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世界市场与商业贸易
(选择题12道,共36分;非选择题2道,共24分;建议用时40分钟)
学业达标
1.(2023·山东潍坊期末)16世纪至18世纪,欧洲国家成立了各种特许公司。这些公司一方面是商业公司;另一方面却又代表自己的国家,可以在海外建立政府、进行征税等。这体现出特许公司( )
A.推动了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B.有效地垄断了对外贸易
C.反映了工业资产阶级的要求
D.适应了殖民扩张的需要
解析:选D。根据题干内容及所学可知,在新航路开辟之后,西方各国鼓励海外冒险家设立公司、寻找财富和进行海外殖民,并在重要地区设立贸易中转站,方便本国开展殖民和贸易活动,从而适应了西方国家进行海外殖民扩张的需要,故选D项。
2.独占贸易公司是荷兰向海外扩张的有力组织形式。公司根据政府颁发的特许状,可以享受许多特权,甚至可以建立自己的陆、海军,有权宣战或媾和,有权建立殖民地和管理殖民地。这反映出荷兰殖民活动的特点是( )
A.殖民侵略以海上掠夺为主
B.建立垄断性的殖民贸易公司
C.以政府为后盾,官商勾结
D.商品输出与文化渗透相结合
解析:选C。据材料“公司根据政府颁发的特许状,可以享受许多特权”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独占贸易公司以政府为后盾进行殖民掠夺和垄断贸易,故C项正确;材料不能体现荷兰殖民侵略以海上掠夺为主,故A项错误;建立垄断性的殖民贸易公司是荷兰殖民活动的表现,而非特点,故B项错误;商品输出是工业革命后殖民扩张的特点,材料未体现,故D项错误。
3.下图是某学生绘制的一张时间轴。这一时间轴反映的主题是新航路开辟后( )
A.国际贸易中心的转移
B.商业经营方式的转变
C.商品种类的增加
D.国际贸易格局的演变
解析:选B。据“第一家商品交易所开业”“英格兰银行创立”“第一家百货公司开业”“有限责任公司出现”等可知,新航路开辟后发生了商业革命,使商业经营方式发生转变,故选B项;仅凭材料不能得出“国际贸易中心的转移”的结论,排除A项;材料未提及增加商品种类,排除C项;据“安特卫普(比利时)”“英国、法国、德国”可知,其均是分布在欧洲地区,国际贸易格局并未发生变化,排除D项。
4.到1900年前后,“一个国家一个地方的产品可以行销全球,一个地区发生的经济危机也会很快波及或影响全世界……欧洲市场的萧条,可以引起大西洋彼岸的工人失业;亚洲人可以在家里享用一个美国人的发明成果”。下列各项中,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欧洲正经历着一场严重的经济危机
B.“大西洋彼岸”的工人失业率很高
C.当时亚洲的经济发展速度超过美国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解析:选D。材料反映的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世界各地经济联系日益密切,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D项正确;经济危机不是材料的主旨,A项错误;“大西洋彼岸”的工人失业率很高只是材料列举的一个现象,不是材料的主旨,B项错误;从材料中看不出亚洲和美国经济发展的速度,C项错误。
5.(2023·江苏南通期末)下图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大西洋贸易的兴起
B.英国开展工业革命
C.北美是英国的殖民地
D.“三角贸易”的盛行
解析:选A。通过观察图中数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世纪中后期,英国对北美地区的出口额迅猛增长,主要得益于大西洋贸易的兴起,A项正确;英国工业革命开始于18世纪60年代,与第一阶段数值的变化无关,排除B项;“北美是英国的殖民地”只是客观背景,并非英国出口额显著增加的主要原因,排除C项;16到19世纪,欧、非、美三洲间的“三角贸易”盛行并非18世纪中期英国对北美地区出口额猛增的主要原因,排除D项。
