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区陈店第一初级中学2024-2025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含解析)

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
八年级历史试题
(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80分钟)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
1. 《南京条约》签订后,英国兰开厦工厂的资本家兴奋地说:“已为我们的生意打开了一个新的世界,这个世界是这样的广阔,倾兰开厦全部工厂的出产也不够供给它一省的衣料的”。这反映了英国侵略中国的目的是( )
A. 侵占中国领土 B. 打开中国市场 C. 掠夺中国衣料 D. 获得经济赔偿
2. 1808—1856年,市场上白银相对于铜钱的价格上涨约2.5倍,清朝出现严重的“银荒”。这一时期,出现“银荒”的重要原因是( )
A. 鸦片贸易 B. 自然经济解体 C. 工业投资 D. 军费开支
3. 他给道光帝的上书中指出:如果听任鸦片流毒,“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材料中上书道光帝的历史人物是( )
A. 戚继光 B. 林则徐 C. 左宗棠 D. 邓世昌
4. 林则徐在广州禁烟时,广州城乡百姓纷纷响应,或收缴烟膏烟具,或检举鸦片贩子;虎门群众自觉组织起来,一发现走私鸦片的商船,立即遍吹螺号,集合渔船,前后纵火,将船烧毁。由此可见,林则徐能够取得禁烟斗争胜利的原因是( )
A. 全国各地的响应 B. 道光帝的高度信任
C. 人民群众的支持 D. 林则徐的态度坚定
5. 按照史料的学术价值进行分类,可以分为第一手史料和第二手史料。下列资料中,属于第一手史料的是( )
A. 琦善上书道光帝的奏折 B. 电影《鸦片战争》海报
C. 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虎门销烟 D. 三元里抗英的宣传片
6. 英国在通过发动“贸易战争”迫使清政府签下的这一条约中,“合法”取得了协议关税、割香港岛、军舰停泊口岸等一系列特权。材料中的“条约”指的是( )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7. 鸦片战争期间,清朝有官员上奏折说焚毁英军轮船兵船各一艘,“逆夷被击及溺水死者不计其数”,受到道光帝嘉奖。实际是该官员率清军在广州城挂白旗求和,并向英军交纳600万元赎城费。清朝官员谎报冒功的现象可以用来研究( )
A. 鸦片走私的危害 B. 虎门销烟的影响 C. 《南京条约》的影响 D. 中国战败的原因
8. 观察1843年前后中英两国进出口货物税率变化表,导致表中税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货物 旧税率(%) 新税率(%)
棉花 2419 5.56
面纱 13.38 5.56
斜纹布 14.92 5.56
A. 通商口岸的开放 B. 小农经济的破产 C. 协定关税的影响 D. 纺织工业的发展
9. “中国全境开放通商,至少允许进入长江流域和沿海各城市;鸦片贸易合法化……外国公使进驻北京等。”英、法两国提出的这些修约内容遭拒后,最终引发了( )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0. 1860年,咸丰皇帝收到奏章,其中提到:“夷人带有马步数千名赴海淀一带,将圆明园、三山等处宫殿焚烧。”其中的“夷人”是( )
A. 英国军队 B. 英法联军 C. 八国联军 D. 日本军队
11. 清朝时候,商人张三从上海运一批货到汉口,受到各地官吏的百般刁难,重重勒索。他气愤地说: “清政府有条约规定,外国商船可以在长江自由航行,不受盘查,为而我们中国人什么不行?难道非要中国商船插上外国旗子才有生路吗?”这里的“清政府条约”是指( )
A. 《南京条约》 B. 《望厦条约》 C. 《天津条约》 D. 《北京条约》
12. 文物流失最严重的第②次高峰是由于发生了( )
A. 第二次鸦片战争 B. 甲午中日战争 C. 八国联军侵华战事 D. 抗日战争
13. 1841年,林则徐预言:“终为中国患者,其俄罗斯乎!”下列史实最能证明林则徐预言的是( )
A. 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B. 增开天津商埠
C. 逼迫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 D. 割占中国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
14. 根据下面条约第六款内容,可以判定该条约是( )
第六款:前据当年(1860年)二月二十八日大清两广总督劳崇光,将粤东九龙司地方一区,交与大英驻扎粤省暂充英法总局正使功赐三等宝星巴夏礼代国立批永租在案,
兹大清大皇帘定即将该地界付与大英大君主并历后嗣,并归英属香港界内,以期该港埠面管辖所及庶保无事。
A. 《南京条约》 B. 《天津条约》 C. 《北京条约》 D. 《辛丑条约》
15. 1844年,他和好友冯云山离开本乡到外县宣传教义,劝导世人拜信上帝。1851年他率众人聚在广西桂平的金田村发动了起义,太平天国正式诞生。“他”是指( )
A. 洪仁玕 B. 韦昌辉 C. 洪秀全 D. 杨秀清
16. 它设计了一个新社会的蓝图,其目标在于实现“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美好理想。“它”指( )
A. 《天朝田亩制度》 B. 《资政新篇》 C.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 《明定国是诏》
17. 有人把太平天国运动的发展历程分为“宗教构梦、战争追梦、政策筑梦、内乱毁梦”四个篇章。其中,“内乱毁梦”始于( )
A. 金田起义 B. 定都天京 C. 北伐西征 D. 天京事变
18. 天王制造24只金碗,金筷子,连净桶夜壶都以金造。天王府更是修建的气势恢宏,可与北京的紫禁城相媲美。这些材料说明了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是( )
A. 领导人享乐腐化 B. 领导人争权夺利 C. 经济实力雄厚 D. 中外勾结的镇压
19. 从前由满人占据的重要督抚位置,现在落入了汉人之手……即使是在朝廷最核心的机构车机处中,也有越来越多的汉人任职,直至最后他们的人数超过了满人。这一现象发生在( )
