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2024年云南省昭通市威信县中考二模历史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威信县2024年初中学业水平模拟检测历史试题卷
(全卷两个大题,共29个小题,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
1.本卷为试题卷。考生必须在答题卡上解题作答。答案应书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2.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 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考古学者在云南、四川、北京、重庆、湖北、河北、安徽、江苏等地都发现了多处不同时期的古人类遗址,其中生活在云南的最早的人类是( )
A. 北京人 B. 元谋人 C. 山顶洞人 D. 蓝田人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其中生活在云南的最早的人类”和所学知识可知,云南地区发现的元谋人是中国发现的最早的人类遗存,B项正确;北京人是在北京地区发现的,排除A项;山顶洞人是在北京地区发现的遗存,排除C项;蓝田人遗址是在西安市附件发现的遗存,排除D项。故选B项。
2. 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大大推动了华夏民族的发展,其中改变了战国时期各国文字书写各异、增强了文化交流的是( )
A. 统一文字 B. 统一货币
C. 统一度量衡 D. 统一车辆和道路的宽窄
【答案】A
【解析】
【详解】据题干“改变了战国时期各国文字书写各异、增强了文化交流”和所学知识可知,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中改变了战国时期各国文字书写各异、增强了文化交流的是统一文字,A项正确;统一货币也是秦始皇巩固统一的经济措施,这一措施有利于经济交流,排除B项;统一度量衡是秦始皇巩固统一的经济措施之一,统一度量衡也有利于经济交流,排除C项;统一车辆和道路的宽窄,便利了交通,有利于维持国家集权统治,排除D项。故选A项。
3. 中国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哲理。春秋时期,有一位思想家提倡“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的学习态度,这位历史学家是( )
A 孟子 B. 孔子 C. 墨子 D. 韩非子
【答案】B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孔子生于春秋时期,中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反映的是孔子实事求是,谦虚好学的学习态度,B项正确;孟子是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提出的仁政和民贵君轻的思想,与材料内容不符,排除A项;墨子是战国时期墨家思想的创始人,主张兼爱非攻,与材料内容不符,排除C项;韩非子是战国末期著名思想家、法家代表人物,主张以法治国,与材料内容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4. 在他的领导下,于581年建立了隋朝,并在589年灭掉了陈朝统一全国,结束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以来长期分裂的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这里的他是( )
A. 秦始皇 B. 隋炀帝 C. 隋文帝 D. 忽必烈
【答案】C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581年,外戚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杨坚就是隋文帝。589年,隋文帝指挥隋军南下灭掉陈朝,统一全国,结合了长期分裂的局面,C项正确;秦始皇从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先后灭掉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君主中央集权王朝秦朝,排除A项;隋炀帝是继随文帝之后的皇帝,与材料内容不符,排除B项;忽必烈于公元1271年建立了元朝,排除D项。故选C项。
5. 唐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鼎盛时期,在这一时期唐朝人充满自信与活力,以博大的胸怀向外国传播着中国的文化,下列史实可以说明这一历史认识的是( )
A. 鉴真东渡日本传授中国佛经 B. 玄奘西行天竺取经
C. 遣唐使来华 D. 与新罗交往密切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鉴真东渡确实体现了唐朝人以博大的胸怀向外国传播中国文化,他将中国的佛教文化传播到日本,促进了中日文化的交流,A项正确;虽然玄奘西行也促进了文化交流,但主要是将天竺的佛经带回中国,而不是向外国传播中国文化,排除B项;遣唐使来华说明了外国对唐朝文化的向往和学习,但没有直接体现唐朝人向外传播文化,排除C项;交往密切本身并不一定意味着向外传播文化,它更多地强调双方之间的交流和联系,排除D项。故选A项。
6. 清政府规定,一切外国进口货物一律由朝廷特许的“广州十三行”承销,内地出口货物也由“广州十三行”代购,进出口货物的价格概由“十三行”决定。外商不得和官府直接交涉,一切命令、文书都由“十三行”转达。材料体现出清朝实行的政策是( )
A. 严格禁止对外贸易 B. 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C. 重农抑商 D. 鼓励发展海外贸易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清政府通过闭关锁国政策,只允许特定的“广州十三行”进行贸易活动,对对外贸易进行严格控制和限制,B项正确;材料中提到清政府允许“广州十三行”承销外国进口货物和代购内地出口货物,说明清朝严格禁止对外贸易,排除A项;重农抑商主要强调重视农业而抑制商业的发展,与材料中对外贸易的规定关系不大,排除C项;鼓励发展海外贸易与材料中对对外贸易的限制和控制相反,排除D项。故选B项。
7. 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领导虎门销烟的禁烟英雄( )
A. 郑成功 B. 左宗棠 C. 李鸿章 D. 林则徐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1839年林则徐下令将缴获的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虎门销烟是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振奋了民族精神,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林则徐是无愧的民族英雄。D项正确;郑成功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排除A项;左宗棠收复新疆,排除B项;李鸿章是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排除C项。故选D项。
8. 1842年,清王朝被迫与英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它标志着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该条约是( )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和所学可知,1842年清政府在鸦片战争中战败求和,与英国在南京下关的江面上签订了《南京条约》,这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使中国从封建社会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A项正确;《北京条约》签订时间是1860年,签约双方是清政府和英国、法国,排除B项; 《马关条约》是1895年中日之间签订的,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排除C项;《辛丑条约》是1901年清政府与11个国家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深渊,排除D项。故选A项。
