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第二单元 第5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课件 教案 学案 练习四份打包)

单元时空
单元概要
本单元主要讲述了中外历史上官员选拔与管理制度的发展演变状况。
中国官员选拔和管理 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主要经历了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的演变;监察制度本质上是服务于皇权的,提高了国家治理能力,巩固了封建统治。从中华民国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制度都是在参考西方文官制度的基础上制定的,它的建立和完善推动了国家治理能力的进一步发展。党管干部原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干部管理制度的根本
西方文官制度 西方文官制度是资本主义发展的产物,起源于英国,并为很多国家所借鉴。文官制度具有公开考试、择优录用、政治中立、职务常任等特点,对促进社会发展、稳定社会经济、提高国家治理能力等有积极作用
第5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目标导航
课程标准 学习目标
1.了解中国古代官员选拔方式的更迭过程和不同阶段的特征。 2.知道中央集权体制下古代中国的官员考核和监察制度。 1.从时空观念角度把握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考核与监察制度的历史变革进程。 2.从史料实证角度进一步探讨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考核与监察制度,增强对不同选官制度的比较、概括和综合能力。 3.结合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考核与监察制度,引导学生对政治制度的演进趋势做出正确的历史解释。 4.核心概念:上计制、察举制、刺史、九品中正制、科举制、台谏合一、南北分卷制度、都察院
时空坐标
知识点一 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
1.秦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官员选拔
(1)汉朝之前
西周至春秋 世官制是官位世袭的制度,贵族世代垄断高官
春秋战国 尚贤思想兴起,各国为争霸图强,纷纷鼓励举荐有才能的人为官,或依据军功大小授予官职
秦统一后 官员选拔主要是“以法为教”“以吏为师”制度,即向官吏学习律令而为官
(2)汉朝时期
①察举制
内容 先考察而后推举,重点考察被举者在乡里的舆论评价和为官能力,然后推荐为官或提拔任用 察举分常科和特科。常科为岁举,有人数规定,有具体标准,如孝廉、茂才等;特科有具体标准但无固定时间,如贤良方正、贤良文学、明经等
评价 察举制为两汉政权选拔了大批人才
②积功劳为官和征辟等是两汉官员选拔制度的重要补充。
(3)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
①背景:东汉末年政治和社会秩序大乱,豪强大族控制了地方选人权。
②确立:220年,魏王曹丕推行九品中正制。
③内容:在各州、郡设置大中正、中正,由本籍在中央任高官的人担任;中正根据家世、道德和才能将州、郡士人分为九等,写出评语,称为“状”;获得资品的士人,由吏部授官。
④影响:将选官权收归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后来逐渐形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局面。
[概念阐释] 征辟制
征辟制采用自上而下的选拔方式。朝廷或三公以下召举布衣之士授以官职,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称为征,三公以下高级官吏聘布衣为自己幕僚属官称为辟。
2.隋唐至两宋时期的官员选拔
(1)背景:南北朝以来,寒门庶族地主势力上升,他们希望打破门阀士族垄断政治的局面,积极要求参政。
(2)特点:分科考试选拔人才。
(3)内容
①分为制举和常举,制举是皇帝自设科目考试选人;常举每年举行,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等几十种,其中明经和进士两科最受社会重视。
②考试合格只是取得为官的资格,还需吏部选拔后方可正式任官。
(4)发展:两宋科举制度进一步发展完善,科举成为选拔官员的主要途径。
[思维点拨] 科举制是一种更完善的选官制度
科举制之前的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本质上还是一种推荐制度,推荐者的主观因素对官员选拔影响较大。科举制以考试成绩取人,选拔标准相对公正,社会基础广泛;科举制还把官员选拔的各项权力收归中央,巩固了中央集权。
3.元明清时期的官员选拔
(1)元朝:1314年恢复科举制,但仍然时断时续。
(2)明清
①形式:明清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与殿试三级。
②内容:考试从四书五经中命题。
③程序:乡试每三年在各省省城举行,会试于乡试次年春天举行,殿试在会试后举行,考中者分别称“举人”“贡士”“进士”。
[图解历史] 明清科举考试等级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及趋势
视角 唐宋官员选拔制度
史料 
唐代 宋代
学子出身 门第势力正盛,应考者多是门第子弟 应考的多数是寒窗苦读的书生①
考试形式 “公卷”,是由考生把平日诗文成绩遍送政府中能文章有学问的先进大僚阅看;“通榜”是考后出榜,即据社会及政府先辈舆论来拔取知名之士 “糊名”②,所凭则真是考试成绩。故有主考官存心要录取他平日最得意的门生从学,而因是糊名,寻觅不出该人之卷
选拔依据 未考以前,早已有许多知名之士获得了客观的地位,不专凭考试之一日短长 考试成绩一日之短长③
——据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整理
读史 ①学子出身;②考试形式;③选拔依据。
思考 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代官员选拔制度与唐代官员选拔制度相比出现的新变化,并说明这些新变化产生的影响。
提示 变化:从学子出身看,宋代应考的门第子弟(士族)较少(多是寒窗苦读的书生/多是寒门子弟/庶族);从考试形式看,宋代“糊名”取士(或答考试制度更完善);从选拔依据看,宋代主要依据考试成绩(或答更加强调公平竞争)。
影响:扩大了统治基础,巩固了封建统治;增添了政治活力;提升了官员的文化素质;淡化了门第观念,使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促进了儒学的发展(巩固了儒家思想的主导地位);促进了教育的发展;促进了北宋的文化发展。(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加强了中央集权)
[深化拓展]
1.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制度
朝代 选官制 选拔方式 标准 选官权
西周至春秋 世官制 世袭 血缘 奴隶主、贵族
春秋战国 军功爵制 军功大小 军功 国君、贵族
汉代 察举制 察访荐举 品行 地方官
魏晋南北朝 九品中正制 品评 门第 中正官
隋唐至清 科举制 考试 才学 中央
2.中国古代选官制度演变的趋势及本质
趋势 本质
选官方式 由世袭、推荐到考试,趋向公平、公开、公正 把官员的选拔权收归中央,反映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
选官标准 由家世门第演变为学识才学,趋向科学和公平
选官权力 选官权从地方到中央,体现中央集权加强
选官形式 从形式多样到八股取士,逐渐走向僵化单一
1.[教材内容改编]西汉察举制实行初期,各地均不重视,有的郡甚至一个人也不举。于是汉武帝让大臣们“议不举者罪”,有大臣提出“不举孝,不奉诏,当以不敬论;不察廉,不胜任也,当免”,当即获得汉武帝的批准。这一举措(  )
A.实现了官员的高效选拔
B.解决了郡国并行制的隐患
C.整顿了基层社会的秩序
D.适应了大一统国家的需要
答案 D
解析 结合所学可知,汉武帝继位后,采取了一系列巩固和发展大一统国家的措施,这一举措强制各地官员举荐孝廉,有利于保障官员来源,适应了汉武帝时代发展大一统国家的需要,D项正确。
2.[教材内容改编]南北朝以来,寒门庶族地主势力上升,希望打破门阀士族垄断政治的局面,为适应这一变化,隋唐统治者将科举制作为官员选拔的新制度。科举制以考试取人,出身低微贫寒的士子,可以通过科举使本人以及家庭的社会地位得到提升。这反映了科举制(  )
A.完善了隋唐官员管理体制
B.缩小了封建政权的统治基础
C.推动了不同阶层间的流动
D.提高了政府官员的执政能力
答案 C
解析 科举制以考试成绩为准绳,提供了一条在全社会范围内选拔人才的途径,推动了社会公平与不同社会阶层间的流动,C项正确。科举制属于官员选拔体制,而非管理体制,A项错误。科举制以考试取人,拓宽了用人范围,扩大了封建政权的统治基础,而非缩小,B项错误。材料主要体现的是科举制的社会影响,并未说明官员执政能力是否提高,D项错误。
3.[历史纵横改编]明朝为了保证科举能选拔出不同地域的优秀人才,从1427年起,在会试中实行南北卷。特许北方五路分别考试,单独录取,以维持南北地区取士人数大体均衡。后来,南北卷演变为南北中卷,录取比例也逐渐稳定。这反映出明朝(  )