A. 鸦片战争后 B. 太平天国运动后 C. 甲午中日战争后 D. 八国联军侵华后
20. 下列太平天国的诸项活动中,能够与当时世界历史潮流同步的是( )
A. 《天朝田亩制度》 B. 严惩外国侵略者 C. 资政新篇 D. 反对封建统治
21. 1848年刊行的《瀛寰志略》,多次指出西方能在中国火器基础上制造出锐利且易用的枪炮,对此中国既要反思,更要仿效。1866年,清政府刻印此书并送官员参阅。清政府此举意在( )
A. 查禁鸦片走私 B. 推动洋务运动 C. 宣传维新变法 D. 抗击八国联军
22. 为解决军工企业的资金、运输等问题,洋务派创立民用企业,下列选项中属于民用企业的是( )
A. 汉阳铁厂 B. 福州船政局 C. 安庆内军械所 D. 江南机器制造总局
23. 中国近代某位重要历史人物说:“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据此可知,他主张( )
A. 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B. 扶清灭洋 C. 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D. 君主立宪
24. 下面是清政府19世纪60年代初创办的中国第一所新式学堂开设课程内容,该学堂是( )
外语训练 讲授各国地图 数理启蒙 阅读各国史略 几何原本 微积分代数学 航海测算 天文测算 万国公法 富国策 汉文经学 化学
A 山西大学堂 B. 京师同文馆 C. 京师大学堂 D. 福州船政学堂
25. 2024年5月1日上午,由我国完全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弹射型航空母舰福建舰出海开展首次航行试验,这是我国海军建设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中国近代化新式海军建设始于( )
A. 洋务运动 B. 百日维新 C. 辛亥革命 D. 南昌起义
26. 19世纪60年代,中亚浩罕国军事头目阿古柏率兵侵占新疆大部分地区。19世纪70年代,俄国出兵侵占新疆伊犁地区。1874年,日本派军队进攻中国台湾。1883年年底,法国攻击驻守越南的清军,中法战争爆发。这些史实说明这一时期( )
A. 中国边疆危机十分严重 B. 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C. 列强已就侵华达成一致 D. 清朝沦为“洋人的朝廷”
27. 19世纪中后期,法国将侵略的矛头指向中国。1883年,法国挑起中法战争,中国人民奋起抗争。其中率军取得镇南关大捷的民族英雄是( )
A. 曾国藩 B. 左宗棠 C. 冯子材 D. 李鸿章
28. “为掩护旗舰,致远舰冲在最前面,遭到日舰围攻,船身中炸弹而倾斜,邓世昌下令致远舰全速冲向吉野舰。”材料描写场景属于甲午中日战争中的( )
A. 兵败平壤 B. 黄海海战 C. 失利辽东 D. 折翼威海卫
29. 陈独秀曾撰文写道:“我十年以前……哪知道国家是个什么东西,和我有什么关系呢?到了甲午年,才听见人说有个什么日本国,把我们中国打败……此时我才晓得,世界上的人,原来是分作一国一国的,此疆彼界,各不相下。”这表明( )
A. 甲午战争促使国家意识觉醒 B. 封建制度腐朽落后
C. 封建愚民政策对中国社会影响深远 D. 中国近代化开始于甲午战后
30. 小明同学搜集清朝爱国官兵的事迹进行自主学习。请为他选择合适的主题( )
林则徐 虎门销烟
左宗棠 收复新疆
邓世昌 黄海海战为国捐躯
A. 反抗外来侵略维护国家统一 B. 治理边疆危机
C.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 D. 反抗封建专制统治
二、综合题:(第31题15分,第32题12分,第33题13分,共40分)
3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请君莫畏大炮子,百炮才闻几个死?请君莫畏火箭烧,彻夜才烧二三里。我所畏者鸦片烟,杀人不计亿万千。君知炮打肢体裂,不知吃烟肠胃皆熬煎,君知火箭破产业,不知买烟费尽囊中钱。
——《炮子谣》
(1)阅读《炮子谣》,总结鸦片的危害。
材料二:英美等国商贩被迫陆续缴出鸦片110多万千克。在林则徐的主持下,1839年6月3日至25日,收缴的鸦片在虎门海滩被当众销毁。
(2)阅读材料二,说出这是哪个历史事件?指出这个历史事件的历史意义。
材料三: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失败,主要由于社会制度腐败集中地反映为清政府和军队里投机派活动的猖獗,在它影响下,道光帝缺乏抗战到底的决心……中国经济技术落后明显地表现在军队的装备上。……虽然某些官兵英勇抗敌,但无法改变战役的失败形势。
——徐风晨等主编《中国近代史》
(3)战争失败后被迫开放五口通商口岸,请写出这五个通商口岸的地点名称。并根据材料三分析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
材料四:鸦片战争后,尽管表面上清王朝仍继续维持其统治地位,但实际上中国已经不再像以往那祥拥有独立完整的国家主权,在许多方面不得不受制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摆布,成为西方诸列强掠夺和奴役的对象。
——摘自朱英《中国近代史十五讲》
(4)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简述鸦片战争的影响。
3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60年12月24日,咸丰皇帝不得不发布了向西方学习先进技术的第一个“上谕”。此时距离鸦片战争已过去20年,清王朝丧失了20年革新突变的宝贵时间。
(1)材料一中这场“向西方学习先进技术”的运动是什么?这场运动的目的和口号是什么?列举该运动在中央的代表人物。
材料二:李鸿章大事年表(部分)
1863年 设立上海广方言馆,培养外语人才
1865年 设江南机器制造局于上海
1866年 在福州船政局附设海军军官学校
1872年 建中国第一家轮船航运公司——轮船招商局
1876年 派福建船政生出洋学习。1877—1890年共派三批海军学员赴英国学习
1878年 筹建中国第一家机器棉纺厂上海机器织布局
1880年 在天津创立北洋水师学堂1888 年北洋规队正式成立
(2)材料二中李鸿章的作为主要涉及哪些领域?他领导的这场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处于什么标志性的地位?
(3)根据材料二列举李鸿章创办的军工企业和民用企业各一个。
(4)所学知识分析,你认为李鸿章兴办洋务最终没能实现富国强兵的原因是什么?