9. 历史叙述包括史实与评价,下列属于历史评价的是( )
A. 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
B. 1862年,湘军围困天京,太平军与敌军激战40多天
C. 太平天国运动沉重地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
D. 1851年,洪秀全在金田村发动武装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答案】C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历史评价是指人们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的评价;“太平天国运动沉重地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是对太平天国运动的评价。C项符合题意;历史叙述指的是对历史事物进行客观合理的描述;ABD项都属于历史叙述,但是不符合题意,可排除。故选C项。
10. 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某国“不花费一兵一卒,而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更多的好处”,占领了我国150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其中主要占领了我国哪里的领土( )
A. 东南和西北 B. 中原和南方 C. 东北和西北 D. 东北和西南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沙俄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C项正确;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沙俄强迫清政府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的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与“东南和西北,中原和南方,东北和西南”不符,排除ABD项。故选C项。
11. 《辛丑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庞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我们说它的签订就标志着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了,下面选项中哪一项最能证明这个观点( )
A. 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银,分39年还清
B. 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
C. 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外国派兵驻扎在从北京到上海关的沿线要地
D. 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区,允许各国派兵驻守,不准中国人居住
【答案】B
【解析】
【详解】据题干“标志着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并结合所学可知,1901年清政府同列强签订了《辛丑条约》,其中规定清政府保证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活动,充分表明清政府成为列强控制中国的工具,已沦为了“洋人的朝廷”,B项正确;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银,分39年还清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排除A项;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外国派兵驻扎在从北京到上海关的沿线要地便利侵略者对清政府进行军事控制和直接镇压中国人民的反帝活动,排除C项;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区,允许各国派兵驻守,不准中国人居住使使馆界成为“国中之国”,成为列强侵略中国的大本营,排除D项。故选B项。
12. 1934年到1936年的长征,经过了江西、福建、广东、广西、湖南、贵州、四川、云南等14个省份。其中发生在云南境竟内的是( )
A. 强渡大渡河 B. 飞夺泸定桥 C. 翻过大雪山 D. 渡过金沙江
【答案】D
【解析】
【详解】据所学知识可知,金沙江位于云南省禄劝县。红军长征中,四渡赤水后,红军佯袭贵阳、昆明,在云南境内巧妙地渡过金沙江,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D项正确;强渡大渡河是指1935年5月中国工农红军在四川省越西县安顺场渡过大渡河的战斗,排除A项;泸定桥位于中国四川省西部的大渡河上。飞夺泸定桥,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中的一场重要战役,排除B项;夹金山位于四川雅安宝兴县境内,是中国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中,翻越的第一座大雪山,排除C项。故选D项。
13. 如图是位于辽宁省沈阳市的某纪念馆,该馆是为警示后人勿忘国耻而修建。该纪念馆纪念的历史事件( )
A. 标志着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创建
B. 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
C. 打击了国民政府对日妥协的政策
D. 标志着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答案】B
【解析】
【详解】由题干图片中的关键信息“9.18”“勿忘国耻”并结合所学可知,1931年9月18日日本制造的“九一八事变”,这是日本局部侵华的开始,也是中国人民进行艰苦卓绝的十四年抗战的开始,B项正确;农村革命根据地创建的标志是1927年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排除A项;“一二·九运动”揭露了日本侵略者企图吞并华北的阴谋,打击了国民政府对日妥协的政策,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排除C项;七七事变标志着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排除D项。故选B项。
14. 历史叙述包括史实与评价。下列是关于“近代中国的社会生活”知识卡片的内容,属于历史评价的是( )
A. 1909年京张铁路通车 B. 1912年民国政府颁布“剪辫令”
C. 呈现出新旧并呈、多元发展的变化特征 D. 20世纪20年代后,中国男装有西服和中山装等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历史评价是对历史事件的性质、作用、地位等的看法或者意见,“近代中国的社会生活”呈现出新旧并呈、多元发展的变化特征是历史评价,C项正确;ABD项都是单纯描述历史事件,属于历史叙述,排除。故选C项。
15. 2020年10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上提到,在朝鲜战场上,有197000多名英雄儿女为了祖国、为了人民、为了和平献出了宝贵生命,涌现出30多万名英雄功臣。他们中的代表是( )
A. 邱少云 B. 杨靖宇 C. 张自忠 D. 左权
【答案】A
【解析】
【详解】由题干材料“在朝鲜战场上,有197000多名英雄儿女为了祖国、为了人民、为了和平献出了宝贵生命,涌现出30多万名英雄功臣。”并结合所学可知,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发扬高度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被誉为“最可爱的人”,邱少云就是其中的代表,严守潜伏纪律,纹丝不动,直至被大火吞噬,壮烈牺牲,A项正确;杨靖宇是抗日名将,在抗战中牺牲,排除B项;张自忠是抗日战争中牺牲的国民党最高级别的将领,排除C项;左权是抗日战争中牺牲的八路军最高级别的将领,排除D项。故选A项。