A.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
B.国内社会风俗习惯迥异
C.人才选拔的标准不断提高
D.士人录取比例实现公平
答案 A
解析 明朝南方与北方采用不同试卷说明南北士人的能力存在差异,结合所学可知,明朝时期南北方的经济差距进一步扩大,南方经济的发展带动文化的进步,这反映出明朝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A项正确。材料主要体现的是明朝为选拔南北优秀人才,实行分卷制,并未涉及社会风俗习惯和人才选拔标准,B、C 两项错误。“实现公平”说法过于绝对,D项错误。
知识点二 中国古代官员的管理
一、秦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官员管理
1.官员考核
(1)秦汉:上计制
①内容:每年岁末,各县、侯国将一年来的户口垦田、钱谷入出、盗贼多少等情况汇集到郡国,再由郡国汇总,制成计簿,上报中央,称为“上计”。御史参与审核计簿,防止造假。
②作用:上计考核的结果是官员赏罚的依据。
(2)魏晋南北朝:门阀士族势力强大,战乱频仍,考核法规大都流于形式。
2.官员监察
(1)中央:秦汉建立了以御史大夫为首的中央监察体系。
(2)地方:汉武帝为加强中央集权,实行刺史制度,刺史代表皇帝巡行郡国,依朝廷规定的监察法规纠举豪强和郡国守、相的不法行为。
[思维点拨] 刺史职能的转变
西汉中期以后刺史改称州牧,职权进一步扩大,由监察官员变为地方行政长官。东汉末年,刺史成为一方诸侯,严重威胁中央政府的统治。
二、隋唐至两宋时期的官员管理
1.考核制度
(1)隋唐官员考核归属尚书省吏部。唐朝以品德和才能为标准考核官员,分为九等,依据考核结果确定官员升降。
(2)宋朝也制定了严格的标准考核官员。
2.监察制度
(1)隋唐
中央 隋唐御史台为最高监察机构,其长官为御史大夫
地方 唐太宗将全国分为十道监察区,委派监察官定期或不定期巡回监察,对地方有巨大的威慑作用
(2)宋朝
①中央:承唐制设御史台。
②地方:划分路作为监察区。
③重要变化是台谏合一,御史拥有了谏官的议事权,谏官拥有了御史的监察权。
[概念阐释] 台谏合一
台谏合一对于北宋及以后朝代都起到一定积极作用。一方面,台官具有言事权,有利于制约皇权。另一方面,独立于相权而由皇帝亲自任命的台谏官员,有利于抑制相权和防止武将、外戚及宦官专权,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三、元明清时期的官员管理
1.官员考核
明 朝 考满 对官员任职期满的考核,考核结果分称职、平常、不称职三等,是决定官员正常升迁或降、调的依据
考察 包括外地官员三年一次的朝觐考察和京官六年一次的京察,重在查处官员的贪、酷和不作为
清朝 考课 包括三年一次的京察和大计,分别考察京官和外省文官
2.官员监察
(1)元朝:中央设御史台,地方设行御史台、肃政廉访司。
(2)明朝:都察院监察御史不仅负责纠察内外百官,还代皇帝巡按各省。六科给事中负责皇帝制敕与大臣奏疏的封还驳正,稽查六部百司之事。
(3)清朝:将六科并入都察院,停止派御史巡按各省,都察院的监察职能没有改变。
中国古代官员的管理
视角 中国古代的官员考核制度
史料 盖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不难于听言,而难于言之必效。若询事而不考其终,兴事而不加屡省,上无综核之明,人怀苟且之念①,虽使尧舜为君,禹皋为佐,恐亦难以底绩而有成也②。
——张居正《张文忠公全集》奏疏三《请稽查章奏随事考成以修实政疏》
读史 ①如果国家对所安排的事情没有进行考核,君主心里对全局也不清楚,那么人人都会心怀侥幸,不去认真落实。②这种情况下即使把古代的圣贤请出来,恐怕也做不成什么事。
思考 结合史料,谈谈你对考核制度的看法。
提示 张居正认识到,建立考核制度对落实国家所安排事情的必要性。中国古代官吏考核制度渐趋严密,一方面,能够推动吏治的发展和行政效率的提高,对社会秩序的良性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另一方面,由于阶级和时代局限性,其本质是维护封建君主统治,“只唯上,不唯实”,缺乏下级对上级、百姓对官员的监督,不能从根本上杜绝官僚队伍中的腐败和低效等现象,考核的具体规章制度和标准也难以落到实处。不过,中国古代官吏考核制度对于当今社会建立更加科学、合理、公正、有效的官员考核制度,仍具有重要的意义。
[深化拓展] 考核制度的特点
考核方法与考核法规完善 历代有十分具体的考核法规,对考核什么、如何考核、考核权限都有具体规定。历代都有专门负责考核的部门、机构、人员。哪些官吏属于中央甚至皇帝亲自考核,哪些属于地方、部门考核,哪些是考核官,哪些是考核吏,皆有章可循
考核重德尚能 考核包含着对官吏政治素质和个人品德的双重考评。历代本着以德为先的选人原则,把德的考核放在首位
据考核结果奖惩激励 历代注重将考核结果与官吏的奖惩紧密结合起来。考核优秀者给予升迁、增秩、赐爵、赏金等。考核不合格、贪赃枉法者要接受问责、降级、免官甚至处以刑罚
监察监督人员介入考核过程 我国历史上重视对考核过程的监察监督。汉朝考核的“计簿”要存放在丞相和御史大夫“两府”中;唐朝考核过程中,不仅中书、门下两省要派出监考使、校考使等监督人员,还派出巡察使,访察京内、京外官吏善恶,上报吏部考功司。明清官吏考核,四品以上由皇帝裁决,五品以下则由吏部和都察院共同负责
1.[教材内容改编]秦汉官员的考核办法主要是上计制,各县、侯国将一年来的户口垦田、钱谷入出、盗贼多少等情况汇集到所属郡国,郡国再上计于中央,上计考核的结果是官员赏罚的依据。上计制度的实行有利于(  )
A.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B.推动社会结构转型
C.促进社会经济全面繁荣
D.消除地方割据势力
答案 A
解析 由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上计是将地方各县、侯国的情况上报给中央,以此来考核官员,这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并不利于推动社会结构转型,A项正确,B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对官员的考核管理,并未涉及上计制对经济的影响,C项错误。“消除”说法过于绝对,D项错误。
2.[教材内容改编]明朝的监察机构,主要有都察院和六科,行使监察权。明朝实行巡按御史和按察司双重监察体制,都察院监察御史不仅纠察内外百官,还代皇帝巡按各省;按察司为地方常驻检察官,以监察吏治和审理冤狱为主要职责。这一体制(  )
A.完善了地方官员选拔机制
B.强化了对地方官吏的监察
C.避免了吏治腐败问题出现
D.实现了监察权的集中统一
答案 B
解析 明朝实行双重监察体制,不仅有中央派遣的监察御史巡按地方各省,还有按察司负责地方上的“吏治和审理冤狱”,这使得其监察体制更为完善,有利于强化对地方官吏的监察,B项正确。材料主要体现的是官员监察体制,而非官员选拔,A项错误。“避免了”说法过于绝对,C项错误。由“双重监察体制”可知,明朝的监察系统包括中央与地方,并未实现“集中统一”,D项错误。
3.[教材内容改编]清朝的考课制度,包括三年一次的京察和大计,分别考察京官和外省文官。考察结束后,京察一等、大计一等和二等的部分官员将被引见给皇帝。被引见的官员中,经常有人被取消“一等”或“卓异”的评价。这一做法(  )
A.表明皇权得到空前强化
B.体现了人才选拔的严谨性
C.凸显了国家的吏治清明
D.推动了制度运行的规范化
答案 B
解析 由“皇帝……取消‘一等’或‘卓异’的评价”可知,被考察为一等的官员在觐见皇帝后,皇帝可以重新决定其评价等级,说明皇帝对人才考核十分重视,这体现出人才选拔的严谨性,B项正确。
知识体系
学科术语 1.中国古代官员选拔制度,经历了世官制、荐举制、功劳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的演变过程,日益走向公平、公正 2.官僚制度的发展要求完善选官制度,选官标准的转变是服务于统治阶级需要的表现,也是政治文明的重要体现 3.中国古代不断完善官员考核办法,加强对官员的监察,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监督官员规范执政,防止贪污腐败,有利于吏治的清明,但专制决定了监察制度的效能有限
课时精练
1.(2024·深圳高二期中)春秋战国时期,按“官有能而禄有功”的原则,建立起官僚行政制度。秦朝秉承法家理念,将功与能作为官吏升迁任免的主要依据。汉武帝以后,将孝廉作为选拔官员的重要依据。这一变化说明(  )
A.官吏选拔日益制度化
B.统治者日益重视加强专制集权
C.官吏选拔标准日益严格
D.统治者日益重视对百姓的教化
答案 A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从春秋战国到汉代,在选拔官员过程中,逐渐建立了较为明确的选拔标准和制度,这反映了官吏选拔日益制度化,A项正确;秦汉时期官员选拔依据的变化并不能反映出统治者加强专制集权,排除B项;秦代重视功与能,汉代重视孝廉,后者并不比前者更加严格,排除C项;材料主旨是选拔官员,与百姓教化无关,排除D项。
2.(2024·六安高二期中)在秦统一前后的官吏教本中,政府对官吏提出了“审智民能,善度民力”和“喜为善行”的道德要求,并要求官吏做到“宽俗忠信”“慈下勿陵”,更将褒扬行善风尚作为官吏的治政职责。据此可得出的结论是,秦国(朝)(  )
A.统治思想发生变动
B.注重官员的道德修养
C.官吏考核体系完善
D.官僚政治的正式确立
答案 B
