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2024届甘肃省张掖市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诊断考试历史试卷(原卷版+解析版)

张掖市2024年高三年级第三次诊断考试历史试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山东沂水跋山遗址群,入选202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在跋山遗址,出土、采集文化遗物4万余件,包括石制品3万件、动物骨骼1万余件。其中,1件象牙质铲形器型体硕大、人工打制痕迹明显,为国内首次发现。跋山遗址群的发现和不断扩充,完整构建起山东地区旧石器文化发展时空框架,进一步拓展了山东史前遗存的分布范围,是东北亚地区旧石器时代中晚期阶段的重大考古发现。相关发现首次揭示出10万年前古人类对巨型动物资源充分利用的史实。这说明( )
A. 历史记载的可靠与否须通过考古发掘加以核实与鉴别
B. 不断发现的史料可以丰富人们对已知历史事实的认知
C. 考古研究的最重要价值在于能够推翻原有的历史研究
D. 最新科技的应用能够让史学研究立足现实,以古鉴今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原始社会(中国)。根据材料可知,跋山遗址群的发现和不断扩充,完整构建起山东地区旧石器文化发展时空框架,进一步拓展了山东史前遗存的分布范围,揭示出10万年前古人类对巨型动物资源充分利用的史实,因此,材料说明不断发现的史料可以充实人们对已知历史事实的认知,B项正确;材料说明考古发现有利于丰富人们对已知历史事实的认知,A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A项;考古研究的最重要价值在于验证历史事件的真实性,并不一定就是推翻原有的历史研究,排除C项;材料说明考古发现有利于丰富人们对已知历史事实的认知,未体现最新科技的应用,排除D项。故选B项。
2. 公元91年,窦宪派军兵出居延,深入五千余里,大破北匈奴。南匈奴附汉,北匈奴远飙。东汉中期,羌人大起义后,朝堂出现了“弃凉之议”。当时“公卿师尹咸欲捐弃凉州,却保三辅”。这一变化反映出当时( )
A. 边疆危机的日益加剧 B. 传统夷夏观影响国家政策
C. 中央政府权威的式微 D. 国家政治经济实力的衰退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东汉(中国)。根据材料,东汉中期,作为东汉领土一部分的羌人聚居地发生动乱,对于朝廷是否应派兵平乱却引发了朝臣争议,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东汉中后期外戚宦官干政,豪强势力日益膨胀,国家综合实力逐渐衰退,对边疆的控制也出现降低,“弃凉之议”的出现正是东汉国力衰退的表现,D项正确;边疆危机的日益加剧这一现象的出现,本质上是国家政治经济实力衰退的结果,排除A项;传统夷夏观对国家政策的影响不是主要原因,排除B项;中央政府权威的式微是国家政治经济实力衰退的表现,未涉及到本质,排除C项。故选D项。
【点睛】
3. 北魏皇帝赐名是鲜卑族的重要习俗。孝文帝时期所赐之名都取自汉族的重要经书和史书。北魏孝文帝太和十四年,南齐派使节北上,恰逢冯太后丧事,齐使欲以朱衣入见。后北魏以精通礼学的名士成淹与之辩论,齐使不敌,只得以丧服入见。上述事件表明( )
A. 南人无视北方习俗 B. 北魏实行因俗而治
C. 地域文化南北分明 D. 北魏汉化成就显著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北魏时期的中国。根据“齐使欲以朱衣入见,北魏派人四次往返劝阻,皆不肯更衣。后北魏以精通礼学的名士成淹与之辩论,齐使不敌,只得以丧服入见。”可得出北朝注重儒家的礼仪,强调有丧事要穿丧衣。而南齐使节穿红色的衣服,有违礼数。成淹辩论成功,也反映出北魏汉化成就显著,D项正确;虽然南齐使节最初欲以朱衣入见,但在与北魏名士成淹的辩论后,他们最终尊重了北方的丧事习俗,以丧服入见,这表明南齐使节并非无视北方习俗,排除A项;“因俗而治”指的是根据不同民族特点,采取不同治理方式,材料中没有体现这一点,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不是地域文化的区分,而是儒学的影响,排除C项。故选D项。
4. 李攸《宋朝事实》写道:“唐之亡,强分其地,国以十数”。顾炎武则在《日知录》评论:“世言唐亡于藩镇。而中叶以降,其不遂并于吐蕃、回纥,灭于黄巢者,未必非藩镇之力……藩镇强唐弱,藩镇弱唐亡”。据此可得出的结论是( )
A. 对唐代藩镇的作用需要具体分析 B. 上述材料均为研究唐代藩镇的一手史料
C. 藩镇导致唐朝灭亡 D. 延续了唐朝的统治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中国)。根据材料“唐之亡,强分其地,国以十数”“世言唐亡于藩镇。而中叶以降,其不遂并于吐蕃、回纥,灭于黄巢者,未必非藩镇之力……藩镇强唐弱,藩镇弱唐亡”可知,藩镇的存在,既削弱了中央政府的权威,但同时也起到了保卫国家的作用,延续了唐朝的统治,因此对唐代藩镇的作用需要具体分析,A项正确;B项说法绝对,上述材料均不是研究唐代藩镇的一手史料,排除B项;“藩镇导致唐朝灭亡”说法片面,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C项;“延续了唐朝的统治”说法片面,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D项。故选A项。
5. 元朝云南行省在少数民族众多而又情况复杂的云南红河地区,建立起一套比较完备的行政组织机构,比较稳固地把红河地区统一在行省的管辖之下。同时又在部分民族地区创设了以族群部落为管理基础的特殊政区,如湖广行省十五安抚司。这体现出元朝时期( )
A. 西南地区民族问题突出 B. 有效地管控了民族地区
C. 民族地区治理较灵活机动 D. 边疆管理呈现出与内地一体化趋向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元朝(中国)。根据材料可知,元朝在云南地区建立行省,同时又在部分民族地区创设了以族群部落为管理基础的特殊政区,这体现出元朝时期民族地区治理较为灵活机动,C项正确;材料体现出元朝时期民族地区治理较为灵活机动,未涉及西南地区民族问题,排除A项;材料体现出元朝时期民族地区治理较为灵活机动,是否有效地管控了民族地区,材料依据不足,无法确定,排除B项;材料体现出元朝时期民族地区治理较为灵活机动,未体现边疆管理呈现出与内地一体化趋向,排除D项。故选C项。
