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重庆市长寿区川维中学教育集团2024~2025部编版七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历史试题(答案)

2024年秋期川维中学教育集团期中考试 初 一 历 史 试 题
(本卷共两个大题,满分50分,与道德与法治学科共用9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第1至15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 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2.答第16至17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3.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 目要求的。请按要求在答题卡上作答。
1.2023年9月28日,国家文物局发布了最新考古成果,湖北十堰学堂梁子遗址,新发现1具古人 类头骨化石——郧县人3号头骨,新发现的“郧县人”3号头骨化石,距今约100万年,实证了 我国百万年的人类史。“郧县人”的发现填补了我国哪两个古人类之间的空隙 ( )
A.元谋人、北京人 B. 北京人、 山顶洞人
C.元谋人、山顶洞人 D. 北京人、河姆渡人
2.下表所示为关于元谋人和北京人的部分考古资料。这说明()
地点 云南元谋 北京周口店
出土文物 炭屑和烧骨化石 发现多个北京人头盖骨、牙齿化石
历史结论 元谋人已经知道使用火 北京人已经过上群居生活
A.元谋人和北京人都过群居生活
C.中国是原始人类的最早发源地
B.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重要证据
D.元谋人和北京人体貌具有相似性
3.从右图中可以归纳出我国境内主要古人类遗址分布的特点是 ( )
①主要分布在长江、黄河等大河流域
②分布广泛
③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
④数量众多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中端动落入家覆君的有
4.当我们的祖先开始定居生活,制作陶器和磨制石器,农业和畜牧业、手工业逐渐产生和发展, 这一时期处于( )
A.旧石器时代 B.铁器时代 C.青铜时代 D.新石器时代
2024年秋期川维中学教育集团期中考试初一历史试题 第1页共5页
5.中国是水稻的故乡。在下列古人类中,最早种植水稻的是( )
A.元谋人 B. 山顶洞人 C. 河姆渡人 D. 半坡人
6.根据下面两种不同的建筑样式,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河姆渡人的干栏式建筑想象图 半坡人的半地穴式房屋想象图
A.当时只有这两种建筑样式 B.出现了人工栽培的农作物
C.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造成了建筑样式上的差异 D.社会已经出现了贫富分化
7.二里头是中华民族从多元走向一体的第一个节点,从满天星斗的没有概念的状态走向王权国 家形态,最早的“中国”在这里出现。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是( )
A.夏朝 B.商朝 C.周朝 D.秦朝
8.夏朝建立后,“夏传子,家天下”,这反映夏朝开创了( )
A.禅让制 B.世袭制 C.郡县制 D.分封制
9.下图中的文字是目前我国发现的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对我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 有较深远的影响。这种文字被称为( )
A.铭文
B.甲骨文 C.小篆
D.隶书
10.战国时期,铁制工具的使用进一步推广,使大量荒地得到开垦。开垦者缴纳赋税,田地所有 权就可以得到国家承认,新兴地主阶级逐渐壮大。同时,铁制工具在开挖河渠中的使用成就了 大型水利工程。以上材料说明( )
A.生产工具的进步推动社会发展 B.铁制工具完全取代了木石工具 C.各国变法带来生产工具的改进 D. 水利工程为国家统一创造条件
11.如图为西周青铜器大克鼎,该器鼎口有大型双立耳,口沿微敛,方唇宽沿。鼎腹内铸铭文290 个字,叙述了周天子对克职务的任命,并赏赐礼服、土地和奴隶等史事。大克鼎可以帮助我们 了 解 ( )
2024年秋期川维中学教育集团期中考试初一历史试题 第2页共5页
①青铜器制造工艺 ②封建社会的情况
③西周的分封制度 ④西周铭文的发展水平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12.约公元前1600年,商汤灭夏,夏朝灭亡;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纣,商朝灭亡;公元前771 年,西周王朝被犬戎族所灭。以上历史事件发生的共同原因是( )
A.农业经济的不断发展 B.统治阶级的残暴统治
C. 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 D.农民阶级的不断壮大
13.从东汉起,“天府之国”就是成都平原代名词,而把成都平原塑造成“天府之国”的第一推 动力是一座古老的水利工程。这座水利工程是( )
A.都江堰 B.灵渠 C.永济渠 D.大运河
14.在探究“百家争鸣”的影响时,七年级某学习小组制作了下表。表中内容反映出百家争鸣 ( )
百家争鸣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儒家 仁、义、礼、智、信;民为邦本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 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 敬业、诚信、友善
墨家 “兼爱”,爱无等级差别
法家 “尚法”,以法治国
A.推动战国经济发展 B. 对后世思想影响深远
C.阻碍儒家一统天下 D.二者内容完全相同
15.屈原写了许多优秀诗篇,其中充分表达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成为千古传诵的抒情长诗的是 ( )
A.《诗经》 B.《 论语》 C.《离骚》 D.《荀子》
二 、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6题15分,第17题20分,共35分。请按要求在答题 卡上作答。
16.春秋战国是一个变革的时代。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5分) 材料一:
①铁制农具 ②打制石器 ③骨耜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将上述中国古代先民使用的生产工具按照出现的时间先后顺序 进行排序。(只写序号,3分)
(2)结合所学回答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农业领域出现的新现象,以及其带来的影响。(2分)