解析 据材料“道德要求”“将褒扬行善风尚作为官吏的治政职责”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统一前后的官吏教本中,注重对官员道德修养的要求,B项正确;秦国(朝)的统治思想一直是法家思想,并未因此而发生变化,排除A项;此时期这一体系初创,还未完善,材料内容也仅是官吏教本,并不是考核制度,排除C项;材料所述是对官吏的要求,并不能代表整个国家的治理理念,排除D项。
3.(2024·黄冈高二期中)汉武帝元狩六年(前117),武帝下诏:“今遣博士大等六人分循行天下……谕三老孝悌以为民师,举独行之君子,征诣行在所。朕嘉贤者,乐知其人。广宣厥道,士有特招,使者之任也……郡国有所以为便者,上丞相、御史以闻。”这种情况表明(  )
A.察举制成为正式的选官制度
B.征召制是西汉重要的选官渠道
C.刺史巡行郡国的制度正式建立
D.武帝的执政趋向转变为“守文”
答案 B
解析 题干材料表明汉武帝以博士大等六人为使,前往被举荐为“独行之君子”之人处,特别征召其为官,这体现了征召制是重要的选官渠道,B项正确。察举制也在汉武帝时期完全确立,由郡国定期举荐孝廉各一人为官,是自下而上的,并非皇帝遣人自上而下的征召,题干材料表现的并非察举制,排除A项;博士巡行与刺史巡察无关,排除C项;汉武帝的执政方向转变在征和四年(前89年)轮台罪己诏之后,排除D项。
4.(2024·锦州高二期中)汉末社会动荡,察举制所依赖的乡里清议失去了社会基础。当时,选官多操纵在地方大族名士手中,严重干扰了人才选拔。曹丕继任魏王后,颁行九品中正制,将评议权收归中央。据此可知,当时选官制度调整表明(  )
A.社会局势决定选官制度
B.提升官员行政能力
C.人才选拔更加开放
D.中央集权有所加强
答案 D
解析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曹丕将评议权收归中央,这加强了中央集权,D项正确;本题主旨为中央集权的强化,社会局势决定选官制度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A项;“提升官员行政能力”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B项;“人才选拔更加开放”不符合材料主旨,且九品中正制下将门第出身作为选官的标准,排除C项。
5.(2024·菏泽高二期中)西晋时,品第高低的依据主要是家世,德才的作用不大。南北朝时期“崔、卢(北方)、王、谢(南方)子弟,胎毛未干,已拜列侯,未离襁褓,已被冠带”。这说明当时的选官制度(  )
A.成为维护士族特权的工具
B.加剧了官僚队伍膨胀
C.利于扩大封建统治的基础
D.增强了地方割据势力
答案 A
解析 据材料“西晋时,品第高低的依据主要是家世,德才的作用不大”可知,九品中正制下,士族把持选官权力,选官越来越看重门第,九品中正制成为维护士族特权的工具,A项正确;材料未提及“官僚队伍膨胀”排除B项;九品中正制无益于扩大封建统治的基础,排除C项;材料主要涉及九品中正制,并未涉及地方割据,排除D项。
6.汉朝官秩仅六百石的十三州刺史,可监督秩三千石的郡守,秩仅千石的御史中丞可监察官秩万石之丞相;唐朝官仅七品的察院院长,可察尚书省;宋朝御史台的察院,上自宰相,下及郎官违法、失职皆可弹奏。材料表明古代的监察机构(  )
A.是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中枢机构
B.代表社会履行职能,能有效防止腐败
C.位卑权重,能提高监察效果
D.与官员的考核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答案 C
7.(2024·连云港高二期中)唐朝官员大考的主要考核标准包括“四善”和“二十七最”。“四善”对应的就是官员德行操守、清正作风、公平公正和勤政爱民这四样品质。“二十七最”则包括近侍之最、判事之最、将帅之最等总共二十七个方面,对文武官员的工作能力都做出了详细的考绩规定。由此可知,唐朝(  )
A.忽视低级官员的管理
B.强化了以德治国理念
C.重视官员的综合素养
D.完善了地方考核系统
答案 C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唐朝对官员的考核不仅体现在政绩方面,还提出了品德要求,这说明唐朝重视官员的综合素养,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低级官员的信息,排除A项;材料主要体现了唐朝考核官员的制度,不涉及治国理念,排除B项;材料未说明官员大考针对的是地方官,还是中央官,排除D项。
8.(2024·保定高二联考)宋朝中央设有两个非常重要的机构——御史台官和谏院,前者负责行政监察,后者专司舆论,皇帝的错误、朝政的缺失,御史台官和谏官都可以提出批评。御史台官和谏官的设置(  )
A.提高了中央行政的效率
B.有利于增强专制统治的效能
C.限制了皇帝的至上权威
D.反映了王安石变法的有效性
答案 B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宋代的监察机构分工明确,表明监察机构的专业化,有利于增强专制体制的效能,B项正确;本题主旨为监察机构的作用,提高了中央行政的效率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A项;宋代监察机构的根本作用是加强皇权,排除C项;王安石变法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D项。
9.(2024·太原高二统考)明洪武三十年,所录士子皆为南方人,明太祖疑其有弊,对主考官进行处决;明仁宗时正式推行南北卷制度,后又调整为南北中卷制度,录取比例分别为55%、35%、10%;清康熙年间,南北卷制度又被分省定额取中制度所取代。这一系列调整旨在(  )
A.实现科举录取的公平
B.扩充优秀人才入仕途径
C.维护王朝的统治秩序
D.提升落后地区文化水平
答案 C
解析 由题干材料可知,明朝的南北分榜、南北中卷制度和清康熙年间的分省定额取中制度,都是平衡南北中或者不同省份之间的关系,缓和了社会矛盾,有利于维护王朝的统治秩序,C项正确;这些制度并不能完全平衡不同区域之间的利益关系,实现科举录取的公平,排除A项;这些制度未为优秀人才扩大入仕途径,排除B项;这些制度有利于提升落后地区文化水平,但并非主要目的,排除D项。
10.(2024·承德高二统考)“唐朝,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明朝,非科举毋得与官”;“清朝将科举出身视为正途”,“其余视为异途”,不得入翰林及礼部、吏部等。这些现象体现出(  )
A.民众广泛地参与科举取士
B.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
C.官员的治国理政能力提升
D.科举制度的影响力凸显
答案 D
解析 根据材料“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非科举毋得与官”“不得入翰林及礼部、吏部”可知,科举考试的重要性凸显,影响力扩大,D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民众,排除A项;B项说法错误,排除;通过科举考试不一定就具有治国理政的能力,排除C项。
11.(2024·淄博高二联考)汉惠帝三年(前192年),“相国奏遣御史监三辅不法事,有辞讼者、盗贼者、铸伪钱者、狱不直者、繇赋不平者、吏不廉者、吏苛刻者、逾侈及弩力十石以上者、作非所当服者,凡九条”。它约束的范围限于京畿地区的京兆尹、左冯翊和右扶风。汉初此举(  )
A.使地区性监察有法可依
B.大大扩充了御史台权力
C.确保了监察权的独立性
D.意在避免御史滥用职权
答案 A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汉初御史的监察范围有明确的规定,此规定也有一定范围的适用地区,A项正确。材料并未体现扩充御史台权力,排除B项。材料“它约束的范围限于京畿地区的京兆尹、左冯翊和右扶风”说明监察权的独立性有限,排除C项。材料说明御史监察的权力受到限制,但不能说明能避免御史滥用职权,排除D项。
12.(2024·承德高二联考)唐朝时期,御史台下设三院。(台院)侍御史主要掌纠举百僚及入阁承诏、知、推、弹、杂事;(殿院)殿中侍御史掌殿廷供奉之仪,检查朝班时百官之仪态行履;(察院)监察御史“掌分察百僚,巡按州县,狱讼、军戎、祭礼、营作、大府出纳皆领焉”。据此可知,唐朝(  )
A.监察机构的权力和范围得到扩大
B.通过台谏合一强化皇权
C.中枢机构设置遵循分权制衡原则
D.监察机构职责分工明确
答案 D
解析 据材料可知,唐朝御史台之下设置台院、殿院和察院三个下属机构,各掌具体不同的监察事项,D项正确。材料未涉及监察机构的权力和范围得到扩大,排除A项;宋代台谏合一,时间不符,材料也未涉及,排除B项;御史台是中央监察机构,不是中枢机构,排除C项。
13.(2024·渭南高二统考)唐朝科举考试,进士科考试三日,内容分别为帖经、诗赋、策论,往往根据诗赋优劣定取舍。宋初承袭唐朝,从宋太宗到宋仁宗,进士科考试慢慢形成了诗赋与策论并重的局面。宋朝的这一转变(  )
A.导致官员文化素养下降
B.促进了官僚队伍的优化
C.保证了选官程序的公平
D.保障了皇权的稳固
答案 B
解析 材料说明宋朝对选拔人员有文学素养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的双重要求,选拔的人才更符合现实需要,故促进了官僚队伍的优化,B项正确;宋朝对选拔人员有双重要求,并不会导致官员文化素养下降,排除A项;材料并未提及优化科举选拔流程,且“保证”说法过于绝对,排除C项;选拔人才学识和能力并重并不会保障皇权的稳固,排除D项。
14.(2024·十堰高二校联考)明代形成了由状元、榜眼、探花、庶吉士、二甲进士、三甲进士、举人、监生、岁贡和生员等科举和学校功名构成的层级功名体系,每级功名都与一定的资格、社会地位和待遇相联系。据此可知,明代的层级功名体系(  )
