景素材:文明成为东城的内在气质
考点考查:社会历史的主体、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
能力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公共参与
【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
本题为阐释说明类试题。依据设问指向,可确定答题逻辑为:东城区是怎么做的,这些做法的知识依据是什么,这些做法起到了什么作用。需要在分析梳理材料的基础上,灵活调用相关知识,论证东城区的做法对提升社会文明程度的意义。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用心卷→可联系教材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文化的功能知识;
关键词②:精心卷→可联系教材社会历史的主体知识;
关键词③:暖心卷→可联系教材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人生价值的实现知识;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相结合。
7.文物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展现着中华民族积极向上的价值追求,体现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传承着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的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交流、交融的历史见证,有利于增强文化自信,促进文化传承。文物“活”起来,体现了当代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有利于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有利于促进文化强国建设,更好的服务于社会和人民。
【分析】背景素材:让文物“活”起来
考点考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坚定文化自信、文化的功能等
能力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
核心素养:科学精神、政治认同
【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
本题为阐释论证类试题。设问知识限定不明确,设问指向也不具体。依据文物的上位概念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从该角度结合材料加以发散分析。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如果将中华文明比作水,文物便是水的沉积和创造→可联系教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知识;
关键词②:让文物“潮”起来、让文物“活”起来、让文物“动”起来→可联系教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知识;
关键词③:“激活了年轻人的好奇心、求知欲和兴奋点”“原来古老的传统文化也可以这么时尚”“表达人们对光明和希望的追求和向往”→可联系教材文化的功能、坚定文化自信等知识。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相结合。
8.①践行人民中心,贴近百姓生活,尊重和发挥群众的智慧和力量,以人们喜闻乐见、具有广泛参与性的方式,发展大众文化,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增强凝聚力。②传承区域优秀传统文化,挖掘特色文化资源,融合产业发展,借助互联网传播手段扩大影响力,带动经济增长社会进步。
【分析】背景素材:“村BA”的文化发展道路
考点考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要求、文化发展的基本路径
能力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述事物
核心素养:科学精神、公共参与
【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
本题需要调用《哲学与文化》的有关知识,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要求、文化发展的基本路径角度分析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一个由村民自发组织的乡土篮球赛,全网关注量5亿人次→可联系教材知识坚定理想信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关键词②:打篮球源于“六月六”苗族的吃新节;有人开始去那里旅游有人从中发现了商机→可联系教材知识传承区域优秀传统文化,挖掘特色文化资源,融合产业发展。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时政信息等相结合。
9.评分观察视角:可以从联系、发展、辩证否定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化功能、文化自信等角度回答。
等级水平 等级描述
水平4 观点鲜明,能明确表达自己的见解;紧扣问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展开论述;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水平3 观点比较明确,能表达自己的见解;能扣住问题展开论述,知识运用比较准确;逻辑性较强,有条理
水平2 观点不明确;论述不能集中指向问题,罗列知识;知识运用不正确;论述缺乏逻辑,条理性差
水平1 应答与试题无关;或重复试题内容;或没有应答
示例:
甲骨文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甲骨文融入现代生活,实现活态传承,有利于保护、传承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甲骨文出现在文化产品和创新应用之中,有利于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
甲骨文走出国门开展书法展、艺术展,能够实现不同文明交流互鉴,促进文化交流和文化交融,推动文化发展,增强国际影响力,增强文化自信。
【分析】背景素材:甲骨文“新”活法
考点考查:唯物辩证法、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等有关知识
能力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述事物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
【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属于认识类主观题,要求考生谈谈对甲骨文“新”活法的理解。知识限定为《哲学与文化》的知识,属于宏观考查,应结合材料,主要从甲骨文“新”活法的理论依据,对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意义等角度进行分析。可从从联系、发展、辩证否定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化功能、文化自信等角度回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小殷”,一片来自三千多年前的甲骨,从昔日“惊天下”到如今融入现代人生活→可联系甲骨文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有利于保护、传承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关键词②:甲骨文已不单单是刻在龟甲、兽骨上的神秘文字,而是出现在了各类文化产品和创新应用之中,拉近了人们和甲骨文之间的距离→可联系有利于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
关键词③:很多甲骨文书法展、艺术展在国外举行,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可联系促进文化交流和文化交融,推动文化发展,增强国际影响力,增强文化自信。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时政信息等相结合。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2023北京高三二模历史汇编(含答案解析)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