3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88年,沙俄举行远东特别会议,在低估日本实力和野心的情况下,决定全力支持日本,即旨在利用日本、削弱中国,进而牵制英国的远东政策,正如恩格斯所言:“中日战争是把日本作为工具的俄国政府挑起来的。”……法国在中日战争开战前利用中日的紧张关系,一直催促日本对中国宝战。当时的德国为了在亚洲取得相应的侵略地位,也曾主张利用日本对中国进行打击。
材料二 1894年7月16日,英日双方签订了新的条约,规定5年后生效,英国取消在日本租界和租界行政权,废除在日本的领事裁判权,提高关税(从5%提高到10—15%)等等。7月23日,英国政府又照会日本政府,宣称若中日开战,不以上海为战场,则英国将采取“中立”立场,不久,日本政府揭开了对华战争的序幕。
——以上材料均摘自《近代日本崛起的原因探析》
(1)根据材料一,指出沙俄支持日本的目的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指出欧洲列强对中日战争一致奉行怎样政策?该政策在当时中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材料三 2018年9月,黄海海战中“经远舰”经水下考古确认。关于“经远舰”沉没,中日双方均有记载。比如日本海军官修军史《明治廿七八年海战史》描写道:“不久,‘经远’,到了生命最后水下考古发现的‘经远’铭牌的时刻,螺旋桨露出在空中旋转,红色的舰底一览无余。”此次考古证实了“经远舰”的确切位置,即辽宁省大连市庄河黑岛老人石(旧称虾老石)的南面,与民国《庄河县志》的记载基本吻合,船体上还发现了毛瑟枪子弹、转轮手枪子弹、37毫米炮弹等武器,还原了当时“经远舰”遭四艘日舰围攻的惨烈场景:管带林永升至死不降,绝大部分官兵与舰同沉。
(3)材料三中哪些史料属于文献史料,哪些属于实物史料?请写出牺牲在黄海海战的民族英雄。
材料四 列强争先恐后地到中国开设工矿企业或修筑铁路,直接掠夺中国的原料和劳动力……使数百万台湾同胞,长期处于殖民统治的深重灾难之中。
(4)从材料四可以看出列强在中国的侵略方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材料五 下表关于甲午中日战争的史料
甲午战争的失败,对中国社会的震动之大,前所未有,一向被中国看不起的“倭寇”竟全歼北洋水师,索得巨款,割走国土。而随后掀起的瓜分狂潮,进一步加剧了民族危机。 ——摘编自杨天宏《甲午战后中国知识分子的民族主义情愫》 ……这次战争确实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转折点,它的意义就在于激发了全民族的觉醒,一种要求改革和进步的觉醒、富强意识的觉醒、爱国主义和自我的觉醒。 ——戴逸《甲午战争深刻影响世界历史》
(5)材料五中两位历史学家各是怎样评价甲午战争影响的?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
八年级历史试题
(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80分钟)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
1. 《南京条约》签订后,英国兰开厦工厂的资本家兴奋地说:“已为我们的生意打开了一个新的世界,这个世界是这样的广阔,倾兰开厦全部工厂的出产也不够供给它一省的衣料的”。这反映了英国侵略中国的目的是( )
A. 侵占中国领土 B. 打开中国市场 C. 掠夺中国衣料 D. 获得经济赔偿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已为我们的生意打开了一个新的世界,这个世界是这样的广阔,倾兰开厦全部工厂的出产也不够供给它一省的衣料的”可知,英国侵略中国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打开中国的市场,向中国倾销商品,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中国领土,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掠夺中国的衣料,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经济赔偿,排除D项。故选B项。
2. 1808—1856年,市场上白银相对于铜钱的价格上涨约2.5倍,清朝出现严重的“银荒”。这一时期,出现“银荒”的重要原因是( )
A. 鸦片贸易 B. 自然经济解体 C. 工业投资 D. 军费开支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材料“1808—1856年,市场上白银相对于铜钱价格上涨约2.5倍”可知,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英国为打开中国市场发动鸦片战争,鸦片战争后英国项中国倾销商品,导致白银大量外流,出现银贵钱贱的现象,A项正确;自然经济解体主要涉及耕织分离,纺织分离等,不符合“银荒”题意,排除B项;工业投资会促进经济的发展,出现“银荒”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军费开支不会出现“银荒”,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A项。
3. 他给道光帝的上书中指出:如果听任鸦片流毒,“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材料中上书道光帝的历史人物是( )
A. 戚继光 B. 林则徐 C. 左宗棠 D. 邓世昌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和所学知识可知,林则徐曾上书道光帝:如果听任鸦片流毒,“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1838年底,道光帝派力主禁烟的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查禁鸦片,在林则徐的主持下,1839年6月3日至25日,收缴的鸦片在虎门海滩被当众销毁,B项正确;戚继光与抗击倭寇有关,排除A项;左宗棠与收复新疆有关,排除C项;邓世昌与甲午中日战争有关,排除D项。故选B项。
4. 林则徐在广州禁烟时,广州城乡百姓纷纷响应,或收缴烟膏烟具,或检举鸦片贩子;虎门群众自觉组织起来,一发现走私鸦片的商船,立即遍吹螺号,集合渔船,前后纵火,将船烧毁。由此可见,林则徐能够取得禁烟斗争胜利的原因是( )
A. 全国各地的响应 B. 道光帝的高度信任
C. 人民群众的支持 D. 林则徐的态度坚定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林则徐在广州禁烟时,广州城乡百姓纷纷响应,或收缴烟膏烟具,或检举鸦片贩子;虎门群众自觉组织起来,一发现走私鸦片的商船,立即遍吹螺号,集合渔船,前后纵火,将船烧毁”的信息可知,题干材料表明虎门销烟得到了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C项正确;题干描述的是广州百姓的支持,不能体现全国各地的响应,排除A项;题干材料没有涉及道光皇帝“高度信任的内容,排除B项;林则徐的态度坚定是虎门销烟的一个原因,但是题干材料中没有涉及,排除D项。故选C项。
5. 按照史料的学术价值进行分类,可以分为第一手史料和第二手史料。下列资料中,属于第一手史料的是( )
A. 琦善上书道光帝的奏折 B. 电影《鸦片战争》海报
C. 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虎门销烟 D. 三元里抗英的宣传片
【答案】A
【解析】
【详解】据所学可知,史料按照资料价值的不同,分为第一手史料(直接史料/原始材料)和第二手史料(间接史料)。第一手史料是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发生当时所产生,可较直接作为透视历史问题的史料;第二手史料是指经过后人运用一手史料所作的研究及诠释。琦善上书道光帝的奏折是直接在历史发生当时所产生的,属于第一手史料,A项正确;BCD项都是后人所作,属于第二手资料,排除BCD项。故选A项。