A.加剧了社会的贫富分化
B.扩展了科举制包容性
C.扩大了进士科选官人数
D.阻碍了社会阶层流动
答案 B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明代的功名体系层级较多,扩展了科举制,体现了其所具有的包容性,B项正确;每级功名都与一定的资格、社会地位和待遇相联系,虽然增加了获得功名学子的待遇,但加剧社会贫富分化的说法过于夸大,排除A项;材料中没有对比信息,无法判定是否扩大选官人数,排除C项;科举制有利于社会阶层的流动,而非阻碍,排除D项。
15.下表是明代监察官员的选任方式。据此推知明代的监察官员(  )
荐举 吏部、都察院、十三道监察御史及三品以上京官荐举,吏部勘核,合格授官
选补 进士、举人、监生初入仕途及被选补
改授 由庶吉士(进士通过朝考者)入翰林院学习三年,按成绩优劣授职
考选 面向社会招考,有临时和定期两种,考选后择优授职
A.选拔方式多样,但都必须经过考试环节
B.来源多元,促使社会阶层流动急剧加速
C.选拔方式多样,凸显学而优则仕的理念
D.来源多元,依托权贵腐败习气非常明显
答案 C
解析 题干提及明代监察官员的选任方式有荐举、选补、改授、考选四种方式,可知其选拔方式多样,题干中“考选后择优授职”表明选择优秀者为官,故选C项;荐举要“吏部勘核,合格授官”,不需要考试,排除A项;“急剧加速”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材料未提及官员的腐败习气,排除D项。
16.(2024·南京高二统考)(1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马端临在《文献通考》中曾言:“殿前试士始于唐武后。然唐制以考功郎中任取士之责,后不过下行其事,以取士誉,非于考功已,试之后再试之也。” 武则天于永隆元年(680年)“始以文章选士”,但这只是皇帝代行吏部主考官之职。而且,在《新唐书》中有记载:“随其人主临时所欲”,仅武则天这一次,只是偶尔为之。
——摘编自徐连达《隋唐史与政治制度研究论集》
材料二 宋太祖时期,殿试依然沿用了唐朝诗、赋取士的传统做法;太宗时期,在考查诗、赋的基础上,增加了试论;神宗时期,一改以前诗、赋、论三题的办法,仅试策一道,限千字以上。宋代殿试由皇帝亲自主考、选定试题、临轩策士、审定状元等前十名名次。自此,殿试制度确定下来,为后世历代所沿用。对于宋朝的士子而言,凡是参加过殿试,就能以“天子门生”自居。这些天子门生常常能得到皇帝赐宴、赐诗、赐物等隆重礼遇。这样一来,宋朝的知识分子对科举制度倍加看重而趋之若鹜,把参加科考看成是实现自己远大抱负的重要途径。——摘编自薛亚军《拯弊与集权:唐五代覆试及其与宋初殿试的关系》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唐宋殿试形式、内容等方面发生的变化。(6分)
(2)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简析殿试对国家治理的影响。(9分)
答案 (1)变化:考试内容从诗赋、文章到试论、试策;考试形式从临时举行到固定化、规范化、制度化;考试地位由皇帝个人喜好的产物到正式成为科举制的最高级别。(6分)
(2)积极影响: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防止考官与考生以师生关系的名义互相勾结;有利于选拔高素质人才;提高了政府行政效率;推动选官制度的进一步规范完善;提高科举的社会地位;发挥了考试选官的社会统合功能;有利于提高国家治理水平。消极影响:强化了皇帝的专制独裁或君主专制。(9分)单元时空
单元概要
本单元主要讲述了中外历史上官员选拔与管理制度的发展演变状况。
中国官员选拔和管理 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主要经历了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的演变;监察制度本质上是服务于皇权的,提高了国家治理能力,巩固了封建统治。从中华民国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制度都是在参考西方文官制度的基础上制定的,它的建立和完善推动了国家治理能力的进一步发展。党管干部原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干部管理制度的根本
西方文官制度 西方文官制度是资本主义发展的产物,起源于英国,并为很多国家所借鉴。文官制度具有公开考试、择优录用、政治中立、职务常任等特点,对促进社会发展、稳定社会经济、提高国家治理能力等有积极作用
第5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目标导航
课程标准 学习目标
1.了解中国古代官员选拔方式的更迭过程和不同阶段的特征。 2.知道中央集权体制下古代中国的官员考核和监察制度。 1.从时空观念角度把握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考核与监察制度的历史变革进程。 2.从史料实证角度进一步探讨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考核与监察制度,增强对不同选官制度的比较、概括和综合能力。 3.结合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考核与监察制度,引导学生对政治制度的演进趋势做出正确的历史解释。 4.核心概念:上计制、察举制、刺史、九品中正制、科举制、台谏合一、南北分卷制度、都察院
时空坐标
知识点一 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
1.秦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官员选拔
(1)汉朝之前
西周至春秋 世官制是官位世袭的制度,贵族世代垄断高官
春秋战国 尚贤思想兴起,各国为争霸图强,纷纷鼓励举荐有才能的人为官,或依据________大小授予官职
秦统一后 官员选拔主要是“以法为教”“____________”制度,即向官吏学习律令而为官
(2)汉朝时期
①察举制
内容 先考察而后推举,重点考察被举者在乡里的____________和为官能力,然后推荐为官或提拔任用 察举分常科和________。常科为岁举,有人数规定,有具体标准,如孝廉、茂才等;特科有具体标准但无固定时间,如贤良方正、贤良文学、明经等
评价 察举制为两汉政权选拔了大批人才
②积功劳为官和________等是两汉官员选拔制度的重要补充。
(3)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
①背景:东汉末年政治和社会秩序大乱,豪强大族控制了地方选人权。
②确立:220年,魏王曹丕推行__________。
③内容:在各州、郡设置大中正、中正,由本籍在中央任高官的人担任;中正根据________、道德和才能将州、郡士人分为九等,写出评语,称为“状”;获得资品的士人,由吏部授官。
④影响:将选官权收归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后来逐渐形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局面。
[概念阐释] 征辟制
征辟制采用自上而下的选拔方式。朝廷或三公以下召举布衣之士授以官职,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称为征,三公以下高级官吏聘布衣为自己幕僚属官称为辟。
2.隋唐至两宋时期的官员选拔
(1)背景:南北朝以来,寒门庶族地主势力上升,他们希望打破门阀士族垄断政治的局面,积极要求参政。
(2)特点:____________选拔人才。
(3)内容
①分为制举和常举,制举是皇帝自设科目考试选人;常举每年举行,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等几十种,其中________和进士两科最受社会重视。
②考试合格只是取得为官的资格,还需吏部选拔后方可正式任官。
(4)发展:两宋科举制度进一步发展完善,科举成为选拔官员的主要途径。
[思维点拨] 科举制是一种更完善的选官制度
科举制之前的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本质上还是一种推荐制度,推荐者的主观因素对官员选拔影响较大。科举制以考试成绩取人,选拔标准相对公正,社会基础广泛;科举制还把官员选拔的各项权力收归中央,巩固了中央集权。
3.元明清时期的官员选拔
(1)元朝:1314年恢复科举制,但仍然时断时续。
(2)明清
①形式:明清科举考试分为乡试、________与殿试三级。
②内容:考试从____________中命题。
③程序:乡试每三年在各省省城举行,会试于乡试次年春天举行,殿试在会试后举行,考中者分别称“举人”“贡士”“进士”。
[图解历史] 明清科举考试等级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及趋势
视角 唐宋官员选拔制度
史料 
唐代 宋代
学子出身 门第势力正盛,应考者多是门第子弟 应考的多数是寒窗苦读的书生①
考试形式 “公卷”,是由考生把平日诗文成绩遍送政府中能文章有学问的先进大僚阅看;“通榜”是考后出榜,即据社会及政府先辈舆论来拔取知名之士 “糊名”②,所凭则真是考试成绩。故有主考官存心要录取他平日最得意的门生从学,而因是糊名,寻觅不出该人之卷
选拔依据 未考以前,早已有许多知名之士获得了客观的地位,不专凭考试之一日短长 考试成绩一日之短长③
——据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整理