16. 民主与法治是政治文明最坚实的基础。1954年9月,在北京召开了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我国第一部宪法,这是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应人民利益的宪法( )
A.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会议上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C项正确;《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于1912年,排除A项;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召开,会议决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通过了具有临时宪法作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排除B项;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排除D项。故选C项。
17. 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过程中,在全国各条战线上涌现出了大批英雄模范人物。如:王进喜、焦裕禄、雷锋等,以下称号属于雷锋的是( )
A. 党的好干部 B. 县委书记的好榜样 C. 杂交水稻之父 D. 解放军的好战士
【答案】D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雷锋以公而忘私、助人为乐的共产主义风格和言行一致的工作作风,成为全国人民学习的榜样,被誉为解放军的好战士,D项正确;党的好干部和县委书记的好榜样是焦裕禄,排除AB项;20世纪70年代,农业科学家袁隆平经过多年反复试验,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排除C项。故选D项
18. 导致下图中我国粮食产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B. 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C. 对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D.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答案】A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在农村开始实行改革。农村实行以“分田到户,自负盈亏”为特点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使农民有了生产自主权,从而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开始富裕起来了。导致图3中我国粮食产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故选A。
19. “农家乐”制作的野菜、粗粮受到前来游玩的游客的欢迎,这种现象说明了( )
A. 中国已解决了十几亿人的吃饭问题
B. 人们饮食非常单一
C. “农家乐”经济发展水平低,只能提供简单的饭菜
D. 人们的生活水平已从“吃饱”进步到“吃好”,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
【答案】D
【解析】
【详解】据题干“农家乐”制作的野菜、粗粮受到前来游玩的游客的欢迎”和所学知识可知,人们的生活水平已从“吃饱”进步到“吃好”,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D项正确;中国已解决了十几亿人的吃饭问题,但是和题干反映的从“吃饱”进步到“吃好”不符,排除A项;人们饮食非常单一说法错误,且题干材料没有反映饮食单一,排除B项;“农家乐”经济发展水平低,只能提供简单的饭菜,说法错误,且与题意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
20. 雅典民主政治的社会基础是自由民,而自由民中,妇女也被排除于民主殿堂之外。下表信息可以用来说明雅典民主政治( )
总人口数 自由民 外邦人 奴隶
40 16.8 3.2 20
A. 扩大了公民的权利 B. 维护了奴隶的利益
C. 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D. 贵族参与政治生活
【答案】C
【解析】
【详解】据题干“雅典民主政治的社会基础是自由民,而自由民中,妇女也被排除于民主殿堂之外”和所学知识可知,自由民所占的比例不到人口总人数的一半,这说明雅典民主政治还是少数人的民主,因而这一民主政治具有很大的局限性,C项正确;题干所给材料中关于人口的统计无法体现出公民权利的扩大,排除A项;雅典民主政治是维护奴隶主利益的,排除B项;题干并没有提到贵族,排除D项。故选C项。
21. 文艺复兴的先驱曾说过“人不能像走兽那样的生活,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这里他是( )
A. 达·芬奇 B. 但丁 C. 薄伽丘 D. 拉斐尔
【答案】B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但丁是文艺复兴的先驱,也被称为中世纪最后一位诗人和新世纪最初的一位诗人。“人不能像走兽那样的生活,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这些都是出自但丁的名言,B项正确;达·芬奇和拉斐尔是文艺复兴时期的画家,与材料内容所述不符,排除AD项;薄伽丘也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与但丁、彼特拉克并称为文学三杰,但与材料所述不符,排除C项;故选B项。
22. 英国商船从英国各地的港口出发,将火器、机械制品和酒等物品运往非洲倾销;在非洲掳获黑奴,运往西印度群岛和美洲殖民地,卖给当地的种植园主;再购进殖民地盛产的蔗糖、烟草等产品返回英国。这个航程的路线呈三角形,故这个以贩卖是黑奴为中心的贸易被称为( )
A. 三角贸易 B. 西欧中世纪庄园的农奴
C. 新航路的开辟 D. 俄国的农奴制改革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英国商船从英国各地的港口出发,将火器、机械制品和酒等物品运往非洲倾销;在非洲掳获黑奴,运往西印度群岛和美洲殖民地,卖给当地的种植园主;再购进殖民地盛产的蔗糖、烟草等产品返回英国。这个航程的路线呈三角形。”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对以贩卖黑奴为中心的贸易“三角贸易”过程的描述,A项正确;材料内容与西欧中世纪的庄园无关,排除B项;新航路开辟目的是开辟从欧洲到达亚洲的海上航线,与材料内容不符,排除C项;俄国的农奴制改革废除了农奴,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与材料内容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
23. 第一次工业革命是“一枝独秀”的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是“遍地开花”的革命。这里的“遍地开花”指的是( )
A. 英国 B. 法国 C. 日本 D. 美国
【答案】D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主要发明都是英国完成的,工业革命先从英国开始,渐渐向其他国家推广,所以第一次工业革命是“一枝独秀”指的是英国;第二次工业革命是几个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同时进行,这几个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都有新发明新创造,所以说第二次工业革命是“遍地开花”的革命。其中美国的发明独占鳌头,如美国的爱迪生发明了电灯;莱特兄弟发明了飞机;贝尔发明了电话等,英国、法国、日本相比之下有点逊色,所以这里的“遍地开花”指的是美国,D项正确;排除ABC项。故选D项。
24. 这场战役异常惨烈,交战双方损失近百万人,由于死亡人数太多,因此该战役有“绞肉机”“地狱”“屠场”之称,该战役是( )
A 凡尔登战役 B. 萨拉热窝事件
C.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D. 十月革命