6.(2024·山东德州联考)18世纪,英国流行印度的印花棉布,推动棉布取代传统的毛织品;房屋装饰使用来自中国的瓷器、漆器、屏风、壁纸;茶从上层社会的奢侈品成为普通大众消费品。这反映出当时英国( )
A.海外贸易改变生活方式
B.“光荣革命”消弭等级差别
C.工业革命提高国民收入
D.殖民扩张推动商品输出
解析:选A。据材料信息可知,18世纪,大量的外来商品进入英国,结合所学世界市场的史实可知,随着海外贸易的发展,英国民众的消费结构和生活方式发生巨大变化,故选A项;“光荣革命”后英国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但等级差别依然存在,茶叶从上层社会的奢侈品变成大众消费品并不意味等级差别消失,排除B项;商品在英国的流行主要是因为商品输入量的大幅增加,价格下降,而非国民收入提高,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外来商品输入英国,不是英国商品的输出,排除D项。
7.“17世纪的新兴势力——尼德兰、瑞典、英国、法国都在北部。一些成长神速的城市也一样——阿姆斯特丹、巴黎、伦敦。相比之下,地中海显得停滞不前。……16和17世纪在欧洲北部做生意比在欧洲南部有着无可争议的优势。”出现这种现象主要是由于( )
A.工业资本取代商业资本
B.垄断性贸易公司的建立
C.英国确立世界殖民霸权
D.欧洲贸易中心发生转移
解析:选D。新航路开辟后,欧洲贸易中心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故选D项;材料强调的是商业贸易活动,没有体现工业资本取代商业资本,排除A项;垄断性贸易公司的建立是商业活动的表现,排除B项;英国确立世界殖民霸权是在工业革命完成之后,排除C项。
8.(2023·山东青岛期末)鸦片战争后,在茶叶扩大出口的刺激下,内地茶叶的经营迅速发展,并且出现了一批较大规模的手工工场。这反映了( )
A.农产品开始出现商品化
B.农业日益卷入世界市场
C.商品经济取代自然经济
D.近代民族工业已经出现
解析:选B。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后,茶叶出口逐渐增多且内地出现一批较大规模的手工工场,反映出我国农业日益卷入世界市场,故选B项;明清时期,我国就已经出现了农产品的商品化趋势,与史实不符,排除A项;材料不足以说明商品经济取代自然经济,排除C项;近代民族工业于19世纪60年代左右开始出现,但近代民族工业属于近代化企业,与“较大规模的手工工场”不符,排除D项。
9.(2024·辽宁辽南期中)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北美和俄罗斯的平原是我们的粮田;芝加哥和敖德萨(今乌克兰第二大城市)是我们的粮仓;加拿大和波罗的海沿岸是我们的林木生产者;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放牧着我们的羊群;在阿根廷和北美的西部大草原放牧着我们的牛群;秘鲁运给我们白银,黄金则从南美和澳大利亚流到伦敦。印度人和中国人替我们种植茶叶,在东西印度扩大了我们的咖啡园、甘蔗和香料园;西班牙和法国是我们的葡萄园,地中海沿岸各国是我们的菜园主。我们的棉田,长期以来都是分布在美国南方,而现在差不多扩展到地球上各个热带地区去了。
——英国经济学家史丹莱·杰温斯的论述
(摘自周一良、吴于廑主编《世界通史资料选集·近代部分》)
材料二 随着全球联系的加强,更多种类的海外产品如烟草、咖啡、可可和茶叶等纷纷进入欧洲市场,成为对外贸易的主要商品。来自东方的产品——香料,如胡椒的年平均进口量,由210吨增加到7 000吨之多,由供贵族富豪享用的高级奢侈品变为了供普通人消费的大众化商品。在荷兰,茶饮逐步被当作日常饮料,各大城镇相继出现许多茶叶店铺,为了更好地宣传茶叶,茶商在包装上印制各种各样的售茶广告。1852年,世界第一家百货公司在法国巴黎开业,购物,从此成为人们非常享受的一项体验。
——摘编自帕尔默《工业革命:变革世界的引擎》
(1)概括材料一反映的世界贸易格局,结合所学,分析推动这种格局形成的因素有哪些?(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归纳近代商业贸易的变化及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6分)