6. 英国在通过发动“贸易战争”迫使清政府签下的这一条约中,“合法”取得了协议关税、割香港岛、军舰停泊口岸等一系列特权。材料中的“条约”指的是( )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和所学可知,1842年,中英签订《南京条约》,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A项正确;《北京条约》增开天津为商埠,割九龙司地区一区给英国,排除B项;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兵费白银2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元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等,排除C项;《辛丑条约》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排除D项。故选A项。
7. 鸦片战争期间,清朝有官员上奏折说焚毁英军轮船兵船各一艘,“逆夷被击及溺水死者不计其数”,受到道光帝嘉奖。实际是该官员率清军在广州城挂白旗求和,并向英军交纳600万元赎城费。清朝官员谎报冒功的现象可以用来研究( )
A. 鸦片走私的危害 B. 虎门销烟的影响 C. 《南京条约》的影响 D. 中国战败的原因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题干材料“清朝官员谎报冒功的现象”说明鸦片战争的失败是必然的。孙子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然而,清政府在战争中不知彼,同时还欺骗自己,则战争最终的结局,不言自明,D项正确;题干材料“清朝官员谎报冒功的现象”与鸦片走私和虎门销烟无关,排除AB项;由题干材料“鸦片战争期间”可知,材料不能用来研究《南京条约》的影响,排除C项。故选D项。
8. 观察1843年前后中英两国进出口货物税率变化表,导致表中税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货物 旧税率(%) 新税率(%)
棉花 24.19 5.56
面纱 13.38 5.56
斜纹布 14.92 5.56
A. 通商口岸的开放 B. 小农经济的破产 C. 协定关税的影响 D. 纺织工业的发展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表格信息可知,中国的税率在下降,根据时间“1843年”可知是鸦片战争时期,表格税率下降的原因是《南京条约》中协定关税所导致的,C项正确;通商口岸的开放不会导致税率下降,排除A项;小农经济的破产与税率无关,排除B项;表格信息无法得出纺织工业是否发展的结论,排除D项。故选C项。
9. “中国全境开放通商,至少允许进入长江流域和沿海各城市;鸦片贸易合法化……外国公使进驻北京等。”英、法两国提出的这些修约内容遭拒后,最终引发了( )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中国全境开放通商,至少允许进入长江流域和沿海各城市;鸦片贸易合法化……外国公使进驻北京等’英、法两国提出的这些修约内容遭拒”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后,列强不满即得利益。他们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B项正确;鸦片战争在沿海的城市,开设通商口岸,排除A项; 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承认鸦片贸易合法化都是第二次鸦片战争,清政府失败后签订条约内容,与甲午中日战争签订的条约、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条约无关,排除CD项。故选B项。
10. 1860年,咸丰皇帝收到奏章,其中提到:“夷人带有马步数千名赴海淀一带,将圆明园、三山等处宫殿焚烧。”其中的“夷人”是( )
A. 英国军队 B. 英法联军 C. 八国联军 D. 日本军队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1860年”“夷人带有马步数千名赴海淀一带,将圆明园、三山等处宫殿焚烧”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与火烧圆明园有关,清朝咸丰皇帝时期,英法列强于1856年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咸丰皇帝出逃,英法联军洗劫并焚毁著名皇家园林圆明园,B项正确;1840年,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A项;1900年,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C项;1894年,日本发动侵略中国的甲午中日战争,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11. 清朝时候,商人张三从上海运一批货到汉口,受到各地官吏的百般刁难,重重勒索。他气愤地说: “清政府有条约规定,外国商船可以在长江自由航行,不受盘查,为而我们中国人什么不行?难道非要中国商船插上外国旗子才有生路吗?”这里的“清政府条约”是指( )
A. 《南京条约》 B. 《望厦条约》 C. 《天津条约》 D. 《北京条约》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外国商船可以在长江自由航行”和所学知识可知,1858年的《天津条约》中规定,各国公使常驻北京,增开十处通商口岸,外国人可往内地游历、通商、传教等,C项正确;《南京条约》没有涉及外国商船通行的内容,排除A项;《望厦条约》条约中规定,美国兵船可以任意到中国港口“巡查贸易”,排除B项;《北京条约》内容是承认《天津条约》继续有效,加开天津为商埠以及割让九龙的一部分给英国等,排除D项。故选C项。
12. 文物流失最严重的第②次高峰是由于发生了( )
A. 第二次鸦片战争 B. 甲午中日战争 C. 八国联军侵华战事 D. 抗日战争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图片可知,②的时间是1860年。结合所学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了北京,咸丰皇帝逃往承德,英法联军闯入皇家园林圆明园并大肆劫掠,因此出现文物流失最严重的第②次高峰是第二次鸦片战争,A项正确;甲午中日战争是1894——1895年,与②时间不符,排除B项;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是1900——1901年,与②时间不符,排除C项;抗日战争是1931——1945年,与② 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
13. 1841年,林则徐预言:“终为中国患者,其俄罗斯乎!”下列史实最能证明林则徐预言的是( )
A. 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B. 增开天津为商埠
C. 逼迫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 D. 割占中国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
【答案】D
【解析】
【详解】9 世纪下半期,沙俄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攫取中国领土达 150 多万平方千米, 是近代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证实了“终为中国患者,其俄罗斯乎!”的预测,D项正确;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是英法联军,排除A项;1860年签订了中英、中法《北京条约》,在条约中,清政府除承认《天津条约》继续有效外,又增开天津为商埠,排除B项;《辛丑条约》中规定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这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签订的条约,排除C项。故选D项。