【答案】A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6年,一战时期的凡尔登战役,德法投入重兵作战,约10个月的阵地战,异常惨烈,交战双方损失近百万人,由于死亡人数太多,凡尔登战役被称为“绞肉机”“地狱”“屠场”,A项正确;萨拉热窝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与材料内容不符,排除B项;斯大林格勒战役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是二战的转折点,与材料内容不符,排除C项;十月革命是1917年俄国爆发的社会主义革命,与材料内容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
25. 两极格局终结,新的世界格局迄今没有定型,国际局势发展最显著的特征是( )
A. 单极化加速发展 B. 反对霸权主义的斗争已取得胜利
C. 美国与西欧的矛盾成为主要矛盾 D. 世界政治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所知识可知,苏联解体后,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认为自己“最有能力领导这个世界”,企图凭借强大的经济、军事和科技力量,建立一个以美国为主导的“单极世界”。但是,欧盟、日本、中国和俄罗斯等些具备较强综合实力的国家联盟或国家也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推动世界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D项正确;目前,以美国为主导的单极世界尚未建立,排除A项;霸权主义仍是威胁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要因素,排除B项;两极格局的瓦解,世界朝着多极化趋势发展,而美国与西欧的矛盾成为主要矛盾,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故选D项。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5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26题10分,第27题12分,第28题14分,第29题14分,共50分)
26. 中华民族同源共祖,中华民族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距今5000年左右,传说中的炎帝和黄帝部生活在今陕西渭河流域和黄土高原一带,炎、黄部落之间不断地联合、交融,在中原地区形成了以黄帝、炎帝部落为主体的华夏族。春秋战国时期,华夏族与周边各民族加强了经济、文化的联系,他们相互学习、互相促进华夏族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摘编自人教版普通高中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中外历史纲要》(上)
材料二 唐太宗时,赞普松赞干布统一了青藏高原的各个部落,定都逻些,实行了一系列发展生产、完善制度的措施。他仰慕中原文化,多次派使者到唐朝求婚。
——部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三 清朝前期,中国的疆域西跨葱岭,西北至巴勒喀什池,北接西伯利亚,西南达喜马拉雅山脉,东北至黑龙江以北的外兴安岭和库页岛,东临太平洋,东南到台湾及其附属岛屿,包括钓鱼岛、赤尾屿等,南至南海诸岛,成为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国力强大的统一多民族国家。
——部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指出华夏族形成的特点。
(2)吐蕃是今天哪一民族的祖先 材料二中松赞干布迎娶的哪位公主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一例清朝前期为巩固统一而采取的措施。
【答案】(1)人文初祖:黄帝和炎帝。特点:从凝聚核心来看,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有一个凝聚其他少数民族的核心汉族;从促进民族融合的主次原因来看,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是主要原因,而政治因素是次要因素;中华民族由多元成为一体的格局是逐步形成的,有一个逐级形成的长期历史发展过程。
(2)民族:藏族。公主:文成公主
(3)顺治帝时期:册封西藏政教首领达赖;康熙帝时期:消灭郑氏集团,设立台湾府;册封西藏政教首领班禅;举行雅克萨反击战,与沙俄签订《尼布楚条约》;平定准噶尔部叛乱,多伦会盟收服外蒙古;派兵入藏驱逐准噶尔部势力;雍正帝时期:派遣驻藏大臣;平定罗卜臧丹增叛乱;乾隆帝:派兵入疆,消灭准噶尔部,设立伊犁将军;平定大小和卓叛乱,统一天山南北。(任举一例即可)
【解析】
【小问1详解】
人文初祖: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后人尊崇炎帝和黄帝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
特点:根据材料一“传说中的炎帝和黄帝部生活在今陕西渭河流域和黄土高原一带,炎、黄部落之间不断地联合、交融,在中原地区形成了以黄帝、炎帝部落为主体的华夏族”可知,是从凝聚核心来看,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有一个凝聚其他少数民族的核心汉族;根据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华夏族与周边各民族加强了经济、文化的联系”可知,是从促进民族融合的主次原因来看,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是主要原因,而政治因素是次要因素根据材料一“距今5000年左右”“春秋战国时期”可知,是中华民族由多元成为一体的格局是逐步形成的,有一个逐级形成的长期历史发展过程。
【小问2详解】
民族: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吐蕃是藏族的祖先。
公主: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太宗时,吐蕃赞普松赞干布仰慕中原文化,多次派使者到唐朝求婚。唐太宗同意将文成公主嫁给他,并派专使护送文成公主远行,641年,文成公主入藏。
【小问3详解】
顺治帝时期: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清朝入关后,西藏地方藏传佛教格鲁派首领五世达赖喇嘛亲自入京朝贺。顺治皇帝隆重接见,1653年正式赐予他金册、金印和“达赖喇嘛”的封号。
康熙帝时期: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683年,康熙帝派兵进攻台湾,郑氏军队战败,台湾归入清朝的版图。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台湾府的设置,加强了中央政府对台湾的管辖,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康熙时,清军入藏平定扰乱地方的准噶尔蒙占势力,稳定了西藏的局势。1713年册封格鲁派另一位首领“班禅额尔德尼”封号;1685年和1686年,康熙帝命令清军两次进攻盘踞在雅克萨的俄军。沙俄政府被迫同意通过谈判解决中俄两国东段边界问题。清政府与沙俄签订《尼布楚条约》;康熙时,天山北路的蒙古族准尔部首领噶尔丹在俄的唆使下,发动叛乱,越过天山攻占回部,并向东进攻,占领了青海蒙古的许多地区。为了维护国家的统一,康熙皇帝三次率军亲征,在多次战役中打败噶尔丹,平定了叛乱,在多伦会盟收服外蒙古,稳定了西北部边地区,后又派兵入藏驱逐准噶尔部势力。
雍正帝时期: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727年,雍正帝在西藏设置驻藏大臣,监督西藏地方政务;平定了西藏地区的罗卜臧丹增叛乱。
乾隆帝: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乾隆时期,回部上层贵族大、小和卓发动扳乱,形成割据势力。他们残暴搜刮各族人民,激起人民的强烈不满。乾隆皇帝下令调兵讨伐,并宣布只擒拿大、小和卓,各族人民皆为无罪之人,不会株连。在维吾尔等族人民的支持下,清军经过两年战斗,平定了这场分裂祖国的叛乱,统一天山南北。清朝设置伊型将军,管辖包括巴勒喀什池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清军驻扎新疆各地,设置哨所,加强了对西北地区的管辖。