6. 19世纪60年代,面对西方要在中国架设电报线的请求,晚清大臣刘坤一认为:“以中国之贸迁驿传,固无须此。”曾国藩亦强调电报是“以豪强而夺贫民之利”,将使“小民困苦无告,迫于倒悬”。经多方斡旋,最终清政府只同意在租界内架设电报线。这表明( )
A. 学习西方的态度呈现越来越实际的态势 B. 清廷注重维护国家通讯主权
C. 中国近代化进程艰难 D. 与西方商战的思想已经出现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19世纪60年代(中国)。根据材料和所学可知,面对近代西方科技,清朝部分重臣仍认为其乃奇技淫巧,中国传统制度能够满足社会需要,甚至认为这些先进技术会冲击底层百姓的生活,最终导致西方科技在中国传播进程受到一定阻碍,这说明中国近代化进程艰难,C项正确;虽然晚清时期中国确实开始学习西方技术,但在这个特定的例子中,有些大臣对电报技术的抵触情绪表明,他们并没有以一种特别实际或开放的态度来看待这项技术,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文化差异影响西方科技的在华传播,这与维护国家通讯主权无关,排除B项; 材料涉及西方在中国架设电报线的问题,不是“商战”,排除D项。故选C项。
7. 19世纪60年代,针对英方要求扩大洋轮航行特权,李鸿章认为外国轮船可能逃避厘金,蒸汽轮船易对沿途的木船运输造成威胁,这对动荡后的江南重建不利,并于1864—1865年关闭了杭州、苏州和上海之间的外国轮船运输贸易。1905年,由张之洞领衔上奏的《立停科举推广学校折》中倡议,办新式教育仍应“尊经学”,且“崇品行”,并进行量化考核。这表明当时( )
A. 闭关锁国观念根深蒂固 B. 改良理论仍然占据舆论主流
C. 传统体制遭遇冲击 D. 受中体西用思想持续影响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世纪60年代(中国)。根据材料可知,外国船只可以在中国邻水上航行以及清政府停止科举,这些现象反映了当时中国传统体制遭遇冲击,C项正确;材料表明当时传统体制遭遇冲击,“闭关锁国观念根深蒂固”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A项;材料表明当时传统体制遭遇冲击,未涉及改良理论在社会舆论中的地位,排除B项;材料表明当时传统体制遭遇冲击,未体现中体西用思想的影响,排除D项。故选C项。
8. 1941年,中共中央进一步号召军民生产自救。领导人以身作则,毛泽东开荒种菜,朱德捡粪积肥,周恩来纺纱织布。延安大学开学第一课就是劳动,自己挖窑洞,建宿舍,修缮学校基本设施。学校还在各院抽调四十五人到南泥湾开秋荒六百亩,创下一人一天开荒一亩二的高产纪录。到1943年基本实现了办学自给自足,还为边区政府上交救国公粮。这些举措反映了( )
A. 国家财政的好转 B. 中国高校重视劳动教育
C. 国共关系的改善 D. 中国共产党重视减轻根据地人民负担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41年至1943年(中国)。根据材料可知,1941年至1943年处于抗日战争期间,面对日军的扫荡和国民党的经济封锁,边区政府面临严重的物资短缺等问题。因此,中共中央进一步号召军民生产自救,尤其是延安大学通过生产自救基本实现了自给自足。这些举措反映了中国共产党重视减轻根据地人民负担,D项正确;边区政府号召军民生产自救,有利于缓解物资短缺问题,但不能体现国家财政的好转,排除A项;这些举措反映了中国共产党重视减轻根据地人民负担,B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B项;这些举措反映了中国共产党重视减轻根据地人民负担,材料未涉及国共关系变化,排除C项。故选D项。
9. “一五”期间,河北省基本建设投资达到19.22亿元,其中80%用于煤炭、电力、纺织、冶金工业。1954年10月,国家156个重点建设项目之一的石家庄热电厂一期工程开工兴建。1955年,苏联援建的全国最大的化学药品工厂——华北制药厂也开始兴建。同期,广州市重工业产值增长3.09倍,轻工业产值增长1.47倍,完成工业基建投资总额2.16亿元,进行施工的工业建设单位235个。这些大规模的投资和建设( )
A. 展示了工业化水平显著提高 B. 推动了人民建设热情普遍高涨
C. 标志着国家基本实现现代化 D. 推动区域经济均衡发展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53年至1957年(中国)。根据材料可知,“一五”计划期间,河北省投资兴建了一批重工业项目,涉及煤炭、电力、纺织、冶金工业、医药等行业,同期,广州市完成工业基建投资总额2.16亿元,进行施工的工业建设单位235个。这些大规模的投资和建设展示了我国工业化水平显著提高,A项正确;这些大规模的投资和建设展示了我国工业化水平显著提高,未体现人民建设热情变化情况,排除B项;此时中国还未实现现代化,排除C项;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经济均衡发展”材料未体现,排除D项。故选A项。
10. 1956年,国营企业新丰电机厂参加上海重工业局组织的劳动竞赛。该厂模子车间组长为了赶先进,在评比过程中改进了冲眼位开关,使弹簧圈模子质量提高的同时,产量提高了49倍。当年他也获得了先进生产者奖章。这说明( )
A. 工商业改造调动了工人积极性 B. 国营企业的管理水平得到提升
C. 工人阶级的主人翁意识增强 D. 国民经济调整取得显著成效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56年(中国)。根据材料和所学可知,1956年国营企业新丰电机厂参加劳动竞赛,工人在劳动竞赛中积极改进技术,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这反映了他们把自己当作企业的主人,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C项正确;材料中描述的国营企业,无法判定是否是由工商业改造而建立,排除A项;材料中并没有提到管理水平的提升,只是提到了一个技术改进的例子,所以不能直接得出这个结论,排除B项;国民经济调整是在20世纪60年代进行的,与材料中的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