材料二:
商鞅变法的直接目的是为了提升秦国国力,进而实现秦国称霸,这迎合了秦孝公的“变法图强 ”的政治意图,获得统治阶层的支持是商鞅变法成功的基础。商鞅变法首先以“徒木立信”来向民
2024年秋期川维中学教育集团期中考试初一历史试题 第3页共5页
众展示诚信,立信于民,取得民众的信任,为变法打下坚实的基础。刑治贵族来表明“君子犯法与 庶民同罪”的变法思想,严厉打击了反对势力,为变法清除障碍。调整生产关系是战国时期历史发 展的要求,而商鞅变法顺应了这一要求,使秦国的经济实力、军事实力等大大提升,是秦国称霸的 重要一步。
——摘编自邹佳辰《解读商鞅变法对当今法治社会的贡献及意义》
(3)以下表述是从材料二中得出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的括号内填“ √”;违背了材料二所 表述的意思,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的括号内填“×”;是材料二没有涉及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 号后的括号内填“O”。 (3 分)
A.商鞅变法鼓励耕织,推动农业发展,为秦国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
B.商鞅变法通过优待贵族来获取旧贵族势力的支持。( )
C.商鞅变法提高了秦国的国力,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重要基础。( )
(4)根据材料二归纳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 (4分)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商鞅变法的积极作用。( 2分)
(5)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的感悟。(1分)
17.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 字都活起来。七年级为此某班同学开展了一场历史主题探究活动。(20分)
【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 材料一
图A 人面鱼纹彩陶盆 图B骨耜
说明:新石器时代人面鱼纹彩陶盆,高16.5厘米, 口径39.8厘米,由细泥红陶制成,敞口卷唇,口沿 处绘间断黑彩带,内壁以黑彩绘出两组对称人面鱼 纹。 说明:这种器物用鹿、水牛的肩胛骨 加工制成,用它挖土,既可以减轻劳 动强度,又能提高劳动效率。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别指出图A和图B可用于研究哪两个人类遗址 (2分)简析图B的 史料价值。(3分)
2024年秋期川维中学教育集团期中考试初一历史试题 第4页
【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
图C湖南炎陵县炎帝陵庙里的炎帝像 图D黄帝陵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后人对炎帝和黄帝的尊称。(1分)传说中黄帝有很多的发明创 造,如何正确地看待远古传说 (2分)
【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
材料三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
——《史记。周本纪》
(3)依据材料三,指出自“平王”起,周王室政治地位的表现。(2分)结合所学谈一谈你对春秋时期诸侯争霸战争的评价 (3分)
【形成于我国早期的国家】
材料四良渚古城遗址位于浙江杭州,距今5300—4300年,古城由宫殿区、内城和外城组成。 内城面积约300万平方米,外城面积约630万平方米,规模在当时世界上首屈一指。古城的北面有一 个复杂的水利系统,由人工修建的水坝和自然山体组成,是同时期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利工程。城 内外的贵族墓地里,随葬着数十件至上百件精美的玉器,包括祭祀用的玉琮、玉璧和象征军事指挥 权的王钺。这和其他随葬品较少的普通墓地对比鲜明。
——摘编自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教科书
材料五经历十余年的孜孜以求,“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专家们在浙江良渚遗址、山西陶寺 遗址、陕西石峁遗址和河南二里头遗址等地开展大规模考古调查和发掘,以考古资料实证了中华大 地5000年文明。悠久的文明传承,自此不再仅仅是史书中泛黄的记忆;每一块铸就民族血脉的基石 上,都深深镌刻着文化自信。
(4)文明起源的重要标志有哪些 (3分)根据材料四中良渚古城的考古发现,谈谈为什么说良渚当时已进入文明社会 (3分)
(5)根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回答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初步发展具有什么特征 (1分)
2024年秋期川维中学教育集团期中考试初一历史试题 第 5 页 共 5 页一、选择题
1. A
2. B
3. C
4. D
5. C
6. C
7. A
8. B
9. B
10. A
11. A
12. B
13. A
14. B
15. C
二、非选择题
16. (1)②③①
(2)新现象:铁制农具使用和推广,新兴地主阶级壮大。影响:推动了农业发展,促进了社会变革。
(3)A:O;B:×;C:√
(4)原因:迎合统治者意图获得支持;立信于民取得信任;刑治贵族清除障碍;顺应历史发展要求。作用:提升秦国国力,推动秦国称霸,为秦统一奠定基础。
(5)感悟:改革要顺应时代潮流,取得支持,立信于民等(答案合理即可)。
17. (1)图A可用于研究半坡遗址,图B可用于研究河姆渡遗址。史料价值:骨耜是河姆渡人使用的生产工具,反映了当时的农业生产水平和生产力状况,是研究河姆渡文化的重要实物证据。
(2)尊称:人文初祖。看待:远古传说有一定的历史价值,但需要结合考古等证据进行甄别。
(3)表现: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政由方伯。评价:一方面带来了战乱和破坏,另一方面促进了民族融合和局部统一,加速了奴隶制的瓦解和封建制的产生。
(4)标志:城市出现、文字产生、青铜器使用(或金属工具使用)、国家产生(或阶级分化、王权出现)等。理由:良渚古城有宫殿区、内外城结构,有大型水利工程,有贵族和平民墓地之分,体现了城市规划、国家管理和阶级分化,所以进入文明社会。
(5)特征:多元一体(或从多元走向一体)。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重庆市长寿区川维中学教育集团2024~2025部编版七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历史试题(答案)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