2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中国民族工业中,经重工业的发展是极不平衡的。当时重工业的大部分,仍旧控制在帝国主义资本手中。中国民族工业的分布是不平衡的,它多半集中在沿海的通商口岸,特别是集中在上海、天津等少数大城市。这种情况,就使民族工业脱离了自己的原料产地和销售市场,加深了对帝国主义的依赖。中国民族工业不能和封建势力割断联系。
——摘编自沙健孙主编《中国共产党史稿第一卷》
材料二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简表(部分)
时间 概况
19世纪六七十年代 首先在上海、广东、天津等沿海地区出现
甲午战争以后 民族工业获得了初步发展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迎来了一个短暂春天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 民族工业很快萧条下去
全面抗战期间(1937-1945年) 民族工业遭受空前野蛮的洗劫和破坏
国民党统治后期(1945-1949年) 民族工业的发展陷入了困境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简要概述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
(2)结合上述两则材料和中国近代相关史实,请你围绕“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这一主题写一篇小论文。(要求:观点明确,史实结合,条理清晰,语言流畅,字数不少于80字)
【答案】(1)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轻重工业的发展是极不平衡;地区分布不平衡;民族工业与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既有矛盾,又有依赖性,不能和封建势力割断联系。
(2)观点1: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论述: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诞生于19世纪60年代。甲午战争后,清政府为扩大税源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中国民族工业获得了初步发展。张謇此时创办大生纱厂,但规模小、资金少、技术力量薄弱。一战期间,帝国主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获得“短暂春天”。一战后帝国主义经济势力卷土重来,民族资本主义很快萧条下去。随后日本加紧经济侵略和军事侵略,加上民族工业发展过程中,政府支持不够,国内战乱不止,民族实业家社会权力有限,国家经济政策影响等,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日益萎缩。结论:综上所述,诞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受到本国封建势力和外国资本主义势力双重压迫,在夹缝中生存与发展,历程曲折。观点2:民族资本主义健康发展的前提条件是民族独立、国家独立;论述:中国近代的民族资本主义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社会性质下产生,这就决定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要在封建主义与外国资本主义的夹缝中求生存即“先天不足”,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从洋务运动时期产生,到甲午战后快速发展,再到辛亥革命与一战时期的短暂春天,再到一战后与新中国成立前的再度受挫,其发展过程艰难曲折,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成为压迫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三座大山。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还呈现出“后天不足”,其总体发展落后,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差,地区分布不均,集中在沿江沿海地区,行业分布不均,轻工业多,重工业少。结论:综上所述,导致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先天不足,后天畸形”的根本原因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所以要想实现民族资本主义健康发展,就要先实现民族独立、国家独立。
【解析】
【小问1详解】
特点:根据材料一“在中国民族工业中,经重工业的发展是极不平衡的。当时重工业的大部分,仍旧控制在帝国主义资本手中。”可知,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有:轻重工业的发展是极不平衡;根据“中国民族工业的分布是不平衡的,它多半集中在沿海的通商口岸,特别是集中在上海、天津等少数大城市。”可知,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有:地区分布不平衡;根据“就使民族工业脱离了自己的原料产地和销售市场,加深了对帝国主义的依赖。中国民族工业不能和封建势力割断联系。”可知,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有:民族工业与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既有矛盾,又有依赖性,不能和封建势力割断联系。
【小问2详解】
小论文: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根据两则材料涉及的相关内容提出观点,如: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根据材料涉及的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过程进行论述即可。如: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诞生于19世纪60年代。甲午战争后,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中国民族工业获得了初步发展。张謇此时创办大生纱厂,但规模小、资金少、技术力量薄弱。一战期间,帝国主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获得“短暂春天”。一战后帝国主义经济势力卷土重来,民族资本主义很快萧条下去。随后日本加紧经济侵略和军事侵略,加上民族工业发展过程中,政府支持不够,国内战乱不止,民族实业家社会权力有限,国家经济政策影响等,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日益萎缩。最后得出结论结论:综上所述,诞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受到本国封建势力和外国资本主义势力双重压迫,在夹缝中生存与发展,历程曲折。提出其他观点进行论述均可。
28. 百年党史谱就华章,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主题
材料三 综合国力的持续增强,使我国在实现国家重大战略发展目标、主办国际盛会、应对突发事件、战胜重大自然灾害等方面具备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和精神力量。伴随着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定能够实现。
(1)材料一中图一开启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人们过上了富裕的生活,得益于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做出的什么决策
(2)材料一中图二被命名为“乔的笑”,中国代表开怀大笑的原因是什么 图三中1972年尼克松访华对于中美两国关系的发展有什么重要意义 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的时间