11. 考古工作者在底格里斯河畔的塞西亚城遗址发现了希腊式的市场、剧场与体育馆,以及大量刻有希腊语的钱币、印章、封印。奥古斯都统治时期,罗马人利用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的东、西方之分,将罗马和希腊并列归入“西方”,树立一种“非亚洲”“非东方”的身份和文化定位。以上现象可以用来说明( )
A. 古代希腊文明的影响力 B. 希腊化时代的文化传播
C. 体现亚历山大统治模式的延续 D. 立足于因俗而治的怀柔政策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西亚和古代罗马。根据材料可知,考古工作者在底格里斯河畔的塞西亚城遗址发现了带有希腊文化特征的建筑和遗物,同时古罗马将自己和希腊划归西方,树立“非亚洲”“非东方”的身份,体现了古代希腊文明的影响力,A项正确;罗马帝国不属于希腊化时代的范畴,排除B项;材料现象可以用来说明古代希腊文明的影响力,未涉及亚历山大统治模式的延续,排除C项;材料现象可以用来说明古代希腊文明的影响力,与因俗而治的怀柔政策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
12. 罗马帝国时期的教育发生重大变化:教育目的从培养演说家改为培养效忠于帝国的顺民和官吏,对私立的初等学校实行国家监督,把部分私立文法学校和修辞学校改为国立,改教师的私人选聘为国家委派。罗马帝国的教育改革的目的是( )
A. 推动商品经济的繁荣 B. 对希腊文化的继承
C. 维护君主独裁统治 D. 实现了区域文化的统一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罗马。根据材料“教育目的从培养演说家改为培养效忠于帝国的顺民和官吏”可知,罗马帝国下的教育注重培养国家需要的人才;根据材料“对私立的初等学校实行国家监督,把部分私立文法学校和修辞学校改为国立,改教师的私人选聘为国家委派”可知,罗马帝国将私立学校改为公立,教师也改为国家委派,结合所学可知,这是为了让教育尽可能与国家意志相结合,反映出教育改革是为了维护君主独裁统治,C项正确;材料主要体现了罗马帝国的教育改革与政治密切关联,无法体现教育改革是为了推动商品经济的繁荣、对希腊文化的继承或实现区域文化统一,排除ABD项。故选C项。
13. 中世纪西欧的大学法学院、医学院、神学院三个高级学院里,民法通常是最受欢迎的领域。大学培养的各类人才也有利地推动了城市发展,如律师对商业矛盾的解决。因此,庄园主、城市商人以及其他各个行业的人士都乐意将孩子送往大学接受教育。这说明中世纪( )
A. 经济发展使人们重视大学教育 B. 社会阶层流动性加快
C. 深受人文主义的熏陶 D. 具有浓厚宗教色彩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选题,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据材料时间信息得出准确时空是中世纪西欧。中世纪西欧的大学民法最受欢迎,商人等都愿意将孩子送到大学接受教育,可知当时商品经济的发展对特殊人才的需求扩大,因此说明经济的发展使得人们重视大学教育,A项正确;材料没涉及阶层的流动,排除B项;人文主义强调对人的价值的重视,材料没涉及,排除C项;材料体现的是世俗教育的发展,没涉及宗教色彩,排除D项。故选A项。
14. 18世纪,沙皇叶卡捷琳娜二世与伏尔泰保持通信,甚至请伏尔泰来俄国面谈。普鲁士国王腓特烈二世致信伏尔泰,说他庆幸生活在“伏尔泰时代”。这些欧洲君主的做法( )
A. 受到了君主立宪思想影响 B. 推动了统一民族国家的形成
C. 确立了王权有限原则 D. 说明专制政治受到冲击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欧洲。根据材料和所学可知,伏尔泰是法国著名的启蒙思想家,沙皇和普鲁士国王对伏尔泰的尊重和邀请,以及腓特烈二世所说的“庆幸生活在‘伏尔泰时代’”,都暗示了当时启蒙思想对欧洲君主的影响,即专制政治在思想上的受到的冲击,D项正确;虽然伏尔泰主张君主立宪,但材料中并未明确提及这些君主是否真正受到了君主立宪思想的影响,排除A项;材料并未提及这些通信和互动如何推动统一民族国家的形成,排除B项;沙皇和普鲁士国王推行的是开明君主制,而不是确立了王权有限原则,排除C项。故选D项。
15. 长期以来英国社会主流文化推崇诚实、忠诚、尊重权威,但是19世纪以来的主流文化则强调创造力、进取奋斗、通过为社会提供服务提升人生价值。这一变化反映了英国( )
A. 人文主义思想得以弘扬 B. 经济变革推动思想解放
C. 社会阶层出现新的分化 D. 教育发展助推社会进步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世纪以来(英国)。根据材料可知,19世纪以来英国的主流文化“强调创造力、进取奋斗、通过为社会提供服务提升人生价值”,这是因为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英国经济出现重大变革,主流文化也随之发生变化,以适应社会发展需要,B项正确;“诚实、忠诚”“强调创造力、进取奋斗、通过为社会提供服务提升人生价值”都属于人文主义思想,A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A项;材料变化反映了英国经济变革推动思想解放,未涉及社会阶层出现新的分化,排除C项;材料变化反映了英国经济变革推动思想解放,未体现教育发展对社会的影响,排除D项。故选B项。
16. 周鲲化在《业州竹枝词》写道“包谷根从石博寻,石田戴土土如金。秋风莫扫野鸡啄,传说天荒救老林。”由此可知,当时( )
A. 粮食安全问题解决 B. 饮食结构渐趋合理