解析:(1)第一小问格局,据材料一“北美和俄罗斯的平原是我们的粮田……扩展到地球上各个热带地区去了”并结合所学得出,以英国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基本形成。第二小问因素,结合所学可从工业革命、殖民扩张、交通条件、资本主义的扩张性等角度入手。(2)第一小问变化,据材料二“更多种类的海外产品如烟草、咖啡、可可和茶叶等纷纷进入欧洲市场”“由210吨增加到7 000吨之多”并结合所学得出,商品流通的种类和数量增多;据材料二“世界第一家百货公司在法国巴黎开业,购物,从此成为人们非常享受的一项体验”并结合所学得出,出现了新的商业经营方式。第二小问影响,据材料二“更多种类的海外产品如烟草、咖啡、可可和茶叶等纷纷进入欧洲市场”并结合所学得出,丰富了生活物品;据材料二“由供贵族富豪享用的高级奢侈品变为了供普通人消费的大众化商品”并结合所学得出,冲击了等级观念;据材料二“茶饮逐步被当作日常饮料”“购物,从此成为人们非常享受的一项体验”并结合所学得出,充实了文化生活;消费观念发生变化。
答案:(1)格局:以英国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基本形成(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和世界贸易中心)。因素:英国率先进行机器大工业生产(或英国率先进行工业革命);资本主义向全球扩张(资本主义的扩张性),倾销工业品、掠夺原料的需要;亚非拉美等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建立;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变(或蒸汽机车和轮船的出现)。
(2)变化:商品流通的种类和数量增多;出现了新的商业经营方式。影响:丰富了生活物品;冲击了等级观念;充实了文化生活;消费观念发生变化。
能力提升
10.16世纪初,从中国运往葡属印度市场分销的中药材土茯苓价格奇高,几乎只有权贵才能消费。但到16世纪末,销往该地的土茯苓价格则普遍下降,普通民众亦可消费。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
A.世界联系加强
B.中药产量提高
C.等级观念淡化
D.价格革命完成
解析:选A。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各地之间联系加强,故选A项;材料未涉及中药产量,排除B项;材料与等级观念淡化无关,排除C项;价格革命发生在16世纪的欧洲,排除D项。
11.(2024·新高考七省联考)16世纪末,郁金香传入荷兰,因其娇美的外形和艳丽的颜色受到宠爱。1636年,一株稀有品种的郁金香能换取一辆马车、几匹马等;1637年,一株名为“永远的奥古斯都”的郁金香售价高达6 700荷兰盾,这笔钱足以买下阿姆斯特丹运河边的一幢豪宅。“郁金香狂热”的泡沫经济现象主要反映了( )
A.商业贸易范围不断扩大
B.商业经营方式出现新变化
C.商业贸易规模不断扩大
D.商贸中心转向大西洋沿岸
解析:选B。据材料可知,郁金香作为一种花,由于人为的炒作,其价格已经远远超出了它本身的实际价值,这反映了新航路开辟后的早期殖民扩张时期,商品交易所、证券交易所、股份公司等新的经营方式的出现,助推了郁金香价格炒作形成泡沫经济,故选B项;材料并没有反映出商业贸易范围扩大,排除A项;商业贸易规模的不断扩大体现在商品的贸易范围、种类和数量等方面,材料未体现,排除C项;商贸中心转向大西洋沿岸是新航路开辟的影响,不是荷兰郁金香的影响,排除D项。
12.下表为1600—1609年与1640—1649年意大利城市威尼斯和米兰的毛纺布年均产量(单位:匹)对比。产生这种变化主要缘于( )
时间/年 威尼斯 米兰
1600—1609 22 430 15 000
1640—1649 11 450 3 000
A.意大利纺织技术的落后
B.欧洲贸易中心发生转移
C.价格革命对产业的冲击
D.新型股份制公司的建立