读史 ①学子出身;②考试形式;③选拔依据。
思考 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代官员选拔制度与唐代官员选拔制度相比出现的新变化,并说明这些新变化产生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深化拓展]
1.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制度
朝代 选官制 选拔方式 标准 选官权
西周至春秋 世官制 世袭 血缘 奴隶主、贵族
春秋战国 军功爵制 军功大小 军功 国君、贵族
汉代 察举制 察访荐举 品行 地方官
魏晋南北朝 九品中正制 品评 门第 中正官
隋唐至清 科举制 考试 才学 中央
2.中国古代选官制度演变的趋势及本质
趋势 本质
选官方式 由世袭、推荐到考试,趋向公平、公开、公正 把官员的选拔权收归中央,反映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
选官标准 由家世门第演变为学识才学,趋向科学和公平
选官权力 选官权从地方到中央,体现中央集权加强
选官形式 从形式多样到八股取士,逐渐走向僵化单一
1.[教材内容改编]西汉察举制实行初期,各地均不重视,有的郡甚至一个人也不举。于是汉武帝让大臣们“议不举者罪”,有大臣提出“不举孝,不奉诏,当以不敬论;不察廉,不胜任也,当免”,当即获得汉武帝的批准。这一举措(  )
A.实现了官员的高效选拔
B.解决了郡国并行制的隐患
C.整顿了基层社会的秩序
D.适应了大一统国家的需要
2.[教材内容改编]南北朝以来,寒门庶族地主势力上升,希望打破门阀士族垄断政治的局面,为适应这一变化,隋唐统治者将科举制作为官员选拔的新制度。科举制以考试取人,出身低微贫寒的士子,可以通过科举使本人以及家庭的社会地位得到提升。这反映了科举制(  )
A.完善了隋唐官员管理体制
B.缩小了封建政权的统治基础
C.推动了不同阶层间的流动
D.提高了政府官员的执政能力
3.[历史纵横改编]明朝为了保证科举能选拔出不同地域的优秀人才,从1427年起,在会试中实行南北卷。特许北方五路分别考试,单独录取,以维持南北地区取士人数大体均衡。后来,南北卷演变为南北中卷,录取比例也逐渐稳定。这反映出明朝(  )
A.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
B.国内社会风俗习惯迥异
C.人才选拔的标准不断提高
D.士人录取比例实现公平
知识点二  中国古代官员的管理
一、秦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官员管理
1.官员考核
(1)秦汉:上计制
①内容:每年岁末,各县、侯国将一年来的户口垦田、钱谷入出、盗贼多少等情况汇集到郡国,再由郡国汇总,制成计簿,上报中央,称为“________”。御史参与审核计簿,防止造假。
②作用:上计考核的结果是官员赏罚的依据。
(2)魏晋南北朝:门阀士族势力强大,战乱频仍,考核法规大都流于形式。
2.官员监察
(1)中央:秦汉建立了以____________为首的中央监察体系。
(2)地方:汉武帝为加强中央集权,实行刺史制度,刺史代表皇帝巡行郡国,依朝廷规定的监察法规纠举豪强和郡国守、相的不法行为。
[思维点拨] 刺史职能的转变
西汉中期以后刺史改称州牧,职权进一步扩大,由监察官员变为地方行政长官。东汉末年,刺史成为一方诸侯,严重威胁中央政府的统治。
二、隋唐至两宋时期的官员管理
1.考核制度
(1)隋唐官员考核归属尚书省吏部。唐朝以________和才能为标准考核官员,分为九等,依据考核结果确定官员升降。
(2)宋朝也制定了严格的标准考核官员。
2.监察制度
(1)隋唐
中央 隋唐御史台为最高监察机构,其长官为御史大夫
地方 唐太宗将全国分为十道________,委派监察官定期或不定期巡回监察,对地方有巨大的威慑作用
(2)宋朝
①中央:承唐制设御史台。
②地方:划分路作为监察区。
③重要变化是____________,御史拥有了谏官的议事权,谏官拥有了御史的监察权。
[概念阐释] 台谏合一
台谏合一对于北宋及以后朝代都起到一定积极作用。一方面,台官具有言事权,有利于制约皇权。另一方面,独立于相权而由皇帝亲自任命的台谏官员,有利于抑制相权和防止武将、外戚及宦官专权,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三、元明清时期的官员管理
1.官员考核
明朝 对官员任职期满的考核,考核结果分称职、平常、不称职三等,是决定官员正常升迁或降、调的依据
考察 包括外地官员三年一次的朝觐考察和京官六年一次的________,重在查处官员的贪、酷和不作为
清朝 考课 包括三年一次的京察和大计,分别考察京官和外省文官
2.官员监察
(1)元朝:中央设________,地方设行御史台、肃政廉访司。
(2)明朝:都察院监察御史不仅负责纠察内外百官,还代皇帝巡按各省。六科给事中负责皇帝制敕与大臣奏疏的封还驳正,稽查六部百司之事。
(3)清朝:将六科并入都察院,停止派御史巡按各省,都察院的监察职能没有改变。
中国古代官员的管理
视角 中国古代的官员考核制度
史料 盖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不难于听言,而难于言之必效。若询事而不考其终,兴事而不加屡省,上无综核之明,人怀苟且之念①,虽使尧舜为君,禹皋为佐,恐亦难以底绩而有成也②。
——张居正《张文忠公全集》奏疏三《请稽查章奏随事考成以修实政疏》
读史 ①如果国家对所安排的事情没有进行考核,君主心里对全局也不清楚,那么人人都会心怀侥幸,不去认真落实。②这种情况下即使把古代的圣贤请出来,恐怕也做不成什么事。
思考 结合史料,谈谈你对考核制度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深化拓展] 考核制度的特点
考核方法与考核法规完善 历代有十分具体的考核法规,对考核什么、如何考核、考核权限都有具体规定。历代都有专门负责考核的部门、机构、人员。哪些官吏属于中央甚至皇帝亲自考核,哪些属于地方、部门考核,哪些是考核官,哪些是考核吏,皆有章可循
考核重德尚能 考核包含着对官吏政治素质和个人品德的双重考评。历代本着以德为先的选人原则,把德的考核放在首位
据考核结果奖惩激励 历代注重将考核结果与官吏的奖惩紧密结合起来。考核优秀者给予升迁、增秩、赐爵、赏金等。考核不合格、贪赃枉法者要接受问责、降级、免官甚至处以刑罚
监察监督人员介入考核过程 我国历史上重视对考核过程的监察监督。汉朝考核的“计簿”要存放在丞相和御史大夫“两府”中;唐朝考核过程中,不仅中书、门下两省要派出监考使、校考使等监督人员,还派出巡察使,访察京内、京外官吏善恶,上报吏部考功司。明清官吏考核,四品以上由皇帝裁决,五品以下则由吏部和都察院共同负责
1.[教材内容改编]秦汉官员的考核办法主要是上计制,各县、侯国将一年来的户口垦田、钱谷入出、盗贼多少等情况汇集到所属郡国,郡国再上计于中央,上计考核的结果是官员赏罚的依据。上计制度的实行有利于(  )
A.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B.推动社会结构转型
C.促进社会经济全面繁荣
D.消除地方割据势力
2.[教材内容改编]明朝的监察机构,主要有都察院和六科,行使监察权。明朝实行巡按御史和按察司双重监察体制,都察院监察御史不仅纠察内外百官,还代皇帝巡按各省;按察司为地方常驻检察官,以监察吏治和审理冤狱为主要职责。这一体制(  )
A.完善了地方官员选拔机制
B.强化了对地方官吏的监察
C.避免了吏治腐败问题出现
D.实现了监察权的集中统一
3.[教材内容改编]清朝的考课制度,包括三年一次的京察和大计,分别考察京官和外省文官。考察结束后,京察一等、大计一等和二等的部分官员将被引见给皇帝。被引见的官员中,经常有人被取消“一等”或“卓异”的评价。这一做法(  )
A.表明皇权得到空前强化
B.体现了人才选拔的严谨性
C.凸显了国家的吏治清明
D.推动了制度运行的规范化
知识体系
学科术语 1.中国古代官员选拔制度,经历了世官制、荐举制、功劳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的演变过程,日益走向公平、公正 2.官僚制度的发展要求完善选官制度,选官标准的转变是服务于统治阶级需要的表现,也是政治文明的重要体现 3.中国古代不断完善官员考核办法,加强对官员的监察,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监督官员规范执政,防止贪污腐败,有利于吏治的清明,但专制决定了监察制度的效能有限(共47张PPT)
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第二单元
单元时空
本单元主要讲述了中外历史上官员选拔与管理制度的发展演变状况。
中国官员选拔和管理 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主要经历了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的演变;监察制度本质上是服务于皇权的,提高了国家治理能力,巩固了封建统治。从中华民国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制度都是在参考西方文官制度的基础上制定的,它的建立和完善推动了国家治理能力的进一步发展。党管干部原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干部管理制度的根本
西方文官制度 西方文官制度是资本主义发展的产物,起源于英国,并为很多国家所借鉴。文官制度具有公开考试、择优录用、政治中立、职务常任等特点,对促进社会发展、稳定社会经济、提高国家治理能力等有积极作用