(3)中共十九大上把什么思想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成为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
(4)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结合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谈一谈怎样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答案】(1)改革开放
(2)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1979年
(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4)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只有共产党才能发展中国;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改革开放、大力发展经济;依据国情,制定适合国家发展的政策;中华民族团结奋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等。(答出两点以上即可)
【解析】
【小问1详解】
决策:根据材料一图一“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可得出,开启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人们过上了富裕的生活,得益于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做出了改革开放的决策。
【小问2详解】
原因:根据材料一图二“乔的笑”可得出,1971年中国代表开怀大笑的原因是: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意义:根据材料一图三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三中1972年尼克松访华对于中美两国关系的发展的重要意义是: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
时间: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的时间是1979年。
【小问3详解】
思想:根据或材料二“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主题”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共十九大上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成为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
【小问4详解】
如何实现伟大复兴:根据材料材料三“综合国力的持续增强,使我国在实现国家重大战略发展目标、主办国际盛会、应对突发事件、战胜重大自然灾害等方面具备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和精神力量”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只有共产党才能发展中国;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改革开放、大力发展经济;依据国情,制定适合国家发展的政策;中华民族团结奋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等。
29.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航路的开辟)它打破了以往人类文明区域性分割和孤立发展的局面,首次把全球人类联系起来,开始了人类文明一体化的进程。
——马世力主编《世界史纲》(下册)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材料二 电气时代的到来,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加强了人类的联系,突破了信息传递的时间和空间障碍,人类联系的速度加快。
——摘编自人民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历史必修第二册》
材料三 1995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正式成立,截至2016年,其成员达到164个。世界贸易组织成立后,其成员的关税水平普遍降低,贸易壁垒进一步减少,促进了全球贸易和世界经济的发展。世界贸易组织已经成为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国际组织,它与联合国成为支撑、协调世界经济和政治的两大支柱,推动着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摘编自部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1)根据图6,说出横渡大西洋“发现”美洲的是哪一位航海家?根据材料一,谈谈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哪一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列举这次工业革命中与电相关的两项技术发明。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顺应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哪一趋势?根据材料三,说明世界贸易组织的积极作用。
(4)综合以上材料和问题,谈谈你的认识。
【答案】(1)航海家:哥伦布。影响:打破世界隔绝状态,使世界连为一个整体。
(2)第二次工业革命。技术发明:电灯泡、发电机、电话、电报等。(答出两项即可)
(3)趋势:经济全球化。作用:促进了全球贸易和世界经济的发展;推动着世界的和平与发展。(答出一点即可)
(4)认识:人类由分散走向整体,世界联系日益密切。(只要学生能综合试题情境材料和问题,或者就其中一个方面进行作答,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均可酌情评分)
【解析】
【详解】(1)1492年,哥伦布横渡大西洋,发现美洲大陆。依据材料一“它打破了以往人类文明区域性分割和孤立发展的局面,首次把全球人类联系起来,开始了人类文明一体化的进程。 ”可得出新航路开辟打破世界隔绝状态,使世界连为一个整体。
(2)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标志是电力的发明和使用。随着电灯、电话等出现人类进入电气时代。依据所学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主要发明是灯泡、发电机、电话、电报等。
(3)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建立,世贸组织的建立推动了全球贸易发展。顺应了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依据材料三“促进了全球贸易和世界经济的发展……推动着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可得出世贸组织促进了全球贸易和世界经济的发展以及推动着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4)依据材料和所学可知,认识主要是人类由分散走向整体以及世界联系日益密切。威信县2024年初中学业水平模拟检测历史试题卷
(全卷两个大题,共29个小题,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
1.本卷为试题卷。考生必须在答题卡上解题作答。答案应书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2.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 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考古学者在云南、四川、北京、重庆、湖北、河北、安徽、江苏等地都发现了多处不同时期的古人类遗址,其中生活在云南的最早的人类是( )
A. 北京人 B. 元谋人 C. 山顶洞人 D. 蓝田人