14. 根据下面条约第六款内容,可以判定该条约是( )
第六款:前据当年(1860年)二月二十八日大清两广总督劳崇光,将粤东九龙司地方一区,交与大英驻扎粤省暂充英法总局正使功赐三等宝星巴夏礼代国立批永租在案,
兹大清大皇帘定即将该地界付与大英大君主并历后嗣,并归英属香港界内,以期该港埠面管辖所及庶保无事。
A. 《南京条约》 B. 《天津条约》 C. 《北京条约》 D. 《辛丑条约》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粤东九龙司地方一品,交与大英驻扎粤省暂充英法总局正使功赐三等宝星巴夏礼代国立批永租在案”可知,1860年10月,英法迫使清政府签订《北京条约》,在条约中,清政府除承认《天津条约》继续有效外,又增开天津为商埠,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赔款额也大幅增加,因此该条约是《北京条约》,C项正确;《南京条约》割占的是香港岛,与九龙司关系不大,排除A项;通过《天津条约》,西方列强获得了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等特权,与九龙司等地区关系不大,排除B项;《辛丑条约》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但并未割占九龙司等地区,排除D项。故选C项。
15. 1844年,他和好友冯云山离开本乡到外县宣传教义,劝导世人拜信上帝。1851年他率众人聚在广西桂平的金田村发动了起义,太平天国正式诞生。“他”是指( )
A. 洪仁玕 B. 韦昌辉 C. 洪秀全 D. 杨秀清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1844年,他和好友冯云山离开本乡到外县宣传教义,劝导世人拜信上帝。1851年他率众人聚在广西桂平的金田村发动了起义,太平天国正式诞生”和所学知识可知,1851年1月11日是拜上帝会首领洪秀全38岁的生日,这一天,在广西金田村的地主韦昌辉的家里,洪秀全宣称当日为“太平天国元年”,并发布檄文,要求拜上帝会的所有成员蓄发易服,头裹红巾,发动了一场规模空前的农民战争,史称“金田起义”,因此他是洪秀全,C项正确;洪仁玕是太平天国运动后期的领导人物,排除A项;韦昌辉和杨秀清是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将领,排除BD项。故选C项。
16. 它设计了一个新社会的蓝图,其目标在于实现“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美好理想。“它”指( )
A. 《天朝田亩制度》 B. 《资政新篇》 C.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 《明定国是诏》
【答案】A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颁布了太平天国的纲领性文件《天朝田亩制度》,规定不分男女, 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太平天国想通过这个方案,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 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A项正确;《资政新篇》是提出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等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外交主张,与题干信息无关,排除B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与题干信息无关,排除C项;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明 定国是诏”,宣布变法,与题干信息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
17. 有人把太平天国运动的发展历程分为“宗教构梦、战争追梦、政策筑梦、内乱毁梦”四个篇章。其中,“内乱毁梦”始于( )
A. 金田起义 B. 定都天京 C. 北伐西征 D. 天京事变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太平天国运动的发展历程分为‘宗教构梦、战争追梦、政策筑梦、内乱毁梦’四个篇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定都天京以后,太平天国主要领导人之间嫌隙日生,杨秀清、韦昌辉、石达开等各自结成自己的势力集团,进行争权夺利的斗争,互相残杀,史称“天京事变”, 天京事变使太平军元气大伤,并丧失了乘胜歼灭敌人的有利时机,是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转折点,属于“内乱毁梦”,D项正确;金田起义是太平天国运动开始的重要标志,与其内乱无关,排除A项;定都天京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正式确立了政权,而不是体现其内乱,排除B项;北伐西征使太平天国运动走向军事上的顶峰,排除C项。故选D项。
18. 天王制造24只金碗,金筷子,连净桶夜壶都以金造。天王府更是修建的气势恢宏,可与北京的紫禁城相媲美。这些材料说明了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是( )
A. 领导人享乐腐化 B. 领导人争权夺利 C. 经济实力雄厚 D. 中外勾结的镇压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天王制造24只金碗,金筷子,连净桶夜壶都以金造。”可以看出太平天国的统治集团的生活是十分奢侈的,有鲜明的享乐主义,A项正确;题干没有涉及领导人争权夺利、中外勾结镇压的内容,排除BD项;材料反映了太平天国统治集团物奢侈享乐,不能说明太平天国经济实力雄厚,排除C项。故选A项。
19. 从前由满人占据的重要督抚位置,现在落入了汉人之手……即使是在朝廷最核心的机构车机处中,也有越来越多的汉人任职,直至最后他们的人数超过了满人。这一现象发生在( )
A. 鸦片战争后 B. 太平天国运动后 C. 甲午中日战争后 D. 八国联军侵华后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从前由满人占据的重要督抚位置,现在落入了汉人之手……即使是在朝廷最核心的机构车机处中,也有越来越多的汉人任职,直至最后他们的人数超过了满人。”可知这一现象即汉人逐渐占据重要官职的情况,主要发生在太平天国运动之后。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使得清政府对地方控制力减弱,许多汉人官员通过镇压太平天国或维护地方稳定而获得重用,逐渐进入重要的官僚职位,包括督抚位置和中央机构,B项正确;鸦片战争之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与材料无关,排除A项;甲午中日战争之后,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外国列强对中国的侵略由商品输出变成资本输出,与材料无关,排除C项;八国联军侵华之后中国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政府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
20. 下列太平天国的诸项活动中,能够与当时世界历史潮流同步的是( )
A. 《天朝田亩制度》 B. 严惩外国侵略者 C. 资政新篇 D. 反对封建统治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可知,当时世界历史潮流是资本主义发展,1859年,洪仁玕写成《资政新篇》,提出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等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外交主张,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是近代中国的先进人士最早提出的发展资本主义的近代化纲领,C项正确;颁布《天朝田亩制度》主张平均主义,没有体现与当时世界历史潮流同步,排除A项;严惩外国侵略者是取得民族独立的措施,没有体现与当时世界历史潮流同步,排除B项;太平天国运动是反抗清朝封建统治的一次农民起义,而当时世界历史潮流是资本主义发展,排除D项。故选C项。
