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2024-2025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学情评估卷(A)(答案) 部编版

期末学情评估卷(A)
一、选择题(本部分共12 道试题,每题2 分,计24 分。每道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半坡遗址出土了用来捻线的石制、陶制纺轮。从半坡陶器底部发现的麻布印痕分析,当时最细的线纹直径0. 5 毫米,已和今天的线差不多。这一发现可用于印证半坡人 ( )
A. 已经从事农业生产 B. 贫富差距迅速扩大
C. 已掌握纺织制衣技术 D. 以手工业生产为生
2. 他们被尊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每年的清明时节,都有大量来自海内外的华夏儿女来到他们的陵前进行拜祭。材料中的“他们”是 ( )
A. 黄帝和尧帝 B. 炎帝和舜帝
C. 黄帝和大禹 D. 炎帝和黄帝
3. 5 月18 日是国际博物馆日。下列文物中,可以入选博物馆“宅兹中国—夏商周三代文明展”的是 ( )
A. 司母戊鼎 B. 五铢钱 C. 击鼓说唱俑 D. 纸地图
4. 下图是三星堆3 号坑出土的青铜大面具,它是三星堆考古发掘出土的众多文物之一,这些文物显示出蜀地文化与中原及长江中下游地区文化的紧密联系。由此可以推断出 ( )
A. 中外之间的文化交流频繁
B. 巴蜀地区手工业水平领先全国
C. 中华文明具有民族交融的特点
D. 青铜冶炼技术开始于商周时期 三星堆青铜大面具
5. 《吕氏春秋·重己》载:“使五尺竖子引其棬(牛鼻环),而牛恣(听任)所以之,顺也。”该材料反映了春秋时期 ( )
A. 铁器的使用 B. 实行分封制
C. 牛耕的使用 D. 诸侯争霸
6. 历史学家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一书中把春秋战国时期称为“中国哲学思想的黄金时代”。这是因为当时出现了( )
A. 诸侯争霸的纷乱局面 B. 商业发展的繁荣局面
C. 百家争鸣的活跃局面 D. 竞相改革的时代风潮
7. 下表措施共同反映了秦始皇重视 ( )
地区 措施
南方 迁民至岭南,与南越、西瓯人杂居共处
北方 巡视北边,北击匈奴,修筑长城
西南 派使节到西南夷,加强联系,设置郡县
A. 边疆治理 B. 经济发展 C. 制度创新 D. 工程兴修
8. 2024 年是中国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11 周年,古老的丝绸之路焕发勃勃生机。这条沟通欧亚的陆上交通道路的起点是今天的 ( )
A. 咸阳 B. 西安 C. 洛阳 D. 敦煌
9. 据史料记载,西晋时期内迁各族主动认同中原地区的历史和文化,如鲜卑说自己是黄帝之子的后裔,匈奴的铁弗部自称是大禹的后代。这主要是为了 ( )
A. 加强经济交流 B. 证明地位正统
C. 学习先进文化 D. 缓和社会矛盾
10. 下图所示为东汉至西晋时期,今浙江、福建两省境内设县数量变化情况(单位:个)。这一变化反映了 ( )
A. 南方经济实力超过了北方
B. 中央集权在不断地弱化
C. 北民南迁促进了南方开发
D. 南方政权更迭比较频繁
11. 贾思勰在《齐民要术》序中称:“神农、仓颉,圣人者也;其于事也,有所不能矣……蔡伦立意造纸,岂方缣、牍之烦……不朽之术也。”这说明 ( )
A. 蔡伦的功绩高过神农与仓颉
B. 中国古代造纸术始于蔡伦
C. 中国古代科技发明领先世界
D. 蔡伦改进造纸术利国利民
12. 历史事实是历史的真实情况,历史解释是对史实的分析或评判。以下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 )
A. 公元前221 年秦朝建立
B. 汉武帝在长安设立了太学
C. 公元前209 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
D. 东晋南朝时南方经济发展为经济重心南移奠定了基础
二、非选择题(共3 道试题,计36 分)
1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探究活动。(10 分)
【思想智慧】
材料一
代表人物 主要主张
. ① . 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够互相转化;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
孔子 思想核心是“ ② ”,提出“为政以德”
墨子 “ ③ ”“非攻”,提倡节俭
. ④ . 强调以法治国,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
【艺术之美】
材料二 顾恺之字长康,晋陵无锡人也。……尤善丹青,图写特妙,谢安深重之,以为有苍生以来未之有也。恺之每画人成,或数年不点目精。……故俗传恺之有三绝:才绝、画绝、痴绝。
—《晋书·文苑列传》
【传承之任】
材料三 第二,秉持开放包容……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外来文化本土化,不断培育和创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第三,坚持守正创新……必须以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
(2023 年6 月2日)
(1)结合所学知识,将材料一中表格补充完整。(4 分)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请写出顾恺之的绘画特点及一部绘画代表作,(2 分)并列出与顾恺之同一时期的“书圣”及其代表作。(2 分)
(3) 作为中学生,我们应怎样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 分)
14. “东汉末年起三国”“魏晋尽风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 分)
材料一 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替示意图
材料二 孝文(帝)明知鲜卑游牧故习,万不足统治中华,又兼自身深受汉化熏染,实对汉文化衷心欣慕,乃努力要将一个塞北游牧的民族,一气呵熟,使其整体的汉化。
—钱穆《国史大纲》
材料三
东汉至东晋北方人口南迁示意图
(1) 请分别写出材料一中A 和B 所对应的政权名称。(2 分)哪一场战役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1 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主要特征。(2 分)