2. 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大大推动了华夏民族的发展,其中改变了战国时期各国文字书写各异、增强了文化交流的是( )
A. 统一文字 B. 统一货币
C. 统一度量衡 D. 统一车辆和道路的宽窄
3. 中国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哲理。春秋时期,有一位思想家提倡“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的学习态度,这位历史学家是( )
A. 孟子 B. 孔子 C. 墨子 D. 韩非子
4. 在他的领导下,于581年建立了隋朝,并在589年灭掉了陈朝统一全国,结束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以来长期分裂的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这里的他是( )
A. 秦始皇 B. 隋炀帝 C. 隋文帝 D. 忽必烈
5. 唐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鼎盛时期,在这一时期唐朝人充满自信与活力,以博大的胸怀向外国传播着中国的文化,下列史实可以说明这一历史认识的是( )
A. 鉴真东渡日本传授中国佛经 B. 玄奘西行天竺取经
C. 遣唐使来华 D. 与新罗交往密切
6. 清政府规定,一切外国进口货物一律由朝廷特许的“广州十三行”承销,内地出口货物也由“广州十三行”代购,进出口货物的价格概由“十三行”决定。外商不得和官府直接交涉,一切命令、文书都由“十三行”转达。材料体现出清朝实行的政策是( )
A. 严格禁止对外贸易 B. 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C. 重农抑商 D. 鼓励发展海外贸易
7. 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领导虎门销烟的禁烟英雄( )
A. 郑成功 B. 左宗棠 C. 李鸿章 D. 林则徐
8. 1842年,清王朝被迫与英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它标志着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该条约是( )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9. 历史叙述包括史实与评价,下列属于历史评价的是( )
A. 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
B. 1862年,湘军围困天京,太平军与敌军激战40多天
C. 太平天国运动沉重地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
D. 1851年,洪秀全在金田村发动武装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10. 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某国“不花费一兵一卒,而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更多的好处”,占领了我国150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其中主要占领了我国哪里的领土( )
A. 东南和西北 B. 中原和南方 C. 东北和西北 D. 东北和西南
11. 《辛丑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庞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我们说它的签订就标志着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了,下面选项中哪一项最能证明这个观点( )
A. 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银,分39年还清
B. 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
C. 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外国派兵驻扎在从北京到上海关的沿线要地
D. 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区,允许各国派兵驻守,不准中国人居住
12. 1934年到1936年的长征,经过了江西、福建、广东、广西、湖南、贵州、四川、云南等14个省份。其中发生在云南境竟内的是( )
A. 强渡大渡河 B. 飞夺泸定桥 C. 翻过大雪山 D. 渡过金沙江
13. 如图是位于辽宁省沈阳市的某纪念馆,该馆是为警示后人勿忘国耻而修建。该纪念馆纪念的历史事件( )
A. 标志着农村革命根据地创建
B. 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
C. 打击了国民政府对日妥协的政策
D. 标志着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14. 历史叙述包括史实与评价。下列是关于“近代中国的社会生活”知识卡片的内容,属于历史评价的是( )
A. 1909年京张铁路通车 B. 1912年民国政府颁布“剪辫令”
C. 呈现出新旧并呈、多元发展的变化特征 D. 20世纪20年代后,中国男装有西服和中山装等
15. 2020年10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上提到,在朝鲜战场上,有197000多名英雄儿女为了祖国、为了人民、为了和平献出了宝贵生命,涌现出30多万名英雄功臣。他们中的代表是( )
A. 邱少云 B. 杨靖宇 C. 张自忠 D. 左权
16. 民主与法治是政治文明最坚实的基础。1954年9月,在北京召开了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我国第一部宪法,这是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应人民利益的宪法( )
A.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17. 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过程中,在全国各条战线上涌现出了大批英雄模范人物。如:王进喜、焦裕禄、雷锋等,以下称号属于雷锋的是( )
A. 党的好干部 B. 县委书记的好榜样 C. 杂交水稻之父 D. 解放军的好战士
18. 导致下图中我国粮食产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B. 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完成
C. 对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D.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19. “农家乐”制作的野菜、粗粮受到前来游玩的游客的欢迎,这种现象说明了( )
A. 中国已解决了十几亿人吃饭问题
B. 人们饮食非常单一
C. “农家乐”经济发展水平低,只能提供简单的饭菜
D. 人们的生活水平已从“吃饱”进步到“吃好”,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
20. 雅典民主政治的社会基础是自由民,而自由民中,妇女也被排除于民主殿堂之外。下表信息可以用来说明雅典民主政治( )
总人口数 自由民 外邦人 奴隶
40 168 3.2 20
A. 扩大了公民的权利 B. 维护了奴隶的利益
C. 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D. 贵族参与政治生活
21. 文艺复兴的先驱曾说过“人不能像走兽那样的生活,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这里他是( )
A. 达·芬奇 B. 但丁 C. 薄伽丘 D. 拉斐尔
22. 英国商船从英国各地的港口出发,将火器、机械制品和酒等物品运往非洲倾销;在非洲掳获黑奴,运往西印度群岛和美洲殖民地,卖给当地的种植园主;再购进殖民地盛产的蔗糖、烟草等产品返回英国。这个航程的路线呈三角形,故这个以贩卖是黑奴为中心的贸易被称为( )
A. 三角贸易 B. 西欧中世纪庄园的农奴
C. 新航路的开辟 D. 俄国的农奴制改革
