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2025届高中历史一轮复习专题训练
一、单选题
1.新文化阵营所否定的只是作为官方意识形态的封建化儒学,而非原始意义上与先秦诸子并列的传统形态的儒学。同时他们褒扬墨学,挖掘了墨学价值并赋予其新的时代使命。这一做法( )
A.表明新文化运动性质发生变化 B.导致近代中国文化复古主义成为主流
C.强调了传统文化的冲突和融合 D.意在为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寻找出路
2.孙中山在一次演说中认为,近代欧美各国工商业发达,却出现“富者敌国,贫者无立锥”的现象,因此中国必须“未雨绸缪,赶紧设法,免得再蹈覆辙”。孙中山旨在( )
A.抨击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 B.宣传“均贫富”的政治理想
C.为联合苏俄提供政策依据 D.主张社会革命解决民生问题
3.“五四运动”之后,有学者以政权更迭为例指出古文与白话文的关系是:“以前文言的皇帝专制,白话军出来反抗……但是后来皇帝倒了,民国成立,那废帝的族类当然还他本来面目,成为五族之一,是国民的一部分。”该学者( )
A.倡导传统与现代文化的兼容并蓄 B.从文化层面反思辛亥革命的成败
C.打破保守观念为新文化营造空间 D.突出白话文在社会转型期的影响
4.在中西文化论战中杜亚泉称:中国固有文明“正足以救西洋文明之弊,济西洋文明之穷。”陈独秀则称:“若是决计革新,一切都应该采取西洋的新法子,不必拿什么国粹、什么国情的鬼话来捣乱。”两者的共同之处在于( )
A.都主张全盘接受西方的文明 B.都通过文明比较来重新定位传统文化
C.都对东西方文明有全面了解 D.都深切感受到西方现代文明的先进性
5.有学者认为,中国资产阶级为了中国近代化作了不懈的努力,其间经历了始于1875年的早期改良派的宣传活动、1895年的维新运动和随后独领风骚的辛亥革命运动。之所以“独领风骚”,主要是因为辛亥革命( )
A.实现了中国社会的政治转型 B.使中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C.废除了中国的封建土地制度 D.促进了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
6.三民主义是同盟会的纲领,但同盟会成员对纲领的态度并不一致。有的只接受民族主义,有的只接受民族、民权“二民主义”。表示赞成三民主义纲领的,在具体解释上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由此可推知( )
A.三民主义不是彻底的革命纲领 B.三民主义存着自相矛盾的内容
C.革命党人的组织力量较为涣散 D.辛亥革命没有正确的指导思想
7.据统计,20世纪20年代初中国的纺织业中,国产纱锭41%集中在上海,10%集中在武汉,11%集中在天津,内地的纱厂很少。该统计数据表明( )
A.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忽视重工业发展 B.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地区分布不平衡
C.中国近代民族工业技术力量落后 D.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受外资控制严重
8.1910年,长沙爆发抢米风潮。具有地方议会性质的湖南谘议局致电军机处,请求朝廷撤换处置失当的巡抚,谘议局议长和士绅联名致电湖广总督瑞澂。瑞激认为该士绅等“迹近干预”,上奏朝廷:“巡抚乃系疆臣,用舍尤应钦定。”这表明( )
A.新政强化了清廷权威 B.谘议局架空了督抚权力
C.地方势力控制了官场 D.士绅阶层民主意识增强
9.近代前期,林则徐、魏源高举“经世致用”的大旗,引领中国人开眼看世界;梁启超提出“能变则全,不变则亡”,推动戊戌变法的开展;孙中山坚持“天下为公”的价值导向创立并维护中华民国。这反映出( )
A.思想解放是近代中国救亡图存的主要途径
B.近代中国救亡图存深受优秀传统文化影响
C.西学的广泛传播推动并加深中国社会变革
D.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有极强的功利主义倾向
10.1904年,陈独秀在芜湖创办《安徽俗话报》,主张用“最浅近最好懂的俗话”来办报。该报“价格便宜,穷人也可以买得起”,很快声名鹊起,发行仅半年,销量即达数千份,当时,陈独秀此举有利于( )
A.推动文化平民化 B.深化文学革命
C.促进教育平等化 D.宣传马克思主义
11.蔡元培担任北大校长期间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提倡学术研究,展开百家争鸣,不拘一格选人才,对中外教员一视同仁。这旨在( )
A.鼓励和传播新文化思想 B.缓和学校内部派系斗争
C.提高北京大学学术地位 D.听任各种思想自由发展
12.下图所列为1919年4月《教育潮》的创刊宣言。这表明该刊编者认识到( )
本杂志以开发教育真义,力图改进为宗旨,抑潮之为物,有扫腐摧圣之势力,除旧布新之功用者也。 (一)精神潮流一一即一时代思想之集合。 (二)时代潮流——即一时代世界大势之所趋。 (三)社会潮流—一即一社会之现状。