C. 长途贩运贸易活跃 D. 外来物种得到推广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清朝(中国)。根据材料“包谷根从石博寻”可知,包谷是玉米的方言,材料体现了外来物种(玉米)得到推广,D项正确;材料体现了外来物种得到推广,不确定是否解决了粮食安全问题,排除A项;材料体现了外来物种得到推广,未体现饮食结构变化, 排除B项;材料体现了外来物种得到推广,未涉及长途贩运贸易,排除C项。故选D项。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4小题,第17题14分,第18题12分,第19题14分,第20题12分,共52分。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宴饮是中国古代重要的生活方式。秦汉时期,每年正月旦的元会议,由朝贺与置酒宴饮两部分组成,是皇帝规训群臣服从意识的重要仪式。汉初,皇帝与诸侯王有“四见”,均是以宴饮的形式开展,皇帝通过展演礼仪确立自己作为大宗的道德尊位和政治权威。外藩首领或使者来朝见时,皇帝置酒设宴,这涉及不同民族的饮食文化以及夷夏关系问题。秦汉的皇帝还热衷于赐酺,在皇帝的恩典下所有庶民都开展持续数日的宴饮,感受着皇恩浩荡。这种全体居民参加的宴饮活动有各种体现尊卑长幼秩序的规矩,是演习“乡党之礼”的重要场合。秦汉时期的元会议或皇帝赐酺属于正式的制度安排,官场和民间举行的大多数宴饮都属于非制度性的安排。非制度性层面的运作,与制度层面的运作一起,共同支撑着古代国家的日常运转。
——摘编自薛小林《秦汉时期宴饮活动中的政治秩序与权力运作》
(1)据材料,指出秦汉时期宴饮活动的主要特点。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秦汉时期举行宴饮活动的功能。
【答案】(1)特点:承载着重要的政治功能;覆盖国家、社会和家庭生活各个层面;蕴含礼治精神;有制度性和非制度性之分。
(2)功能:构建权力秩序,塑造政治权威(强化皇权和中央集权);构建统治者与百姓间的和谐关系;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促进中外友好交往和民族交融;促进国家治理中的道德伦理思想的传播;保障和支撑国家社会生活的日常运转。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秦汉时期(中国)。特点:根据材料“秦汉时期,每年正月旦的元会议,由朝贺与置酒宴饮两部分组成,是皇帝规训群臣服从意识的重要仪式”可知,承载着重要的政治功能;根据材料“皇帝与诸侯王有‘四见’,均是以宴饮的形式开展,皇帝通过展演礼仪确立自己作为大宗的道德尊位和政治权威。外藩首领或使者来朝见时,皇帝置酒设宴,这涉及不同民族的饮食文化以及夷夏关系问题。秦汉的皇帝还热衷于赐酺,在皇帝的恩典下所有庶民都开展持续数日的宴饮,感受着皇恩浩荡。这种全体居民参加的宴饮活动有各种体现尊卑长幼秩序的规矩,是演习‘乡党之礼’的重要场合”可知,覆盖国家、社会和家庭生活各个层面; 蕴含礼治精神;根据材料“秦汉时期的元会议或皇帝赐酺属于正式的制度安排,官场和民间举行的大多数宴饮都属于非制度性的安排。非制度性层面的运作,与制度层面的运作一起,共同支撑着古代国家的日常运转”可知,有制度性和非制度性之分。
【小问2详解】
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秦汉时期(中国)。功能:根据材料“秦汉时期,每年正月旦的元会议,由朝贺与置酒宴饮两部分组成,是皇帝规训群臣服从意识的重要仪式。汉初,皇帝与诸侯王有‘四见’,均是以宴饮的形式开展,皇帝通过展演礼仪确立自己作为大宗的道德尊位和政治权威”可知,构建权力秩序,塑造政治权威(强化皇权和中央集权);根据材料“外藩首领或使者来朝见时,皇帝置酒设宴,这涉及不同民族的饮食文化以及夷夏关系问题”可知,促进中外友好交往和民族交融;根据材料“秦汉的皇帝还热衷于赐酺,在皇帝的恩典下所有庶民都开展持续数日的宴饮,感受着皇恩浩荡。这种全体居民参加的宴饮活动有各种体现尊卑长幼秩序的规矩,是演习‘乡党之礼’的重要场合”可知,构建统治者与百姓间的和谐关系; 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 促进国家治理中的道德伦理思想的传播;根据材料“秦汉时期的元会议或皇帝赐酺属于正式的制度安排,官场和民间举行的大多数宴饮都属于非制度性的安排。非制度性层面的运作,与制度层面的运作一起,共同支撑着古代国家的日常运转”可知,保障和支撑国家社会生活的日常运转。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民国时期中国部分留美学生求学概况
姓名 毕业时间 论文内容概要 人生重大选择
蒋廷黻 1895—1965年 1923年 英国左派政党工党的施政及其对印度、中国的启发 回国从事外交史学教学;从事外交工作
雷海宗 1902—1962年 1927年 法国大革命前“重农学派”政治家杜尔哥的政治思想 回国任教;文化抗日;为新中国社会主义世界史学科奠基
皮名举 1907—1959年 1935年 结合德国强占胶州湾分析其远东政策;德国道路对中国有无借鉴价值;德国是否是中国抗击日本的可靠盟友 回国任教;支持抗日;制定的世界史教学纲要推广全国;在湖南师范学院任职时进行科学规划,促进学校、学科发展
吴于廑 1913—1993年 1946年 中国商周分封制与中世纪封建制度的相似大于差别 回国任教,桃李满天下;主编的世界史教材全国推广
——摘编自杨钊《民国时期留美西洋史学者与美国的西洋史学术传统一以博士论文为中心的考察》
材料二 晚清民国时期江苏一些女子职业教育机构,吸收国内外各种先进的教学经验和教学理念,不断地调整、改进、完善教学内容,以促使江苏女性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得以全面发展。1922年颁布的《壬戌学制》整个地渗透着要求女子职业教育要具备紧密联系中国经济和生产发展,紧密联系人们生计和生活的功能。上海女子中西医学院旁边开办了一所附属女病医院,作为实习医院,以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南通女工传习所不仅学习日常文化理论课,还将日常实习的优秀产品投入生产,并设立织绣局主要负责出售工作,分公司遍及海内外,如芝加哥、纽约等地均设有分公司。
——摘编自王金进《晚清和民国江苏女子职业教育研究(1840~1927)》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民国时期留美西洋史学生求学择业的特点,并分析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江苏女子职业教育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影响。
【答案】(1)特点:研究内容广泛,同时关注社会现实;有强烈的爱国精神;多选择教育救国路线。
原因:20世纪20—40年代,中国民族危机仍严重;有识之士纷纷探索各种救国道路;近代民主思想传播增强了人们的社会责任感;这些学子自身志向的影响。