解析:选B。据材料信息可知,1640年至1649年与1600至1609年相比,意大利威尼斯和米兰的毛纺布年均产量急剧下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商贸中心发生转移,由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意大利的威尼斯和米兰作为地中海沿岸的城市在新航路开辟后有所衰落,故选B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1609年到1640年间,意大利纺织技术并没有发生巨大变化,但毛纺布的年均产量却发生了重大变化,所以这种变化与意大利的纺织技术没有直接关系,排除A项;材料涉及意大利毛纺布的年均产量下降,没有涉及价格革命,排除C项;意大利此时尚未建立新型的股份制公司,排除D项。
13.(2024·湖南长郡中学期中)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时任督办铁路事务大臣的盛宣怀具体提出了设立“商办银行”的主张,他认为“非急设中国银行,无以通华商之气脉,杜洋商之挟持”。1897年中国通商银行的设立,标志着华资新式银行业的产生。中国通商银行的酝酿筹设以及初期运作,成为之后中国出现新式银行业和相应制度构建的先声。由此可知( )
A.洋务运动开始涉足金融领域
B.中国的金融近代化取得进展
C.民族资本主义得到迅速发展
D.外国对华资本输出得到遏制
解析:选B。据材料“中国出现新式银行业和相应制度构建的先声”可知,在政府官员支持推动之下设立的中国通商银行,成为此后中国新式银行业的先声,说明中国的金融近代化取得进展,故选B项;1895年洋务运动已经破产,排除A项;甲午中日战后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初步发展,“迅速”说法与史实不符,排除C项;甲午中日战后列强加大了对中国的资本输出,而非“得到遏制”,排除D项。
14.(2023·辽宁大连高二期末)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在英国的家庭中,“我把茶壶坐上了”是对忙碌一天疲倦归家主人的极好关切话语,饮茶成了英国人享受悠闲的慢节奏生活的一种方式。英国著名的茶叶研究学者艾伦·麦克法兰甚至说:“中国的茶叶缔造了大英帝国,没有茶叶,就没有英国的工业革命,也就没有英国的现代文明”。
——摘编自周重林、太俊林《茶叶战争——茶叶与天朝的兴衰》
材料二 早期引进的茶味道苦涩。从17世纪起,随着糖的“加盟”,上流社会的女性开始流行喝下午茶,并以此为高贵典雅的象征。相应的工人阶级中开始出现了茶歇,在工作间喝茶休息。这正是由加糖红茶的特性决定的,能迅速补充热量,像兴奋剂一样能让人精力百倍。工人们喝红茶大多是为了提神,由于加糖红茶具有这些重要性,所以它成了人们不可或缺的东西。
——摘编自[日]川北稔《一粒砂糖里的世界史》
(1)根据材料一,说明中国茶叶如何缔造了大英帝国。(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加糖红茶普及的原因。(6分)
解析:(1)据材料一“中国的茶叶缔造了大英帝国,没有茶叶,就没有英国的工业革命,也就没有英国的现代文明”可得出,茶叶贸易加速资本原始积累,促进工业革命发生发展;据材料一“在英国的家庭中,‘我把茶壶坐上了’是对忙碌一天疲倦归家主人的极好关切话语,饮茶成了英国人享受悠闲的慢节奏生活的一种方式”可得,茶文化影响了英国人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观念。(2)据材料二“早期引进的茶味道苦涩。从17世纪起,随着糖的‘加盟’,上流社会的女性开始流行喝下午茶,并以此为高贵典雅的象征。相应的工人阶级中开始出现了茶歇,在工作间喝茶休息”并结合所学可得,加糖红茶突破阶级界限,即茶叶市场扩展,糖产量增加,糖价格下降;由所学可知,工业革命的进行使得工人收入增加,消费水平提高;据材料二“这正是由加糖红茶的特性决定的,能迅速补充热量,像兴奋剂一样能让人精力百倍。工人们喝红茶大多是为了提神,由于加糖红茶具有这些重要性,所以它成了人们不可或缺的东西”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工业革命的开展,糖本身能提神、补充热量等特性等。