23. 第一次工业革命是“一枝独秀”的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是“遍地开花”的革命。这里的“遍地开花”指的是( )
A. 英国 B. 法国 C. 日本 D. 美国
24. 这场战役异常惨烈,交战双方损失近百万人,由于死亡人数太多,因此该战役有“绞肉机”“地狱”“屠场”之称,该战役是( )
A 凡尔登战役 B. 萨拉热窝事件
C.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D. 十月革命
25. 两极格局终结,新的世界格局迄今没有定型,国际局势发展最显著的特征是( )
A. 单极化加速发展 B. 反对霸权主义的斗争已取得胜利
C. 美国与西欧的矛盾成为主要矛盾 D. 世界政治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5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26题10分,第27题12分,第28题14分,第29题14分,共50分)
26. 中华民族同源共祖,中华民族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距今5000年左右,传说中的炎帝和黄帝部生活在今陕西渭河流域和黄土高原一带,炎、黄部落之间不断地联合、交融,在中原地区形成了以黄帝、炎帝部落为主体的华夏族。春秋战国时期,华夏族与周边各民族加强了经济、文化的联系,他们相互学习、互相促进华夏族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摘编自人教版普通高中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中外历史纲要》(上)
材料二 唐太宗时,赞普松赞干布统一了青藏高原的各个部落,定都逻些,实行了一系列发展生产、完善制度的措施。他仰慕中原文化,多次派使者到唐朝求婚。
——部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三 清朝前期,中国的疆域西跨葱岭,西北至巴勒喀什池,北接西伯利亚,西南达喜马拉雅山脉,东北至黑龙江以北的外兴安岭和库页岛,东临太平洋,东南到台湾及其附属岛屿,包括钓鱼岛、赤尾屿等,南至南海诸岛,成为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国力强大的统一多民族国家。
——部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指出华夏族形成的特点。
(2)吐蕃是今天哪一民族的祖先 材料二中松赞干布迎娶的哪位公主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一例清朝前期为巩固统一而采取的措施。
2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中国民族工业中,经重工业的发展是极不平衡的。当时重工业的大部分,仍旧控制在帝国主义资本手中。中国民族工业的分布是不平衡的,它多半集中在沿海的通商口岸,特别是集中在上海、天津等少数大城市。这种情况,就使民族工业脱离了自己的原料产地和销售市场,加深了对帝国主义的依赖。中国民族工业不能和封建势力割断联系。
——摘编自沙健孙主编《中国共产党史稿第一卷》
材料二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简表(部分)
时间 概况
19世纪六七十年代 首先在上海、广东、天津等沿海地区出现
甲午战争以后 民族工业获得了初步发展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迎来了一个短暂春天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 民族工业很快萧条下去
全面抗战期间(1937-1945年) 民族工业遭受空前野蛮的洗劫和破坏
国民党统治后期(1945-1949年) 民族工业的发展陷入了困境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简要概述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
(2)结合上述两则材料和中国近代相关史实,请你围绕“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这一主题写一篇小论文。(要求:观点明确,史实结合,条理清晰,语言流畅,字数不少于80字)
28. 百年党史谱就华章,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主题
材料三 综合国力的持续增强,使我国在实现国家重大战略发展目标、主办国际盛会、应对突发事件、战胜重大自然灾害等方面具备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和精神力量。伴随着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定能够实现。
(1)材料一中图一开启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人们过上了富裕的生活,得益于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做出的什么决策
(2)材料一中图二被命名为“乔的笑”,中国代表开怀大笑的原因是什么 图三中1972年尼克松访华对于中美两国关系的发展有什么重要意义 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的时间
(3)中共十九大上把什么思想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成为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
(4)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结合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谈一谈怎样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9.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航路的开辟)它打破了以往人类文明区域性分割和孤立发展的局面,首次把全球人类联系起来,开始了人类文明一体化的进程。
——马世力主编《世界史纲》(下册)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材料二 电气时代的到来,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加强了人类的联系,突破了信息传递的时间和空间障碍,人类联系的速度加快。
——摘编自人民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历史必修第二册》
材料三 1995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正式成立,截至2016年,其成员达到164个。世界贸易组织成立后,其成员的关税水平普遍降低,贸易壁垒进一步减少,促进了全球贸易和世界经济的发展。世界贸易组织已经成为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国际组织,它与联合国成为支撑、协调世界经济和政治的两大支柱,推动着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摘编自部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1)根据图6,说出横渡大西洋“发现”美洲的是哪一位航海家?根据材料一,谈谈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哪一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列举这次工业革命中与电相关的两项技术发明。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顺应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哪一趋势?根据材料三,说明世界贸易组织的积极作用。
(4)综合以上材料和问题,谈谈你的认识。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2024年云南省昭通市威信县中考二模历史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