21. 1848年刊行的《瀛寰志略》,多次指出西方能在中国火器基础上制造出锐利且易用的枪炮,对此中国既要反思,更要仿效。1866年,清政府刻印此书并送官员参阅。清政府此举意在( )
A. 查禁鸦片走私 B. 推动洋务运动 C. 宣传维新变法 D. 抗击八国联军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1848年刊行的《瀛寰志略》,多次指出西方能在中国火器基础上制造出锐利且易用的枪炮,对此中国既要反思,更要仿效。1866年,清政府刻印此书并送官员参阅。清政府此举意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政府赞同学习了西方器物的主张,这与洋务运动提出的师夷长技以自强的口号是相吻合的所以清政府意在推动洋务运动,B项正确;查禁鸦片走私目的是禁止鸦片贸易,与题干无关,排除A项;维新变法是主张学习西方的制度,变法图强,与题干学习西方的器物不相符,排除C项;抗击八国联军提出的口号是“扶清灭洋”,带有盲目排外的色彩,不提倡向西方学习,排除D项。故选B项。
22. 为解决军工企业的资金、运输等问题,洋务派创立民用企业,下列选项中属于民用企业的是( )
A. 汉阳铁厂 B. 福州船政局 C. 安庆内军械所 D. 江南机器制造总局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地主阶级洋务派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提出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洋务运动后期以“求富”为口号,创办了一批近代民用工业,包括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A项正确;洋务运动前期的口号是“自强”,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包括安庆内军械所、福州船政局、江南制造总局等,排除BCD项。故选A项。
23. 中国近代某位重要历史人物说:“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据此可知,他主张( )
A. 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B. 扶清灭洋 C. 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D. 君主立宪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洋务派掀起了一场“师夷长技”的洋务运动,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以维护清王朝统治,C项正确;维新变法运动和辛亥革命学习西方政治制度,排除A项;“扶清灭洋”与义和团运动相关,排除B项;戊戌变法主张学习君主立宪制,排除D项。故选C项。
24. 下面是清政府19世纪60年代初创办中国第一所新式学堂开设课程内容,该学堂是( )
外语训练 讲授各国地图 数理启蒙 阅读各国史略 几何原本 微积分代数学 航海测算 天文测算 万国公法 富国策 汉文经学 化学
A. 山西大学堂 B. 京师同文馆 C. 京师大学堂 D. 福州船政学堂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清政府19世纪60年代初创办的中国第一所新式学堂开设课程内容”和图片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是清政府在洋务运动期间,洋务派创办了新式学堂,1862年,洋务派创办了第一所新式学堂—京师同文馆,B项正确;山西大学堂(山西大学前身)创立于1902年,与题干时间信息不符,排除A项;京师大学堂是维新变法时期创建的,与题干的时间信息不符,排除C项;福州船政学堂是中国第一所近代海军学校,开设有法语、基础数学、解析几何、微积分、物理、机械学、船体制造、蒸汽机制造等课程,与材料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25. 2024年5月1日上午,由我国完全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弹射型航空母舰福建舰出海开展首次航行试验,这是我国海军建设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中国近代化新式海军建设始于( )
A. 洋务运动 B. 百日维新 C. 辛亥革命 D. 南昌起义
【答案】A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在直隶总督李鸿章的倡议下,清政府开始大规模进行近代海防建设,筹建新式海军,到19世纪80年代,福建、广东、南洋和北洋等海军初步建成,因此我国的近代化海军始建于洋务运动时期,A项正确;百日维新是 以康有为为首的改良主义者进行的资产阶级政治改革,是一项政治改革运动,该变法主要内容为学习西方,提倡科学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发展农、工、商业等,没有海军建设,排除B项;辛亥革命是指发生于中国农历辛亥年,即公元1911年至1912年初,旨在推翻清朝专制帝制、建立共和政体的全国性革命,没有建设海军,排除C项;南昌起义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部分国民革命军在江西省南昌市举行的武装起义,没有海军建设,排除D项。故选A项。
26. 19世纪60年代,中亚浩罕国军事头目阿古柏率兵侵占新疆大部分地区。19世纪70年代,俄国出兵侵占新疆伊犁地区。1874年,日本派军队进攻中国台湾。1883年年底,法国攻击驻守越南的清军,中法战争爆发。这些史实说明这一时期( )
A. 中国边疆危机十分严重 B. 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C. 列强已就侵华达成一致 D. 清朝沦为“洋人的朝廷”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中亚浩罕国军事头目阿古柏率兵侵占新疆大部分地区。19世纪70年代,俄国出兵侵占新疆伊犁地区。1874年,日本派军队进攻中国台湾。1883年年底,法国攻击驻守越南的清军,中法战争爆发。”和所学知识可知,新疆、伊犁地区和台湾均属于中国边疆地区,而越南则属于中国邻国,反映了中国面临着十分严重的边疆危机,A项正确;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后,列强在中国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中国的边疆危机,C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辛丑条约》的签订使清朝成为“洋人朝廷”,排除D项。故选A项。
27. 19世纪中后期,法国将侵略的矛头指向中国。1883年,法国挑起中法战争,中国人民奋起抗争。其中率军取得镇南关大捷的民族英雄是( )
A. 曾国藩 B. 左宗棠 C. 冯子材 D. 李鸿章
【答案】C
【解析】
【详解】据所学知识可知,1885年3月24日,法军自越南谅山进犯镇南关,冯子材率黑旗军等部在关内4公里处的关前隘成功伏击法军,重伤法军统帅尼格里,毙敌1000多人,取得镇南关大捷。镇南关大捷扭转了整个中法战争的局面,战争形势对中国极为有利。法军的惨败,导致了法国茹费理内阁的倒台,C项正确;曾国藩组建湘军,最终击败太平天国,与镇南关大捷无关,排除A项;左宗棠是洋务派代表人物之一,曾率领军队收复新疆,排除B项;李鸿章是洋务运动代表人物之一,与镇南关大捷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
28. “为掩护旗舰,致远舰冲在最前面,遭到日舰围攻,船身中炸弹而倾斜,邓世昌下令致远舰全速冲向吉野舰。”材料描写的场景属于甲午中日战争中的( )