单元概要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第5课
课程标准 学习目标
1.了解中国古代官员选拔方式的更迭过程和不同阶段的特征。 2.知道中央集权体制下古代中国的官员考核和监察制度。 1.从时空观念角度把握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考核与监察制度的历史变革进程。
2.从史料实证角度进一步探讨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考核与监察制度,增强对不同选官制度的比较、概括和综合能力。
3.结合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考核与监察制度,引导学生对政治制度的演进趋势做出正确的历史解释。
4.核心概念:上计制、察举制、刺史、九品中正制、科举制、台谏合一、南北分卷制度、都察院
目标导航
时空坐标
知识点一 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
知识点二 中国古代官员的管理
知识点一
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
1.秦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官员选拔
(1)汉朝之前
导学 教材自主梳理
西周至春秋 世官制是官位世袭的制度,贵族世代垄断高官
春秋战国 尚贤思想兴起,各国为争霸图强,纷纷鼓励举荐有才能的人为官,或依据 大小授予官职
秦统一后 官员选拔主要是“以法为教”“ ”制度,即向官吏学习律令而为官
军功
以吏为师
(2)汉朝时期
①察举制
内容 先考察而后推举,重点考察被举者在乡里的 和为官能力,然后推荐为官或提拔任用
察举分常科和 。常科为岁举,有人数规定,有具体标准,如孝廉、茂才等;特科有具体标准但无固定时间,如贤良方正、贤良文学、明经等
评价 察举制为两汉政权选拔了大批人才
舆论评价
特科
②积功劳为官和 等是两汉官员选拔制度的重要补充。
征辟
(3)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
①背景:东汉末年政治和社会秩序大乱,豪强大族控制了地方选人权。
②确立:220年,魏王曹丕推行 。
③内容:在各州、郡设置大中正、中正,由本籍在中央任高官的人担任;中正根据 、道德和才能将州、郡士人分为九等,写出评语,称为“状”;获得资品的士人,由吏部授官。
④影响:将选官权收归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后来逐渐形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局面。
九品中正制
家世
征辟制
征辟制采用自上而下的选拔方式。朝廷或三公以下召举布衣之士授以官职,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称为征,三公以下高级官吏聘布衣为自己幕僚属官称为辟。
概念阐释
2.隋唐至两宋时期的官员选拔
(1)背景:南北朝以来,寒门庶族地主势力上升,他们希望打破门阀士族垄断政治的局面,积极要求参政。
(2)特点: 选拔人才。
(3)内容
①分为制举和常举,制举是皇帝自设科目考试选人;常举每年举行,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等几十种,其中 和进士两科最受社会重视。
②考试合格只是取得为官的资格,还需吏部选拔后方可正式任官。
(4)发展:两宋科举制度进一步发展完善,科举成为选拔官员的主要途径。
分科考试
明经
思维点拨
科举制是一种更完善的选官制度
科举制之前的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本质上还是一种推荐制度,推荐者的主观因素对官员选拔影响较大。科举制以考试成绩取人,选拔标准相对公正,社会基础广泛;科举制还把官员选拔的各项权力收归中央,巩固了中央集权。
3.元明清时期的官员选拔
(1)元朝:1314年恢复科举制,但仍然时断时续。
(2)明清
①形式:明清科举考试分为乡试、 与殿试三级。
②内容:考试从 中命题。
③程序:乡试每三年在各省省城举行,会试于乡试次年春天举行,殿试在会试后举行,考中者分别称“举人”“贡士”“进士”。
会试
四书五经
明清科举考试等级
图解历史
视角 唐宋官员选拔制度
史料
导思 主题深化探究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及趋势
唐代 宋代
学子出身 门第势力正盛,应考者多是门第子弟 应考的多数是寒窗苦读的书生①
考试形式 “公卷”,是由考生把平日诗文成绩遍送政府中能文章有学问的先进大僚阅看;“通榜”是考后出榜,即据社会及政府先辈舆论来拔取知名之士 “糊名”②,所凭则真是考试成绩。故有主考官存心要录取他平日最得意的门生从学,而因是糊名,寻觅不出该人之卷
选拔依据 未考以前,早已有许多知名之士获得了客观的地位,不专凭考试之一日短长 考试成绩一日之短长③
——据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整理
读史 ①学子出身;②考试形式;③选拔依据。
提示 变化:从学子出身看,宋代应考的门第子弟(士族)较少(多是寒窗苦读的书生/多是寒门子弟/庶族);从考试形式看,宋代“糊名”取士(或答考试制度更完善);从选拔依据看,宋代主要依据考试成绩(或答更加强调公平竞争)。
影响:扩大了统治基础,巩固了封建统治;增添了政治活力;提升了官员的文化素质;淡化了门第观念,使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促进了儒学的发展(巩固了儒家思想的主导地位);促进了教育的发展;促进了北宋的文化发展。(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加强了中央集权)
思考 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代官员选拔制度与唐代官员选拔制度相比出现的新变化,并说明这些新变化产生的影响。
1.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制度
深化拓展
朝代 选官制 选拔方式 标准 选官权
西周至春秋 世官制 世袭 血缘 奴隶主、贵族
春秋战国 军功爵制 军功大小 军功 国君、贵族
汉代 察举制 察访荐举 品行 地方官
魏晋南北朝 九品中正制 品评 门第 中正官
隋唐至清 科举制 考试 才学 中央
2.中国古代选官制度演变的趋势及本质
深化拓展
趋势 本质
选官方式 由世袭、推荐到考试,趋向公平、公开、公正 把官员的选拔权收归中央,反映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
选官标准 由家世门第演变为学识才学,趋向科学和公平
选官权力 选官权从地方到中央,体现中央集权加强
选官形式 从形式多样到八股取士,逐渐走向僵化单一
导练 对点训练提能
1.[教材内容改编]西汉察举制实行初期,各地均不重视,有的郡甚至一个人也不举。于是汉武帝让大臣们“议不举者罪”,有大臣提出“不举孝,不奉诏,当以不敬论;不察廉,不胜任也,当免”,当即获得汉武帝的批准。这一举措
A.实现了官员的高效选拔
B.解决了郡国并行制的隐患
C.整顿了基层社会的秩序
D.适应了大一统国家的需要

结合所学可知,汉武帝继位后,采取了一系列巩固和发展大一统国家的措施,这一举措强制各地官员举荐孝廉,有利于保障官员来源,适应了汉武帝时代发展大一统国家的需要,D项正确。
2.[教材内容改编]南北朝以来,寒门庶族地主势力上升,希望打破门阀士族垄断政治的局面,为适应这一变化,隋唐统治者将科举制作为官员选拔的新制度。科举制以考试取人,出身低微贫寒的士子,可以通过科举使本人以及家庭的社会地位得到提升。这反映了科举制
A.完善了隋唐官员管理体制
B.缩小了封建政权的统治基础
C.推动了不同阶层间的流动
D.提高了政府官员的执政能力

科举制以考试成绩为准绳,提供了一条在全社会范围内选拔人才的途径,推动了社会公平与不同社会阶层间的流动,C项正确。
科举制属于官员选拔体制,而非管理体制,A项错误。
科举制以考试取人,拓宽了用人范围,扩大了封建政权的统治基础,而非缩小,B项错误。
材料主要体现的是科举制的社会影响,并未说明官员执政能力是否提高,D项错误。
3.[历史纵横改编]明朝为了保证科举能选拔出不同地域的优秀人才,从1427年起,在会试中实行南北卷。特许北方五路分别考试,单独录取,以维持南北地区取士人数大体均衡。后来,南北卷演变为南北中卷,录取比例也逐渐稳定。这反映出明朝
A.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
B.国内社会风俗习惯迥异
C.人才选拔的标准不断提高
D.士人录取比例实现公平

明朝南方与北方采用不同试卷说明南北士人的能力存在差异,结合所学可知,明朝时期南北方的经济差距进一步扩大,南方经济的发展带动文化的进步,这反映出明朝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A项正确。
材料主要体现的是明朝为选拔南北优秀人才,实行分卷制,并未涉及社会风俗习惯和人才选拔标准,B、C 两项错误。
“实现公平”说法过于绝对,D项错误。
返 回
知识点二
中国古代官员的管理
一、秦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官员管理
1.官员考核
(1)秦汉:上计制
①内容:每年岁末,各县、侯国将一年来的户口垦田、钱谷入出、盗贼多少等情况汇集到郡国,再由郡国汇总,制成计簿,上报中央,称为“ ”。御史参与审核计簿,防止造假。
②作用:上计考核的结果是官员赏罚的依据。
(2)魏晋南北朝:门阀士族势力强大,战乱频仍,考核法规大都流于形式。