A.教育变革对培养国民的重要作用 B.民主科学是解放思想的重要武器
C.青年学生是革命的主力力量 D.思想解放是社会进步的前提
二、论述题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在史学研究领域,“主观动机”和“客观效果”是经常被采用的两个历史解题思路维度,“主观动机”和“客观效果”可能出现相一致的结果,也可能出现相背离的局面。如:清末新政,1901年,慈禧太后下令成立“督办政务处”,定出改革方向,学习日本,推行君主立宪制。“新政”改革中,编练“新军”是内容之一,清政府令各省设立督练公所,为各省领导编练“新军”的机构。……又设立商部,倡导官商创办工商企业。……“新政”的另一个重要内容是废科举,办学堂,派遣留学生。
请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运用“主观动机”和“客观效果”之间关系的模式,解题思路论证清末新政。(要求:观点明确、史实恰当、论证合理)
三、材料题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江浙财团最早的雏形是宁波商帮。……至中华民国初期,江浙籍人士控制的银行已成为上海金融界最重要的力量,江浙财团至此正式崛起并达到鼎盛时期。三十年代随着日本入侵的威胁日益临近,国民政府对经济的统治程度日渐加深,至1935年时,全国2566家银行有1971家被国民政府控制,江浙财团在经济上逐渐失去主导地位,它们中许多银行和企业被兼并,逐步地沦为“四大家族”官僚资本的附庸。这种局面的形成,标志着江浙财团开始瓦解。
材料二:1937年7月抗战爆发后……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的民族工业在战火中被迫大规模西迁,这一举动被称为中国工业发展史上规模最大的“中国实业界的敦刻尔克大撤退。”……这次内迁的工矿企业,基本上都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骨干企业,它们带去了大批的机器设备和技术力量,利用当地丰富的责源,迅速恢复和发展生产并带动了整个后方工矿业的发展,奠定了后方近代工业的基础,使大后方第一次建立了带有独立性的工业体系。
——摘编自刘国武《抗战时期内迁民族工业的历史作用》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解题思路“江浙财团”最终走向衰弱和瓦解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抗战时期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解题思路其影响。
1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920年直皖战争后,中央形成以曹锟、张作霖为核心的“太上皇体制”。直系以英、美为后盾,大有武力统一全国之势。奉系假借日本势力,以实行蹂躏中原之野心。1921年末,因奉系支持的梁士诒内阁(亲日)遭到全国反对,直奉矛盾加剧。日本政府指出:“张作霖面从腹诽,阳奉阴违……若能拉拢直系,日中关系将大为可期”;同时强调,若奉系取胜,内外舆论皆会归责为日本援助,若奉系败北,直系也将更加亲美,因此帝国政府应持慎重中立之态,消除列国公使对帝国之误解。1922年5月,长辛店战役后,奉系败局已定,北京政府下令免去张作霖各职;张作霖随即宣布独立。在美国顾问建议直军破关追击时,日本政府随即宣布“(帝国)决不允许满铁附属地及租借地内发生任何交战行为。但只要不妨碍满铁及附属地安全,便不得拒绝军队通过”。1922年6月,在英、美的斡旋下,直奉达成停战和约,规定双方为南北统一而协力;奉军出关,直军不得向东三省进军。
——摘编自陈太勇《中立、秘援、布子:日本与第一次直奉战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解题思路第一次直奉战争中日本奉行“中立外交”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第一次直奉战争的认识。
参考答案
1.答案:D
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新文化运动时期的中国。根据“同时他们褒扬墨学,挖掘了墨学价值并赋予其新的时代使命。”可得出新文化运动时期并不全盘否定传统文化,而是对传统文化中不合理的进行批判,同时积极探索传统文化中符合新时期需要的文化内涵,为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寻找出路,D项正确;新文化运动性质并没有变化,仍然是资产阶级的思想文化运动,排除A项;近代学习西方的文化才是主流,复古并不是主流,排除B项;这一做法是试图从旧文化中找到新出路,而不是强调冲突,排除C项。故选D项。
2.答案:D