(2)特点:教育理念先进;重视女子职业教育的实用性;重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教学与生产相结合。
影响:推动男女在受教育权.上的平等;提高了妇女谋生能力,促进了妇女解放;促进江苏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为后世职业教育发展提供借鉴。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是特点类、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民国时期(中国)。特点:根据材料一“论文内容概要”一栏内容如“英国左派政党工党的施政及其对印度、中国的启发”“法国大革命前‘重农学派’政治家杜尔哥的政治思想”“结合德国强占胶州湾分析其远东政策;德国道路对中国有无借鉴价值;德国是否是中国抗击日本的可靠盟友”“中国商周分封制与中世纪封建制度的相似大于差别”可知,研究内容广泛,同时关注社会现实;根据材料一“人生重大选择”一栏内容如“回国从事外交史学教学;从事外交工作”“回国任教;文化抗日;为新中国社会主义世界史学科奠基”“回国任教;支持抗日;制定的世界史教学纲要推广全国;在湖南师范学院任职时进行科学规划,促进学校、学科发展”“回国任教,桃李满天下;主编的世界史教材全国推广”可知,有强烈的爱国精神;多选择教育救国路线。 原因:根据材料他们毕业就业面临重大人生选择时所处的时代环境进行解读,民族危机仍然严重、有识之士救国探索的共鸣、社会责任感的推动、至诚报国的心态等都影响了他们的学术观和择业观,可得出:20世纪20—40年代,中国民族危机仍严重;有识之士纷纷探索各种救国道路;近代民主思想传播增强了人们的社会责任感;这些学子自身志向的影响等等。
【小问2详解】
本题是特点类、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民国时期(中国)。特点:根据材料二“吸收国内外各种先进的教学经验和教学理念,不断地调整、改进、完善教学内容”可知,教育理念先进;根据材料二“紧密联系人们生计和生活的功能”可以得出:重视女子职业教育的实用性;根据材料二“上海女子中西医学院旁边开办了一所附属女病医院,作为实习医院”可以得出:重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根据材料二“南通女工传习所不仅学习日常文化理论课,还将日常实习的优秀产品投入生产,并设立织绣局主要负责出售工作”得出:教学与生产相结合。影响:根据材料二“晚清民国时期江苏一些女子职业教育机构,吸收国内外各种先进的教学经验和教学理念”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推动男女在受教育权上的平等;根据材料二“1922年颁布的《壬戌学制》整个地渗透着要求女子职业教育要具备紧密联系中国经济和生产发展,紧密联系人们生计和生活的功能”并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提高了妇女谋生能力,促进了妇女解放;根据材料二“南通女工传习所不仅学习日常文化理论课,还将日常实习的优秀产品投入生产,并设立织绣局主要负责出售工作,分公司遍及海内外,如芝加哥、纽约等地均设有分公司”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促进江苏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结合所学可得出:为后世职业教育发展提供借鉴。
19. 美国的西部开发。
材料一 内战吞噬了印第安人大量的胜利果实。有些部落自己也蓄奴,自然跟邦联结成一派,其他的则与联邦为盟。到战争结束,大面积的印第安土地被割让,俄克拉荷马西部因此成了数千名新迁徙者的家园。俄克拉荷马遥远西部的这些未分配土地的开放,标志着印第安对该地区所拥有的独立主权的末日即将到来。随后,联邦政府打散了由俄克拉荷马西部不同部落集体拥有的土地,以160英亩为标准向个人分配。1898年,国会通过《柯蒂斯法案》,废除所有印第安领地的部落管辖权。不到十年,俄克拉荷马的部落民人口锐减到当地人口的1/10,数百个新社区依靠农业、采矿和其他工业发展起来。
——摘编自法拉格等著《合众存异:美国人的历史》
材料二 18世纪末美国政府确立了西部土地国有化原则,当时国有土地就已达全国土地总面积的75%。1824年起,国会内部,围绕“七地法”的斗争激烈起来。1848年,争取实现“宅地法”为宗旨的“自由土地党”成立。1862年初国会表决“宅地法案”,参从两院都以压倒多数通过。1862年,法案颁布,规定:任何人只要交纳十美元手续费,就可以领取一块160英亩的土地。此后二十年间,外国移民达500多万,超过过去80余年的总和。它鼓舞着移民开垦出一块又一块的土地,建立一个又一个村镇,不停地向西挺进。
——摘编自张冬梅《美国〈宅地法〉产生的温床及颁布实施的两个阶段》
(1)根据材料一、概括美国内战对其西部开发带来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宅地法》颁布的历史条件,分析其颁布对美国经济发展的作用。
【答案】(1)影响:西部的印第安人领土的部落管辖权被美国政府剥夺;大批移民涌人西部地区;西部地区的农业、采矿业和工业发展起来。
(2)时代背景:南北战争爆发,联邦政府希望获取民众支持;美国政府拥有大量国有土地;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保障(写“资本主义制度”或“资产阶级代议制”)。
作用:推动了美国农业的发展(或:基本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促进西部开发(促进交通发展);带动了移民浪潮,带来丰富的劳动力。
【解析】
小问1详解】
影响: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美国)。根据材料“到战争结束,大面积的印第安土地被割让,俄克拉荷马西部因此成了数千名新迁徙者的家园。俄克拉荷马遥远西部的这些未分配土地的开放,标志着印第安对该地区所拥有的独立主权的末日即将到来。随后,联邦政府打散了由俄克拉荷马西部不同部落集体拥有的土地,以160英亩为标准向个人分配。1898年,国会通过《柯蒂斯法案》,废除所有印第安领地的部落管辖权”可知,大批移民涌人西部地区;西部的印第安人领土的部落管辖权被美国政府剥夺;根据材料“不到十年,俄克拉荷马的部落民人口锐减到当地人口的1/10,数百个新社区依靠农业、采矿和其他工业发展起来”可知,西部地区的农业、采矿业和工业发展起来。