A. 兵败平壤 B. 黄海海战 C. 失利辽东 D. 折翼威海卫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信息“致远舰冲在最前面”“邓世昌下令致远舰全速冲向吉野舰”结合所学可知,在黄海海战中,北洋舰队与日本联合舰队在黄海海面展开激战,重创日舰,致远舰管带邓世昌壮烈牺牲,B项正确;平壤战役属于甲午中日战争期间的战役,但是与邓世昌没有直接关联,排除A项;辽东战役爆发时,邓世昌已牺牲,排除C项;1895年,在甲午中日战争的威海卫战役中北洋水师全军覆没,水师提督丁汝昌自杀殉国,排除D项。故选B项。
29. 陈独秀曾撰文写道:“我十年以前……哪知道国家是个什么东西,和我有什么关系呢?到了甲午年,才听见人说有个什么日本国,把我们中国打败……此时我才晓得,世界上的人,原来是分作一国一国的,此疆彼界,各不相下。”这表明( )
A. 甲午战争促使国家意识觉醒 B. 封建制度腐朽落后
C. 封建愚民政策对中国社会影响深远 D. 中国近代化开始于甲午战后
【答案】A
【解析】
【详解】据题干“我十年以前……哪知道国家是个什么东西,和我有什么关系呢?到了甲午年,才听见人说有个什么日本国,把我们中国打败……此时我才晓得,世界上的人,原来是分作一国一国的,此疆彼界,各不相下。”和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了甲午中日战争促使中华民族觉醒,由没有国家概念,到国家意识增强,A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封建制度腐朽落后”的内容,排除B项;材料没有强调封建愚民政策对中国社会影响深远,排除C项;中国近代化开始于洋务运动,排除D项。故选A项。
30. 小明同学搜集清朝爱国官兵的事迹进行自主学习。请为他选择合适的主题( )
林则徐 虎门销烟
左宗棠 收复新疆
邓世昌 黄海海战为国捐躯
A. 反抗外来侵略维护国家统一 B. 治理边疆危机
C.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 D. 反抗封建专制统治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材料可知,林则徐领导的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左宗棠收复新疆,打击了沙俄的侵略势力,维护了国家的统一;甲午中日战争的黄海海战中,邓世昌率部抗击日军,英勇就义。因此,三个清朝爱国官兵的事迹反映的主题是反抗外来侵略维护国家统一,A项正确;林则徐领导的禁烟斗争不属于边疆危机,排除B项;近代化的早期探索是指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等,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C项;题干涉及的爱国官兵事迹是反抗外来侵略,而不是反抗封建专制统治,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A项。
二、综合题:(第31题15分,第32题12分,第33题13分,共40分)
3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请君莫畏大炮子,百炮才闻几个死?请君莫畏火箭烧,彻夜才烧二三里。我所畏者鸦片烟,杀人不计亿万千。君知炮打肢体裂,不知吃烟肠胃皆熬煎,君知火箭破产业,不知买烟费尽囊中钱。
——《炮子谣》
(1)阅读《炮子谣》,总结鸦片的危害。
材料二:英美等国商贩被迫陆续缴出鸦片110多万千克。在林则徐的主持下,1839年6月3日至25日,收缴的鸦片在虎门海滩被当众销毁。
(2)阅读材料二,说出这是哪个历史事件?指出这个历史事件的历史意义。
材料三: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失败,主要由于社会制度腐败集中地反映为清政府和军队里投机派活动的猖獗,在它影响下,道光帝缺乏抗战到底的决心……中国经济技术落后明显地表现在军队的装备上。……虽然某些官兵英勇抗敌,但无法改变战役的失败形势。
——徐风晨等主编《中国近代史》
(3)战争失败后被迫开放五口通商口岸,请写出这五个通商口岸的地点名称。并根据材料三分析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
材料四:鸦片战争后,尽管表面上清王朝仍继续维持其统治地位,但实际上中国已经不再像以往那祥拥有独立完整的国家主权,在许多方面不得不受制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摆布,成为西方诸列强掠夺和奴役的对象。
——摘自朱英《中国近代史十五讲》
(4)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简述鸦片战争的影响。
【答案】(1)危害:摧残身体、白银外流。
(2)事件:虎门销烟;历史意义: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3)名称: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 原因:社会制度腐败;经济技术落后
(4)影响: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中国独立主权的完整性遭到破坏,自然经济遭到破坏,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解析】
【小问1详解】
危害:根据材料“不知吃烟肠胃皆熬煎,”、“不知买烟费尽囊中钱。”,可以归纳鸦片的危害有摧残身体、白银外流。
【小问2详解】
事件:根据材料“在林则徐的主持下,1839年6月3日至25日,收缴的鸦片在虎门海滩被当众销毁。”,再结合所学可知,这指的是虎门销烟。意义:结合所学可知,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小问3详解】
名称:根据所学可知,鸦片战争之后中国被迫签订《南京条约》,条约规定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原因:根据材料“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失败,主要由于社会制度腐败集中地反映为清政府和军队里投机派活动的猖獗”可知,第一次鸦片战争失败的原因是社会制度的腐败。根据材料“中国经济技术落后明显地表现在军队的装备上”可知,失败的原因是经济技术落后。
【小问4详解】
影响:根据材料“但实际上中国已经不再像以往那祥拥有独立完整的国家主权,在许多方面不得不受制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摆布,成为西方诸列强掠夺和奴役的对象。”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中国独立主权的完整性遭到破坏,自然经济遭到破坏,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60年12月24日,咸丰皇帝不得不发布了向西方学习先进技术的第一个“上谕”。此时距离鸦片战争已过去20年,清王朝丧失了20年革新突变的宝贵时间。
(1)材料一中这场“向西方学习先进技术”的运动是什么?这场运动的目的和口号是什么?列举该运动在中央的代表人物。
材料二:李鸿章大事年表(部分)
1863年 设立上海广方言馆,培养外语人才
1865年 设江南机器制造局于上海
1866年 在福州船政局附设海军军官学校
1872年 建中国第一家轮船航运公司——轮船招商局
1876年 派福建船政生出洋学习。1877—1890年共派三批海军学员赴英国学习
1878年 筹建中国第一家机器棉纺厂上海机器织布局
1880年 在天津创立北洋水师学堂1888 年北洋规队正式成立
(2)材料二中李鸿章的作为主要涉及哪些领域?他领导的这场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处于什么标志性的地位?
(3)根据材料二列举李鸿章创办的军工企业和民用企业各一个。
(4)所学知识分析,你认为李鸿章兴办洋务最终没能实现富国强兵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1)运动:洋务运动。根本目的:维护清朝统治或挽救清政府的统治危机。口号:“富国强兵” 代表人物:奕?