答案:(1)茶叶贸易加速资本原始积累,促进工业革命发生发展;茶文化影响了英国人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观念。
(2)工业革命的开展;茶叶市场扩展;糖产量增加;糖价格下降;工人收入增加,消费水平提高;糖本身的特性。8 世界市场与商业贸易
(选择题12道,共36分;非选择题2道,共24分;建议用时40分钟)
学业达标
1.(2023·山东潍坊期末)16世纪至18世纪,欧洲国家成立了各种特许公司。这些公司一方面是商业公司;另一方面却又代表自己的国家,可以在海外建立政府、进行征税等。这体现出特许公司( )
A.推动了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B.有效地垄断了对外贸易
C.反映了工业资产阶级的要求
D.适应了殖民扩张的需要
2.独占贸易公司是荷兰向海外扩张的有力组织形式。公司根据政府颁发的特许状,可以享受许多特权,甚至可以建立自己的陆、海军,有权宣战或媾和,有权建立殖民地和管理殖民地。这反映出荷兰殖民活动的特点是( )
A.殖民侵略以海上掠夺为主
B.建立垄断性的殖民贸易公司
C.以政府为后盾,官商勾结
D.商品输出与文化渗透相结合
3.下图是某学生绘制的一张时间轴。这一时间轴反映的主题是新航路开辟后( )
A.国际贸易中心的转移
B.商业经营方式的转变
C.商品种类的增加
D.国际贸易格局的演变
4.到1900年前后,“一个国家一个地方的产品可以行销全球,一个地区发生的经济危机也会很快波及或影响全世界……欧洲市场的萧条,可以引起大西洋彼岸的工人失业;亚洲人可以在家里享用一个美国人的发明成果”。下列各项中,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欧洲正经历着一场严重的经济危机
B.“大西洋彼岸”的工人失业率很高
C.当时亚洲的经济发展速度超过美国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5.(2023·江苏南通期末)下图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大西洋贸易的兴起
B.英国开展工业革命
C.北美是英国的殖民地
D.“三角贸易”的盛行
6.(2024·山东德州联考)18世纪,英国流行印度的印花棉布,推动棉布取代传统的毛织品;房屋装饰使用来自中国的瓷器、漆器、屏风、壁纸;茶从上层社会的奢侈品成为普通大众消费品。这反映出当时英国( )
A.海外贸易改变生活方式
B.“光荣革命”消弭等级差别
C.工业革命提高国民收入
D.殖民扩张推动商品输出
7.“17世纪的新兴势力——尼德兰、瑞典、英国、法国都在北部。一些成长神速的城市也一样——阿姆斯特丹、巴黎、伦敦。相比之下,地中海显得停滞不前。……16和17世纪在欧洲北部做生意比在欧洲南部有着无可争议的优势。”出现这种现象主要是由于( )
A.工业资本取代商业资本
B.垄断性贸易公司的建立
C.英国确立世界殖民霸权
D.欧洲贸易中心发生转移
8.(2023·山东青岛期末)鸦片战争后,在茶叶扩大出口的刺激下,内地茶叶的经营迅速发展,并且出现了一批较大规模的手工工场。这反映了( )
A.农产品开始出现商品化
B.农业日益卷入世界市场
C.商品经济取代自然经济
D.近代民族工业已经出现
9.(2024·辽宁辽南期中)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北美和俄罗斯的平原是我们的粮田;芝加哥和敖德萨(今乌克兰第二大城市)是我们的粮仓;加拿大和波罗的海沿岸是我们的林木生产者;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放牧着我们的羊群;在阿根廷和北美的西部大草原放牧着我们的牛群;秘鲁运给我们白银,黄金则从南美和澳大利亚流到伦敦。印度人和中国人替我们种植茶叶,在东西印度扩大了我们的咖啡园、甘蔗和香料园;西班牙和法国是我们的葡萄园,地中海沿岸各国是我们的菜园主。我们的棉田,长期以来都是分布在美国南方,而现在差不多扩展到地球上各个热带地区去了。
——英国经济学家史丹莱·杰温斯的论述
(摘自周一良、吴于廑主编《世界通史资料选集·近代部分》)