(2) 选做题:以下两个小题,请任选一个作答。(如果两个都答,按第①小题计分)
① 根据材料二,概括北魏孝文帝实行“汉化”的原因。(2 分) 你最欣赏他的哪一项“汉化”措施?(1 分)请说明理由。(1 分)
② 根据所学知识,简要阐述材料三中两则信息的关系。 (2 分)若想了解同时期北方的农业生产技术水平,最好查阅当时的哪一部农学著作?(1 分)这部著作有何历史地位?(1 分)
(3) 以上三则材料反映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哪些历史发展趋势?(3 分)
15.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 分)
材料一 统一的第一个时期,大体上是西周到秦。西周有一个中央政权,在中国北方黄河流域的范围之内发号施令,让自己的功臣、周室宗亲等等各种各样的人到东方去开辟土地。与周代的制度相比,秦汉所形成的统一否定了周的这个政治制度,但是又不是绝对否定。
—摘编自田余庆《中国古代史上的国家统一问题》
材料二
春秋战国时期的铁农具 《国语·晋语》中记载“宗庙之牺,为畎亩之勤”,就是说牛原来只用作祭祀时的牺牲,而如今却用来在田地上耕作。孔子的弟子冉耕字伯牛,司马耕字子牛;晋国有位大力士姓牛,名子耕。……用畜力耕田大幅度提高了生产效率,是当时农业生产水平提高的重要因素。—摘编自齐涛《中国通史教程·古代卷》
材料三 西汉初期中央和封国力量对比
(1) 材料一中西周政权依靠什么政治制度开发了黄河流域的东部地区?(1 分)这一政治制度发挥了怎样的作用?(2 分)秦朝统一后否定了这个制度,在全国推行了什么制度?(1 分)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农业生产领域出现的新现象。(1 分)简述该现象产生的影响。( 2 分)
(3) 根据材料三,分析西汉初期中央所面临的问题。(1 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为解决这一问题听取了谁的哪一建议。(2 分)并分析实施这一建议产生的效果。(2 分)
(4) 综上所述,你认为巩固大一统的现实意义是什么?(2 分)
答案
答案速查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C D A C C C A B B C D D
1. C 点拨:根据题干“半坡遗址出土了用来捻线的石制、陶制纺轮。从半坡陶器底部发现的麻布印痕分析,当时最细的线纹直径0. 5 毫米,已和今天的线差不多”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可用于印证半坡人已掌握纺织制衣技术,C 项正确。
4. C 点拨:根据题干“这些文物显示出蜀地文化与中原及长江中下游地区文化的紧密联系”可知,三星堆文化与中原文化及长江中下游地区文化既各具特点,又存在交流互动,这体现了中华文明具有民族交融的特点,C 项正确。
7. A 点拨:根据材料表格信息可知,秦始皇对南方、北方、西南等边疆地区分别实施了不同的措施,体现了秦始皇为巩固统一、维护中央统治,不断加强边疆建设和治理,A 项正确。
11. D 点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题干中的“蔡伦立意造纸,岂方缣、牍之烦……不朽之术也”说明蔡伦改进造纸术对后世贡献巨大,利国利民,D 项正确。
13. (1)①老子 ②仁 ③兼爱 ④韩非(每空1 分,共4 分)
(2)特点:线条优美活泼,人物传神,富有个性。(1 分)代表作:《洛神赋图》《女史箴图》。(答出任意一点即可得1 分)书圣:王羲之。(1 分)代表作:《兰亭集序》。(1 分)
(3)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积极学习并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答出任意两点,言之有理即可得2 分)
14. (1)A:吴。(1 分)B:东晋。(1 分)战役:赤壁之战。(1 分)特征:孕育统一和民族交融。(2 分)
(2)①原因:深受汉族文化熏染;学习汉族文化,改变鲜卑落后面貌;提升自己的统治力。(答出任意两点即可得2 分)措施:迁都洛阳;易汉服;改汉姓;说汉话;通婚姻。(答出任意一点即可得1 分)欣赏的原因:略。(符合促进民族交融之意即可得1 分)
②关系:北民南迁,给江南地区输送了大量劳动力,也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工具,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2 分)著作:《齐民要术》。(1 分)地位: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1 分)(①②任选一个作答即可,如果两个都答,按第①小题计分)
(3)民族交融;南方经济的发展;孕育统一。(一点1 分,共3 分)
15. (1)制度:分封制。(1 分)作用:稳定政局;巩固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扩大统治范围。(一点1 分,共2 分)制度:郡县制。(1 分)
(2)新现象: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1 分)影响:提高了生产效率,促进了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使农业的深耕细作、山林的开发、耕地的扩大都具备了条件,粮食产量有了明显增长,人口也不断增多;农业的进步推动了社会分工,促进了手工业的发展,造就了商业的繁荣。(答出任意两点即可得2 分)
(3)问题:诸侯王势力强大,威胁中央。(1 分)提出者及建议:主父偃的“推恩”建议。(2 分)效果:诸侯国势力被削弱,中央大大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2 分)
(4)维护国家统一,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意思相近即可得2 分)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2024-2025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学情评估卷(A)(答案) 部编版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