解析:近代欧美各国工商业发达,却出现“富者敌国,贫者无立锥”的现象,由此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为此孙中山提出了社会革命来解决民生问题,“免得再蹈覆辙”,故D正确;抨击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不是孙中山的目的,故A错误;“均贫富”不是孙中山的政治理想,故B错误;联合苏俄的政策依据是“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故C错误。
3.答案:A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五四运动”后(中国)。根据材料可知,学者以政权更迭为例解释古文与白话文的关系,皇帝代表古文、传统,皇帝倒了,成为五族之一,国民的一部分,说明古文成为传统融入现代白话文一起,即学者倡导传统与现代文化的兼容并蓄,A项正确;从文化层面反思辛亥革命是新文化运动,材料没有反映对辛亥革命的反思,排除B项;材料主旨是强调新旧文化的兼容,并非打破保守观念,排除C项;选项只强调了白话文的作用,忽视了古文的价值,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
4.答案:B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选题,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据材料时间信息得出准确时空是中西方。杜亚泉认为中国文明可救西方文明的弊端,陈独秀认为应该采取西方的方法,可知双方都在重新定位传统文化,B项正确;杜亚泉强调要学习中国文明,排除A项;C项错在“全面”,排除C项;杜亚泉主张学习中国文明,排除D项。故选B项。
5.答案:A
解析:由材料信息可知,辛亥革命之所以“独领风骚”,主要是因为它实现了中国社会的政治转型,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共和政体,这是之前的改良运动等所未能达到的,A项正确;辛亥革命后,中国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并没有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排除B项;辛亥革命并没有废除封建土地制度,排除C项;D项说法过于绝对,与史实不符,排除。
6.答案:C
解析:
7.答案:B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根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世纪20年代初(中国)。根据材料主旨20世纪20年代初中国的纺织业在主要大城市集中,而内地很少,反映出当时地域分布上的不平衡,B项正确;材料强度民族工业地区分布不平衡,不能看出对重工业的重视程度,排除A项;中国近代民族工业技术力量落后,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C项;材料未提及外国资本在纺织业中的比重,无法得出结论“受到外国资本控制”,排除D项。故选B项。
8.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晚清政局。选择D: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可知,针对长沙的抢米风潮,湖南谘议局致电军机处,请求朝廷撤换处置失当的巡抚,谘议局议长和士绅又联名致电湖广总督瑞徵,这说明当时地方士绅通过民主的方式进行事件的处理,体现了士绅阶层民主意识增强。排除A: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末新政使不少立宪派人士认识到清政府实无诚意推行立宪,转而支持革命,新政削弱了清廷权威。排除B、C:题干反映出谘议局通过致电方式向湖广总督瑞徵提出自己的建议,这一做法并没有架空督抚权力,同时也体现地方势力并未控制官场。
9.答案:B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据材料近代林则徐、魏源、梁启超、孙中山的救亡图存活动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经世致用、法家变革思想和天下为公的价值导向的影响,体现了近代中国救亡图存深受优秀传统文化影响,B项正确;虽然材料表达了思想解放与近代化之间的关系,但是据所学,近代中国的救亡图存是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史,更是抗争史、探索史,思想解放只居其一,排除A项;题干没有突出西学的广泛传播,排除C项;D选项从思想解放的动机出发,与材料表达的思想解放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10.答案:A
解析:A.从材料中“价格便宜,穷人也可以买得起”可以看出有利于平民掌握信息和文化,推动了文化的平民化;B.文学革命在当时还没有开始;C.材料没有涉及到教育问题;D.马克思主义是在1917年以后才在中国传播。故选:A。