上计
导学 教材自主梳理
2.官员监察
(1)中央:秦汉建立了以 为首的中央监察体系。
(2)地方:汉武帝为加强中央集权,实行刺史制度,刺史代表皇帝巡行郡国,依朝廷规定的监察法规纠举豪强和郡国守、相的不法行为。
御史大夫
思维点拨
刺史职能的转变
西汉中期以后刺史改称州牧,职权进一步扩大,由监察官员变为地方行政长官。东汉末年,刺史成为一方诸侯,严重威胁中央政府的统治。
二、隋唐至两宋时期的官员管理
1.考核制度
(1)隋唐官员考核归属尚书省吏部。唐朝以 和才能为标准考核官员,分为九等,依据考核结果确定官员升降。
(2)宋朝也制定了严格的标准考核官员。
品德
2.监察制度
(1)隋唐
中央 隋唐御史台为最高监察机构,其长官为御史大夫
地方 唐太宗将全国分为十道 ,委派监察官定期或不定期巡回监察,对地方有巨大的威慑作用
监察区
(2)宋朝
①中央:承唐制设御史台。
②地方:划分路作为监察区。
③重要变化是 ,御史拥有了谏官的议事权,谏官拥有了御史的监察权。
台谏合一
概念阐释
台谏合一
台谏合一对于北宋及以后朝代都起到一定积极作用。一方面,台官具有言事权,有利于制约皇权。另一方面,独立于相权而由皇帝亲自任命的台谏官员,有利于抑制相权和防止武将、外戚及宦官专权,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三、元明清时期的官员管理
1.官员考核
明 朝 ____ 对官员任职期满的考核,考核结果分称职、平常、不称职三等,是决定官员正常升迁或降、调的依据
考察 包括外地官员三年一次的朝觐考察和京官六年一次的 ,重在查处官员的贪、酷和不作为
清朝 考课 包括三年一次的京察和大计,分别考察京官和外省文官
考满
京察
2.官员监察
(1)元朝:中央设 ,地方设行御史台、肃政廉访司。
(2)明朝:都察院监察御史不仅负责纠察内外百官,还代皇帝巡按各省。六科给事中负责皇帝制敕与大臣奏疏的封还驳正,稽查六部百司之事。
(3)清朝:将六科并入都察院,停止派御史巡按各省,都察院的监察职能没有改变。
御史台
视角 中国古代的官员考核制度
导思 主题深化探究
史料 盖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不难于听言,而难于言之必效。若询事而不考其终,兴事而不加屡省,上无综核之明,人怀苟且之念①,虽使尧舜为君,禹皋为佐,恐亦难以底绩而有成也②。
——张居正《张文忠公全集》奏疏三《请稽查章奏随事考成以修实政疏》
读史 ①如果国家对所安排的事情没有进行考核,君主心里对全局也不清楚,那么人人都会心怀侥幸,不去认真落实。②这种情况下即使把古代的圣贤请出来,恐怕也做不成什么事。
中国古代官员的管理
提示 张居正认识到,建立考核制度对落实国家所安排事情的必要性。中国古代官吏考核制度渐趋严密,一方面,能够推动吏治的发展和行政效率的提高,对社会秩序的良性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另一方面,由于阶级和时代局限性,其本质是维护封建君主统治,“只唯上,不唯实”,缺乏下级对上级、百姓对官员的监督,不能从根本上杜绝官僚队伍中的腐败和低效等现象,考核的具体规章制度和标准也难以落到实处。不过,中国古代官吏考核制度对于当今社会建立更加科学、合理、公正、有效的官员考核制度,仍具有重要的意义。
思考 结合史料,谈谈你对考核制度的看法。
考核制度的特点
深化拓展
考核方法与考核法规完善 历代有十分具体的考核法规,对考核什么、如何考核、考核权限都有具体规定。历代都有专门负责考核的部门、机构、人员。哪些官吏属于中央甚至皇帝亲自考核,哪些属于地方、部门考核,哪些是考核官,哪些是考核吏,皆有章可循
考核重德尚能 考核包含着对官吏政治素质和个人品德的双重考评。历代本着以德为先的选人原则,把德的考核放在首位
深化拓展
据考核结果奖惩激励 历代注重将考核结果与官吏的奖惩紧密结合起来。考核优秀者给予升迁、增秩、赐爵、赏金等。考核不合格、贪赃枉法者要接受问责、降级、免官甚至处以刑罚
监察监督人员介入考核过程 我国历史上重视对考核过程的监察监督。汉朝考核的“计簿”要存放在丞相和御史大夫“两府”中;唐朝考核过程中,不仅中书、门下两省要派出监考使、校考使等监督人员,还派出巡察使,访察京内、京外官吏善恶,上报吏部考功司。明清官吏考核,四品以上由皇帝裁决,五品以下则由吏部和都察院共同负责
1.[教材内容改编]秦汉官员的考核办法主要是上计制,各县、侯国将一年来的户口垦田、钱谷入出、盗贼多少等情况汇集到所属郡国,郡国再上计于中央,上计考核的结果是官员赏罚的依据。上计制度的实行有利于
A.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B.推动社会结构转型
C.促进社会经济全面繁荣
D.消除地方割据势力

导练 对点训练提能
由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上计是将地方各县、侯国的情况上报给中央,以此来考核官员,这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并不利于推动社会结构转型,A项正确,B项错误。
材料体现的是对官员的考核管理,并未涉及上计制对经济的影响,C项错误。
“消除”说法过于绝对,D项错误。
2.[教材内容改编]明朝的监察机构,主要有都察院和六科,行使监察权。明朝实行巡按御史和按察司双重监察体制,都察院监察御史不仅纠察内外百官,还代皇帝巡按各省;按察司为地方常驻检察官,以监察吏治和审理冤狱为主要职责。这一体制
A.完善了地方官员选拔机制
B.强化了对地方官吏的监察
C.避免了吏治腐败问题出现
D.实现了监察权的集中统一

明朝实行双重监察体制,不仅有中央派遣的监察御史巡按地方各省,还有按察司负责地方上的“吏治和审理冤狱”,这使得其监察体制更为完善,有利于强化对地方官吏的监察,B项正确。
材料主要体现的是官员监察体制,而非官员选拔,A项错误。
“避免了”说法过于绝对,C项错误。
由“双重监察体制”可知,明朝的监察系统包括中央与地方,并未实现“集中统一”,D项错误。
3.[教材内容改编]清朝的考课制度,包括三年一次的京察和大计,分别考察京官和外省文官。考察结束后,京察一等、大计一等和二等的部分官员将被引见给皇帝。被引见的官员中,经常有人被取消“一等”或“卓异”的评价。这一做法
A.表明皇权得到空前强化
B.体现了人才选拔的严谨性
C.凸显了国家的吏治清明
D.推动了制度运行的规范化

由“皇帝……取消‘一等’或‘卓异’的评价”可知,被考察为一等的官员在觐见皇帝后,皇帝可以重新决定其评价等级,说明皇帝对人才考核十分重视,这体现出人才选拔的严谨性,B项正确。
知识体系
1.中国古代官员选拔制度,经历了世官制、荐举制、功劳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的演变过程,日益走向公平、公正
2.官僚制度的发展要求完善选官制度,选官标准的转变是服务于统治阶级需要的表现,也是政治文明的重要体现
3.中国古代不断完善官员考核办法,加强对官员的监察,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监督官员规范执政,防止贪污腐败,有利于吏治的清明,但专制决定了监察制度的效能有限
学科术语
返 回训练5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分值:60分)
1.(2024·深圳高二期中)春秋战国时期,按“官有能而禄有功”的原则,建立起官僚行政制度。秦朝秉承法家理念,将功与能作为官吏升迁任免的主要依据。汉武帝以后,将孝廉作为选拔官员的重要依据。这一变化说明(  )
A.官吏选拔日益制度化
B.统治者日益重视加强专制集权
C.官吏选拔标准日益严格
D.统治者日益重视对百姓的教化
2.(2024·六安高二期中)在秦统一前后的官吏教本中,政府对官吏提出了“审智民能,善度民力”和“喜为善行”的道德要求,并要求官吏做到“宽俗忠信”“慈下勿陵”,更将褒扬行善风尚作为官吏的治政职责。据此可得出的结论是,秦国(朝)(  )
A.统治思想发生变动  B.注重官员的道德修养
C.官吏考核体系完善  D.官僚政治的正式确立
3.(2024·黄冈高二期中)汉武帝元狩六年(前117),武帝下诏:“今遣博士大等六人分循行天下……谕三老孝悌以为民师,举独行之君子,征诣行在所。朕嘉贤者,乐知其人。广宣厥道,士有特招,使者之任也……郡国有所以为便者,上丞相、御史以闻。”这种情况表明(  )
A.察举制成为正式的选官制度
B.征召制是西汉重要的选官渠道
C.刺史巡行郡国的制度正式建立
D.武帝的执政趋向转变为“守文”
4.(2024·锦州高二期中)汉末社会动荡,察举制所依赖的乡里清议失去了社会基础。当时,选官多操纵在地方大族名士手中,严重干扰了人才选拔。曹丕继任魏王后,颁行九品中正制,将评议权收归中央。据此可知,当时选官制度调整表明(  )
A.社会局势决定选官制度
B.提升官员行政能力
C.人才选拔更加开放
D.中央集权有所加强
5.(2024·菏泽高二期中)西晋时,品第高低的依据主要是家世,德才的作用不大。南北朝时期“崔、卢(北方)、王、谢(南方)子弟,胎毛未干,已拜列侯,未离襁褓,已被冠带”。这说明当时的选官制度(  )
A.成为维护士族特权的工具
B.加剧了官僚队伍膨胀
C.利于扩大封建统治的基础
D.增强了地方割据势力
6.汉朝官秩仅六百石的十三州刺史,可监督秩三千石的郡守,秩仅千石的御史中丞可监察官秩万石之丞相;唐朝官仅七品的察院院长,可察尚书省;宋朝御史台的察院,上自宰相,下及郎官违法、失职皆可弹奏。材料表明古代的监察机构(  )
A.是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中枢机构
B.代表社会履行职能,能有效防止腐败
C.位卑权重,能提高监察效果