【小问2详解】
时代背景: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美国)。根据材料“18世纪末美国政府确立了西部土地国有化原则,当时国有土地就已达全国土地总面积的75%”可知,美国政府拥有大量国有土地;结合美国内战相关知识,可得出南北战争爆发,联邦政府希望获取民众支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阶级角度概括得出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保障。作用: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美国)。根据材料“1862年,法案颁布,规定:任何人只要交纳十美元手续费,就可以领取一块160英亩的土地。此后二十年间,外国移民达500多万,超过过去80余年的总和。它鼓舞着移民开垦出一块又一块的土地,建立一个又一个村镇,不停地向西挺进”并结合所学,可从推动了美国农业的发展(或:基本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促进西部开发(促进交通发展);带动了移民浪潮,带来丰富的劳动力等方面分析。
2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梅岭山路自秦代开辟以来长久失修,基本失去交通运输功能。唐开元四年(716年),张九龄奏请重新修凿梅岭山路的奏疏获准。他亲自到现场勘察,“缘磴道,拔灌丛,相其山谷之宜,革其坂险之故”,最终部分利用旧关道又截弯取直修建新道,缩短险峻山路15里。开工后,张九龄利用十一月的冬闲时节召集乡民筑路,民众争相出力,新道不日凿成,“坦坦而方五轨,阗阗而走四通”,横穿南岭山脉,连接广东和江西。梅关道开通以后,海外诸国向朝廷入贡的物品经由梅关道北上,梅关道成为一条贡道。同时,唐政府也将梅关道作为官方驿道,设置驿站、配置戍卒、征收商税。唐朝末年,社会动荡,大批难民经由此道迁徙到岭南地区,岭南地区人口大为增加。
——摘编自王薇《文化线路视野中梅关古道的历史演变及其保护与研究》
材料二 1996年,在永城侯岭隋唐运河故道内发现一艘唐代木船和一批唐代遗物。木船为货船,长约25米,分为33个船舱,出土遗物67件。后来陆续征集到了一批隋唐运河故道内出土的遗物,包括定窑、磁州窑、龙泉窑、景德镇窑等十几个窑系的瓷器。2007年7月,商丘市文物局对隋唐运河商丘段开展考古勘探调查工作,探明商丘段全长199.7公里,河床宽约50至150米余。
——郑清森《隋唐运河商丘段的历史沿革、考古发现及历史风貌》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自选切入点拟题,阐明观点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史论结合,表达清晰)
【答案】唐朝“梅关古道”开通的价值探究
“梅关古道”的开通见证了唐朝中央集权制度具有强大的组织和动员优势,梅关古道”的开通,改善了南方交通条件,加强南北经济文化交流;唐政府也将梅关道作为官方驿道,设置驿站、配置戍卒”得出加强中央政权对岭南地区的管理,同时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唐朝末年,社会动荡,大批难民经由“梅关古道”迁徙到岭南地区,岭南地区人口大为增加,促进岭南的开发和经济重心南移。
总之,对“梅关古道”考古发现的研究,为我们当代了解宋州段运河的规模和商业发展的状况提供了可靠的证据。
【解析】
【详解】本题是论述题之选择观点说明题,时空是唐朝(中国)。首先,据材料一张九龄奏请重新修凿梅岭山路及修成后对唐朝的影响及材料二考古发现的遗物,得出论题“梅关古道可见证唐朝的强大与繁荣”。然后,结合材料进行分析:据材料一“召集乡民筑路”得出中央集权制度具有强大的组织和动员优势;据材料一“横穿南岭山脉,连接广东和江西”从经济、交通等方面分析得出改善了南方交通条件,加强南北经济文化交流;据材料“唐政府也将梅关道作为官方驿道,设置驿站、配置戍卒”得出加强中央政权对岭南地区的管理;据材料“梅关道开通以后,海外诸国向朝廷入贡的物品经由梅关道北上,梅关道成为一条贡道”得出保障朝贡贸易的发展;据材料“征收商税”得出增加政府财政收入;据材料“唐朝末年,社会动荡,大批难民经由此道迁徙到岭南地区,岭南地区人口大为增加”“后来陆续征集到了一批隋唐运河故道内出土的遗物,包括定窑、磁州窑、龙泉窑、景德镇窑等十几个窑系的瓷器。2007年7月,商丘市文物局对隋唐运河商丘段开展考古勘探调查工作,探明商丘段全长199.7公里,河床宽约50至150米余”,得出成为人口迁移的通道,促进岭南的开发和南北方经济交流。材料二中的考古发现属于实物史料,能够真实反映宋州段运河的规模和商业发展的状况。张掖市2024年高三年级第三次诊断考试历史试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山东沂水跋山遗址群,入选202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在跋山遗址,出土、采集文化遗物4万余件,包括石制品3万件、动物骨骼1万余件。其中,1件象牙质铲形器型体硕大、人工打制痕迹明显,为国内首次发现。跋山遗址群的发现和不断扩充,完整构建起山东地区旧石器文化发展时空框架,进一步拓展了山东史前遗存的分布范围,是东北亚地区旧石器时代中晚期阶段的重大考古发现。相关发现首次揭示出10万年前古人类对巨型动物资源充分利用的史实。这说明( )
A. 历史记载的可靠与否须通过考古发掘加以核实与鉴别
B. 不断发现的史料可以丰富人们对已知历史事实的认知
C. 考古研究的最重要价值在于能够推翻原有的历史研究
D. 最新科技的应用能够让史学研究立足现实,以古鉴今
2. 公元91年,窦宪派军兵出居延,深入五千余里,大破北匈奴。南匈奴附汉,北匈奴远飙。东汉中期,羌人大起义后,朝堂出现了“弃凉之议”。当时“公卿师尹咸欲捐弃凉州,却保三辅”。这一变化反映出当时( )
A. 边疆危机的日益加剧 B. 传统夷夏观影响国家政策
C. 中央政府权威的式微 D. 国家政治经济实力的衰退
3. 北魏皇帝赐名是鲜卑族的重要习俗。孝文帝时期所赐之名都取自汉族的重要经书和史书。北魏孝文帝太和十四年,南齐派使节北上,恰逢冯太后丧事,齐使欲以朱衣入见。后北魏以精通礼学的名士成淹与之辩论,齐使不敌,只得以丧服入见。上述事件表明( )