(2)领域:教育、经济、军事。地位: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
(3) 军事工业:江南机器制造局。民用企业:轮船招商局(或上海机器织布局)。
(4) 原因:只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没有改变落后的封建制度。
【解析】
【小问1详解】
运动:根据材料“1860年12月24日,咸丰皇帝不得不发布了向西方学习先进技术的第一个“上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60年代—90年代开始,地主阶级洋务派掀起了洋务运动。目的: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维护清政府统治或挽救清政府的统治危机。口号:根据所学知识,洋务运动的口号是“自强,求富”。代表人物:根据所学知识,洋务运动在中央的代表人物是奕?。
【小问2详解】
领域:根据材料二“李鸿章大事年表(部分)”和所学知识可知,涉及上海广方言馆、江南机器制造局、派三批海军学员赴英国学习和上海机器织布局等。所以,李鸿章的作为主要涉及教育、经济、军事领域。地位: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可知,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经过30多年的建设,中国近代化的军事工业、民用工业等逐渐发展起来,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他领导的这场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处于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标志性的地位,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
【小问3详解】
举例:根据材料二“江南机器制造局、轮船招商局、上海机器织布局”和所学知识可知,李鸿章创办的军事工业为江南机器制造局;民用企业为轮船招商局或上海机器织布局。
【小问4详解】
原因: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洋务最终没能实现富国强兵的原因是只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没有改变落后的封建制度。
3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88年,沙俄举行远东特别会议,在低估日本实力和野心的情况下,决定全力支持日本,即旨在利用日本、削弱中国,进而牵制英国的远东政策,正如恩格斯所言:“中日战争是把日本作为工具的俄国政府挑起来的。”……法国在中日战争开战前利用中日的紧张关系,一直催促日本对中国宝战。当时的德国为了在亚洲取得相应的侵略地位,也曾主张利用日本对中国进行打击。
材料二 1894年7月16日,英日双方签订了新的条约,规定5年后生效,英国取消在日本租界和租界行政权,废除在日本的领事裁判权,提高关税(从5%提高到10—15%)等等。7月23日,英国政府又照会日本政府,宣称若中日开战,不以上海为战场,则英国将采取“中立”立场,不久,日本政府揭开了对华战争的序幕。
——以上材料均摘自《近代日本崛起的原因探析》
(1)根据材料一,指出沙俄支持日本的目的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指出欧洲列强对中日战争一致奉行怎样的政策?该政策在当时中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材料三 2018年9月,黄海海战中“经远舰”经水下考古确认。关于“经远舰”沉没,中日双方均有记载。比如日本海军官修军史《明治廿七八年海战史》描写道:“不久,‘经远’,到了生命最后水下考古发现的‘经远’铭牌的时刻,螺旋桨露出在空中旋转,红色的舰底一览无余。”此次考古证实了“经远舰”的确切位置,即辽宁省大连市庄河黑岛老人石(旧称虾老石)的南面,与民国《庄河县志》的记载基本吻合,船体上还发现了毛瑟枪子弹、转轮手枪子弹、37毫米炮弹等武器,还原了当时“经远舰”遭四艘日舰围攻的惨烈场景:管带林永升至死不降,绝大部分官兵与舰同沉。
(3)材料三中哪些史料属于文献史料,哪些属于实物史料?请写出牺牲在黄海海战的民族英雄。
材料四 列强争先恐后地到中国开设工矿企业或修筑铁路,直接掠夺中国的原料和劳动力……使数百万台湾同胞,长期处于殖民统治的深重灾难之中。
(4)从材料四可以看出列强在中国的侵略方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材料五 下表关于甲午中日战争的史料
甲午战争的失败,对中国社会的震动之大,前所未有,一向被中国看不起的“倭寇”竟全歼北洋水师,索得巨款,割走国土。而随后掀起的瓜分狂潮,进一步加剧了民族危机。 ——摘编自杨天宏《甲午战后中国知识分子的民族主义情愫》 ……这次战争确实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转折点,它的意义就在于激发了全民族的觉醒,一种要求改革和进步的觉醒、富强意识的觉醒、爱国主义和自我的觉醒。 ——戴逸《甲午战争深刻影响世界历史》
(5)材料五中两位历史学家各是怎样评价甲午战争影响的?
【答案】(1)目的:削弱中国,牵制英国
(2)政策:纵容(或者扶植)。影响:加速了甲午中日战争的爆发。
(3) 文献史料:《明治廿七八年海战史》《庄河县志》 实物史料:毛瑟枪子弹、转轮手枪子弹、37毫米炮弹英雄:邓世昌
(4)变化:由商品输出变成资本输出。
(5)评价:第一位历史学家认为甲午战争的失败加剧了民族危机,掀起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第二位历史学家认为甲午战争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重大转折点,激发了全民族的觉醒。
【解析】
【小问1详解】
目的:根据材料“ 1888年,沙俄举行远东特别会议,在低估日本实力和野心的情况下,决定全力支持日本,即旨在利用日本、削弱中国,进而牵制英国的远东政策”可知,沙俄支持日本的目的是削弱中国,牵制英国。
【小问2详解】
政策:根据材料“7月23日,英国政府又照会日本政府,宣称若中日开战,不以上海为战场,则英国将采取“中立”立场,不久,日本政府揭开了对华战争的序幕。”可知,列强扶植纵容日本侵略中国。影响:根据材料“英国将采取“中立”立场,不久,日本政府揭开了对华战争的序幕。”结合所学知识,英国宣布采取“中立”态度之后,日本很快揭开了对华战争的序幕,所以这种政策加速了甲午中日战争的爆发。
【小问3详解】
文献史料: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文献史料是以文献形式呈现的史料,如书籍、历史文献、县治等,因此, 材料中体现的《明治廿七八年海战史》《庄河县志》是文献史料。 实物史料: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以实物形式呈现的史料为实物史料,如历史遗迹、化石、建筑,各种历史事件对应的背景下人类活动遗留下来的各种物件,因此,材料中的毛瑟枪子弹、转轮手枪子弹、37毫米炮弹都属于实物史料。英雄: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邓世昌在黄海海战中牺牲,是我国的民族英雄。
【小问4详解】
变化:根据材料“列强争先恐后地到中国开设工矿企业或修筑铁路,直接掠夺中国的原料和劳动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甲午中日战争后,中日双方签订《马关条约》,列强的侵华方式由商品输出变成资本输出。
【小问5详解】
评价:根据材料“而随后掀起的瓜分狂潮,进一步加剧了民族危机。”可知,第一位历史学家认为甲午中日战争加剧了民族危机,掀起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根据材料“这次战争确实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转折点,它的意义就在于激发了全民族的觉醒”可知,第二位历史学家认为甲午战争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重大转折点,激发了全民族的觉醒。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区陈店第一初级中学2024-2025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含解析)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