11.答案:A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据本题材料信息得出主要结论:蔡元培担任北大校长期间提倡学术自由,展开百家争鸣,从而传播新思想,说明其目的是鼓励和传播新文化思想,A项正确;材料强调对中外教员一视同仁,与缓和学校内部派系斗争无关,排除B项;提高北京大学学术地位属于其影响,而不是目的,排除C项;“听任各种思想自由发展”说法错误,排除D项。故选A项。
12.答案:D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1919年(中国)。材料内容是《教育潮》的创刊宣言,该刊物要塑造“以开发教育真义,力图改进为宗旨,抑潮之为物,有扫腐摧圣之势力,除旧布新之功用者也”这表明该刊编者重在思想解放,从而推动社会进步,D项正确;材料强调《教育潮》的思想解放的作用,并未涉及教育改革,排除A项;民主科学是新文化运动的口号,材料只提到思想解放的作用,并未提到民主科学,排除B项;工人阶级是革命的主力,排除C项。故选D项。
13.答案:观点:清末新政的主观动机和客观效果出现了背离。
阐述:清朝末年,随着《辛丑条约》的签订,清政府沦为洋人的朝廷,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清朝统治者为了维护清政府统治,实行“新政”。在军事方面,大力编练新军,采用西式操练方式,推动陆军近代化,但是这一支军队并没有成为维护清政府统治的有力武装力量,反而成为辛亥革命中推翻清政府统治的主力军;在教育方面,清政府废除科举制,新版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想要培养能满足统治需要的新式人才,但是大量新式学堂学生以及留学生学习西方民主思想,宣传民主革命,成为推翻清政府统治的骨干力量。
综上可知,清政府主观动机是为了通过新政巩固统治,但是在客观效果方面,却背道而驰,促成了清政府的加速灭亡。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清政府的新政主观上想要巩固统治,但在客观效果方面却加速了清政府的灭亡,据此提出观点;再根据所学知识,列举清政府在新政中的举措,如编练新军、派遣留学生等,结合所学知识,强调新政举措在客观上助推了革命,加速了清政府的瓦解。
14.答案:(1)衰弱瓦解原因:日本侵华,江浙沿海地区陷落;日本野蛮的掠夺,对民族经济的破坏;国民政府推行“统制经济”的影响;官僚资本的侵蚀兼并;外国资本的双重压迫;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环境。
(2)特点:民族工业大规模内迁;以民生企业为主;发展较为迅速;影响:内地建立起独立的工影响:带动了整个后方工矿业的发展,奠定了后方近代工业的基础;内地建立起独立的工业体系,改变了民族工业的布局;一定程度上保存了我国的民族工业,稳定了中华民族抗战决心,为抗战的胜利打下了物质基础。
解析:(1)根据“三十年代随着日本入侵的威胁日益临近,国民政府对经济的统制程度日渐加深”得出日本侵华,江浙沿海地区陷落与日本野蛮的掠夺,对民族经济的破坏;根据“四大家族”得出国民政府推行“统制经济”的影响;官僚资本的侵蚀兼并;根据所学可得出外国资本的重压迫;从社会性角度概括得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环境。
(2)特点:根据“1937年7月抗战爆发后……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的民族工业在战火中被迫大规模西迁”得出民族工业大规模内迁;根据“这次内迁的工矿企业,基本上都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骨干企业”得出以民生企业为主;发根据“利用当地丰富的资源,迅速恢复和发展生产并带动了整个后方工矿业的发展”得出发展较为迅速;影响:根据“它们带去了大批的机器设备和技术力量,利用当地丰富的资源,迅速恢复和发展生产并带动了整个后方工矿业的发展,奠定了后方近代工业的基础”可知,带动了整个后方工矿业的发展,奠定了后方近代工业的基础;根据材料“使大后方第一次建立了带有独立性的工业体系”可解题思路出内地建立起独立的工业体系,改变了民族工业的布局;结合民族工业内迁的史实可解题思路出一定程度上保存了我国的民族工业,稳定了中华民族抗战决心,为抗战的胜利打下了物质基础。
15.答案:(1)原因:日本政府与张作霖(奉系军阀)在东北存在利益冲突;维护日本在华形象和在华利益的现实需要;英、美等国的牵制;“直强奉弱”的政治格局和为缓和奉系军阀与直系矛盾的需要;华盛顿体系的制约;对中国国内局势的考量;对满蒙地区利益的维护。(任答三点即可)
(2)认识:名义上是直、奉争夺国家领导权的军阀混战,实质是帝国主义在华利益争夺的代理人战争;加剧了中国的分裂割据,加深了帝国主义在华殖民统治的程度;直、奉的停战只是帝国主义在华利益调和的结果,也为后续军阀混战埋下隐患;无论直、奉都难以完成统一全国的目标,其混战大大滞缓了近代中国的发展进程,严重损害了国家和民族的根本利益。(任答三点即可)
解析: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2025届高中历史一轮复习专题训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