A. 南人无视北方习俗 B. 北魏实行因俗而治
C. 地域文化南北分明 D. 北魏汉化成就显著
4. 李攸《宋朝事实》写道:“唐之亡,强分其地,国以十数”。顾炎武则在《日知录》评论:“世言唐亡于藩镇。而中叶以降,其不遂并于吐蕃、回纥,灭于黄巢者,未必非藩镇之力……藩镇强唐弱,藩镇弱唐亡”。据此可得出的结论是( )
A. 对唐代藩镇的作用需要具体分析 B. 上述材料均为研究唐代藩镇的一手史料
C. 藩镇导致唐朝灭亡 D. 延续了唐朝统治
5. 元朝云南行省在少数民族众多而又情况复杂云南红河地区,建立起一套比较完备的行政组织机构,比较稳固地把红河地区统一在行省的管辖之下。同时又在部分民族地区创设了以族群部落为管理基础的特殊政区,如湖广行省十五安抚司。这体现出元朝时期( )
A. 西南地区民族问题突出 B. 有效地管控了民族地区
C. 民族地区治理较为灵活机动 D. 边疆管理呈现出与内地一体化趋向
6. 19世纪60年代,面对西方要在中国架设电报线的请求,晚清大臣刘坤一认为:“以中国之贸迁驿传,固无须此。”曾国藩亦强调电报是“以豪强而夺贫民之利”,将使“小民困苦无告,迫于倒悬”。经多方斡旋,最终清政府只同意在租界内架设电报线。这表明( )
A. 学习西方的态度呈现越来越实际的态势 B. 清廷注重维护国家通讯主权
C. 中国近代化进程艰难 D. 与西方商战的思想已经出现
7. 19世纪60年代,针对英方要求扩大洋轮航行特权,李鸿章认为外国轮船可能逃避厘金,蒸汽轮船易对沿途的木船运输造成威胁,这对动荡后的江南重建不利,并于1864—1865年关闭了杭州、苏州和上海之间的外国轮船运输贸易。1905年,由张之洞领衔上奏的《立停科举推广学校折》中倡议,办新式教育仍应“尊经学”,且“崇品行”,并进行量化考核。这表明当时( )
A. 闭关锁国观念根深蒂固 B. 改良理论仍然占据舆论主流
C. 传统体制遭遇冲击 D. 受中体西用思想的持续影响
8. 1941年,中共中央进一步号召军民生产自救。领导人以身作则,毛泽东开荒种菜,朱德捡粪积肥,周恩来纺纱织布。延安大学开学第一课就是劳动,自己挖窑洞,建宿舍,修缮学校基本设施。学校还在各院抽调四十五人到南泥湾开秋荒六百亩,创下一人一天开荒一亩二的高产纪录。到1943年基本实现了办学自给自足,还为边区政府上交救国公粮。这些举措反映了( )
A. 国家财政的好转 B. 中国高校重视劳动教育
C. 国共关系的改善 D. 中国共产党重视减轻根据地人民负担
9. “一五”期间,河北省基本建设投资达到19.22亿元,其中80%用于煤炭、电力、纺织、冶金工业。1954年10月,国家156个重点建设项目之一的石家庄热电厂一期工程开工兴建。1955年,苏联援建的全国最大的化学药品工厂——华北制药厂也开始兴建。同期,广州市重工业产值增长3.09倍,轻工业产值增长1.47倍,完成工业基建投资总额2.16亿元,进行施工的工业建设单位235个。这些大规模的投资和建设( )
A. 展示了工业化水平显著提高 B. 推动了人民建设热情普遍高涨
C. 标志着国家基本实现现代化 D. 推动区域经济均衡发展
10. 1956年,国营企业新丰电机厂参加上海重工业局组织的劳动竞赛。该厂模子车间组长为了赶先进,在评比过程中改进了冲眼位开关,使弹簧圈模子质量提高的同时,产量提高了49倍。当年他也获得了先进生产者奖章。这说明( )
A. 工商业改造调动了工人积极性 B. 国营企业的管理水平得到提升
C. 工人阶级的主人翁意识增强 D. 国民经济调整取得显著成效
11. 考古工作者在底格里斯河畔的塞西亚城遗址发现了希腊式的市场、剧场与体育馆,以及大量刻有希腊语的钱币、印章、封印。奥古斯都统治时期,罗马人利用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的东、西方之分,将罗马和希腊并列归入“西方”,树立一种“非亚洲”“非东方”的身份和文化定位。以上现象可以用来说明( )
A. 古代希腊文明的影响力 B. 希腊化时代的文化传播
C. 体现亚历山大统治模式的延续 D. 立足于因俗而治的怀柔政策
12. 罗马帝国时期的教育发生重大变化:教育目的从培养演说家改为培养效忠于帝国的顺民和官吏,对私立的初等学校实行国家监督,把部分私立文法学校和修辞学校改为国立,改教师的私人选聘为国家委派。罗马帝国的教育改革的目的是( )
A. 推动商品经济的繁荣 B. 对希腊文化的继承
C. 维护君主独裁统治 D. 实现了区域文化的统一
13. 中世纪西欧大学法学院、医学院、神学院三个高级学院里,民法通常是最受欢迎的领域。大学培养的各类人才也有利地推动了城市发展,如律师对商业矛盾的解决。因此,庄园主、城市商人以及其他各个行业的人士都乐意将孩子送往大学接受教育。这说明中世纪( )
A. 经济发展使人们重视大学教育 B. 社会阶层流动性加快
C. 深受人文主义的熏陶 D. 具有浓厚宗教色彩
14. 18世纪,沙皇叶卡捷琳娜二世与伏尔泰保持通信,甚至请伏尔泰来俄国面谈。普鲁士国王腓特烈二世致信伏尔泰,说他庆幸生活在“伏尔泰时代”。这些欧洲君主的做法( )
A. 受到了君主立宪思想影响 B. 推动了统一民族国家的形成
C. 确立了王权有限原则 D. 说明专制政治受到冲击
15. 长期以来英国社会主流文化推崇诚实、忠诚、尊重权威,但是19世纪以来的主流文化则强调创造力、进取奋斗、通过为社会提供服务提升人生价值。这一变化反映了英国( )
A. 人文主义思想得以弘扬 B. 经济变革推动思想解放
C. 社会阶层出现新的分化 D. 教育发展助推社会进步
16. 周鲲化在《业州竹枝词》写道“包谷根从石博寻,石田戴土土如金。秋风莫扫野鸡啄,传说天荒救老林。”由此可知,当时( )
A. 粮食安全问题解决 B. 饮食结构渐趋合理
C. 长途贩运贸易活跃 D. 外来物种得到推广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4小题,第17题14分,第18题12分,第19题14分,第20题12分,共52分。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宴饮是中国古代重要的生活方式。秦汉时期,每年正月旦的元会议,由朝贺与置酒宴饮两部分组成,是皇帝规训群臣服从意识的重要仪式。汉初,皇帝与诸侯王有“四见”,均是以宴饮的形式开展,皇帝通过展演礼仪确立自己作为大宗的道德尊位和政治权威。外藩首领或使者来朝见时,皇帝置酒设宴,这涉及不同民族的饮食文化以及夷夏关系问题。秦汉的皇帝还热衷于赐酺,在皇帝的恩典下所有庶民都开展持续数日的宴饮,感受着皇恩浩荡。这种全体居民参加的宴饮活动有各种体现尊卑长幼秩序的规矩,是演习“乡党之礼”的重要场合。秦汉时期的元会议或皇帝赐酺属于正式的制度安排,官场和民间举行的大多数宴饮都属于非制度性的安排。非制度性层面的运作,与制度层面的运作一起,共同支撑着古代国家的日常运转。