材料二 随着全球联系的加强,更多种类的海外产品如烟草、咖啡、可可和茶叶等纷纷进入欧洲市场,成为对外贸易的主要商品。来自东方的产品——香料,如胡椒的年平均进口量,由210吨增加到7 000吨之多,由供贵族富豪享用的高级奢侈品变为了供普通人消费的大众化商品。在荷兰,茶饮逐步被当作日常饮料,各大城镇相继出现许多茶叶店铺,为了更好地宣传茶叶,茶商在包装上印制各种各样的售茶广告。1852年,世界第一家百货公司在法国巴黎开业,购物,从此成为人们非常享受的一项体验。
——摘编自帕尔默《工业革命:变革世界的引擎》
(1)概括材料一反映的世界贸易格局,结合所学,分析推动这种格局形成的因素有哪些?(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归纳近代商业贸易的变化及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6分)
能力提升
10.16世纪初,从中国运往葡属印度市场分销的中药材土茯苓价格奇高,几乎只有权贵才能消费。但到16世纪末,销往该地的土茯苓价格则普遍下降,普通民众亦可消费。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
A.世界联系加强
B.中药产量提高
C.等级观念淡化
D.价格革命完成
11.(2024·新高考七省联考)16世纪末,郁金香传入荷兰,因其娇美的外形和艳丽的颜色受到宠爱。1636年,一株稀有品种的郁金香能换取一辆马车、几匹马等;1637年,一株名为“永远的奥古斯都”的郁金香售价高达6 700荷兰盾,这笔钱足以买下阿姆斯特丹运河边的一幢豪宅。“郁金香狂热”的泡沫经济现象主要反映了( )
A.商业贸易范围不断扩大
B.商业经营方式出现新变化
C.商业贸易规模不断扩大
D.商贸中心转向大西洋沿岸
12.下表为1600—1609年与1640—1649年意大利城市威尼斯和米兰的毛纺布年均产量(单位:匹)对比。产生这种变化主要缘于( )
时间/年 威尼斯 米兰
1600—1609 22 430 15 000
1640—1649 11 450 3 000
A.意大利纺织技术的落后
B.欧洲贸易中心发生转移
C.价格革命对产业的冲击
D.新型股份制公司的建立
13.(2024·湖南长郡中学期中)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时任督办铁路事务大臣的盛宣怀具体提出了设立“商办银行”的主张,他认为“非急设中国银行,无以通华商之气脉,杜洋商之挟持”。1897年中国通商银行的设立,标志着华资新式银行业的产生。中国通商银行的酝酿筹设以及初期运作,成为之后中国出现新式银行业和相应制度构建的先声。由此可知( )
A.洋务运动开始涉足金融领域
B.中国的金融近代化取得进展
C.民族资本主义得到迅速发展
D.外国对华资本输出得到遏制
14.(2023·辽宁大连高二期末)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在英国的家庭中,“我把茶壶坐上了”是对忙碌一天疲倦归家主人的极好关切话语,饮茶成了英国人享受悠闲的慢节奏生活的一种方式。英国著名的茶叶研究学者艾伦·麦克法兰甚至说:“中国的茶叶缔造了大英帝国,没有茶叶,就没有英国的工业革命,也就没有英国的现代文明”。
——摘编自周重林、太俊林《茶叶战争——茶叶与天朝的兴衰》
材料二 早期引进的茶味道苦涩。从17世纪起,随着糖的“加盟”,上流社会的女性开始流行喝下午茶,并以此为高贵典雅的象征。相应的工人阶级中开始出现了茶歇,在工作间喝茶休息。这正是由加糖红茶的特性决定的,能迅速补充热量,像兴奋剂一样能让人精力百倍。工人们喝红茶大多是为了提神,由于加糖红茶具有这些重要性,所以它成了人们不可或缺的东西。
——摘编自[日]川北稔《一粒砂糖里的世界史》
(1)根据材料一,说明中国茶叶如何缔造了大英帝国。(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加糖红茶普及的原因。(6分)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8 世界市场与商业贸易 2024-2025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 练习(含解析)