D.与官员的考核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7.(2024·连云港高二期中)唐朝官员大考的主要考核标准包括“四善”和“二十七最”。“四善”对应的就是官员德行操守、清正作风、公平公正和勤政爱民这四样品质。“二十七最”则包括近侍之最、判事之最、将帅之最等总共二十七个方面,对文武官员的工作能力都做出了详细的考绩规定。由此可知,唐朝(  )
A.忽视低级官员的管理
B.强化了以德治国理念
C.重视官员的综合素养
D.完善了地方考核系统
8.(2024·保定高二联考)宋朝中央设有两个非常重要的机构——御史台官和谏院,前者负责行政监察,后者专司舆论,皇帝的错误、朝政的缺失,御史台官和谏官都可以提出批评。御史台官和谏官的设置(  )
A.提高了中央行政的效率
B.有利于增强专制统治的效能
C.限制了皇帝的至上权威
D.反映了王安石变法的有效性
9.(2024·太原高二统考)明洪武三十年,所录士子皆为南方人,明太祖疑其有弊,对主考官进行处决;明仁宗时正式推行南北卷制度,后又调整为南北中卷制度,录取比例分别为55%、35%、10%;清康熙年间,南北卷制度又被分省定额取中制度所取代。这一系列调整旨在(  )
A.实现科举录取的公平
B.扩充优秀人才入仕途径
C.维护王朝的统治秩序
D.提升落后地区文化水平
10.(2024·承德高二统考)“唐朝,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明朝,非科举毋得与官”;“清朝将科举出身视为正途”,“其余视为异途”,不得入翰林及礼部、吏部等。这些现象体现出(  )
A.民众广泛地参与科举取士
B.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
C.官员的治国理政能力提升
D.科举制度的影响力凸显
11.(2024·淄博高二联考)汉惠帝三年(前192年),“相国奏遣御史监三辅不法事,有辞讼者、盗贼者、铸伪钱者、狱不直者、繇赋不平者、吏不廉者、吏苛刻者、逾侈及弩力十石以上者、作非所当服者,凡九条”。它约束的范围限于京畿地区的京兆尹、左冯翊和右扶风。汉初此举(  )
A.使地区性监察有法可依
B.大大扩充了御史台权力
C.确保了监察权的独立性
D.意在避免御史滥用职权
12.(2024·承德高二联考)唐朝时期,御史台下设三院。(台院)侍御史主要掌纠举百僚及入阁承诏、知、推、弹、杂事;(殿院)殿中侍御史掌殿廷供奉之仪,检查朝班时百官之仪态行履;(察院)监察御史“掌分察百僚,巡按州县,狱讼、军戎、祭礼、营作、大府出纳皆领焉”。据此可知,唐朝(  )
A.监察机构的权力和范围得到扩大
B.通过台谏合一强化皇权
C.中枢机构设置遵循分权制衡原则
D.监察机构职责分工明确
13.(2024·渭南高二统考)唐朝科举考试,进士科考试三日,内容分别为帖经、诗赋、策论,往往根据诗赋优劣定取舍。宋初承袭唐朝,从宋太宗到宋仁宗,进士科考试慢慢形成了诗赋与策论并重的局面。宋朝的这一转变(  )
A.导致官员文化素养下降
B.促进了官僚队伍的优化
C.保证了选官程序的公平
D.保障了皇权的稳固
14.(2024·十堰高二校联考)明代形成了由状元、榜眼、探花、庶吉士、二甲进士、三甲进士、举人、监生、岁贡和生员等科举和学校功名构成的层级功名体系,每级功名都与一定的资格、社会地位和待遇相联系。据此可知,明代的层级功名体系(  )
A.加剧了社会的贫富分化
B.扩展了科举制包容性
C.扩大了进士科选官人数
D.阻碍了社会阶层流动
15.下表是明代监察官员的选任方式。据此推知明代的监察官员(  )
荐举 吏部、都察院、十三道监察御史及三品以上京官荐举,吏部勘核,合格授官
选补 进士、举人、监生初入仕途及被选补
改授 由庶吉士(进士通过朝考者)入翰林院学习三年,按成绩优劣授职
考选 面向社会招考,有临时和定期两种,考选后择优授职
A.选拔方式多样,但都必须经过考试环节
B.来源多元,促使社会阶层流动急剧加速
C.选拔方式多样,凸显学而优则仕的理念
D.来源多元,依托权贵腐败习气非常明显
16.(2024·南京高二统考)(1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马端临在《文献通考》中曾言:“殿前试士始于唐武后。然唐制以考功郎中任取士之责,后不过下行其事,以取士誉,非于考功已,试之后再试之也。” 武则天于永隆元年(680年)“始以文章选士”,但这只是皇帝代行吏部主考官之职。而且,在《新唐书》中有记载:“随其人主临时所欲”,仅武则天这一次,只是偶尔为之。
——摘编自徐连达《隋唐史与政治制度研究论集》
材料二 宋太祖时期,殿试依然沿用了唐朝诗、赋取士的传统做法;太宗时期,在考查诗、赋的基础上,增加了试论;神宗时期,一改以前诗、赋、论三题的办法,仅试策一道,限千字以上。宋代殿试由皇帝亲自主考、选定试题、临轩策士、审定状元等前十名名次。自此,殿试制度确定下来,为后世历代所沿用。对于宋朝的士子而言,凡是参加过殿试,就能以“天子门生”自居。这些天子门生常常能得到皇帝赐宴、赐诗、赐物等隆重礼遇。这样一来,宋朝的知识分子对科举制度倍加看重而趋之若鹜,把参加科考看成是实现自己远大抱负的重要途径。——摘编自薛亚军《拯弊与集权:唐五代覆试及其与宋初殿试的关系》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唐宋殿试形式、内容等方面发生的变化。(6分)
(2)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简析殿试对国家治理的影响。(9分)
1.A
2.B [据材料“道德要求”“将褒扬行善风尚作为官吏的治政职责”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统一前后的官吏教本中,注重对官员道德修养的要求,B项正确;秦国(朝)的统治思想一直是法家思想,并未因此而发生变化,排除A项;此时期这一体系初创,还未完善,材料内容也仅是官吏教本,并不是考核制度,排除C项;材料所述是对官吏的要求,并不能代表整个国家的治理理念,排除D项。]
3.B
4.D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曹丕将评议权收归中央,这加强了中央集权,D项正确;本题主旨为中央集权的强化,社会局势决定选官制度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A项;“提升官员行政能力”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B项;“人才选拔更加开放”不符合材料主旨,且九品中正制下将门第出身作为选官的标准,排除C项。]
5.A [据材料“西晋时,品第高低的依据主要是家世,德才的作用不大”可知,九品中正制下,士族把持选官权力,选官越来越看重门第,九品中正制成为维护士族特权的工具,A项正确;材料未提及“官僚队伍膨胀”排除B项;九品中正制无益于扩大封建统治的基础,排除C项;材料主要涉及九品中正制,并未涉及地方割据,排除D项。]
6.C 7.C
8.B [根据材料可知,宋代的监察机构分工明确,表明监察机构的专业化,有利于增强专制体制的效能,B项正确;本题主旨为监察机构的作用,提高了中央行政的效率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A项;宋代监察机构的根本作用是加强皇权,排除C项;王安石变法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D项。]
9.C
10.D [根据材料“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非科举毋得与官”“不得入翰林及礼部、吏部”可知,科举考试的重要性凸显,影响力扩大,D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民众,排除A项;B项说法错误,排除;通过科举考试不一定就具有治国理政的能力,排除C项。]
11.A
12.D [据材料可知,唐朝御史台之下设置台院、殿院和察院三个下属机构,各掌具体不同的监察事项,D项正确。材料未涉及监察机构的权力和范围得到扩大,排除A项;宋代台谏合一,时间不符,材料也未涉及,排除B项;御史台是中央监察机构,不是中枢机构,排除C项。]
13.B
14.B [根据材料可知,明代的功名体系层级较多,扩展了科举制,体现了其所具有的包容性,B项正确;每级功名都与一定的资格、社会地位和待遇相联系,虽然增加了获得功名学子的待遇,但加剧社会贫富分化的说法过于夸大,排除A项;材料中没有对比信息,无法判定是否扩大选官人数,排除C项;科举制有利于社会阶层的流动,而非阻碍,排除D项。]
15.C [题干提及明代监察官员的选任方式有荐举、选补、改授、考选四种方式,可知其选拔方式多样,题干中“考选后择优授职”表明选择优秀者为官,故选C项;荐举要“吏部勘核,合格授官”,不需要考试,排除A项;“急剧加速”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材料未提及官员的腐败习气,排除D项。]
16.(1)变化:考试内容从诗赋、文章到试论、试策;考试形式从临时举行到固定化、规范化、制度化;考试地位由皇帝个人喜好的产物到正式成为科举制的最高级别。(6分)
(2)积极影响: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防止考官与考生以师生关系的名义互相勾结;有利于选拔高素质人才;提高了政府行政效率;推动选官制度的进一步规范完善;提高科举的社会地位;发挥了考试选官的社会统合功能;有利于提高国家治理水平。消极影响:强化了皇帝的专制独裁或君主专制。(9分)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第二单元 第5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课件 教案 学案 练习四份打包)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