——摘编自薛小林《秦汉时期宴饮活动中的政治秩序与权力运作》
(1)据材料,指出秦汉时期宴饮活动的主要特点。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秦汉时期举行宴饮活动的功能。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民国时期中国部分留美学生求学概况
姓名 毕业时间 论文内容概要 人生重大选择
蒋廷黻 1895—1965年 1923年 英国左派政党工党的施政及其对印度、中国的启发 回国从事外交史学教学;从事外交工作
雷海宗 1902—1962年 1927年 法国大革命前“重农学派”政治家杜尔哥的政治思想 回国任教;文化抗日;为新中国社会主义世界史学科奠基
皮名举 1907—1959年 1935年 结合德国强占胶州湾分析其远东政策;德国道路对中国有无借鉴价值;德国是否是中国抗击日本的可靠盟友 回国任教;支持抗日;制定的世界史教学纲要推广全国;在湖南师范学院任职时进行科学规划,促进学校、学科发展
吴于廑 1913—1993年 1946年 中国商周分封制与中世纪封建制度的相似大于差别 回国任教,桃李满天下;主编的世界史教材全国推广
——摘编自杨钊《民国时期留美西洋史学者与美国的西洋史学术传统一以博士论文为中心的考察》
材料二 晚清民国时期江苏一些女子职业教育机构,吸收国内外各种先进的教学经验和教学理念,不断地调整、改进、完善教学内容,以促使江苏女性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得以全面发展。1922年颁布的《壬戌学制》整个地渗透着要求女子职业教育要具备紧密联系中国经济和生产发展,紧密联系人们生计和生活的功能。上海女子中西医学院旁边开办了一所附属女病医院,作为实习医院,以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南通女工传习所不仅学习日常文化理论课,还将日常实习的优秀产品投入生产,并设立织绣局主要负责出售工作,分公司遍及海内外,如芝加哥、纽约等地均设有分公司。
——摘编自王金进《晚清和民国江苏女子职业教育研究(1840~1927)》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民国时期留美西洋史学生求学择业特点,并分析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江苏女子职业教育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影响。
19. 美国的西部开发。
材料一 内战吞噬了印第安人大量的胜利果实。有些部落自己也蓄奴,自然跟邦联结成一派,其他的则与联邦为盟。到战争结束,大面积的印第安土地被割让,俄克拉荷马西部因此成了数千名新迁徙者的家园。俄克拉荷马遥远西部的这些未分配土地的开放,标志着印第安对该地区所拥有的独立主权的末日即将到来。随后,联邦政府打散了由俄克拉荷马西部不同部落集体拥有的土地,以160英亩为标准向个人分配。1898年,国会通过《柯蒂斯法案》,废除所有印第安领地的部落管辖权。不到十年,俄克拉荷马的部落民人口锐减到当地人口的1/10,数百个新社区依靠农业、采矿和其他工业发展起来。
——摘编自法拉格等著《合众存异:美国人的历史》
材料二 18世纪末美国政府确立了西部土地国有化原则,当时国有土地就已达全国土地总面积的75%。1824年起,国会内部,围绕“七地法”的斗争激烈起来。1848年,争取实现“宅地法”为宗旨的“自由土地党”成立。1862年初国会表决“宅地法案”,参从两院都以压倒多数通过。1862年,法案颁布,规定:任何人只要交纳十美元手续费,就可以领取一块160英亩的土地。此后二十年间,外国移民达500多万,超过过去80余年的总和。它鼓舞着移民开垦出一块又一块的土地,建立一个又一个村镇,不停地向西挺进。
——摘编自张冬梅《美国〈宅地法〉产生的温床及颁布实施的两个阶段》
(1)根据材料一、概括美国内战对其西部开发带来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宅地法》颁布的历史条件,分析其颁布对美国经济发展的作用。
2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梅岭山路自秦代开辟以来长久失修,基本失去交通运输功能。唐开元四年(716年),张九龄奏请重新修凿梅岭山路的奏疏获准。他亲自到现场勘察,“缘磴道,拔灌丛,相其山谷之宜,革其坂险之故”,最终部分利用旧关道又截弯取直修建新道,缩短险峻山路15里。开工后,张九龄利用十一月的冬闲时节召集乡民筑路,民众争相出力,新道不日凿成,“坦坦而方五轨,阗阗而走四通”,横穿南岭山脉,连接广东和江西。梅关道开通以后,海外诸国向朝廷入贡的物品经由梅关道北上,梅关道成为一条贡道。同时,唐政府也将梅关道作为官方驿道,设置驿站、配置戍卒、征收商税。唐朝末年,社会动荡,大批难民经由此道迁徙到岭南地区,岭南地区人口大为增加。
——摘编自王薇《文化线路视野中梅关古道的历史演变及其保护与研究》
材料二 1996年,在永城侯岭隋唐运河故道内发现一艘唐代木船和一批唐代遗物。木船为货船,长约25米,分为33个船舱,出土遗物67件。后来陆续征集到了一批隋唐运河故道内出土的遗物,包括定窑、磁州窑、龙泉窑、景德镇窑等十几个窑系的瓷器。2007年7月,商丘市文物局对隋唐运河商丘段开展考古勘探调查工作,探明商丘段全长199.7公里,河床宽约50至150米余。
——郑清森《隋唐运河商丘段的历史沿革、考古发现及历史风貌》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自选切入点拟题,阐明观点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史论结合,表达清晰)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2024届甘肃省张掖市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诊断考试历史试卷(原卷版+解析版)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